CN104178903B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8903B
CN104178903B CN201410453568.9A CN201410453568A CN104178903B CN 104178903 B CN104178903 B CN 104178903B CN 201410453568 A CN201410453568 A CN 201410453568A CN 104178903 B CN104178903 B CN 104178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late
pulley
yarn
guide
yar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35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8903A (zh
Inventor
金永良
张和中
孙健
海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35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8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8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8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8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8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辅助构件技术领域。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床头厢,该床头厢设置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的顶部,在床头厢上且位于床头厢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固定导纱杆,所述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包括一导纱滑轮座固定板,该导纱滑轮座固定板在对应于所述导纱杆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与导纱杆横向并行;滑轮导纱机构,该滑轮导纱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在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当纱线途经滚轮导纱机构时可避免纱线与滚轮导纱机构的摩擦,显著降低断纱几率,并且确保纱线以平稳的状态向编织机构行进,有利于保障编织物的质量。

Description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辅助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电脑针织横编机需配备导纱装置,由导纱装置将自纱盘上直接引出的纱线或者将由送纱器送出的纱线引至编织机构编织,纱盘上引出或送纱器送出的纱线的数量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时所需不同颜色的纱线的数量相适应,以便编织出色彩、图案丰富的织物。
关于导纱装置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102191618A(可调弹力夹纱机构)、CN102704171A(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CN102191623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纱线预张力调整机构的断纱报警装置)和CN102191625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纱线预张力调整机构的断纱报警机构),等等。
尽管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的导纱装置的结构各异,但导引纱线的方式即纱线的走向也即纱线进入编织机构的路径是趋于相同的,具体而言,纱线由纱盘或送纱器引出,经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调整预张力,出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后进入夹纱装置(夹纱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2704171B、CN202011960U和CN103437057A所示),出夹纱装置后进入导纱杆(即挑线簧)末端的导纱环(也称导纱瓷圈),再途经嵌纱座上的嵌纱钩(关于嵌纱钩的结构具体可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469460A)进入编织机构。
前述导纱装置的结构决定了纱线的走向并且长期以来已为业界形成共识,尤其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与之相异的信息并且也未闻业界提出质疑的相关报导。特别是作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使用厂商,因其认为导纱装置的结构是合理的,于是将编织过程中出现的过于频繁的断纱原因归咎于纱线自身的质量(构成纱线的纤维的张力、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编织环境的空气干湿度等。然而,经本申请人在汇集了来自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使用厂商的大量信息后,并且经反复的模拟推演试验,结果发现,引起纱线断裂的因素除了前述纱线质量和编织环境外,在很大程度上因导纱装置的结构有失合理所致。因为纱线在途经属于导纱装置的结构体系的夹纱装置以及嵌纱钩的过程中由于夹纱装置以及嵌纱钩处于静态,而纱线则处于动态,于是纱线是与夹纱装置以及嵌纱钩相摩擦的状态下进入编织机构的,摩擦力越大,纱线断裂几率越高,并且纱线在向编织机构行进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忽紧忽松现象,严重影响纱线向编织机构平稳输送的效果,最终影响织物的质量。
由上述可知,由于已有技术中的导纱装置的导纱形式表现为消极式导纱,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断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鉴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测试中心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纱线在摩擦状态下进入编织机构而藉以显著减少断纱几率并且确保纱线输送的平稳效果进而确保编织物质量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一床头厢,该床头厢设置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的顶部,在该床头厢上并且位于床头厢的高度方向的下部以水平状态固定有一导纱杆,所述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包括一导纱滑轮座固定板,该导纱滑轮座固定板在对应于所述导纱杆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与导纱杆横向并行;滑轮导纱机构,该滑轮导纱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在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轮导纱机构包括导纱滑轮座、第一、第二挡盘、滑轮、滑轮轴承和挡盘连接螺钉轴,导纱滑轮座的下端与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固定,上端探出导纱滑轮座固定板并且朝着所述导纱杆的方向伸展,第一、第二挡盘、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相配合,滑轮轴承设置在滑轮的滑轮轴承腔内,滑轮朝向第一挡盘的一侧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挡盘上,而滑轮朝向第二挡盘的一侧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挡盘上,挡盘连接螺钉轴在依次穿过第一挡盘、滑轮、滑轮轴承和第二挡盘后与导纱滑轮座的上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固定有一固定板支座,该固定板支座在对应于所述导纱杆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并且还与所述床头厢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挡盘的上部并且朝向所述第二挡盘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挡盘腔,在该第一挡盘腔内并且位于第一挡盘腔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第一挡盘腔的腔底壁的第一挡盘腔枢座,在所述第二挡盘的上部并且朝向第一挡盘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挡盘腔,在该第二挡盘腔内并且位于第二挡盘腔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第二挡盘腔的腔底壁的第二挡盘腔枢座,第一、第二挡盘腔枢座彼此对应,第一、第二挡盘的下部彼此榫卯配合,所述滑轮朝向第一挡盘的一侧探入到第一挡盘腔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挡盘固定枢座上,而滑轮朝向第二挡盘的一侧探入到第二挡盘腔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挡盘腔枢座上,所述的第一挡盘腔枢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贯通第一挡盘的第一枢座孔,所述的第二挡盘腔枢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贯通第二挡盘的第二枢座孔,所述挡盘连接螺钉轴穿过第一枢座孔和第二枢座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挡盘下部并且朝向所述第二挡盘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榫和一第一卯,该第一榫和第一卯彼此并行,在第二挡盘的下部并且朝向第一挡盘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榫和一第二卯,该第二榫和第二卯彼此并行,并且第一榫与第二卯榫卯配合,而第二榫与第一卯榫卯配合,第一榫构成有一第一导纱斜面,第二榫构成有一第二导纱斜面。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轮为陶瓷滑轮。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挡盘以及第二挡盘的形状和大小是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挡盘以及第二挡盘均由塑料经模制构成。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挡盘以及第二挡盘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均构成为圆弧面。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挡盘以及第二挡盘的形状均呈由上向下逐渐变小的扇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夹纱装置和嵌纱钩,取而代之使用了积极式的滚轮导纱机构,当纱线途经滚轮导纱机构时可避免纱线与滚轮导纱机构的摩擦,显著降低断纱几率,并且确保纱线以平稳的状态向编织机构行进,有利于保障编织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给出了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结构体系的一床头厢1,该床头厢1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同样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结构体系的机架4(图2示)的顶部并且通常情况下位于机架4的顶部的一端,在该床头厢1的高度方向的偏下部以水平状态固定有一导纱杆11。由图2的示意可知,在床头厢1的两侧,即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导纱杆固定座12,导纱杆11的两端分别置入导纱杆固定座12并且用配有垫片1111的导纱杆固定螺钉111将导纱杆11定位在导纱杆固定座12上。在图1中还示出了挑线簧5,依据专业常识,挑线簧5的上端与设置在床头厢1的上部的挑线簧座13固定,而挑线簧5的下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对应于前述导纱杆11的下方,在该挑线簧13的下端即前述自由端的末端设置有一用于导引纱线6的导纱瓷环51,由设置在床头厢1的上部的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14(图3示)引出的纱线6在途经导纱杆11后穿过该导纱瓷环51并且进而途经在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后进入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供编织机构编织成所需的织物。
由于上面提及的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14以及挑线簧座13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704171B和公布号CN103437057A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上面提及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包括一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和滑轮导纱机构3,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在对应于前述导纱杆1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机架4的顶部,并且与导纱杆11保持横向平行。由图1所示,在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的一端(左端)和另一端(右端)各用螺钉22固定有一固定板支座21,该固定板支座21在对应于导纱杆11的下方的位置与前述机架4的顶部固定(参见图2)并且还与床头厢1连接,即与床头厢1衔接。由此可知,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固定在两个固定板支座21上,在图1中尽管申请人仅示出了对应于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的右端的一个固定板支座21,但是并不会对左端同样具有一固定板支座21的理解产生困惑。滑轮导纱机构3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在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滑轮导纱机构3的具体数量应当满足编织物所需的不同颜色的纱线6的最大数量。
请继续见图1,上面提及的滑轮导纱机构3包括导纱滑轮座31、第一、第二挡盘32、33、滑轮34、滑轮轴承35和挡盘连接螺钉轴36,导纱滑轮座31的下端优选以焊接方式与前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固定,而导纱滑轮座31的上端探出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的上表面并朝着前述导纱杆11的方向伸展,第一、第二挡盘32、33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相配合,滑轮轴承35设置在滑轮34的滑轮轴承腔341内,滑轮34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也可称左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挡盘32上,而滑轮34朝向第二挡盘33的一侧(也可称右侧)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挡盘33上,挡盘连接螺钉轴36在依次穿过第一挡盘32、滑轮34、滑轮轴承35的滑轮轴承孔351和第二挡盘33后与开设在导纱滑轮座31的上端导纱滑轮座螺孔311固定。由图1所示,上面提及的位于挑线簧5的自由端端部的导纱瓷环51对应于滑轮34的上方。
仍见图1,在前述的第一挡盘32的上部并且朝向第二挡盘33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挡盘腔321,在该第一挡盘腔321内并且位于第一挡盘腔32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第一挡盘腔321的腔底壁的表面的第一挡盘腔枢座3211。在第二挡盘33的上部并且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挡盘腔331,在该第二挡盘腔321内并且位于第二挡盘腔3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第二挡盘腔331的腔底壁的表面的第二挡盘腔枢座3311。由图1所示,第一、第二挡盘腔321、331相互对应,相应地,第一、第二挡盘腔枢座3211、3311彼此对应。第一、第二挡盘32、33的下部彼此榫卯配合而结合在一起。前述的滑轮34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探入到第一挡盘腔32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挡盘腔枢座3211上,而滑轮34朝向第二挡盘33的一侧探入到第二挡盘腔33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挡盘腔枢座3311上,滑轮34的中部与滑轮轴承35的外圈固定,也就是说当滑轮轴承35置入滑轮轴承腔341内时,该滑轮轴承35的外圈便与滑轮轴承腔341的腔壁固定。在第一挡盘腔枢座321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个贯通于第一挡盘32的第一枢座孔32111,同样,第二挡盘腔枢座331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个贯通于第二挡盘33的第二枢座孔33111。依据图1的示意,设有挡盘连接螺钉轴垫圈361的挡盘连接螺钉轴36在依次穿过第一枢座孔32111、滑轮轴承孔351和第二枢座孔33111后旋入到前述导纱滑轮座31的上端的导纱滑轮座螺孔311内。
第一、第二挡盘32、33的下部是这样来体现彼此的榫卯配合的:在第一挡盘32的下部并且朝向第二挡盘33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榫322和一第一卯323,该第一榫322和第一卯323彼此并行;在第二挡盘33的下部并且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榫332和一第二卯333,该第二榫332和第二卯333彼此并行,并且第一榫322插入第二卯333而实现与第二卯333榫卯配合,而第二榫332插入第一卯323而实现与第一卯323榫卯配合。
由图1所示,前述的第一榫322构成有一第一导纱斜面3221,第二榫332构成有一第二导纱斜面3321,当纱线6出现断裂情形并经接续后可将纱线6循着第一、第二导纱斜面3221、3321进入到滑轮34上。
优选地,前述的滑轮34采用材质为陶瓷的陶瓷滑轮,或者采用玻璃滑轮,以极致地减小对纱线6的阻力。由图所示,前述的第一、第二挡盘32、33的形状及大小彼此相同,并且均呈由上向下逐渐窄缩(变小)的扇形。
优选地,第一、第二挡盘32、33均由塑料经模制成型或由陶瓷制作,第一、第二挡盘32、33的顶表面以及底表面均构成为圆弧形,即构成为圆弧面。
请参见图2,在该图2中示出了八个滑轮导纱机构3,两相邻的滑轮导纱机构3呈背对背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的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上。八个滑轮导纱机构3意味着可对八种不同颜色的纱线6导引。图2中还示出了相应数量的挑线簧5,即示出了八根挑线簧5。由于上面提及的挑线簧座13以及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14位于与床头厢1固定的基板15的另一侧,因而在图2中未予示出。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电脑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处于编织织物的状态时,由纱盘或由送纱器送出的纱线6依次经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14、导纱杆11、导纱瓷环51和本发明的滑轮导纱机构3的滑轮34进入编织机构的喂纱嘴,由喂纱嘴实现喂纱。在该过程中,由于滑轮34在纱线6的作用下处于运动状态,因而纱线6并不会与滑轮34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不仅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多次提及的“积极式”的概念,而且由于滑轮34处于动态,从而能确保纱线6输送平稳,不会象已有技术那样因采用夹纱装置及嵌纱钩而导致纱线6忽松忽紧并且使纱线6易断裂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一床头厢(1),该床头厢(1)设置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4)的顶部,在该床头厢(1)上并且位于床头厢(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以水平状态固定有一导纱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包括一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该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在对应于所述导纱杆(1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4)的顶部,并且与导纱杆(11)横向并行;滑轮导纱机构(3),该滑轮导纱机构(3)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在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导纱机构(3)包括导纱滑轮座(31)、第一、第二挡盘(32、33)、滑轮(34)、滑轮轴承(35)和挡盘连接螺钉轴(36),导纱滑轮座(31)的下端与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固定,上端探出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并且朝着所述导纱杆(11)的方向伸展,第一、第二挡盘(32、33)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相配合,滑轮轴承(35)设置在滑轮(34)的滑轮轴承腔(341)内,滑轮(34)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挡盘(32)上,而滑轮(34)朝向第二挡盘(33)的一侧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挡盘(33)上,挡盘连接螺钉轴(36)在依次穿过第一挡盘(32)、滑轮(34)、滑轮轴承(35)和第二挡盘(33)后与导纱滑轮座(31)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滑轮座固定板(2)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固定有一固定板支座(21),该固定板支座(21)在对应于所述导纱杆(11)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4)的顶部固定,并且还与所述床头厢(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盘(32)的上部并且朝向所述第二挡盘(33)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挡盘腔(321),在该第一挡盘腔(321)内并且位于第一挡盘腔(32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第一挡盘腔(321)的腔底壁的第一挡盘腔枢座(3211),在所述第二挡盘(33)的上部并且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挡盘腔(331),在该第二挡盘腔(331)内并且位于第二挡盘腔(3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第二挡盘腔(331)的腔底壁的第二挡盘腔枢座(3311),第一、第二挡盘腔枢座(3211、3311)彼此对应,第一、第二挡盘(32、33)的下部彼此榫卯配合,所述滑轮(34)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探入到第一挡盘腔(32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挡盘固定枢座(3211)上,而滑轮(34)朝向第二挡盘(33)的一侧探入到第二挡盘腔(33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挡盘腔枢座(3311)上,所述的第一挡盘腔枢座(321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贯通第一挡盘(32)的第一枢座孔(32111),所述的第二挡盘腔枢座(331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贯通第二挡盘(33)的第二枢座孔(33111),所述挡盘连接螺钉轴(36)穿过第一枢座孔(32111)和第二枢座孔(33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盘(32)下部并且朝向所述第二挡盘(33)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榫(322)和一第一卯(323),该第一榫(322)和第一卯(323)彼此并行,在第二挡盘(33)的下部并且朝向第一挡盘(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榫(332)和一第二卯(333),该第二榫(332)和第二卯(333)彼此并行,并且第一榫(322)与第二卯(333)榫卯配合,而第二榫(332)与第一卯(323)榫卯配合,第一榫(322)构成有一第一导纱斜面(3221),第二榫(332)构成有一第二导纱斜面(3321)。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34)为陶瓷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盘(32)以及第二挡盘(33)的形状和大小是相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盘(32)以及第二挡盘(33)均由塑料经模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盘(32)以及第二挡盘(33)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均构成为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盘(32)以及第二挡盘(33)的形状均呈由上向下逐渐变小的扇形
CN201410453568.9A 2014-08-27 2014-08-27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Active CN104178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3568.9A CN104178903B (zh) 2014-08-27 2014-08-27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3568.9A CN104178903B (zh) 2014-08-27 2014-08-27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8903A CN104178903A (zh) 2014-12-03
CN104178903B true CN104178903B (zh) 2016-01-13

Family

ID=5196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3568.9A Active CN104178903B (zh) 2014-08-27 2014-08-27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8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0342B (zh) * 2015-10-14 2017-07-14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
CN105220343B (zh) * 2015-10-14 2017-04-12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滑轮导纱装置
CN107557983A (zh) * 2017-10-19 2018-01-09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57503A (en) * 1948-08-05 1951-09-19 Stibbe G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yarn feeding mechanism for knitting machines
AU7513996A (en) * 1995-10-12 1997-04-3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fabric with non-elastic yarn and bare elastomeric yarn and sweater knit fabric construction
CN2329674Y (zh) * 1998-02-26 1999-07-21 欣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纱轮的圆编织机喂纱杆
JP2007107134A (ja) * 2005-10-13 2007-04-26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の糸案内装置
CN200961184Y (zh) * 2006-09-22 2007-10-17 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送纱器
JP2010144301A (ja) * 2008-12-22 2010-07-01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
CN202011950U (zh) * 2011-04-11 2011-10-19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送纱机构的纱线预张力调节装置
CN102704171B (zh) * 2012-06-08 2013-09-18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103437057A (zh) * 2013-08-29 2013-12-11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204039664U (zh) * 2014-08-27 2014-12-24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8903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8903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CN104195736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机构
CN204039664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CN204039663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机构
HK1118874A1 (en) Method and needle webbing loom in order to weave a ribbon
CN203403236U (zh) 双导柱针床导向机构
CN103437059B (zh) 立体条纹蕾丝面料的编织工艺
CN104213324A (zh) 经编机中的重力式张力器
CN104233615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天杠装置与换梭装置的配合结构
CN205035572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滑轮导纱装置
CN103437057A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205035571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
KR20090020488A (ko) 이중 베벨 유형으로 된 겹으로 편물을 짜는 원형 편물기계
CN203451774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204039665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天线台导纱装置结构
CN104233610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天线台导纱装置结构
CN201180197Y (zh) 改进型织布机边撑机构
CN202430416U (zh) 一种织机的预张力装置
CN105220342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
CN205975041U (zh) 一种用于平幅针织直辊丝光机的三辊平行轧车
CN211595952U (zh) 一种具有氨纶纱切换装置的编织机
CN205295652U (zh) 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CN204509639U (zh) 一种经编机中纱线的张力调节装置
CN211034724U (zh) 一种低阻力恒张力的导纱器
CN105220343A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滑轮导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