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6827A -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 - Google Patents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6827A
CN104176827A CN201410350689.0A CN201410350689A CN104176827A CN 104176827 A CN104176827 A CN 104176827A CN 201410350689 A CN201410350689 A CN 201410350689A CN 104176827 A CN104176827 A CN 104176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bank
buffer strip
sea
buckthorn
buffer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06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6827B (zh
Inventor
贺康宁
王玮璐
芦新建
史常青
王世雷
田赟
胡兴波
王辉
徐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506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6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6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6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6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68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在集水区的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的两侧坡面中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上10m的河岸陆地区域配置河岸缓冲带植被。植被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乌柳布置在0°~2°坡面的河岸缓冲带;甘蒙锦鸡儿布置在2°~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沙棘布置在5°~1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该配置能够有效截留氮磷污染物,改善径流水质,可充分发挥河岸缓冲带净化水质和拦蓄泥沙的作用,使用效果好,可满足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河岸缓冲带消减地表径流氮磷污染物的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岸缓冲带的植被配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
背景技术
河岸缓冲带是一种能与水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植被覆盖的陆地区域,介于水体和陆域之间,是具有明显边缘效应的典型生态过渡带。植被作为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的核心,具有净化水质、拦蓄泥沙、抑制河岸侵蚀、调节河流微气候、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缓解人为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控制面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群落配置模式形成的河岸缓冲带作用不尽相同。只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符合构建目标的河岸缓冲带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在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河流上游两侧多分布有牧场,以往牲畜粪便可被牧民捡拾用作燃料,但是随着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不再使用牲畜粪便作为燃料,大量的牲畜粪便被留弃在牧场中。另外,河流中下游两侧的农田存在着大量施用化肥的现象。牧场的牲畜粪便和农田施用的化肥所产生的氮、磷等污染物会随着雨水通过径流方式进入城市水源地河流,造成水源地河流的水质恶化,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和下游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此外,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一般海拔高,陆相植被种类少且缺乏水相植被,而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具有良好消减水体氮磷能力的植被又难以在西北高寒区种植。因此,亟需在此地区构建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具备净化水质和拦蓄泥沙功能的河岸缓冲带。但是,目前尚缺乏一种适用于上述地区河岸缓冲带的植被配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截留氮磷污染物、改善进入河流的径流水质,可充分发挥河岸缓冲带净化水质、拦蓄泥沙作用,且使用效果好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在集水区的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的两侧坡面中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上10m的河岸陆地区域配置河岸缓冲带植被,所述植被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
所述乌柳布置在0°~2°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甘蒙锦鸡儿布置在2°~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沙棘布置在5°~1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由于在集水区的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的两侧坡面中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上10m的河岸陆地区域配置河岸缓冲带植被,植被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乌柳布置在0°~2°坡面的河岸缓冲带;甘蒙锦鸡儿布置在2°~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沙棘布置在5°~1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氮磷污染物,改善进入河流的径流水质,可充分发挥河岸缓冲带净化水质、拦蓄泥沙的作用,使用效果好。适用于消减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河流两岸地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的河岸缓冲带植被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乌柳河岸缓冲带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甘蒙锦鸡儿河岸缓冲带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沙棘河岸缓冲带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河岸缓冲带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河岸缓冲带径流总氮(TN)沿程浓度变化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河岸缓冲带径流总磷(TP)沿程浓度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在集水区的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的两侧坡面中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上10m的河岸陆地区域配置河岸缓冲带植被,所述植被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
所述乌柳布置在0°~2°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甘蒙锦鸡儿布置在2°~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沙棘布置在5°~1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的最佳宽度分别为12.08m、12.98m、14.49m。
所述河岸缓冲带内的植被栽植带的布置模式为:
多个植被栽植带沿等高线交错布置。其中,乌柳栽植带之间交错重叠长度为5m,甘蒙锦鸡儿和沙棘栽植带之间交错重叠长度均为4m;
每个植被栽植带的栽植平面外高内低,高差为10cm~15cm。
所述植被栽植带内乌柳、甘蒙锦鸡儿和沙棘的栽植密度分别为:
乌柳:“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1m×2m,随着乌柳生长,最终株行距为4m×6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甘蒙锦鸡儿:“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0.5m×1m,随着甘蒙锦鸡儿生长,最终株行距为1m×3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沙棘:“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1m×1m,随着沙棘生长,最终株行距为3m×3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本发明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适用于消减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河流两岸地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的河岸缓冲带植被配置。
本发明通过筛选最适植物种类、计算最佳宽度、设计栽植带和栽植密度等,提出了适用于构建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的集水区中干流和一、二级支流两侧河岸缓冲带的植被配置技术。河岸缓冲带的净化功能主要受其宽度、植被种类和密度三个因素控制。由于西北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河流内缺乏水生植物,因此很难筛选出适宜的水相河岸缓冲带植被。在西北高寒区河川谷地中常见的陆相植被中,乌柳、甘蒙锦鸡儿和沙棘具有净化功能好、耐湿且对土壤要求低等特点。乌柳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抗逆性强,较耐旱,喜水湿,耐严寒和酷热,繁殖容易,萌蘖力强,一般分布于海拔700m~3000m的山地边沟。甘蒙锦鸡儿属灌木,高40cm~60cm,耐寒和耐旱,一般分布于海拔3300m~3600m的丘陵山坡和沟谷中。沙棘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5m,喜光,耐寒,耐热,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不喜积水,一般分布于海拔800m~3600m的谷地、河床地或山坡。拟合出的氮磷去除率-宽度函数可以用来计算氮磷去除率最高时的河岸缓冲带最小宽度,并结合当地污染负荷,得到河岸缓冲带最佳宽度,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所设计的栽植带规格及布置模式,既能提高河岸缓冲带的净化效率,也能有效拦蓄泥沙、固土护岸。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
1、河岸缓冲带选址:集水区中干流和一、二级支流两侧坡面中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上10m的河岸陆地区域。
2、河岸缓冲带的坡度分级:将需要布置河岸缓冲带的坡面坡度分为0°~2°、2°~5°、5°~15°三级。0°~2°坡面河岸缓冲带的植被种类确定为乌柳。2°~5°坡面河岸缓冲带的植被种类确定为甘蒙锦鸡儿。5°~15°坡面河岸缓冲带的植被种类确定为沙棘。
3、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最佳宽度的确定:
乌柳植被群落缓冲带氮磷去除率最高时的最小宽度确定:乌柳植被群落缓冲带试验小区的坡度为10°,规格为5m×20m,乌柳密度为1m×2m。试验小区四周用水泥板与周围环境隔开。使用碳酸氢铵(NH4HCO3)和磷酸二氢钙(Ca(H2PO4)2)分别配制成TN初始浓度为8mg/L、TP初始浓度为2mg/L的模拟污染水各1t。试验开始时,先用水泵从附近河流中抽水,将试验小区清洗。等待试验小区地表干燥后,将TN模拟污染水从乌柳植被群落缓冲带试验小区的顶部缓慢倾倒进试验小区,至产流后仍继续缓慢倾倒。等到缓冲带底部产流后,从顶部到底部0m、1m、2m、5m、7m、10m、15m、20m处取样,各点分别取水样500ml。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各样品中TN浓度,去除率(%)=(1-采样点浓度/初始浓度)×100%。TP的取样方法和去除率计算与TN相同,测定方法则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综合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以宽度为自变量,以去除率为因变量,拟合出氮磷去除率-宽度函数:
Y=-0.1111X2+6.3047X+0.063,(R2=0.987)   (1)
(1)式中:X—乌柳植被群落缓冲带宽度,单位:m;Y—氮磷去除率,单位:%。
对式(1)求导可得:
Y′=-0.2222X+6.3047   (2)
式(2)中Y′=0时,对应的宽度值28.37m是氮磷去除率最高为89.51%时的最小宽度。
甘蒙锦鸡儿植被群落缓冲带氮磷去除率最高时的最小宽度确定:具体方法与乌柳植被群落缓冲带最小宽度的确定方法相同,得到甘蒙锦鸡儿的氮磷去除率-宽度函数:
Y=-0.1059X2+5.994X-0.0047,(R2=0.828)   (3)
(3)式中:X—甘蒙锦鸡儿植被群落缓冲带宽度,单位:m;Y—氮磷去除率,单位:%。
对式(3)求导可得:
Y′=-0.2118X+5.994   (4)
式(4)中Y′=0时,对应的宽度值28.30m是氮磷去除率最高为84.81%时的最小宽度。
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氮磷去除率最高时的最小宽度确定:具体方法也与乌柳植被群落缓冲带最小宽度的确定方法相同,得到沙棘的氮磷去除率-宽度函数:
Y=-0.0768X2+5.361X-1.5499,(R2=0.935)   (5)
(5)式中:X—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宽度,单位:m;Y—氮磷去除率,单位:%。
对式(5)求导可得:
Y′=-0.1536X+5.361   (6)
式(6)中Y′=0时,对应的宽度值34.90m是氮磷去除率最高为92%时的最小宽度。
由于西北高寒区可用于农田和牧场的土地面积较少,因此河岸缓冲带的宽度不能设置为氮磷去除率最高时的宽度,只能根据当地污染物负荷情况,以氮磷去除率60%计算河岸缓冲带的最佳宽度,得到乌柳、甘蒙锦鸡儿和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的最佳宽度分别为12.08m、12.98m、14.49m。
4、河岸缓冲带内的栽植带布置模式:交错沿等高线布置,乌柳栽植带重叠长度为5m,甘蒙锦鸡儿和沙棘栽植带重叠长度均为4m;栽植平面外高内低,高差为10cm~15cm。
5、栽植带内乌柳、甘蒙锦鸡儿和沙棘的栽植密度:
乌柳:“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1m×2m,随着乌柳生长,最终株行距为4m×6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甘蒙锦鸡儿:“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0.5m×1m,随着甘蒙锦鸡儿生长,最终株行距为1m×3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沙棘:“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1m×1m,随着沙棘生长,最终株行距为3m×3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综合河岸缓冲带选址、栽植带的最佳宽度及布置模式、栽植植物种类及密度等,得到河岸缓冲带的配置技术参数表,具体见表1。
表1 河岸缓冲带的配置技术参数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中,三种河岸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氮磷污染物,改善进入河流的径流水质;利用拟合出的乌柳、甘蒙锦鸡儿和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的氮磷去除率-宽度函数计算得到的河岸缓冲带最佳宽度,可以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同时降低建设的工程量和成本,减少占地;河岸缓冲带可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在洪水季节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通过植物种类、河岸缓冲带宽度及其布置模式的科学配置可充分发挥河岸缓冲带净化水质和拦蓄泥沙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具体应用实例:
以在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林区海拔2280m~2800m的河川谷地中,已经建成5年的乌柳群落缓冲带、甘蒙锦鸡儿群落缓冲带、沙棘群落缓冲带和对比空地内测定的结果进行对比说明。
三种河岸缓冲带和对比空地所处地段的坡度约为10°。使用碳酸氢铵(NH4HCO3)和磷酸二氢钙(Ca(H2PO4)2)分别配制成TN初始浓度为8mg/L、TP初始浓度为2mg/L的模拟污染水各4t。试验开始时,先用水泵从附近河流中抽水,清洗试验小区。等待试验小区地表干燥后,将TN模拟污染水分别从三种河岸缓冲带和对比空地的顶部缓慢倾倒进去,至产流后仍继续缓慢倾倒。河岸缓冲带和对比空地底部产流后,从顶部到底部0m、1m、2m、5m、7m、10m、15m处取样,各点分别取水样500ml,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各样品中TN浓度,去除率(%)=(1-采样点浓度/初始浓度)×100%。TP的取样方法和去除率计算与TN相同,测定方法则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由图5可以看出:三种河岸缓冲带对径流TN的去除能力都好于对比空地。其中,乌柳群落缓冲带对径流TN的去除能力最强,在15m处的去除率达到了66.5%;沙棘群落缓冲带的去除能力次之,在15m处去除率达到了53%;甘蒙锦鸡儿群落缓冲带对TN的去除能力低于其他两个群落,在15m处的TN去除率为49%。
由图6可以看出:三种河岸缓冲带对径流TP的去除能力也都好于对比空地。其中,甘蒙锦鸡儿群落缓冲带对径流TP的去除能力最强,在15m处去除率达到了81.5%;乌柳群落缓冲带的去除能力次之,在15m处去除率达到74%;沙棘群落缓冲带在15m处的TP去除率也达到73%。3种河岸缓冲带对径流TP的去除能力都很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其特征在于,在集水区的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的两侧坡面中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上10m的河岸陆地区域配置河岸缓冲带植被,所述植被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
所述乌柳布置在0°~2°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甘蒙锦鸡儿布置在2°~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所述沙棘布置在5°~15°坡面的河岸缓冲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乌柳、甘蒙锦鸡儿、沙棘植被群落缓冲带的最佳宽度分别为12.08m、12.98m、14.49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缓冲带内的植被栽植带的布置模式为:
多个植被栽植带沿等高线交错布置。其中,乌柳栽植带之间交错重叠长度为5m,甘蒙锦鸡儿和沙棘栽植带之间交错重叠长度均为4m;
每个植被栽植带的栽植平面外高内低,高差为10cm~1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栽植带内乌柳、甘蒙锦鸡儿和沙棘的栽植密度分别为:
乌柳:“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1m×2m,随着乌柳生长,最终株行距为4m×6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甘蒙锦鸡儿:“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0.5m×1m,随着甘蒙锦鸡儿生长,最终株行距为1m×3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沙棘:“品”字型栽植;初始株行距为1m×1m,随着沙棘生长,最终株行距为3m×3m;林下草本以自然状态为主,不需要人工种植。
CN201410350689.0A 2014-07-22 2014-07-22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6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0689.0A CN104176827B (zh) 2014-07-22 2014-07-22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0689.0A CN104176827B (zh) 2014-07-22 2014-07-22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6827A true CN104176827A (zh) 2014-12-03
CN104176827B CN104176827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95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06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6827B (zh) 2014-07-22 2014-07-22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68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414A (zh) * 2015-01-13 2015-05-27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宽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49416A (zh) * 2015-02-05 2015-05-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CN104817182A (zh) * 2015-04-20 2015-08-05 沈阳大学 构建阻控农业面源污染寒冷地区河岸缓冲带的方法
CN105123189A (zh) * 2015-07-30 2015-12-09 上海港城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河岸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CN111153500A (zh) * 2020-01-07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基于污染拦截的缓冲带构建模式与宽度划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205A (zh) * 2007-07-20 2007-11-28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库滨带生态防护系统
WO2013191313A1 (ko) * 2012-06-19 2013-12-27 Byeon Chanwoo 멀티셀 및 멀티레인의 습지와 연못 및 침전지 구조를 활용한 생태적 수질정화 비오톱 시스템
CN103643654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任立 植物篱河堤护坡生态治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205A (zh) * 2007-07-20 2007-11-28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库滨带生态防护系统
WO2013191313A1 (ko) * 2012-06-19 2013-12-27 Byeon Chanwoo 멀티셀 및 멀티레인의 습지와 연못 및 침전지 구조를 활용한 생태적 수질정화 비오톱 시스템
CN103643654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任立 植物篱河堤护坡生态治理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林英等: "不同缓冲带植物在河岸缓冲带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414A (zh) * 2015-01-13 2015-05-27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宽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49416A (zh) * 2015-02-05 2015-05-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CN104817182A (zh) * 2015-04-20 2015-08-05 沈阳大学 构建阻控农业面源污染寒冷地区河岸缓冲带的方法
CN105123189A (zh) * 2015-07-30 2015-12-09 上海港城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河岸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CN111153500A (zh) * 2020-01-07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基于污染拦截的缓冲带构建模式与宽度划定方法
CN111153500B (zh) * 2020-01-07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基于污染拦截的缓冲带构建模式与宽度划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6827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ssi et al. Status of wetlands in India: A review of extent, ecosystem benefits, threat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CN101555071B (zh) 利用缓冲带控制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5123189B (zh) 一种河岸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Large et al. 21: Rehabilitation of River Margins
Hanief et al. Meeting updated phosphorus reduction goals by apply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Grand River watershed, southern Ontario
CN104047263B (zh) 适应于消落区水湾坡地的梯塘构造方法及梯塘结构
CN102146666B (zh) 河流滨水多层复合植物净污带及构建方法
CN104176827B (zh) 高寒区城市水源地消减水体氮磷的河岸缓冲带灌木配置方法
Xu et al. The restoration of riparian wetlands and macrophytes in Lake Chao, an eutrophic Chinese lake: possibilities and effects
CN105753159B (zh) 一种可净化面源污染的消落带梯级人工湿地构建方法
Kalettka et al. Potholes in Northeast German agro-landscapes: functions, land use impacts,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CN110963579A (zh) 一种基于水位梯度与植物融合的人工湿地构建方法
CN10426162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
Ramachandra et al. Integrated wetlands ecosystem: Sustainable model to mitigate water crisis in Bangalore
CN205398238U (zh) 一种处理农田排水水质的生态试验系统
CN106517672A (zh) 一种截污和生态浮床一体化系统
CN106007173A (zh) 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
Burt et al. 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river: River conservation and the riparian zone
CN111908613B (zh) 一种旁置弯曲湿地水塘植被的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Schneider Floodplain restoration of large European rivers, with examples from the Rhine and the Danube
CN2090815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湿地的净污系统
CN105821798A (zh) 水库松软土质斜坡消落带的植被修复方法
Bandara et al. Scientific validation of some traditional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under village tank cascade systems
CN205635076U (zh) 一种可净化面源污染的消落带梯级人工湿地
CN105916820A (zh) 利用环境净化植物的水质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