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0471B - 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0471B
CN104170471B CN201380010367.5A CN201380010367A CN104170471B CN 104170471 B CN104170471 B CN 104170471B CN 201380010367 A CN201380010367 A CN 201380010367A CN 104170471 B CN104170471 B CN 104170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mobile device
access point
frequent
class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03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0471A (zh
Inventor
D·辛格
P·蒂纳科瑟苏派普
M·雅弗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170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0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4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04W36/008375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7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using coverage exte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毗邻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方面,该方法包括确定移动设备是否正经历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基于原因(例如,在两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往复或高速移动设备穿越数个毫微微蜂窝小区等)来对频繁切换进行分类,以及基于频繁切换的数目及其分类来确定用于调节频繁切换的一个或多个补救动作。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方法 和系统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2年2月24日提交且被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并因而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的题为“Handover by Mobile Devices Between Femtocells(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的临时申请No.61/603,014的优先权。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举例而言语音、数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可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类似系统。另外,这些系统可遵照诸如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演进数据优化(EV-DO)等规范。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针对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即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即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至基站的通信链路。此外,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另外,移动设备可以在对等无线网络配置中与其他移动设备通信(和/或基站与其他基站通信)。
为了补充常规基站,可部署附加低功率基站来对移动设备提供更稳健的无线覆盖。例如,低功率基站(例如,其通常可被称为家用B节点或家用eNB,统称为H(e)NB、毫微微节点、毫微微蜂窝小区节点、微微节点、宏节点等)可被部署以用于递增的容量增长、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建筑内、或其他特定地理覆盖等等。在一些配置中,此类低功率基站经由宽带连接(例如,数字订户线(DSL)路由器、电缆或其他调制解调器等)被连接到因特网,这可向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提供回程链路。这样,低功率基站经常在无需考虑当前网络环境的情况下被部署在家中、办公室等。
在毫微微蜂窝小区部署中,由于毫微微蜂窝小区的较小覆盖区,活跃的高速移动设备可能经历毗邻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另外,甚至驻定的或缓慢移动的移动设备也可能由于信道衰落而经历频繁切换——如果该移动设备存在于其中来自不同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导频信号具有大约相同强度(即,导频污染)的位置。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这些频繁切换是不期望的,因为它们会导致分组丢失,从而引起语音假象和/或分组延迟和/或不良用户体验,以及会增大毫微微蜂窝小区节点和/或核心网处的信令负载。因此,期望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部署中的此类频繁移动设备切换。
概述
以下给出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机制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此概述不是本发明的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本发明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其任意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一般而言,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毗邻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机制。在一个方面,该方法包括确定移动设备是否正经历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基于原因(例如,在两个或更多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往复、高速移动设备穿越数个毫微微蜂窝小区等)来对频繁切换进行分类,以及基于频繁切换的数目及其分类来确定用于调节频繁切换的一个或多个补救动作。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源毫微微蜂窝小区是正尝试将移动设备移交给另一毫微微蜂窝小区的毫微微蜂窝小区;而目标毫微微蜂窝小区是源毫微微蜂窝小区正尝试将移动设备移交给的毫微微蜂窝小区。
在另一方面,用于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的方法包括:监视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以及基于监视来调节与针对该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继续监视该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以及基于对该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继续监视来重新调节与针对该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为了能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附图是为了解说而非限定所公开的各方面,其中相似的标号标示相似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促成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方面促成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3是其中可执行对频繁切换的调节的示例系统的图示。
图4A和4B是用于调节频繁切换的示例方法体系的两个方面的流程图。
图5是调节频繁切换的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文中所阐述的各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是可与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联用的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解说。
图8解说配置成支持数个设备的、在其中可实现本文中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9是使得能够在网络环境内部署毫微微蜂窝小区的示例性通信系统的解说。
图10解说具有若干个所定义的追踪区域的覆盖地图的示例。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显然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诸)方面。
在各个方面,本文公开了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毗邻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系统和方法。如本领域已知的,无线设备也可称为系统、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移动终端、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移动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平板设备、计算设备、或经由无线调制解调器连接到向移动设备提供蜂窝或无线网络接入的一个或多个基站(BS)的其他处理设备。
基站(BS)可用于与(诸)移动设备进行通信,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点、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微节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HNB)或家用演进型B节点(HeNB)——其统称为H(e)NB,或其他某个术语。这些基站一般被认为是低功率基站。例如,跟与无线广域网(WWAN)相关联的宏基站相比,低功率基站以相对低的功率进行发射。如此,低功率基站的覆盖区域可以显著小于宏基站的覆盖区域。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WiFi载波侦听多址(CSMA)以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此外,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Flash-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另外,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此外,此类无线通信系统还可另外包括常使用非配对无执照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以及任何其他短程或长程无线通信技术的对等(例如,移动对移动)自组织(adhoc)网络系统。
各个方面或特征将以可包括数个设备、组件、模块、及类似物的系统的形式来给出。应理解和领会,各种系统可包括附加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所讨论的全部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办法的组合。
图1示出了一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可向一个或多个设备提供对无线网络的接入的宏基站102、以及也能够在宽带因特网连接上在与移动网络的回程链路(未示出)上提供无线网络接入的多个毫微微节点104、106、108、110、112。在一个示例中,毫微微节点104、106、108、110和/或112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低功率基站、中继节点、设备(例如,以对等或自组织模式与其他设备通信)等。每个毫微微节点形成毫微微蜂窝小区(图1中未示出,但在以下参照图9更详细地描述)。此外,系统100包括与毫微微节点104和/或106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以接收对移动网络的无线接入的移动设备114。
在所描绘的毫微微蜂窝小区部署中,由于每个毫微微蜂窝小区的较小覆盖区,活跃的高速率移动设备114可能经历毗邻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毫微微节点104、106、108、110和112)之间的频繁切换。另外,甚至驻定的或缓慢移动的移动设备114如果存在于其中来自不同毫微微节点的导频信号具有大约相同强度(即,导频污染)的位置则也可能由于信道衰落而经历频繁切换。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这些频繁切换是不期望的,因为它们会导致分组丢失,从而引起语音假象和/或分组延迟和/或不良用户体验,以及会增大毫微微节点和/或核心网处的信令负载。因此,期望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此类频繁移动设备切换。
图2解说了用于调节毗邻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移动设备切换的示例系统200。系统200包括毫微微节点202,其可以是基本上任何低功率基站并且在一个示例中可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节点104、106、108、110和/或112(图1)。一般而言,毫微微节点202包括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切换分类组件208和切换调节组件210。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被配置成确定由于从毗邻毫微微节点切换而在近期连接至毫微微节点202的移动设备114是否经受频繁切换。替换地,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可被配置成确定连接至毫微微节点202但即将由于切换而连接至毗邻毫微微节点的移动设备114是否经受频繁切换。在一方面,为了确定移动设备114是否遭受频繁切换,毫微微节点202的组件206可被配置成获得移动设备切换信息。例如,在UMTS/LTE系统中,设备切换信息可从“UE历史信息”信息元素(IE)获得,该IE可在从源毫微微蜂窝小区至目标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切换期间被传递。此IE包含关于在目标蜂窝小区之前在活跃状态中服务了移动设备的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最多达16个)的信息。对于这些蜂窝小区中的每一者,此IE包含蜂窝小区身份、蜂窝小区类型(例如,宏、毫微微等)以及移动设备在该蜂窝小区中停留的时间。
在已获得移动设备切换历史信息的情况下,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可执行用于确定移动设备114是否经受频繁切换的若干机制中的一种。在一个方面,组件206可基于移动设备在过往蜂窝小区上所花的平均时间来确定频繁切换。例如,组件206可计算移动设备在最后‘n1’个蜂窝小区上在每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中停留的平均时间,其中‘n1’是可被优化的参数。此外,在取平均时,可向移动设备在每个蜂窝小区中所花的时间赋予相等或不相等的权重。随后,如果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确定计算出的‘平均切换时间’小于某个阈值参数(例如,几秒钟),则可推断移动设备114正经历频繁切换。用于确定切换是否被认为“频繁”的阈值参数可基于仿真、系统要求、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移动终端由于切换而掉话的数目、由系统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降级(例如,流送音频/视频内容的质量的降级)或其他准则来选择。
在另一方面,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可基于移动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上所花的时间来确定频繁切换。例如,组件206可针对最后‘n2’个蜂窝小区检查是否在每个蜂窝小区中,在一蜂窝小区下所花的时间<Tmin,其中Tmin是时间阈值,在此时间阈值之下则切换可被认为是快速切换。Tmin参数可基于仿真、系统要求、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移动终端由于切换而掉话的数目、由系统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降级(例如,流送音频/视频内容的质量的降级)或其他准则来选择。如果组件206确定‘n2’个最后切换中有‘x2’个切换是快速切换,则移动设备可被认为正经历频繁切换。参数‘n2’和‘x2’可基于算法要求来选择。在一方面,如果‘x2’=‘n2’,则意味着所有最后切换都应当被认为是快速切换。
在一个方面,组件206可选取所描述的频繁切换确定方案中的任一种或者这些或其他方案的组合。
在另一方面,频繁切换确定组件206可进一步配置成将频繁切换划分成不同的子类别。例如,一个类别可以是‘非常快速/频繁的’切换,其中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另一类别可以是刚好‘快速/频繁的’切换,其中对用户的影响是不期望的但不如‘非常快速/频繁的’切换那么明显。对于每个子类别,组件206可选取所描述的频繁切换确定方案中的任一种或者这些或其他方案的组合。
在已确定移动设备114正经历频繁切换的情况下,系统200可使用切换分类组件208来对频繁切换的类型或假设原因进行分类。在一个方面,频繁切换可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切换。此分类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在其他方面,可使用频繁切换的不同分类。
在一个方面,往复切换可出于以下三种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发生:1)移动设备114在两个毫微微蜂窝小区的边缘处并且正经历信道衰落;2)移动设备114处于导频污染区域中,其中它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毫微微节点的数个导频信号,其中每个导频信号具有大致相同的强度并且存在信道衰落或缓慢的用户移动;3)移动设备114过快地在两个或更多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来回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可存在往复切换的其他原因。
为了确定移动设备114是否正经历往复切换,系统200的切换分类组件208可首先从移动设备“UE历史信息”IE中标识过往服务蜂窝小区。例如,‘最后到访UTRAN蜂窝小区信息’IE或‘最后到访E-UTRAN蜂窝小区信息’IE中的‘蜂窝小区ID’/‘PLMN身份’字段可被用于此目的。随后,组件208可检查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1——检查最后‘np’个切换是否发生在作为当前蜂窝小区的RF邻居的蜂窝小区之间。以上条件考虑了移动设备114处于两个毫微微蜂窝小区的边缘处或存在于导频污染区域中的情景,如图3中所示;以及条件2——检查在最后‘np’个切换中,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身份是否重复了‘xp’次。如果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一者或两者,则组件208可将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可存在可用来将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的其他条件。
快速移动切换可由于高速率移动设备而发生;例如,车载移动设备、或车辆中的移动设备可驶过数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图1的毫微微节点104、106、108、110、和/或112)的覆盖。在一个方面,切换分类组件208可将不满足往复切换的准则1和2的所有切换皆分类为‘快速移动切换’类别。
在已将频繁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切换之后,系统200可使用切换调节组件210来调节移动设备114的切换。在一个方面,组件210可基于对频繁切换的确定和分类而使用以下规则/动作:
如果切换是‘频繁切换’并且被分类为‘快速移动切换’,则毫微微节点202可发起至其他载波(例如,不同RF信道)或无线电技术上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此切换可基于移动设备对宏蜂窝小区载波的测量报告来发起或在无需测量报告的情况下发起(例如,盲切换)。在一个方面,此类型的调节的目的在于将快速移动的移动设备派遣到干净的宏蜂窝小区载波,其中由于宏蜂窝小区的较大覆盖以及宏蜂窝小区之间的软切换的可用性,因此切换次数可减少。
如果切换是‘频繁切换’并且被分类为‘往复切换’,则毫微微节点202可使得对于此移动设备而言,在往复(或相邻)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更难。例如,在UMTS中,达成此举的一种方式将是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不同地配置由移动设备用来触发切换事件的参数。例如,增大滞后和触发时间(TTT)参数的值会延迟对至所有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切换事件的触发。减小报告范围常数参数的值可延迟对至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切换事件的触发。减小毫微微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参数的值可减小触发针对该蜂窝小区的切换事件时的延迟。其他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过滤系数、使用CIO、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以上参数列表不是穷尽的,并且在其他方面可配置在移动设备和毫微微节点两处触发切换事件的其他参数。
替换地,毫微微节点202可延迟至往复切换中所涉及的蜂窝小区的切换。例如,在移动设备114触发了由毫微微蜂窝小区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它可要求移动设备继续报告该蜂窝小区持续比平常时间更久才决定切换。然而,如果延迟至往复蜂窝小区的切换不起作用(例如,频繁切换继续),则可如上所述地由毫微微节点202发起至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切换。
在一个方面,如果不同的子类别被用于‘频繁切换’,例如‘非常快速/频繁的’切换子类别和刚好‘快速/频繁的’切换子类别,则针对一些或所有类别可忽略切换分类。
在另一方面,系统200可仅使用‘频繁切换’度量或仅使用切换分类来决定以上描述的切换调节动作。
图4A和4B示出了用于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示例方法体系。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该方法体系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该方法体系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的次序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例如,应领会,方法体系可被替换地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诸如在状态图中。此外,可能并非所有解说的动作都是实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体系所要求的。
转到图4A,显示了促成调节频繁切换的示例方法体系400。在一方面,例如,方法体系400可用存储在毫微微节点(诸如毫微微节点202)或其一个或多个组件上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实施所描述的动作的指令来定义。在步骤402,毫微微节点获得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信息,该移动设备在近期由于从毗邻毫微微节点切换而连接至该毫微微节点、或者连接至该毫微微节点但即将由于切换而连接至毗邻毫微微节点。在一个方面,设备切换信息可从“UE历史信息”信息元素(IE)获得,该IE可在从源毫微微蜂窝小区至目标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切换期间被传递。此IE包含关于在目标蜂窝小区之前在活跃状态中服务了移动设备的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最多达16个)的信息。对于这些蜂窝小区中的每一者,IE包含蜂窝小区身份、蜂窝小区类型(例如,宏、毫微微等)以及移动设备在该蜂窝小区中停留的时间。
在步骤404,毫微微节点基于设备切换历史来确定该移动设备是否经受频繁切换。在一个方面,此确定可基于移动设备的平均切换时间。例如,毫微微节点可计算移动设备在最后‘n1’个蜂窝小区上在每个毫微微蜂窝小区中停留的平均时间。如果计算出的‘平均切换时间’小于某个阈值参数(例如,几秒钟),则可推断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在另一方面,毫微微节点可基于每切换时间来确定频繁切换。例如,毫微微节点可针对最后‘n2’个蜂窝小区检查是否在每个蜂窝小区中,在一蜂窝小区下所花的时间<Tmin,其中Tmin是时间阈值,在此时间阈值之下则切换可被认为是快速切换。如果‘n2’个最后切换中有‘x2’个切换是快速切换,则移动设备可被认为正经历频繁切换。
在步骤406,毫微微节点可将频繁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切换。为了确定移动设备是否正经历往复切换,毫微微节点可首先从设备的切换历史中标识移动设备的过往服务蜂窝小区,并随后检查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条件1——检查最后‘np’个切换是否已发生在作为当前蜂窝小区的RF邻居的蜂窝小区之间;以及条件2——检查是否在最后‘np’个切换中,一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身份重复了‘xp’次。如果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一者或两者,则毫微微节点可将移动设备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不满足往复切换的条件1和2的所有其他切换可被分类为‘快速移动切换’。
在步骤408,毫微微节点可选择切换调节动作。例如,如果切换是‘频繁切换’并且被分类为‘快速移动切换’,则毫微微节点可发起至其他载波或无线电技术上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如果切换是‘频繁切换’并且被分类为‘往复切换’,则毫微微节点可例如通过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参数来使得对于此移动设备而言,至往复(或相邻)蜂窝小区的切换更难。毫微微节点还可通过逐步调节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参数来逐步提高此难度水平。替换地,毫微微节点可延迟至往复切换中所涉及的蜂窝小区的切换。如果以上描述的频繁切换调节动作不起作用,则作为回落选项,毫微微蜂窝小区可发起至同一处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
转到图4B,显示了促成多步调节频繁切换的另一示例方法体系410。在一方面,例如,方法体系410可用存储在毫微微节点(诸如毫微微节点202)或其一个或多个组件上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实施所描述的动作的指令来定义。在步骤412,毫微微节点可监视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在步骤414,毫微微节点可基于监视来调节与针对该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上提供了参数调节的示例。在步骤416,毫微微节点可继续监视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并且在步骤418,毫微微节点可基于对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监视来重新调节与针对该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被调节/重新调节的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以及压缩模式参数。
一般而言,方法体系410促成对切换触发参数的调节/重新调节以在若干步中延迟往复切换,从而例如使得切换更难。这可在切换的误分类情形中尤其有帮助。即,如果车载UE(例如,快速移动的UE)被误分类为往复UE,则切换触发不会突然被延迟太多,从而有助于呼叫存活。方法体系410还适用于其中对快速移动UE的检测导致参数改变从而使切换更快地发生的情形。另外,方法体系410也可用在往复UE离开往复区域的情形中,以将切换触发参数调节回到在UE进入往复区域之前曾使用的其原始值。
图5解说了用于调节频繁切换的系统500。例如,系统500可至少部分地驻留在毫微微节点内。应领会,系统5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500包括可协同地起作用的电组件的逻辑编组502。例如,逻辑编组502可包括用于使用例如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来确定频繁切换的电组件504。此外,逻辑编组502可包括用于将频繁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切换的电组件506。此外,逻辑编组502可包括用于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频繁切换的电组件508。
另外,系统500可包括存储器510,其留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504、506和508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尽管被示为在存储器510外部,但应该理解,电组件504、506和5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存在于存储器510内部。在一个示例中,电组件504、506和508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者每个电组件504、506和508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相应模块。而且,在附加或替换性示例中,电组件504、506、和508可以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每个电组件504、506、和508可以是相应代码。
现在参照图6,可在其中实现用于调节快速切换的机制的无线通信系统600。系统600包括基站602,其可以是毫微微节点(诸如节点102或202或系统500),并且可包括以上关于图1-5所描述的组件并实现以上关于图1-5所描述的功能。在一个方面,基站602可以包括多个天线群。例如,一个天线群可以包括天线604和606,另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608和610,而又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612和614。为每一天线群示出两个天线;然而,对每一群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基站6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各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传输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分用器、天线等),这是容易领会的。
基站602可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诸如移动设备616和移动设备622)通信;然而应领会,基站602可以与基本上任何数目的类似于移动设备616和622的移动设备通信。移动设备616和6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任何其他适合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600上进行通信的设备。如所描绘的,移动设备616与天线612和614处于通信状态,其中天线612和614在前向链路618上向移动设备616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620上从移动设备616接收信息。此外,移动设备622与天线604和606处于通信状态,其中天线604和606在前向链路624上向移动设备622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626上从移动设备6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618可以利用与反向链路620所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624可以采用与反向链路626所采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618和反向链路620可以利用共用频带,并且前向链路624和反向链路626可以利用共用频带。
每一群天线和/或它们被指定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可以被称作基站602的扇区。例如,天线群可被设计成与由基站602所覆盖的区域的一扇区中的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在前向链路618和624上的通信中,基站6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移动设备616和622的前向链路618和624的信噪比。同样,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移动设备发射相比,在基站6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相关联的覆盖中各处的移动设备616和622发射时,邻蜂窝小区中的移动设备可能经受较少的干扰。此外,移动设备616和622可使用如所描绘的对等或自组织技术来彼此直接通信。根据一示例,系统600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
图7示出了一示例无线通信系统700。为简洁起见,无线通信系统700描绘了一个基站710和一个移动设备750,基站710可包括毫微微节点。然而应领会,系统700可包括一个以上基站和/或一个以上移动设备,其中附加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可与下面描述的示例基站710和移动设备750基本类似或不同。另外,应领会,基站710和/或移动设备750可采用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图1、2、3、5和6)和/或方法(图4A和4B)来促成它们之间的无线通信。例如,本文中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的组件或功能可以是以下描述的存储器732和/或772或处理器730和/或770的一部分,和/或可由处理器730和/或770执行以执行所公开的功能。
在基站710处,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从数据源712被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714。根据一示例,每个数据流可在各自相应的天线上发射。TX数据处理器714基于为话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该话务数据流以提供经编码的数据。
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复用。另外或替换地,导频码元可以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的。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移动设备750上被用于估计信道响应。每个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及经编码数据可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等)来调制(例如,码元映射)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由处理器730执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
数据流的调制码元可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720,后者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720然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个NT个发射机(TMTR)722a到722t。在各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720向各数据流的码元以及向藉以发射该码元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722a到722t接收并处理各自相应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此外,来自发射机722a到7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724a到724t发射。
在移动设备750处,所发射的经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752a到7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752a到752r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相应的接收机(RCVR)754a到754r。每个接收机754a到754r调理(例如,滤波、放大、及下变频)各自相应的信号,数字化该经调理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对应的“收到”码元流。
RX数据处理器760可从NR个接收机754a到754r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760可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出码元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760的处理与基站710处TX MIMO处理器720和TX数据处理器7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可由TX数据处理器738——其还从数据源7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780调制,由发射机754a到754r调理,并被传回给基站710。
在基站710处,来自移动设备750的经调制信号被天线724a到724t接收,由接收机722a到722t调理,由解调器7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742处理以提取由移动设备750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730可处理所提取的消息以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730和770可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基站710和移动设备750处的操作。相应各个处理器730和770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732和772相关联。处理器730和770还可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性以支持选择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节点的寻呼区域标识符。
图8解说了被配置成支持数个用户的、可在其中实现本文中的教导的无线通信系统800。系统800为多个蜂窝小区802A-802G(诸如举例而言,宏蜂窝小区802A-802G)提供通信,其中每个蜂窝小区由相应的接入节点804A-804G(例如,接入节点804A-804G)服务。如图8中所示,移动设备806A-806L(例如,移动设备806A-806L)可以随时间散布遍及系统的各个位置。取决于例如移动设备806A-806L是否活跃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中,每个移动设备806A-806L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可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804A-804G通信。无线通信系统800可在很大地理区划上提供服务。在一些方面,移动设备806A-806L中的一些(诸如设备806A、806H和806J)可以是毫微微节点(诸如节点102或202或者系统500),并且可包括以上关于图1-5描述的组件并实现以上关于图1-5描述的功能。
图9解说了其中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节点被部署在网络环境内的示例性通信系统900。具体而言,系统900包括安装在相对较小规模的网络环境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住宅930内)的多个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例如,毫微微蜂窝小区节点或H(e)NB),其在一个方面可以对应于图1-5的毫微微节点104、106、108、110和112。每个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可经由数字订户线(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链路或其他连通性装置(未示出)耦合至广域网940(例如,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950。如以下将讨论的,每个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可被配置成服务相关联的移动设备(例如,移动设备920A)以及任选地服务外来的移动设备(例如,移动设备920B)。换言之,可限制对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的接入,从而给定移动设备920A和920B可由一组指定(例如,家用)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来服务但可能不由任何非指定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例如,邻居的毫微微节点)来服务。
图10解说其中定义了若干追踪区域1002A-C(或路由区域或位置区域)的覆盖地图1000的示例,每个追踪区域包括若干宏覆盖区1004A和1004B。在此,与追踪区域1002A、1002B、以及1002C相关联的覆盖区由粗线勾勒并且宏覆盖区1004A和1004B由六边形表示。追踪区域1002A-C还包括毫微微覆盖区1006A-C,其对应于相应的毫微微节点(诸如节点102或202或系统500)并且可包括以上关于图1-5所描述的组件并实现以上关于图1-5所描述的功能。在此示例中,每个毫微微覆盖区(例如,毫微微覆盖区1006C)被描绘为落在宏覆盖区(例如,宏覆盖区1004B)内。然而应当领会,毫微微覆盖区1006A-C可以不完全落在宏覆盖区1004A和1004B内。在实践中,可用给定的追踪区域1002A-C或宏覆盖区1004A和1004B定义大量的毫微微覆盖区1006A-C。同样,在给定追踪区域1002A-C或宏覆盖区1004A和1004B内可定义一个或多个微微覆盖区(未示出)。
再次参照图9,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的所有者可订阅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950供应的移动服务,诸如举例而言3G移动服务。在另一示例中,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可由移动运营商核心网950来操作以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另外,移动设备920A和920B可以能够在宏环境和在较小规模(例如,住宅)网络环境两者中工作。因此,例如,取决于移动设备920A和920B的当前位置,移动设备920A和920B可由宏蜂窝小区接入节点960或由一组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例如,驻留在相应用户住宅930内的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中的任何一个毫微微节点来服务。例如,当订户不在家中时,该订户由标准宏蜂窝小区接入节点(例如,节点960)来服务,并且当订户在家中时,该订户由毫微微节点(例如,节点910A)来服务。在此,应领会,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可与现有的移动设备920A和920B后向兼容。
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可被部署在单个频率上,或者在替换方案中部署在多个频率上。取决于特定的配置,该单个频率或者这多个频率中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可以与由宏蜂窝小区接入节点(例如,节点960)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交叠。在一些方面,移动设备920A和920B可被配置成连接至优选的毫微微节点(例如,移动设备920A和920B的家用毫微微节点),只要此种连通性是可能的。例如,每当移动设备920A和920B位于用户的住宅930内时,它就可与家用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通信。
在一些方面,如果移动设备920A和920B在移动运营商核心网950内工作但不是正驻留在其最优选的网络(例如,如在优选漫游列表中所定义的)上,那么移动设备920A和920B可以使用更佳系统重选(BSR)来继续搜索最优选的网络(例如,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这可涉及对可用系统的周期性扫描以确定当前是否有更佳的系统可用,并且随后力图与此类优选系统相关联。在一个示例中,移动设备920A和920B可使用捕获表条目(例如,在优选漫游列表中)来限制对于特定频带和信道的搜索。例如,可以周期性地重复对最优选系统的搜索。一旦发现优选毫微微节点(诸如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移动设备920A和920B就选择该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以占驻在其覆盖区内。
毫微微节点在一些方面可能受到限制。例如,给定的毫微微节点仅能向某些移动设备提供某些服务。在具有所谓的受限制(或封闭式)关联的部署中,给定的移动设备仅能由宏蜂窝小区移动网络和所定义的毫微微节点集合(例如,驻留在相应的用户住宅930内的毫微微节点910A和910B)来服务。在一些实现中,毫微微节点可被限制成不向至少一个移动设备提供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信令、数据访问、注册、寻呼、或服务。
在一些方面,受限的毫微微节点(其也可被称为封闭订户群H(e)NB)是向受限制的规定移动设备集合提供服务的节点。此集合在必要情况下可被临时或永久地扩展。在一些方面,封闭订户群(CSG)可被定义为共享共同的移动设备接入控制列表的接入节点(例如,毫微微节点)的集合。区划中的所有毫微微节点(或者所有受限毫微微节点)在其上工作的信道可被称为毫微微信道。
因此,在给定毫微微节点与给定移动设备之间可存在各种关系。例如,从移动设备的角度来看,开放式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具有不受限关联的毫微微节点。受限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以某种方式受限制(例如,对于关联和/或注册受限制)的毫微微节点。家用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移动设备被授权接入并在其上工作的毫微微节点。访客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移动设备被临时授权接入或在其上工作的毫微微节点。外来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除了或许紧急境况(例如,911呼叫)之外,移动设备不被授权接入或在其上工作的毫微微节点。
从受限毫微微节点的角度来看,家用移动设备可以是指被授权接入该受限毫微微节点的移动设备。访客移动设备可以是指能临时接入该受限毫微微节点的移动设备。外来移动设备可以是指除了或许紧急境况(例如911呼叫)之外不具有接入该受限毫微微节点的准许的移动设备(例如,不具有向该受限毫微微节点注册的凭证或准许的接入终端)。
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的公开在毫微微节点的上下文中描述了各种功能性。然而,应当领会,微微节点可以提供与毫微微节点相同或类似的功能性,但针对较大的覆盖区。例如,微微节点可受限制,可以为给定的移动设备定义家用微微节点,等等。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移动设备的通信。如以上所提及的,每个终端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此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MIMO系统、或某种其他类型的系统来建立。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逻辑块、模块、组件、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包括可作用于执行以上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和/或动作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示例性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另外,在一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另外,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替换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所描述的功能、方法或算法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被纳入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而且,基本上任何连接也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往往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诸如但并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且组件可以本地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这些组件可藉由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来通信,这样的数据分组诸如是来自藉由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另一组件交互的、和/或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他系统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尽管前面的公开讨论了解说性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其中可作出各种变更和改动而不会脱离所描述的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如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范围。此外,尽管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另外,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与任何其他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联用,除非另外声明。

Claims (62)

1.一种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方法,包括:
确定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的原因;
基于所述切换的原因来对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进行分类,其中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包括将频繁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设备切换:
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
其中在所述频繁切换不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以及
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频度,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切换频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包括:
获得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以及
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包括:
基于移动设备在过往接入点上所花的平均时间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包括:
基于所述移动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上所花的时间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切换频度包括:
当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时,发起至另一载波或无线电技术上的宏蜂窝小区的切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切换频度包括:
当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调节一个或多个切换触发参数以延迟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接入点进行的切换触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迟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的切换触发针对相邻接入点的子集而发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或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由接入点发起至同一处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
11.一种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其配置成:
确定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的原因;
基于所述切换的原因来对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进行分类,其中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包括将频繁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设备切换:
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
其中在所述频繁切换不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以及
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频度,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确定所述切换频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
获得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以及
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
基于所述移动设备在过往接入点上所花的平均时间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
基于所述移动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上所花的时间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基于所述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切换频度,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
当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时,发起至另一载波或无线电技术上的宏蜂窝小区的切换。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基于所述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切换频度,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
当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调节一个或多个切换触发参数以延迟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接入点进行的切换触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延迟所述移动设备进行的切换触发针对相邻接入点的子集而发生。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或其组合。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切换频度不显著改变,则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由接入点发起至同一处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
21.一种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的装置;
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的原因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切换的原因来对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进行分类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的装置包括用于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设备切换的装置:
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
其中在所述频繁切换不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以及
用于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频度的装置,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对频繁切换进行分类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所述切换频度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的装置包括:
用于获得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切换频度的装置包括:
用于当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时,发起至另一载波或无线电技术上的宏蜂窝小区的切换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切换频度的装置包括:
用于当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调节一个或多个切换触发参数以延迟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接入点进行的切换触发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如果所述切换频度不显著改变,则由接入点发起至同一处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的装置。
27.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代码由计算机执行以实现以下操作:
确定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的原因;
基于所述切换的原因来对所述移动设备的频繁切换进行分类,其中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包括将频繁切换分类为往复切换或快速移动设备切换:
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
其中在所述频繁切换不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以及
基于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频度,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频繁切换进行分类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切换频度。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包括:
获得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以及
基于所述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切换频度包括:
当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快速移动设备切换时,发起至另一载波或无线电技术上的宏蜂窝小区的切换。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切换分类来调节所述切换频度包括:
当所述频繁切换被分类为往复切换时,调节一个或多个切换触发参数以延迟所述移动设备或接入点进行的切换触发。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切换频度不显著改变,则由接入点发起至同一处的宏蜂窝小区的频率间或RAT间切换。
33.一种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方法,包括:
监视移动设备在所述接入点之间的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
基于所述监视来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监视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其中所述监视后续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切换为往复切换;以及
基于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监视来重新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是基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消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是测量控制消息。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调节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消息。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是测量控制消息。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切换触发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或其组合。
41.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后续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42.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后续切换是基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
43.一种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其配置成:
监视移动设备在所述接入点之间的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
基于所述监视来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监视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其中所述监视后续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切换为往复切换;以及
基于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监视来重新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监视所述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监视切换以及基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消息。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是测量控制消息。
48.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重新调节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消息。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是测量控制消息。
50.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切换触发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或其组合。
51.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监视后续切换,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确定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52.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基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历史来监视后续切换。
53.一种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设备,包括:
用于监视移动设备在所述接入点之间的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监视来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装置;
用于监视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装置,其中所述监视后续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切换为往复切换;以及
用于基于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监视来重新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装置,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监视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的装置。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节一个或多个参数的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消息的装置。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是测量控制消息。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切换触发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或其组合。
58.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调节接入点之间的切换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代码由计算机执行以实现以下操作:
监视移动设备在所述接入点之间的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
基于所述监视来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监视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其中所述监视后续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其中如果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射频RF邻居的接入点之间发生多次切换或者如果在所述多次切换中一接入点身份重复多次,则所述切换为往复切换;以及
基于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后续切换的监视来重新调节与针对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触发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其中,在触发用于切换的事件之后,延迟到往复切换中涉及的接入点的切换。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切换以及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往复切换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正经历频繁切换。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消息。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是测量控制消息。
62.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切换触发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测量身份、事件身份、事件类型、测量类型、报告间隔、报告量、阈值、滞后、触发时间TTT、过滤系数、蜂窝小区个体偏移CIO、使用CIO、报告范围常数、用于测量的蜂窝小区、压缩模式参数、或其组合。
CN201380010367.5A 2012-02-24 2013-02-22 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04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3014P 2012-02-24 2012-02-24
US61/603,014 2012-02-24
US13/773,550 2013-02-21
US13/773,550 US9220045B2 (en) 2012-02-24 2013-02-21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frequent handover by mobile devices between femtocells
PCT/US2013/027477 WO2013126811A1 (en) 2012-02-24 2013-02-22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frequent handover by mobile devices between femtocel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0471A CN104170471A (zh) 2014-11-26
CN104170471B true CN104170471B (zh) 2019-01-04

Family

ID=4900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036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0471B (zh) 2012-02-24 2013-02-22 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220045B2 (zh)
EP (1) EP2818004B1 (zh)
JP (1) JP6030669B2 (zh)
KR (1) KR101617859B1 (zh)
CN (1) CN104170471B (zh)
WO (1) WO2013126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0449B2 (en) 2010-10-13 2015-10-13 Ccs Technology, Inc. Local power management for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252874B2 (en) 2010-10-13 2016-02-02 Ccs Technology,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EP2643947B1 (en) 2010-11-24 2018-09-1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s) capable of hot connection and/or disconnec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related power uni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11296504B2 (en) 2010-11-24 2022-04-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s) capable of hot connection and/or disconn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power uni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8849215B2 (en) 2011-03-30 2014-09-3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ducing rate of detection cycles and measurement cycles in a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mode
EP2632071A1 (en) * 2012-02-21 2013-08-28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a radio transmission channel, and residential gateway using the method
US9220045B2 (en) 2012-02-24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frequent handover by mobile devices between femtocells
EP2832151A1 (en) * 2012-03-28 2015-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determining a type of handover
US9154222B2 (en) 2012-07-31 2015-10-0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Cooling system control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EP2696644A1 (en) * 2012-08-06 2014-02-12 Alcatel-Lucent Providing mobility state data from 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 Control Node
US10257056B2 (en) 2012-11-28 2019-04-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647818B2 (en) 2013-01-03 2017-05-0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ngle-tone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148817B1 (en) * 2013-01-21 2015-09-2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signaling traffic
US9497706B2 (en) * 2013-02-20 2016-11-1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369958B2 (en) * 2013-02-27 2016-06-14 Carrier Iq, Inc. Wireless device battery optimization by suppressing oscillation in cell scope during idle mode
US20140274049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easurement assisted handover classification
US9374770B2 (en) * 2013-03-14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 discovery of small coverage area base stations
HUE041916T2 (hu) 2013-03-29 2019-06-28 Intel Ip Corp Kiterjesztett paging nem-folytonos vételi (DRX) ciklusok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hálózatokban
US9160515B2 (en) * 2013-04-04 2015-10-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US10743223B2 (en) * 2013-06-10 2020-08-1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over control,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arget cell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75086B2 (en) * 2013-06-28 2017-09-26 Apple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handovers
EP2824986B1 (en) * 2013-07-11 2023-03-22 Fujitsu Limited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small cell networks
US9749910B2 (en) * 2013-07-19 2017-08-29 Lg Electronic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ser equipment group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39814B1 (en) 2013-08-28 2018-02-2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ower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04008B2 (en) * 2013-10-01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management of handovers in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SON)
US9591536B2 (en) 2013-10-18 2017-03-07 At&T Mobility Ii Llc Cell user occupancy indicator to enhance intelligent traffic steering
WO2015079435A1 (en) 2013-11-26 2015-06-04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on power-up of a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power consumption
KR20150095247A (ko) 2014-02-13 2015-08-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 접속 제어 장치 및 단말 접속 제어 방법
US9479993B2 (en) 2014-03-19 2016-10-25 Hi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handover for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systems
CN103945466B (zh) * 2014-04-02 2018-09-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切换候选小区集合的方法及设备
JP2015201802A (ja) * 2014-04-09 2015-1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基地局制御方法
US9509133B2 (en) 2014-06-27 2016-11-2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rotection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653861B2 (en) 2014-09-17 2017-05-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terconnection of hardware components
JP5992984B2 (ja) * 2014-12-04 2016-09-14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US9392511B1 (en) 2015-01-06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of mobility classifications to mobile devices
US10356685B2 (en) * 2015-01-09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undesirable inter-frequency cell changes
US9785175B2 (en) 2015-03-27 2017-10-1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Combining power from electrically isolated power paths for powering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US10251088B2 (en) * 2015-04-09 2019-04-02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ng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10021705B2 (en) * 2015-07-08 2018-07-10 Intel IP Corporation Carrier measurements for multi-carrier devices
US10135521B2 (en) 2015-12-16 2018-11-20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dictive satellite spot beam selection
JP6254621B2 (ja) * 2016-02-08 2017-12-27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WO2018080606A1 (en) 2016-10-24 2018-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bidden area procedures and connection release management
CN108093453B (zh) * 2016-11-21 2020-03-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
US10080175B1 (en) 2017-05-24 2018-09-18 T-Mobile Usa, Inc. Pre-steering traffic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012301A (zh) * 2017-11-29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网络连接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44078A1 (en) 2018-01-19 2019-07-25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User terminal handover predi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nonstationary communications platforms
US11304101B2 (en) * 2018-03-08 2022-04-12 T-Mobile Usa, Inc. Managing delivery of RTP-base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10813169B2 (en) 2018-03-22 2020-10-20 GoTenna, Inc. Mesh network deployment kit
KR102509073B1 (ko) * 2018-08-03 2023-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27520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70751A1 (en) * 2019-01-16 2022-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226982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report offset increase for avoiding ping-pong between long term evolution cells in non-stand-alone mode
CN113613239B (zh) * 2021-08-09 2023-03-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模式切换方法、网络模式切换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099297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ping-pong between different antenna tuning configuratio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705A (zh) * 2007-01-17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终端至宏小区的方法及系统、终端、接入节点和网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8693C (fi) * 1994-06-14 1997-07-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Handover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5822696A (en) * 1996-10-24 1998-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for a mobile station based on handover intensity
WO2002093813A1 (en) * 2001-05-15 2002-11-21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channel alloca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mov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4088695A (ja) 2002-08-29 2004-03-18 Toshiba Corp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US7096022B2 (en) * 2002-10-08 2006-08-22 Ntt Docom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vertical handovers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7751818B2 (en) * 2002-11-15 2010-07-06 Nokia Corporation Smart inter-technology handover control
AU2003236117A1 (en) * 2003-04-09 2004-11-01 Utstarcom (China) Co. Ltd. A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manage in ue switch process
EP1599062B1 (en) * 2004-05-17 2017-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ast handover method for IEEE 802.11 wireless LAN networks
US20060094423A1 (en) 2004-10-29 2006-05-04 Alok Sharm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naged roaming ser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0759438B1 (ko) 2006-03-29 2007-09-20 엠피에스리서치(주) 무선 랜/맨에서 이중 인터페이스를 사용한 고속 인트라 도메인 이동성관리 방법
US8743825B2 (en) 2006-08-17 2014-06-03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47569B (en) 2007-06-06 2008-12-10 Ubiquisys Ltd Cellular basestation
DK2160914T3 (da) * 2007-06-29 2012-10-08 Nokia Corp Undgåelse af ping-pong-handovers
US9497642B2 (en) * 2007-06-29 2016-11-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home base station router
GB0713391D0 (en) 2007-07-11 2007-08-22 Vodafone Plc Measurement and reselection in idle mode
WO2009123512A1 (en) 2008-04-03 2009-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ling handover related paramet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522312B2 (en) * 2008-05-13 2013-08-27 At&T Mobility Ii Llc Access control lists and profiles to manage femto cell coverage
US20100027510A1 (en) 2008-08-04 201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idle handoff to support femto cells
US8295256B2 (en) * 2008-08-29 2012-10-23 Airvana, Corp. Private access point beacon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577378B2 (en) 2009-02-10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 beacon-assisted handover to a home Node-B for users on an active call
US8509771B2 (en) 2009-02-25 2013-08-13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base station
US8611331B2 (en) 2009-02-27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configuration for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s
EP2417797A4 (en) 2009-04-21 2012-06-27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TERCELLULAR TRANSFER PROBLEM
US8331936B2 (en) 2009-04-28 2012-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handover oscillation control
US8843131B2 (en) 2009-05-28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frequent handoff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311545B2 (en) 2009-06-24 2012-11-13 Intel Corporation Macro-to-femto cell reselection
CN101958744B (zh) * 2009-07-13 2013-1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频偏预校准方法和设备
US8725192B2 (en) 2009-07-24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transmit power schemes
WO2011019308A1 (en) 2009-08-10 2011-0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amount of data forwarded to a target node
GB2474503B (en) 2009-10-19 2014-05-21 Ubiquisys Ltd Controlling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US8280383B2 (en) 2009-10-21 2012-10-02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 jamming of macro pilot
US20110263260A1 (en) 2009-10-22 2011-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 for transmission by access point
JP5524346B2 (ja) * 2009-11-20 2014-06-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532660B2 (en) 2010-04-10 2013-09-10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traffic between overlying macrocells and microcells
US9220075B2 (en) 2010-05-07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transmission pattern
EP2387279A1 (en) 2010-05-11 2011-11-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ell (re)selection in a heterogene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594469B2 (ja) * 2010-05-28 2014-09-2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隣接セル処理方法
JP5907074B2 (ja) * 2010-12-28 2016-04-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制御装置、調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17987B2 (en) * 2011-01-18 2014-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mtocell beaco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 out-of-band links
WO2012103918A1 (en) * 2011-01-31 2012-08-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neighbour relations
US8831611B2 (en) * 2011-02-18 2014-09-0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with keeping time update for handover
KR101818770B1 (ko) * 2011-07-26 2018-01-16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의 고속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KR101555614B1 (ko) 2011-08-09 2015-09-24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확장된 키 성능 표시자 메시지를 이용한 이동성 견고성 최적화
WO2013066237A1 (en) * 2011-11-04 2013-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detecting short stay handover
US9220045B2 (en) 2012-02-24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frequent handover by mobile devices between femtocel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705A (zh) * 2007-01-17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终端至宏小区的方法及系统、终端、接入节点和网关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short stay problem;MediaTek Inc;《3GPP TSG-RAN WG3 Meeting #74 R3-112879》;20111105;全文
On UE-speed-base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performace in HetNets;Alcatel-Lucent,et.al.;《SGPP TSG-RAN WG2#77 R2-120652》;20120131;第1-2章
UE MSE and HetNet Mobility;Nokia Siemens Networks,et.al.;《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7 R2-120524》;2012013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8004B1 (en) 2019-06-26
US20130225182A1 (en) 2013-08-29
JP6030669B2 (ja) 2016-11-24
JP2015511473A (ja) 2015-04-16
US9215638B2 (en) 2015-12-15
US20130225171A1 (en) 2013-08-29
EP2818004A1 (en) 2014-12-31
KR20140126390A (ko) 2014-10-30
KR101617859B1 (ko) 2016-05-03
US20130225172A1 (en) 2013-08-29
US9220045B2 (en) 2015-12-22
WO2013126811A1 (en) 2013-08-29
CN104170471A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0471B (zh) 用于调节移动设备在毫微微蜂窝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11923939B2 (en) Distributed mobility for radio devices
CN105191446B (zh) 用于小型蜂窝小区中的动态功率调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19160B (zh) 在使用频分双工的无线网络中管理雷达检测
CN111527769A (zh) 切换相关技术、装置和方法
CN107925959A (zh) 基于服务的小区选择和重选
JP6373902B2 (ja) フェムトセ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電力を較正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00034160A1 (en) Updating frequency priority lis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201798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network resources for devices
CN104737588A (zh) 用户在共存无线系统之间的切换
US20240155381A1 (en) New radio (nr) adaptation of cellular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response to machine learning based weather prediction
EP4241496A1 (en) Wireless network selection in international areas
CN104170495B (zh) 用于使用空中传输来在小蜂窝小区之间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