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4722A - 双纱交叉器 - Google Patents

双纱交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4722A
CN104164722A CN201310186558.9A CN201310186558A CN104164722A CN 104164722 A CN104164722 A CN 104164722A CN 201310186558 A CN201310186558 A CN 201310186558A CN 104164722 A CN104164722 A CN 104164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hannel slot
parallel
degree
slid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6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86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4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4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毛纺织机械的双纱交叉器,它由联结、通道槽、斜滑面、阻止平行面、交叉面、防止平行壁、斜滑槽、分隔墙等组成,双纱交叉器的联结卡入中铁棍轴和上销上,在通道槽的后方设有斜滑面和阻止平行面等组成的双纱交叉装置,双纱经过斜滑面、交叉面和交叉面实现双纱交叉,用于进一步提高纺纱质量。

Description

双纱交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械部件,是一种适用纺织细纱、粗纱棉、毛纺机械的双纱交叉器。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环锭纺纱设备上仅有简单的纱线定位槽或喇叭口或集棉器,还没有双纱交叉器,例如在细纱机的后牵伸区装的粗纱定位器或在后罗拉后面装有喂棉喇叭口来定位,喂入的双根粗纱都是平行的经过牵伸后区,对纺纱质量没有提高,因没有双纱交叉功能,严重影响纺纱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双纱交叉器能用最低成本使纱质量惊人提高,实验结果条干降低约1.3%,三节降低约50%,强力提高约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纱交叉器,能使双纱自动交叉,永不退回平行状态,并以交叉后的状态平行进入通道槽和中钳口,相互交叉的粗纱使该截面的纤维均被拉直,粗纱更加紧密无毛羽,每根拉直的快速纤维受牵伸移动时不会带动相邻纤维无序移动和破坏原纤维平行伸直状态,这种理想的牵伸状态有效地降低条干、三节,因拉直纤维在纱线受到张力时所有纤维同时受到张力,纱的强力提高接近于纤维强力之和,即用细绒棉纺出长绒棉纱的质量,实现低成本大幅度提高纺纱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双纱交叉器,由通道槽、联结等组成,联接与细纱机上相邻部件 连接定位,通道槽匹配有双纱交叉装置,该双纱交叉装置包括:斜滑面和阻止平行面。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改变阻止平行面不同的角度来实现 
在通道槽的后方设有斜滑面、阻止平行面和交叉面,斜滑面靠近通道槽槽顶部一端设为交叉面,交叉面呈垂直面或倾斜圆弧面,斜滑面与交叉面和阻止平行面连为一体呈多边形或近似三角形,在通道槽的后面呈影壁墙状,且交叉面超出通道槽另一侧的边线,阻止平行面与防止平行壁之间的间隙设在双纱进入通道槽前的运行路径上,斜滑面设在双纱进入通道槽前的运行路径的下方,阻止平行面的对面设有防止平行壁,阻止平行面与防止平行壁之间的间隙只能容纳一根纱的距离,阻止平行面与通道槽顶部纵向设有单根纱直径尺寸的间隙,使已经交叉后的双纱进入这个只有单纱距离的间隙中起到防止已交叉的双纱退回平行状态,斜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0度到90度之间,阻止平行面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到90度,包括0度和90度的任一角度,通道槽后边与斜滑面、交叉面和阻止平行面之间有间隙,便于双纱逐根从这个间隙绕入通道槽内。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在交叉面的对面设有单纱通道墙,设单纱通道墙与交叉面之间距离只能通过单根纱,使沿着斜滑面滑行过来的双纱只能单根和逐根的通过该单根纱通道,确保每锭的自动交叉效果,单纱通道墙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到90度,包括0度和90度的任一角度,单纱通道墙与防止平行壁连为一体,单纱通道墙和防止平行壁与交叉面和阻止平行面之间组成只能通过一根纱的细小通道,通道槽开 口朝下,斜滑面向右下方或左下方倾斜,斜滑面设为直面或弧面,联结与中铁辊轴和上销后端或与摇架连接固定。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阻止平行面与水平面夹角在0度到90度之间,在通道槽的后方设有两个阻止平行面组成的斜滑槽,斜滑槽与水平面夹角为0到90度之间,斜滑槽和斜滑面的相交面为交叉面,在斜滑槽与通道槽之间设有防止平行壁,斜滑槽与防止平行壁均设在纱进入通道槽顶部前的运行路径上,双纱经过斜滑面和交叉面后自动交叉在斜滑槽内,再经过防止平行壁下压,两步完成双纱的自动交叉。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防止平行壁与水平面垂直,阻止平行面与水平面垂直并与通道槽的垂直侧壁重合,斜滑面与通道槽的底部斜面重合,斜滑面与阻止平行面相交的面设为交叉面,在通道槽的中间设置由2个防止平行壁组成的交叉墙,交叉墙的纵向高度小于通道槽平行部分的纵向高度,设交叉墙的前后尺寸短于通道槽前后深度尺寸,交叉墙紧靠通道槽的后边入口处,使通道槽的入口成为两个入口,出口为共用同一个出口,交叉墙的后面设为圆弧面并且由上往下向槽内倾斜,或者设交叉墙的前后尺寸等于和大于通道槽前后深度尺寸,交叉墙把通道槽分割为两个通道槽,交叉墙两侧的防止平行壁与通道槽侧壁重合的阻止平行面组成只能通过一根纱的细小间隙。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通道槽前面设有压力棒,在压力棒的后面连体设有通道槽和其匹配的双纱交 叉装置,压力棒光洁度较好,能提高纱的质量。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双纱交叉器的通道槽和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设为横动式,设联结与通道槽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联结固装于中铁棍轴和上销或摇架上,在联结的下端设有固定滑槽,在通道槽的上方设有滑动槽,固定滑槽尺寸形状与滑动槽尺寸形状相匹配,联结的固定滑槽与通道槽上的滑动槽组装为一体,使用动配合滑动,现有横动的纱条带动通道槽和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一起完成横动,减少胶辊磨损。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双纱交叉器设为可横动式,设联结与通道槽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可横动式双纱交叉器的联结上设有压力棒和固定滑槽,在通道槽的上方设有滑动槽,固定滑槽尺寸形状与滑动槽尺寸形状相匹配,压力棒通过固定滑槽和通道槽上的滑动槽组装在一起,使用动配合可以滑动,现有横动的纱条带动通道槽和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一起完成横动,减少胶辊磨损,可横动的通道槽和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设为单锭横动式或多锭连体横动式。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联结上设有压力棒并与通道槽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联结与中铁棍轴和上销或摇架相连,通道槽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的开口朝上,设通道槽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上装有连动梁,连动梁的后端与横动扁铁连接,扁铁带动通道槽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同步积极横动,纱条横动阻力很小能减少皮辊磨损。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双纱交叉器的联结与中铁棍轴和上销或摇架或罗拉凳相连定位,或双纱交叉器与上销铸为一体,阻止平行面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到90度,包括0度和90度在内的任一角度,双纱交叉器的通道槽与其匹配的交叉装置做成固定的或者可横动的,双纱交叉器的通道槽与匹配的交叉装置做成单锭式、双锭式连体式和多锭一体式,斜滑面设为弧面或多种弧面加平面组合,通道槽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的开口设为朝下或者朝上,当开口朝下时斜滑面朝右下方或左下方倾斜,开口朝上时斜滑面朝左上方或右上方倾斜,制造材质设为金属、非金属,所述非金属包括塑料、陶瓷和塑料与陶瓷混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双纱交叉装置能使原平行的两根或多根纱条实现相互自动交叉,双纱交叉后的成纱质量比原平行纺纱质量提高30-50%左右,实现了这种新发明的双纱交叉方法。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能阻止已交叉的双纱退回平行状态。 
本发明的双纱交叉器不仅能做紧密纺的双纱定位器,还可做成不横动式或横动式,用于提高赛络纺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阻止平行面呈水平状与中铁辊轴连接的双纱交叉器主视图。 
图2是阻止平行面呈倾斜状与中铁辊轴连接的双纱交叉器主视图。 
图3是阻止平行面呈垂直且通道槽含分隔墙的双纱交叉器主视图。 
图4是与摇架连接固定的双纱交叉器的主视图。 
图5是滑动槽式可横动双纱交叉器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6是含有压力棒的双纱交叉器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7是含有压力棒可横动式双纱交叉器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8是压力棒分离式积极横动双纱交叉器的结构图。 
图9是图8中的一部分,联结与压力棒一体的主视图、左视图。 
图10是双纱交叉器与上销铸为一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阻止平行面0呈水平状与中铁辊轴14连接的双纱交叉器1,联结6卡入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为简化见图8)来固定,通道槽2后方仅设呈近似多边形的双纱交叉装置包括:斜滑面3、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图中所示为从后往前看的铸成一体的两锭双纱交叉器1,斜滑面3向右下方倾斜,阻止平行面0呈水平状,斜滑面3与阻止平行面0的相交面为交叉面16,斜滑面3与阻止平行面0和交叉面16相连呈多边形或近似三角形,且交叉面(16)的边线越过通道槽(2)并超出通道槽(2)另一侧的边线,斜滑面3、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与通道槽2之间有间隙,图中的左边交叉面16呈小平面倒圆角状,斜滑面3呈弧状,阻止平行面0与通道槽2的顶部之间设为单根粗纱尺寸的间隙,图中的右边通道槽2设阻止平行面0的对面设有防止平行壁4,在交叉面16的对面设有单纱通道墙5,交叉面16呈垂直面倒圆角,单纱通道墙5与防止平行壁4连成一体,单纱通道墙5与防止平行壁4和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之间设有只能通过单根粗纱的间隙,阻止平行面0与防止平行壁4的 间隙设在双纱从后罗拉上表面到通道槽2的槽顶部运行的路径上,斜滑面3与交叉面16共同作用时产生双纱自动交叉效果,两根粗纱运行路径是从后罗拉上表面到通道槽2的顶部呈直线状,图1所示斜滑面3向右下方倾斜,摇架带动双纱交叉器1下行时,平行的两根粗纱从通道槽2宽大的入口首先紧贴斜滑面3,胶辊与胶圈接触罗拉加压后产生牵伸力,两根粗纱受到牵伸的伸直张力产生进入通道槽2顶部的力,平行的两根粗纱在通道槽2的后方下部经过斜滑面3向右上方滑行,原右边粗纱先绕过交叉面16进入阻止平行面0只能在左边,原左边粗纱随后绕过交叉面16进入阻止平行面0只能在右边,此时两根粗纱已交叉呈“Z”字形捻向,实现了双纱自动交叉,由于阻止平行面0与防止平行壁4之间或阻止平行面0与通道槽2的顶部的间隙只能通过单根粗纱,使已经交叉的两根粗纱不能返回平行状态。 
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则形成不同的进一步限定。 
图2所示为阻止平行面0呈倾斜状与中铁辊轴14连接的双纱交叉器1,采用两步法实现双纱交叉目的,与图1相近主要是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图中显示为用2个阻止平行面0组成斜滑槽7,设斜滑槽7的槽宽只能容纳一根粗纱的距离,斜滑面3与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连为一体,当摇架带动双纱交叉器1下行时,两根粗纱受到牵伸的伸直张力产生进入通道槽2顶部的力,平行的两根粗纱在通道槽2下部先经过斜滑面3滑移上行,使原右边粗纱先绕过交叉面16进入阻止平行面0在左边,原左边粗纱随后绕过交叉面16进入阻止平行面0且只能在右边,再经过防止平行壁4 或通道槽2的顶部的水平面压力完成双纱交叉防止平行的目的,此为两步法完成双纱交叉目的。 
图3所示为阻止平行面0呈垂直状且通道槽2含分隔墙的双纱交叉器1,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垂直并与通道槽2的垂直侧壁重合,斜滑面3与通道槽2的底部斜面重合,在通道槽2的两侧形成两个镜面重合的斜滑面3、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在两个阻止平行面0的对面设有两个防止平行壁4,即在通道槽2的中间有两个防止平行壁4组成的分隔墙8,分隔墙8的高低尺寸小于通道槽2的垂直平行部分尺寸,正常纺纱都是两根粗纱穿过喇叭口的同一个孔,在未加压的自由状态下两根粗纱受捻度影响会自动交叉,正常纺纱时因无阻止平行装置又会返回双纱平行状态,图3所示当摇架带动双纱交叉器1下行时,两根粗纱受到牵伸的伸直张力产生进入通道槽2顶部的力,两根粗纱在通道槽2下部经过斜滑面3滑移上行至平行的阻止平行面0的底端时仍处在交叉状态,因每个由阻止平行面0和防止平行壁4组成的间隙只能通过一根粗纱,使已交叉的两根粗纱只能进入各自通道,完成双纱交叉目的,两根粗纱分别在分隔墙的两边或各自在阻止平行面0和防止平行壁4组成的只能通过一根粗纱的间隙中,分隔墙8使双纱不会返回平行状态,分隔墙8的尺寸不同可产生多个方案,设分隔墙8的前后尺寸短于通道槽2的前后尺寸且靠近入口处,形成两个入口共用同一个出口方案,设分隔墙8的前后尺寸等于或长于通道槽2的前后尺寸则形成两个双纱交叉细小通道,均能完成两根粗纱交叉且不会回复平行状态。 
图4所示为与摇架连接固定的双纱交叉器1,联结6与摇架的加压臂固定连接,图中左边通道槽2的阻止平行面0的对面仅设防止平行壁4,阻止平行面0与防止平行壁4之间设有仅容纳一根粗纱的间隙,图中右边通道槽2,设单纱通道墙5与防止平行壁4圆滑的连为一体,并与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组成只能通过单根粗纱的细小间隙,保证两根粗纱交叉精准无误和确保已交叉的两根粗纱不能退回平行状态。 
图5所示为滑动槽式可横动双纱交叉器1,联结6卡装在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上,联结6与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在联结6的下方设有固定滑槽9,在通道槽2的上方设有滑动槽10,固定滑槽9尺寸形状与滑动槽10 尺寸形状相匹配,左视图刨面部分为滑动槽10的形状,与其相匹配的非刨面部分为固定滑槽9,联结 6的固定滑槽9与通道槽2上的滑动槽10组装为一体,使用动配合滑动,当喇叭口带动双纱横动时同时也带动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同步横动,有效地减少双纱对胶辊的磨损,该滑动槽式可横动双纱交叉器1设为单锭横动式或双锭横动式。 
图6所示为含有压力棒的双纱交叉器1,通道槽2顶部具有压纱提高纺纱质量的作用,塑料制作的通道槽2的顶部是塑料的,其耐磨性和光洁度差,用金属或陶瓷的压力棒11来替代通道槽2的顶部耐摩擦纺纱质量好,如图中所示圆形刨面部分,联结6卡装在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上,在通道槽2顶部的前面设有压力棒11,即在压力棒11的后面设有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压力棒11与双 纱交叉器1设有卡口连接,容易装卸不易掉落,两根粗纱先经过双纱交叉装置和通道槽2再经压力棒11进入中钳口,压力棒11表面镀铬,光滑耐磨损的压力棒11使纺纱质量长久稳定。 
图7所示为含有压力棒可横动式双纱交叉器1,联结6卡装在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上,联结6与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在联结6的下方设有压力棒11和固定滑槽9,在通道槽2的上方设有滑动槽10,固定滑槽9尺寸形状与滑动槽10 尺寸形状相匹配,压力棒11穿装在通道槽2的卡口子里,联结 6的固定滑槽9与通道槽2上的滑动槽10组装为一体,使用动配合滑动,当喇叭口带动两根粗纱横动时,同时也带动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同步横动,有效地减少双纱对胶辊的磨损,该含有压力棒可横动式双纱交叉器1,设为单锭横动式或双锭横动式。 
图8所示为压力棒分离式积极横动双纱交叉器1的结构,联结6卡装在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上,联结6与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在联结6的下方设有压力棒11,就是图9部分,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开口朝上并装有连动梁12,连动梁12的后端与横动扁铁13连接,横动扁铁13带动通道槽2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同步积极横动。有效地减少双纱对胶辊的磨损,当摇架下压时,摇架与联结6带动压力棒同时下压两根粗纱,该两根粗纱经过双纱交叉装置时自动产生双纱交叉,图中显示斜滑面3朝左上边倾斜,自动使两根粗纱交叉呈“Z”字形捻向,受阻止平行面0与防止平行壁4只能容纳一根粗纱的细小间隙控制,能阻止两根粗纱 恢复平行状态,该滑动槽式可横动双纱交叉器1设为单锭横动式或多锭横动式。 
图9所示为图8压力棒分离式积极横动双纱交叉器1中的一部分,联结6卡装在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上,联结6与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在联结6的下方仅设有压力棒11,当摇架下压时联结6带动压力棒11给双纱加压,配合已分离的通道槽2和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完成两根粗纱自动交叉目的,双纱交叉器图中圆形截面表示为压力棒11,该装置也可以单独作为压力棒使用,使用灵活方便。 
图10所示为双纱交叉器1与上销17铸为一体的侧视图,即把双纱交叉器1的联结6与上销17的后边铸为一体,一次卡入中铁棍轴14就能完成两个件的安装,定位更精准。 

Claims (10)

1.一种双纱交叉器(1),由通道槽(2)、联结(6)等组成,联接(6)与细纱机上相邻部件连接定位,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道槽(2)匹配有双纱交叉装置,该装置包括:斜滑面(3)和阻止平行面(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在通道槽(2)的后方设有斜滑面(3)、阻止平行面(0)和交叉面(16),斜滑面(3)靠近通道槽(2)槽顶部一端设为交叉面(16),交叉面(16)呈垂直面或倾斜圆弧面,斜滑面(3)与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连为一体呈多边形或近似三角形,且宽于通道槽(2),在通道槽(2)的后面呈影壁墙状,交叉面(16)超出通道槽(2)另一侧的边线,阻止平行面(0)与防止平行壁(4)之间的间隙设在双纱进入通道槽(2)前的运行路径上,斜滑面(3)设在双纱进入通道槽(2)前的运行路径的下方,阻止平行面(0)的对面设有防止平行壁(4),阻止平行面(0)与防止平行壁(4)之间设有单根纱直径尺寸的间隙,阻止平行面(0)与通道槽(2)顶部之间设有单根纱直径尺寸的间隙,斜滑面(3)与水平面夹角在0度到90度之间,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到90度,包括0度和90度在内的任一角度,通道槽(2)的后面与斜滑面(3)、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之间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在交叉面(16)的对面设有单纱通道墙(5),单纱通道墙(5)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到90度,单纱通道墙(5)与防止平行壁(4)连为一体,单纱通道墙(5)和防止平行壁(4)与交叉面(16)和阻止平行面(0)之间组成只能通过一根纱尺寸的细小通道,通道槽(2)开口朝下,斜滑面(3)向右下方倾斜,斜滑面(3)设为弧面或直面,联结(6)与中铁辊轴(14)和上销(15)后端或与摇架联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设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夹角在0度到90度之间,在通道槽(2)的后方设有两个阻止平行面(0)组成的斜滑槽(7),斜滑槽(7)与水平面夹角为0到90度之间,斜滑槽(7)和斜滑面(3)的相交面为交叉面(16),在斜滑槽(7)与通道槽(2)之间设有防止平行壁(4),斜滑槽(7)与防止平行壁(4)设在双纱进入通道槽(2)的运行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装置,其特征在于:设防止平行壁(4)与水平面垂直,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垂直并与通道槽(2)的垂直侧壁重合,斜滑面(3)与通道槽(2)的底部斜面重合,斜滑面(3)与阻止平行面(0)相交的面设为交叉面(16),在通道槽(2)的中间设置由2个防止平行壁(4)组成的交叉墙(8),交叉墙(8)的纵向高度小于通道槽(2)平行部分的垂直高度,设交叉墙(8)的前后尺寸短于通道槽(2)前后深度尺寸,交叉墙(8)紧靠通道槽(2)的后边入口处,使通道槽(2)的入口成为两个入口,出口为共用同一个出口,交叉墙(8)的后面设为圆弧面并且由上往下向槽内倾斜,或者设交叉墙(8)的前后尺寸等于和大于通道槽(2)前后深度尺寸,交叉墙(8)把通道槽(2)分割为两个通道槽,交叉墙(8)两侧的防止平行壁(4)与通道槽(2)侧壁重合的阻止平行面(0)组成只能通过一根纱的细小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通道槽(2)前面设有压力棒(11),在压力棒(11)的后面设有通道槽(2)和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双纱交叉器(1)的通道槽(2)和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设为横动式,设联结(6)与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联结(6)固装于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或摇架上,在联结(6)的下端设有固定滑槽(9),在通道槽(2)的上方设有滑动槽(10),固定滑槽(9)尺寸形状与滑动槽(10)尺寸形状相匹配,联结(6)的固定滑槽(9)与通道槽(2)上的滑动槽(10)组装为一体,使用动配合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双纱交叉器(1)设为可横动式,设联结(6)与通道槽(2)及其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可横动式双纱交叉器(1)的联结(6)上设有压力棒(11)和固定滑槽(9),在通道槽(2)的上方设有滑动槽(10),固定滑槽(9)尺寸形状与滑动槽(10)尺寸形状相匹配,压力棒(11)通过固定滑槽(9)和通道槽(2)上的滑动槽(10)组装在一起,使用动配合可以横向滑动,可横动的通道槽(2)和所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设为单锭横动式或多锭连体横动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联结(6)上设有压力棒(11)并与通道槽(2)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分开,联结(6)与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或摇架相连,通道槽(2)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的开口朝上,设通道槽(2)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上装有连动梁(12),连动梁(12)的后端与横动扁铁(13)连接,横动扁铁(13)带动通道槽(2)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同步积极横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4-9所述的双纱交叉器,其特征在于:双纱交叉器(1)的联结(6)与中铁棍轴(14)和上销(15)或摇架或罗拉凳相连定位,或双纱交叉器(1)与上销(17)铸为一体,阻止平行面(0)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到90度,包括0度和90度在内的任一角度,双纱交叉器(1)的通道槽(2)与其匹配的交叉装置做成固定的或者可横动的,双纱交叉器(1)的通道槽(2)与匹配的交叉装置做成单锭式、双锭式连体式和多锭一体式,斜滑面(3)设为弧面或多种弧面加平面组合,通道槽(2)及其匹配的双纱交叉装置的开口设为朝下或者朝上,当开口朝下时斜滑面(3)朝右下方或左下方倾斜,开口朝上时斜滑面(3)朝左上方或右上方倾斜,制造材质设为金属、非金属,所述非金属包括塑料、陶瓷和塑料与陶瓷混合物。
CN201310186558.9A 2013-05-19 2013-05-19 双纱交叉器 Pending CN104164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6558.9A CN104164722A (zh) 2013-05-19 2013-05-19 双纱交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6558.9A CN104164722A (zh) 2013-05-19 2013-05-19 双纱交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4722A true CN104164722A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08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6558.9A Pending CN104164722A (zh) 2013-05-19 2013-05-19 双纱交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472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581A (zh) * 2007-03-07 2008-09-10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前纺机械中的装置
CN201276625Y (zh) * 2008-10-22 2009-07-22 刘志祥 多槽式粗纱定位器
CN201538849U (zh) * 2009-11-24 2010-08-04 武汉科技学院 一种导丝钩
CN202390606U (zh) * 2011-11-17 2012-08-22 南通华强布业有限公司 采用粗纱重定量在细纱长车上纺制高性能赛络纺纱的装置
CN203403194U (zh) * 2013-05-19 2014-01-22 刘志祥 双纱交叉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581A (zh) * 2007-03-07 2008-09-10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前纺机械中的装置
CN201276625Y (zh) * 2008-10-22 2009-07-22 刘志祥 多槽式粗纱定位器
CN201538849U (zh) * 2009-11-24 2010-08-04 武汉科技学院 一种导丝钩
CN202390606U (zh) * 2011-11-17 2012-08-22 南通华强布业有限公司 采用粗纱重定量在细纱长车上纺制高性能赛络纺纱的装置
CN203403194U (zh) * 2013-05-19 2014-01-22 刘志祥 双纱交叉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3194U (zh) 双纱交叉器
CN101348959B (zh) 横动式紧密纺装置
CN104164722A (zh) 双纱交叉器
CN206188962U (zh) 一种带集束槽的新型细纱机下销
CN106337248A (zh) 平针针织机
CN101638818B (zh)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
CN210163644U (zh) 一种多规格珠子送料装置及绣花机
CN103397413A (zh) 一种加压分离式压力棒隔距块
CN204058735U (zh) 一种后区可拆卸式上销
CN105821534A (zh) 一种吸入式纺纱的纤维集聚方法与吸入式纺纱生头方法和装置
CN101372780B (zh) 机械式杠杆紧密纺装置
CN201850352U (zh)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CN107385579B (zh) 一种插片可调节的多粗纱喂入喇叭口及其工作方法
CN219824535U (zh) 一种织针高密度排列左右选针式横机针板结构
CN201473657U (zh) 导入式赛络纺立体紧密纺集束件
CN218436066U (zh) 一种毛粗纺氨纶包芯纱芯丝定位装置
CN105019070A (zh) 一种分束罗拉
CN102719946B (zh) 自动落纱机空管定向排列装置
CN110820098B (zh) 一种组合式横动下肖
CN201258380Y (zh) 横动式紧密纺装置
CN201296815Y (zh) 导入式立体紧密纺集束件
CN201080517Y (zh) 环锭细纱机四罗拉牵伸机构
CN217922490U (zh) 一种除尘导丝装置
CN108642634A (zh) 一种半精纺羊毛/腈纶混纺赛络段彩纱生产方法
CN218203227U (zh) 一种可调线距的玻璃纤维布生产用捻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