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1942A - 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61942A CN104161942A CN201410416699.XA CN201410416699A CN104161942A CN 104161942 A CN104161942 A CN 104161942A CN 201410416699 A CN201410416699 A CN 201410416699A CN 104161942 A CN104161942 A CN 1041619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rhizoma
- chinese medicine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黄芪、当归、川芎、炒白芍、党参、炒白术、茯苓、枸杞、菟丝子、补骨脂、桂枝、桑寄生、续断、沙苑子、熟地黄、杜仲、巴戟天、刘寄奴、墨旱莲、香附、炙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柔肝,补中益气,活血止痛,益脾和胃,接骨续筋,强筋壮骨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成骨不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成骨不全又称脆骨症,是由于编码Ⅰ型胶原的基因突变,造成胶原合成缺陷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其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10000。本病以骨脆性增加、骨关节进行性畸形、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及听力下降、骨质疏松、关节松弛和脊柱弯曲为常见表现,往往造成严重病废。成骨不全的出现,不仅严重的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会使患儿的亲人从此进入灰暗的生活。目前在西医方面对本病无特效对因疗法,主要是防止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保护患儿,一直到骨折趋势减少为止。一旦发生骨折,及时妥善治疗,防止和减少畸形。骨折常为青枝型,经一般治疗很快能愈合,为防止畸形,可考虑髓内针内固定。如果严重畸形,应手术治疗。作多处截骨,髓内针固定,纠正力线,并留在骨内以防再骨折。 经检索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发现有很多发明是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如:CN200910227122、CN200910200799等,这些中药组合物都是以接骨续筋、强筋壮骨、活血散瘀、温经通络、舒筋散结的功效组合的,而成骨不全症,中医认为,属于“五迟”、“五软”范畴。肾主骨、生髓、藏精,骨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依赖于肾脏精气的濡养,肝主筋,藏血,脾主肌肉。所以治疗原则为补肝肾、益精血、健脾胃,以促进骨的修复,改善骨骼质量。中医药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整体着手,本着辨证施治的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中药复方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治疗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少,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中药疗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巨大的潜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滋补肝肾,补血柔肝,补中益气,活血止痛,益脾和胃,接骨续筋,强筋壮骨的功效,且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痛苦。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成骨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痛苦,经过大量试验,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能够很好地解决成骨不全的症状,内外兼治,为患者解除痛苦。
本发明选择黄芪、当归、川芎、炒白芍、党参、炒白术、茯苓、枸杞、菟丝子、补骨脂、桂枝、桑寄生、续断、沙苑子、熟地黄、杜仲、巴戟天、刘寄奴、墨旱莲、香附、炙甘草进行组合,使得药物能够滋补肝肾,补血柔肝,补中益气,活血止痛,益脾和胃,接骨续筋,强筋壮骨,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升阳举陷,党参、熟地黄益气养血,续断补肾肝,强筋骨,续折伤,四者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黄芪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合营,助党参、熟地黄补益阴血,补骨脂、桂枝、巴戟天温补命门,加上杜仲助续断舒筋通络、补肾壮骨,且桂枝配白芍,可调和营卫,解四肢拘挛作痛,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枸杞、菟丝子、桑寄生、沙苑子等滋补肝肾,补肾助阳为佐药,炙甘草和香附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方中诸药配伍,君臣协力,佐使共辅,通过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成骨不全。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在《本草汇言》中有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性味: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黄芪与当归,有相须之理。”黄芪大补肺脾之气,有固外之能;当归益血和营,是血家气药,以辛升运行为用,以温和辛润为功。二味合之,便能阳生阴长,故调治外伤内损伤科疾病,无论气虚血亏,有无发热,多用归、芪相配,能合人参、党参等补气之品,调治气不摄血之伤科杂病,调治骨质疏松症、急性骨萎缩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促进骨折愈合。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与黄芪、皂刺同用可治疗疮疡痈肿,正虚难溃,川芎的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
炒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凉,苦酸,微寒。功效: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炒白芍较之白芍药性稍缓,以养血敛阴为主。炒后长于养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虚痛泻者,在此方中补血合营,调和脾胃,有利于其他药物的 吸收。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西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性味: 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
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和茯苓配合使用,健脾渗湿以资化生之源,助党参益气补脾。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的作用。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痰湿入络等具有治疗作用。
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性味:甘,平,凉。归肝经;肾经;肺经。功效:养肝,滋肾,润肺。
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性味:辛、甘,微温。归肝、肾、脾经。功效: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性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癓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长沙药解》载:“入肝家而行血分,定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散遏抑,止痛楚,通经络,开痹涩,甚去湿寒。止奔豚,更安惊悸。”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桂枝能有效扩张血管、促进发汗,所含的桂皮醛、桂皮酸钠有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此外桂枝还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常绿寄生小灌木植物。性味:苦、甘,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续断: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性味:苦;辛;微温。归肝经;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杜仲与续断均能补肝肾,强筋骨,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筋骨不健及痹证日久,常相须为用,但是杜仲兼治肾阳不足之阳痿、小便频数等,而续断又能续折伤,用于跌打损伤、扭挫伤及骨折等。
沙苑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性味: 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益肾,明目,固精。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dertn) Iibosch.ex Fisch. et Mey.)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当归和炒白芍养血合营,助熟地黄补益阴血。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性味:甘,温。归肝、肾、胃经。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性味:辛,甘;微温。归肾经、肝经。功效: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性味:苦,温。入心、脾经。功效:破血通经,敛疮消肿。
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性味:甘、酸,寒。归肾、肝经。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理气舒郁,调和肝胃。
炙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Bat., 或光果甘草G. glabraL. 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在此方中为使药。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黄芪25-35份、当归13-23份、川芎7-17份、炒白芍10-20份、党参15-25份、炒白术19-29份、茯苓10-20份、枸杞15-25份、菟丝子19-29份、补骨脂15-25份、桂枝7-17份、桑寄生13-23份、续断15-25份、沙苑子19-29份、熟地黄13-23份、杜仲15-25份、巴戟天7-17份、刘寄奴7-17份、墨旱莲10-20份、香附10-20份、炙甘草7-17份。
其中优选为:黄芪30份、当归18份、川芎12份、炒白芍15份、党参20份、炒白术24份、茯苓15份、枸杞20份、菟丝子24份、补骨脂20份、桂枝12份、桑寄生18份、续断20份、沙苑子、熟地黄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2份、刘寄奴12份、墨旱莲15份、香附15份、炙甘草12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备工艺,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粒度为80-120目,将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制成散剂温水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本发明药物具有滋补肝肾,补血柔肝,补中益气,活血止痛,益脾和胃,接骨续筋,强筋壮骨的功效,且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直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精神压力和痛苦。据对临床20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黄芪25份、当归13份、川芎7份、炒白芍10份、党参15份、炒白术19份、茯苓10份、枸杞15份、菟丝子19份、补骨脂15份、桂枝7份、桑寄生13份、续断15份、沙苑子19份、熟地黄13份、杜仲15份、巴戟天7份、刘寄奴7份、墨旱莲10份、香附10份、炙甘草7份。
实施例二、黄芪30份、当归18份、川芎12份、炒白芍15份、党参20份、炒白术24份、茯苓15份、枸杞20份、菟丝子24份、补骨脂20份、桂枝12份、桑寄生18份、续断20份、沙苑子、熟地黄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2份、刘寄奴12份、墨旱莲15份、香附15份、炙甘草12份。
实施例三、黄芪35份、当归23份、川芎17份、炒白芍20份、党参25份、炒白术29份、茯苓20份、枸杞25份、菟丝子29份、补骨脂25份、桂枝17份、桑寄生23份、续断25份、沙苑子29份、熟地黄23份、杜仲25份、巴戟天17份、刘寄奴17份、墨旱莲20份、香附20份、炙甘草17份。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4月收治门诊患者共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187例,女性213例,男女比例0.9:1,最大年龄30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17岁,最短病程为3个月,最长病程为3.2年,平均病程1.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生于幼童,随年龄增长,病情可减轻。
2、骨折多为不全骨折,且愈合较一般骨折快,常留下骨干粗细不等,弯曲变形。
3、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和骨骺联合处可见横行骨线,两侧不对称。
4、蓝色巩膜几乎见于所有病例,10%病例中为唯一表现。骨病重,蓝色巩膜也显著。
三、治疗方法:
1、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称取原料药(一日剂量),水煎后过滤去渣,早晚各服一次,15日为一个疗程。
2、对照组按照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732661A治疗骨折的中药中的实施例一制备后的胶囊剂,每次6克,每日三次,15日为一个疗程。
四、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症状消失。
2、有效:症状显著缓解。
3、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无明显缓解。
五、观察组结果统计
对照组结果统计
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服用两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成骨不全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显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宋某,男,16岁,述8岁左右开始如果稍微摔倒就会大腿骨折,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来诊时因不慎摔倒造成大腿骨折,骨骼复位固定后给予患者服用实施例一中药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显效。
病例二、朱某某,男,年龄6岁,患有成骨不全症,反复多发性骨折,来诊是因轻微外伤而导致双侧股骨骨折,检查牙齿发育不佳,咬合不良,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血生化正常,尿磷尿钙正常,B超:双侧甲状腺未见占位病变。X线片提示:双侧股骨骨质疏松,双髋发育不良。复位固定后给予患者服用实施例二中药治疗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显效。
病例三、魏某某,女,23岁,自述幼时多次发生肢体骨折,以下肢明显,否认家族遗传史,来诊因摔倒致双侧腓胫骨骨折,检查:智力正常,颅面比例失调,脑颅大,面颅小,牙齿间距宽,咬合不良,巩膜呈蓝色,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检查:腓胫骨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骨干弯曲,可见多发骨折线。复位固定后给予患者服用实施例三中药治疗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显效。
Claims (2)
1.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25-35份、当归13-23份、川芎7-17份、炒白芍10-20份、党参15-25份、炒白术19-29份、茯苓10-20份、枸杞15-25份、菟丝子19-29份、补骨脂15-25份、桂枝7-17份、桑寄生13-23份、续断15-25份、沙苑子19-29份、熟地黄13-23份、杜仲15-25份、巴戟天7-17份、刘寄奴7-17份、墨旱莲10-20份、香附10-20份、炙甘草7-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30份、当归18份、川芎12份、炒白芍15份、党参20份、炒白术24份、茯苓15份、枸杞20份、菟丝子24份、补骨脂20份、桂枝12份、桑寄生18份、续断20份、沙苑子、熟地黄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2份、刘寄奴12份、墨旱莲15份、香附15份、炙甘草12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16699.XA CN104161942A (zh) | 2014-08-22 | 2014-08-22 | 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16699.XA CN104161942A (zh) | 2014-08-22 | 2014-08-22 | 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1942A true CN104161942A (zh) | 2014-11-26 |
Family
ID=5190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16699.XA Pending CN104161942A (zh) | 2014-08-22 | 2014-08-22 | 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6194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7832A (zh) * | 2015-02-09 | 2015-04-2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航天员专用的健骨羊羹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8-22 CN CN201410416699.XA patent/CN104161942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卢宝勤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尺桡骨骨折60例临床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 |
姜跃国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
李展振等: "接骨系列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 《江西中医药》 * |
林建征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8例", 《中国中医急症》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7832A (zh) * | 2015-02-09 | 2015-04-2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航天员专用的健骨羊羹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6919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 | |
CN103463404B (zh) |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393879B (zh) |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24340B (zh) | 一种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6540B (zh) |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25508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47497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 | |
CN102048900A (zh) |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1785821B (zh) | 一种治疗产后体虚、乳汁少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272143A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688932A (zh) | 一种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599404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汤剂 | |
CN104225166A (zh) |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57227A (zh) |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189865A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21644A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62122A (zh) | 一种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中药 | |
CN102600414B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512543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161942A (zh) | 一种治疗成骨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689252A (zh) | 一种治疗韦格肉芽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27597A (zh) |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证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 | |
CN103028086B (zh) |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药丸 | |
CN104888182A (zh) | 一种治疗产后腹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06497A (zh) | 一种治疗嗜酸性筋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