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761B -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761B
CN104158761B CN201410382683.1A CN201410382683A CN104158761B CN 104158761 B CN104158761 B CN 104158761B CN 201410382683 A CN201410382683 A CN 201410382683A CN 104158761 B CN104158761 B CN 104158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forwarding tunnel
bandwidth
packet
packet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26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761A (zh
Inventor
郭尧亮
唐亮
蒋维廉
柯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26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7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5441 priority patent/WO2016019822A1/zh
Priority to EP15829712.7A priority patent/EP3166267B1/en
Priority to US15/423,922 priority patent/US1025109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04L47/263Rate modification at the source after receiving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可用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可用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接入(Hybrid Access,HA)是目前是比较常用的用户终端连接网络的方式,所谓的混合接入方式是指用户终端同时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链路与网络相连。混合接入方式中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用户终端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链路和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链路与网络相连。
图1为混合接入网络的网络拓扑示意图,如图1所示,PC(个人电脑)也就是用户终端与家庭网关(Home Gateway,HG)相连,所述HG和混合接入汇聚点(Hybrid AccessAggregation Point,HAAP)之间有DSL链路和LTE链路,所述HAAP为接入网络的网络节点。比如说DSL链路的带宽为50M,LTE链路的带宽为100M,用户终端首先使用DSL链路与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当用户终端与网络之间的流量超出DSL链路能够承载的50M时,出现溢出现象(overflow),超出的DSL链路带宽的流量将被分流到LTE链路上进行转发。
然而,其中HG1和HG2与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Access Multiplexer,DSLAM)之间的DSL链路上的带宽是可以保证的,但是所述DSLAM通过路由器(Router)到HAAP之间是IP链路,提供给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带宽无法保证,由此导致当所述DSLAM接入的HG数量过多时,即使DSL链路上的流量还没有超出DSL链路带宽,但在IP链路上转发流量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丢包现象,影响了网络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以减少丢包。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增加第二预定带宽,得到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具体包括:
每隔所述预定周期,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计算对应所述预定周期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还建立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当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得到第三可用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为具有数字用户线路DSL链路和网络协议IP链路;
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为长期演进LTE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家庭网关HG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混合接入汇聚点HAAP;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AAP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G。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带宽减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第一分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带宽增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增加第二预定带宽,得到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计数报文发送子单元,用于每隔所述预定周期,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
第二计数报文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
第一丢包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计算对应所述预定周期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还建立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该装置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得到第三可用带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分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为具有数字用户线路DSL链路和网络协议IP链路;
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为长期演进LTE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家庭网关HG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混合接入汇聚点HAAP;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AAP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G。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可用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使得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变大时,一旦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就开始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可用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混合接入网络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转发隧道丢包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转发隧道丢包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用户终端使用混合接入的方式接入网络的情况下,在转发流量较小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一般只在其中一条数据链路A上建立转发隧道来转发流量,只有当转发流量超出建立的转发随到的额定带宽时,才会考虑将超出部分的流量分流到其他数据链路B上转发,但是如果所述数据链路A由于各种情况(比如不能保证带宽且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在所述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还没有达到所述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这里所述的额定带宽是指所述数据链路A为所述转发隧道分配的带宽大小,可以看出,所述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数据链路A的额定带宽)时,就出现了丢包的现象,但是由于转发流量还未超过所述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系统也不会将所述转发流量分流到其他数据链路B上进行转发。也就是说,系统面对出现的丢包现象是无法进行解决的,由此丢包现象一直存在将大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使得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变大时,一旦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就开始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第一转发隧道上的丢包率逐渐减小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可以判定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环境可以正常承载更多的流量转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已经减少后的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进一步增加第二预定带宽,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比之前多转发第二预定带宽的流量,由此可以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环境改善时,通过提高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让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承载较多的流量转发,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流程图,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在使用混合接入方式接入网络的场景中,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条甚至多条数据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使用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作为转发流量的优先数据链路,也就是说,只有在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转发的流量超出一定阈值时,才会将超出的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在具有用户终端的应用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用户终端具体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或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丢包率是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端到端的丢包率,即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第二网络节点发出的数据包数量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数量的差值,丢包率越高,证明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越无法正常承载当前的转发流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转发隧道丢包率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301:每隔所述预定周期,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
S302: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
S303: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计算对应所述预定周期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比如说,预定周期为10秒,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计数报文中的数据包总数为1000,接收到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为950。10秒预定周期之后,再次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计数报文中的数据包总数为1200,接收到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为1140,那么通过这两次返回的第二报文可以计算得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共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发送200个数据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共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了190个数据包,那么就丢了10数据包,丢包率可以以5%或其他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通过多个预设周期的数据包总数来计算多个预设周期的丢包率平均值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S202: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本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判断是否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分流的带宽条件为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丢包率,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并将判断分流的带宽条件确定各位所述第一可用带宽,这样可以当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还未达到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却已经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就触发流量分流的操作。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减少一次第一预定带宽后,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依然没有达到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没法触发流量分流,但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丢包率仍然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可以在上一次减少第一预定带宽的基础上,继续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减少所述第一预定带宽,直到使得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达到所述第一可用带宽触发流量分流或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丢包率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对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可以是预设的固定带宽,也可以是根据丢包率确定的带宽,当所述第一预定带宽为根据丢包率确定的带宽时,可选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何计算第一可用带宽的方式,如公式1所示:
DL_TunnelBW(i)=DL_BW-∑DL_LBR(i)-DL_BypassBW(i) (公式1)
其中:
DL_TunnelBW(i)为i周期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
DL_BW为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DL_LBR(i)为i周期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累积的丢包率。
DL_BypassBW(i)为i周期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不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流量的带宽。
通过公式1可以看出,当所述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将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开始计算丢包率以来的丢包率的总和,这种对所述第一预定带宽的设定可以与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转发情况建立对应关系,丢包率越严重,减少的带宽就越多,这样可以更快的使得当前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上转发的流量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触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流量分流。同时可以看出,公式1还需要考虑到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中可能具有一部分不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链路转发的流量,这部分流量的大小也会随着时间以及转发情况改变。
S203: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可见,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使得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变大时,一旦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就开始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由于丢包率较大,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了所述第一预订带宽后,随着网络转发状态的改变以及丢包率的降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将逐步恢复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提高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流量的能力,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丢包率大小的判断,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带宽进行增加。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
S401: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S402: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S403: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S404: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增加第二预定带宽,得到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S403和S404之间并没有限定步骤执行的先后关系,S404并不需要一定要在S403进行流量分流之后才能执行,只要执行了S402,得到第一可用带宽后即可以执行S404,判断所示第一丢包率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代表当前所述第一转发链路的转发情况较好(比如说当前连接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用户终端的数量减少等),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减少的手术室第一预设带宽的逐步的增加回来,在不考虑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中没有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的情况下,增加后的第二可用带宽最大不能超过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当增加一次所述第二预订带宽后,如果所述第一丢包率持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持续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带宽进行增加,直到所述第一丢包率再一次超过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在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一般不会只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转发隧道,还可能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转发隧道。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流程图,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还建立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如图5所示:
S501: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是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转发流量的,故当作为接收数据包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计算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丢包率时,一般需要首先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二转发隧道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在下面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将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如何计算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进行描述。
S502:当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得到第三可用带宽。
由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目的端点,故当需要进行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的操作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需要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也就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源端点减少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得到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所述带宽通告报文可以是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报文形式。
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上转发的流量超出了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执行对超出部分的带宽进行分流操作的也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也就是说,可选的,还包括: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接下来将通过具体的混合接入方式接入网络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为具有DSL链路和IP链路,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为LTE链路。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G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AAP;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AAP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G。在本应用场景中,假定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G,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AAP,本应用场景的网络拓扑如所述图1所示,所述HG和所述HAAP之间建立有从所述HG到所述HAAP的第一转发隧道和从所述HAAP到所述HG的第二转发隧道,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和所述第二转发隧道可以是GRE隧道。所述HG在计算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所述第一丢包率时,可选的,所述HG还可以同时计算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所述第二丢包率,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转发隧道丢包率的示意图,在图6中,所述HG发送所述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记数报文中携带有所述HG向所述HAAP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发送的数据包总数(UL_Send),当所述第一计数报文到达所述HAAP后,所述HAAP在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添加所述HAAP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的数据包总数(UL_Recv),同时,所述HAAP还可以将通过所述第二转发隧道向所述HG发送的数据包总数(DL_Send)也添加到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形成第二计数报文并通过所述第二转发隧道向所述HG发送,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有所述UL_Send、UL_Recv和DL_Send。当所述第二计数报文通过所述第二转发隧道到达所述HG后,所述HG可以将通过所述第二转发隧道接收的数据包总数(DL_Recv)添加到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形成第三计数报文并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HAAP发送。所述第一计数报文、第二计数报文和第三计数报文均可以在现有的GRE报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得到,而且由于所述GRE报文的格式是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T、L字段的长度往往固定(通常为1~4bytes),V字段长度可变。T字段表示报文类型,L字段表示报文长度、V字段往往用来存放报文的内容,所以扩展性很强。
所述HG每隔预设周期发送所述第一计数报文,由此所述HG可以通过本次接收的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UL_Send减去上一次接收的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UL_Send得到上一次到本次之间的所述预设周期中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HAAP发送的数据包总数A,所述HG可以通过本次接收的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UL_Recv减去上一次接收的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UL_Recv得到上一次到本次之间的所述预设周期中所述HAAP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的数据包总数B,将A减去B便可以得到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所述第一丢包率。同理,所述HG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的DL_Send以及自身获取的DL_Recv得到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以第一转发隧道为例,当所述HG确定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HG可以通过所述公式1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带宽进行调整,假设DL_BW为50M,当前的DL_BypassBW为5M,∑DL_LBR为5M时,当前的所述第一可用带宽也就是所述DL_TunnelBW为40M,而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50M-5M=45M。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转发流量超过40M(第一可用带宽)时,所述HG就开始将超出40M的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LTE链路)中,而不再需要继续等到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转发流程超过45M(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才进行流量分流。
以第二转发隧道为例,当所述HG确定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所述HG将向所述HAAP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中携带有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后的第三可用带宽的值,所述带宽通告报文可以是通告(Notify)报文类型。所述HAAP根据所述带宽通告报文中携带的第三可用带宽的值减少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
所述第二预定带宽的大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对应的调整,比如说目前的网络环境都是晚上的时段连接网络的用户终端数量较多,而早上的时段连接网络的用户终端数量较少,针对这种典型的网络使用情况,在晚上的时段,当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还未超出额定带宽且丢包率较高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所述第一预定带宽,并在所述转发隧道的丢包率较低时,每次增加的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可以选择一个远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的较小的值,由于晚上时段属于上网高峰,用户终端的数量肯定会保持在较多的程度,如果一次增加较多带宽的话,可能会很快又出现需要减少带宽的情况,由此导致转发隧道的可用带宽忽高忽低,而这种缓慢增加带宽的方式可以比较好的适应晚上的上网环境,不会或较少出现转发隧道的可用带宽忽高忽低的情况。而早上时段上网的用户终端数量较少,即使出现了需要减少转发隧道带宽的情况,也应该属于偶发现象,故可以适当调高所述第二预定带宽的大小,这样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减少了转发隧道的带宽后,可以较快的恢复所述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由此不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可见,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使得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变大时,一旦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就开始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第一转发隧道上的丢包率逐渐减小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可以判定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环境可以正常承载更多的流量转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已经减少后的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进一步增加第二预定带宽,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比之前多转发第二预定带宽的流量,由此可以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环境改善时,通过提高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让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承载较多的流量转发,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所述分流流量装置700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701,用于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丢包率是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端到端的丢包率,即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第二网络节点发出的数据包数量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数量的差值,丢包率越高,证明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越无法正常承载当前的转发流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丢包率的装置,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转发隧道丢包率的装置结构图,所述第一计算单元701包括:
第一计数报文发送子单元801,用于每隔所述预定周期,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
第二计数报文接收子单元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
第一丢包率计算子单元8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计算对应所述预定周期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比如说,预定周期为10秒,所述第一计数报文发送子单元801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计数报文中的数据包总数为1000,所述第二计数报文接收子单元802接收到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为950。10秒预定周期之后,所述第一计数报文发送子单元801再次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计数报文中的数据包总数为1200,所述第二计数报文接收子单元802接收到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为1140,那么所述第一丢包率计算子单元803通过这两次返回的第二报文可以计算得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共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发送200个数据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共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了190个数据包,那么就丢了10数据包,丢包率可以以5%或其他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通过多个预设周期的数据包总数来计算多个预设周期的丢包率平均值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带宽减少单元702,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701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本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判断是否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分流的带宽条件为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丢包率,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并将判断分流的带宽条件确定各位所述第一可用带宽,这样可以当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还未达到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却已经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就触发流量分流的操作。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减少一次第一预定带宽后,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依然没有达到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没法触发流量分流,但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丢包率仍然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可以在上一次减少第一预定带宽的基础上,继续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减少所述第一预定带宽,直到使得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转发的流量达到所述第一可用带宽触发流量分流或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中的丢包率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对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可以是预设的固定带宽,也可以是根据丢包率确定的带宽,当所述第一预定带宽为根据丢包率确定的带宽时,可选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何计算第一可用带宽的方式,如所述公式1所示。
第一分流单元703,用于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可见,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使得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变大时,一旦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就开始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由于丢包率较大,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了所述第一预订带宽后,随着网络转发状态的改变以及丢包率的降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将逐步恢复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提高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流量的能力,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丢包率大小的判断,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带宽进行增加。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如图9所示,所述分流流量装置700还包括:
带宽增加单元901,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701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增加第二预定带宽,得到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分流单元703和所述带宽增加单元901之间并没有限定触发的先后关系,所述带宽增加单元901并不需要一定要在触发所述第一分流单元703之后才能被触发,只要触发了所述带宽减少单元702,得到第一可用带宽后即可以触发所述带宽增加单元901,判断所示第一丢包率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代表当前所述第一转发链路的转发情况较好(比如说当前连接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用户终端的数量减少等),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减少的手术室第一预设带宽的逐步的增加回来,在不考虑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中没有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的情况下,增加后的第二可用带宽最大不能超过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当增加一次所述第二预订带宽后,如果所述第一丢包率持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持续对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带宽进行增加,直到所述第一丢包率再一次超过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在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一般不会只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转发隧道,还可能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转发隧道。可选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还建立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如图10所示,所述分流流量装置700,还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1001,用于计算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是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转发流量的,故当作为接收数据包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计算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丢包率时,一般需要首先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二转发隧道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在下面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将对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001如何计算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进行描述。
发送单元1002,用于当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得到第三可用带宽。
由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目的端点,故当需要进行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的操作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需要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也就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源端点减少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得到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所述带宽通告报文可以是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报文形式。
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上转发的流量超出了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执行对超出部分的带宽进行分流操作的也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也就是说,可选的,在如所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结构图,所述分流流量装置1100包括:
第二分流单元1101,用于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可选的,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为具有数字用户线路DSL链路和网络协议IP链路。
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为长期演进LTE链路。
可选的,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家庭网关HG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混合接入汇聚点HAAP。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AAP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G。
可见,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丢包率的较大的情况下减少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为第一可用带宽,使得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的流量变大时,一旦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就开始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由于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小于原本的所示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转发流量会较早的超过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提前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分流流量的分流时机,减少了在分流流量之前出现严重的丢包情况可能性,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第一转发隧道上的丢包率逐渐减小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可以判定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环境可以正常承载更多的流量转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已经减少后的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进一步增加第二预定带宽,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比之前多转发第二预定带宽的流量,由此可以在所述第一转发隧道转发环境改善时,通过提高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可用带宽,让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承载较多的流量转发,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三
参阅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200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200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200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200包括存储器1201以及与所述存储器1201连接的处理器1202,所述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20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201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20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存储器1201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类型的内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1202和存储器1201可以集成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电路或硬件,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网络节点、第一数据链路、第一转发隧道、第一丢包率、第一预定阈值、第一预定带宽、第一可用带宽和第一计数报文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和“第三”。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内存控制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所述第一丢包率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出的数据包数量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数量的差值;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增加第二预定带宽,得到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具体包括:
每隔所述预定周期,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计算对应所述预定周期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还建立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计算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当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得到第三可用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为具有数字用户线路DSL链路和网络协议IP链路;
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为长期演进LTE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家庭网关HG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混合接入汇聚点HAAP;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AAP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G。
8.一种分流流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据链路和第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建立有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所述第一丢包率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出的数据包数量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数量的差值;
带宽减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一丢包率大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一预定带宽,得到第一可用带宽;
第一分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一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宽增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一丢包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增加第二预定带宽,得到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预定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的额定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计数报文发送子单元,用于每隔所述预定周期,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计数报文,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
第二计数报文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返回的第二计数报文,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转发隧道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
第一丢包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计算对应所述预定周期的所述第一转发隧道的第一丢包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还建立有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转发隧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隧道端点,该装置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第二丢包率;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第二丢包率大于第三预定阈值时,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带宽通告报文,所述带宽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额定带宽减少第三预定带宽,得到第三可用带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分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转发隧道的转发流量超出所述第三可用带宽时,将超出的转发流量分流到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转发。
13.根据权利要求8、9、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为具有数字用户线路DSL链路和网络协议IP链路;
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为长期演进LTE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8、9、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家庭网关HG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混合接入汇聚点HAAP;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HAAP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HG。
CN201410382683.1A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158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2683.1A CN104158761B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5/085441 WO2016019822A1 (zh) 2014-08-05 2015-07-29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EP15829712.7A EP3166267B1 (en) 2014-08-05 2015-07-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erting flow
US15/423,922 US10251091B2 (en) 2014-08-05 2017-02-03 Traffic offlo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2683.1A CN104158761B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761A CN104158761A (zh) 2014-11-19
CN104158761B true CN104158761B (zh) 2018-02-13

Family

ID=5188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2683.1A Active CN104158761B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1091B2 (zh)
EP (1) EP3166267B1 (zh)
CN (1) CN104158761B (zh)
WO (1) WO20160198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9727B2 (en) 2011-08-12 2015-06-30 Talari Networks Incorporated Adaptive private network with geographically redundant network control nodes
US10348571B2 (en) * 2009-06-11 2019-07-09 Talari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dynamic routing information from networks coupled to a wide area network (WAN) to determine optimized end-to-end routing paths
CN104158761B (zh) * 2014-08-05 201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43760B (zh) * 2014-12-12 2019-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6172958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动态控制方法、设备及网关、融合接入汇聚点
CN106304397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982173A (zh) * 2016-01-18 2017-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CN105657748B (zh) * 2016-03-16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绑定的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6027405B (zh) * 2016-05-03 2020-04-10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流的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7454006B (zh) * 2016-05-31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流量分发方法和装置
CN106789709B (zh) * 2016-12-21 2020-03-0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4338B (zh) * 2016-12-21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混合接入网关
CN111740919B (zh) 2017-01-20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负载分担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964933B (zh) * 2017-05-23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18186B (zh) * 2017-07-05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US20200022005A1 (en) * 2018-01-18 2020-01-16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Ad-hoc wireless mesh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ilure reporting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US11025484B2 (en) 2018-01-18 2021-06-0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Ad-hoc wireless mesh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ilure reporting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CN110300431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CN110351771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网络吞吐率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505163B (zh) * 2018-05-18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16449A (zh) * 2018-08-14 2018-10-02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067607B (zh) * 2018-11-07 2020-09-1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额定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27283B (zh) * 2018-11-23 2021-06-22 深圳齐心好视通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自适应的抗丢包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448893A (zh) * 2019-08-29 2021-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带宽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69340B (zh) * 2020-07-03 2021-06-22 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带宽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9496B (zh) * 2020-07-06 2023-09-19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qtt总线的主题安全订阅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72A (zh) * 2008-10-1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46196A (zh) * 2009-08-31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1574A1 (en) * 1998-11-10 2000-05-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in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bandwidth of a continuous bit rate virtual path connection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load
US7787370B1 (en) * 2001-09-06 2010-08-3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echnique for adaptively load balancing connections in multi-link trunks
US7680050B1 (en) * 2003-04-16 2010-03-16 Juniper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CN1842051A (zh) * 2005-03-30 2006-10-0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流量均衡设备和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网络转发设备和方法
EP2453614B1 (en) * 2007-10-31 2016-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s having multiple paths between nodes and nodes for such a network
US9787501B2 (en) * 2009-12-23 2017-10-10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through aggregated end-to-end connection
US8750098B2 (en) * 2010-07-28 2014-06-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emtocell service through a secondary connection
US9716659B2 (en) * 2011-03-23 2017-07-25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broadband networks
CN102811465B (zh) * 2012-07-11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异构网络下基于反馈信息的业务分流系统及方法
EP2728828A1 (en) * 2012-10-31 2014-05-0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ession ad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S2813391T3 (es) * 2012-11-02 2021-03-23 Deutsche Telekom Ag Método y sistema para acceso híbrido controlado por red y servicio
CN104158761B (zh) * 2014-08-05 201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72A (zh) * 2008-10-1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46196A (zh) * 2009-08-31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较大流调整的安全分流算法";陆华彪等;《计算机工程》;20090731;全文 *
"高校校园网络流量分流控制与优化";于海峰;《农业网络信息》;201402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6267A4 (en) 2017-08-16
CN104158761A (zh) 2014-11-19
US20170150401A1 (en) 2017-05-25
US10251091B2 (en) 2019-04-02
WO2016019822A1 (zh) 2016-02-11
EP3166267A1 (en) 2017-05-10
EP3166267B1 (en) 2019-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8761B (zh)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43760B (zh) 一种流量切换方法和装置
JP2004254164A (ja) 帯域監視装置
CN102014075A (zh) 流量监管方法和装置
Kanagarathinam et al. D-TCP: Dynamic TCP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CN111953611B (zh) 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流量分发方法和装置
CN103906136A (zh) 一种数据业务流量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01005455B (zh) 一种基于旁路干扰的流量控制方法
EP19465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gestion
CN104394552B (zh)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CN103188120A (zh) 一种组播业务的丢包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258236B2 (en) Per-class scheduling with rate limiting
CN107171957B (zh) 一种基于资源受限条件下的自适应dtn路由算法
WO2015184845A1 (zh) 一种在分组传送网中进行信号劣化状态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Park et al. Proportional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diffserv networks
EP2080319B1 (en) Hash-based preemption
WO2004062195A1 (fr)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d'une largeur de bande a lien dynamique pour un anneau de paquet resilient
CN109996292B (zh) 一种移动回传网络的路径优化方法
CN105681221A (zh) 用于混合接入网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和软件定义控制装置
CN104660519B (zh) 一种trill网络中转发路径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anxiang et al. Network-assisted congestion control
Xu et al. An enhanced TFRC protocol based on step ECN marking
Dong et al. Traffic Shaping based Queue Management for Delay Sensitiv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Yu et al. A novel algorithm to achieve bandwidth fairness of RED with packet size consideration
Janhavi et al. A unified method to solve the energy depletion and congestion problem using mobile relay in man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