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6449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449A
CN108616449A CN201810921646.1A CN201810921646A CN108616449A CN 108616449 A CN108616449 A CN 108616449A CN 201810921646 A CN201810921646 A CN 201810921646A CN 108616449 A CN108616449 A CN 108616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packet
tunnel
data
transmission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1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渐平
袁爱杰
董浩
朱余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216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6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网关设备、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客户网关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且可以根据数据的隧道分配规则的设定及变更实现在保证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上网支出。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网关设备、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网络电子设备数量激增,家庭对上网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家庭上网一般是通过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但是由于DSL带宽有限,在上网高峰期会出现网速变慢的情况。
为此人们提出了一些缓解方案,目前已有一些家庭网关设备不但可以通过DSL连接Internet网,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Internet网。但是,现有技术中,家庭网关在连接Internet网时,只能单独通过DSL,或单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Internet网。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将移动通信网络作为DSL的备份网络连接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网高峰时DSL带宽不足的问题,但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网费用较高,用户难以支持长期在上网高峰单独使用此种上网方式,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网高峰期DSL带宽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方法、装置、客户网关设备、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以优化客户网关设备现有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包括:
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在所述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用户线路对应的数据包发送延时;
判断所述数据包发送延时是否大于延时阈值;
若所述数据包发送延时大于所述延时阈值,则执行步骤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操作。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所述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发送延时,确定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在所述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其中,所述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包括设备编号;
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反馈的请求结果是否为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
若所述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则根据所述设备编号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分别对应的第一隧道编号和第二隧道编号;
若所述请求结果为不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则根据编号设置规则,重新设置所述设备编号,并返回执行步骤向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的操作,直至所述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
所述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编号和所述第二隧道编号,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所述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以及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确定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所述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分别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封装成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包括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发送序列号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发送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以使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序列号和所述第二发送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排列顺序。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在所述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之后,还包括:
依据设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内的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等于所述设定时间间隔;
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是否小于流量阈值;
若所述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小于所述流量阈值,则拆除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仅通过所述数字用户线路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包。
在上述方法中,可选的是,所述待发送数据包为:
IP数据包,和/或IPv6数据包。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包括:
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接收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还包括:
接收从所述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从所述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客户网关设备。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包括:
第一隧道建立模块,用于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网关设备,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包括:
第二隧道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在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网关设备、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同时通过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所建立的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待发送数据,以及将目的地址反馈的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网关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网关设备无法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客户网关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且可以根据数据的隧道分配规则的设定及变更实现在保证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上网支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客户网关设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数据传输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101、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101至步骤103所组成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该客户网关设备可以仅单独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仅单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客户网关设备在单独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时,既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数字用户线路的原始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方法仅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不建立第二数据传输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客户网关设备在单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既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网络的原始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方法仅建立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不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数字用户线路具体是指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移动通信网络具体可以是3G移动通信网络、4G移动通信网络等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具体可以是联通针对家庭宽带上网用户所配备的自身网关,还可以是歌华宽带针对家庭宽带上网用户所配备的自身网关,还可以是电信宽带针对家庭宽带上网用户所配备的自身网关,还可以是宽带通针对家庭宽带上网用户所配备的自身网关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具体是指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隧道技术所建立的,从客户网关设备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的数据传输隧道。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具体是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以及隧道技术所建立的,从客户网关设备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的数据传输隧道。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是同一个客户网关设备的两条数据传输隧道,因此,为了保持数据传输方式的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是相同的。其中,隧道协议具体可以为第3层隧道协议,第3层隧道协议典型的可以是IPIP协议以及IPSec协议等。
进一步地,由于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成本较高,因此,客户网关设备会尽量少地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一般可以是在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不够用时才会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来说,可以是当客户网关设备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传输数据时,如果数据包发送延时较大,或平均数据发送量与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相比较小,则可以通过本步骤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而后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S102、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后,会同时使用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其中,待发送数据包具体是指客户网关设备所连接的用户设备向客户网关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其中,用户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以及平板电脑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会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划分,具体划分为两类数据包,即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其中,第一类数据包具体是指待发送数据包中被分配为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进行传输的数据包。第二类数据包具体是指待发送数据包中被分配为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隧道进行传输的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费用要远远高于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的费用。因此,即便是同时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进行数据传输,也应在满足用户上网带宽的同时,更多地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进行数据传输,以尽量减少用户的网费。
具体来说,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具体可以是下述第一种方式,也可以是下述第二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根据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进行设置,例如按照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对应的最大数据传输量的70%来确定单位时间内待发送数据包中被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的数量,其余的数据包划分为第二类数据包。
第二种方式:根据当前时间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包平均发送延时确定数字用户线路当前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而根据该当前的数据传输能力确定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的比例。
进一步地,不同的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不同,不同的数据内容的重要度也不尽相同。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还可以设置为将重要度较高的数据包(例如:包括有控制消息的数据包)优先划分、优先发送。再进一步地,还可以实时监控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当前数据发送能力,将重要度较高的数据包分配至数据发送能力强的数据传输隧道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实时或间隔设定时间监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各自的数据包发送延时、当前带宽容量、每秒最优数据包发送量等数据传输隧道的性能数据,根据监测到的性能数据调整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当然,调整后的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应在上网速度与上网费用之间尽量平衡。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拆除之后,再次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并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具体可以是初始的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也可以是上次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并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调整之后的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
进一步地,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客户网关设备和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还可以通过心跳检测确定隧道当前的数据传输能力,以维护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传输能力。
进一步地,当客户网关设备或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对端设备可以开启诊断模式,以尽快回复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传输能力。
S103、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在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之后,即会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传输第一类数据包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第二类数据包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隧道传输使用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数据包,实现方式是根据隧道协议将使用各种协议的数据帧或数据包重新进行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数据通过隧道进行传输。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先根据隧道协议分别对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进行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数据分别通过对应的数据传输隧道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由于数据包之间是具有确定的先后顺序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在接收到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之后,需要根据数据包的先后顺序才能将数据包正确地发送至各个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因此,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所接收到的所有隧道数据中应有明确的数据内容用于表明各个数据包的先后顺序。
进一步地,当待发送数据的目的地址反馈数据包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之后,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同样会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既可以是原有的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也可以是根据实时数据传输情况调整之后的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接收到的目的地址反馈的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然后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将反馈的数据包中的第一类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网关设备,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将反馈的数据包中的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由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费用较高,因此,如果根据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传输性能的数据可以确定数字用户线路当前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传输能力接近自身带宽,那么可以仅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进行数据传输(不使用第二数据传输隧道进行数据传输),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拆除,然后仅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原有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同时通过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所建立的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待发送数据,以及将目的地址反馈的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网关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网关设备无法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客户网关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且可以根据数据的隧道分配规则的设定及变更实现在保证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上网支出。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增加是否建立数据传输隧道的判断过程,具体化待发送数据包的划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201、获取数字用户线路对应的数据包发送延时。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包发送延时具体可以是一个数据包到达客户网关设备的时间,直至该数据包从客户网关设备发出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网高峰时间(例如:晚上7点至晚上12点)段内,数字用户线路的实际带宽会下降(即上网速度变慢),导致数据包发送延时增加。因此,可以根据数据包发送延时确定数字用户线路当前的数据传输能力。如果数据包发送延时过大(例如:大于步骤202中的延时阈值),则确认数字用户线路当前的数据传输能力下降严重,需要同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由于不同用户对于上网速度的要求以及对于上网费用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可以事先让用户输入上网速度要求以及上网费用限制,然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定步骤202中的延时阈值。
S202、判断数据包发送延时是否大于延时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3,若否,则执行返回执行步骤201。
S203、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包发送延时大于延时阈值时,确认当前数字用户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不足,需要同时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执行本步骤203,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S204、根据数据包发送延时,确定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具体是指第一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或第二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具体来说,可以是数据包发送延时越大,则第一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越小。
S205、根据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为第一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且为70%,待发送数据包划分方式可以是按照各个待发送数据包的先后顺序,将顺序最靠前的100个待发送数据包中的70个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将其余30个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二类数据包。其中,这70个第一类数据包既可以是先后相邻的70个数据包,也可以是不相邻的数据包。当然,为了数据发送和接收的便利性,这70个第一类数据包优选为先后相邻的数据包。
S206、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也可以实时或间隔设定时间监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各自的数据包发送延时、当前带宽容量、每秒最优数据包发送量等数据传输隧道的性能数据,然后根据各性能数据调整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
具体来说,如果通过上述各性能数据判定数字用户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不断下降,那么应调整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以增加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包传输数量;如果通过上述各性能数据判定数字用户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提升,那么应调整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以增加数字用户线路的数据包传输数量。进一步地,如果通过上述各性能数据判定数字用户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提升,且数字用户线路的当前数据传输能力与自身带宽相当,则可以调整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使所有待发送数据包均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进行传输。如果数字用户线路可以维持与自身带宽相当的数据传输能力一段时间,也可以拆除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仅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原有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具体增加了是否建立数据传输隧道的判断过程,具体化了待发送数据包的划分方法,实现了在数字用户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下降时,可以及时、快速地建立数据传输隧道以保证用户的上网速度,还可以根据数据包发送延时合理安排数据的传输隧道,以实现在提高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降低用户的上网费用。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增加设备编号确定过程,具体化待发送数据包划分方式,具体化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增加根据数据包平均流量判断是否拆除数据传输隧道的过程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301、向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其中,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包括设备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来说,一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会同时对接很多台客户网关设备,当多个对接的客户网关设备都与网络运行商网关建立数据传输隧道时,网络运行商网关难以确定数据传输隧道与客户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进而影响数据传输。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数据传输隧道之前,客户网关设备首先需要确定自身的设备编号,具体是客户网关设备通过向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请求的方式确定自身的设备编号。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通过网络运行商网关向客户网关设备分配设备编号的形式来确定客户网关设备的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编号使用请求中包括有设备编号,该设备编号是由客户网关设备确定的。具体来说,可以是客户网关设备根据与网络运行商网关约定的预设规则确定设备编号,还可以是客户网关设备随机选取设备编号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客户网关设备对应的设备编号既可以是申请一次之后就固定不变,也可以是在每一次重新建立数据传输隧道时重新申请,本实施例为客户网关设备在每一次重新建立数据传输隧道时都重新申请设备编号的情况。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情况,示例性地,当客户网关设备在本次建立数据传输隧道时申请通过的设备编号为1,那么当该客户网关设备拆除本次建立的数据传输隧道之后,设备编号“1”被释放,也就是说此时任何一台客户网关设备均可以申请使用“1”作为设备编号。
S302判断接收到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反馈的请求结果是否为允许使用设备编号,若否,则执行步骤303,若是,则执行步骤304。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在接收到一个客户网关设备A发送的设备编号使用请求之后,会判断该设备编号使用请求中包括的设备编号是否符合编号规则(如果设置有设备编号的编号规则,则需确定接收到的设备编号是否符合编号规则),还会判断该设备编号是否已被其他客户网关设备占用。如果设备编号符合编号规则,且未被其他客户网关设备占用,则网络运行商网关会向客户网关设备A发送允许使用所请求设备编号的信息。
S303、根据编号设置规则,重新设置设备编号,并返回执行步骤301,直至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设备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网关设置通过编号设置规则获取可作为设备编号的数字。当步骤301中发送的设备编号使用请求中所包括的设备编号(该设备编号也是客户网关设备根据编号设置规则获取的)无法使用时,客户网关设备会根据编号设置规则再次获取一个可作为设备编号的数字,然后返回执行步骤301,将该再次获取的数字作为设备编号使用请求中的设备编号。
S304、根据设备编号确定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分别对应的第一隧道编号和第二隧道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对数据传输隧道设置了隧道编号,且隧道编号与客户网关设备的设备编号相对应,以使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可以将客户网关设备以及各个数据传输隧道正确对应。
示例性地,如果客户网关设备的设备编号为1,那么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第一隧道编号可以为1-1,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第二隧道编号可以为1-2。
示例性地,如果客户网关设备的设备编号为1,那么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第一隧道编号还可以为11,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第二隧道编号还可以为12。
S305、根据第一隧道编号和第二隧道编号,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隧道协议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时,还会在隧道属性中添加隧道的编号,在通过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的数据中可以添加数据传输隧道的编号。
S306、根据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以及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确定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6和步骤307组成的确定第二类数据包分配比例的过程,既可以在步骤305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305之前执行,还可以与步骤305同时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具体是指客户网关设备不通过数据传输隧道,仅通过数字用户线路的原始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总的输出数据包的数量与第一设定时间的比值。其中,第一设定时间典型的可以是10分钟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具体是指第一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或第二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的确定方法,具体可以是将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与数字用户线路的设定带宽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示例性地,如果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与数字用户线路的设定带宽对应的数据包流量的比值越大,则可以将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此时以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具体是指第一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为例)设置得越高。
S307、根据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示例性地,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为第二类数据包占待发送数据包的比例且为40%,待发送数据包的划分方式可以是按照各个待发送数据包的先后顺序,将顺序最靠前的100个待发送数据包中的40个数据包划分为第二类数据包,将其余60个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其中,这40个第二类数据包既可以是先后相邻的40个数据包,也可以是不相邻的数据包。当然,为了数据发送和接收的便利性,这40个第二类数据包优选为先后相邻的数据包。
S308、根据隧道协议,分别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封装成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其中,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包括第一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发送序列号和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发送序列号。
在本实施例中,不是直接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放入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进行传输,而是根据隧道协议先将第一类数据包封装成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将第二类数据包封装成第二类隧道数据包,以使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正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序列号具体是指用于表明第一类数据包在待发送数据包中的先后位置的数据,同样地,第二发送序列号具体是指用于表明第二类数据包在待发送数据包中的先后位置的数据。
进一步地,如果在将待发送数据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时,是将待发送顺序先后相邻的数据包划分为一类数据包,那么,封装在一个第一类隧道数包中的所有第一类数据包可以对应一个相同的第一发送序列号,此时,该第一发送序号用于表明该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在所有隧道数据包中的先后位置。
S309、将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以使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根据第一发送序列号和第二发送序列号确定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的排列顺序。
S310、依据设定时间间隔,获取第二设定时间内的第二当前数据包平均流量,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等于设定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10至步骤313是判断是否拆除数据传输隧道的过程,该过程既可以在步骤305完成之后,与步骤305之后的各个步骤并行执行,也可以是在数据传输隧道建立一定时间之后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当前数据包平均流量具体是指第二设定时间内,客户网关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总数量与第二设定时间的比值。其中,第二设定时间典型的可以是20分钟等。
S311、判断第二当前数据包平均流量是否小于流量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12,若否,则执行步骤313。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成本较高,因此,当用户的上网流量不是很高时,应尽量仅使用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不再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流量阈值,根据第二当前数据包平均流量与流量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拆除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流量阈值具体可以是依据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而确定。示例性地,可以将流量阈值设置为数值用户线路的带宽对应的最大数据包流量的70%。
S312、拆除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仅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传输待发送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当前数据包平均流量小于流量阈值时,则会拆除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然后仅通过所述数字用户线路的原有数据传输方式传输待发送数据包,不再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S313、继续使用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待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具体增加了设备编号确定过程,以使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正确区分不同客户网关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隧道,还具体化了待发送数据包的划分方式,使得待发送数据的划分结果更符合当前数据传输需求,还具体化了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可以正确恢复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的先后顺序,还具体增加了根据数据包平均流量判断是否拆除数据传输隧道的过程,进一步减少用户的上网费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待发送数据包具体化为:IP数据包,和/或IPv6数据包。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数据传输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即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401、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配合客户网关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只有接收到客户网关设备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之后,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才会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一般不会主动向客户网关设备请求建立数据传输隧道。
S402、接收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S403、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同时通过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所建立的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待发送数据,以及将目的地址反馈的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网关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网关设备无法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客户网关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且可以根据数据的隧道分配规则的设定及变更实现在保证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上网支出。
可选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接收从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客户网关设备。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合理分配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传输量,在保证用户的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用户的上万费用。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隧道建立模块501、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502以及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503,其中:
第一隧道建立模块501,用于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502,用于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503,用于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首先通过第一隧道建立模块501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然后通过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502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最后通过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503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网关设备无法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客户网关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且可以根据数据的隧道分配规则的设定及变更实现在保证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上网支出。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数据包发送延时获取模块,用于在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前,获取数字用户线路对应的数据包发送延时;
延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数据包发送延时是否大于延时阈值;
隧道建立执行模块,用于若数据包发送延时大于延时阈值,则执行步骤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操作。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502可以包括:
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包发送延时,确定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
第一数据包分配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前,向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其中,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包括设备编号;
结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反馈的请求结果是否为允许使用设备编号;
编号确定模块,用于若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设备编号,则根据设备编号确定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分别对应的第一隧道编号和第二隧道编号;
编号重新设置模块,用于若请求结果为不允许使用设备编号,则根据编号设置规则,重新设置设备编号,并返回执行步骤向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的操作,直至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设备编号;
相应地,第一隧道建立模块501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隧道编号和第二隧道编号,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502可以包括:
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以及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确定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
第二数据包分配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503可以包括:
数据包封装单元,用于根据隧道协议,分别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封装成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其中,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包括第一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发送序列号和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发送序列号;
隧道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以使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根据第一发送序列号和第二发送序列号确定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的排列顺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当前数据包平均流量获取模块,用于在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之后,依据设定时间间隔,获取第二设定时间内的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等于所述设定时间间隔;
流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是否小于流量阈值;
隧道拆除模块,用于若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小于流量阈值,则拆除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仅通过所述数字用户线路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包。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待发送数据包具体可以为:
IP数据包,和/或IPv6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客户网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客户网关设备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输入装置62和输出装置63;客户网关设备中处理器6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0为例;客户网关设备中的处理器60、存储器61、输入装置62和输出装置6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模块(例如,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第一隧道建立模块501、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502以及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503)。处理器6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客户网关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6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客户网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6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客户网关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八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二隧道建立模块701、数据包接收模块702以及第二数据包发送模块703,其中:
第二隧道建立模块701,用于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数据包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发送模块703,用于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首先通过第二隧道建立模块701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然后通过数据包接收模块702接收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最后通过第二数据包发送模块703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网关设备无法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客户网关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数字用户线路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且可以根据数据的隧道分配规则的设定及变更实现在保证上网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上网支出。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接收数据包模块,用于接收从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从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第三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隧道协议,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客户网关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九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包括处理器80、存储器81、输入装置82和输出装置83;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中处理器8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0为例;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中的处理器80、存储器81、输入装置82和输出装置8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8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模块(例如,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第二隧道建立模块701、数据包接收模块702以及第二数据包发送模块703)。处理器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8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8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8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8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十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接收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将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用户线路对应的数据包发送延时;
判断所述数据包发送延时是否大于延时阈值;
若所述数据包发送延时大于所述延时阈值,则执行步骤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发送延时,确定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其中,所述设备编号使用请求包括设备编号;
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反馈的请求结果是否为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
若所述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则根据所述设备编号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分别对应的第一隧道编号和第二隧道编号;
若所述请求结果为不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则根据编号设置规则,重新设置所述设备编号,并返回执行步骤向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发送设备编号使用请求的操作,直至所述请求结果为允许使用所述设备编号;
所述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编号和所述第二隧道编号,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数字用户线路的带宽以及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数据包平均流量,确定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分配比例,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分别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封装成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包括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发送序列号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第二发送序列号;
将所述第一类隧道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隧道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以使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序列号和所述第二发送序列号确定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的排列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之后,还包括:
依据设定时间间隔,获取第二设定时间内的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小于等于所述设定时间间隔;
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是否小于流量阈值;
若所述第二数据包平均流量小于所述流量阈值,则拆除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仅通过所述数字用户线路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数据包为:
IP数据包,和/或IPv6数据包。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接收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从所述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从所述目的地址发送的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客户网关设备。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隧道建立模块,用于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对应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第一数据包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数据包分配规则,将待发送数据包划分为第一类数据包或第二类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隧道协议,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传输至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
12.一种客户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既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也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隧道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网关设备的隧道建立请求,分别基于数字用户线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隧道协议相同;
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网关设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隧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包和第二类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类数据包发送至各自对应的目的地址。
15.一种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运营商聚合网关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921646.1A 2018-08-14 2018-08-1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08616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1646.1A CN108616449A (zh) 2018-08-14 2018-08-1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1646.1A CN108616449A (zh) 2018-08-14 2018-08-1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449A true CN108616449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1646.1A Pending CN108616449A (zh) 2018-08-14 2018-08-1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644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336A (zh) * 2018-12-06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57284A (zh) * 2019-08-30 2019-12-10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网关的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5277802A (zh) * 2021-04-29 2022-1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关
WO2023283927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71599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296A (zh) * 2005-04-25 2008-05-21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在本地网络和远程网络之间建立多链路接入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CN104158761A (zh) * 2014-08-05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05830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multiplexing Bonded GRE Tunnels
CN107196834A (zh) * 2013-07-12 2017-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235377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296A (zh) * 2005-04-25 2008-05-21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在本地网络和远程网络之间建立多链路接入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CN107196834A (zh) * 2013-07-12 2017-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158761A (zh) * 2014-08-05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05830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multiplexing Bonded GRE Tunnels
CN108235377A (zh) * 2016-12-14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336A (zh) * 2018-12-06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57284A (zh) * 2019-08-30 2019-12-10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网关的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0557284B (zh) * 2019-08-30 2023-02-03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网关的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5277802A (zh) * 2021-04-29 2022-1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关
CN115277802B (zh) * 2021-04-29 2023-08-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关
WO2023283927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71599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644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801597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allocate bandwidth based on task deadline in cloud computing networks
CN103404102B (zh) 一种承载创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632910A (zh) 一种QoS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4247499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246757A (zh)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040213257A1 (en) Redistribution of excess bandwidth in networks for optimized performance of voice and data sessions: methods, systems and program products
CN108632882A (zh) 一种码率控制方法、pcf实体、amf实体及smf实体
WO2017133477A1 (zh) 业务流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81042B (zh) 一种数据包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USRE44104E1 (en) Cross-layer architecture for a network device
CN106507696A (zh) 用于确定是否要发起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第一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CN109743370A (zh) 基于sd-wan的混合云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4159306B (zh) 一种控制空口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306366B (zh) 数据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9429232A (zh) 网络接入和接入控制方法、装置
JPH06507289A (ja) 統合サービス衛星通信網における、予想に基づく予約によるリソース割当の方法
CN109246833B (zh) 承载配置确定、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主基站和辅基站
WO2016172958A1 (zh) 一种流量动态控制方法、设备及网关、融合接入汇聚点
CN10870279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106850424A (zh) 一种ip层路径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49402B (zh) 用于数据的传输和适配的方法和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454006A (zh) 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流量分发方法和装置
CN206313803U (zh) 一种用于实现网游加速的路由器
CN108965147A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