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9972A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9972A CN101369972A CNA2008101672689A CN200810167268A CN101369972A CN 101369972 A CN101369972 A CN 101369972A CN A2008101672689 A CNA2008101672689 A CN A2008101672689A CN 200810167268 A CN200810167268 A CN 200810167268A CN 101369972 A CN101369972 A CN 1013699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ysical transmission
- business datum
- equipment
- distribution
- transmission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将所述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设备中,串行级联总线得到普遍应用。在串行级联总线中,通过使用Serdes(Serialize and Deserialize,串行化和解串行化)的功能,使得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形成一个串行级联总线的结构。在串行级联总线的通道中,主要是由三个逻辑通道构成,包括用户数据通道、控制数据通道以及同步信息通道。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共享这三个逻辑通道,主设备通过用户数据通道向从设备传送下行用户业务数据,从设备通过用户数据通道向主设备传送上行用户业务数据,如基带IQ(In-phase quadratures,正交相位)信号数据。主设备通过控制数据通道设定控制数据相关的地址信息来控制从设备,从设备利用该控制数据通道向主设备反馈控制数据,控制数据一般分为物理层控制信息和高层控制信息。
以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分码多工传输)系统为例,主设备为REC(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无线设备控制器),从设备为RE(Radio Equipment,无线设备),RE与REC之间通过光纤进行相连,并用该光纤传输数据,RE与REC之间的接口为CPRI(Common Public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接口),其中,REC与RE之间的组网方式可以有多种组网方式,比如星型组网方式、链型组网方式、环形组网方式等。
现有技术中,REC与RE之间是通过一根光纤进行相连的。例如,当有3级RE且REC与RE之间的组网方式为环形组网方式时,REC与RE1之间是通过一根光纤进行相连的,REC将业务数据通过该光纤发送到RE1,RE1收到该业务数据后提取关于RE1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RE1与RE2之间的光纤继续转发该业务数据中与RE1无关的业务数据到RE2,同样的,该RE2也会提取RE1转发的业务数据中关于RE2的业务数据并进行处理,并通过RE2与RE3之间的光纤继续转发该业务数据中与RE2无关的业务数据到RE3,RE3可以接收从RE2转发过来的业务数据,也可以接收从REC直接发送过来的业务数据。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当RE的业务数据量很大时,REC与RE之间、以及RE与RE之间的带宽难以满足承载大业务数据量的要求,进而对传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满足承载大业务数据量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CPRI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REC,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C通信的RE,或,所述第一设备为RE,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通信的RE,所述方法包括: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将所述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设备,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系统中与该设备通信的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所述传输设备包括:分配模块,用于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上述的业务数据传输设备,以及与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设备通信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发送的业务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加物理传输通道,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当业务数据量很大时,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天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标准环网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倒换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主设备连接光纤受限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从设备连接光纤受限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另一种从设备连接光纤受限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装置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另一种负荷分担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CPRI系统中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REC,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C通信的RE,或,所述第一设备为RE,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通信的RE,所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步骤S102,将所述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物理传输通道的数目,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当业务数据量很大时,也可以有效分配业务数据量,进而有效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系统,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均以WCDMA系统中的分布式基站为例,其中,分布式基站中的主设备为REC,从设备为RE。RE与REC之间、以及RE之间存在物理传输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光纤和电缆,图中示出的是光纤),其中,该物理传输通道可以包括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本实施例中,从设备选取3个RE,但实际应用中,RE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任意选取的,如图2所示,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表示RE接入REC的方向,该系统包括:
REC 21,用于根据业务的需要动态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
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也即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的分配方式。在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完成后,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分别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分配该业务数据,并进行该业务数据的传输,将该业务数据传输给从设备RE。本实施例中,该从设备包括RE 22、RE 23、RE 24。物理传输通道均以光纤为例进行说明,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均以一条物理传输通道为例进行说明。
在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之前,还可以包括判断的步骤:判断出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是否超过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当该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超过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时,将该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该分配的方式为REC 21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并根据该分配交换方式将该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进一步的,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根据带宽的比例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即根据带宽的比例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例如,以带宽比为3:2的比例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或,2、根据业务的类型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即根据业务的类型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例如,分别在物理传输通道上分配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将数据业务分配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上,将话音业务分配到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或,3、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即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例如,将需要保护的业务数据分配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上,将不需要保护的业务数据分配到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不只包括上述的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只列举了以上述方式。
另外,REC21制定的上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适用于该系统的各级传输过程。REC21可以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传输到RE22,RE22也可以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传输到RE 23,RE23也可以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传输到RE 24,即上述各级传输过程中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可以相同。当然,各级传输过程中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也可以不同,比如,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由REC 21任意制定,该业务的实际需要包括但不限于带宽的需要、业务类型的需要。本实施例中,RE 22通过光纤1和光纤2与REC 21连接并交互业务数据,并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23级联,RE 23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22连接并交互业务数据,并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24级联,RE 24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22连接并交互业务数据,并通过光纤3和光纤4与REC 21级联。
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为第一光纤通道、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为第二光纤通道为例,由于业务数据的传输是通过光纤上的时隙进行的,所以,将业务数据在两条光纤上的分配,对应着光纤上的时隙,即,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光纤通道的时隙和至少一条第二光纤通道的时隙之间进行分配。
具体的,该REC 21与RE 22之间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可以为表1所示的方式,业务数据的传输是通过光纤上的时隙进行的,即业务数据对应光纤的时隙,光纤中的时隙编号为AxC编号。
表1
光纤 | AxC编号 | 业务 |
光纤1 | AxC 0 | 业务0 |
光纤1 | AxC 1 | 业务1 |
光纤1 | AxC 2 | 业务2 |
光纤1 | AxC 3 | 业务3 |
光纤1 | AxC 4 | 业务4 |
光纤1 | AxC 5 | 业务5 |
光纤1 | AxC 6 | 业务6 |
光纤1 | AxC 7 | 业务7 |
光纤2 | AxC0 | 业务8 |
光纤2 | AxC 1 | 业务9 |
光纤2 | AxC2 | 业务10 |
光纤2 | AxC 3 | 业务11 |
该REC 21制定的RE 22与RE 23之间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也可以为表2所示的方式,业务数据的传输是以光纤上的时隙进行的,即业务数据对应光纤的时隙,光纤中的时隙编号为AxC编号,RE 22会提取出和自己相关的业务数据,在向RE 23转发的业务数据中,将不包括该关于RE 22的业务数据。
表2
光纤 | 业务 | AxC编号 | 交换后的位置 |
光纤1 | 业务0 | AxC 0 | 光纤5/AxC 0 |
光纤1 | 业务1 | AxC 1 | 光纤5/AxC 1 |
光纤1 | 业务2 | AxC 2 | 光纤5/AxC 2 |
光纤1 | 业务3 | AxC 3 | 光纤5/AxC 3 |
光纤2 | 业务10 | AxC 2 | 光纤6/AxC 0 |
光纤2 | 业务11 | AxC 3 | 光纤6/AxC 1 |
同样的,该REC 21制定的RE 23与RE 24之间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与表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分配交换方式为REC 21制定的上一级设备向下一级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该分配交换方式为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
该REC 21还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动态制定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具体用于将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以实现该具体的业务。例如,当业务为话音业务时,通过将该话音业务发射出去,以使用户可以接收到该话音业务,从而完成话音的传输过程。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可以根据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该将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向用户发射的方式为业务数据的下行发射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RE 22中提取的关于RE 22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是通过四天线,每天线三载波的下行数据进行传输为例的,而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可以为表3所示的方式,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是根据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的,本实施例中,该发射交换方式通过表1获取,根据获取的发射交换方式,将其中关于RE 22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表3
光纤 | 业务 | AxC编号 | 交换后的位置 |
光纤1 | 业务4 | AxC 4 | 天线0/载波0 |
光纤1 | 业务5 | AxC 5 | 天线1/载波0 |
光纤1 | 业务6 | AxC 6 | 天线2/载波1 |
光纤1 | 业务7 | AxC 7 | 天线3/载波1 |
光纤2 | 业务8 | AxC 0 | 天线2/载波2 |
光纤2 | 业务9 | AxC 1 | 天线3/载波2 |
同样的,该REC 21还将制定RE 23的将关于RE 23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以及制定RE 24的将关于RE 24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与上述REC 21制定的RE 22的将关于RE 22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相同,只是其中的业务数据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RE 22、RE 23以及RE 24将业务数据通过天线的载波发射出去之后,RE 22、RE 23以及RE 24还可以接收来自天线的业务数据,即接收来自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在上述的将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是传输下行业务数据,在实现了下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之后,用户向基站发送上行业务数据,该上行业务数据通过天线最终发送给无线设备。同样的,该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发射交换方式也可以通过REC 21制定,制定的方法和上述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发射交换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REC 21制定完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发射交换方式,以及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发射交换方式之后,可以根据该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数据的分配,并根据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在RE 22接收到该业务数据之后,提取和RE22相关的业务数据,并根据该RE 22的下行发射交换方式将该提取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另一方面,在用户接收到该业务数据之后,会根据REC21制定上行发射交换方式返回响应的业务数据,并通过该上行的业务数据分配交换方式将响应的业务数据返回给REC 21。同样的,在RE 23以及RE 24上,进行的过程与RE 22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以看出,REC 21制定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或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该下行包括从REC到RE的传输方向;根据该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下行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该上行包括从RE到REC的传输方向;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此外,该REC 21还将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并根据该发射交换方式,将该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送。
RE 22,用于接收REC 21制定的关于该RE 22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分配交换方式和上行业务数据分配交换方式,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发射交换方式和上行业务数据发射交换方式。
具体的,根据该RE 22的下行业务数据发射交换方式将REC 21发送的和该RE 22相关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以使用户接收该业务数据,根据该RE 22的上行业务数据发射交换方式接收该用户发送的响应业务数据。并根据该RE 22的下行业务数据分配交换方式将REC 21发送的和该RE 22无关的业务数据转发给RE 23,根据该RE 22的上行业务数据分配交换方式将用户返回的响应业务数据发送给REC 21。
在该系统中,RE 23与RE 24的实施方式与RE 2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REC与RE之间是通过至少两条物理传输通道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当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超过一条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时,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至少两条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分配,以通过增加物理传输通道的数目,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当业务数据量很大时,也可以有效分配业务数据量,进而有效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而且,分配的方式和发射的方式是REC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动态制定的,通过该动态制定的分配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在REC与RE之间进行传输,通过该动态制定的发射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在RE与用户之间进行传输,以实现系统对业务数据传输的灵活和高效。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1,主设备根据业务的需要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以WCDMA系统中的分布式基站为例,其中,分布式基站中的主设备为REC,从设备为RE。例如,在包括3个RE的场景下,REC会为每个RE分别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各个RE之间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根据业务数据的实际需要而定。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和上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
步骤S402,REC将制定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发送给RE,该RE从REC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中提取和该RE有关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
步骤S403,REC根据制定好的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对该业务数据进行分配,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并将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具体的,在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之前,还可以包括判断的步骤:判断出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是否超过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当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超过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时,将该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该分配的方式为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并根据该分配交换方式将该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
进一步的,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根据带宽的比例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即根据带宽的比例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例如,以带宽比为3:2的比例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或,2、根据业务的类型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即根据业务的类型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例如,分别在物理传输通道上分配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将数据业务分配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上,将话音业务分配到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或,3、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即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例如,将需要保护的业务数据分配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上,将不需要保护的业务数据分配到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不只包括上述的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只列举了以上述方式。
REC制定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或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该下行包括从REC到RE的传输方向;根据该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下行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该上行包括从RE到REC的传输方向;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此外,该REC还将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该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并根据该发射交换方式,将该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送。
步骤S404,RE接收该业务数据,根据和该RE相关的下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将关于该RE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在将该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以使用户接收该业务数据,该用户向该RE返回该业务数据的响应,该RE接收该返回的响应的方式为该RE的上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并将通过该RE的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返回的响应数据返回给REC。
具体的,上述方法应用的场景包括标准环网的场景,该场景具体为:与每个RE相连的均有四根光纤,其中两根光纤连上级RE或者REC,另外两根光纤连下级RE或者REC,构成一个环网。如图5所示,以3级RE为例,RE包括RE 0、RE 1、RE 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连接到REC的方向。RE 0通过光纤1和光纤2与REC连接并交互业务数据,并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1级联,RE 1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0连接并交互数据,并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2级联,RE 2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1连接并交互数据,并通过光纤3和光纤4与REC级联。RE通过使用两根光纤与REC连接传输业务数据,可以分担大业务量的数据,并且当其中一根光纤出现问题时,还可以使用另一根光纤传输业务数据。
在上述场景下,若环网的一边两根光纤均发生问题时,可采用将环网倒换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标准环网发生倒换的场景下,与每个RE相连的均有四根光纤,其中两根光纤连上级RE或者REC,另外两根光纤连下级RE或者REC,构成一个环网。如图6所示,RE包括RE 0、RE 1、RE 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连接到REC的方向。RE 0通过光纤1和光纤2与REC连接并交互数据,并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1级联,RE 1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0级联,并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2连接并交互数据,RE 2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1级联,并通过光纤3和光纤4与REC连接并交互数据。RE通过使用两根光纤与REC连接传输业务数据,可以分担大业务量的数据,当其中一根光纤出现问题时,还可以使用另一根光纤传输业务数据。在该场景下,当环的一边发生问题时,例如,图5中的光纤5和光纤6均发生问题时,即用于传输的两根光纤均发生问题时,还可以通过环的另一边传输业务数据,即从REC的光纤3和光纤4进行连接并交互业务数据。
在上述场景下,若REC可连接的光纤数目受到限制时,还可采用链形的的组网方式进行处理。此时,当某一级RE的光纤出现问题后,该级RE的下一级业务将会发生中断。如图7所示,RE包括RE 0、RE 1、RE 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连接到REC的方向。RE 0通过光纤1和光纤2与REC连接并交互数据,并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1级联,RE 1通过光纤5和光纤6与RE 0级联,并通过光纤7和光纤8与RE 2连接并交互数据。
在上述场景下,若RE可连接的光纤数目受到限制时,可采用一级RE的业务负荷分担方案,如图8所示,此时,RE只包括RE 0,。RE 0通过光纤1和光纤2与REC连接并交互数据。
在上述场景下,若RE可连接的光纤数目受到限制时,还可采用如图9所示的业务负荷分担方案,此时,只有REC与第一级RE之间支持负荷分担。RE包括RE 0、RE 1、RE 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连接到REC的方向。RE 0通过光纤1和光纤2与REC连接并交互数据,并通过光纤3与RE 1级联,RE 1通过光纤3与RE 0连接并交互数据,并通过4与RE 2级联,RE 2通过光纤4与RE 3连接并交互数据。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REC与RE之间是通过至少两条物理传输通道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当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超过一条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时,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至少两条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分配,以通过增加物理传输通道的数目,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当业务数据量很大时,也可以有效的分配业务数据量,进而有效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而且,分配的方式和发射的方式是REC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动态制定的,通过该动态制定的分配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在REC与RE之间进行传输,通过该动态制定的发射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在RE与用户之间进行传输,以实现系统对业务数据传输的灵活和高效。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当一条光纤出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其它光纤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从而提高了业务数据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设备,该设备为主设备REC,该传输设备与系统中与该设备通信的RE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如图10所示,包括:
制定模块101,用于确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其中,该分配交换方式包括:根据带宽的比例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或,根据业务的类型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或,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具体的,该制定模块101还可以用于根据该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用于通过天线发送该业务数据。
分配模块102,用于根据制定模块101确定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传输模块103,用于将分配模块102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该传输设备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104,用于判断该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是否超过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如果是,则触发该分配模块102进行分配。
与制定模块101确定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相应的是,该分配模块102可以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1021,用于当该制定模块101所确定的分配方式的依据是带宽的比例时,根据带宽的比例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第二分配单元1022,用于当制定模块101所确定的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业务的类型时,根据业务的类型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第三分配单元1023,用于当所述制定模块101所确定的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时,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REC与RE之间是通过至少两条物理传输通道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当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超过一条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时,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至少两条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分配,以通过增加物理传输通道的的数目,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当业务数据量很大时,也可以有效的分配业务数据量,进而有效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而且,分配的方式是REC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动态制定的,通过该动态制定的分配交换方式将业务数据在REC与RE之间进行传输,以实现系统对业务数据的传输的灵活和高效。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出的一种负荷分担的装置,该装置为从设备RE,RE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取,本实施例中,选取3个RE作为从设备,3个从设备所包括的模块相同,本实施例以与REC相连接的RE0为例。如图11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REC制定的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下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和上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
进一步的,该接收模块110包括:
分配单元1101,用于根据该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并将该业务数据通过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转发给下一级RE;
发送单元1102,用于根据该下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将RE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送给用户;
接收单元1103,用于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接收该用户通过该天线返回给该RE的业务数据;
传输单元1104,用于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该天线返回的业务数据通过该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该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转发给该REC。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加物理传输通道的数目,来分担业务数据的负荷,当业务数据量很大时,也可以有效的分配业务数据量,进而有效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时相对的概念。比如,当第一设备为REC时,第二设备为与该作为第一设备的REC通信的RE,或,当第一设备为RE,第二设备为与该作为第一设备的RE通信的RE。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RI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无线设备控制器REC,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C通信的无线设备RE,或,所述第一设备为RE,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通信的RE,
所述方法包括:
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将所述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
当所述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时,将所述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为REC,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C通信的RE时,所述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包括:
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C制定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
根据所述分配交换方式将所述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交换方式包括:
根据带宽的比例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或
根据业务的类型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或
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5.如权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为第一光纤通道,所述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为第二光纤通道,
所述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包括:
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光纤通道的时隙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光纤通道的时隙之间进行分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包括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所述下行为从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方向;
根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所述需要传输的下行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和/或,
所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包括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所述上行为从所述第二设备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方向;
根据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所述需要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C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所述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
根据所述发射交换方式,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为RE,所述第二设备为与所述作为第一设备的RE通信的RE时,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REC制定的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和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将所述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将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数据通过天线发送。
9.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设备与所述系统中与该设备通信的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所述传输设备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分配后的业务数据,分别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如果是,则触发所述分配模块进行分配。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设备还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其中,所述分配交换方式包括:根据带宽的比例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或,根据业务的类型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或,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制定模块所确定的分配方式的依据是带宽的比例时,根据带宽的比例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制定模块所确定的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业务的类型时,根据业务的类型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第三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制定模块所确定的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时,根据业务数据的保护条件在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分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分配交换方式制定业务数据的发射交换方式,用于通过天线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13.一种CPRI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设备,以及与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设备通信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物理传输通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物理传输通道发送的业务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167268 CN101369972B (zh) | 2008-10-17 | 2008-10-17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PCT/CN2009/074483 WO2010043183A1 (zh) | 2008-10-17 | 2009-10-16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167268 CN101369972B (zh) | 2008-10-17 | 2008-10-17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9972A true CN101369972A (zh) | 2009-02-18 |
CN101369972B CN101369972B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0413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167268 Active CN101369972B (zh) | 2008-10-17 | 2008-10-17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69972B (zh) |
WO (1) | WO2010043183A1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43183A1 (zh) * | 2008-10-17 | 2010-04-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2611502A (zh) * | 2011-01-21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
WO2013040740A1 (zh) * | 2011-09-19 | 2013-03-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设备 |
CN103166710A (zh) * | 2012-12-19 | 2013-06-1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接入设备及中继设备 |
WO2013155861A1 (zh) * | 2012-04-20 | 2013-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链路带宽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
CN103581926A (zh) * | 2012-08-01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种组网模式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158761A (zh) * | 2014-08-05 | 2014-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519075A (zh) * | 2013-09-26 | 2015-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5682146A (zh) * | 2016-01-08 | 2016-06-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US9572147B2 (en) | 2011-12-19 | 2017-02-14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CN106714123A (zh) * | 2016-12-08 | 2017-05-24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41292C (zh) * | 2004-02-02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组网方法 |
WO2006040653A1 (en) * | 2004-10-12 | 2006-04-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 node and multiple remote radio equipment nodes |
CN100479399C (zh) * | 2004-11-05 | 2009-04-1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级联组网的寻址系统及其方法 |
EP1744572A1 (de) * | 2005-07-13 | 2007-01-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Übertragung von Ethernet-Paketen über eine CPRI-Schnittstelle |
KR101092160B1 (ko) * | 2007-03-16 | 2011-12-13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기지국, 무선 제어 장치 및 무선 장치 |
CN100591048C (zh) * | 2007-04-09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以及第三层交换设备 |
CN101369972B (zh) * | 2008-10-17 | 2013-06-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
2008
- 2008-10-17 CN CN 200810167268 patent/CN101369972B/zh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10-16 WO PCT/CN2009/074483 patent/WO20100431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43183A1 (zh) * | 2008-10-17 | 2010-04-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2611502A (zh) * | 2011-01-21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
WO2012097630A1 (zh) * | 2011-01-21 | 2012-07-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
CN102611502B (zh) * | 2011-01-21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
CN103535094A (zh) * | 2011-09-19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设备 |
WO2013040740A1 (zh) * | 2011-09-19 | 2013-03-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设备 |
CN103535094B (zh) * | 2011-09-19 | 2016-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设备 |
US11129153B2 (en) | 2011-12-19 | 2021-09-21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US10178662B2 (en) | 2011-12-19 | 2019-01-08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US9949253B2 (en) | 2011-12-19 | 2018-04-17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US9572147B2 (en) | 2011-12-19 | 2017-02-14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CN103379551A (zh) * | 2012-04-20 | 2013-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链路带宽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
WO2013155861A1 (zh) * | 2012-04-20 | 2013-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链路带宽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
CN103379551B (zh) * | 2012-04-20 | 2017-05-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链路带宽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
CN103581926A (zh) * | 2012-08-01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种组网模式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81926B (zh) * | 2012-08-01 | 2016-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种组网模式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66710B (zh) * | 2012-12-19 | 2015-12-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接入设备及中继设备 |
CN103166710A (zh) * | 2012-12-19 | 2013-06-1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接入设备及中继设备 |
CN104519075A (zh) * | 2013-09-26 | 2015-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WO2016019822A1 (zh) * | 2014-08-05 | 2016-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158761B (zh) * | 2014-08-05 | 2018-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158761A (zh) * | 2014-08-05 | 2014-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
US10251091B2 (en) | 2014-08-05 | 2019-04-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ffic offlo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5682146A (zh) * | 2016-01-08 | 2016-06-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06714123A (zh) * | 2016-12-08 | 2017-05-24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9972B (zh) | 2013-06-12 |
WO2010043183A1 (zh) | 2010-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9972B (zh)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1394647B (zh) | 一种实现小区组网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088736B (zh) | 一种基于用户位置列表的d2d用户对选择复用多个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 |
CN100512472C (zh) | 设备中标准化接口的多次使用 | |
CN100496160C (zh) |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无线网络控制设备和基站 | |
RU2010104001A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максимальной мощности в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истемы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меющей множество антенн | |
CN104994590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15501619A (ja) | 無線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3260244A (zh) | 一种蜂窝系统中d2d上行资源复用模式切换方法 | |
CN100452898C (zh) | 无线基站中的负荷分担方法与系统 | |
CN103188753B (zh) | 基于异构网络之间不同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EP1492367A4 (en) | Radio network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4254130A (zh) | D2d用户链接与蜂窝用户共享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340783A (zh) | 一种实现小区组网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707499B (zh) | 实现cdma与wcdma兼容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0461872C (zh) | 一种实现集群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 | |
US6963551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 |
CN101959254B (zh) | 收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传输数据的系统 | |
CN100452899C (zh) | 基于负荷分担的无线基站系统中的传输优化 | |
CN101123608A (zh) | 全频段全双工发射功率可调的无线网卡及实现方法 | |
CN100440989C (zh) | 一种实现卫星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ATE457615T1 (de) | Übermittlung von rundfunkinformationen zu einer mobilstatio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
CN102316603A (zh) | 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装置 | |
CN100423480C (zh) | 基站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
CN1331370C (zh) | 增加频率分配和实现小型基站收发机子系统中的信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