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4552B -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 Google Patents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4552B
CN104394552B CN201410708576.3A CN201410708576A CN104394552B CN 104394552 B CN104394552 B CN 104394552B CN 201410708576 A CN201410708576 A CN 201410708576A CN 104394552 B CN104394552 B CN 104394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gestion
node
response message
present node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85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4552A (zh
Inventor
杨峰
李盛阳
陈康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085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4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4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4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4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detecting congestion or overload dur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同时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状网节点,可以有效避免网络拥塞,而且对网络已经产生的拥塞也可以及时缓解,提高网络效率。

Description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状网节点。
背景技术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无线网状网络)是一种自组织、自配置的多跳无线网络,与传统的WLAN相比,WMN有着许多优势:(1)由于只需要很少的有线网络连接点(网关),网络的布线成本大大降低;(2)多跳无线通信提供了更广的无线覆盖范围;(3)无线骨干网中多点到多点的连接,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4)Mesh(网状)节点之间自动建立和维护连接,易于网络的增量部署,网络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现有技术的无线网状网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WMN中存在4类节点:Mesh网关节点(Mesh Portal Point,MPP)、Mesh转发节点(Mesh Point,MP)、Mesh接入节点(Mesh AccessPoint,MAP)和无线终端(Station,STA)。在WMN中,Mesh节点(包括MPP、MP和MAP)以无线互连的方式构成无线骨干网,其中MPP作为网关(Gateway)以有线方式连接到Internet。MP作为路由器为其它Mesh节点转发报文,MAP作为AP为其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提供无线连接,移动终端(Phone,PDA等)与覆盖其区域的MAP建立连接,并以无线多跳的方式通过网关实现Internet接入。
原始的802.11MAC最初是为单跳无线网络设计的,然而多跳无线数据中继是无线Mesh网络的核心。在无线Mesh网络中,每个Mesh节点(包括MPP、MP和MAP)都独立地竞争信道,不考虑上游或下游节点所处的网络状况,这样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需要发送数据的节点把海量的报文在短时间内注入网络而导致下游节点发生本地拥塞,从而使下游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恶化。
所谓本地拥塞,就是一个中介Mesh节点收到了多于它能够在预定时间窗口内所能发送出去的报文。本地拥塞的后果是本地节点的缓存被迅速填满,报文被丢弃出缓存,导致网络丢包现象严重。
目前已有的无线Mesh网络拥塞控制机制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采用的控制措施是,当发现拥塞时首先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拥塞控制请求,如果不需要,就通知邻近节点进行速率控制,避免干扰本节点;如果拥塞严重,就通知上游节点进行发送速率控制。
第二种采用的控制措施是,通知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调整传输时隙,实际上也是调整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的传输速率来缓解本节点的拥塞。
第三种采用的控制措施是,本节点发生拥塞是首先确定本节点的拥塞程度,然后将情况反馈给上游节点,上游节点根据拥塞情况确定最优的发送速率,以缓解本节点拥塞。
以上几种拥塞控制机制的核心都是调节上下游节点以及邻近节点的数据发送效率,具体来说是通过调整传输时隙来实现,可以部分缓解本节点的拥塞情况。然而,以上几种方案对拥塞的产生考虑并不充分,主要考虑是由于上游节点基于信道竞争机制,高速发送数据,而不考虑下游节点的网络状况,导致下游节点数据转发不及时而形成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解决无线网络中出现的拥塞问题,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进一步地,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告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
所述邻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拥塞通告消息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信道信息和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频率干扰;若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进行信道切换;若不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返回拥塞通告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在所述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进一步地,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时,判断当前节点的拥塞应答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若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
若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判定继续保持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在所述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在所述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具体包括:
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获得数据包的流量;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流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小于所述第一流量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流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其中,所述第一流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流量阈值;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小于所述第二流量阈值,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网状网节点,包括:
拥塞监测模块,用于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第一拥塞控制发送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第二拥塞控制发送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还包括:
拥塞通告发送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告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
所述邻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拥塞通告消息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信道信息和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频率干扰;若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进行信道切换;若不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返回拥塞通告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还包括:
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应答判断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时,判断当前节点的拥塞应答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第一拥塞解除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
第二拥塞解除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继续监测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判定继续保持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还包括:
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无线网状网的结构特点,通过降低上游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增加下游节点资源预留量,以及降低网络中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来缓解网络拥塞问题,可以有效避免网络拥塞,而且对网络中已经产生的拥塞也可以及时缓解,提高网络效率,提高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无线网状网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状网节点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S102,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S103,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其中,所述上游节点是指缓存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数据包传输链路的上一跳节点,所述下游节点是指缓存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数据包传输链路的下一跳节点。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S101中,所述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具体包括:
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获得数据包的流量;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流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小于所述第一流量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流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小于所述第二流量阈值,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
其中,所述第一流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流量阈值,所述第二流量阈值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大缓存量。所述第一拥塞程度代表当前节点达到拥塞程度高的状态,所述第二拥塞程度代表当前节点达到拥塞程度低的状态,所述第三拥塞程度代表当前节点未产生拥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针对无线网状网的结构特点,通过降低上游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以及增加下游节点资源预留来缓解网络拥塞问题,可以有效避免网络拥塞,而且对网络已经产生的拥塞也可以及时缓解,提高网络效率。
参见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S202,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S203,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S204,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将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S205,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将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S206,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告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
所述邻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拥塞通告消息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信道信息和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频率干扰;若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进行信道切换;若不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返回拥塞通告应答消息。其中,所述频率干扰的情况包括同频干扰和/或邻频干扰。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是对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判定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即达到较低的拥塞状态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所述邻近节点接收到该拥塞通告消息后,则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频率干扰,并且在存在频率干扰时,切换所述邻近节点的信道至合适的信道。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对无线网络的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基于802.11的无线网络,其可用的无干扰信道数量较少,容易存在同频或邻频干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拥塞控制方法可以通过降低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提高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网络拥塞,而且对网络已经产生的拥塞也可以及时缓解,提高网络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当前节点通过接收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能够确认所述上游节点已经降低对所述当前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所述当前节点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能够确认所述下游节点已经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参见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拥塞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S202、S203、S204、S205以及S206,此外,还包括步骤S301-S306,具体如下:
S301,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时,判断当前节点的拥塞应答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S302,若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并进入步骤S305;
S303,若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并进入步骤S306;
S304,若不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判定继续保持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
S305,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S306,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是对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进一步完善,在判定当前节点处于第三拥塞状态,即未产生拥塞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且在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将上游节点的发送速率调整至正常状态;在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即当不存在拥塞时,可以回归到原始的状态,提高控制的稳定性,合理安排资源。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网状网节点,能够实现上述的拥塞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如图5所示,其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状网节点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包括:
拥塞监测模块1,用于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第一拥塞控制发送模块2,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第二拥塞控制发送模块3,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还包括:
拥塞通告发送模块4,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告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
所述邻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拥塞通告消息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信道信息和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频率干扰;若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进行信道切换;若不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返回拥塞通告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还包括:
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接收模块5,用于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接收模块6,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应答判断模块7,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时,判断当前节点的拥塞应答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第一拥塞解除发送模块8,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
第二拥塞解除发送模块9,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继续监测判定模块10,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判定继续保持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状网节点还包括:
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网状网节点,在无线网状网中无论哪条数据链路中的节点都可以自我检测拥塞情况以及向其上游节点与下游节点发送消息,进而使得整个无线网状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控制,有效地避免了拥塞的情况。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无线网状网的结构特点,通过降低上游节点的数据发送速率,增加下游节点资源预留量以及降低网络中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来缓解网络拥塞问题,可以有效避免网络拥塞,而且对网络已经产生的拥塞也可以及时缓解,提高网络效率,提高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状网节点,能够应用到无线网状网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告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
所述邻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拥塞通告消息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信道信息和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存率干扰;若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进行信道切换;若不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返回拥塞通告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拥塞程度所表示的拥塞程度比所述第一拥塞程度所表示的拥塞程度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在所述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时,判断当前节点的拥塞应答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若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
若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则判定继续保持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在所述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具体包括:
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获得数据包的流量;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流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小于所述第一流量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流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其中,所述第一流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流量阈值;
当所述数据包的流量小于所述第二流量阈值,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
6.一种无线网状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拥塞监测模块,用于对流经当前节点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当前节点的拥塞程度;
第一拥塞控制发送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降低数据发送速率;以及,
第二拥塞控制发送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一拥塞程度时,向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控制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增加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拥塞通告发送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二拥塞程度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邻近节点发送拥塞通告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告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
所述邻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拥塞通告消息后,能够根据自身的信道信息和所述当前节点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频率干扰;若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进行信道切换;若不存在,则所述邻近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返回拥塞通告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拥塞程度所表示的拥塞程度比所述第一拥塞程度所表示的拥塞程度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网状网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并保存在拥塞应答列表中;
应答判断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当前节点达到第三拥塞程度时,判断当前节点的拥塞应答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第一拥塞解除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向所述上游节点发送第一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上游节点提高数据发送速率;
第二拥塞解除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向所述下游节点发送第二拥塞解除请求消息,以使所述下游节点减少对所述当前节点的资源预留量;
继续监测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和所述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时,判定继续保持对流经当前节点的缓存数据进行监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网状网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游节点返回的第一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一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下游节点返回的第二拥塞解除应答消息,并删除所述拥塞应答列表中的第二拥塞控制应答消息。
CN201410708576.3A 2014-11-28 2014-11-28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Active CN104394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8576.3A CN104394552B (zh) 2014-11-28 2014-11-28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8576.3A CN104394552B (zh) 2014-11-28 2014-11-28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4552A CN104394552A (zh) 2015-03-04
CN104394552B true CN104394552B (zh) 2018-11-23

Family

ID=5261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8576.3A Active CN104394552B (zh) 2014-11-28 2014-11-28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45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7699B2 (en) * 2017-09-08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WO2021012291A1 (en) * 2019-07-25 2021-0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porting telemetry data
CN111447643B (zh) * 2020-04-17 2023-05-02 南通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拥塞避免的路由方法
US11445423B2 (en) 2020-05-29 2022-09-13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environment health monitoring
CN113055909B (zh) * 2021-03-01 2022-05-20 武汉大学 一种适合深度并行数据处理的无线Mesh网路由节点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01A (zh) * 2006-06-27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二层拥塞控制方法
CN101577938A (zh) * 2008-05-07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状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和基站
CN101582836A (zh) * 2008-05-16 2009-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的方法、无线网状网节点和系统
CN101754266A (zh) * 2008-12-15 2010-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调整传输速率、重定向路由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01A (zh) * 2006-06-27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二层拥塞控制方法
CN101577938A (zh) * 2008-05-07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状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和基站
CN101582836A (zh) * 2008-05-16 2009-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的方法、无线网状网节点和系统
CN101754266A (zh) * 2008-12-15 2010-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调整传输速率、重定向路由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4552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4552B (zh)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节点
CN104394093B (zh) 拥塞控制方法与无线网状网系统
Babun et al. Multi-hop and D2D communications for extending coverage in public safety scenarios
Chen et al. Congestion-awar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Yi et al. Evaluation of routing protocol for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LOADng and RPL
Wei et al. On admission of VoIP calls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
Zhai et al. Alleviating intra-flow and inter-flow contentions for reliable service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EP2359543B1 (en) A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residual bandwitdth
Azzuhri et al. Evaluation of parameterised route repair in AODV
CN104053208B (zh) 无线自组网中基于信道分配的路由方法、装置
Bhatia et al. AODV 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s
Parmar et al. Analyse impact of malicious behaviour of AODV unde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CN101765229B (zh) 一种用终端中继解决wlan网络覆盖盲区的方法
Gawas et al. Cross layer multi QoS metric routing for multimedia traffic in 802.11 E over MANETs
Kanaoka et al. Combining local channel selection with routing metrics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Gupta et al.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CP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acting UDP flows in ad hoc networks
Fonseca A distributed procedure for carrier sensing threshold adaptation in CSMA-bas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Junnarkar et al. Novel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mprovement routing protocol for manet us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khtar et al. Efficient routing strategy for congestion avoidance in MANETs
Pham et al. Gateway load balancing in future tactical networks
Fouda et al. A novel heuristic-based traffic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disaster zone wireless mesh networks
Bilandi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 hoc routing protocols based on user's point of view
Pham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gateway load balancing in ad hoc networks with random topologies
Raverkar Route discovery in insecure mobile ad hoc network
Senthil Kumaran et al. Early Congestion Detection and Self Cure Routing in Ma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