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218A -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218A
CN104158218A CN201410427714.0A CN201410427714A CN104158218A CN 104158218 A CN104158218 A CN 104158218A CN 201410427714 A CN201410427714 A CN 201410427714A CN 104158218 A CN104158218 A CN 104158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converter
voltage
judgment threshold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77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218B (zh
Inventor
李晓迅
韩志强
李浩源
梅晓东
吴透明
何超
宋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277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218A/zh
Priority to EP15178967.4A priority patent/EP2991184B1/en
Priority to US14/813,727 priority patent/US955350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2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DC/AC inverter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itself, e.g. AC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02J2300/26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involv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2Cooling means
    • H02S40/425Cooling means using a gaseous or a liquid coolant, e.g. air flow ventilation, water circ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当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将风扇的运转作为负载,获取风扇运转前后的输入电压降,当输入电压降小于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本方案通过光伏逆变器的风扇作为负载,无需外接直流或交流假负载,减少了额外增加硬件的成本;另外,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当天首次并网运行至最大功率点时的输入功率的大小进行修正,使得电压判断阈值为动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避免了在电压合适,而功率较小时,频繁启动光伏逆变器,造成继电器的寿命减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可再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光伏发电技术利用光伏电池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经光伏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将光伏电池板输出的最大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负载使用。
光伏发电技术与太阳光线有直接的关系。当早晨太阳辐照强度慢慢增强,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变大,达到逆变器工作所需的启动电压后,光伏逆变器进行并网运行;当傍晚日落时,太阳辐照慢慢减弱,电池板的开路电压和能量逐渐变小,此时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逐渐变小,当逆变器输出功率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光伏逆变器尝试关机,将网侧继电器断开。
目前,对光伏逆变器的启动的控制方法为:根据光伏电池板PV输入电压的大小来判断,即当输入电压大于某一阈值时启动继电器并网工作。然而,采用这种方式,只考虑到输入电压的大小,而没有考虑到输入能量的大小,就会出现反复启停机的问题,这将大大影响并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并网工作,会出现反复启停机的问题,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当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
根据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当所述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所述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所述输入功率为光伏逆变器当天首次并网运行至最大功率点时的输入功率;
判断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
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所述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
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存储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同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同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相连的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并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所述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所述判断单元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所述输入功率为光伏逆变器当天首次并网运行至最大功率点时的输入功率,判断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其中,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所述将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的设定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并在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控制器,与所述光伏电池板及控制器分别相连的调速装置,与所述调速装置相连的光伏逆变器,与所述光伏逆变器相连的负载,
所述光伏电池板用于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并发送至所述光伏逆变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调速装置用于调节光伏逆变器的风扇的转速;
所述光伏逆变器用于根据最大功率追踪控制,将所述光伏电池板发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提供给负载使用;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相连的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并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所述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当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将风扇的运转作为负载,获取风扇运转前后的输入电压降,当输入电压降小于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本方案通过光伏逆变器的风扇作为负载,无需外接直流或交流假负载,减少了额外增加硬件的成本;另外,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使得电压判断阈值为动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避免了在电压合适,而功率较小时,频繁启动光伏逆变器,造成继电器的寿命减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压判断阈值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1、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步骤S12、当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在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使光伏逆变器的风扇全速运转,通过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光伏逆变器,避免了额外增加负载,当负载判断可以启动光伏逆变器时,还需要首先断开负载才能实现对光伏逆变器的启动并网。
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使得在风扇运转前后的直流侧输入电压值发生变化。
使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不仅可以实现对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值的判断,还可以用来为光伏逆变器本身散热使用。
步骤S13、获取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
步骤S14、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依据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降来判断其电位差是否满足要求。
步骤S15、当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时,不仅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同时,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
电压判断阈值是一个动态的值,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正,使光伏逆变器在启动过程中的电压及功率能够在正常工作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当电压满足时,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对光伏逆变器进行多次启停的现象。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当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将风扇的运转作为负载,获取风扇运转前后的输入电压降,当输入电压降小于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本方案通过光伏逆变器的风扇作为负载,无需外接直流或交流假负载,减少了额外增加硬件的成本;另外,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使得电压判断阈值为动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避免了在电压合适,而功率较小时,频繁启动光伏逆变器,造成继电器的寿命减小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压判断阈值修正的方法,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1、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
输入功率为光伏逆变器当天首次并网运行至最大功率点时的输入功率。
步骤S22、判断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
其中,功率判断阈值为满足光伏逆变器正常工作时的最低功率值。
步骤S23、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
其中,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将增加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将增加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存储,以便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获取修正后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在获取电压判断阈值并进行判断比较后,对电压判断阈值继续进行修正,以便使得电压判断阈值能够在多次并网启动后达到较优的状态。
同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以避免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超出启动阈值的上限值。
步骤S24、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
将减小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将减小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存储,以便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获取修正后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在获取电压判断阈值并进行判断比较后,对电压判断阈值继续进行修正,以便使得电压判断阈值能够在多次并网启动后达到较优的状态。
同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以避免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超出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步骤S25、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压判断阈值修正方法,通过功率判断阈值以及前一次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以供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使用,以使得电压判断阈值在经过多次修正后,能够达到较优的状态,避免了在电压合适,而功率较小时,频繁启动光伏逆变器,造成继电器的寿命减小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与第一获取单元31相连的控制单元32,与控制单元32相连的第二获取单元33,与第二获取单元33相连的判断单元34。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控制单元32用于在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在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使光伏逆变器的风扇全速运转,通过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光伏逆变器,避免了额外增加负载,当负载判断可以启动光伏逆变器时,还需要首先断开负载才能实现对光伏逆变器的启动并网。
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使得光伏逆变器在接入风扇前后的直流侧输入电压值发生变化。
使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不仅可以实现对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值的判断,还可以用来为光伏逆变器本身散热使用。
第二获取单元33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并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判断单元34用于在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判断单元34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电压判断阈值是一个动态的值,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正,使光伏逆变器在启动过程中的电压及功率能够在正常工作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当电压满足时,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对光伏逆变器进行多次启停的现象。
进一步的,判断单元34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判断单元34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判断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其中,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将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36,存储单元36用于存储第二电压判断阈值。
将增加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将增加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存储,以便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获取修正后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在获取电压判断阈值并进行判断比较后,对电压判断阈值继续进行修正,以便使得电压判断阈值能够在多次并网启动后达到较优的状态。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设定单元35,设定单元35用于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以避免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超出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
另外,将减小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将减小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存储,以便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获取修正后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在获取电压判断阈值并进行判断比较后,对电压判断阈值继续进行修正,以便使得电压判断阈值能够在多次并网启动后达到较优的状态。
同时,设定单元35用于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以避免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超出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当控制单元判断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将风扇的运转作为负载,获取风扇运转前后的输入电压降,当输入电压降小于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本方案通过光伏逆变器的风扇作为负载,无需外接直流或交流假负载,减少了额外增加硬件的成本;另外,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使得电压判断阈值为动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避免了在电压合适,而功率较小时,频繁启动光伏逆变器,造成继电器的寿命减小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光伏电池板41,控制器42,与光伏电池板41及控制器42分别相连的调速装置43,与光伏电池板41及控制器42分别相连的光伏逆变器44,与光伏逆变器44相连的负载45。
光伏电池板41用于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并发送至光伏逆变器44。
控制器42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44的开启和关闭。
调速装置43用于调节光伏逆变器的风扇的转速。
光伏逆变器44用于根据最大功率追踪控制,将光伏电池板41发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提供给负载45使用。
其中,控制器4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与第一获取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二获取单元,与第二获取单元相连的判断单元。其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控制器与图3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结构及作用均相同。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控制单元用于在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在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使光伏逆变器的风扇全速运转,通过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光伏逆变器,避免了额外增加负载,当负载判断可以启动光伏逆变器时,还需要首先断开负载才能实现对光伏逆变器的启动并网。
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使得光伏逆变器在接入风扇前后的直流侧输入电压值发生变化。
使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不仅可以实现对风扇运转前后的电压值的判断,还可以用来为光伏逆变器本身散热使用。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并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判断单元用于在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电压判断阈值是一个动态的值,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正,使光伏逆变器在启动过程中的电压及功率能够在正常工作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当电压满足时,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对光伏逆变器进行多次启停的现象。
进一步的,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判断单元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判断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其中,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将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二电压判断阈值。
将增加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将增加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存储,以便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获取修正后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在获取电压判断阈值并进行判断比较后,对电压判断阈值继续进行修正,以便使得电压判断阈值能够在多次并网启动后达到较优的状态。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设定单元,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以避免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超出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
另外,将减小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将减小固定电压步长后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存储,以便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并网启动时,获取修正后的电压判断阈值,并在获取电压判断阈值并进行判断比较后,对电压判断阈值继续进行修正,以便使得电压判断阈值能够在多次并网启动后达到较优的状态。
同时,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以避免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超出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单元判断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将风扇的运转作为负载,获取风扇运转前后的输入电压降,当输入电压降小于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本方案通过光伏逆变器的风扇作为负载,无需外接直流或交流假负载,减少了额外增加硬件的成本;另外,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使得电压判断阈值为动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避免了在电压合适,而功率较小时,频繁启动光伏逆变器,造成继电器的寿命减小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当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
根据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当所述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所述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判断阈值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所述输入功率为光伏逆变器当天首次并网运行至最大功率点时的输入功率;
判断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
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所述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
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同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同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6.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相连的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并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所述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所述判断单元获取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所述输入功率为光伏逆变器当天首次并网运行至最大功率点时的输入功率判断光伏电池板的输入功率是否大于功率判断阈值;若是,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其中,第一电压判断阈值为所述将光伏逆变器前一次启动并网时的电压判断阈值;否则,将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将增加或减小固定步长的第一电压判断阈值设为第二电压判断阈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作为下一次光伏逆变器启动时的电压判断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电压判断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的设定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增加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上限值,并在第一电压判断阈值按照固定的电压步长减小时,设定电压判断阈值的下限值。
10.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控制器,与所述光伏电池板及控制器分别相连的调速装置,与所述调速装置相连的光伏逆变器,与所述光伏逆变器相连的负载,
所述光伏电池板用于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并发送至所述光伏逆变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调速装置用于调节光伏逆变器的风扇的转速;
所述光伏逆变器用于根据最大功率追踪控制,将所述光伏电池板发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提供给负载使用;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相连的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输入电压值;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大于启动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所述风扇由光伏逆变器的输入侧供电;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的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并根据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及风扇运转后的输入电压值,获取输入电压降;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降小于或等于电压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启动并网工作,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判断阈值对所述电压判断阈值进行修正。
CN201410427714.0A 2014-08-27 2014-08-27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Active CN104158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7714.0A CN104158218B (zh) 2014-08-27 2014-08-27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EP15178967.4A EP2991184B1 (en) 2014-08-27 2015-07-29 Method for startup control of photovoltaic inverter, system thereof,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4/813,727 US9553503B2 (en) 2014-08-27 2015-07-30 Method for startup control of photovoltaic inverter, system thereof,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7714.0A CN104158218B (zh) 2014-08-27 2014-08-27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218A true CN104158218A (zh) 2014-11-19
CN104158218B CN104158218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88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7714.0A Active CN104158218B (zh) 2014-08-27 2014-08-27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53503B2 (zh)
EP (1) EP2991184B1 (zh)
CN (1) CN10415821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215A (zh) * 2014-11-25 2015-02-0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逆变器频繁启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7016A (zh) * 2014-12-18 2015-03-2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电平光伏逆变器预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52681A (zh) * 2015-04-30 2015-08-19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逆变系统
CN105375858A (zh) * 2015-11-19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69880A (zh) * 2016-06-24 2016-11-30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间歇工作控制方法
CN107834836A (zh) * 2017-11-14 2018-03-23 江苏佳讯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方法
CN114784876A (zh) * 2022-06-17 2022-07-22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逆向取电的检测方法
WO2024055372A1 (zh) * 2022-09-13 2024-03-2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自动清尘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1982B (zh) * 2014-09-28 2017-06-1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02439B (zh) * 2019-01-28 2020-10-02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可插拔电池的dcdc电源并网方法及系统
CN114498738A (zh) * 2022-01-21 2022-05-1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以及电阳能发电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2343A (ja) * 1994-12-22 1996-07-12 Toshiba Corp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2355124A (zh) * 2011-09-14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光伏逆变器频繁启停的装置及光伏逆变器
CN103187863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的开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595236A (zh) * 2013-11-22 2014-02-19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开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3456880U (zh) * 2013-04-25 2014-02-26 惠州天能源逆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光伏并网逆变器早晚频繁启动的智能控制装置
CN103715713A (zh) * 2013-12-04 2014-04-09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避免光伏逆变器辅助电源反复启停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2334B2 (ja) * 1996-08-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の電力制御装置
JP3554116B2 (ja) * 1996-09-06 2004-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161678C (zh) * 1998-03-30 2004-08-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太阳能发电装置
US7091707B2 (en) * 2003-09-29 2006-08-15 Xantrex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drawn from an energy converter
US7319313B2 (en) * 2005-08-10 2008-01-15 Xantrex Technology, Inc. Photovoltaic DC-to-AC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EP2566031A1 (en) * 2010-04-26 2013-03-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inverter
EP2482626B1 (en) 2011-01-31 2014-06-11 ABB Oy A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a solar energy system
CN202424496U (zh) * 2011-11-24 2012-09-05 上海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太阳能逆变器在清晨和黄昏时反复启动的装置
CN103560659B (zh) 2013-10-25 2016-03-23 西安龙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避免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弱光下频繁开关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2343A (ja) * 1994-12-22 1996-07-12 Toshiba Corp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2355124A (zh) * 2011-09-14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光伏逆变器频繁启停的装置及光伏逆变器
CN103187863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的开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3456880U (zh) * 2013-04-25 2014-02-26 惠州天能源逆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光伏并网逆变器早晚频繁启动的智能控制装置
CN103595236A (zh) * 2013-11-22 2014-02-19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开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03715713A (zh) * 2013-12-04 2014-04-09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避免光伏逆变器辅助电源反复启停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215A (zh) * 2014-11-25 2015-02-0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逆变器频繁启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33215B (zh) * 2014-11-25 2018-07-0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逆变器频繁启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7016A (zh) * 2014-12-18 2015-03-2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电平光伏逆变器预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52681A (zh) * 2015-04-30 2015-08-19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逆变系统
CN105375858A (zh) * 2015-11-19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69880A (zh) * 2016-06-24 2016-11-30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间歇工作控制方法
CN106169880B (zh) * 2016-06-24 2018-11-02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间歇工作控制方法
CN107834836A (zh) * 2017-11-14 2018-03-23 江苏佳讯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方法
CN107834836B (zh) * 2017-11-14 2019-09-20 江苏佳讯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方法
CN114784876A (zh) * 2022-06-17 2022-07-22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逆向取电的检测方法
WO2024055372A1 (zh) * 2022-09-13 2024-03-2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自动清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53503B2 (en) 2017-01-24
CN104158218B (zh) 2017-03-01
EP2991184A1 (en) 2016-03-02
US20160065053A1 (en) 2016-03-03
EP2991184B1 (en)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8218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EP2553790B1 (en) Home energy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RU2565235C2 (ru)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вклада вторичных источников энергии в электро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ую сеть
JP7301997B2 (ja) 最適化器、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ためのiv曲線スキャニング方法
US101868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peration of a power station of fluctuating performance connected, besides a system former and at least one load, to a limited AC system
JP5541982B2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JP687270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4348347B (zh) 光伏逆变器辅助电源的启动电路
CN103733465A (zh) 充电装置
CN104868840A (zh) 光伏储能逆变器离网mppt扰动方法
CN106712102B (zh) 一种减小光伏电站弃光限电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612256B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直流微网制氢黑启动优化方法
JP5480343B2 (ja) 直流電源システム
JP2015233403A (ja) 電力充電供給装置
CN102545365B (zh) 一种发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基站
TWI443934B (zh) 太陽能供電系統及其提升供電效率之方法
JP5549994B2 (ja) コ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Zhang et al. Fast volt-VAR control on PV dominated distribution systems
CN104467146A (zh) 一种电能智能调配换流装置
WO2015184869A1 (zh) 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逆变器
JP6832511B2 (ja)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114243802B (zh) 一种台区光储充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8179715A1 (ja)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JP2007300728A (ja) 発電装置
KR20220075969A (ko) 주파수 조정 운용 방법 및 계통 주파수 조정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