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6104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6104A
CN104156104A CN201410201711.5A CN201410201711A CN104156104A CN 104156104 A CN104156104 A CN 104156104A CN 201410201711 A CN201410201711 A CN 201410201711A CN 104156104 A CN104156104 A CN 104156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serials
substrate
layer
sensing
bridg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17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易骏
刘育承
洪启元
王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56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这些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其中各桥接结构包括导电图案以及光学匹配图案,且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降低架桥结构的反射率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携带便利、体积轻巧化以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碰面板作为输入装置。
一般而言,触控面板主要可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以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例,熟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列与多个绝缘图案,其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分别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并彼此交错,且通过设置于两者交错处的绝缘图案而彼此电性绝缘。
通常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由多个感测垫与连接部所构成,其中考量到触控面板的应用范畴(例如是与显示面板搭配使用),感测垫的材质通常选用光穿透率佳的透明导电材质。另外,由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的连接部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的连接部相互交错,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的其中一者的连接部需要以不同于感测垫的材质来制作。此时,这样的连接部会以具有导电良好的金属架桥来构成,金属架桥以跨越绝缘图案并将位于金属架桥相对两端的感测垫电性连接。然而,由于金属架桥的反射率远大于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中以透明导电材质制作的感测垫的反射率(金属架桥的反射率通常超过50%),使得触控面板的视效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良好的视效。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第一消光层以及第二消光层。这些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其中各桥接结构包括导电图案以及光学匹配图案,且光学匹配图案位于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这些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二感测串列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位于第一消光层与基板之间。第二消光层覆盖于基板上且位于基板与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第一消光层以及第二消光层。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第一感测串列,并且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各第二感测串列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位于第一消光层与基板之间。第二消光层覆盖于基板上,且位于基板与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使用导电图案与光学匹配图案来实现感测串列的桥接结构并且通过在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设置光学匹配图案,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该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如此一来,则可使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视效,也就是使用者不容易察觉桥接接构的轮廓。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2B是图1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5A是图4中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5B是图4中剖线D-D’的剖面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400、800:触控面板;
110、810:基板;
120、420、820:第一感测串列;
122、422:第一感测垫;
124、424:桥接结构;
124a、424a:导电图案;
124b、424b:光学匹配图案;
124c、424c:保护图案;
130、430、830:第二感测串列;
132、432:第二感测垫;
134、434:连接部;
140、440、840:绝缘层;
150、450:消光层;
850:装饰层;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间隙;
Ha、Hb、Hc:膜厚;
L:光线;
A1:触控区;
A2:周围区;
A-A’、B-B’、C-C’、D-D’: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2A是图1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2B是图1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130。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配置于基板110的同一表面上,其中基板110的材质可为玻璃、蓝宝石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简称:PC)、三乙酰纤维素(cellulose triacetate,简称:TAC)或由上述二者堆叠而成的基板。
此外,各第一感测串列1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二感测串列130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交,且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D1例如是垂直于第二方向D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各第一感测串列12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122以及多个桥接结构124,其中各桥接结构124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122沿第一方向D1串接。各第二感测串列130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132以及多个连接部134,且各连接部134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沿第二方向D2串接。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可进一步包括绝缘层140。绝缘层140配置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以使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彼此电性绝缘。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绝缘层140例如包括多个岛状的绝缘结构,且这些绝缘结构配置于彼此交错的桥接结构124与对应的连接部134之间,但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定绝缘层140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40也可以是条状的绝缘结构或是整面地覆盖于触控区(即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所在的区域)中。此外,本实施例的绝缘层140的材质例如为有机材料或透明光阻,其折射率约落在1.5至1.9的范围内,而其厚度约落在1um(微米)至2um的范围内。
请参照图1、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于基板110上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以及绝缘层140的顺序例如是先形成第一感测串列120的各桥接结构124,接而形成绝缘层140,最后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的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的第一感测垫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30的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可以是同时形成且可具有相同的材质,且第二感测串列130的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例如是一体成形。举例而言,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可以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等可导电且光穿透率佳的金属氧化物、或是网格状金属、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以可导电且光穿透率佳的金属氧化物举例说明。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的各桥接结构124与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不为同时形成,且各桥接结构124的材质不同于第一感测垫122的材质。举例而言,各桥接结构124的材质可以是导电良好的金属材质。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这些桥接结构124、这些第一感测垫122以及这些第二感测垫132共平面地配置在基板110上,且这些桥接结构124位在这些绝缘层140与基板110之间,使各连接部134跨越对应的桥接结构124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此外,各桥接结构124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第一感测垫122所覆盖并接触(如图2A所示),而各岛状的绝缘结构(绝缘层140)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连接部134所覆盖并接触(如图2B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各桥接结构124包括导电图案124a以及光学匹配图案124b,其中光学匹配图案124b配置导电图案124a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例如是从基板110的外表面进行触控,亦即是基板110的外表面(与上述元件配置面相对的表面)为触控面。因此,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例如是位于导电图案124a与基板11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是由上述元件配置面的一侧进行触控时,则通过将导电图案124a设置于光学匹配图案124b与基板110之间(使得光学匹配图案124b位于导电图案124a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此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与导电图案124a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具体而言,各桥接结构124的导电图案124a的侧壁例如是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侧壁切齐。
在习知技术中,以金属材料制作连接两相邻感测垫的桥接结构,而此金属桥接结构亦称为金属架桥。金属架桥的反射率高,造成光线在金属架桥处大部分被反射,而导致触控面板的视效不好(例如是在金属架桥所在的区域看到亮点)。相较之下,本实施例可通过在导电图案124a与基板110之间设置光学匹配图案124b,利用导电图案124a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折射率的匹配,用以降低导电图案124a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具体而言,导电图案124a由金属制作而成,而具有低的光穿透率。各桥接结构124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光穿透率则相对地大于导电图案124a的光穿透率。因此,当光线L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串列120照射时,光线L会穿过光学匹配图案124b并照射至导电图案124a。也就是说,光学匹配图案124b并非刻意用来阻挡光线L的构件,而是可以允许光线L通过的构件。另外,由于金属材质制作的导电图案124a可视为一反射面,因此光线L不容易通过导电图案124a,而受到导电图案124a的阻挡。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可以不用考虑位于导电图案124a上方膜层对光线L所造成的反射作用,而可以仅考虑位于基板110与导电图案124a间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反射率,来判断在桥接结构124所在位置处的视觉效果。
详细而言,通过下述反射率公式(包括式1、式2及式3),本实施例可推导出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折射率范围以及消光系数范围,藉以使得光线L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串列120照射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大致相同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以外区域的反射率。
R = | r 01 + r 12 × e - 2 iβ 1 + r 01 r 12 × e - 2 iβ | 2     (式1)
β = 2 π λ N 1 d 1     (式2)
N1=n1+ik1    (式3)
其中,R为反射率,r01为光线L在基板110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交界处的反射系数,r12为光线L在光学匹配图案124b与导电图案124a交界处的反射系数,λ为光线L的波长,d1为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厚度,n1为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折射率,而k1为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消光系数。
经由模拟结果,在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折射率落在1.5至2.5的范围内,而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消光系数落在0.5至2.5的范围内等条件下,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可小于20%。再者,在上述条件下,若使得各桥接结构124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膜厚Hb大于且小于,则可将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进一步降低至10%以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通过导电图案124a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折射率、消光系数与厚度的匹配,来降低导电图案124a(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并使得光线L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串列120照射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大致相同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以外区域的反射率。如此一来,则可使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具有良好的视效。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24a可以是单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的材质可以选自于金、银、铜、铝、铬、铂、铑、钼、钛、镍、铟、锡或其合金、或上述金属的氮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又或者,导电图案124a可以是多层堆叠层,且此些堆叠层具有不同的材质,而这些材质可选自于上述单层结构的材质。另一方面,各桥接结构124的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材质可以选用与上述单层结构相同的材质。然而,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材质与导电图案124a的材质需具有不同的混合比,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用以在两者的折射率相匹配下,降低导电图案124a(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举例而言,在一般桥接结构为钼铝钼或铝钼的结构下,光线L在桥接结构的反射率高达50~90%。相较之下,若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将钼铝钼或铝钼结构中最接近使用者的钼改以光学匹配图案(例如为钼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来配置时,则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的反射率将降为20%以下,或是在钼铝钼或铝钼结构的结构下,在最接近使用者的钼上再配置光学匹配图案(例如为钼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则反射率将可再降为10%以下。此外,考量到导电图案124a的导电性,以使触控面板100维持一定的感测灵敏度,导电图案124a的膜厚Ha例如是大于,而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膜厚Hb例如是小于
另外,本实施例的各桥接结构124可进一步包括配置于导电图案124a上的保护图案124c。亦即是,导电图案124a位于保护图案124c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之间。保护图案124c可以用来保护导电图案124a、增加桥接结构124的结构强度并避免导电图案124a氧化等。此外,保护图案124c还可以用来增加导电图案124a与绝缘层140之间的附着性。因此,保护图案124c可选用具较佳附着效果的材质,例如是前述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材质。另外,保护图案124c的膜厚Hc例如是小于
需说明的是,上述桥接结构124中的导电图案124a与光学匹配图案124b的设计概念也可适用于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具体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采用的是反射率相对高的网格状金属时,这些第一感测垫122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可进一步包括光学匹配层。也就是,这些第一感测垫122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分别包括网格状金属层以及光学匹配层,且光学匹配层位于网格状金属层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如此一来,通过网格状金属层与光学匹配层的折射率、消光系数与厚度的匹配,可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网格状金属层所在区域的反射率,而使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视效。
另一方面,除了金属架桥会影响触控面板的视效之外,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的轮廓也可能影响触控面板的视效。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前述的触控面板100还可进一步包括消光层150,其中消光层150例如是全面地覆盖于触控面板100的触控区(即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所在的区域)上,且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例如是位于消光层150与基板110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消光层150也可以是覆盖于基板110上,且位于基板110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基板11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此外,消光层150的材质可以是一般的绝缘材质,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硅铝氧化物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的堆叠层。
通过消光层150的设置,光线L在感测垫(包括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垫132)之间的间隙G(请参照图1)与感测串列(指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可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可降低各感测串列120与130的轮廓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而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100的视效。另外当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是网格状金属,例如是以与导电图案相同材质所构成时,同样可在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对应观看方向上(也就是使用者与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配置上述的光学匹配图案,以降低触控面板的反射率。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5A是图4中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5B是图4中剖线D-D’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4、图5A及图5B,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00与前述触控面板100具有相似的膜层、相似的材料以及相似的功效。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触控面板400的这些第一感测串列4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430以及绝缘层440的形成顺序为:先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420的第一感测垫422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430,接而形成绝缘层440,最后形成第一感测串列420的各桥接结构424,其中上述第一感测串列420、第二感测串列430、绝缘层440的材质以及构造可参照前述触控面板100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第二感测串列130、绝缘层140的材质及构造,在此便不再赘述。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这些连接部434、这些第一感测垫422以及这些第二感测垫432共平面,且这些连接部434位在绝缘层440与基板110之间,使各桥接结构424跨越对应的连接部434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422。亦即是,本实施例的各连接部434的部分区域被对应的桥接结构424所覆盖。(如图5B所示)。此外,各第一感测垫422的部分区域位于各桥接结构424的光学匹配图案424b与基板110之间(如图5A所示)。
另外,本实施例的各桥接结构424的光学匹配图案424b与导电图案424a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具体而言,各桥接结构424的导电图案424a的侧壁例如是与光学匹配图案424b的侧壁切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A及6B所示,各桥接结构424的光学匹配图案424b的侧壁亦可以被导电图案包覆,图5A、图5B与图6A、图6B的差异在于各桥接结构424的光学匹配图案424b与导电图案424a是否为同时图案化而成,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定各桥接结构424的制作方法(例如制程数目的多少)。
在图5A、图5B与图6A、图6B的实施例中,通过光学匹配图案424b的设置,以及上述参数的设计下(指各光学匹配图案424b的膜厚Hb大于且小于,且折射率落在1.5至2.5的范围内,而消光系数落在0.5至2.5的范围内),光线L在桥接结构4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也可小于2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也可通过导电图案424a与光学匹配图案424b的折射率、消光系数与厚度的匹配,来降低导电图案424a(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并使得光线L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串列420照射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4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如此一来,则可使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00具有良好的视效。
此外,触控面板400的桥接结构424可进一步包括配置于导电图案424a上的保护图案424c,用来保护导电图案424a、增加桥接结构424的结构强度、避免导电图案424a氧化(此处保护图案424c并不会与绝缘层440直接接触)。保护图案424c的材质以及膜厚Hc可与图2A及图2B中的保护图案124c的材质以及膜厚Hc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另外,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400可进一步包括覆盖于基板110上的消光层450,且本实施例的消光层450位于基板110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420之间以及基板11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430之间。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消光层450也可以覆盖在这些第一感测串列4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430上,而使得这些第一感测串列4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430位于消光层450与基板110之间。
通过消光层450的设置,光线L在感测垫(包括第一感测垫422以及第二感测垫432)之间的间隙G(请参照图4)与感测串列(指第一感测串列420与第二感测串列430)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可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可降低各感测串列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而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400的视效。
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包括基板810、多个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830,其中基板810可作为盖板(cover lens)使用。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时,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以及绝缘层840位于基板810的内表面,而使用者触碰的是基板810的外表面。具体而言,基板810具有触控区A1以及位于触控区A1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A2,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位于触控区A1内。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可采用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任一者中相似构件的配置关系,且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可进一步包括绝缘层840以使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电性绝缘。再者,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也可选择性地包括前述的消光层以提升触控面板800的视效。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还包括装饰层850,其中装饰层850位于周围区A2内。具体地,装饰层850力如试用来遮蔽位于周围区A2内的遮光元件(未示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周围区A2内也可视需要选择性地设置触控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850例如位于基板810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相同的一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装饰层810、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位于基板810的同一表面(内表面)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层850也可以设置在基板810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相对的一侧,也就是装饰层850也可以位于基板810的外表面(触控面)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800可进一步包括一承板(未标示)设置在基板810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相对的一侧,也就是承板配置在基板810的外表面(触控面)上,且装饰层850例如是设置在承板上并位于基板810与承板之间,其中装饰层850在基板810上的正投影位于基板810的周围区A2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使用导电图案与光学匹配图案来实现感测串列的桥接结构并且通过在导电图案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设置光学匹配图案,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进而让使用者不容易察觉桥接接构的轮廓,而使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视效。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的消光层是位于基板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或是消光层覆盖在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消光层覆盖在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上,而使得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第一消光层与基板之间,同时设置第二消光层在基板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以降低各感测串列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而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的视效。且上述第一消光层以及第二消光层并不限于单一膜层,第一消光层以及第二消光层的其中至少一者也可以是由多膜层所构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一感测串列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该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该第一方向串接,其中各该桥接结构包括一导电图案以及一光学匹配图案,且该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使用者与导电图案之间,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该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该些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二感测串列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各该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该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该第二方向串接;
一第一消光层,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该第一消光层与该基板之间;以及
一第二消光层,覆盖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基板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该基板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4.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一感测串列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该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该第一方向串接;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该些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二感测串列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各该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该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该第二方向串接;
一第一消光层,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该第一消光层与该基板之间;以及
一第二消光层,覆盖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基板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该基板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消光层为单膜层或是多膜层。
CN201410201711.5A 2013-05-13 2014-05-13 触控面板 Pending CN1041561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6922 2013-05-13
TW102116922 2013-05-13
TW103116735A TW201443757A (zh) 2013-05-13 2014-05-12 觸控面板
TW103116735 2014-05-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104A true CN104156104A (zh) 2014-11-19

Family

ID=5161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1711.5A Pending CN104156104A (zh) 2013-05-13 2014-05-13 触控面板
CN2014202440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2931U (zh) 2013-05-13 2014-05-13 触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40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2931U (zh) 2013-05-13 2014-05-13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33578A1 (zh)
CN (2) CN104156104A (zh)
DE (1) DE202014102236U1 (zh)
TW (1) TW20144375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2384A (zh) * 2011-11-02 2013-05-0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导电桥架构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76952B (zh) * 2012-07-24 2017-04-1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443757A (zh) * 2013-05-13 2014-11-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3412697B (zh) * 2013-07-23 2017-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302345B (zh) * 2014-05-30 2018-10-12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TWI541708B (zh) * 2014-07-11 2016-07-1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觸控面板
KR102355326B1 (ko) * 2014-07-24 2022-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407740B (zh) * 2014-12-03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T3264233T (pt) * 2015-02-25 2019-05-2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Corpo laminado condutivo para painel tátil e método para fabrico de corpo laminado condutivo para painel tátil
CN106033275B (zh) * 2015-03-18 2019-10-1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563429B (en) * 2015-05-08 2016-12-21 Innolux Corp Touch pannel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JP6612075B2 (ja) * 2015-07-23 2019-11-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91927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6980399B (zh) * 2016-01-15 2023-10-2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102556838B1 (ko) * 2016-06-01 2023-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터치 패널 제조 방법
KR102605247B1 (ko) * 2016-11-03 2023-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80054232A (ko) * 2016-11-15 2018-05-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7482039B (zh) * 2017-08-03 2020-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母板及制备方法、柔性触控基板、触控面板
US20190227646A1 (en) * 2018-01-25 2019-07-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CN109857276A (zh) * 2019-01-31 2019-06-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金属网格触摸屏线条可见性结构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5318U (zh) * 2010-05-16 2011-01-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低可见度金属导体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2253783A (zh) * 2011-08-23 2011-11-23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设置于可挠性基板上的电极交叉及可挠性触摸感应板
CN102270078A (zh) * 2011-08-23 2011-12-07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0880A (zh) * 2012-08-21 2012-12-19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ito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11213U (zh) * 2012-03-27 2013-01-30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金属过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
CN102955594A (zh) * 2011-08-23 2013-03-06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设置于可挠性基板上的跳线结构及可挠性触摸感应板
CN204302931U (zh) * 2013-05-13 2015-04-29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5318U (zh) * 2010-05-16 2011-01-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低可见度金属导体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2253783A (zh) * 2011-08-23 2011-11-23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设置于可挠性基板上的电极交叉及可挠性触摸感应板
CN102270078A (zh) * 2011-08-23 2011-12-07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55594A (zh) * 2011-08-23 2013-03-06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设置于可挠性基板上的跳线结构及可挠性触摸感应板
CN202711213U (zh) * 2012-03-27 2013-01-30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金属过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
CN102830880A (zh) * 2012-08-21 2012-12-19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ito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02931U (zh) * 2013-05-13 2015-04-29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4102236U1 (de) 2014-09-08
CN204302931U (zh) 2015-04-29
US20140333578A1 (en) 2014-11-13
TW201443757A (zh) 2014-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6104A (zh) 触控面板
EP2787418B1 (en) Touch-control sensing panel
JP6025429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US20110032207A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US9323092B2 (en) Touch panel
US20150029420A1 (en) Touch panel
KR20120067031A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KR20130114820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CN108984015A (zh) Oled集成触摸传感器和包括oled集成触摸传感器的oled显示装置
KR200476351Y1 (ko) 터치 패널
CN104281313A (zh) 触控面板
CN103744572A (zh) 一种触控屏
CN203414940U (zh) 触控面板
CN104679309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EP2784637B1 (en) Touch scre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40333847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CN104238798A (zh) 触控板
TWI451313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
TWI705364B (zh) 觸控面板
KR20130114821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CN203480487U (zh) 触控面板
TWI621057B (zh) 觸控面板
CN104156127A (zh) 触控面板
TW201525817A (zh) 觸控面板
CN203759670U (zh) 触摸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