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7431A -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7431A
CN104137431A CN201380011758.9A CN201380011758A CN104137431A CN 104137431 A CN104137431 A CN 104137431A CN 201380011758 A CN201380011758 A CN 201380011758A CN 104137431 A CN104137431 A CN 104137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set
channe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ortion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17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贵之
国吉贤治
古屋智英
小山正树
山本心司
水田友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37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7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4/00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 G01D4/002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 G01D4/004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to a fixed loc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6Combination of signalling, telemetering,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02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telemete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33Remote me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1Wireless systems or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6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utility meters data, i.e.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the reader of the utility 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8Providing power supply at the sub-s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30Smart metering,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mote 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是如下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该电力管理系统从用于测量从电源经由配电线供给至预定场所的电力量的电力计中收集包含所述电力量的抄表数据。该子机配备有:第一接口部,其与上位装置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其与所述预定场所中设置的电气设备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以及第三接口部,其与通信终端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Description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并且特别涉及具有将包含需求方的电力计所测量到的电力量的抄表数据传输至上位装置的功能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提出了被配置成如下的远程抄表系统:电力计测量各需求方中的电力使用量,并且母机(母站)从安装至电力计的子机(子站)获得测量结果作为抄表数据(例如,参见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11-250301])。
在文献1所公开的系统中,母机经由通信网络与上位服务器(上位集约服务器)进行通信。该上位服务器可以由电力公司运营。母机从子机获得各电力计的抄表数据,进行集约以形成抄表信息,并将该抄表信息发送至上位服务器。因而,该系统使得能够进行远程抄表。
在文献1所公开的系统中,通过使用配电线作为通信路径的电力线传输通信来进行子机和上位装置(例如,母机和上位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如果电力线传输通信不可用,则使用无线通信。
文献1还公开了以下内容:在节点(子机和上位装置)没有被配置成彼此相邻的情况下,经由中继无线通信的附加装置来建立这些节点之间的通信。例如,在维护和检查所使用的并且与子机和上位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维护终端用作中继装置的情况下,确保了子机和上位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
近年来,已提出了安装至电力计的子机被配置为除上位装置以外,还与需求方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例如,该结构使得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显示电力计的测量结果来使需求方的电力使用量可视化。此外,为了抑制能量需求的峰值(即,峰值削减)的目的,该结构还使得能够基于来自电力公司侧的信号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然而,子机至少具有与上位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以及与维护和检查所使用的维护终端进行通信的功能,因而为了向子机添加与需求方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需要三个以上的通信用接口。这样可能导致子机的大型化和高成本化。特别地,对于不使用能够与子机进行通信的电气设备的用户而言,由于添加与电气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所引起的子机的这种大型化和高成本化并不可取。
发明内容
有鉴于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能够使子机不仅与上位装置进行通信而且还与需求方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避免子机的大型化和高成本化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是如下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所述电力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从用于测量从电源经由配电线供给至预定场所的电力量的电力计中收集包含所述电力量的抄表数据,所述子机包括:第一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上位装置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预定场所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第三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控制部,其具有以下功能:从所述电力计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的功能;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装置的功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三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能。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定义彼此不同的多个信道的通信协议,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来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所述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是从所述多个信道中以如下的方式所选择的:来自所述第二接口部的电波和来自所述第三接口部的电波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第一接口部经由所述配电线连接至所述上位装置,以及所述第一接口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配电线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电力计经由用于将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调整为适合所述预定场所的电力的变压器连接至所述电源,所述配电线包括所述电源和所述变压器之间的第一线路以及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电力计之间的第二线路,所述上位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二线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二线路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第一接口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控制部包括:信道选择部,其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至少之一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通信信道;干涉评价部,其被配置为判断关于所述通信信道、是否发生电波的干涉;以及改变指示部,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干涉评价部判断为发生所述电波的干涉的情况下,向所述信道选择部提供改变指示,以及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来改变所述通信信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八方面,所述控制部还包括识别信息保持部,所述识别信息保持部存储所述子机特有的识别信息,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识别信息保持部中所存储的所述识别信息,来从所述多个信道中选择作为所述通信信道的候选的初始信道,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多个信道中选择与所述初始信道不同的信道,并采用所选择的信道作为所述通信信道,以及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没有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初始信道作为所述通信信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所述干涉评价部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多个信道是否包括不会发生电波的干涉的空信道,所述干涉评价部被配置为在判断为所述多个信道包括所述空信道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所述空信道的空信道信息提供至所述改变指示部,所述改变指示部被配置为从所述空信道信息所指定的所述空信道中选择作为所述通信信道要使用的使用空信道,并将用于指定所述使用空信道的所述改变指示提供至所述信道选择部,以及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所述改变指示所指定的所述使用空信道作为所述通信信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控制部还包括:通信质量评价部,其被配置为评价所述信道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以及电力指示部,其被配置为将与所述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设置为使得所述通信质量评价部所评价的所述通信质量满足规定条件的下限值。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八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通信信道是所述第三接口部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信道,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第二通信信道,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通信终端的使用是否开始,所述改变指示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接口部判断为所述通信终端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不会与所述通信终端所使用的信道发生干涉的信道作为所述第二通信信道的所述改变指示提供至所述信道选择部,以及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通信信道改变为所述改变指示部所指定的信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八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信道是利用频率、时隙、或者频率和时隙的组合所定义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九方面,所述识别信息是从所述上位装置提供至所述子机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中,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子机安装于所述电力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是如下的电力管理系统,包括:子机,其被配置为从用于测量从电源经由配电线供给至预定场所的电力量的电力计中获得包含所述电力量的抄表数据;上位装置,其被配置为从所述子机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以及通信终端,其被配置为从所述子机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其中,所述子机包括:第一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预定场所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第三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控制部,其具有以下功能:从所述电力计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的功能;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装置的功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三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能,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以及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中,根据第十六方面,所述上位装置包括连接至所述配电线的母机和连接至所述母机的上位服务器,所述母机具有用于从所述子机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的功能以及用于将从所述子机中所获得的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服务器的功能,以及所述上位服务器被配置为存储从所述母机所接收到的所述抄表数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的电力管理系统中,根据第十六方面或第十七方面,所述通信终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气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电力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电力管理系统的操作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电力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子机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子机的使用示例的示意结构图。
图5是示出与图4所示的示例有关的初始信道的设置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子机中的信道设置过程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与图4所示的示例有关的信道的设置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与图4所示的示例有关的信道的设置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电力管理系统的操作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示出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其中该电力管理系统10被配置为从用于测量从电源(在本实施例中为商用AC(交流)电源)14经由配电线5供给至预定场所(在本实施例中为需求方100)的电力量的电力计1,收集包含该电力量的抄表数据。注意,电源14不限于商用AC电源。此外,预定场所不限于需求方100。
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包括子机(通信装置)2、上位装置30和通信终端(维护终端)4。
子机2被配置为从电力计1获得包含电力量的抄表数据。具体地,例如,如图3所示,子机2包括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第三接口部23、仪表接口部24和控制部25。
第一接口部21用于进行与上位装置30的通信。换句话说,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例如,第一接口部21由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第二接口部22用于进行与预定场所(需求方100)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9的通信。换句话说,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4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例如,第二接口部22由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注意,电气设备9并非必须固定至预定场所。电气设备9可以是便携的并且可以放置在预定场所。简言之,在预定场所中可利用电气设备9就足够了。
第三接口部23用于进行与通信终端4的通信。换句话说,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4进行通信。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4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例如,第三接口部23由与通信终端4进行通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仪表接口部24用于进行与电力计1的通信。换句话说,仪表接口部24被配置为与电力计1进行通信。例如,仪表接口部24被配置为使用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来与电力计1进行近场通信。例如,仪表接口部24由与电力计1进行通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控制部25具有从电力计1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特别地,控制部25经由仪表接口部24与电力计1进行通信以从电力计1获得抄表数据。此外,控制部25具有控制第一接口部21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上位装置30的功能、以及控制第三接口部23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通信终端4的功能。
电力计1经由变压器(降压变压器)6连接至电源14,其中该变压器6被配置为将来自电源14的电力调整为适合预定场所(需求方100)的电力。配电线5包括电源14和变压器6之间的配电线(第一线路)501以及变压器6和电力计1之间的配电线(第二线路)502。
上位装置30连接至第二线路502。上位装置40包括连接至配电线5(第二线路502)的母机3和连接至母机3的上位服务器8。
母机3具有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以及将从子机2获得的抄表数据发送至上位服务器8的功能。
上位服务器8被配置为存储从母机3所接收到的抄表数据。
通信终端4具有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以及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的功能。
以下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包括:子机2,其安装至电力计1;母机3,其被配置为从子机2获得电力计1的抄表数据;以及维护终端4,其被配置为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注意,短语“子机2安装至电力计1”意味着将子机2和电力计1安装成单一装置。优选地,子机2和电力计1容纳在同一壳体内,但子机2和电力计1也可以容纳在不同的壳体内。
在以下示例中,需求方100是集体住宅的各住户其中之一。然而,需求方100不限于这种住户,而且可以是住宅、办公室或工厂。
电力计1连接至用于供给来自电力公司(电力供应商)的商用电力的配电线5。电力计1用于测量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力量。电力计1连同子机2一起构成所谓的智能电表。将抄表数据通过各自连接至配电线5的母机3和子机2之间的通信发送至电力公司,由此可以实现远程抄表等。在这方面,抄表数据至少包含电力计1在预定时间段内所测量到的电力量(即,需求方100中的使用电力量)。
通过使用配电线5作为传输介质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PLC)来实现子机2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因而,在子机2和母机3之间形成使用电力计1的上游侧的配电线5(第二线路502)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一通信路径11。子机2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与母机3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由此将抄表数据发送至母机3。此外,除与母机3进行通信的功能以外,子机2还具有与维护终端4和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的功能,并且以下将进行详细说明。
在这方面,子机2包括:第一接口部21,用于与母机3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22,用于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以及第三接口部23,用于与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
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如上所述,经由使用电力计1的上游侧的配电线5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一通信路径11来与母机3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此外,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二通信路径12来与电气设备9(即,需求方100内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中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气设备)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三通信路径13来与维护终端4进行双向无线通信。
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各自发送并接收包括头部、有效载荷和尾部的包。头部包括用于识别分别设置到第一通信路径11、第二通信路径12和第三通信路径13的信道的信息。例如,分配至各通信路径的信道是用于传输信息的频率。作为通过对通信时间段进行分割所获得的时间段的时隙也用作通信所用的信道。在将不同的信道分配至各通信路径的情况下,在不同的通信路径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的情况下传输信息。
此外,子机2还包括:仪表接口部24,用于从电力计1获得测量结果;以及控制部25,用于控制各单元。在这方面,控制部25包括诸如包含根据程序进行工作的处理器的微计算机等的装置作为主要组件,并且通过执行预定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仪表接口部24例如被设计成经由布线连接至电力计1的扩展端子(未示出)。因而,仪表接口部24可以与电力计1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注意,仪表接口部24并非必须被配置为以有线方式连接至电力计1。仪表接口部24可被配置为与电力计1进行无线通信。可选地,仪表接口部24可被配置为通过对照相机(未示出)所拍摄到的电力计1的显示部分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读出测量结果。
总之,子机2使用仪表接口部24来获得电力计1的测量结果,并且使用第一接口部21来将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作为抄表数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发送至母机3。此外,子机2在需要的情况下,使用第二接口部22来经由第二通信路径12与电气设备9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子机2在需要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接口部23来经由第三通信路径13与维护终端4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注意,子机2可以包括存储部(未示出),并且被配置为将从电力计1所获得的抄表数据临时存储在存储部中。
将商用电力从变电站配电至例如需求方100附近的电杆(未示出)等所安装的降压变压器6,并且利用降压变压器6使商用电力的电压降压,然后将该电压经由配电线5供给至需求方100。注意,降压变压器6可以位于地表下方,或者可以容纳在位于地表上方的金属箱内。
母机3位于用于向需求方100供给商用电力的降压变压器6的附近(例如,电杆)。母机3被配置为经由使用例如光纤的专用线路7,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电力公司或收集电力量的服务提供商所运营的上位服务器8。简言之,母机3从一个以上的用电方100的电力计1获得抄表数据,并将所获得的抄表数据经由专用线路7发送至上位服务器8。
母机3包括:下位通信部31,用于与子机2进行通信;以及上位通信部32,用于与上位服务器8进行通信。母机3经由下位通信部31接收抄表数据并将该抄表数据经由上位通信部32发送至上位服务器8。在这方面,下位通信部31连接至与降压变压器6的次级侧相连接的配电线5。下位通信部31经由配电线5所形成的第一通信路径11与子机2的第一接口部21进行通信。上位通信部32连接至专用线路7。注意,母机3可以包括存储部(未示出),并且被配置为将从子机2所获得的抄表数据临时存储在存储部中。在建筑物内配备有多个降压变压器6的集体住宅的情况下,母机3可以连接至各降压变压器6的次级侧。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母机3配置在建筑物内的电气室或管理员室内。
上位服务器8是被配置为从管理范围内的多个需求方100的电力计1收集抄表数据的服务器计算机。上位服务器8连同被配置为从一个以上的用电方100的电力计1获得抄表数据的母机3一起构成上位装置30。简言之,上位装置(母机3和上位服务器8)30通过由上位装置30和子机2之间的配电线5所形成的第一通信路径11来与子机2的第一接口部21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由此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
注意,在母机3和上位服务器8之间可能插入有管理服务器(未示出)。管理服务器是根据地区所设置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各地区中,管理服务器从母机3收集抄表数据。上位服务器8从多个管理服务器收集抄表数据。结果,可以高效地收集多个地区中的用电方100的抄表数据。在存在管理服务器的情况下,该管理服务器也包括在上位装置30中。
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包括具有与子机2进行通信的功能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9。子机2的第二接口部22经由第二通信路径12与电气设备9进行无线通信。这种电气设备9可以显示电力计1的测量结果以使需求方100的电力使用量可视化,并且可以基于来自电力公司侧的信号进行控制以抑制电力需求的峰值(即,峰值削减)。
如图1所示,电气设备9的示例包括第一设备91和92以及第二设备93。例如,第一设备91和92各自可被配置为显示电力计1的测量结果(抄表数据)。第二设备93可以是连接至需求方100中的各种负载的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装置。另外,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设备92经由中继器94与子机2进行通信。因而,第一设备92和中继器94的组合构成电气设备9。此外,第二设备93经由设置于配电板90中的测量单元95与子机2进行通信,因此第二设备93和测量单元95的组合构成电气设备9。注意,测量单元95单独可以用作电气设备9。
这些电气设备9各自包括用于实现与子机2进行通信的功能的无线通信部901。第一设备91使用其无线通信部901来与子机2的第二接口部22进行直接无线通信。第一设备92使用其无线通信部901来经由中继器94的无线通信部901与子机2的第二接口部22进行无线通信。测量单元95使用其无线通信部901来与子机2的第二接口部22进行直接无线通信,并且还使用其无线通信部901来与第二设备93的无线通信部901进行无线通信。
第一设备91和92各自可具有诸如将从子机2接收到的抄表数据等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未示出)上的功能、以及将这些信息显示在需求方100的住宅信息板或电视机上的功能等的功能。第二设备93例如具有将诸如各负载的电力消耗信息等的信息经由子机2发送至电力公司并控制各负载的操作的功能。测量单元95具有针对各分支电路测量电力使用量的功能。响应于从子机2接收到峰值削减所用的信号,测量单元95基于当前的各分支电路的使用电力来将用于控制负载的信号发送至第二设备93。结果,第二设备93可以基于来自电力公司侧的信号来控制负载的操作,从而抑制能量需求的峰值(峰值削减)。
注意,第一设备91和92各自可以具有与第二设备93进行通信以改变第二设备93的各种设置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第一设备91和92来确定第二设备93对负载所进行的控制的内容。
维护终端4是电力公司的作业人员所携带的。通常,维护终端4用于进行电力计1和子机2的维护和检查。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中,维护终端4用于由作业人员在现场(即,需求方100)进行抄表操作(所谓的现场抄表)。例如,携带有维护终端4的作业人员对维护终端4进行操作以在需求方100处与子机2进行通信,由此使得维护终端4能够读出电力计1的测量结果(抄表数据)。
维护终端4包括:无线通信部41,用于与子机2进行通信;操作输入部42,用于接收来自人的操作输入;显示部43,用于显示各种信息;以及存储部44,用于存储诸如所读出的抄表数据等的信息。结果,维护终端4响应于向着操作输入部42的操作输入,通过使用无线通信部41来与子机2的第三接口部23进行直接无线通信。结果,维护终端4可以将所读出的抄表数据等显示在显示部43上,并且还将所读出的抄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44中。此外,根据维护终端4,可以通过使用操作输入部42和显示部43来进行电力计1和子机2的维护、检查和各种设置的改变。
注意,维护终端4用于由电力公司的作业人员在现场(需求方100)进行抄表、维护和检查的目的。因而,可以通过几米的短距离的近场通信来实现维护终端4和子机2之间的通信。此外,维护终端4通过使用预先分配至电力计1以识别电力计1的信息(例如,仪表编号)来识别子机2。在维护终端4尝试与期望需求方100的子机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维护终端4例如不会误与邻近的需求方100的子机2进行通信。
电力公司和需求方100之间的责任分界点在电力计1处。因此,电力公司负责管理母机3、维护终端4、专用线路7、上位服务器8、第一通信路径11和第三通信路径13,并且需求方100负责管理电气设备9和第二通信路径12。第一通信路径11包括在电力计1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信息提供途径(所谓的A途径)中。第二通信路径12包括在使得能够从电力计1直接获得信息的信息提供途径(所谓的B途径)中。
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被配置为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的第二接口部22和被配置为与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的第三接口部23通过使用同一通信协议(通信规约)来进行无线通信。换句话说,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使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所用的通信协议相同,以使得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经由分别使用电波作为介质的第二通信路径12和第三通信路径13来进行通信,而且使用同一频带和同一调制方式。
例如,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利用指定低功率无线站所用的920MHz波段分别与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使用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来进行需求方100附近的通信,并且例如将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各自的发送输出设置为20mW。
在不同通信路径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例如,频带和调制方式)相同并且使用相同信道(例如,频率和时隙)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不同的通信路径之间的干涉。
有鉴于此,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使用同一通信协议,但通过使用不同的信道来进行无线通信,以使得第二通信路径12和第三通信路径13彼此独立。
总之,在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中使用定义(具有)彼此不同的多个信道的通信协议。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来进行无线通信。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是从利用通信协议所定义的多个通信信道中、以在来自第二接口部22的电波和来自第三接口部23的电波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的方式所选择的。注意,期望将短语“不会发生干涉”解释为在严格意义上不会发生干涉、或者实质不会发生干涉。
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同一通信协议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路径来进行无线通信就足够了。因而,除上述的使用920MHz波段的通信协议以外,还可利用各种类型的通信协议。例如,对于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可利用诸如Wi-Fi(注册商标)、ZigBee(注册商标)和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期望标准。
如上所述,在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使用同一通信协议,因而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可以由一个通信模块26构成。
总之,利用一个通信模块26来实现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因而,子机2可以通过使用一个通信模块26与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这两者进行通信。注意,例如,可以利用来自控制部25的向着通信模块26的指示来切换该通信模块26是用作第二接口部22还是用作第三接口部23。
接着,参考图2来说明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操作。
子机2从电力计1(参见图1)获得按规则间隔(例如,每1分钟、每5分钟和每10分钟)测量到的抄表数据,并将所获得的预定时间段(例如,一整天)的抄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未示出)中。
母机3可与连接至由配电线5所形成的第一通信路径11的多台子机2进行通信。母机3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与各子机2进行通信,由此从多台子机2定期收集抄表数据(所谓的定期抄表)。例如在当前时刻变为每天的规定时间点(例如,0点)的情况下,母机3与子机2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以请求子机2发送抄表数据,然后作为针对这种请求的应答从子机2接收到抄表数据,并且将该抄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未示出)中。在母机3从连接至配电线5的所有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的情况下,母机3对所获得的抄表数据进行集约以形成抄表信息,并将该抄表信息经由专用线路7(参见图1)发送至上位服务器8(参见图1)。
子机2还具有响应于来自维护终端4的请求来将所存储的抄表数据发送至维护终端4的功能。换句话说,维护终端4经由第三通信路径13与子机2进行无线通信以请求子机2发送抄表数据,然后通过作为针对这种请求的应答从子机2接收抄表数据来获得抄表数据(现场抄表)。简言之,在母机3所进行的定期抄表失败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维护终端4来进行现场抄表,因此可以获得遗漏的抄表数据。
维护终端4还具有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的功能。也就是说,维护终端4经由第三通信路径13、子机2和第二通信路径12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因此,例如,维护终端4可以将诸如针对电气设备9的改变设置等的指示数据经由第三通信路径13发送至子机2,并且指示子机2将该指示数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12传送至电气设备9。此外,维护终端4可以经由子机2接收来自电气设备9的回复数据。
另外,例如,子机2经由第二通信路径12与电气设备9进行无线通信以将电力计1的测量结果发送至电气设备9,由此电气设备9可以显示需求方100中的使用电力量。此外,为了抑制能量需求的峰值(峰值削减)的目的,子机2将从电力公司侧经由母机3发送来的信号通过第二通信路径12发送至电气设备9,由此可以对负载的操作进行控制。
母机3可以通过将针对需求方100中的电气设备9的信息的请求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发送至子机2,来收集子机2经由第二通信路径12从电气设备9所获得的电气设备9的信息。此外,维护终端4可以将通过现场抄表所获得的抄表数据经由第三通信路径13发送至子机2,并且使子机2将该抄表数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发送至母机3。
另外,维护终端4可以具有如下功能,其中该功能将用于改变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所使用的通信设置(例如,频带、调制方式、诸如发送输出和接收灵敏度等的通信水平)的请求发送至子机2。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可以根据需求方100中的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状态以及需求方100中的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状态,来改变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的通信设置。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结构,除母机3和维护终端以外,安装至电力计1的子机2还可以与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结果,例如,电气设备9能够通过显示电力计1的测量结果来使需求方100的电力使用量可视化。此外,为了抑制能量需求的峰值(即,峰值削减)的目的,可以根据来自电力公司侧的信号来控制电气设备9。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子机2,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使用同一通信协议,因此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可以由一个通信模块26构成。因而,与子机2包括三个以上的通信接口以除具有与母机3和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的功能的结构相对比,可以使本实施例的子机2小型化且低成本化。换句话说,尽可能避免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的大型化和高成本化,另一方面存在除上位装置(母机3)30以外、子机2还可以与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这一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电力线传输通信来进行子机2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并且使用无线通信来分别进行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以及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因而,可以使子机2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的通信量与其它通信的通信量分离。简言之,该电力管理系统10可以防止子机2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与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或者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发生干涉。
此外,将子机2安装至电力计1,因而可以在无需更换电力计1自身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或更换子机2来构造如上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10。另外,可以通过仅更换子机2来改变添加至电力计1的功能,因此存在电力管理系统10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扩展性的优点。
注意,在本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在需要的情况下将短语“接口部”表示为“I/F”。
在上述的电力管理系统10中,为了使得上位装置30能够识别一个或多个子机2,需要向各子机2分配识别信息。例如,从子机2为了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所使用的地址、唯一地设置到子机2的产品编号和设置到具有通信功能的子机2的MAC地址中选择这种识别信息。将识别信息唯一地分配至上位装置30所管理的子机2就足够了。总之,识别信息相对于母机3所管理的子机2是唯一的就足够了。如图3所示,子机2的控制部25包括用于保持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保持部251。换句话说,控制部25包括存储有子机2特有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例如,控制部25被配置为在从上位装置30接收到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所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存储在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注意,在图3中没有示出仪表I/F 24。
以下说明母机3发出分配至母机3所管理的子机2的通信所用的地址并且使用该地址作为识别信息的示例。因此,利用母机3发出子机2为了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经由A途径的通信)所使用的地址。在该示例中,母机3响应于从子机2接收到地址请求来发出地址,并将所发出的地址发送至发送了地址请求的子机2。另外,母机3按接收到地址请求的顺序来向子机2发出地址。该地址是表示发出顺序的整数值。
图4示出在集体住宅的住户(需求方100)中分别配置有子机2的示例,并且子机2的右侧所记载的数字表示母机3所发出的地址。图4所示的正方形示意性表示住户的分割,并且标记“--号室”表示住户编号。在该示例中,将一台母机3设置在集体住宅的建筑物中,并且从该集体住宅的住户中分别配置的子机2收集抄表数据。
如上所述,母机3按接收到地址请求的顺序向子机2分配地址。如图4所示,在住户编号所表示的住户的物理位置和子机2的地址之间没有关系。如上所述,如果不需要地址和住户编号之间的关系,则便于进行向子机2分配地址的过程,由此促进了系统的导入。
在这方面,必须对子机2的通信范围进行限制,以使得子机2能够与自家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但不能与邻家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此外,必须限制子机2和维护终端4彼此进行通信的范围,以使得在子机2与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的时间段内,维护终端4不能与其它子机2进行通信。对通信范围进行限制的众所周知的技术可以包括选择通信范围中所使用的信道的技术、调节发送侧的输出电力(发送输出)和接收侧的接收灵敏度其中之一的技术、以及分发通信范围中所使用的加密密钥的技术。
不仅针对第二I/F 22和第三I/F 23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情况、而且针对使用配电线5作为传输介质的电力线传输通信的情况,可能均需要进行通信范围的限制。以下说明选择信道的技术,之后说明调节输出电力和接收灵敏度至少之一的技术。
子机2从预定可选范围内的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二I/F 22和第三I/F 23中所使用的信道。注意,通常不使用第三I/F 23。有鉴于此,优选地,所有子机2的第三I/F 23使用相同的信道,并且在不使用第三I/F 23的情况下,该信道由第二I/F 22所使用。
利用频率和时隙中的至少一个来定义信道。关于子机2,利用从各种频率、各种时隙、或者各种频率和各种时隙的组合中所选择的可选范围中的参数来定义子机2的第二I/F 22和第三I/F 23要使用的信道。注意,可以利用频率、时隙、或者频率和时隙的组合来定义信道。
在子机2中,控制部25包括信道选择部252,其中该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从预定可选范围内的多个信道中选择子机2所使用的信道。
总之,如图3所示,子机2的控制部25包括信道选择部252,其中该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无线通信(利用第三接口部23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通信信道(第一通信信道)。另外,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指定第二无线通信(利用第二接口部22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通信信道(第二通信信道)。在本实施例中,信道选择部252选择相同的信道作为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
信道选择器252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利用第二接口部22的无线通信和利用第三接口部23的无线通信中的至少一个要使用的通信信道就足够了。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信道,使用与上述可选范围中的参数相关联的0以上的整数值。没有意图限制用于表示信道的格式。然而,使用整数值使得能够容易地指定信道。
在确定要使用的信道之前,子机2进行用于暂定地设置信道的前处理,并且在评价利用前处理中所设置的信道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干涉之后,进行根据需要基于评价结果来改变信道的后处理。总之,子机2进行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的两个处理。在前处理中,暂定地设置信道(以下称为“初始信道”),并且在后处理中,适当地改变初始信道以避免发生干涉。
如图3所示,子机2在控制部25中包括:干涉评价部253,用于评价使用暂定地设置的初始信道的情况下的干涉的程度;以及改变指示部254,用于在存在干涉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指示信道选择部252改变信道。简言之,如图3所示,子机2的控制部25包括干涉评价部253和改变指示部254。
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判断关于通信信道是否发生电波的干涉。例如,干涉评价部253计算表示干涉程度的评价值,并且通过将该评价值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评价干涉程度。
关于用于评价干涉程度的评价值,例如,可以使用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频率、时隙或它们的适当组合。在接收信号强度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干涉。另外,在频率之间的差小的情况下、或者在时隙彼此邻接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干涉。因而,通过使这些信息数值化作为评价值,可以获得用于评价干涉程度的指示。假定将评价值确定为随着干涉程度的变化而单调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干涉评价部253将评价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在评价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干涉评价部253判断为干涉程度高并且需要改变信道。
在干涉评价部253判断为发生干涉的情况下,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将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例如,在干涉评价部253判断为需要改变信道(即,评价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改变指示部254指示信道选择部252改变所选择的信道。另外,在干涉评价部253判断为没有发生干涉的情况下,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不向信道选择部252提供改变指示。例如,在干涉评价部253中评价值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改变指示部254使用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信道来进行通信。
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来改变通信信道。
特别地,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根据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所存储的识别信息来从多个信道中选择作为通信信道的候选的初始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从多个信道中选择与初始信道不同的信道,并将所选择的信道设置为通信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没有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将初始信道设置为通信信道。
以下将使用图4所示的情况来说明子机2的操作的具体示例。该操作示例仅是示例,并且并不意图限制子机2的操作,因此子机2可以进行其它可选操作。
该例示示例示出母机3响应于来自子机2的地址请求而向子机2发出识别信息的状态。子机2将母机3所发出的识别信息保持在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在该操作示例中,信道选择部252选择与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所保持的两个数位的整数值的最低有效位相对应的信道作为初始信道。在该例示示例中,在母机3的管理下所发出的识别信息(地址)具有诸如“02”、“54”、…、“15”和“23”等的两个数位。母机3发出不与已发出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因此在母机3的管理范围内不会发出相同的识别信息。
另一方面,子机2的信道选择部252使用与识别信息的最低有效位相对应的信道作为初始信道,因此如图5所示,将与一个数位的数值(即“0”~“9”)相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初始信道。在图4所示的实例的情况下,向在垂直方向邻接的102号室和202号室赋予相同的初始信道“04”,并且向在垂直方向邻接的203号室和303号室赋予相同的初始信道“05”。
注意,通过使用由整数值定义的识别信息的最低有效位来选择初始信道,但也可以利用其它规则来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将由整数值定义的识别信息除以适当除数所得的余数来选择初始信道。在基于最低有效位来选择初始信道的情况下,可选择的信道的个数为10个。而在基于余数来选择初始信道的情况下,可选择的信道的个数依赖于除数的大小。
如上所述,在住户(需求方100)的位置和子机2的识别信息之间不存在关系。因此,在基于识别信息的最低有效位来选择信道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向邻接的住户中所设置的子机2设置相同的信道。因而,存在向邻接的多台子机2重复设置初始信道的可能性。在将初始信道相同的子机2配置成彼此邻接的情况下,在通信时有可能发生干涉。
子机2测量可选范围内的所有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以检测设置到存在于子机2可以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子机2的初始信道。并且,子机2将与大于规定阈值的接收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信道记录作为“使用中信道”。利用干涉评价部253来进行用于检测使用中信道的处理。为了检测使用中信道,需要针对各信道测量接收信号强度。因而,干涉评价部253顺次检测可选范围内的所有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使用中信道与要使用的信道相同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干涉。因而,子机2的干涉评价部253尝试提取使用所提取的使用中信道中的与自机的初始信道相同的信道的子机2。在测量各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处理中,子机2接收其它子机2的识别信息以及信道。例如,子机2的干涉评价部253接收从其它子机2所输出的包以评价接收信号强度,并且从所接收到的包的头部提取其它子机2的识别信息。结果,子机2获得初始信道相同并且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阈值的其它子机2的识别信息。
在这里所述的示例中,子机2的识别信息是整数值。在对多台子机2设置相同的初始信道的情况下,干涉评价部253基于识别信息的大小来从这多台子机2中选择能够使用该初始信道的一台子机2。在存在多台设置相同的初始信道并且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阈值的子机2的情况下,干涉评价部253比较识别信息的大小。在自机的识别信息最小的情况下,干涉评价部253允许自机继续使用该初始信道作为通信信道。此外,在自机的识别信息不是最小的情况下,自机的干涉评价部253利用改变指示部254来请求信道选择部252改变信道。
在干涉评价部253请求改变指示部254改变信道的情况下,首先,干涉评价部253尝试从可选范围内的信道中提取接收信号强度等于或小于阈值的信道。在该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没有使用该信道、或者即使在使用该信道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发生干涉。因而,将所提取的信道视为“空信道”。在提取出空信道的情况下,干涉评价部253将该空信道的信息提供至改变指示部254。总之,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判断多个信道是否包括不会发生电波的干涉的空信道。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在判断为多个信道包括空信道的情况下,将指定该空信道的空信道信息提供至改变指示部254。注意,在一些情况下,存在多个空信道。在这些情况下,空信道信息分别指定多个空信道。
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从空信道信息所指定的空信道中选择要设置为通信信道的指定空信道,并且将表示该指定空信道的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例如,改变指示部254在经过了基于初始信道所确定的待机时间之后,指示信道选择部252改变信道。确定该待机时间,以使得初始信道的值越小,待机时间越短(例如,通过将单位时间乘以初始信道来给出该待机时间)。在这样确定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初始信道不同的子机2同时选择相同的空信道。
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该改变指示所指定的使用空信道作为通信信道。
图6整体示出上述的信道选择技术。作为前处理,所述子机2的信道选择部252选择与由整数值所定义的所述子机2的识别信息的最低有效位相对应的初始信道(S11)。之后,子机2的干涉评价部253顺次检测可选范围内的所有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S12),提取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阈值的信道作为使用中信道,并且存储所提取的信道(S13)。接着,干涉评价部253从包的头部提取使用中信道与初始信道重复的子机2的识别信息(S14)。在存在使用中信道与初始信道一致的子机2、并且由于该子机2的存在而可能造成干涉的情况下,比较子机2的识别信息的大小(S15)。
在子机2的识别信息最小的情况下(S15中为“是”),则继续初始信道的使用(S16)。另一方面,在自机的识别信息不是最小的情况下(S15中为“否”),干涉评价部253针对所有信道评价接收信号强度以提取空信道(S17)。在提取出空信道的情况下,在经过了预定待机时间之后(S18),改变指示部254指示信道选择部252选择所提取出的空信道中的与最小值相对应的空信道作为第二I/F 22要使用的信道(S19)。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信道选择部252来选择第二I/F 22要使用的信道,结果子机2通过使用所选择的信道开始工作(S20)。
即使在对多台子机2设置相同的初始信道的情况下,假定从这些子机2中的任意子机2所输出的包的头部无法被其它子机2识别出,则也无法检测到重复设置初始信道这一事实。在子机2之间的物理距离相对较大、或者在子机2之间存在相对较多的隔板的情况下,接收信号强度可能过低而使得无法识别相互的子机2的头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有可能发生干涉的情况下,也不进行子机2的识别信息的比较。
换句话说,即使在对多台子机2设置相同的初始信道的情况下,假定子机2可以与维护终端4和自家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但无法与其它子机2进行通信,则子机2也可以毫无改变地使用该初始信道。
有鉴于此,子机2的控制部25包括:通信质量评价部255,用于通过测试通信来评价通信质量;以及电力指示部256,用于调节第二I/F 22的输出电力和第三I/F 23的输出电力。
通信质量评价部255被配置为评价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第一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例如,通信质量评价部255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第一通信信道)来进行测试通信,以评价子机2和通信终端4之间的通信路径13的通信质量(第一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
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将与通信信道(第一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设置为使得通信质量评价部255所评价的通信质量能够满足预定条件的强度范围的下限值。例如,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在通信质量评价部255所评价的通信质量(通信路径13的通信质量)满足预定条件的范围内,使从第三接口部23输出的电波(与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下降。
另外,通信质量评价部255被配置为评价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第二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例如,通信质量评价部255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第二通信信道)来进行测试通信,以评价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路径12的通信质量(第二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将与第二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设置为使得通信质量评价部255所评价的通信质量(第二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能够满足预定条件的强度范围的下限值。例如,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在通信质量评价部255所评价的通信质量(通信路径12的通信质量)满足预定条件的范围内,使从第二接口部22所输出的电波(与第二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下降。
在子机2获得母机3所发出的通信所用的地址并且设置初始信道之后,子机2首先在维护终端4和自身所管理的自家的电气设备9之间进行测试通信。注意,在对子机2设置初始信道的处理中,假定以下:子机2的施工人员携带有维护终端4,因而维护终端4存在于子机2的通信范围内。
进行测试通信的子机2使发送包时的输出电力随时间的经过而减少,并且控制通信质量评价部255,以针对第二I/F 22和第三I/F 23中的至少一个获得诸如通信错误率和重传率等的通信统计信息(通信质量)。另外,该子机2控制电力指示部256以使第二I/F 22和第三I/F 23中的至少一个的输出电力减少至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质量保持良好的范围的容许下限。
如上所述,使子机2的输出电力减少至容许下限,因而即使在对多台子机2设置相同的初始信道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干涉。此外,子机2使输出电力在通信质量保持良好的范围内减少至容许下限,因此可以维持维护终端4与自家的电气设备9的通信质量。结果,降低了子机2改变初始信道的概率,并且尽管可选择的信道的个数受到限制,但即使在子机2的台数大于信道的个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信道进行设置以避免干涉。
为了使得能够在子机2和自家的电气设备9之间进行通信,需要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关联(信道设置)。电气设备9包括登记模式和正常模式这两个工作模式,其中在该登记模式中,设置信道以使电气设备9与子机2相关联,以及在正常模式中,电气设备9利用所设置的信道进行工作。例如,在登记模式中,电气设备9随时间的经过顺次选择所有的信道,直到电气设备9接收到从子机2定期送来的包为止。
在一个示例中,从子机2送来的包包括用于识别电力计1的信息(例如,仪表编号),并且施工人员将该用于识别电力计1的信息输入至电气设备9。在该示例中,电气设备9比较用于识别电力计1的信息以选择自家的子机2的信道。因而,可以无误地进行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关联。
在登记模式中,电气设备9接收所有信道的包,因此电气设备9可以从其它家的子机2接收包。然而,使用用于识别电力计1的信息可以防止电气设备9与其它家的子机2相关联。在信道的选择结束的情况下,电气设备9开始正常模式并且开始利用所选择的信道与子机2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例如,维护终端4是电力公司的作业人员(抄表员)访问以进行电力计1的抄表所使用的。此时,维护终端4与子机2进行通信以获得包括电力量的累计值的抄表数据等。因此,除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信道设置以外,还需要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信道设置。
维护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是固定的。因而,如果禁止子机2使用分配至维护终端4的信道,则子机2所用的信道的可选范围变窄。考虑到信道的使用效率,对可选信道的个数进行限制、而将一个信道排他地分配至使用频度小的维护终端4,这一做法并不可取。
由于该原因,本实施例的子机2被配置为在第三I/F 23没有与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的时间段内,使用分配至维护终端4的信道来进行第二I/F 2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在检测到维护终端4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出让维护终端4要使用的信道的子机2使得维护终端4能够使用该信道,选择其它信道并使用所选择的信道。
可以通过接收到在电力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子机2附近开始操作维护终端4的情况下从维护终端4送出的电波来检测到维护终端4的使用开始。在子机2的附近使用维护终端4,因而子机2可以接收电场强度相对较高的电波。因而,子机2可以通过评价第三I/F 23所接收到的电波的电场强度来检测到维护终端4的使用开始。维护终端4可以在开始使用时向子机2发送加入请求的包,以使得子机2识别出该包的头部中所包括的维护终端4的地址。
关于选择维护终端4要使用的信道的子机2,在第三I/F 23识别出维护终端4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改变指示部254指示信道选择部252以随时间的经过顺次选择所有的信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判断是否开始通信终端(维护终端)4的使用。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第三接口部23判断为开始通信终端4的使用的情况下,提供如下改变指示,其中该改变指示指定不会与通信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发生干涉的信道作为第二通信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将第二通信信道改变为改变指示部254所指定的信道。
另外,在改变指示部254顺次选择信道的时间段内,干涉评价部253监视各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子机2将接收信号强度等于或小于阈值(基准值)的信道检测作为空信道,并且将该空信道分配作为第二I/F 22所使用的信道。
例如,假定维护终端4使用信道“0”。在该示例中,如图7所示,在201号室的子机2的识别信息为“10”的情况下,该识别信息的最低有效位为“0”。在根据上述规则来选择信道的情况下,子机2的第二I/F 22所使用的信道也是由“0”指定的信道。结果,201号室的子机2使用与维护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相同的信道来进行与电气设备9的通信。
在图4所示的配置示例中,子机2没有使用信道“1”,并且假定在201号室的子机2处,103号室、203号室和303号室中所使用的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过低而不会发生干涉。在如图7所示将这些信道分配至各个子机2的情况下,201号室的子机2所检测到的空信道是四个信道“1”、“6”、“8”和“9”。
在201号室的子机2的第三I/F 23检测到维护终端4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该子机2的改变指示部254将使用当前分配至第二I/F 22的信道“0”的使用权出让给维护终端4,并且在空信道内搜索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所用的信道。
子机2的空信道是四个信道“1”、“6”、“8”和“9”。在使用选择空信道中的最小信道的规则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子机2选择信道“1”作为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所用的信道(第二通信信道)。可以适当确定子机2选择信道的规则,并且例如子机2可以选择其它空信道。
子机2改变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所用的信道,因而子机2在改变信道之前将预告发送至电气设备9,以指示电气设备9也改变信道。注意,需要电气设备9和子机2之间的关联。由于该原因,将用于识别电力计1的信息包括在从子机2发送至电气设备9的包中以给出改变信道的指示,因而电气设备9可以确认出子机2是通信对方。
在从与维护终端4的通信结束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子机2使要使用的信道恢复为改变前的信道。此外,在恢复信道之前,子机2将与信道的改变有关的预告提供至电气设备9。如上所述,通常使用与维护终端4相同的信道的子机2临时改变正常使用的信道以与维护终端4进行通信。该处理使得子机2能够正常使用与维护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相同的信道,由此可以提高子机2的信道的使用效率。
此外,期望子机2指示自家的电气设备9和子机2的施工人员所携带的维护终端4进行与子机2所进行的测试通信相同的通信。在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进行测试通信的情况下,指示测试通信的子机2的通信质量评价部255监视来自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且从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获得通信质量。例如,通信质量是诸如通信错误率和重传率等的通信统计信息。
子机2的通信质量评价部255通过将接收信号强度和通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与阈值进行比较来进行评价,并由此指示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以将输出电力减少至容许下限。这样,在子机2设置信道的情况下,使电气设备9和维护终端4各自的输出电力(发送输出)减小为容许下限。因此,维护终端4和自家的电气设备9与其它家的子机2相关联的可能性降低。结果,可以避免维护终端4和自家的电气设备9与其它家的子机2的干涉的发生。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是如下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该子机2安装至用于测量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力量的电力计1,并且具有将包括电力计1所测量到的电力量的抄表数据传输至上位装置30的功能。子机2包括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二通信路径12与作为需求方100内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中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气设备9进行无线通信。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三通信路径13来与至少具有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的维护终端4进行无线通信。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同一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力计1的上游侧的配电线5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一通信路径11来与上位装置30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第一通信路径11是与用于向需求方100供给商用电力的降压变压器6的二次侧相连接的配电线(第二线路)502。
此外,关于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上位装置30包括上位服务器8和母机3。上位服务器8是用于从管理范围内的多个需求方100的电力计1收集抄表数据的服务器计算机。母机3具有与上位服务器8的通信功能,并且被配置为将从至少一个需求方100的电力计1所获得的抄表数据发送至上位服务器8。
此外,关于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维护终端4具有与电气设备9的通信功能。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还包括信道选择部252、干涉评价部253和改变指示部254。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从预定可选范围内的信道中选择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所使用的通信信道。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通过将表示在使用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信道的情况下的干涉程度的评价值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评价干涉程度。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评价值相对于阈值在干涉程度相对较大的侧的情况下,指示信道选择部252改变所选择的信道。
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还包括识别信息保持部251。识别信息保持部251被配置为将唯一的识别信息保持在上位装置30的管理范围内。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预定规则基于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所保持的识别信息来指定信道,并且选择所指定的信道作为初始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选择与初始信道不同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并且在没有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选择与初始信道相同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干涉评价部253具有如下功能,其中该功能用于从可选范围内的信道中提取不太可能发生干涉的空信道,之后将所提取的空信道的信息提供至改变指示部254。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指示信道选择部252以将当前信道改变为从由干涉评价部253所提供的信息指示的空信道中所选择的信道。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第二接口部22所使用的信道与维护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相同的情况下,在第三接口部23检测到维护终端4的使用开始时,指示信道选择部252以将第二接口部22所使用的信道从当前信道改变为不太可能发生干涉的空信道。
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还包括通信质量评价部255和电力指示部256。通信质量评价部255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信道来进行测试通信,以评价经由通信路径12的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质量。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使第二接口部22的输出电力在通信质量保持良好的范围内减少至容许下限。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信道选择部252可以选择通信所使用的频率。可选地,信道选择部252可以选择通信所使用的时隙。可选地,信道选择部252可以选择通信所使用的频率和时隙的组合。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所保持的识别信息是从上位装置30分配的。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包括以下的第一特征~第十二特征。注意,第二特征~第十二特征是可选的。
在第一特征中,子机2是如下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该电力管理系统用于从用以测量从电源(商用AC电源)14经由配电线5供给至预定场所(需求方100)的电力量的电力计1中收集包含该电力量的抄表数据。子机2包括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第三接口部23和控制部25。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与预定场所(需求方100)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4进行通信。控制部25具有以下功能:从电力计1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控制第一接口部21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上位装置30的功能;以及控制第三接口部23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通信终端4的功能。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在基于第一特征的第二特征中,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定义彼此不同的多个信道的通信协议。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来进行无线通信。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是从多个信道中以如下方式所选择的:来自第二接口部22的电波和来自第三接口部23的电波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在基于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第三特征中,第一接口部21经由配电线5连接至上位装置30。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配电线5与上位装置30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在基于第三特征的第四特征中,电力计1经由用于将来自电源14的电力调整为适合预定场所的电力的变压器(降压变压器)6连接至电源14。配电线5包括电源14和变压器6之间的第一线路501、以及变压器6和电力计1之间的第二线路502。上位装置30连接至第二线路502。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第二线路502与上位装置30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在基于第一特征至第四特征中任一特征的第五特征中,控制部25包括信道选择部252、干涉评价部253和改变指示部254。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利用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中的至少一个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通信信道。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判断关于通信信道、是否发生电波的干涉。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干涉评价部253判断为发生电波的干涉的情况下,向信道选择部252提供改变指示。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来改变通信信道。
在基于第五特征的第六特征中,控制部25还包括识别信息保持部251,其中该识别信息保持部251存储子机2特有的识别信息。信道选择部252根据识别信息保持部251所存储的识别信息,来从多个信道中选择作为通信信道的候选的初始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从多个信道中选择与初始信道不同的信道,并采用所选择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没有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初始信道作为通信信道。
在基于第五特征或第六特征的第七特征中,干涉评价部253配置为判断多个信道是否包括不会发生电波的干涉的空信道。干涉评价部253配置为在判断为多个信道包括空信道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空信道的空信道信息提供至改变指示部254。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从空信道信息所指定的空信道中选择作为通信信道要使用的使用空信道,并将用于指定使用空信道的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该改变指示所指定的使用空信道作为通信信道。
在基于第五特征至第七特征中任一特征所述的第八特征中,控制部25还包括通信质量评价部255和电力指示部256。通信质量评价部255被配置为评价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将与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设置为使得通信质量评价部255所评价的通信质量满足规定条件的范围的下限值。
在基于第五特征至第八特征中任一特征所述的第九特征中,通信信道是利用第三接口部23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二接口部22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第二通信信道。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判断通信终端4的使用是否开始。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第三接口部23判断为通信终端4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不会与通信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发生干涉的信道作为第二通信信道的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将第二通信信道改变为改变指示部254所指定的信道。
在基于第五特征至第九特征中任一特征所述的第十特征中,多个信道中的各信道是由频率、时隙、或者频率和时隙的组合所定义的。
在基于第六特征的第十一特征中,识别信息是从上位装置30提供至子机2的。
在基于第一特征至第十一特征中任一特征所述的第十二特征中,子机2安装至电力计1。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使用同一通信协议。因此,存在以下优点:可以使得子机2不仅能够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还能够与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而且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子机2的大型化和高成本化。
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包括母机3、子机2和维护终端4。母机3具有如下功能,其中该功能用于与被配置为从管理范围内的多个需求方100的电力计1收集包括电力计1所测量到的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力量的抄表数据的上位服务器8进行通信,并且将从至少一个需求方100的电力计1所获得的抄表数据传输至上位服务器8。子机2安装至电力计1,并且具有将抄表数据传输至母机3的功能。维护终端4至少具有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子机2包括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第一通信路径11与母机3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二通信路径12与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中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气设备9进行无线通信。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三通信路径13来与至少具有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的维护终端4进行无线通信。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通过使用同一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包括以下的第十三特征~第十五特征。注意,第十四特征和第十五特征是可选的。
在第十三特征中,电力管理系统10包括子机2、上位装置30和通信终端4。子机2被配置为从用于测量从电源14经由配电线5供给至预定场所的电力量的电力计1获得包含电力量的抄表数据。上位装置30被配置为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通信终端4被配置为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子机2包括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第三接口部23和控制器25。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与预定场所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4进行通信。控制部25具有以下功能:从电力计1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控制第一接口部21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上位装置30的功能;以及控制第三接口部23以将抄表数据发送至通信终端4的功能。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在基于第十三特征的第十四特征中,上位装置30包括连接至配电线5的母机3和连接至母机3的上位服务器8。母机3具有从子机2获得抄表数据的功能、以及将从子机2所获得的抄表数据发送至上位服务器8的功能。上位服务器8被配置为存储从母机3所接收到的抄表数据。
在基于第十三特征或第十四特征的第十五特征中,通信终端4具有与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的功能。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使用同一通信协议。因此,存在以下优点:可以使得子机2不仅能够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还能够与需求方100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9进行通信,而且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子机2的大型化和高成本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与实施例1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不同之处在于:子机2的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一通信路径11来以无线通信方式与母机3进行通信。在下文,将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定与实施例1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并且将省略针对这些组件的说明。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子机3和母机4之间的通信、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以及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是无线通信,因而子机2无需连接至配电线5。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Wi-Fi(注册商标)或PHS(个人手机系统)线路等来实现第一接口部21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作业人员在将子机2安装至电力计1的处理中,无需进行将子机2连接至配电线5的作业。结果,存在可以便于进行子机2的导入作业的优点。
另外,第一接口部21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与第二接口部22相同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换句话说,在子机2中,第一接口部21和第二接口部22可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该结构,可以利用一个通信模块来实现第一接口部21、第二接口部22和第三接口部23,由此可以使子机2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可选地,第一接口部21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与第二接口部22不同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换句话说,第一接口部21和第二接口部22可被配置为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以使得第一通信路径11和第二通信路径12形成相互独立的通信路径。例如,通信协议是无线通信方式,并且定义诸如频率、调制方式、时隙、电波的发送输出、电波的接收灵敏度和天线的配置等的规则。
在该结构中,可以使用与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以及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所用的通信路径独立的通信路径来进行子机2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因此,该电力管理系统10可以避免子机2和母机3之间的通信与子机2和维护终端4之间的通信或者子机2和电气设备9之间的通信发生干涉。
在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第一通信路径11来以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装置30进行通信。
换句话说,除上述第一特征以外,本实施例的子机2包括以下的第十六特征。在第十六特征中,第一接口部21被配置为与上位装置30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第一接口部21和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同一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
换句话说,除第十六特征以外,本实施例的子机2可以包括以下的第十七特征。在第十七特征中,第一接口部21和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电力管理系统10的子机2中,第一接口部21和第二接口部22可被配置为使用彼此不同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以使得第一通信路径11和第二通信路径12形成相互独立的通信路径。
换句话说,代替第十七特征,本实施例的子机2可以包括以下的第十八特征。在第十八特征中,第一接口部21和第二接口部22被配置为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
注意,本实施例的子机2根据需要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二特征、第五特征~第十二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
另外,本实施例的子机2根据需要可以包括以下的第十九特征~第二十三特征。
在基于第十六特征至第十八特征中任一特征的第十九特征中,控制部25包括信道选择部252、干涉评价部253和改变指示部254。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利用第一接口部21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判断关于该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是否发生电波的干涉。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干涉评价部253判断为发生电波的干涉的情况下,将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来改变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
在基于第十九特征的第二十特征中,控制部25包括还识别信息保持部251,其中该识别信息保持部251用于存储子机2特有的识别信息。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根据识别信息保持部251中所存储的识别信息,来从多个信道中选择作为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的候选的初始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从多个信道中选择与初始信道不同的信道,并且采用所选择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没有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初始信道作为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
在基于第二十二特征或第二十三特征的第二十一特征中,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判断多个信道是否包括不会发生电波的干涉的空信道。干涉评价部253被配置为在判断为多个信道包括空信道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空信道的空信道信息提供至改变指示部254。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从空信道信息所指定的空信道中选择作为通信信道要使用的使用空信道,并将用于指定使用空信道的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该改变指示所指定的使用空信道作为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
在基于第十九特征至第二十一特征中任一特征的第二十二特征中,控制部25还包括通信质量评价部255和电力指示部256。通信质量评价部255配置为评价信道选择部252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电力指示部256被配置为将与通信信道(第三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设置为使得通信质量评价部255所评价的通信质量满足规定条件的范围的下限值。
在基于第十九特征至第二十二特征中任一特征的第二十三特征中,第三接口部23被配置为判断通信终端4的使用是否开始。改变指示部254被配置为在第三接口部23判断为通信终端4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将如下改变指示提供至信道选择部252,其中该改变指示指定不会与通信终端4所使用的信道发生干涉的信道作为第三通信信道。信道选择部252被配置为在从改变指示部254接收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将第三通信信道改变为改变指示部254所指定的信道。
其它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Claims (18)

1.一种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所述电力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从用于测量从电源经由配电线供给至预定场所的电力量的电力计中收集包含所述电力量的抄表数据,所述子机包括:
第一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上位装置进行通信;
第二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预定场所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
第三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其具有以下功能:从所述电力计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的功能;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装置的功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三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能,
其中,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以及
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定义彼此不同的多个信道的通信协议,
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来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所述彼此不同的通信信道是从所述多个信道中以如下的方式所选择的:来自所述第二接口部的电波和来自所述第三接口部的电波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部经由所述配电线连接至所述上位装置,以及
所述第一接口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配电线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电力计经由用于将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调整为适合所述预定场所的电力的变压器连接至所述电源,
所述配电线包括所述电源和所述变压器之间的第一线路以及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电力计之间的第二线路,
所述上位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二线路,以及
所述第一接口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二线路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电力线传输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包括:
信道选择部,其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至少之一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通信信道;
干涉评价部,其被配置为判断关于所述通信信道、是否发生电波的干涉;以及
改变指示部,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干涉评价部判断为发生所述电波的干涉的情况下,向所述信道选择部提供改变指示,以及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来改变所述通信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还包括识别信息保持部,所述识别信息保持部存储所述子机特有的识别信息,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识别信息保持部中所存储的所述识别信息,来从所述多个信道中选择作为所述通信信道的候选的初始信道,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多个信道中选择与所述初始信道不同的信道,并采用所选择的信道作为所述通信信道,以及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没有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初始信道作为所述通信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干涉评价部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多个信道是否包括不会发生电波的干涉的空信道,
所述干涉评价部被配置为在判断为所述多个信道包括所述空信道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所述空信道的空信道信息提供至所述改变指示部,
所述改变指示部被配置为从所述空信道信息所指定的所述空信道中选择作为所述通信信道要使用的使用空信道,并将用于指定所述使用空信道的所述改变指示提供至所述信道选择部,以及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采用所述改变指示所指定的所述使用空信道作为所述通信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还包括:
通信质量评价部,其被配置为评价所述信道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以及
电力指示部,其被配置为将与所述通信信道相对应的电波的强度设置为使得所述通信质量评价部所评价的所述通信质量满足规定条件的下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通信信道是所述第三接口部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信道,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无线通信要使用的第二通信信道,
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通信终端的使用是否开始,
所述改变指示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接口部判断为所述通信终端的使用开始的情况下,将用于指定不会与所述通信终端所使用的信道发生干涉的信道作为所述第二通信信道的所述改变指示提供至所述信道选择部,以及
所述信道选择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改变指示部接收到所述改变指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通信信道改变为所述改变指示部所指定的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信道是利用频率、时隙、或者频率和时隙的组合所定义的。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识别信息是从所述上位装置提供至所述子机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其中,
所述子机安装于所述电力计。
16.一种电力管理系统,包括:
子机,其被配置为从用于测量从电源经由配电线供给至预定场所的电力量的电力计中获得包含所述电力量的抄表数据;
上位装置,其被配置为从所述子机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以及
通信终端,其被配置为从所述子机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
其中,所述子机包括:
第一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上位装置进行通信;
第二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预定场所中所设置的电气设备进行通信;
第三接口部,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其具有以下功能:从所述电力计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的功能;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装置的功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三接口部以将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能,
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各自被配置为进行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以及
所述第二接口部和所述第三接口部被配置为使用同一通信协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上位装置包括连接至所述配电线的母机和连接至所述母机的上位服务器,
所述母机具有用于从所述子机中获得所述抄表数据的功能以及用于将从所述子机中所获得的所述抄表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服务器的功能,以及
所述上位服务器被配置为存储从所述母机所接收到的所述抄表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力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终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气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
CN201380011758.9A 2012-03-01 2013-02-26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41374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5651 2012-03-01
JP2012-045651 2012-03-01
JP2012155692 2012-07-11
JP2012-155692 2012-07-11
PCT/JP2013/001136 WO2013128902A1 (ja) 2012-03-01 2013-02-26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の子機およ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7431A true CN104137431A (zh) 2014-11-05

Family

ID=4908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1758.9A Pending CN104137431A (zh) 2012-03-01 2013-02-26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5682A1 (zh)
JP (1) JP5891462B2 (zh)
CN (1) CN104137431A (zh)
IN (1) IN2014DN07044A (zh)
WO (1) WO20131289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0192A (zh) * 2021-04-22 2021-07-13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3017B2 (ja) * 2014-02-12 2017-1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管理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管理システム
WO2015146199A1 (ja) * 2014-03-27 2015-10-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機器制御装置、無線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無線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JP6352672B2 (ja) 2014-04-22 2018-07-0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459508B2 (ja) * 2014-12-26 2019-01-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DE102015010944A1 (de) 2015-08-19 2017-02-23 Diehl Metering Systems Gmbh Bidirektionales Funk-Da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US10528016B2 (en) * 2017-02-07 2020-01-0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utomatic remote server query for hands free commissioning and configuration
US10642770B2 (en) 2017-02-07 2020-05-0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ynamic master controller selection
JP7247385B2 (ja) * 2017-02-21 2023-03-28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半導体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7276870B (zh) * 2017-06-15 2020-08-28 上海一诺仪表有限公司 仪表下位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958103B2 (ja) * 2017-08-16 2021-11-0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親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7920089A (zh) * 2017-12-28 2018-04-17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荷互动终端信息安全防护认证加密方法
JP6906466B2 (ja) * 2018-03-20 2021-07-21 株式会社東芝 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テスト方法
JP7099234B2 (ja) * 2018-10-02 2022-07-1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6944503B2 (ja) * 2018-11-21 2021-10-06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無線防災システムの設定装置及び中継器ノード
DE102018129690A1 (de) * 2018-11-26 2020-05-28 Insta Gmbh Ansteuermodul zum drahtlosen Ansteuern eines in einem Gebäudeinstalltionsfunknetzwerk eingebundenen Aktors, sowie Verfahren zur Einrichtung desselben und Anordnung
CN112489412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抄表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3007A (ja) * 1995-12-08 1997-06-20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検針処理方式
CN2494989Y (zh) * 2001-08-24 2002-06-12 陕西银河电力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电力线路载波采集器
JP2008216243A (ja) * 2007-02-08 2008-09-18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消費電力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消費電力表示方法
CN201170925Y (zh) * 2008-03-03 2008-12-24 王燕军 远程居民集中抄表控制系统
JP2011114448A (ja) * 2009-11-25 2011-06-09 Mega Chips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1250301A (ja) * 2010-05-28 2011-12-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遠隔検針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8962B2 (en) * 2000-04-14 2006-02-14 Current Technologies, Ll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03228783A (ja) * 2002-02-04 2003-08-15 Toshiba Corp セキュリティーシステム
JP2003249973A (ja) * 2002-02-22 2003-09-05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US7216108B2 (en) * 2002-08-14 2007-05-08 Itron, Inc. Transferable meter licenses using smartcard technology
JP2004348377A (ja) * 2003-05-21 2004-12-09 Toshiba Corp 無線検針システム
US20080177678A1 (en) * 2007-01-24 2008-07-24 Paul Di Martini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utility and its customer locations
JP4910933B2 (ja) * 2007-08-08 2012-04-04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無線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4875665B2 (ja) * 2008-06-19 2012-02-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遠隔検針システム
JP5874023B2 (ja) * 2010-05-28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遠隔検針システム、中継親局
US20120249339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tility meter display system
WO2013054415A1 (ja) * 2011-10-13 2013-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3007A (ja) * 1995-12-08 1997-06-20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検針処理方式
CN2494989Y (zh) * 2001-08-24 2002-06-12 陕西银河电力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电力线路载波采集器
JP2008216243A (ja) * 2007-02-08 2008-09-18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消費電力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消費電力表示方法
CN201170925Y (zh) * 2008-03-03 2008-12-24 王燕军 远程居民集中抄表控制系统
JP2011114448A (ja) * 2009-11-25 2011-06-09 Mega Chips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1250301A (ja) * 2010-05-28 2011-12-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遠隔検針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0192A (zh) * 2021-04-22 2021-07-13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8902A1 (ja) 2013-09-06
JP5891462B2 (ja) 2016-03-23
JPWO2013128902A1 (ja) 2015-07-30
US20150035682A1 (en) 2015-02-05
IN2014DN07044A (zh) 2015-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7431A (zh)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CN104137566A (zh)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CN104137430A (zh) 电力管理系统的子机和电力管理系统
EP1880563B1 (en) Data integrity in a mesh network
JP348518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化されたメーター読み取りのための電子式電気メーター
US7277027B2 (en) Electronic electric meter for networked meter reading
CN101652824A (zh) 用于智能电路断路器的方法和设备
KR101125968B1 (ko) 전력 사용량 원격 검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142667A (zh) 断路器和电力监测系统
WO2013167165A1 (en) Utility meter box
CN200996970Y (zh) 能够对高压端、低压端电量进行计量对比的防窃电装置
US8362917B2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mmunications paramet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2001157280A5 (zh)
WO2013128906A1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の子機、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KR101769624B1 (ko) Qr 코드를 이용한 원격검침 시스템 및 원격검침망 구성 방법
Anthony et al. Survey on Wi-Fi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CA2479971C (en) Sequence inversion keyed countdown timer utilized within a utility meter system
EP2958272B1 (en)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XPA99002132A (en) Electronic electric meter for networked meter reading
KR20040013385A (ko) 무선통신망을 이용한 무선 원격 검침 시스템
MX2007002149A (en) Electric power measuring concentrator
MX2007013710A (en) Data integrity in a mesh network
JP2013088282A (ja) 無線検針メータ位置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3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