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5550A - 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5550A
CN104135550A CN201410177436.8A CN201410177436A CN104135550A CN 104135550 A CN104135550 A CN 104135550A CN 201410177436 A CN201410177436 A CN 201410177436A CN 104135550 A CN104135550 A CN 104135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sleeve
flip
electron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7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5550B (zh
Inventor
金柳水
朴成镇
李规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1589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130006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3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5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5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55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3Protecting arrangement for the entire housing of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2Interfacing with an external cover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翻盖式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后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接合;连接保护套,被构造为将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连接;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中;后保护套印刷电路板(PCB),被安装在后保护套中并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如果翻盖式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则后保护套PCB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翻盖式保护套和用于控制翻盖式保护套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可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具有显示器的翻盖式保护套和控制翻盖式保护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已引入了由柔性材料(诸如凝胶体、塑料、橡胶、皮革或织物)形成的保护套(cover)来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等)的至少一部分。保护套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不受刮擦或撞击造成的损害。保护套也成为用户根据其偏好而选择的时尚配件。
例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套可分类为壳式保护套、容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容纳式保护套和翻盖式保护套,其中,壳式保护套覆盖便携电子装置的侧表面和后表面,而暴露具有屏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翻盖式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或侧表面接合并具有保护具有屏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的盖板。
虽然壳式保护套允许用户直接访问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屏幕,但是壳式保护套在屏幕保护方面可能没有翻盖式保护套表现得那么好。翻盖式保护套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但是用户在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时需要另外打开或在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之后需要另外关闭翻盖式保护套的盖板。
因此,需要实现对更方便且更有效地使用便携式装置并且保护便携式装置的外表面,以及改善便携式装置的外观的保护套以及具有所述保护套的便携式装置。
发明内容
做出本发明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功能的具有显示屏幕的翻盖式保护套,以及结合翻盖式保护套操作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翻盖式保护套,所述翻盖式保护套具有可容易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的接口。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翻盖式保护套,所述翻盖式保护套可通过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通用接口扩展多个卡或模块而与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翻盖式保护套,所述翻盖式保护套被构造为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以缩小的尺寸被安装。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由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控制器控制的显示模块并具有存储卡插槽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所述存储卡插槽中插入了可由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控制器控制的存储卡。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翻盖式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后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接合;连接保护套,被构造为将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连接;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中;后保护套印刷电路板(PCB),被安装到后保护套并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如果翻盖式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则后保护套PCB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主机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壳体的前表面上;主机PCB,连接到主机显示屏幕;翻盖式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壳体的后表面接合。所述翻盖式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后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壳体的后表面接合;连接保护套,被构造为将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连接;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中;后保护套PCB,被安装到后保护套并连接到主机PCB,以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数据。如果翻盖式保护套与主机PCB接合,则后保护套PCB将从主机PCB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主机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壳体的前表面上;在壳体内部的主机控制器;SDIO存储卡插槽,被安装在壳体的后表面上;翻盖式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壳体的后表面接合。所述翻盖式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后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壳体的后表面接合;连接保护套,被构造为将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连接;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中;存储卡连接器,被布置为对应于存储卡插槽。主机控制器控制在主机显示屏幕和翻盖式保护套的显示屏幕上显示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翻盖式保护套,包括:前保护套;后保护套,连接到前保护套并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接合;后保护套PCB,被安装到后保护套并电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数据;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中。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控制器被切换到布置在前保护套中的显示屏幕和安装到后保护套的存储卡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控制翻盖式保护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插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存储卡插槽中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存储卡或连接器的电压电平;基于检测的电压电平确定存储卡或连接器是否已插入;根据所述确定,基于SDIO标准确定数据发送模式。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A、图1B和图1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的翻盖式保护套;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保护套打开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的翻盖式保护套;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电池保护套;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外部;
图4B和图4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内部;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外部;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内部;
图6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外部;
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内部;
图7A、图7B和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的分级功能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12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组件;
图13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组件;
图14A和图1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
图15A、图15B和图15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图16A、图16B和图1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图17A、图17B和图1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图18A、图18B和图18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初始化过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DIO)标准中定义的安全数字(SD)模式和SPI模式的引脚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并示出选择翻盖式保护套的显示屏幕作为对SDIO卡进行初始化的结果;
图24是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并示出选择翻盖式保护套的显示屏幕和存储卡作为对SDIO卡进行初始化的结果;
贯穿附图,相同的标号将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的理解。以下描述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仅被视为示例。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描述于此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其字面意思,而是仅被使用以实现对本发明清晰和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性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将理解,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指示物。因此,例如,提及“组件表面”包括提及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表面。
术语“基本上”通常表示所列举的特性、参数或值不需要被精确达到,而是可能以不妨碍特性预期提供的效果的量出现偏差或变化,包括(例如)公差、测量误差、测量精确度限制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因素。
图1A、图1B和图1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的翻盖式保护套。
参照图1A、图1B和图1C,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可以是任何电子装置,包括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个人计算机(PC)、电子书阅读器、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可穿戴式终端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不限于前述装置。
翻盖式保护套100可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翻盖式保护套100电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幕145。当翻盖式保护套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时,翻盖式保护套100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屏幕145上。
例如,如果显示屏幕145被布置为暴露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外表面上,则用户可容易地观看由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在显示屏幕145上提供的信息,而不需要打开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并开启主机显示模块的用户操纵。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模块可被构造为具有低功耗的反射式显示器,诸如电泳显示器(EPD)。例如,EPD可以以低功率保持和改变显示在EPD屏幕上的图像。参照图1A和图1B,如果EPD被包括在翻盖式保护套100中,则时钟、天气、新闻、股票信息等每隔预定时间段或在产生信息更新触发事件时被显示在EPD屏幕上。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首屏幕之一可被显示在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显示屏幕145上。当翻盖式保护套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时,首屏幕可被另外产生并被显示在显示屏幕145上。参照图1A,可通过以下方式使得显示屏幕145的轮廓可见:通过以不同的颜色渲染显示屏幕145的背景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或通过以不同材料形成显示屏幕145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参照图1B,可通过以下方式使得显示屏幕145的轮廓不可见:通过以相似的颜色渲染显示屏幕145的背景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或通过以相似材料形成显示屏幕145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
参照图1C,电子书可被显示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执行电子书应用并将关于电子书的显示信息发送到显示屏幕145。电子书应用可通过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的按钮或触摸面板的操纵以及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运动感测或语音识别等来提供各种用户界面(UI),诸如用于图书选择、翻页等的UI。例如,当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显示模块的主机显示屏幕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可识别显示屏幕145上的触摸手势,其中,显示屏幕145具有与主机显示模块组合的触摸面板的悬停触摸功能。
此外,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模块可根据用户操纵而被激活或者失活,显示模块的显示屏幕145可保持激活,使得数据或信息始终被显示在显示屏幕145上。如果翻盖式保护套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则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显示模块可通过用户操纵如在接合翻盖式保护套100之前那样激活或非激活。在不存在用户操纵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显示模块可在稍后的预定时间自动失活,以省电。
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感测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的打开或关闭。当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关闭(或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覆盖主机显示屏幕)时,即使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处于可接收用户操纵的激活状态,主机显示模块也可保持非激活状态。例如,如果在关闭状态下电子书被显示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的显示屏幕145上,则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失活主机显示模块并从而关闭主机显示模块。随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感测来自触摸面板或按钮的用户输入以将与电子书应用相关的UI提供给用户。可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的接近传感器、相机等的装置来感测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的打开或关闭。为了确定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是否贴近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可使用磁体和磁传感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保护套打开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的翻盖式保护套。
当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打开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显示屏幕暴露。由于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的外部,因此如果前保护套打开,则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被前保护套的内表面隐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可被布置在前保护套的内表面上或者前保护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两者上。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参照图3A,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前保护套31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可分离地接合的后保护套320和将前保护套310与后保护套320连接的连接保护套330。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前保护套310中的显示屏幕145和安装在后保护套320中并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以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数据的后保护套印刷电路板(PCB)360。当翻盖式保护套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时,后保护套PCB360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145。
图3A示出从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310的内表面的方向观看的显示屏幕145的后表面。可通过后保护套320的精加工元件(finishing member)来覆盖显示面板。如果显示面板由可保护主机显示屏幕的材料形成,则显示屏幕145的后表面可从前保护套310的内表面暴露出来。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连接的连接器340。连接器340被布置为对应于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的插槽370。插槽370可以是用于安全数字(SD)卡、微SD卡、miniSD卡等的存储卡插槽。例如,图3A中示出的插槽370用于微SD卡。
连接器340包括线头(stub)343和柔性PCB(或柔性线缆)341,其中,线头按照与存储卡相同的形状形成从而其可插入插槽370,柔性PCB(或柔性线缆)341将后保护套PCB360与线头343连接。与插槽370的多个插槽引脚对应的多个连接引脚被安装在线头343的后表面(未示出)上。连接器340还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连接到柔性PCB(或柔性线缆)341的连接器连接元件345。连接器连接元件345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连接器340连接的连接端子。因此,后保护套PCB360和连接器340可例如通过公槽/母槽和连接器连接元件345的方式彼此连接。
可经由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DIO)接口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数据。因此,插槽370和连接器340可根据SDID标准被制成。
如图3A中所示,当后保护套PCB360通过连接器340和插槽370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PCB(未示出)时,翻盖式保护套100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电力和数据或信息。
考虑到用户便利、耐用度或尺寸,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后保护套320可被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后保护套320可替代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电池保护套。例如,图3B示出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移除的电池保护套380。
由于用作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电池保护套,因此翻盖式保护套100可被制成用于不包括电池保护套38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封装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可包括电池保护套380和翻盖式保护套100作为封装件。
后保护套PCB360包括控制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145的控制器(未示出)。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安装在后保护套320上的存储卡插槽350。由于翻盖式保护套100设置有存储卡插槽350,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370可用于将翻盖式保护套100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存储卡可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50中而不是插槽370中,以被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使用。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切换到显示屏幕145和存储卡插槽350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可使用路由逻辑,使得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可被传送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指示的卡(或模块)。控制器可包括存储列出地址的地址表或卡(或模块)的数量的寄存器(或存储器)。此外,控制器可包括用于暂时存储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的缓冲器以及用于使用寄存器的地址表选择至数据的目的地的路径的电路和处理器。控制器还可包括解复用器或复用器,用于在多个卡(或模块)之间进行连接和选择。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根据其使用包括各种模块或卡,或者用于容纳模块或卡的槽(或插槽)。例如,翻盖式保护套100可根据SDIO标准而支持8个槽。如果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制造者定制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则翻盖式保护套100可支持多个槽,而不需要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对支持SDIO标准的通用接口控制模块进行任何硬件修改。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可访问具有显示屏幕145的显示面板(或显示模块)和插入存储卡插槽350中的存储卡的寄存器图。控制器从其寄存器图获得关于模块或卡的硬件信息、标识信息、制造者(或制造公司)信息、能力信息、详细信息等,并将获得的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驱动程序使用从翻盖式保护套100接收的信息调用模块或卡的驱动程序并控制驱动程序的操作。当模块或卡的驱动程序操作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建立数据链接以使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模块或卡或重设控制功能。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外表面。
参照图4A,显示屏幕145被布置在前保护套310的外表面上。也就是说,如果后保护套32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并且前保护套310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显示屏幕,则显示屏幕145被布置在前保护套310的暴露的表面上。
孔441形成在前保护套310中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扬声器对应的位置处。
在后保护套320中形成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相机对应的孔44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闪光灯对应的孔443或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扬声器对应的孔444。此外,可在后保护套320中形成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耳机接口对应的开口461、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天线对应的开口462或与用于有线数据通信以及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供电的接口对应的开口463(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
连接保护套330将前保护套310与后保护套320连接,并具有将显示屏幕145与后保护套PCB360连接的内置线缆或柔性PCB。
图4B和图4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内表面。
参照图4B和图4C,从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310的内表面的方向观看显示屏幕145的后表面。
在图4B中,用虚线标记由后保护套320的精加工元件425(图4C)隐藏的后保护套PCB360的虚拟投射图。精加工元件425可由各种材料(诸如凝胶体、塑料、橡胶、金属、陶瓷、皮革或织物)形成。精加工元件425用于至少部分地保持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形状,或用于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不受碰撞或刮擦。
连接器340和存储卡插槽350被布置在后保护套320的内表面上。注意,连接器340和存储卡插槽350可根据制造者的设计而被布置在后保护套320上的改变的位置处或可被安装在连接保护套330上。存储卡455可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50中。可选择地,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后保护套PCB360可包括内置存储卡和存储卡插槽350或者存储卡455可被精加工元件425覆盖。
凸起或凹槽可形成在后保护套320的内表面上的特定位置处或后保护套320的内表面的边缘处。由于翻盖式保护套100被构造为替代通用电池保护套,因此翻盖式保护套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接合有效地使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更薄。
如图4C中所示,后保护套PCB3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从后保护套320的内表面暴露出来。
图5A示出翻盖式保护套的外部,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内部。
参照图5A,显示屏幕145不被布置在前保护套310的外表面上。相反,如图5B中所示,显示屏幕145被布置在前保护套310的内表面。也就是说,当后保护套32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并且前保护套310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显示屏幕时,显示屏幕145被布置在面向主机显示屏幕的前保护套310的表面上。当从前保护套310的内表面的方向观看时,显示屏幕145的前表面如图5B中所示。
显示屏幕145还可被布置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前保护套310的两个表面(外表面和内表面)上。例如,翻盖式保护套100可被构造为具有如图4A所示的外部和如图5B所示的内部。
如图5B中所示,连接器340和存储卡插槽350被布置在后保护套320的内表面上。
图6A示出翻盖式保护套的外部,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内部。
连接保护套330将前保护套310与后保护套320连接。参考图6A和图6B,连接保护套330通过将前保护套310的顶部与后保护套320的顶部连接而用作铰接部。
可选择地,连接保护套330可将前保护套310的底侧与后保护套320的底侧连接,或者如图4A至图5B中所示,连接保护套330可通过将前保护套310的左侧或右侧与后保护套320的右侧或左侧连接而用作铰接部。
显示屏幕145被布置在前保护套310的外表面上,或者显示屏幕145可被安装在前保护套310的内表面或者两个表面上。
图7A、图7B和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
具体地,图7A、图7B和图7C示出已移除翻盖式保护套100或电池保护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插槽370被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上,以连接到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340。如图7A、图7B和图7C中所示,连接到连接器340的插槽370的位置或开口方向可根据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设计、型号或规格而变化。
通过考虑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上的相机742、闪光灯743或扬声器744的位置来确定形成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后保护套320中的孔的位置和尺寸。
用于容纳USIM卡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插槽710、电池730、用于容纳电池730的凹槽720或包括电源接口的电源可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暴露出来。
凸起或凹槽可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特定位置处或后表面的边缘处,以与电池保护套380或翻盖式保护套100接合。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8,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连接器340、显示接口130和显示模块140。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控制器120和存储卡接口150。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可包括存储卡455。
连接器340对应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370。连接器340和插槽370可以是制造者设计的接口。例如,插槽370和连接器340可以是连接制造者设计的2至9条线(诸如电源线、数据通信线等)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设置除了在使用翻盖式保护套100之前使用的接口之外的另一插槽370。此外,由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制造者设置的预定插槽370可用于连接到连接器340。
连接器340和插槽370可按照特定标准被制成。例如,插槽370符合SDIO标准,用于容纳存储卡。连接器340可包括可插入存储卡插槽中的存储卡形状的线头或桥。连接器340和插槽370可用于SD卡、微SD卡、mini SD卡等。
SDIO标准可支持1位模式、4位模式和串行外围接口(SPI)模式并可根据SDIO接口控制模块而支持8个槽。例如,SDIO连接器340和SDIO插槽370可连接包括数据线、时钟线、命令线、接地线、电源线、中断线等的1至4条线。
通常,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诸如智能电话)设置有SDIO插槽370。因此,现有插槽370用于将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与连接器340连接而不需要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进行任何硬件修改。由于SDIO插槽370不需要使用用于向翻盖式保护套100供电和在翻盖式保护套1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附加插槽,因此最小化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硬件设计的修改。
显示接口130包括传输线(诸如柔性PCB或柔性线缆)以将由连接器340连接的线与显示模块140连接。此外,显示接口130包括用于将显示模块140的组件彼此连接的传输线以及复用器/解复用器。
显示模块140包括显示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或信息的显示屏幕。显示模块140可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屏幕可对应于包括在显示模块140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如之前所描述的,显示面板可被构造为低功率反射式显示器,诸如EPD。
EPD可被制成柔性的。EPD具有宽视角并且通常比液晶显示器(LCD)便宜。此外,由于EPD在改变和保持显示在EPD屏幕上的图像时功耗低,因此EPD可在长时间内保持激活,使得图像被显示。
EPD用于电子纸、电子书等。电泳是当电极浸入胶体溶液并且直流(DC)电压被施加到电极时胶体颗粒迁移到一端的电极的现象。EPD可被构造为不具有背光、偏振板或光学滤波器。例如,EPD可被构造为微囊型E-ink或微杯型SiPix。
在微囊型显示器中,囊被插入在上透明电极和下金属电极之间。囊充满透明溶液,在透明溶液中存在大量被充电到正极性的白色颗粒和被充电到负极性的黑色颗粒。当电场施加到上透明电极和下金属电极时,白色颗粒和黑色颗粒移动到具有与它们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极。从而显示图像或文本。
在微杯型显示器中,容器包含溶液和单色颗粒。颗粒具有单一的色彩并仅被充电到负极性和正极性之一。可通过将红(R)、绿(G)或蓝(B)的溶液注入容器中来显示彩色图像。
电流体显示器(EFD)可被用作用于显示面板的反射式显示器。由于EFD在色彩和对比度特性方面极好,因此作为下一代显示器被研究。
显示模块140可包括LCD、薄膜晶体管LCD、有机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或三维(3D)显示器。显示模块140可包括安装在前保护套310的两个表面上的显示屏幕。
显示模块140可包括功率管理集成电路(PMIC)、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CPLD)、显示器控制器等。
PMIC将输入电流或电压转换为用于显示面板的工作电流或电压并可适当地划分功率,用于显示模块中使用的接口。
CPLD是被编程为根据显示模块140适应地将从显示接口130接收的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给显示器控制器和显示面板,并执行相应的功能的逻辑电路。
显示器控制器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转换为适合显示模块的特性的形式,或可控制显示面板的操作。
控制器120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切换到显示面板和存储卡455中的至少一个。针对切换功能,控制器120包括寄存器(或存储器)、缓冲器或处理器。控制器120还可包括复用器或解复用器,用于多个卡(或模块)之间的连接和选择。控制器120的切换功能可包括路由功能或交换机(hub)功能。
参考图8,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包括插槽370、接口控制模块220、电源250和主机控制器230。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包括系统存储器和UI单元260。
插槽370可以是由制造者设计为容纳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340的专用插槽,或者可以是如之前所描述的SDIO插槽。
接口控制模块220控制与插槽370的插槽引脚或连接线相应的数据或控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接口控制模块220可提供与插槽370的设计或规格匹配的时钟信号,或可提供与连接到插槽370的卡(或模块)的同步功能。例如,接口控制模块220可包括SDIO主机控制器。
电源250在主机控制器230的控制下,向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和翻盖式保护套100供电。此外,电源250可将经由线缆从外部电源(未示出)接收的电力供应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或电池730。电源250可通过无线充电技术控制将从外部电源无线地接收的电力供应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或可对电池730充电。
主机控制器230通过接口控制模块220控制与连接到接口控制模块220的卡/多个卡(或模块/多个模块)的通信连接的初始化。主机控制器230控制在翻盖式保护套200中的显示模块140的显示屏幕145上显示数据或信息。
主机控制器230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用于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控制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或存储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外部接收的信号或数据或用作用于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执行的操作的存储空间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PU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核。CPU、ROM和RAM可经由内部总线互连或可被实现为芯片或模块。
系统存储器240存储执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的显示功能或控制显示在显示屏幕145上的数据或信息的用户操纵的应用。系统存储器240存储用于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与接口控制模块220相应的组件提供整体控制的主机驱动程序。系统存储器240可存储用于连接到接口控制模块220的卡/多个卡(模块/多个模块)的卡驱动程序。
系统存储器240可存储具有各种功能(诸如通信服务、导航、游戏等)的应用、提供与应用相关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所需的图像、用户信息、文本、与触摸输入处理相关的数据库或数据、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所需的背景图像(菜单屏幕、空闲屏幕等)或操作程序。
系统存储器240可包括机器可读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系统存储器240可在主机控制器230的控制下访问机器可读介质的信息并存储访问的信息。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向机器提供数据的介质,使得机器可执行特定功能。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软盘、柔性盘、硬盘、磁带、致密盘ROM(CD-ROM)、光盘、穿孔卡、纸带、RA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和闪速EPROM中的至少一个。
系统存储器240的数据或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存储在容纳或包括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455中。
UI单元260可包括主机显示模块261、触摸面板263、按钮265等。
主机显示模块261可包括主机显示面板,主机显示面板的数据显示表面可被构造为主机显示屏幕。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可不设置主机显示模块261。在这种情况下,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模块140可执行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显示功能。
主机显示模块261可包括LCD、薄膜LCD、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3D显示器、EPD、EFD等。
触摸面板263可被构造为电阻式、电容式、电磁(RM)式、电磁谐振(EMR)式、红外式、声波式等。
主机显示模块261和触摸面板263可被集成在触摸屏中。之后,UI单元260还可包括触摸屏控制器。
触摸屏从用户的身体(例如手指)或触摸输入单元接收至少一个触摸。触摸屏可包括识别来自笔(诸如触控笔或电子笔)的输入的笔识别面板。触摸屏可通过将基于感应电力的变化感测来自手指或输入单元的输入的面板、显示面板和基于电阻变化或电容变化感测手指或输入单元的触摸的面板彼此靠近或其中一些彼此分离地堆叠而被制成。触摸屏控制器将从触摸屏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例如,X坐标和Y坐标),并将数字信号发送到主机控制器230。主机控制器230可使用接收的数字信号来控制触摸屏。触摸屏控制器可合并到主机控制器230中。
主机控制器230可接收从触摸面板263或触摸屏感测的悬停触摸信号,并可识别例如图1A、图1B和图1C中示出的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的触摸手势。即使翻盖式保护套100未配备有触摸面板,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也可使用触摸面板263来识别触摸手势。因此,可降低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制造成本并可使用翻盖式保护套100提供用户友好的UI。
按钮265可从用户接收按钮输入(或键输入)以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按钮265包括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形成的物理按钮(或键)以及显示在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钮或虚拟键盘。可根据制造者的设计而不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设置物理键盘。
参照图1C,按钮265的用户操纵可用作针对显示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的内容的控制命令。例如,当主机显示模块261失活时,可使用音量提高/下降按钮来针对显示在显示屏幕145上的内容执行翻页。
UI单元260还可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触觉效果的振动电机和用于连接到外部I/O装置的连接器或连接器插头。
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可包括传感器单元(未示出)。传感器单元可包括运动传感器(诸如倾斜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主机控制器230可基于从运动传感器接收的感测数据识别表示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用户操纵的运动手势。运动手势可用于与显示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的数据或信息有关的用户交互。例如,参考图1C,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上的平移手势可被识别为用于对显示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的内容进行翻页或内容切换的控制命令。
传感器单元还可包括接近传感器或相机模块以便感测前保护套310的打开或关闭。相机模块可捕捉周围环境或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用户,或者接近传感器可检测物体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接近。
为了确定前保护套310是否贴近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可使用磁体和磁传感器。例如,磁体可被安装到前保护套310,并且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的前保护套310的磁体的位置对应地包括磁传感器。
传感器单元可包括用于感测环境光的强度的照度传感器、用于基于地球的磁场感测指南针的指向的地磁传感器、用于感测感受到重力的方向的重力传感器、用于通过测量大气压来检测高度的高度计等。传感器单元还可包括用于从地球轨道中的GPS卫星接收卫星信号并基于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ToA)计算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位置的GPS模块。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
参照图9,除了显示模块140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存储卡455和至少一个I/O模块980。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与至少一个I/O模块980对应的至少一个I/O接口970。
翻盖式保护套100可根据其使用而被构造为包括至少一个I/O模块980。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可包括可分离地插入有至少一个I/O模块980的槽(或插槽)。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120控制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切换至显示模块140、存储卡455和至少一个I/O模块980之一。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分级功能的框图。
参照图10,当翻盖式保护套1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200通过连接器340和插槽370电连接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总线驱动程序(或主机驱动程序)1021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接口控制模块220中识别存在安装到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卡/多个卡(或模块/多个模块)。接口控制模块220将感测到的事件发送到主机控制器230以对安装的模块进行初始化。
主机控制器230控制至安装到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每个感测到的卡/多个卡(或模块/多个模块)(显示模块140、存储卡455或至少一个I/O模块)的通信连接的初始化。
主机控制器230通过接口控制模块220控制将与特定卡对应的槽选择信息发送至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120。控制器120对与槽对应的卡进行初始化或识别槽的模式。控制器120可访问连接到槽的卡的寄存器图并随后将关于卡的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
总线驱动程序(或主机驱动程序)1021基于关于卡的信息调用卡的驱动程序。
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系统存储器240存储与每个卡(显示模块140、存储卡455或至少一个I/O模块980)相应的卡驱动程序(显示器驱动程序1043、存储卡驱动程序1063或至少一个I/O卡驱动程序1083)和应用(显示器应用1041、存储器应用1061或至少一个I/O应用1081)。此外,主机控制器230访问系统存储器240中的卡驱动程序或应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这里将不描述与之前参照图8描述的组件相同的组件或相似的组件。
参照图11,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存储卡连接器1140、显示接口130和显示模块140。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控制器120和存储卡接口150以及存储卡455。
存储卡连接器1140是SDIO接口并可包括可插入存储卡插槽中的卡状的线头或桥。
参照图11,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包括存储卡插槽1170、接口控制模块220、电源250和主机控制器230。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还包括系统存储器240和UI单元260。
存储卡插槽1170是用于容纳存储卡的SDIO接口。存储卡插槽1170和存储卡连接器1140可用于SD卡、微SD卡或mini SD卡。
图12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组件。将参照图8和图12更详细地描述翻盖式保护套的组件。
后保护套PCB360包括控制器120。如果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370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340符合SDIO标准,则控制器120可被称为控制SDIO卡的SDIO控制器。
显示接口130包括用于将显示模块140的显示面板与后保护套PCB360的线连接的解复用器或复用器1242、线缆或柔性PCB1231、显示器连接器1232等。
显示模块140包括将操作信号或数据发送到显示面板使得显示面板执行显示操作的源极驱动器1243和栅极驱动器1244。
显示模块140包括PMIC1223、CPLD1221和显示器控制器1241。PMIC1223将输入电流或电压转换为操作显示面板所需的电流或电压,或向显示面板供电。
CPLD1221是被编程为将从显示接口130接收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发送到显示模块140的组件或执行显示功能的逻辑电路。
显示器控制器1241根据显示模块140的特性适应地转换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或可控制显示面板的操作。
图13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组件。
如图13中所示,后保护套PCB360包括显示模块140的至少一部分,诸如PMIC1223、CPLD1221或显示器控制器1241。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或SDIO控制器)121可包括PMIC1321或CPLD1323。
PMIC1321将电力转换或供应到插入存储卡插槽350中的存储卡或I/O模块以及显示模块140。
CPLD1323是被编程为执行显示模块140、存储卡或I/0模块的功能和操作的逻辑电路。
图14A和图1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
如图3A中所示,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340包括可插入插槽370的线头343和将后保护套PCB360与线头343连接的柔性PCB(或柔性线缆)341。连接器340还包括用于将后保护套PCB360与柔性PCB341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元件345。
连接器340的线头343的位置或方向可对应于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的插槽370的位置或开口方向。例如,图14A和图14B中示出的线头343对应于图7B中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370。
如图4B和图14B中所示,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340的连接器连接元件345可根据制造者的设计而固定到特定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的插槽370的位置或开口方向不同,但是可使用标准的后保护套PCB360。
如图14A中所示,连接器连接元件345可形成在针对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370的位置或开口方向而优化的位置处。
现在将参照图15A至图18C给出使翻盖式保护套能够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的各种连接器和插槽的描述。
图15A、图15B和图15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连接的连接器340。
连接器340对应于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的插槽370。例如,插槽370可以是存储卡插槽,诸如微SD卡插槽。以下,插槽370被描述为存储卡插槽。
连接器340包括桥1510以及安装在后保护套PCB360中的多个连接引脚1520,其中,桥1510被制成存储卡形状以使得桥1510可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如果桥1510被制成为存储卡形状,则这意味着桥1510可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并包括与存储卡插槽370的多个插槽引脚对应的多个引脚。
如图15B和图15C中所示,桥1510包括多个桥引脚1511,当桥1510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时,多个桥引脚1511与多个连接引脚1520接触。
例如,多个连接引脚1520可以是弯曲的,以从后保护套PCB360的一个表面凸起。当桥1510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时,多个桥引脚1511暴露在桥1510的一个表面上。
图16A、图16B和图1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连接的连接器340。
连接器340对应于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的插槽370。例如,插槽370可以是存储卡插槽,诸如微SD卡插槽。以下,插槽370被描述为存储卡插槽。
连接器340包括桥1610以及安装在后保护套PCB360中的多个连接引脚1620,其中,桥1610被制成存储卡形状以使得桥1610可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
如图16B和图16C中所示,桥1610包括多个桥引脚1611,当桥1610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时,多个桥引脚1611与多个连接引脚1620接触。
例如,多个连接引脚1620可从后保护套PCB360的一个表面暴露出来。当桥1610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时,多个桥引脚1611可以是弯曲的,以从桥1610的一个表面凸起。
多个连接引脚1621可替代多个连接引脚1620。将描述连接引脚1621的一个引脚1622。连接引脚1622可安装到包括在后保护套PCB360中的导体1624,或可集成到导体1624。连接引脚1622的下部分1623可被设计为弹性的(如弹簧一样)或与弹性元件接合。
图17A、图17B和图1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合。
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连接的连接器340。
连接器340对应于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的插槽370。例如,插槽370可以是存储卡插槽,诸如微SD卡插槽。以下,插槽370被描述为存储卡插槽。
连接器340包括桥1710以及安装在后保护套PCB360中的多个连接引脚1720,桥1710被制成存储卡形状以使得桥1710可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
如图17B和图17C中所示,桥1710包括多个桥引脚1711,当桥1710被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时,多个桥引脚1711与多个连接引脚1720接触。
例如,多个连接引脚1720可被安装在形成在后保护套320的一个表面中的凹槽中,多个桥引脚1711可被安装在形成在桥1710的一个表面上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上。
虽然未示出,但是多个连接引脚1720可被安装在形成在后保护套320的一个表面上的凸起上,多个桥引脚1711可被安装在形成在桥1710的一个表面中的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凹槽中。
图18A、图18B和图18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安装。
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连接的连接器340。
连接器340对应于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的插槽370。例如,插槽370可以是存储卡插槽,诸如微SD卡插槽。以下,插槽370被描述为存储卡插槽。
参照图18A,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存储卡插槽370可容纳存储卡455,并包括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暴露出来的多个插槽引脚1810。
连接器340包括安装在后保护套PCB360中的与多个插槽引脚1810对应的多个连接引脚1820。
如图15A至图18C中所示,多个插槽引脚1810和多个连接引脚1820可通过弯曲或平直暴露出来或被安装在凹槽或凸起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参照图15A至图18C描述的连接器与插槽之间的连接机制可被部分修改或组合使用,或者可使用已知的连接机制。
可应用不符合SDIO标准的连接机制,而不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370,诸如存储卡插槽。例如,翻盖式保护套100可包括由制造者设计的预定连接器(未示出),用于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连接。连接器可包括多个衬垫式(pad-type)连接引脚,并且多个弹性主机引脚可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上。多个连接引脚可对应于多个主机引脚。
主机引脚可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凸起,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PCB。例如,可与由制造者设计的电源线、数据通信线等相应地设置2至9个主机引脚。被制成平垫形状的多个连接引脚可与多个主机引脚对应地暴露在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后保护套320的内表面上。当后保护套320被安装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并且连接引脚与主机引脚接触时,为了确保后保护套320的多个连接引脚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多个主机引脚之间的连接性,可将主机引脚的下部分设计为弹性的(垂直地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后表面上)或与弹性元件接合。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初始化过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
参照图19,在步骤1901,翻盖式保护套100通过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和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电连接或物理地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当便携式电子装置200通电或断电时,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可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插槽。如果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断电时连接器与插槽物理地接合,并且随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通电,则翻盖式保护套1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转变为电连接状态。如果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通电时连接器与插槽物理地接合,则可支持诸如即插即用的功能并因此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
当翻盖式保护套100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时,在步骤1903,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感测针对安装在翻盖式保护套100中的卡/多个卡(或模块/多个模块)的连接。例如,卡/多个卡(或模块/多个模块)可以是显示模块、存储卡或至少一个I/O模块。在将卡/多个卡(或模块/多个模块)视为SDIO卡/多个模块的情况下给出以下描述。
在步骤1905,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将与特定SDIO卡相关的槽选择信息发送到翻盖式保护套100以对至SDIO卡的通信连接进行初始化。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槽选择信息。
在步骤1907,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对与槽相关的SDIO卡进行初始化以识别槽的模式。
在步骤1909,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控制器通过访问连接到槽的SDIO卡的寄存器图来获得关于SDIO卡的信息。例如,关于SDIO卡的信息可包括关于SDIO卡的硬件信息、标识信息、制造者信息(或制造公司信息)、能力信息或详细信息。
虽然步骤1907和1909分开示出,但是它们可被执行为一个操作,并且可改变步骤1907和步骤1909的顺序。
在步骤1911,翻盖式保护套100将关于SDIO卡的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关于SDIO卡的信息。
当在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中接收到关于SDIO卡的信息时,在步骤1913,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驱动程序(或总线驱动程序)基于关于SDIO卡的信息调用SDIO卡的驱动程序。
在步骤1915,便携式电子装置200通过交换信号来建立数据链接。此外,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执行控制SDIO卡的应用。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可被构造为包括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相应的主体和翻盖式保护套100作为封装件。这里将避免对前述组件进行描述。
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表面上的主机显示屏幕、连接到主机显示屏幕的主机PCB和与壳体的后表面可分离地接合的翻盖式保护套100。也就是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前表面上的主机显示屏幕、连接到主机显示屏幕的主机PCB。
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前保护套310、与壳体的后表面可分离地接合的后保护套320、将前保护套310与后保护套320连接的连接保护套330、布置在前保护套310上的显示屏幕145以及安装到后保护套310并连接到主机PCB以用于从主机PCB接收数据的后保护套PCB360。当后保护套PCB360连接到主机PCB时,后保护套PCB360将从主机PCB接收的数据发送到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
连接保护套330包括将显示屏幕145与后保护套PCB360连接的内置柔性PCB。
经由SDIO接口从主机PCB接收数据。
后保护套PCB360包括控制将从主机PCB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幕145的控制器120。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安装在后保护套320中的存储卡插槽350。控制器120将从主机PCB接收的数据切换到显示屏幕145和存储卡插槽350中的至少一个。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包括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主机PCB连接的连接器340。连接器340对应于安装到主体的壳体的后表面的插槽370。插槽370可以是存储卡插槽,诸如微SD卡插槽。
连接器340包括线头以及将后保护套PCB360与线头连接的柔性线缆和柔性PCB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线头被制成存储卡形状以被插入存储卡插槽中。
连接器340包括桥以及安装在后保护套PCB360中的多个连接引脚,其中,所述桥被制成存储卡形状以被插入存储卡插槽中。桥包括在桥被插入存储卡插槽中时与多个连接引脚接触的多个桥引脚。
翻盖式保护套100还可包括用于将后保护套PCB360与主机PCB连接的制成衬垫形状的多个连接引脚。多个连接引脚对应于安装在壳体的后表面中的多个弹性主机引脚。
连接保护套330通过将前保护套310的左侧和右侧之一与后保护套320的左侧和右侧之一连接而用作铰接部。
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在主机显示屏幕上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显示数据的主机控制器230。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对应于EPD的显示接口。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可被构造为包括例如被描述为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体和翻盖式保护套100作为封装件。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体、翻盖式保护套100和电池保护套380的封装件。这里将不对前述组件进行描述。
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表面上的主机显示屏幕、布置在壳体内的主机控制器230、安装在壳体的后表面中的SDIO存储卡插槽和与壳体的后表面可分离地接合的翻盖式保护套100。也就是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体包括壳体、主机显示屏幕、主机控制器230和存储卡插槽。
翻盖式保护套100包括前保护套310、与壳体的后表面可分离地接合的后保护套320、将前保护套310与后保护套320连接的连接保护套330、布置在前保护套310上的显示屏幕145以及与存储卡插槽对应的存储卡连接器。
主机控制器230控制在主机显示屏幕和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显示屏幕145上显示数据。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后保护套PCB360可被布置在除了后保护套320之外的位置处。例如,包括控制器120的PCB可被安装在前保护套310或连接保护套330中。位于前保护套310或连接保护套330中的PCB可经由线缆或柔性PCB连接到连接器340或存储卡插槽350。
可不在翻盖式保护套100中设置包括控制器120的PCB或后保护套PCB。例如,控制器120或显示模块140可在至少一个芯片或模块上被实现。至少一个芯片、至少一个模块、插槽350和连接器340可通过线缆或柔性PCB互连。每个卡或模块的接口(例如,显示接口130或存储卡接口150)可以是线缆、柔性PCB、解复用器或复用器。至少一个芯片、至少一个模块、插槽350或连接器340可通过精加工元件的方式固定到翻盖式保护套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虽然省略了后保护套PCB360,但是只要例如包括参照图8描述的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功能块,就可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和翻盖式保护套100。
包括控制器120的PCB可被分开构造在前保护套310、后保护套320和连接保护套330的位置处。
包括在翻盖式保护套100中的存储卡插槽可根据制造者的设计而被布置在前保护套310、后保护套320或连接保护套33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这里将不对与图11中示出的组件相同或相似的组件进行描述。
参照图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翻盖式保护套100可不包括控制器120。因此,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455和显示模块140可由主机控制器230控制。也就是说,主机控制器230直接控制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收的数据的切换。“直接控制”可表示特定模块/多个模块不是通过第二信号被控制,其中,由其它控制器基于从主机控制器230产生的第一信号来产生第二信号。换言之,由主机控制器230产生的用于特定模块/多个模块的命令信号(或指令信号)被发送到特定模块/多个模块而不需要经过另一控制器(例如,控制器120)。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SDIO标准中定义的安全数字(SD)模式和串行外围接口(SPI)模式的引脚图。
翻盖式保护套100的连接器34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存储卡插槽1170被构造为符合用于接口连接的特定标准。包括图21中示出的桥1510的连接器340作为用于描述图20至图24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示例,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也就是说,如果其它实施例(例如,参照图16A至图18B)遵循SDIO标准,则图20至图24的描述也适用于这些实施例。
存储卡插槽可按照SDIO标准来容纳存储卡。SDIO标准可支持1位模式、4位模式和串行外围接口(SPI)模式并可根据SDIO接口控制模块而支持8个槽。例如,SDIO连接器和SDIO存储卡插槽可连接1至4条数据线、时钟线、命令线、接地线、电源线、中断线等。
参照图21,桥1510根据SDIO标准包括8个引脚1511。在图21中示出的表中描述分配到4位SD模式和SPI模式中的8个引脚1511的操作/功能。8个引脚1511可电连接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多个连接引脚(未示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操作/功能可被分配到被指定为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保留(RSV)引脚的引脚1和引脚8。例如,芯片选择(CS)操作/功能可被分配到引脚1,电压电平检测操作/功能可被分配到引脚8,使得插入存储卡插槽中的连接器或存储卡可被识别。检测到的电压电平可被确定为低(L)和高(H)之一。如果电压电平为L,则主机控制器230确定翻盖式保护套已电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果电压电平为H,则主机控制器230确定已插入存储卡(例如,Trans(T)-闪存卡)。通过示例的方式,将在CS操作/功能被分配给引脚1并且电压检测操作/功能被分配给引脚8的情况下给出以下描述。为了区分引脚1和引脚2的操作/功能,引脚1的操作/功能被称为“CS2”,引脚2的操作/功能被称为“CS1”。
还预期电压检测操作/功能可被分配给引脚1并且CS操作/功能可被分配给引脚8。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翻盖式保护套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2,在步骤S2401,主机控制器230检测存储卡455或存储卡连接器1140是否已插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存储卡插槽1170中。可通过包括在存储卡插槽1170中的存储卡检测引脚(未示出)(例如,T-Flash引脚)来执行检测。如果检测的存储卡检测引脚的电压电平为L,则在步骤S2403,主机控制器230向存储卡插槽370供电。步骤S2401可以是检测存储卡插槽370的电压电平并随后仅基于检测的电压电平确定存在插入存储卡插槽370中的存储卡455或存储卡连接器1140的操作。因此,通过存储卡检测引脚执行的操作/功能的目的可与通过引脚8执行的操作/功能的目的不同。
在步骤S2403之后,在步骤S2405,主机控制器230控制对引脚8的状态的感测。在步骤S2407,主机控制器230可检测引脚8的电压电平是否为L。如果引脚8的电压电平为L,则在步骤S2411,主机控制器230确定翻盖式保护套100已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另一方面,如果引脚8的电压电平为H,则在步骤S2411,主机控制器230确定已插入存储卡455(例如,T-闪存卡)。在引脚8为H电压电平的情况下,在步骤S2409,主机控制器230执行至插入的存储卡的数据发送和来自插入的存储卡的数据接收的SDIO卡初始化。可通过在SDIO标准中定义的初始化算法来执行SDIO卡初始化。
如果确定翻盖式保护套100已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接合,则主机控制器230控制用于确定存在插入到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插槽350中的存储卡455的操作/功能。为了该目的,在步骤S2413,主机控制器230执行SDIO卡初始化。可如步骤S2409那样通过在SDIO标准中定义的初始化算法来执行SDIO卡初始化。
作为在步骤S2413的SDIO卡初始化的结果,在步骤S2415,主机控制器230确定是否已发生初始化错误。
如果已发生初始化错误,则在步骤S2421,主机控制器230确定在翻盖式保护套100中仅存在显示模块。也就是说,主机控制器230确定存储卡未插入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插槽350中。因此,在步骤S2423,如图23中所示,主机控制器230通过CS2(引脚1)控制显示模块14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信。为了该目的,如图23中所示,主机控制器230使用CS2(引脚1)来控制对显示模块140的选择。
如果在步骤S2415未发生初始化错误,则在步骤S2417,主机控制器230确定在翻盖式保护套100中存在显示模块和存储卡两者。也就是说,主机控制器230确定存储卡已插入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插槽350中。因此,在步骤S2419,如图24中所示,主机控制器230通过CS2(引脚1)来控制显示模块14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信。此外,还如图24中所示,主机控制器230通过CS1(引脚2)来控制插入存储卡插槽350中的存储卡455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信。为了与显示模块140通信,主机控制器230使用CS2(引脚1)控制对显示模块140的选择。此外,为了与插入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插槽350中的存储卡通信,主机控制器230使用CS1(引脚2)控制对翻盖式保护套100的存储卡接口150的选择。
根据图20至图24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通过经由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主机控制器230来控制翻盖式保护套100的操作/功能,来为翻盖式保护套100节省物理空间和制造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以软件、硬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图1A、图1B和图1C、图3A、图8至图10、图19、图20以及图22至图24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组件或装置的操作和过程的至少一部分。图1A、图1B和图1C、图3A、图8至图10、图19、图20以及图22至图24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被编程并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可经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或计算机被下载到电子装置或输入单元。
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翻盖式保护套和用于控制本发明的翻盖式保护套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包括存储计算机可读数据的任何类型的记录装置。记录介质的示例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磁带、软盘、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并且还可包括以载波(例如,通过互联网传输)形式实现的介质。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分布于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可按照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
从前述描述已清楚,由于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前表面上设置显示屏幕,因此加强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功能,从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由于翻盖式保护套包括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存储卡插槽对应的连接器,因此翻盖式保护套可容易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
因为翻盖式保护套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通用接口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因此对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硬件未进行修改或进行了最小的修改。从而,翻盖式保护套经济有效并提供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兼容性。
由于翻盖式保护套通过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接口的方式扩展了多个卡或模块,因此,翻盖式保护套提供各种功能。
由于翻盖式保护套的后保护套被构造为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因此替代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上的电池保护套,利用翻盖式保护套的安装来减小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
此外,可通过经由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控制器而不需要翻盖式保护套中的控制器来控制翻盖式保护套,来减少翻盖式保护套的物理空间和制造成本。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翻盖式保护套,所述翻盖式保护套包括:
前保护套;
后保护套,被构造为可分离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接合;
连接保护套,被构造为将前保护套与后保护套连接;
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中;
后保护套印刷电路板(PCB),被安装在后保护套中并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数据,
其中,如果翻盖式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则后保护套PCB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连接保护套包括用于将显示屏幕与后保护套PCB连接的内置柔性PC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按照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DIO)标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后保护套PCB包括用于控制将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显示屏幕的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还包括连接器,被构造为将后保护套PCB与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
其中,连接器被布置为对应于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上的存储卡插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还包括多个衬垫式连接引脚,被构造为将后保护套PCB与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衬垫式连接引脚被布置为对应于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中的多个弹性主机引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如果后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并且前保护套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显示屏幕,则显示屏幕被布置在面向主机显示屏幕的前保护套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如果后保护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合并且前保护套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显示屏幕,则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的暴露的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显示屏幕被布置在前保护套的两个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保护套,其中,连接保护套通过将前保护套的左侧和右侧之一与后保护套的左侧和右侧之一连接而用作铰接部。
11.一种用于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控制翻盖式保护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插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存储卡插槽中的翻盖式保护套的存储卡或连接器的电压电平;
基于检测到的电压电平确定存储卡或连接器是否已插入;
根据所述确定,基于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DIO)标准确定数据发送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数据发送模式包括:如果连接器已插入,则将数据发送模式设置为串行外围接口(SPI)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电压电平包括:使用在SDIO标准中定义的保留引脚之中的预定引脚来检测电压电平。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存储卡或连接器是否已插入包括:如果检测到的电压电平为低(L),则确定翻盖式保护套的连接器已插入存储卡插槽中。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存储卡或连接器是否已插入包括:如果检测到的电压电平为高(H),则确定存储卡已插入存储卡插槽中。
CN201410177436.8A 2013-04-30 2014-04-29 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5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48377 2013-04-30
KR20130048377 2013-04-30
KR10-2013-0158948 2013-12-19
KR1020130158948A KR20140130006A (ko) 2013-04-30 2013-12-19 휴대용 전자장치, 그의 플립형 커버 및 플립형 커버의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5550A true CN104135550A (zh) 2014-11-05
CN104135550B CN104135550B (zh) 2018-10-19

Family

ID=5055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743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5550B (zh) 2013-04-30 2014-04-29 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91662B2 (zh)
EP (1) EP2799950B1 (zh)
CN (1) CN104135550B (zh)
WO (1) WO2014178614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697A (zh) * 2014-12-11 2015-11-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WO2016101237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孙冬梅 手机显示器扩展系统及手机保护套
WO2016101236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孙冬梅 手机显示器扩展系统及手机保护套
CN106101349A (zh) * 2016-08-19 2016-11-09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抗电磁辐射的智能手机套
CN106339190A (zh) * 2015-07-10 2017-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采用电子墨水的混合副屏智能护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6527863A (zh) * 2016-11-15 2017-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保护套的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11551A (zh) * 2015-02-06 2017-09-2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便携式蜂窝装置布局及连接系统
CN107464985A (zh) * 2016-06-06 2017-12-1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设备灵敏度劣化消减
CN107704420A (zh) * 2017-10-31 2018-02-16 深圳市掌阅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翻页功能的电子设备附件装置
CN108476249A (zh) * 2015-12-24 2018-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附件装置
CN108567211A (zh) * 2017-03-09 2018-09-2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响应方法
CN109389201A (zh) * 2017-08-09 2019-02-26 美光科技公司 固定存储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43806A (ko) * 2013-10-15 2015-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4661454A (zh) * 2013-11-22 2015-05-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壳及触控电子装置
US9495687B2 (en) * 2014-05-05 2016-11-15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otective cover with information display function
KR102222131B1 (ko) * 2014-11-28 2021-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를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의 케이스 및 방법
US10574807B2 (en) 2015-07-10 2020-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secondary screen smart cover with e-ink
US9634774B1 (en) * 2016-06-06 2017-04-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sense reduction via pin remap in modular device
CN106412270A (zh) * 2016-09-23 2017-02-1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移动终端多功能后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80182063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for line replaceable modules
EP3392811B1 (de) * 2017-04-21 2021-08-18 Leica Geosystems AG Datenverteil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ine gruppe von elektronischen geräten
US11019192B2 (en) * 2019-01-23 2021-05-25 Eric Harrell Auxiliary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US11231081B2 (en) * 2019-10-09 2022-01-25 Goodrich Corporation Heat shield grommet
US20230259474A1 (en) * 2022-02-14 2023-08-17 STMicroelectronics (Grand Ouest) SAS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mponent configuration and content gener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0443A2 (en) * 2007-09-21 2009-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uni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1997976A (zh) * 2009-08-17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202722871U (zh) * 2012-07-13 2013-02-13 厦门广开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8107B2 (ja) 1992-09-11 2001-06-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の測光制御装置
US5915020A (en) 1995-11-21 1999-06-2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ortable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US6404643B1 (en) 1998-10-15 2002-06-11 Amerasi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nc. Article having an embedd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535199B1 (en) * 1999-02-04 2003-03-18 Palm, Inc. Smart cover for a handheld computer
JP4649009B2 (ja) * 2000-03-08 2011-03-09 株式会社東芝 カード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同装置に装着可能なカード型電子機器、及び同装置におけ動作モード設定方法
US7280100B2 (en) * 2001-10-11 2007-10-09 Palm, Inc. Accessory module for handheld devices
JP4152178B2 (ja) * 2002-12-03 2008-09-17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メモリカード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KR100618816B1 (ko) * 2003-12-10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브 메모리를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009846B1 (en) * 2004-07-30 2006-03-07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13-Pin socket for combination SD/MMC flash memory system
KR100863937B1 (ko) * 2006-05-09 2008-10-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휴대 가능한 전자장치용 입출력 확장 기기
KR101208984B1 (ko) 2006-11-27 2012-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케이스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TWI320686B (en) 2007-05-31 2010-02-11 High Tech Comp Corp Electronic device
US8880056B2 (en) 2007-09-03 2014-11-04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phone validation
US20090177816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Gerald Marx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with sd memory and sdio devices
KR101463824B1 (ko) * 2008-07-01 2014-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능확장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US8078223B2 (en) * 2008-07-25 2011-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having expans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KR101593409B1 (ko) * 2009-01-12 2016-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커버
US7855878B2 (en) 2009-01-29 2010-12-21 Motorola, Inc. Goal posts side key implementation scheme for offset hinge clamshell phone with thickness flip hardware compartment
KR20110028148A (ko) 2009-09-11 2011-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8144451B2 (en) 2009-10-27 2012-03-2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ovetail connector
US8279589B2 (en) * 2010-02-01 2012-10-02 Christine Hana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entry from a removable portable device cover
US20120092044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Circuit for swapping a memory car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335793B2 (en) * 2011-01-31 2016-05-10 Apple Inc. Cover attachment with flexible display
TWM415545U (en) * 2011-06-24 2011-11-01 kun-di Huang Hand-held buckling Plate computer screen Cover Pivot cap of
KR101257199B1 (ko) 2011-08-13 2013-04-22 김덕승 휴대용 기기의 자기 센서와 대면하는 부분에 마그네트가 내장된 보호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휴대용 기기의 스크린 켜짐 및 꺼짐 동작을 제어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0443A2 (en) * 2007-09-21 2009-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uni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1997976A (zh) * 2009-08-17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202722871U (zh) * 2012-07-13 2013-02-13 厦门广开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套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697A (zh) * 2014-12-11 2015-11-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WO2016101237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孙冬梅 手机显示器扩展系统及手机保护套
WO2016101236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孙冬梅 手机显示器扩展系统及手机保护套
CN107211551A (zh) * 2015-02-06 2017-09-2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便携式蜂窝装置布局及连接系统
CN106339190B (zh) * 2015-07-10 202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采用电子墨水的混合副屏智能护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6339190A (zh) * 2015-07-10 2017-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采用电子墨水的混合副屏智能护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8476249A (zh) * 2015-12-24 2018-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附件装置
CN107464985A (zh) * 2016-06-06 2017-12-1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设备灵敏度劣化消减
CN107464985B (zh) * 2016-06-06 2019-07-23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灵敏度劣化消减的模块化设备系统
CN106101349A (zh) * 2016-08-19 2016-11-09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抗电磁辐射的智能手机套
CN106527863A (zh) * 2016-11-15 2017-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保护套的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567211A (zh) * 2017-03-09 2018-09-2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响应方法
CN109389201A (zh) * 2017-08-09 2019-02-26 美光科技公司 固定存储卡
CN107704420A (zh) * 2017-10-31 2018-02-16 深圳市掌阅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翻页功能的电子设备附件装置
CN107704420B (zh) * 2017-10-31 2024-04-30 深圳市掌阅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翻页功能的电子设备附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99950B1 (en) 2019-01-02
WO2014178614A1 (en) 2014-11-06
US20140323182A1 (en) 2014-10-30
EP2799950A2 (en) 2014-11-05
US9391662B2 (en) 2016-07-12
CN104135550B (zh) 2018-10-19
EP2799950A3 (en)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5550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翻盖式保护套及其控制方法
EP327977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sensor
CN205121545U (zh) 附件设备、可折叠附件设备和电子设备
US20140359493A1 (en)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irroring screen data
KR20160061064A (ko) 접을 수 있는 전자 장치
KR102474751B1 (ko) 정전기로부터 디스플레이 구동 드라이버를 보호하는 구조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KR20160028823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기능 실행 방법 및 장치
EP3144784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KR20190014436A (ko) 가요성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4177832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capture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0998497A (zh) 包含力传感器的电子装置及其电子装置控制方法
US20160275873A1 (en) Modifying content for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s
KR102578096B1 (ko) 디스플레이 중 일부 영역이 시각적으로 인식되는 현상을 개선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US10002588B2 (e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KR20120010683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15450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screen through display in low-power mod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099019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gital pen
JP2016524213A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そのフリップ型カバー、及びフリップ型カバーの制御方法
EP3313054B1 (en) System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xiliary device
US113724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user input and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KR20220017231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필기 입력을 처리하는 방법
KR102353919B1 (ko) 터치의 압력에 응답하여 지정된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