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4407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4407A
CN104134407A CN201410364242.9A CN201410364242A CN104134407A CN 104134407 A CN104134407 A CN 104134407A CN 201410364242 A CN201410364242 A CN 201410364242A CN 104134407 A CN104134407 A CN 104134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electronic equipment
bottom shel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42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42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4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4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4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凹形结构的底部的底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底部壳体两侧的第一侧部壳体和第二侧部壳体;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的导光板,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其中,所述导光板能够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所述导光板发的光转变为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面光源,所述显示模组根据所述面光源能够进行显示。通过直接将背光模组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底部壳体上,省去了用于设置背光模组的模组框,减小了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子产品都具有显示屏,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显示屏是设置有背光源的被动发光显示屏。参见图1,为电子设备中设置被动发光显示屏的示意图,被动发光显示屏由背光模组10、显示模组20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源,显示模组根据背光源进行显示,向用户提供显示图像。为了支撑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将背光模组设置在具有一定厚度的模组框30上,而模组框设置在电子设备前壳40上,另外,图1中还包括电子设备的外壳50。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上述被动发光显示屏的结构不利于电子设备厚度的进一步减薄,不能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轻薄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中被动发光显示屏的结构制约电子设备减薄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凹形结构的底部的底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底部壳体两侧的第一侧部壳体和第二侧部壳体;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的导光板,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其中,所述导光板能够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所述导光板发的光转变为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面光源,所述显示模组根据所述面光源能够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端相反的第二侧端与所述第二侧部壳体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的第二位置,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厚度最小。
可选的,所述所述底部壳体背对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为平面。
可选的,所述底部壳体的第一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的厚度最大。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在远离所述第一侧端的方向上递减,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述第二侧端的第二区域的厚度在远离所述第二侧端的方向上递减,所述导光板的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的厚度、所述第一区域的与所述第一侧端相反的侧端的厚度、所述第二区域的与所述第二侧端相反的侧端的厚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增强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显示模组之间。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光板,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反光板正对所述第一面的面与所述第一面形状匹配,所述反光板正对所述第二面的面与所述第二面形状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接将背光模组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凹形结构的底部壳体上,省去电子设备中用于设置背光模组的模组框,在保证稳固支撑背光模组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电子设备设置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设置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设置显示屏的细化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被动发光显示屏的结构制约电子设备减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包含被动发光显示屏,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等。在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中,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设置背光模组的模组框,直接将背光模组设置在电子设备前壳上,进而在保障背光模组得到稳定支撑的同时,减轻了电子设备的厚度。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2至图4,该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100,第一壳体100具有凹形结构,第一壳体100包括位于凹形结构的底部的底部壳体110,以及位于底部壳体两侧的第一侧部壳体120和第二侧部壳体130。
具体来讲,第一壳体100为电子设备的用于设置显示屏的前壳,第一壳体100具有凹形结构,底部壳体110为凹形的底部部分,而第一侧部壳体和第二侧部壳体为凹形的两侧部分,在第一壳体100的凹形区域可以设置显示屏。
背光模组200,设置在底部壳体110上,背光模组200包括设置在底部壳体110上的导光板210,及设置在导光板210的第一侧端211与第一侧部壳体120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221。
具体来讲,背光模组200为提供背光源的模组,具体包括:紧邻第一侧部壳体的侧照式的背光源第一发光单元221,及紧邻第一发光单元221的导光板210,导光板210能够将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线光源转化为垂直导光板向上的面光源。第一发光单元具体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卤钨灯、电致发光(ELD)、冷阴极荧光灯(CCFL)、阴极发射灯(CLL)、金属卤化物灯,等等。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在导光板的紧邻底部壳体的表面上设置调光点阵列,以提高导光板生成面光源时的光利用率,由于调光点阵列的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本申请实施例不予详述。
显示模组300,设置在背光模组200上。其中,导光板能够将第一发光单元朝向导光板发的光转变为朝向显示模组的面光源,显示模组根据面光源能够进行显示。
具体来讲,显示模组300能够利用背光模组200提供的背光源进行发光显示。例如,显示模组3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主要由透明电极和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组成。其具体工作原理为:悬浮于两个透明电极间的一列液晶分子层,两边外侧有两个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过滤片。如果没有电极间的液晶,光通过其中一个偏振过滤片其偏振方向将和第二个偏振片完全垂直,因此被完全阻挡了。但是如果通过一个偏振过滤片的光线偏振方向被液晶旋转,那么它就可以通过另一个偏振过滤片。液晶对光线偏振方向的旋转可以通过静电场控制,从而实现对光的控制。由于液晶分子具有各向异性,所以在光照时产生的光电效应也因液晶分子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显示不同灰度的像素。在家让彩色滤光片后即可显示彩色图像。由于背光显示模组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省去电子设备中用于设置背光模组的模组框,直接将背光模组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凹形结构的底部壳体上,在保证稳固支撑背光模组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
进一步,电子设备还包括:顶部金属框,设置在显示模组之上,用于固定、保护显示模组;
外壳400,形成电子设备稳定的外部形态,将电子设备的内部元器件保护在内。
进一步,继续参照图3、图4,背光模组200还包括第二发光单元222,位于导光板210的与第一侧端211相反的第二侧端212与第二侧部壳体130之间。
具体来讲,与第一发光单元221相同,第二发光单元同样可以为LED、卤钨灯、ELD、CCFL、CLL和金属卤化物灯等发光器中的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双边光式背光光源,不仅能够提供亮度更大的背光光源,使显示模组能够进行更大动态范围的显示,而且由于在导光板两侧对称设置光源,使得导光板产生的面光源更为均匀,利用面光源进行显示发光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会变得更好。
进一步,继续参照图3、图4,第一发光单元221设置在底部壳体110的第一位置,第二发光单元222设置在底部壳体110的第二位置,底部壳体11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厚度最小。
具体来讲,第一发光单元221和第二发光单元222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进一步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对底部壳体的用于设置两个发光单元的位置进行减薄处理,使得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相对于底部壳体110的其他位置处的厚度更小,以便留出更多的收容空间用于设置第一发光单元221和第二发光单元222,而不用额外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来设置上述两个发光单元。
进一步,继续参照图3、图4,底部壳体110背对导光板210的一面为平面。具体来讲,将底部壳体110的背对导光板210的一面设置为平面,这样方便在第一壳体下侧设置电子设备的诸如电路板、处理器、存储单元等其他组成模块,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因此,底部壳体110的厚度差异体现在正对导光板210的一面的形状上,如正对导光板210的第一面1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距离背对导光板210的平面的距离最短,底部壳体110在这两个位置的厚度最小。
进一步,继续参照图3、图4,底部壳体110的第一面111正对导光板210的第二面213,第一面111与第二面213形状相匹配。具体来讲,导光板210与底部壳体110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匹配,二者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进一步,继续参照图3、图4,导光板210的第一侧端211和第二侧端212的厚度最大。具体来讲,导光板为了能够将侧边的第一发光单元221和第二发光单元222发出的线光源转化为垂直向上的面光源,需要对导光板210的厚度进行狭窄化处理,具体实施时需要将导光板210紧邻发光单元的侧端的设置为最厚,而在导光板的中部将厚度设置得较薄。
进一步,继续参照图3、图4,导光板210的包含第一侧端211的第一区域214的厚度在远离第一侧端211的方向上递减,导光板210的包含第二侧212端的第二区域215的厚度在远离第二侧端212的方向上递减,导光板210的位于第一区域213与第二区域214之间的第三区域216的厚度、第一区域213的与第一侧端211相反的侧端的厚度、第二区域214的与第二侧端212相反的侧端的厚度相等。
具体来讲,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双边光式背光光源,所以导光板210的第一侧端211和第二侧端212的厚度最厚,分别从第一侧端211、第二侧端212向导光板中部,导光板的厚度逐渐减小,直至位于导光板210中部的第三区域216为一个厚度均等的区域。实际情况中,由于导光板正对显示模组的面为平行于显示模组的平面,所以导光板210的厚度变化体现在导光板210的第二面213的形状上,例如,第二面213对应第一区域的部分可以为斜面,使得导光板210在由第一区域朝向第三区域的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同理,第二面213对应第二区域的部分可以为斜面,使得导光板210在由第二区域朝向第三区域的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
通过对导光板厚度的上述狭窄化处理,不仅能够提供均匀的面光源,而且能够减小导光板中部的厚度,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
进一步,背光模组200还包括:背光增强层,设置在导光板210与显示模组300之间。具体来讲,为了使得导光板210产生的面光源的更多部分光能够有效作用在显示模组上,在显示模组300和导光板210之间设置背光增强层,背光增光层具体可以由紧邻导光板210的下扩散片、紧邻显示模组的上扩散片,以及位于上、下扩散片之间的增光片组成。背光增光层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进一步,背光模组200还包括:反光板,设置在底部壳体110与导光板210之间,反光板正对第一面111的面与第一面111形状匹配,反光板正对第二面213的面与第二面213形状匹配。
具体来讲,第一发光单元221和第二发光单元222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从导光板210的第二面213逸出,为了提高背光光源的效率和产生面光源的强度,在底部壳体110与导光板210之间设置反光板,将从第二面213逸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0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减小电子设备内部的冗余空间,避免空间浪费,使反光板的形状与相邻的导光板210的第二面213及底部壳体110的第一面111的形状相匹配。
另外,实际情况中,也可以将反光板镶嵌在底部壳体110的第一面111上,或者在底部壳体110的第一面111上涂覆反光材料,使底部壳体110具有反光板的功能,对于这样的变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意图保护在内。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模组300上还设置有触控面板,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触控的方式与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接将背光模组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凹形结构的底部壳体上,省去电子设备中用于设置背光模组的模组框,在保证稳固支撑背光模组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
2、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双边光式背光光源,不仅能够提供亮度更大的背光光源,使显示模组能够进行更大动态范围的显示,而且由于在导光板两侧对称设置光源,使得导光板产生的面光源更为均匀,利用面光源进行显示发光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会变得更好。
3、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底部壳体的用于设置发光单元的位置进行减薄处理,使得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相对于底部壳体的其他位置处的厚度更小,以便留出更多的收容空间用于设置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而不用额外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来设置上述两个发光单元。
4、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导光板厚度进行了狭窄化处理,不仅能够提供均匀的面光源,而且能够减小导光板中部的厚度,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凹形结构的底部的底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底部壳体两侧的第一侧部壳体和第二侧部壳体;
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的导光板,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
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
其中,所述导光板能够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所述导光板发的光转变为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面光源,所述显示模组根据所述面光源能够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端相反的第二侧端与所述第二侧部壳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的第二位置,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厚度最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底部壳体背对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壳体的第一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形状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侧端的厚度最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在远离所述第一侧端的方向上递减,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述第二侧端的第二区域的厚度在远离所述第二侧端的方向上递减,所述导光板的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的厚度、所述第一区域的与所述第一侧端相反的侧端的厚度、所述第二区域的与所述第二侧端相反的侧端的厚度相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背光增强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显示模组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光板,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反光板正对所述第一面的面与所述第一面形状匹配,所述反光板正对所述第二面的面与所述第二面形状匹配。
CN201410364242.9A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134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4242.9A CN104134407A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4242.9A CN104134407A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4407A true CN104134407A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0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4242.9A Pending CN104134407A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440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8768A (ja) * 1999-03-11 2000-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板、その導光板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20110310327A1 (en) * 2010-06-22 2011-12-22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CN102621743A (zh) * 2012-04-13 2012-08-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48677A (zh) * 2011-05-12 2012-10-24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2915273U (zh) * 2012-11-15 2013-05-0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导光板
CN103411166A (zh) * 2013-08-21 2013-11-27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8768A (ja) * 1999-03-11 2000-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板、その導光板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20110310327A1 (en) * 2010-06-22 2011-12-22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CN102748677A (zh) * 2011-05-12 2012-10-24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621743A (zh) * 2012-04-13 2012-08-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915273U (zh) * 2012-11-15 2013-05-0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导光板
CN103411166A (zh) * 2013-08-21 2013-11-27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7349B (zh) 背光组件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器件
JP489612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959208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用レンズ、発光ダイオード、これ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ー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3629177B (zh)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4678468A (zh)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KR20060012959A (ko)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US20180197490A1 (en) Method of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2472844B (zh) 光学板
CN102900999B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KR102266737B1 (ko) 렌즈, 렌즈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백 라이트 유닛
KR10230360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203395811U (zh) Led透镜及直下式ledtv用背光模组
CN102661535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KR102089970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296008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662703A (zh) 用于高动态范围显示面板的平铺组件
CN102767739A (zh) 一种直下式激光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US11339941B2 (en) Surface light emitting module for LED light source, vehicle lamp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5229633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显示器
CN210720957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13440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36499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375705B (zh) 光源模组
CN10622694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48632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