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6542A -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6542A
CN104126542A CN201410344135.XA CN201410344135A CN104126542A CN 104126542 A CN104126542 A CN 104126542A CN 201410344135 A CN201410344135 A CN 201410344135A CN 104126542 A CN104126542 A CN 104126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plumage
white
duck
bl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41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6542B (zh
Inventor
王丽霞
钱运国
刘武
叶胜强
邓兵
杨宇
龚萍
魏金涛
喻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 OF VETERINARY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 OF VETERINARY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 OF VETERINARY SCIENCE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 OF VETERINARY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4103441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6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6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6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6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涉及肉鸭育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以丹麦丽佳鸭公鸭与福建连城白鸭母鸭杂交、经多世代选育而成的遗传性能稳定的改良型连城白鸭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将经过步骤S1获取的成年改良型连城白鸭母鸭与法国奥白星公鸭自建家系,按家系杂交产生F1代;对刚出生的F1代个体按羽色表型进行选留,同时采用个体选择法对F1代中70日龄个体的体重进行选留。将选留的F1代个体重新建立家系,并按家系进行自群繁育产生F2代;将F2代中表型为白羽、乌嘴、青脚的个体选留下来;对选留的F2代个体体重进行选择,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一定公母比例选留下来,并重新建立家系,形成乌嘴青脚白羽肉鸭。

Description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鸭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肉鸭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肉鸭产业已经进入由数量向质量、由产量向品质方向的转型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性、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追求消费品质量与特色的时代已经到来,一些地方性风味产品和特色产品逐步受到消费者青睐,鸭肉产品消费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其中酱卤鸭、烤鸭、咸水鸭、板鸭、烧鸭、樟茶鸭、老鸭汤制品等为消费主体。
在肉类食品供给不足的过去,易于规模化、生长快的快大型肉鸭品种迅速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但快大型肉鸭屠体水分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肉质风味差,用于生产地方性风味产品和特色产品时,严重影响了鸭肉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目前,部分企业屠宰加工鸭的来源主要以当地肉蛋兼用鸭品种来满足,但大部分鸭子没有经过系统选育,其生产性能参差不齐、养殖成本较高,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需求。根据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产品需求,培育专用的肉用性能良好的本土化肉鸭新品种势在必行,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连成白鸭属蛋肉药兼用型品种,主产于福建省西部的连城县而得名,2000年被列入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连城白鸭与其它鸭相比具有“白羽、乌嘴、青脚”特殊的遗传外貌,且肉质细嫩,制作的鸭汤食用时无腥味,且肉质鲜美;此外还有神奇的药用功效;在临床中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等功效。但是由于其成年鸭体重较轻、生长速度慢,饲养时间长,并不适合深加工企业的产品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该方法以自然群体法国奥白星鸭、丹麦丽佳鸭、福建连城白鸭为基础,进行三元杂交,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外形独特、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肉鸭新品系,符合深加工企业的产品需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以丹麦丽佳鸭公鸭与福建连城白鸭母鸭杂交、经多世代选育而成的遗传性能稳定的改良型连城白鸭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获取的成年改良型连城白鸭母鸭与法国奥白星公鸭自建家系,按家系杂交产生F1代;步骤S3.对刚出生的F1代个体按羽色表型进行第一次选留,待第一次选留后的F1代个体满70日龄时,按羽色表型进行第二次选留,同时采用个体选择法对F1代中70日龄个体的体重进行选留,选留标准为体重达2000-2500g;其中,F1代个体羽色均为浅灰羽和深灰羽,喙和脚大部分呈黑色,部分带黄斑;被淘汰的个体羽色表型包括深灰羽以及喙脚带黄斑的全部羽色。步骤S4.将选留的F1代个体重新建立家系,并按家系进行自群繁育产生F2代;步骤S5.将F2代中表型为白羽、乌嘴、青脚的个体选留下来;步骤S6.对选留的F2代个体体重进行选择,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一定公母比例选留下来,并重新建立家系,形成乌嘴青脚白羽肉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采用40只法国奥白星公鸭为父本,240只改良型连城白鸭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按家系杂交生产F1代个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从F1代个体中选择40只公鸭和240只母鸭,按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每个家系自群繁育产生F2代个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5中,F2代被淘汰的个体表型包括:羽色呈白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或浅黑色;羽色呈白灰色、喙脚呈黑色;羽色呈白灰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或浅黑色;羽色呈浅灰色或深灰色、喙脚呈黑色或黑黄相间色;羽色呈黑白花羽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羽色呈黑色、喙脚呈黑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6中,所述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为70日龄体重达2000-2500g的个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6中,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公母比例1:8选留下来,并重新建立50个家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和步骤S6中,所述重新建立家系是为了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自然群体法国奥白星鸭、丹麦丽佳鸭、福建连城白鸭为基础,进行三元杂交,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外形独特、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肉鸭新品系,不仅满足了企业需求,而且丰富了品种资源,并且其独特的外形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配套系育种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2代产生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以丹麦丽佳鸭公鸭与福建连城白鸭母鸭杂交经多世代选育而成的遗传性能稳定的改良型连城白鸭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
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获取的成年改良型连城白鸭母鸭与法国奥白星公鸭自建家系,按家系杂交产生F1代;具体采用40只法国奥白星公鸭为父本,240只改良型连城白鸭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按家系杂交生产F1代个体。
步骤S3.对刚出生的F1代个体按羽色表型进行第一次选留,待第一次选留后的F1代个体满70日龄时,按羽色表型进行第二次选留,同时采用个体选择法对F1代中70日龄的个体的体重进行选留,选留标准为体重达2000-2500g;其中,F1代个体羽色均为浅灰羽和深灰羽(部分鸭翅尖、腹部、颈下为白色),喙和脚大部分呈黑色,部分带黄斑。被淘汰的个体羽色表型包括深灰羽鸭(全深灰羽以及部分鸭翅尖、腹部、颈下为白色)以及喙脚带黄斑的全部羽色鸭)。
步骤S4.将选留的F1代个体重新建立家系,所述重新建立家系是为了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按家系进行自群繁育产生F2代;具体从F1代个体中选择40只公鸭和240只母鸭,按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每个家系自群繁育F2代个体。
步骤S5.将F2代中表型为白羽、乌嘴、青脚的个体选留下来;F2代被淘汰的个体表型包括羽色呈白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或浅黑色;羽色呈白灰色、喙脚呈黑色;羽色呈白灰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或浅黑色;羽色呈浅灰色或深灰色、喙脚呈黑色或黑黄相间色;羽色呈黑白花羽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羽色呈黑色、喙脚呈黑色。
步骤S6.对选留的F2代个体体重进行选择,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一定公母比例选留下来,所述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为70日龄体重达2000-2500g的个体。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公母比例1:8选留下来,并重新建立50个家系,形成乌嘴青脚白羽肉鸭,即可得到本发明。
实验数据:
一、采用40只奥白星公鸭为父本,240只改良型连城白鸭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按家系杂交生产F1代个体共2560只(种蛋按系谱进行编号,出雏鸭戴翅号),从中选择40只公鸭和240只母鸭,按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每个家系公鸭与母鸭在上个世代不为同一家系,以防全同胞、半同胞交配),每个家系自群繁育出6500只F2代个体,从中选育乌嘴青脚白羽肉鸭共540只(其中公鸭100只,母鸭440只)作为核心群,按公母比1:8重新建立50个家系(避免下一代全同胞、半同胞交配),留种率达8.31%。
二、羽色、喙色、脚色统计
亲本杂交后代F1代个体羽色均为浅灰羽和深灰羽(部分鸭翅尖、腹部、颈下为白色),喙和脚大部分呈黑色,部分带黄斑。F2代个体羽色大致出现10种羽色,从10种羽色中归类分为黑羽(代号B)、白羽(乌嘴青脚,代号WB)、白羽(黄嘴黄脚,代号WY)、灰羽(代号G)、花羽(代号C)五种大类型,其中白羽乌嘴青脚、白羽黄嘴黄脚为两个亲本羽色,其它羽色为产生变异羽色。
表1:F2代各种羽色所占百分比(单位:%)
B WB WY G C
第一批 14.12 14.78 34.05 32.72 4.32
第二批 18.42 14.98 31.17 27.94 7.49
第三批 24.84 11.95 29.56 28.30 5.35
第四批 12.98 16.02 34.74 32.88 3.37
第五批 14.57 12.77 33.13 32.14 7.39
第六批 18.42 11.84 37.28 24.56 7.89
第七批 16.88 14.72 32.32 25.85 10.23
第八批 16.08 11.61 31.05 37.48 3.78
平均值 17.04 13.58 32.91 30.23 6.23
对8批4008只F2代个体羽色进行了统计(第一批602只;第二批494只;第三批318只;第四批593只;第五批501只;第六批228只;第七批557只;第八批715只),具体参见表1。从统计结果看,因统计批次的不同以及每次统计的数量的不同,每批不同羽色个体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分布趋势相对一致。从最终的统计结果看(平均值),白羽(黄嘴黄脚WY)分布率最高,占32.91%,花羽率(H)最低,占6.23%。分布情况依次白羽(黄嘴黄脚WY,32.91%)>灰羽(G,30.23%)>黑羽(B,17.04%)>白羽(乌嘴青脚WB,13.59%)>花羽(C,6.23%)。
表2:F2代各种喙脚颜色鸭所占百分比(单位:%)
b y c
第一批 61.63 34.05 4.32
第二批 61.34 31.17 7.49
第三批 65.09 29.56 5.35
第四批 61.89 34.74 3.37
第五批 59.48 33.13 7.39
第六批 54.82 37.28 7.89
第七批 57.45 32.32 10.23
第八批 65.17 31.05 3.78
平均值 60.86 32.91 6.23
此外对4008只F2代个体喙胫颜色进行了统计,具体参见表2。喙胫颜色出现三种类型,分别是乌嘴乌脚(乌嘴青脚,代号b)、黄嘴黄脚(代号y)、花嘴花脚(代号c),且喙脚颜色存在一定关联。从统计结果看,因统计批次的不同以及每次统计的数量的不同,每批不同喙胫颜色个体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分布趋势相对一致。从最终的统计结果看(平均值),乌嘴乌脚(乌嘴青脚)个体分布率最高,占60.86%,花嘴花脚个体最低,占6.23%。分布情况依次乌嘴乌脚(B,60.86%)>黄嘴黄脚(Y,32.91%)>花嘴花脚(C,6.23%)。
三、羽色评分标准
表3:乌嘴、青脚、白羽鸭羽色评分标准
在选择乌嘴、青脚、白羽乌嘴青脚个体时,制定了羽色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个个体进行打分,最后根据打分结果进行鸭子的选留,具体参见表3。
F1世代:刚出雏时,淘汰羽色评分为6-7级的个体;10周龄时,淘汰羽色评分为3-5级的个体,只保留羽色评分为1-2级的个体。
F2世代:刚出雏时,淘汰羽色评分为5-7级的个体;10周龄时,淘汰羽色评分为4级的个体;产蛋前,淘汰羽色评分为2-3级的个体,只保留羽色评分为1级的个体。
四、F2代乌嘴青脚白羽肉鸭参数数据
表4:F2代乌嘴青脚白羽肉鸭0-10周龄体重参数单位:g
表5:F2代乌嘴青脚白羽肉鸭70日龄体尺性状参数
表6:F2代乌嘴青脚白羽肉鸭70日龄屠宰性状参数
由表4、表5、表6所示,F2代乌嘴青脚白羽肉鸭与同时期的普通肉鸭(改良型连城白鸭)相比,0-10周龄体增重表现出明显优势,且10周龄体重公鸭可达2224.44g,母鸭1936.00g,而改良型连城白鸭平均体重可达1700-1800g;体尺性状参数也明显增加。在屠宰指标中公母鸭屠宰率均高于80%(89.6%,89.3%),全净膛率均高于60%以上(76.78%,76.74%),因此产肉性能良好;瘦肉率高达25%以上(25.35%,25.64%),因此该鸭是典型的瘦肉型鸭。因此通过本发明培育的肉鸭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瘦肉率高肉质好,非常适合深加工企业的产品需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以丹麦丽佳鸭公鸭与福建连城白鸭母鸭杂交、经多世代选育而成的遗传性能稳定的改良型连城白鸭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
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获取的成年改良型连城白鸭母鸭与法国奥白星公鸭自建家系,按家系杂交产生F1代;
步骤S3.对刚出生的F1代个体按羽色表型进行第一次选留,待第一次选留后的F1代个体满70日龄时,按羽色表型进行第二次选留,同时采用个体选择法对F1代中70日龄个体的体重进行选留,选留标准为体重达2000-2500g;其中,F1代个体羽色均为浅灰羽和深灰羽,喙和脚大部分呈黑色,部分带黄斑;被淘汰的个体羽色表型包括深灰羽以及喙脚带黄斑的全部羽色;
步骤S4.将选留的F1代个体重新建立家系,并按家系进行自群繁育产生F2代;
步骤S5.将F2代中表型为白羽、乌嘴、青脚的个体选留下来;
步骤S6.对选留的F2代个体体重进行选择,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一定公母比例选留下来,并重新建立家系,形成乌嘴青脚白羽肉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40只法国奥白星公鸭为父本,240只改良型连城白鸭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按家系杂交生产F1代个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从F1代个体中选择40只公鸭和240只母鸭,按公母比1:6建立40个家系,每个家系自群繁育产生F2代个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F2代被淘汰的个体表型包括:
羽色呈白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或浅黑色;
羽色呈白灰色、喙脚呈黑色;
羽色呈白灰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或浅黑色;
羽色呈浅灰色或深灰色、喙脚呈黑色或黑黄相间色;
羽色呈黑白花羽色、喙脚呈黑黄相间色;
羽色呈黑色、喙脚呈黑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为70日龄体重达2000-2500g的个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将生长速度较整齐的个体按公母比例1:8选留下来,并重新建立50个家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和步骤S6中,所述重新建立家系是为了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
CN201410344135.XA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Active CN104126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4135.XA CN104126542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4135.XA CN104126542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6542A true CN104126542A (zh) 2014-11-05
CN104126542B CN104126542B (zh) 2017-02-15

Family

ID=51799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4135.XA Active CN104126542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654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5119A (zh) * 2015-03-30 2016-11-23 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 一种灰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6614266A (zh) * 2016-09-21 2017-05-1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8782440A (zh) * 2018-06-04 2018-11-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黑羽型高产番鸭的选育方法
CN111334589A (zh) * 2020-05-08 2020-06-26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连城白鸭白羽羽色相关的分子标记及连城白鸭杂交白羽后代的选育方法
CN111513022A (zh) * 2020-05-08 2020-08-11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低皮脂率的小体型肉鸭的选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0365A (en) * 1998-08-03 2000-10-10 Peterson Farms Breeding lines of color-sexable day-old chick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416695A (zh) * 2001-11-10 2003-05-14 河南农业大学种鸡站 青(黑)胫黄(麻)鸡的制种方法
CN102783456A (zh) * 2012-08-31 2012-11-21 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三穗鸭杂交配套品系改良的方法
CN103478073A (zh) * 2013-09-06 2014-01-0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黑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0365A (en) * 1998-08-03 2000-10-10 Peterson Farms Breeding lines of color-sexable day-old chick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416695A (zh) * 2001-11-10 2003-05-14 河南农业大学种鸡站 青(黑)胫黄(麻)鸡的制种方法
CN102783456A (zh) * 2012-08-31 2012-11-21 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三穗鸭杂交配套品系改良的方法
CN103478073A (zh) * 2013-09-06 2014-01-0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黑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秀杰等: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的选育", 《福建畜牧兽医》, vol. 32, no. 4, 31 July 2010 (2010-07-31) *
缪中纬等: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vol. 27, no. 6, 30 June 2012 (2012-06-30)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5119A (zh) * 2015-03-30 2016-11-23 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 一种灰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6614266A (zh) * 2016-09-21 2017-05-1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6614266B (zh) * 2016-09-21 2020-07-1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优质白羽黑喙黄胫鸭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8782440A (zh) * 2018-06-04 2018-11-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黑羽型高产番鸭的选育方法
CN108782440B (zh) * 2018-06-04 2021-04-09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黑羽型高产番鸭的选育方法
CN111334589A (zh) * 2020-05-08 2020-06-26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连城白鸭白羽羽色相关的分子标记及连城白鸭杂交白羽后代的选育方法
CN111513022A (zh) * 2020-05-08 2020-08-11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低皮脂率的小体型肉鸭的选育方法
CN111513022B (zh) * 2020-05-08 2021-11-12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低皮脂率的小体型肉鸭的选育方法
CN111334589B (zh) * 2020-05-08 2023-03-17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连城白鸭白羽羽色相关的分子标记及连城白鸭杂交白羽后代的选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6542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9367B (zh) 黑肤肉鸡制种方法
CN104126542B (zh) 一种乌嘴青脚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3385216B (zh) 一种适合蛋肉兼用型优质鸡的育种方法
CN103549210B (zh) 利用关岭牛生产雪花牛肉的方法
CN104488822B (zh) 一种雉鸡配套系选育方法
CN104885999B (zh) 瑶红麻鸡的选育方法
CN106234307A (zh) 绿壳蛋黑羽乌鸡的培育方法
CN103053474A (zh) 一种慢速型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
CN107810924A (zh) 一种黑鸡选育方法
CN102771442A (zh) 一种优质鸡父系育种方法
CN103891677A (zh) 一种慢速型特优质黄羽土鸡的培育方法
CN105104293A (zh) 一种黑羽青壳蛋鸡快速制种方法
CN104737982A (zh) 一种慢速型特优质黑羽父母代种鸡的培育方法
CN106489832B (zh) 一种高繁殖率麻羽肉蛋兼用型鸭的培育方法
CN104126543B (zh) 一种乌嘴黑脚黑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6259169B (zh) 一种屠宰加工型青脚麻羽优质肉鸡的育种方法
CN105075976A (zh) 一种家猪与野猪杂交培育特种野猪的方法
CN108283162B (zh) 一种土鸡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6489829B (zh) 一种浅麻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5409884B (zh) 一种杂交培育黄羽乌鸡的方法
CN108157295B (zh) 一种提高土鸡产蛋率的培育方法
CN106719391B (zh) 一种提高半番鸭白羽率及等级的选育方法
CN103651255B (zh) 一种改进鸭通管性能的选育方法
CN104737981A (zh) 一种慢速型特优质黄羽父母代种鸡的培育方法
CN104719253A (zh) 一种慢速型特优质青脚父母代种鸡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Lixia

Inventor after: Yu Ting

Inventor after: Qian Yunguo

Inventor after: Liu Wu

Inventor after: Ye Shengqiang

Inventor after: Liu Sihong

Inventor after: Deng Bing

Inventor after: Yang Yu

Inventor after: Gong Ping

Inventor after: Wei Jintao

Inventor before: Wang Lixia

Inventor before: Qian Yunguo

Inventor before: Liu Wu

Inventor before: Ye Shengqiang

Inventor before: Deng B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Yu

Inventor before: Gong Ping

Inventor before: Wei Jintao

Inventor before: Yu T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