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4573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4573B
CN104124573B CN201410158409.6A CN201410158409A CN104124573B CN 104124573 B CN104124573 B CN 104124573B CN 201410158409 A CN201410158409 A CN 201410158409A CN 104124573 B CN104124573 B CN 104124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ed
contact
connector
plat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84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4573A (zh
Inventor
渡辺浩太
榊卓也
金城明
根木润
本间元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Koh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Koh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928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366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928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6908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928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690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Kohden Corp filed Critical Nihon Koh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24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4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4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4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3a)的插入区域(4)的柔性基板(3)插入,具有:用于与所述端子(3a)接触的连接器侧端子(12);朝向与所述插入区域(4)的表面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15);和按压装置,其在所述插入区域(4)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所述插入区域(4)和所述突出片(15)成为加压接触状态,使所述突出片(15)陷入到所述插入区域(4)中。此外,从手柄(40)所具有的同心凸轮(45)的凸轮面至所述手柄(40)的轴(29)为止的距离恒定。此外,通过使手柄(40)所具有的凸肋(44)拉动钩状片(34)而使开口部(51)张开得较大。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柔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连接的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医疗设备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连接器例如设置于用于捕获从生物体电极等获得的生物体信号的FPC与用于对上述生物体信号进行处理及显示等的医疗设备之间。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由于连接器具有与FPC连接的连接部,如果该连接部由于身体动作等而发生移动,则杂音会叠加到生物信号上。
因此,作为连接器,特别要求能够在与FPC连接的连接部中抑制由于身体动作等而产生杂音。此外,连接器与FPC的连接多是在医疗现场由医务人员进行。因此,希望其连接时的操作性优异,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连接器与FPC的连接。基于这样的要求和希望,开发了使连接部具有特征的各种连接器。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连接器:在将FPC80卡合于连接器10的状态下,设置于锁定部件18上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卡合部24与设置于FPC80上的コ字形的缺口卡止部82卡合,从而防止FPC80脱落。
但是,很难消除卡止部82与FPC80之间的间隙,在抗振动方面不足。
在现有的这种连接器中,多是构成为通过按压而使FPC的端子与连接器侧的端子发生接触。
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凸轮21获得接触的装置。具体而言,构成如下。用于使FPC11加压接触于接触部13的操作件14处于嵌合状态时,通过操作件14所具有的凸轮21,操作件14承受向嵌合方向关闭的力。因此,处于嵌合状态(第二位置)时,操作件14不会容易地向脱离方向移动(专利文献2的段落0023)。凸轮21的横截面是将两个半圆形之间以两根直线连接而成的形状。
操作件14从打开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接触部13通过凸轮21受到最大的力后,该力稍微减小(超行程)并停止。即,对接触部13施加比操作件14处于第二位置时所承受的力大的力,因此需要坚固地制作各部以承受该力。
在现有的这种连接器中,大多构成为通过按压使FPC的端子与连接器侧的端子接触,构成为从连接器的开口部将FPC插入到连接器内而在连接器内部获得接触。
因此,在插入FPC前,希望开口部较大地张开以容易进行插入操作。此外,希望在插入FPC后不需要特别大的力,能够通过按压使FPC的端子与连接器侧的端子可靠地接触。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那样构成的连接器。用于与挠性板3的端部3a进行加压接触的锁定保持器160始终被施力部件(螺旋扭转弹簧等)向从挠性板3分离的方向施加力,在锁定保持器160压力接触挠性板3的压力接触被解除后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插拔挠性板3。
由于始终对锁定保持器160向远离挠性板3的方向施力,所以需要增大用于克服该施力以压力接触挠性板3的力。此外,结构方面很难消除松动,为了防止由于松动造成锁定保持器160对挠性板3的按压不稳定,也需要增大压力接触挠性板3的力。因此,需要坚固地制作各构成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708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34303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5046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任何一种连接器中,连接器与FPC的连接部的可靠性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抑制杂音。此外,关于连接时的操作性等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与FPC连接的连接器的现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与FPC连接并能够提高杂音抑制效果的连接器。
现有的这种连接器中,需要使用相对于推压力而言坚固的结构和材料。因此,存在连接器大型化、重量增大、成本增高等问题。此外,如果不依赖于如上所述的特定的结构,则在使用中有可能造成损坏,在对接触部造成了损坏的情况下则会影响测量的精度,严重的话有可能得到错误的测量结果。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样的现有连接器所具有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相对于按压力而言坚固的结构、材料的、不会导致连接器的大型化、重量增加、高成本的连接器。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连接器的大型化、重量增加、且使用中没有损坏的顾虑、能够用于稳定的、准确的测量的连接器。
现有的这种连接器中,始终向使开口增大的方向作用有施力,虽然在使开口部增大时很方便,但是作为连接器在获得重要的接触时需要较大的力。因此,需要使用相对于按压力而言坚固的结构、材料。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样的现有连接器所具有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坚固的结构、材料并能够使开口增大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的柔性基板插入,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突出片,其向与所述插入区域的表面交叉的方向突出;和按压装置,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突出片成为加压接触状态,使所述突出片陷入到所述插入区域中。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插入区域的缺口中的凸台。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具有用于加压接触插入区域的加压接触板,在该加压接触板上,在与所述突出片相对的面的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凹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的柔性基板插入,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加压接触板,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区域加压接触,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连接器侧端子成为加压接触状态;和手柄,其具有操作部和作用部,并以轴为支点转动,实现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非接触的状态、以及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在所述作用部以预定行程按压了所述加压接触板后的所述作用部的转动范围内,从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部位至所述轴为止的距离恒定。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在以预定行程按压了所述加压接触板后的所述作用部的转动范围由以所述轴为中心的同心凸轮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根据由所述操作部进行的朝向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从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非接触的状态过渡到使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并根据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从加压接触状态过渡到非接触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锁定装置,其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手柄转动到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一侧的终点时,对所述手柄进行锁定。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的柔性基板插入,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加压接触板,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区域加压接触,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连接器侧端子成为加压接触状态;手柄,其具有操作部和作用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以轴为支点向第二方向转动,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成为非接触状态,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以所述轴为支点向第一方向转动,成为使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基座外壳,其具有设置有所述连接器侧端子的平面部;开口部,其由所述加压接触板和所述基座外壳的前端部构成,供所述插入区域插入;和开口调节装置,其将所述加压接触板和所述手柄之间联络起来,根据所述操作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对所述加压接触板施加作用而使所述开口部张开,而在所述操作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时不具有任何作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接触板的与面向所述开口部的端部相对的一侧的端部通过轴支承于所述基座外壳,根据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以及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使所述加压接触板的开口部侧的端部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的柔性基板插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突出片,其向与所述插入区域的表面交叉的方向突出;和按压装置,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突出片成为加压接触状态,使所述突出片陷入到所述插入区域中,因此,通过突出片陷入到所述插入区域,能够牢固地固定柔性基板,能够可靠地与柔性基板连接,能够提高杂音抑制效果。此外,所述按压装置具有用于加压接触插入区域的加压接触板,在该加压接触板上,在与所述突出片相对的面的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凹部,所以突出片会可靠地陷入到所述插入区域中。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的柔性基板插入,其中,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加压接触板,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区域加压接触,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连接器侧端子成为加压接触状态;和手柄,其具有操作部和作用部,并以轴为支点转动,实现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非接触的状态、以及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在所述作用部以预定行程按压了所述加压接触板后的所述作用部的转动范围内,从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部位至所述轴为止的距离恒定,所以,加压接触板不会被手柄以超行程的方式按压。
因此,在配置了将加压接触板定位于需要的位置上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加压接触板以需要的压力对柔性基板的插入区域进行按压和保持。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柔性基板的端子和连接器侧端子的接触。并且,不会对包括加压接触板和手柄在内的、作用部的力所涉及的全部部位施加过负荷,能够减小部件损坏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用于稳定的、准确的测量。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连接器供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的柔性基板插入,其中,该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加压接触板,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区域加压接触,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连接器侧端子成为加压接触状态;手柄,其具有操作部和作用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以轴为支点向第二方向转动,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成为非接触状态,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以所述轴为支点向第一方向转动,成为使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基座外壳,其具有设置有所述连接器侧端子的平面部;开口部,其由所述加压接触板和所述基座外壳的前端部构成,供所述插入区域插入;和开口调节装置,其将所述加压接触板和所述手柄之间联络起来,根据所述操作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对所述加压接触板施加作用而使所述开口部张开,而在所述操作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时不具有任何作用,所以不需要使用对于施力而言坚固的结构、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连接器通过具有开口调节装置,不需要抵抗施力就能够使开口部张开得较大而从开口部插入柔性基板的插入区域,能够提高操作效率。此外,插入柔性基板后,通过使手柄向成为锁定状态的方向转动,不需要特别抵抗施加力就能够容易地稳定地保持柔性基板的端子和连接器侧端子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而构成的适配器的俯视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是表示利用手柄进行锁定的锁定状态和利用手柄进行解锁的解锁状态的图。
图5是图1的A-A剖视图,是表示利用手柄进行解锁的解锁状态下的开口部没有张开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1的A-A剖视图,是表示利用手柄进行解锁的解锁状态下的开口部张开到最大的状态的图。
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手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按压柔性基板的插入区域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上插入柔性基板的插入区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按压柔性基板的插入区域后的、插入区域中的变形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按压柔性基板的插入区域后的、插入区域中的变形部位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 连接器
1B 连接器
2 动态心电仪
3 柔性基板
3a 端子
4 插入区域
5 缺口
6 变形痕迹
10 基座外壳
11 底面
12 连接器侧端子
14 凸台
15 突出片
20 衬垫
30 加压接触板
40 手柄
44 凸肋
45 同心凸轮
46 锁定用钩片
51 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能够实现为如图1所示的一体型电极适配器1的FPC用的连接器1A。在一体型电极适配器1上,在相对于连接器1A而言的另一端侧设置有电子设备连接用的连接器1B。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连接用的连接器1B例如与面对作为医疗设备的动态心电仪2的未图示的连接用开口而设置的连接器连接。此外,连接器1A能够用作供柔性基板3插入的连接器,该柔性基板3具有形成有端子3a的插入区域4。柔性基板3构成为一次性的心电电极,在未图示的另一端侧配置有多个电极,各电极与端子3a中的任一个连接。
以下的说明中,以图3为中心进行,参照其他的图时进行补充说明。如图3所示,连接器1A具有基座外壳10、衬垫20、轴28、轴29、加压接触板30和手柄40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基座外壳10,具有大致截头四棱锥的形状,各边和角部被倒角而具有非直角形状。截头四棱锥的相当于头顶的部位作为位于一体型电极适配器1的中央部侧的基部,截头四棱锥的相当于下底面的部位作为连接器1A的前端侧。
基座外壳10以从上述前端侧朝向基部被挖除的方式形成有带底的凹部。接近该凹部的底面11的平面部供图2所示的柔性基板3插入,该柔性基板3具有形成有端子3a的插入区域4。在基座外壳10的底面11上,突出地埋设有用于与端子3a接触的连接器侧端子12。端子3a的数目和连接器侧端子12的数目相同。连接器侧端子12形成为插针端子,在基座外壳10的底面11的埋设有连接器侧端子12的部分的下方,埋设有向上方按压连接器侧端子12的螺旋弹簧。因此,在柔性基板3的端子3a与连接器侧端子12抵接的状态下,通过加压接触板30按压柔性基板3,能够可靠地实现端子3a与连接器侧端子12的电气连接状态。
在连接器侧端子12的上面侧,设置有由具有挠性的绝缘性树脂构成的衬垫20。衬垫20具有与连接器侧端子12对应的孔,形成有包围各孔的周围的壁21。通过设置衬垫20,从各孔突出的各连接器侧端子12成为由壁21包围并被加压接触板30从上方盖住的状态。因此,使用时,能够防止汗等水分的侵入,进而可保持各连接器侧端子12间的绝缘,能够进行确切的测量。
在基座外壳10中的前端部附近的底面部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上,突出地形成有凸台14。另一方面,在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与上述凸台14对应地形成有缺口5。凸台14和缺口5构成为:在柔性基板3被插入时,上述凸台14插入到缺口5中,以抵抗柔性基板3的拔出方向的力。由此,能够使柔性基板3定位并固定。再者,凸台14和缺口5只要是在柔性基板3被固定时能够抵抗柔性基板3的拔出方向的力的形状即可,例如,缺口5也包括孔。
在上述底面部13的比凸台14靠近进深侧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突出地设置有突出片15。突出片15的位置设定为在柔性基板3被插入时与柔性基板3的不是导电部的位置相对。该突出片15例如由金属构成,优选顶端尖锐。
加压接触板30为平板形状,具有立起于前端侧的正面板部31。如图9、图10所示,加压接触板30的底面侧平坦,在与凸台14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凹部32。在加压接触板30上,在与上述突出片15相对的面的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凹部38。如图3、图9所示,在加压接触板30的表面部的大致中央处,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钩状的钩状片34。
此外,如图3所示,在与加压接触板30的正面板部31相对的边的两端部,设置有具有间隙配合(loosely fit)有轴28的轴孔的轴握持部33。另一方面,在基座外壳10的凹部中的进深侧的矩形空室的入口壁部,形成有一对轴承孔16、16。在上述的加压接触板30的轴握持部33插入有轴28,轴28嵌合于轴承孔16,通过E形环28a防止拔出。由此,加压接触板30以轴28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外壳10。
手柄40具有从基部41朝向作为操作部的顶端部42画出倒U字形的边缘部,从基部41朝向顶端部42去的中央附近较低,从该中央附近朝向基部41和顶端部42去而向上方倾斜,具有整体上反翘的形状。
在手柄40的基部41,设置有供轴29贯通的贯通孔43。此外,如图4所示,在手柄40的基部41中的底部的中央部,沿与贯通孔43平行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用于与加压接触板30的钩状片34连结的凸肋44。该凸肋44根据后面要说明的手柄40的开闭而与钩状片34的弯折的钩部接触或不接触。
而且,在手柄40的基部41中的底部,作为产生相对于加压接触板30的按压作用的作用部,此处,以夹持凸肋44的方式沿与贯通孔43平行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以贯通孔43(轴29)为中心的同心凸轮45。此外,将手柄40从图6所示的位置转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位于手柄40中的同心凸轮45的跟前的平坦部47成为在同心凸轮45的按压前开始对加压接触板30进行按压的作用部。再者,同心凸轮45的凸轮面与贯通孔43(轴29)间的距离恒定。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基座外壳10的凹部中的前端侧的壁部的上部,形成有一对轴承孔17、17。在上述的手柄40的贯通孔43内插入有轴29,轴29与轴承孔17嵌合通过E形环29a防止拔出。由此,手柄40以轴29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外壳10。
此外,在手柄40的底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钩状锁定用钩片46(参照图4、图5)。如果使安装于基座外壳10的状态的手柄40转动以成为基座外壳10的凹部的盖的方式进行按压,则该锁定用钩片46中的顶端的钩部与轴28卡合。由此,能够使手柄40处于锁定状态。此外,如果以将作为操作部的顶端部42立起的方式向上方抬起而使手柄40转动,则锁定用钩片46与轴28的卡合状态解除,能够从锁定状态退出。锁定用钩片46与轴28构成锁定装置。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连接器可如下那样使用。参照图4~图7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如果以将作为操作部的顶端部42立起的方式向上方抬起而使手柄40转动(向第二方向转动),则如图4~图5所示,从凸肋44与钩状片34非接触的状态成为凸肋44进入钩状片34的钩部并接触的状态,以轴29为中心转动。由此,使加压接触板30以轴28为中心转动,加压接触板30的正面板部31上升。如果将手柄40从锁定状态向上拉并继续转动,则手柄40中的基部41的一部分抵接在加压接触板30的正面板部31的内侧,转动被制止(参照图6~图8)。
在该转动被制止的位置上,开口部51的开口最大。开口部51是由加压接触板30和基座外壳10的前端部构成的部分。这样,在使手柄40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凸肋44和钩状片34作为打开开口部51的开口调节装置发挥作用。从该开口部51插入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在图6、图7的各图中,可在以上、下两枚柔性基板3、3所示的之间的部位插入柔性基板3。
通过在形成于插入区域4的缺口5中插入上述凸台14,对柔性基板3进行定位。该状态下,如果使手柄40朝向锁定方向转动(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则如图4、图5所示,同心凸轮45从上向下按压加压接触板30,使开口部51的开口变窄。
即,如果将手柄40向锁定方向(第一方向)转动,则手柄40中的位于同心凸轮45的跟前的平坦部47开始按压加压接触板30,从而使开口部51的开口变窄。此时,作为开口调节装置的凸肋44以及钩状片34,不起任何作用。通过进一步转动手柄40,作为如图8所示的平坦部47和同心凸轮45之间的交界的角部48对加压接触板30进行按压。通过从此状态继续的手柄40的转动,利用同心凸轮45开始按压加压接触板30。在通过该同心凸轮45按压加压接触板30时,从轴29至同心凸轮45的全部部位的距离恒定。
如上所述,对加压接触板30的按压力达到最大后,换言之,对加压接触板30进行预定行程的按压后,按压力不会由于手柄40的同心凸轮45而发生变化。因此,加压接触板30不会被手柄40以超行程的方式按压。因此,在将加压接触板30定位于需要的位置上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加压接触板30和基座外壳10对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以需要的压力进行按压并保持。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柔性基板3的端子3a和连接器侧端子12的接触。并且,不会对加压接触板30、手柄40以及基座外壳10等的、作用部的力所涉及的全部部位施加过负荷,能够减小部件的损坏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用于稳定的准确的测量。
而且,如果转动手柄40而以手柄40成为基座外壳10的凹部的盖的方式进行按压,则锁定用钩片46中的顶端的钩部与轴28卡合,能够使手柄40处于锁定状态。此时,也是通过同心凸轮45对加压接触板30进行按压的状态,按压力不会变化(图4)。如上所述,凸肋44、钩状片34以及同心凸轮45将加压接触板30和手柄40之间联络起来,并根据由上述手柄40进行的转动操作使作为上述开口部51侧的端部的正面板部31上下移动。
这样,通过具有开口调节装置,能够使开口部51张开得较大而从开口部51插入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能够容易插入柔性基板3,并能够提高操作效率。此外,在插入柔性基板3之后,通过使手柄40向成为锁定状态的方向转动,能够容易地通过加压接触板30和基座外壳10对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以需要的压力进行按压和保持,能够稳定地保持柔性基板3的端子3a与连接器侧端子12的接触。
以下,参照图9~图13进行说明。此外,上述的说明中,在从开口部51插入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并使手柄40朝向成为锁定状态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通过加压接触板30将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向基座外壳10侧按压。此时,在基座外壳10的底面部13,由于突出地设置有突出片15,所以,在加压接触于突出片15的位置,突出片15陷入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的导电部以外的位置,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在进入加压接触板30的凹部38的内侧的部分变形为凸形(塑性变形)。
如上所述,插入区域4成为陷入有突出片15并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而手柄40被设为锁定状态。因此,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在基座外壳10和加压接触板30之间以无松动的状态而被牢固地固定,能够稳定地保持柔性基板3的端子3a与连接器侧端子12的接触。此时,为从基座外壳10的底面部13突出的凸台14被插入在柔性基板3的形成于插入区域4的缺口5内的状态,根据该构成,能够确保柔性基板3的拔出强度。因此,即使由于身体动作等导致柔性基板3振动或被牵拉,也几乎不会对柔性基板3的端子3a和连接器侧端子12的接触状态产生影响,能够提高杂音抑制效果。
在以如上所述那样对柔性基板3的端子3a与连接器侧端子12的接触进行稳定地保持的状态使用后,在柔性基板3的插入区域4中残留有变形为凸形的变形痕迹6。因此,能够通过变形痕迹6的有无来判定柔性基板3是使用过的还是未使用的。因此,也达到了如下的效果。通过判定变形痕迹6的有无,能够对柔性基板3进行可靠的卫生管理。此外,在变形痕迹6的位置处于柔性基板3中的从插入区域4的预定位置偏离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此时的测量可能不适当,能够基于变形痕迹6的位置判定测量的适当与否。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基座外壳和加压接触板,供柔性基板插入在所述基座外壳与所述加压接触板之间,该柔性基板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具有:
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
突出片,其朝向与所述插入区域的表面交叉的方向、且朝向所述插入区域的导电部以外的位置突出;
按压装置,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突出片成为加压接触状态,使所述突出片陷入到所述插入区域的所述导电部以外的位置而使其塑性变形,在产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下将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插入区域在所述基座外壳和所述加压接触板之间以无松动的状态固定;以及
凸台,其具有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插入区域的缺口来抵抗所述柔性基板的拔出方向的力的形状,
所述突出片设置在比所述凸台靠近进深侧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由金属构成,顶端尖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装置具有用于加压接触插入区域的加压接触板,
在该加压接触板上,在与所述突出片相对的面的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凹部。
3.一种连接器,其供柔性基板插入,该柔性基板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具有:
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
加压接触板,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区域加压接触,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连接器侧端子成为加压接触状态;和
手柄,其具有操作部和作用部,并以轴为支点转动,实现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的非接触的状态、以及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
在所述作用部以预定行程按压了所述加压接触板后的所述作用部的转动范围内,从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部位至所述轴为止的距离恒定,
所述作用部以预定行程按压了所述加压接触板后的所述作用部的转动范围由以所述轴为中心的同心凸轮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根据由所述操作部进行的朝向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从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为非接触的状态过渡到使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并根据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从加压接触状态过渡到非接触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锁定装置,其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手柄转动到对所述加压接触板进行按压的一侧的终点时,对所述手柄进行锁定。
6.一种连接器,其供柔性基板插入,该柔性基板具有形成有端子的插入区域,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具有:
连接器侧端子,其用于与所述端子接触;
加压接触板,其在所述插入区域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区域加压接触,使所述插入区域和所述连接器侧端子成为加压接触状态;
手柄,其具有操作部和作用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以轴为支点向第二方向转动,使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加压接触板成为非接触状态,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以所述轴为支点向第一方向转动,成为使所述作用部按压所述加压接触板的状态;
基座外壳,其具有设置有所述连接器侧端子的平面部;
开口部,其由所述加压接触板和所述基座外壳的前端部构成,供所述插入区域插入;和
开口调节装置,其将所述加压接触板和所述手柄之间联络起来,根据所述操作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对所述加压接触板施加作用而使所述开口部张开,而在所述操作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时不具有任何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接触板的与面向所述开口部的端部相对的一侧的端部通过轴支承于所述基座外壳,
根据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操作以及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操作,使所述加压接触板的开口部侧的端部上下移动。
CN201410158409.6A 2013-04-25 2014-04-18 连接器 Active CN104124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2854 2013-04-25
JP2013092853A JP6133669B2 (ja) 2013-04-25 2013-04-25 コネクタ
JP2013-092853 2013-04-25
JP2013092854A JP6069086B2 (ja) 2013-04-25 2013-04-25 コネクタ
JP2013092852A JP6069085B2 (ja) 2013-04-25 2013-04-25 コネクタ
JP2013-092852 2013-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4573A CN104124573A (zh) 2014-10-29
CN104124573B true CN104124573B (zh) 2017-11-10

Family

ID=5176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8409.6A Active CN104124573B (zh) 2013-04-25 2014-04-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45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8257A (zh) * 2016-06-10 2016-09-21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463314B2 (ja) 2016-09-20 2019-01-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カバー、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8402798A (zh) * 2018-04-12 2018-08-1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创意产品用展示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7617A (en) * 1992-11-16 1994-01-11 Woven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Versat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US6428345B2 (en) * 2000-01-28 2002-08-06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dy
US6454594B2 (en) * 2000-01-28 2002-09-24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structure of flat circuit body
CN1383232A (zh) * 2001-04-25 2002-12-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软带状缆线的电接插件
US6634903B2 (en) * 2001-01-22 2003-10-21 Fci Plug connector with strain relief clamp
CN1780058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易于增加用来保持连接对象的保持力的连接器
CN102195161A (zh) * 2010-02-17 2011-09-21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7617A (en) * 1992-11-16 1994-01-11 Woven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Versat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US6428345B2 (en) * 2000-01-28 2002-08-06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dy
US6454594B2 (en) * 2000-01-28 2002-09-24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structure of flat circuit body
US6634903B2 (en) * 2001-01-22 2003-10-21 Fci Plug connector with strain relief clamp
CN1383232A (zh) * 2001-04-25 2002-12-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软带状缆线的电接插件
CN1780058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易于增加用来保持连接对象的保持力的连接器
CN102195161A (zh) * 2010-02-17 2011-09-21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4573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4573B (zh) 连接器
US8771028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ircuit board
CN104425918B (zh) 电连接器
CN201084844Y (zh) 端子座紧固结构
US7632105B2 (en) Land grid array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
US75341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lignment pin
CN207474696U (zh) 一种免螺钉的插拔式接线端子插头装置
US75104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uiding portion
CN102570147B (zh) 电气元件用插座
CN100385743C (zh) 简易卡接的薄型电连接器
JP6133669B2 (ja) コネクタ
CN203553407U (zh) 具有强制复位功能的多夹持点fpc电连接器
US20190334260A1 (en) Terminal stand
KR100969115B1 (ko) 커넥터 결합장치
JP6069085B2 (ja) コネクタ
WO2013168334A1 (ja) 端子装置
CN212462076U (zh) 一种短接连接器
JP3235253U (ja) ロック及びロック解除構造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3848824B2 (ja) コネクタ
CN219268034U (zh) 一种线路板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JP6069086B2 (ja) コネクタ
US7350290B2 (en) Compression devic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s
KR100610268B1 (ko) 집적실리콘 콘택터를 이용한 회로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CN207265315U (zh) 连接器
CN106450818B (zh) 一次性抗噪、屏蔽电极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