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1027A -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1027A
CN104121027A CN201410353258.XA CN201410353258A CN104121027A CN 104121027 A CN104121027 A CN 104121027A CN 201410353258 A CN201410353258 A CN 201410353258A CN 104121027 A CN104121027 A CN 104121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cutting
reinforcing
anchor pole
lining
operation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32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1027B (zh
Inventor
肖小文
阳军生
杨峰
刘锦成
王立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532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1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1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1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1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1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主要以加肋钢筋、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个“环形加固结构”,以补强裂损衬砌。本发明易于实施,可避免对隧道衬砌大拆大换并最大限度降低对隧道运营的影响,修补工法、工艺快捷迅速,可大幅缩短修补时间,能确保施工过程和结构安全,因此采用该结构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尤其适用于运营隧道衬砌的补强加固。

Description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衬砌补强加固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建成后,因受到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的作用,及隧道设计标准过低或设计考虑不周、施工未严格按照规范、养护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运营期间衬砌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损,使隧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裂损衬砌进行补强加固。衬砌结构补强加固常用内衬(喷射法和现浇混凝土法)或拱架补强。普通的喷射法很难保证喷射材料与衬砌连成一个整体,喷射材料劣化后屡屡脱落,补强效果难以保证。现浇混凝土法要求隧道净空有很大富余,且该法施工时间长、对隧道运营影响大,施工成本大。拱架补强主要目的是控制剥离、剥落可能性较高的衬砌,通常作为应急补救措施,单独使用时需进行防锈处理才可作为永久构件,且与衬砌相比补强拱架的刚度较小,单独使用时很难达到理想的补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经济及对隧道运营影响较小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通过用锚杆、钢筋网、加肋钢筋、喷射混凝土对裂损衬砌进行补强,并将衬砌与围岩连为一体,提高衬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衬砌表面:清除混凝土表面既有装饰层、油污、浮尘杂质;
b、净空判断:依据净空断面测量数据及限界尺寸,对局部净空不足部分,适当凿除衬砌以保证喷混凝土覆盖后不侵限;
c、施作锚杆:根据设计间距在衬砌表明放线,确定锚杆位置;
d、衬砌凿毛:对衬砌表面进行凿毛;
e、布设加肋筋:沿锚杆环向布置多根加肋钢筋,通过钎钉固定于衬砌,并与锚杆焊接连接;
f、铺设钢筋网:在衬砌表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钢筋钎钉固定于衬砌;
g、布设纵向筋:沿隧道拱、墙脚通长设置两根钢筋,同锚杆焊接固定;
h、铺设导水管:沿原衬砌环向布置PVC导水管;
i、喷混凝土:喷混凝土覆盖。
上述步骤c、施作锚杆:锚杆矩形布置,锚杆位于拱部时钻孔方向垂直于衬砌表面,锚杆位于边墙时钻孔方向与水平夹角成4°~6°斜向下。
上述步骤c中锚杆长度3m~5m,端头设置锚头,尾部设置托盘(7),锚固于衬砌表面,锚尾需喷混凝土覆盖,所述托盘为碗型,并配备球型螺母。
上述步骤d、衬砌凿毛:凿毛点按梅花型布置,凿毛间距小于10cm,深度不小于1cm。
上述步骤e、布设加筋肋:沿锚杆环向布置4根加肋钢筋,纵向间8cm~12cm。
上述步骤f、铺设钢筋网:在衬砌表面铺设一层φ610cm×10cm钢筋网。
上述步骤g、布设纵向筋:两根钢筋的规格是φ22。
上述步骤h、铺设导水管:PVC导水管的直径1cm,贴衬砌一侧打孔,土工布覆盖,呈树枝状布置,T型或十字型连接。
上述步骤i、喷混凝土:喷8cm~12cm强度不低于C25、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凝土覆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主要通过“加肋筋锚网喷”方法对裂损衬砌进行补强,以加肋钢筋、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对裂损衬砌进行补强,并通过锚杆将衬砌结构与围岩连成一个整体,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采用上述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能保证对裂损衬砌的补强加固效果,与其他补强加固结构相比,本发明更易于实施,施工工艺、工法快捷迅速,施工安全能得到保障,对隧道运营影响小,因此,采用该结构可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安全、经济及对隧道运营影响较小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加筋肋锚网喷补强示意图。
图2是加筋肋锚网喷补强表面示意图。
图3是环向钢筋加筋肋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通过用锚杆、钢筋网、加肋钢筋、喷射混凝土对裂损衬砌进行补强,并将衬砌与围岩连为一体,提高衬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衬砌表面:清除混凝土表面既有装饰层、油污、浮尘等杂质;
b、净空判断:依据净空断面测量数据及限界尺寸,对局部净空不足部分,适当凿除衬砌以保证喷混凝土覆盖后不侵限;
c、施作锚杆:综合考虑围岩条件、地应力情况及衬砌裂损严重程度确定锚杆2长度和间距,根据设计间距在衬砌表明放线,确定锚杆2位置,锚杆2矩形布置,锚杆2位于拱部时钻孔方向垂直于衬砌表面,锚杆2位于边墙时钻孔方向与水平夹角成4°~6°斜向下;锚杆2长度3m~5m,端头设置锚头,尾部设置托盘7,锚固于衬砌表面,锚尾需喷混凝土覆盖,托盘7为碗型,并配备球型螺母8;
d、衬砌凿毛:对衬砌表面进行凿毛,凿毛点按梅花型布置,凿毛间距小于10cm,深度不小于1cm;
e、布设加肋筋3:沿锚杆环向布置4根φ22环向加肋筋3,纵向间距为8cm~12cm,通过钢筋钎钉固定于衬砌;并用环向间距40cm、长40cm的φ16连接钢筋4将加肋筋3与锚杆2焊接连接;
f、铺设钢筋网6:在衬砌表面铺设一层φ610cm×10cm的钢筋网6,钢筋网6距离衬砌6cm,用φ16~22钢筋钎钉固定于衬砌,钎钉植入深度25cm,布置间距30cm×30cm;
g、布设纵向筋:沿隧道拱、墙脚通长设置两根φ22钢筋5,同锚杆2焊接固定;
h、铺设导水管:沿原衬砌环向布置PVC导水管(直径1cm,贴衬砌一侧打孔,土工布覆盖),呈树枝状布置,T型或十字型连接;纵向每2.5m~3m设置一道;
i、喷混凝土1:喷8cm~12cm厚、强度不低于C25、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凝土1覆盖,喷射混凝土1初凝后,用软钢丝刷清理表明。

Claims (10)

1.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用锚杆、钢筋网、加肋钢筋、喷射混凝土对裂损衬砌进行补强,并将衬砌与围岩连为一体,提高衬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衬砌表面:清除混凝土表面既有装饰层、油污、浮尘杂质;
b、净空判断:依据净空断面测量数据及限界尺寸,对局部净空不足部分,适当凿除衬砌以保证喷混凝土覆盖后不侵限;
c、施作锚杆:根据设计间距在衬砌表明放线,确定锚杆位置;
d、衬砌凿毛:对衬砌表面进行凿毛;
e、布设加肋筋:沿锚杆环向布置多根加肋钢筋,通过钎钉固定于衬砌,并与锚杆焊接连接;
f、铺设钢筋网:在衬砌表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钢筋钎钉固定于衬砌;
g、布设纵向筋:沿隧道拱、墙脚通长设置两根钢筋,同锚杆焊接固定;
h、铺设导水管:沿原衬砌环向布置PVC导水管;
i、喷混凝土:喷混凝土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c、施作锚杆:锚杆矩形布置,锚杆位于拱部时钻孔方向垂直于衬砌表面,锚杆位于边墙时钻孔方向与水平夹角成4°~6°斜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c中锚杆长度3m~5m,端头设置锚头,尾部设置托盘(7),锚固于衬砌表面,锚尾需喷混凝土覆盖,所述托盘(7)为碗型,并配备球型螺母(8)。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d、衬砌凿毛:凿毛点按梅花型布置,凿毛间距小于10cm,深度不小于1c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e、布设加肋筋:沿锚杆环向布置4根加肋筋,纵向间8cm~12cm。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f、铺设钢筋网:在衬砌表面铺设一层φ610cm×10cm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g、布设纵向筋:两根钢筋的规格是φ22。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h、铺设导水管:PVC导水管的直径1cm,贴衬砌一侧打孔,土工布覆盖,呈树枝状布置,T型或十字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i、喷混凝土:喷8cm~12cm强度不低于C25、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凝土覆盖。
CN201410353258.XA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Active CN104121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258.XA CN104121027B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258.XA CN104121027B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1027A true CN104121027A (zh) 2014-10-29
CN104121027B CN104121027B (zh) 2016-05-18

Family

ID=5176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3258.XA Active CN104121027B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1027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0970A (zh) * 2015-03-31 2015-07-22 同济大学 一种采用组合结构进行盾构隧道加固的方法
CN105178980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
CN106593466A (zh) * 2017-01-19 2017-04-26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加固既有线铁路隧道裂损衬砌的方法
CN109723467A (zh) * 2019-01-11 2019-05-0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暗挖隧道衬砌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CN110617087A (zh) * 2019-10-25 2019-12-27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衬砌钢轨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924997A (zh) * 2019-12-09 2020-03-27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裂缝修整加固方法
CN110985053A (zh) * 2019-12-20 2020-04-1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
CN111155487A (zh) * 2020-01-20 2020-05-15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隧洞衬砌加固补强的方法
CN111236974A (zh) * 2020-01-14 2020-06-05 福建陆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公路隧道衬砌粘贴钢带无差别外观加固修复方法
CN111271101A (zh) * 2020-03-30 2020-06-1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隧道营运状态下重构的隧底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28038A (zh) * 2020-04-10 2020-10-27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隧道加固的预制衬砌及其安装方法
CN112012767A (zh) * 2020-09-03 2020-12-0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射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隧道裂损二衬加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5383A (ja) * 1994-11-07 1996-05-28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既設トンネルの改修工事方法
CN1191929A (zh) * 1997-02-27 1998-09-02 陈居礼 井巷支护装置和方法
JP2001020685A (ja) * 1999-07-08 2001-01-2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シールド掘進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5383A (ja) * 1994-11-07 1996-05-28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既設トンネルの改修工事方法
CN1191929A (zh) * 1997-02-27 1998-09-02 陈居礼 井巷支护装置和方法
JP2001020685A (ja) * 1999-07-08 2001-01-2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シールド掘進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秀龙: "隧道衬砌裂损病害整治技术研究", 《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8 September 2009 (2009-09-08), pages 610 - 615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0970A (zh) * 2015-03-31 2015-07-22 同济大学 一种采用组合结构进行盾构隧道加固的方法
CN105178980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
CN106593466A (zh) * 2017-01-19 2017-04-26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加固既有线铁路隧道裂损衬砌的方法
CN106593466B (zh) * 2017-01-19 2019-11-19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加固既有线铁路隧道裂损衬砌的方法
CN109723467A (zh) * 2019-01-11 2019-05-0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暗挖隧道衬砌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CN110617087A (zh) * 2019-10-25 2019-12-27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衬砌钢轨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924997A (zh) * 2019-12-09 2020-03-27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裂缝修整加固方法
CN110985053A (zh) * 2019-12-20 2020-04-1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
CN110985053B (zh) * 2019-12-20 2022-07-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方法
CN111236974A (zh) * 2020-01-14 2020-06-05 福建陆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公路隧道衬砌粘贴钢带无差别外观加固修复方法
CN111155487A (zh) * 2020-01-20 2020-05-15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隧洞衬砌加固补强的方法
CN111271101A (zh) * 2020-03-30 2020-06-1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隧道营运状态下重构的隧底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28038A (zh) * 2020-04-10 2020-10-27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隧道加固的预制衬砌及其安装方法
CN112012767A (zh) * 2020-09-03 2020-12-0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射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隧道裂损二衬加固方法及装置
CN112012767B (zh) * 2020-09-03 2022-07-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射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隧道裂损二衬加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1027B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1027B (zh)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CN101906977B (zh) 井下软岩巷道大变形塌方预防及治理方法
CN110374633B (zh) 隧道穿越松散体的洞口段施工方法
CN106869944B (zh) 复杂环境下地下立交交叉口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CN103821167A (zh) 一种地铁车站主体的施工方法
CN101644160B (zh) 高地应力软岩卸压施工方法
CN105781571A (zh) 一种软岩变形隧道衬砌支护拆换拱施工方法
US10358920B2 (en)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pre-support and post-support and apparatus suitable for same
CN102562099B (zh) 黄土隧道双排小导管快速进洞施工方法
CN106498950B (zh)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实施方法
CN102562075B (zh) 一种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三台阶六部短距施工方法
CN104832181B (zh) 燕尾式段隧道施工工艺
CN108678776B (zh) 砂质黏土地质隧道冒顶处理方法
CN104061001B (zh) 沿空留巷开采支护工艺方法
CN102587922A (zh) 一种软弱破碎岩层斜交斜井上弧导挑顶施工方法
CN204920978U (zh) 一种隧道衬砌补强加固结构
CN102226407A (zh) 四线大跨隧道索拱联合初期支护构造
CN104389628A (zh) 滑坡地段隧道加固装置及加固施工方法
CN103195443A (zh) 深部开采优化支护参数预防巷道滞后突水的方法
CN103306282A (zh) 分段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及施工方法
CN111502701A (zh) 一种变形破坏巷道的修复方法及其巷道结构
CN104295301A (zh) 一种浅埋暗挖碎裂岩体地铁隧道交叉点的施工方法
CN210439306U (zh) 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
CN104196036B (zh) 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106522991B (zh) 一种巷道锚喷支护柔性整体砼喷层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