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1530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1530A
CN104111530A CN201410306886.2A CN201410306886A CN104111530A CN 104111530 A CN104111530 A CN 104111530A CN 201410306886 A CN201410306886 A CN 201410306886A CN 104111530 A CN104111530 A CN 104111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trategy
liquid crystal
eye pupil
amplitude
var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68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68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1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1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1530A/zh
Priority to US14/577,282 priority patent/US10085635B2/en
Priority to DE102014119225.7A priority patent/DE102014119225B4/de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1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or diameter of pupils
    • A61B3/1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or diameter of pupils for measuring diameter of pup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智能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穿戴式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在现有技术中,穿戴式电子设备,如穿戴式眼镜(也称智能眼镜),可以具有拍摄照片和视频等功能。
目前,智能眼镜的镜片的透光率是固定不变,但是,光线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如果智能眼镜的镜片的透光率高,当光线强烈时,就会有很多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佩戴者眼睛,给佩戴者的眼睛带来不适;如果智能眼镜的镜片的透光率低,当光线很暗时,透过镜片进入佩戴者眼睛的光线就更少,不利于佩戴者视物。而且,不同佩戴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不同,固定透光率的智能眼镜无法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与固定部件连接,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透光模组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人眼瞳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电压控制第一部件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示意图一;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电压控制第一部件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穿戴式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穿戴式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方法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可以包括:根据本次周期采集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与上一个周期采集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之间的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利用第一规则与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调整所述透光膜组,将调整参数作为第一控制策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及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为液晶;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步骤302: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否则,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上述步骤302和步骤303的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可以理解的是,当先执行步骤303时,当确定不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可以执行步骤302。
所述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所述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可以包括:利用本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与上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之间的特征计算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当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为变大,且变大的幅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提高液晶的驱动电压值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液晶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为液晶;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步骤402: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步骤40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所述第二指定参数可以为0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可以包括:利用本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与上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之间的特征计算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所述透光膜组可以如图5a及图5b所示包括:第一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第二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可以为液晶,具体包括液晶分子涂层52以及液晶分子。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可以如图5a和图5b所示,具体的:液晶面板的电极是通过一种ITO的金属化合物蚀刻在第一材料的两侧。第一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偏振片55、第一玻璃基板51;第二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二偏振片57和第二玻璃基板53.
如图5a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为螺旋结构,对光线具有旋光性,两侧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在上下基板间的电压56为0时,自然光54通过第一偏振片55后,只有与第一偏振片55方向相同的光线得以进入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的涂层中,由于螺旋结构的旋光性,将入射光线的方向旋转90度后照射到另一端的第二偏振片57上,由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通过另一端的偏振片完全的射出,光线完全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第一偏振片或第二偏振片的颜色,比如,当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均为透明时,使用者看到的就是自然光。
如图5b所示,在第一玻璃基板51和第二玻璃基板53间的电压56为一交流电压时,第一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变成了同向排列结构,对光线的方向没有作任何旋转,而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就无法通过第二偏振片57射出,光线54无法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黑色。这样通过在上下玻璃基板电极间施加不同的交流电压,即可实现液晶显示的两种基本状态亮和暗。
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比如可以为自然光的透光率。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当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为变大,且变大的幅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提高液晶的驱动电压值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液晶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为液晶;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步骤602: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步骤603:记录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
步骤604:根据所述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与上一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计算时间差,当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长,不做操作,结束处理流程。
优选地,当所述时间差不小于预设的时长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所述第二指定参数可以为0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可以包括:利用本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与上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之间的特征计算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所述透光膜组可以如图5a及图5b所示包括:第一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第二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可以为液晶,具体包括液晶分子涂层52以及液晶分子。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可以如图5a和图5b所示,具体的:液晶面板的电极是通过一种ITO的金属化合物蚀刻在第一材料的两侧。第一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偏振片55、第一玻璃基板51;第二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二偏振片57和第二玻璃基板53.
如图5a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为螺旋结构,对光线具有旋光性,两侧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在上下基板间的电压为0时,自然光54通过第一偏振片55后,只有与第一偏振片55方向相同的光线得以进入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的涂层中,由于螺旋结构的旋光性,将入射光线的方向旋转90度后照射到另一端的第二偏振片57上,由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通过另一端的偏振片完全的射出,光线完全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第一偏振片或第二偏振片的颜色,比如,当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均为透明时,使用者看到的就是自然光。
如图5b所示,在第一玻璃基板51和第二玻璃基板53间的电压56为一交流电压时,第一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变成了同向排列结构,对光线的方向没有作任何旋转,而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就无法通过第二偏振片57射出,光线54无法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黑色。这样通过在上下玻璃基板电极间施加不同的交流电压,即可实现液晶显示的两种基本状态亮和暗。
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比如可以为自然光的透光率。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当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为变大,且变大的幅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提高液晶的驱动电压值第一指定参数;
记录本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并计算本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与上一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当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长时,不做操作,如此,就能够避免短时间内多次变化眼镜的透光率;
当所述时间差不小于预设的时长时,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液晶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为液晶;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步骤602: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步骤603:记录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
步骤604:根据所述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与上一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计算时间差,当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长,不做操作。
另外,当所述时间差不小于预设的时长,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所述第二指定参数可以为0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可以包括:利用本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与上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之间的特征计算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所述透光膜组可以如图5a及图5b所示包括:第一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第二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可以为液晶,具体包括液晶分子涂层52以及液晶分子。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可以如图5a和图5b所示,具体的:液晶面板的电极是通过一种ITO的金属化合物蚀刻在第一材料的两侧。第一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偏振片55、第一玻璃基板51;第二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二偏振片57和第二玻璃基板53.
如图5a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为螺旋结构,对光线具有旋光性,两侧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在上下基板间的电压为0时,自然光54通过第一偏振片55后,只有与第一偏振片55方向相同的光线得以进入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的涂层中,由于螺旋结构的旋光性,将入射光线的方向旋转90度后照射到另一端的第二偏振片57上,由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通过另一端的偏振片完全的射出,光线完全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第一偏振片或第二偏振片的颜色,比如,当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均为透明时,使用者看到的就是自然光。
如图5b所示,在第一玻璃基板51和第二玻璃基板53间的电压56为一交流电压时,第一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变成了同向排列结构,对光线的方向没有作任何旋转,而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就无法通过第二偏振片57射出,光线54无法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黑色。这样通过在上下玻璃基板电极间施加不同的交流电压,即可实现液晶显示的两种基本状态亮和暗。
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比如可以为自然光的透光率。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上还可以设置有光线采集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光线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信息;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光线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其中,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光线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或色彩,当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低于预设的亮度值时,根据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与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不调整驱动电压;
当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不低于预设的亮度值时,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或者,当所述光线信息的颜色满足指定的颜色值时,根据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与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不调整驱动电压;
否则,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如此,就能够保证外界光线较暗时,保证使用者能够获取最多的光线。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当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为变大,且变大的幅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提高液晶的驱动电压值第一指定参数;
记录本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并计算本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与上一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当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长时,不做操作,如此,就能够避免短时间内多次变化眼镜的透光率;
当所述时间差不小于预设的时长时,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液晶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71,与固定部件连接,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处理单元72,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透光模组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72,具体用于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72,具体用于根据本次周期采集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与上一个周期采集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之间的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利用第一规则与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调整所述透光膜组,将调整参数作为第一控制策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及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与固定部件连接,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透光模组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所述第二指定参数可以为0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可以包括:利用本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与上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之间的特征计算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所述透光膜组可以如图5a及图5b所示包括:第一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第二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可以为液晶,具体包括液晶分子涂层52以及液晶分子。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可以如图5a和图5b所示,具体的:液晶面板的电极是通过一种ITO的金属化合物蚀刻在第一材料的两侧。第一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偏振片55、第一玻璃基板51;第二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二偏振片57和第二玻璃基板53.
如图5a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为螺旋结构,对光线具有旋光性,两侧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在上下基板间的电压为0时,自然光54通过第一偏振片55后,只有与第一偏振片55方向相同的光线得以进入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的涂层中,由于螺旋结构的旋光性,将入射光线的方向旋转90度后照射到另一端的第二偏振片57上,由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通过另一端的偏振片完全的射出,光线完全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第一偏振片或第二偏振片的颜色,比如,当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均为透明时,使用者看到的就是自然光。
如图5b所示,在第一玻璃基板51和第二玻璃基板53间的电压56为一交流电压时,第一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变成了同向排列结构,对光线的方向没有作任何旋转,而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就无法通过第二偏振片57射出,光线54无法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黑色。这样通过在上下玻璃基板电极间施加不同的交流电压,即可实现液晶显示的两种基本状态亮和暗。
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比如可以为自然光的透光率。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时场景进行描述:
利用摄像头采集指定区域的图像;
根据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用户的所述人体眼部特征,即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当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为变大,且变大的幅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提高液晶的驱动电压值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液晶的光学特性,通过调整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81,与固定部件连接,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处理单元82,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透光模组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81可以为摄像头。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由图像采集单元周期性指定区域的图像,采集所述指定区域的图像中的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如图2所示,采集所述使用者眼部的瞳孔21变化信息。其中,所述周期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每秒采集一次。所述眼部瞳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所述瞳孔21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所述第二指定参数可以为0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可以包括:利用本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与上次周期采集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之间的特征计算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
所述透光膜组可以如图5a及图5b所示包括:第一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第二层透光部分;第一材料可以为液晶,具体包括液晶分子涂层52以及液晶分子。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可以如图5a和图5b所示,具体的:液晶面板的电极是通过一种ITO的金属化合物蚀刻在第一材料的两侧。第一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偏振片55、第一玻璃基板51;第二层透光部分可以包括第二偏振片57和第二玻璃基板53.
如图5a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为螺旋结构,对光线具有旋光性,两侧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在上下基板间的电压为0时,自然光54通过第一偏振片55后,只有与第一偏振片55方向相同的光线得以进入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的涂层中,由于螺旋结构的旋光性,将入射光线的方向旋转90度后照射到另一端的第二偏振片57上,由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通过另一端的偏振片完全的射出,光线完全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第一偏振片或第二偏振片的颜色,比如,当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均为透明时,使用者看到的就是自然光。
如图5b所示,在第一玻璃基板51和第二玻璃基板53间的电压56为一交流电压时,第一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的螺旋结构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变成了同向排列结构,对光线的方向没有作任何旋转,而第一偏振片55和第二偏振片57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入射光线就无法通过第二偏振片57射出,光线54无法进入使用者的眼中,看到的效果就为黑色。这样通过在上下玻璃基板电极间施加不同的交流电压,即可实现液晶显示的两种基本状态亮和暗。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
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比如可以为自然光的透光率。
优选地,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光线采集单元83,设置于固定部件,用于采集所处环境的光线信息;
相应的,所述应用处理单元82,还用于获取所述光线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光线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或色彩,当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低于预设的亮度值时,根据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与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不调整驱动电压;
当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不低于预设的亮度值时,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或者,当所述光线信息的颜色满足指定的颜色值时,根据所述光线信息的亮度与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不调整驱动电压;
否则,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如此,就能够保证外界光线较暗时,保证使用者能够获取最多的光线。
下面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使用场景,如图9所示,当人眼91受到光线变化的刺激时,眼部瞳孔会出现变化,比如,当光源的亮度变强时,瞳孔会变小,光源的亮度变弱时,瞳孔会变小;
图像采集单元93会周期性的采集人眼91的图像,由应用处理单元94获取采集到的人眼91的图像中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瞳孔特征,比如,瞳孔的直径、或半径、或面积;
应用处理单元94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比如,当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所述第一指定参数可以为交流电压;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所述第二指定参数可以为0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92的光学参数。
可见,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为: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液晶;
相应的,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
根据所述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与上一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计算时间差,当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长,不做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上还设置有光线采集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光线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信息;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光线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8.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与固定部件连接,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透光模组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使用者的眼部瞳孔特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液晶;
所述应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提高至第一指定参数;
根据所述眼部瞳孔特征信息,确定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判断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当符合时,确定第一控制策略为将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降低至第二指定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眼部瞳孔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预设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调整所述液晶的驱动电压;根据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压改变所述液晶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整所述液晶的偏光方向,从而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透光率和颜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率包括至少一种可见光的透过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单元,还用于记录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根据所述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与上一次确定第一控制策略的时间,计算时间差,当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长,不做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光线采集单元,设置于固定部件,用于采集所处环境的光线信息;
相应的,所述应用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光线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光线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CN201410306886.2A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111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6886.2A CN104111530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US14/577,282 US10085635B2 (en) 2014-06-30 2014-12-1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14119225.7A DE102014119225B4 (de) 2014-06-30 2014-12-19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6886.2A CN104111530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1530A true CN104111530A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08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6886.2A Pending CN104111530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5635B2 (zh)
CN (1) CN104111530A (zh)
DE (1) DE102014119225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238A (zh) * 2014-12-22 2015-05-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DE102014119225A1 (de) 2014-06-30 2015-12-31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CN105527726A (zh) * 2015-12-21 2016-04-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眼镜
CN105979141A (zh) * 2016-06-03 2016-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534836A (zh) * 2016-11-30 2017-03-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799628A (zh) * 2019-02-18 2019-05-2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眼镜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5581B (zh) * 2021-01-19 2022-11-15 上海真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式设备的能耗判断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321A (zh) * 2009-07-29 2010-01-06 沈国宝 液晶眼镜
CN201489219U (zh) * 2009-07-28 2010-05-26 沈国宝 液晶眼镜
EP2499960A1 (en) * 2011-03-18 2012-09-19 SensoMotoric Instruments GmbH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parameter of two eyes by setting data rates and optical measuring device
CN10309184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微软公司 透视显示器亮度控制
CN103885206A (zh) * 2014-04-14 2014-06-25 苏州峰通光电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4216B1 (en) * 2006-01-06 2010-06-2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intensity adjustment based on pupil dilation
US20110176106A1 (en) * 2006-05-01 2011-07-21 Christopher Paul Lewkowski Portable eye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WO2012167284A1 (en) * 2011-06-02 2012-12-06 Pixeloptics, Inc. Electro-active lenses including thin glass substrates
US9995933B2 (en) * 2014-06-24 2018-06-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lay devices with transmittance compensation mask
CN104111530A (zh) 2014-06-30 2014-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89219U (zh) * 2009-07-28 2010-05-26 沈国宝 液晶眼镜
CN101620321A (zh) * 2009-07-29 2010-01-06 沈国宝 液晶眼镜
EP2499960A1 (en) * 2011-03-18 2012-09-19 SensoMotoric Instruments GmbH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parameter of two eyes by setting data rates and optical measuring device
CN10309184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微软公司 透视显示器亮度控制
CN103885206A (zh) * 2014-04-14 2014-06-25 苏州峰通光电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19225A1 (de) 2014-06-30 2015-12-31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CN104615238A (zh) * 2014-12-22 2015-05-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4615238B (zh) * 2014-12-22 2018-07-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5527726A (zh) * 2015-12-21 2016-04-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眼镜
CN105527726B (zh) * 2015-12-21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眼镜
CN105979141A (zh) * 2016-06-03 2016-09-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534836A (zh) * 2016-11-30 2017-03-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799628A (zh) * 2019-02-18 2019-05-2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眼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74230A1 (en) 2015-12-31
DE102014119225A1 (de) 2015-12-31
US10085635B2 (en) 2018-10-02
DE102014119225B4 (de)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153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US2023003991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light from ambient light sources
CN104020576B (zh) 一种近视控制光学系统
CN106412563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以及装置
CA3177695A1 (en) Electro-switchable spectacles for myopia treatment
CN103353663A (zh) 成像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6778174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993604A (zh) 一种显示屏的调节方法及设备
CN105700142A (zh) 虚拟现实装置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和显示亮度调节系统
EP2343591A1 (en) Eyeglass adapted for providing an ophthalmic vision and a supplementary vision
CN104620161B (zh) 用于适配自适应眼镜片系统的光学功能的方法
CN112673299A (zh) 用于外部光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15474A (zh) 自动立体显示方法、装置及立体显示设备
CN104407478B (zh) 液晶镜片和智能眼镜
CN105808190A (zh) 一种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5608290U (zh) 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4958169B (zh) 一种功能叶盘、综合视觉训练仪及训练方法
CN105607331A (zh) 显示设备视场角调节方法与系统
CN204758943U (zh) 具有防紫外线与衍射光功能的高清隐形眼镜
CN204269999U (zh) 液晶镜片和智能眼镜
CN201903701U (zh) 一种3d眼镜
CN108508632A (zh)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4991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05725U (zh) 一种3d眼镜的镜片及3d眼镜
CN205665712U (zh) 一种应用人眼识别跟踪的方法的裸眼3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