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0908B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10908B CN104110908B CN201410317492.7A CN201410317492A CN104110908B CN 104110908 B CN104110908 B CN 104110908B CN 201410317492 A CN201410317492 A CN 201410317492A CN 104110908 B CN104110908 B CN 1041109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level
- coolant
- compressor
- level system
- 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47 ge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VGUZGTVOIAKKC-UHFFFAOYSA-N 1,1,1,2-tetrafluoro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C(F)(F)F LVGUZGTVOIAKK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642 hung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51 star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包括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和蒸发冷凝器,高温级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低温级系统为双级压缩系统,高温级系统和低温级系统分别与蒸发冷凝器连接。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以及蒸发冷凝器组成三级压缩循环热泵系统,降低压缩的压缩比,提升循环的吸气效率和压缩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制热量和制热效率,从而解决低温下产热量与用热量的矛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热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制冷与制热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以及应用于上述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对于热泵系统而言,环境温度越低,对热量的需求越大,但是单级压缩热泵系统只能做到在零下20℃以上正常启动运行,并且单级压缩热泵系统在零下20℃的温度下制热量衰减严重,制热效果不能保证,此外单级压缩热泵系统的机组的可靠性也受到严峻的考验。
相比单级压缩热泵,复叠循环系统和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在低温下制热量较大,能效较高。复叠循环系统依靠两级压缩循环,有效降低每级压缩的压缩比,提升单级循环的效率。双级压缩系统同样也能减少单级压缩机的压比,降低排气温度,同时可提高吸气效率和压缩效率,从而提升制热量和制热效率。
虽然复叠循环系统和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较单级压缩热泵系统优势明显,但是当环境温度降至在零下20℃以下时,复叠循环系统和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的压缩比明显升高,制热量都衰减至额定工况的60%以下,制热效率也大幅降低。随着温度降低,用户热量需求增大,因此单纯的复叠循环系统和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产热量与用热量的矛盾,无法在超低温下满足用户取暖需求。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压缩热泵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存在产热量与用热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低温条件下解决产热量与用热量问题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以及应用于上述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包括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和蒸发冷凝器,所述高温级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所述低温级系统为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所述高温级系统和所述低温级系统分别与所述蒸发冷凝器连接。
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级系统采用第一冷媒,所述低温级系统采用第二冷媒,且所述第一冷媒的冷凝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冷媒,所述第二冷媒的蒸发压力高于所述第一冷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级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四通阀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冷凝器、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形成高温级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油分离器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管道上,所述第一油分离器通过管道和毛细管连通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上,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与所述毛细管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级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四通阀、第二气液分离器和储液罐,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连通,所述储液罐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管道上,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蒸发冷凝器形成低温级主路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二油分离器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油分离器通过管道和毛细管连通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上,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与所述毛细管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级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储液罐的低温级补气回路,在所述低温级补气回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补气阀,所述补气阀设置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连通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管道上,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连通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
还涉及一种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高温级系统以固定频率运行;所述低温级系统变频运行;
所述低温级系统的变频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外部感温包检测外部环境温度并将其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低温级系统将第二压缩机的频率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频率计算补气量;
所述控制器根据补气量控制补气阀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所述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从第一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一四通阀流入到第一换热器中,第一冷媒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随后第一冷媒流入到蒸发冷凝器中与低温级系统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最后第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内;
所述低温级系统的第二冷媒从第二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二四通阀流入到所述蒸发冷凝器中与所述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二冷媒流至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中的气态第二冷媒经过低温级补气回路进入所述第二压缩机内,所述储液罐中的液态第二冷媒流入到第二换热器中,第二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最后第二冷媒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流经第二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从第一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一四通阀流入到蒸发冷凝器中与低温级系统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一冷媒流入到第一换热器中,第一冷媒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最后第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内;
第二冷媒从第二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二四通阀流入到第二换热器中,第二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第二冷媒流入到储液罐中,所述储液罐中的气态第二冷媒经过低温级补气回路进入所述第二压缩机内,所述储液罐中的液态第二冷媒流入到蒸发冷凝器中与所述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进行热交换,最后第二冷媒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流经第二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气阀设置在所述低温级补气回路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以及蒸发冷凝器组成三级压缩循环热泵系统,降低高温级系统和低温级系统压缩的压缩比,提升高温级系统和低温级系统循环的吸气效率和压缩效率,从而使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在零下20℃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中运行效率高,能够显著提升制热量和制热效率,从而解决低温下产热量与用热量的矛盾,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满足用户取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制热运行时的压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制冷运行时的压焓图;
其中:
100-高温级系统;
111-第一换热器;112-第一气液分离器;113-第一压缩机;114-第一油分离器;115-第一四通阀;116-第一电磁阀;117-第一过滤器;118-第一电子膨胀阀;
200-低温级系统;
211-第二换热器;212-第二气液分离器;213-第二压缩机;214-第二油分离器;215-第二四通阀;216-第二电磁阀;217-第二过滤器;218-第三电子膨胀阀;219-第二电子膨胀阀;220-储液罐;221-补气阀;222-压力传感器;
300-蒸发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一实施例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包括高温级系统100、低温级系统200和蒸发冷凝器300,高温级系统100为单级压缩系统,低温级系统200为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高温级系统100和低温级系统200分别与蒸发冷凝器300连接,且高温级系统100和低温级系统200通过蒸发冷凝器300进行热交换。高温级系统100与低温级系统200通过蒸发冷凝器300组成三级压缩循环热泵系统,降低每级压缩的压缩比,提升各级循环的吸气效率和压缩效率,从而使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在零下20℃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中运行效率高,能够显著提升制热量和制热效率,从而解决低温下产热量与用热量的矛盾,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满足用户取暖需求。在本发明中,蒸发冷凝器300为中间换热器,通过中间换热器实现高温级系统100和低温级系统200之间的热交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高温级系统100采用第一冷媒,低温级系统200采用第二冷媒,第一冷媒的冷凝温度高于第二冷媒,第二冷媒的蒸发压力高于第一冷媒,即高温级系统100采用冷凝温度高的第一冷媒,低温级系统200采用蒸发压力高的第二冷媒。在本发明中,第一冷媒的冷凝温度大于80℃,第二冷媒的蒸发压力大于0.15MPa。复叠循环热泵系统采用两种不同冷媒通过蒸发冷凝器300进行中间换热,能够充分利用两种冷媒的优势,依靠高温级系统100与低温级系统200的压缩循环,有效降低每级压缩的压缩比,提升单级循环的效率,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冷媒能够实现更宽的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范围以及运行效率,同时提高超低温下的制热量及制热效率和超高温时制冷时的制冷量和运行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媒采用冷凝温度高的R134a制冷剂,第二冷媒采用蒸发压力高的R410a制冷剂。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高温级系统100包括第一压缩机113、第一换热器111、第一四通阀115、第一过滤器117、第一油分离器114、第一电磁阀116、第一电子膨胀阀118和第一气液分离器112。其中,第一四通阀115的四个阀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蒸发冷凝器300、第一压缩机113、第一气液分离器112与第一换热器111,第一气液分离器112通过管道与第一压缩机113连通,第一换热器111通过管道与蒸发冷凝器300连通,第一压缩机113、第一换热器111、第一四通阀115、第一气液分离器112与蒸发冷凝器300通过管道形成高温级回路。进一步地,第一油分离器114设置在连通第一四通阀115与第一压缩机113的管道上,第一油分离器114通过毛细管和管道连通到第一气液分离器112上,第一过滤器117设置在第一油分离器114与毛细管之间,第一电磁阀116设置在连通第一过滤器117与第一气液分离器112的管道上。进一步地,第一电子膨胀阀118设置在连通第一换热器111与蒸发冷凝器300的管道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低温级系统300包括第二压缩机213、第二换热器211、第二四通阀215、第二过滤器217、第二油分离器214、第二电磁阀216、第二电子膨胀阀219、第三电子膨胀阀218、第二气液分离器212、补气阀221、压力传感器222和储液罐220。其中,第二四通阀215的四个阀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蒸发冷凝器300、第二压缩机213、第二气液分离器212与第二换热器211,第二气液分离器212通过管道与第二压缩机213连通,第二换热器211通过管道与蒸发冷凝器300连通,储液罐220设置在连通第二换热器211与蒸发冷凝器300的管道上,第二压缩机213、第二换热器211、储液罐220、第二四通阀215、第二气液分离器212与蒸发冷凝器300通过管道形成低温级主路回路。进一步地,第二油分离器214设置在连通第二四通阀215与第二压缩机213的管道上,第二油分离器214通过毛细管和管道连通到第二气液分离器212上,第二过滤器217设置在第二油分离器214与毛细管之间,第二电磁阀216设置在连通第二过滤器217与第二气液分离器212的管道上。进一步地,第二电子膨胀阀219设置在连通储液罐220与第二换热器211的管道上,第三电子膨胀阀218设置在连通储液罐220与蒸发冷凝器300的管道上。进一步地,储液罐220通过管道与第二压缩机213连通,压力传感器222设置在连通储液罐220与第二压缩机213的管道上,补气阀221设置在连通第二压缩机213与压力传感器222的管道上。
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在运行时,高温级系统100一直以固有频率运行,低温级系统200会根据外侧环境中的感温包所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及第二压缩机213的频率来控制补气阀221的开关,以控制第二压缩机213是否需要补气,本发明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中的低温级系统200在保证第二冷媒能够正常循环流动的同时,还要对第二压缩机213进行补气。因此,低温级系统200包括低温级主路和低温级补气辅路,主路为第二冷媒的循环回路,补气辅路为第二压缩机213进行补气的回路。其中,主路由第二压缩机213、第二油分离器214、第二四通阀215、蒸发冷凝器300、储液罐220、第二换热器211和第二气液分离器212连通形成的回路。低温级补气辅路连通第二压缩机213与储液罐220,且补气阀221的压力传感器222设置在低温级补气辅路上。进一步地,第二压缩机213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在本发明中,压力传感器222为中压传感器,储液罐220为中压储液罐,压力传感器222与储液罐220所承受的压力范围为0.5MPa~2.3MPa。毛细管的作用是节流降压,在第一压缩机113或第二压缩机213缺油时,可使润滑油顺利从第一油分离器213或第二油分离器214回到高温级系统100或低温级系统200的低压侧从而进入第一压缩机113或第二压缩机213,同时减少高温级系统100或低温级系统200能力损失。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1为室内换热器,第二换热器211为室外换热器,第二压缩机213为喷气增焓压缩机。
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高温级系统100以固定频率运行,低温级系统200变频运行,低温级系统100的变频运行包括如下步骤:外部感温包检测外部环境温度并将其发送至控制器;
低温级系统100将第二压缩机213的频率发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第二压缩机213的频率计算补气量;
控制器根据补气量控制补气阀221的开度。
补气量的计算公式为:补气量=k×(|T-T0|+b)×f2;其中,T0为额定工况的环境温度,T为任一时刻的环境温度,f2为第二压缩机的频率,k为常数,其中制冷模式下和制热模式下k的取值不同,b=(高压×低压)1/2。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制热模式下,高温级系统100的第一冷媒从第一压缩机113流出,并经过第一四通阀115流入到第一换热器111中,第一冷媒在第一换热器111中进行冷凝放热,随后第一冷媒流入到蒸发冷凝器300中与低温级系统200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最后第一冷媒通过第一四通阀115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112回到第一压缩机113内;
低温级系统200的第二冷媒从第二压缩机213流出,并经过第二四通阀215流入到蒸发冷凝器300中与高温级系统100的第一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二冷媒流至储液罐220,储液罐220中的气态第二冷媒经过低温级补气回路进入第二压缩机213内,储液罐220中的液态第二冷媒流入到第二换热器211中,第二冷媒在第二换热器211中进行蒸发吸热,最后第二冷媒通过第二四通阀215流经第二气液分离器212回到第二压缩机213内。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制冷模式下,高温级系统100的第一冷媒从第一压缩机113流出,并经过第一四通阀115流入到蒸发冷凝器300中与低温级系统200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一冷媒流入到第一换热器111中,第一冷媒在第一换热器111中进行蒸发吸热,最后第一冷媒通过第一四通阀115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112回到第一压缩机113内;
第二冷媒从第二压缩机213流出,并经过第二四通阀215流入到第二换热器211中,第二冷媒在第二换热器211进行冷凝放热,第二冷媒流入到储液罐220中,储液罐220中的气态第二冷媒经过低温级补气回路进入第二压缩机213内,储液罐220中的液态第二冷媒流入到蒸发冷凝器300中与高温级系统100的第一冷媒进行热交换,最后第二冷媒通过第二四通阀215流经第二气液分离器212回到第二压缩机213内。
进一步地,补气阀221设置在低温级补气回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单级压缩系统与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合并组成带有喷气增焓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分为高温级系统100和低温级系统200,高温级系统100为单级压缩系统,低温级系统200为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运行时,高温级系统100一直以固定的频率运行,低温级系统200根据外侧环境感温包所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及第二压缩机213(喷气增焓压缩机)的频率来控制补气阀221的开关,以控制第二压缩机213(喷气增焓压缩机)是否需要补气。当低温级系统200以增焓方式运行时,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制热循环的压焓图如图2所示,制冷循环的压焓图如图3所示。
参见图2,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制热运行时,从高温级系统100的第一压缩机113出来的高温高压R134a制冷剂(状态点02)经第一油分离器114、第一四通阀115来到第一换热器111即室内换热器,经过冷凝放热后变为液态的低温高压制冷剂(状态点03),低温高压制冷剂由第一电子膨胀阀118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状态点04),然后进入蒸发冷凝器300,吸收低温级系统200的冷凝热量,蒸发吸热完成后(状态点01)经过第一气液分离器112后进入第一压缩机113,如此完成高温级系统100的制热循环。从低温级系统200的第二压缩机213出来的气态的高温高压制冷剂R410a(状态点13)经第二油分离器214、第二四通阀215来到蒸发冷凝器300,与高温级系统100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经过冷凝后变为液态的低温高压制冷剂(状态点14),低温高压制冷剂再由第三电子膨胀阀218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中压制冷剂,低温高压制冷剂与低温中压制冷剂两相混合物(状态点14’)进入储液罐220。储液罐220上方的闪发蒸气(状态点16)经补气阀221回到第二压缩机213的辅助吸气口,被第二压缩机213吸入,此回路为辅路。压力传感器222反馈辅路的冷媒压力,并由控制器计算所需补气量,再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19控制补气阀221的开度来控制补气量。蒸气的不断闪发导致储液罐220下方制冷剂过冷,过冷后的液态的制冷剂(状态点15)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19再次节流,降至蒸发压力(状态点15’)后进入第二换热器211,此回路称为主路。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后蒸发成为气态的高温低压制冷剂(状态点11),在第二压缩机213内部高温低压制冷剂被压缩到一定压力(状态点12)后,和从辅路回来的气态的中压饱和制冷剂混合,混合后的制冷剂(状态点12’)被进一步压缩,然后排出第二压缩机213外,构成低温级系统200的制冷循环。
参见图3,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制冷运行时,从高温级系统100的第一压缩机113出来的高温高压R134a制冷剂(状态点06)经第一油分离器114、第一四通阀115来到蒸发冷凝器300,与低温级系统200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经过冷凝后变为液态的低温高压制冷剂(状态点07),低温高压制冷剂再由第一电子膨胀阀118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状态点08),然后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器111即室内换热器蒸发吸热,蒸发完成后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112然后进入第一压缩机113(状态点05),如此完成高温级系统100的制冷循环。从第二压缩机213出来的气态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状态点23)经第二油分离器214、第二四通阀215来到第二换热器211即室外换热器,经过冷凝变成液态的低温高压制冷剂(状态点24),低温高压制冷剂再由第二电子膨胀阀219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中压制冷剂,低温高压制冷剂与低温中压制冷剂两相混合物(状态点24’)进入储液罐220后分为两路,储液罐220上方的饱和制冷剂气体(状态点26)经补气阀221回到第二压缩机213辅助吸气口,此为辅路。由于储液罐220内的制冷剂不断闪发,处于储液罐220下方的制冷剂过冷成为液态的制冷剂(状态点25),液态的制冷剂经过第三电子膨胀阀218再次节流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液态的制冷剂与低温低压制冷剂两相混合物(状态点25’)后进入蒸发冷凝器300,在蒸发冷凝器300中与高温级系统100中气态的高温高压制冷剂R134a进行热交换,此为主路。低温级系统200中液态的制冷剂蒸发后变成气态的高温低压制冷剂(状态点21)回到第二压缩机213的吸气口,如此完成低温级系统200的制热循环。
高温级系统100的润滑油在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中的循环回路为:润滑油随排气进入第一油分离器114,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117、毛细管、第一电磁阀116回到第一气液分离器112,再经回油孔随吸气送回第一压缩机113。低温级系统200的润滑油在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中的循环回路为:润滑油随排气进入第二油分离器214,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二过滤器217、毛细管、第二电磁阀216回到第二气液分离器212,再经回油孔随吸气送回第二压缩机21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和蒸发冷凝器,所述高温级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所述低温级系统为喷气增焓双级压缩系统,所述高温级系统和所述低温级系统分别与所述蒸发冷凝器连接;
所述高温级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四通阀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冷凝器、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形成高温级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系统采用第一冷媒,所述低温级系统采用第二冷媒,且所述第一冷媒的冷凝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冷媒的冷凝温度,所述第二冷媒的蒸发压力高于所述第一冷媒的蒸发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油分离器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管道上,所述第一油分离器通过管道和毛细管连通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上,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与所述毛细管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四通阀、第二气液分离器和储液罐,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连通,所述储液罐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管道上,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蒸发冷凝器形成低温级主路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二油分离器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油分离器通过管道和毛细管连通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上,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与所述毛细管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储液罐的低温级补气回路,在所述低温级补气回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补气阀,所述补气阀设置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连通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管道上,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连通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
11.一种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级系统以固定频率运行;低温级系统变频运行;
所述低温级系统的变频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外部感温包检测外部环境温度并将其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低温级系统将第二压缩机的频率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频率计算补气量;
所述控制器根据补气量控制补气阀的开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热模式下,所述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从第一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一四通阀流入到第一换热器中,第一冷媒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随后第一冷媒流入到蒸发冷凝器中与低温级系统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最后第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内;
所述低温级系统的第二冷媒从第二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二四通阀流入到所述蒸发冷凝器中与所述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二冷媒流至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中的气态第二冷媒经过低温级补气回路进入所述第二压缩机内,所述储液罐中的液态第二冷媒流入到第二换热器中,第二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最后第二冷媒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流经第二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冷模式下,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从第一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一四通阀流入到蒸发冷凝器中与低温级系统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一冷媒流入到第一换热器中,第一冷媒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最后第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流经第一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内;
第二冷媒从第二压缩机流出,并经过第二四通阀流入到第二换热器中,第二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第二冷媒流入到储液罐中,所述储液罐中的气态第二冷媒经过低温级补气回路进入所述第二压缩机内,所述储液罐中的液态第二冷媒流入到蒸发冷凝器中与所述高温级系统的第一冷媒进行热交换,最后第二冷媒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流经第二气液分离器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阀设置在所述低温级补气回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7492.7A CN104110908B (zh) | 2014-07-03 | 2014-07-03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7492.7A CN104110908B (zh) | 2014-07-03 | 2014-07-03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0908A CN104110908A (zh) | 2014-10-22 |
CN104110908B true CN104110908B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170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1749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0908B (zh) | 2014-07-03 | 2014-07-03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109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88361A (zh) * | 2015-11-04 | 2016-05-18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
CN105841379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8088076B (zh) * | 2017-12-19 | 2023-10-31 | 云南仨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智能空气能热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906786B (zh) * | 2017-12-25 | 2023-06-30 | 华北理工大学 | 基于双级热泵和复叠循环制取医学上低温环境的耦合系统 |
CN109373629A (zh) * | 2018-11-26 | 2019-02-22 |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 制高水温且能维持恒定制热效果的热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422027B (zh) * | 2019-07-26 | 2023-09-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自复叠热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热管理装置 |
CN110986409B (zh) * | 2019-10-31 | 2021-07-27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换热系统、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10749114A (zh) * | 2019-11-29 | 2020-02-04 | 大连冰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效多模式复叠高温热泵机组 |
CN111981720B (zh) * | 2020-01-21 | 2024-02-20 | 天津冷源工程设计院 | 多负荷的系统 |
CN114087718B (zh) * | 2020-08-04 | 2023-05-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325496B (zh) * | 2020-11-04 | 2022-04-26 | 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肉食加工用冷热匹配用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3432328A (zh) * | 2021-06-08 | 2021-09-24 | 广州市西麦柯制冷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温变频复叠控制系统 |
CN114754430A (zh) * | 2022-04-12 | 2022-07-15 | 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环境温度制取高温热水的空调热泵系统 |
CN115388579B (zh) * | 2022-07-19 | 2024-01-19 | 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比耦合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15371289B (zh) * | 2022-07-19 | 2023-11-03 | 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比耦合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5420029A (zh) * | 2022-07-21 | 2022-12-02 | 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效多模式复叠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16045561A (zh) * | 2023-02-16 | 2023-05-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制冷系统 |
CN116972562A (zh) * | 2023-07-28 | 2023-10-31 |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和环境箱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48463A1 (en) * | 2007-10-10 | 2009-04-16 | Carrier Corporation | Multi-stage refrigerant system with different compressor types |
CN102435004A (zh) * | 2011-12-19 | 2012-05-02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多功能高温出水空调热泵机组 |
JP2012193908A (ja) * | 2011-03-17 | 2012-10-11 | Toshiba Carrier Corp | 二元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203083058U (zh) * | 2013-02-01 | 2013-07-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3375935A (zh) * | 2012-04-25 | 2013-10-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二级压缩循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204063660U (zh) * | 2014-07-03 | 2014-12-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31666B2 (en) * | 2008-08-07 | 2014-01-21 | Hill Phoenix, Inc. | Modular CO2 refrigeration system |
-
2014
- 2014-07-03 CN CN201410317492.7A patent/CN10411090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48463A1 (en) * | 2007-10-10 | 2009-04-16 | Carrier Corporation | Multi-stage refrigerant system with different compressor types |
JP2012193908A (ja) * | 2011-03-17 | 2012-10-11 | Toshiba Carrier Corp | 二元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2435004A (zh) * | 2011-12-19 | 2012-05-02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多功能高温出水空调热泵机组 |
CN103375935A (zh) * | 2012-04-25 | 2013-10-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二级压缩循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203083058U (zh) * | 2013-02-01 | 2013-07-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4063660U (zh) * | 2014-07-03 | 2014-12-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0908A (zh) | 2014-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0908B (zh)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321597B (zh) | 制冷装置 | |
CN103175344B (zh) | 一种寒冷地区用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128508B (zh) | 喷射器节流补气系统以及热泵或制冷系统补气方法 | |
CN205279502U (zh) | 高温水源热泵机组 | |
CN203364496U (zh) | 一种自复叠式冰箱空调热水器冷热一体机 | |
KR100846567B1 (ko) | 냉동장치 | |
CN207716673U (zh) | 冷库制冷机组 | |
CN105258392A (zh) | 热泵制热系统、控制方法及热泵热水器 | |
Roh et al. | Vapor refrigerant injection techniques for heat pump systems: the latest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scussion | |
CN101493269B (zh) | 低温热泵空调系统 | |
CN104896793A (zh) | 空调热水机系统 | |
CN101556090B (zh) | 蒸气压缩制冷机组 | |
CN110337572A (zh) | 用于控制蒸气压缩系统中的喷射器能力的方法 | |
CN103615836A (zh) |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 |
EP3762664A1 (en) | Cascade system for use in economizer compressor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105444476A (zh) | 换热系统 | |
CN204063660U (zh) |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 | |
CN104864621A (zh) | 一种四管制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 |
CN109059335A (zh) |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03731741U (zh) | 空调热水机系统 | |
CN208108560U (zh) | 一种氟泵的管路系统 | |
CN101625176B (zh) | 准三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06556168U (zh) | 高效节能空气能双机热泵空调系统 | |
CN220135815U (zh) | 一种高低温冷库化霜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