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液控换向阀,换向阀由主阀和电磁先导阀组成,电磁先导阀是换向主阀的先导级,通过电磁操作或者手动操作,先导阀与主阀共同接入主油路,先导阀与主阀的开启压力不同,或者开启顺序不同。但是,先导阀与主阀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在开启主阀时,先要开启先导阀,先导阀的阀芯或者活塞完成相应的移动行程后,达到预设的开启压力,主阀芯开启。
中国专利《一种电磁先导阀》,公开号101761517A,公开日期2010-06-30,公开了一种电磁先导阀,电磁先导阀安装在电液控换向阀侧面;先导阀的壳体上有分别与两个隔环合件连通的B控制油腔和A控制油腔、回油腔。先导阀的壳体上有与进油腔连通的纵向的平衡油路和平衡油腔。先导阀进油口直接连通一侧导向螺母合件上部,并通过进油腔连通另一侧导向螺母合件上部;先导阀的回油从一侧阀套推杆合件下部,通过回油腔连通另一侧阀套推杆合件下部,从另一侧阀套推杆合件下部直接到回油口。
在上述电磁先导阀中,由于先导阀与主阀相同的阀芯结构,开启主阀需要阀芯或活塞运动一定的行程,因此,液控阀的反应时间较长,动作较缓慢。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其包括阀芯、阀体和阀座,其中,
上述阀芯设置在上述阀体内部空腔中,上述阀座固定在上述体上端;
上述阀芯上设置分差孔,其使上述阀芯上下端产生压差;
上述阀座上设置控制孔,上述分差孔、阀芯上部空腔和控制孔贯通;在液压阀打开时,上述主油路中的液压油经上述分差孔、阀芯上部空腔和控制孔形成油路;在上述控制孔关闭时,上述阀芯在阀芯上部空腔的高压液压油作用下运动,闭合液控阀。
进一步,还包括一阀套,上述阀套设置在上述阀体内,上述阀芯设置在上述阀套内,上述阀套侧部设置至少一油孔。
进一步,上述阀体下端设置主进油口,侧部设置至少一主出油口,上述液控阀打开时,高压液压油从上述主进油口经阀套上的油孔,流至上述主出油口。
进一步,上述阀座上端连接一电磁阀,上述电磁阀动作时,打开或关闭上述控制孔。
进一步,上述阀芯上部设置开口的弹簧容置腔,上述弹簧容置腔下端设置一分差腔,并与其相贯通;
上述分差孔与分差腔相通,高压液压油从上述分差孔中流入后,经过上述分差腔以及弹簧容置腔后,从上述阀座上的回路流出。
进一步,在上述阀芯的下部设置第一压差面,其在液控阀开启时,产生阀芯上下端面的压差;
在上述阀芯底端设置密封面,上述密封面在液控阀关断时,与上述阀套接触。
进一步,上述阀套内设置一阀芯容置腔,用以容纳上述阀芯;
在上述阀套的内腔中设置第二压差面,上述第二压差面处的内径大于上述阀芯容置腔的内径;在液控阀开启时,上述第一压差面和第二压差面产生阀芯上下端面的压差,上述阀芯下侧压力大于上侧压力。
进一步,在上述阀体上部设置一阀套容置腔,用以容纳上述阀套;
在上述阀座容置腔的底部设置一阀套卡接面,其与上述阀套上设置的一卡接面接触;
还设置一阀套台阶面,用以与上述阀套的底端接触,并支撑上述阀套。
进一步,在上述阀芯内部的弹簧容置腔还设置一复位弹簧,其上端与上述阀座底端接触,下端与上述弹簧容置腔接触,在上述阀芯关断时,上述复位弹簧恢复原位。
进一步,高压液压油从所述控制孔中流经阀座上的电磁阀后,经回油口流回油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液控阀通过控制阀芯上下端的流体压力差,来驱动阀芯上下运动,完成开启和关闭动作;本发明液压阀反应迅速,动作灵敏,不需要传统先导阀的动作过程。
本发明还能实现保压作用,改变阀座上控制孔的截面,所述阀芯上下端产生压差,该压差不足以完全驱使阀芯复位时,所述液压油主回路的压力减小,保持在一恒定值,实现液压回路的保压。
由于与液控阀连接的电磁阀的通断容易被控制,液控阀在分差孔和控制孔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迅速动作;因此,本发明的液控阀能够实现在高压下的迅速往复动作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阀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阀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阀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阀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的液控阀通过控制阀芯上下端的流体压力差,来驱动阀芯上下运动,完成开启和关闭动作。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快速多向多功能液控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液控阀包括阀体1、阀套2、阀芯3、阀座5,其中,阀套2设置在阀体1内部,阀芯3设置在阀套2内,阀座5固定在阀体1上端。
阀体1底端设置主进油口11,在阀体1侧部设置至少一主出油口,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执行件的数量以及类别设置主出油口的数量以及位置。在阀套2侧部设置至少一油孔21,油孔21环绕在阀套2的侧壁上,油孔21的数量根据系统的压力以及元件的规格尺寸确定。
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够在阀芯3的上下端产生压力差,在阀芯3侧壁设置分差孔31,在主进油口11进入高压液压油时,推动阀芯1向上运动,阀芯1开启,液压油从主出油口流入执行件中,同时,液压油从分差孔31中进入阀芯1上端,并经过阀座5流入液压回路中。当阀芯1上端的回路阻断时,由于阀芯1的上端高压液压油的存在,在其作用下,阀芯1迅速下落,断开液压油主回路,实现断路。
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密封,在阀座5与阀体1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41,在阀套2与阀体1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42和第三密封圈22。在阀芯3内部还设置复位弹簧4,在阀芯3关断时,复位弹簧4恢复原位,阀芯3向下运动,断开主油路。
请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阀座5上端设置一电磁阀6,在阀座5侧部设置回油口51。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阀芯3侧部设置分差孔31,在本实施例中,分差孔31的外端34的内径大于内端35的内径,分差孔31为一阶梯孔。阀芯3上部设置开口的弹簧容置腔33,用以容纳弹簧4,弹簧4上端与阀座5底端接触,下端与弹簧容置腔接触;一分差腔36设置在弹簧容置腔33下端,并与其相贯通;分差孔31与分差腔36相通,高压液压油从分差孔31中流入后,经过分差腔36以及弹簧容置腔33后,从阀芯3上端的回路流出。
该分差孔31的设置,使得阀芯上下面之间产生压差,在液压阀打开时,分差孔经阀座形成完整回路,在需要关断液压阀时,阀芯上端的液压油压力大于下端压力,阀芯迅速动作;因而,本发明液压阀反应迅速,动作灵敏,不需要传统先导阀的动作过程。
在阀芯3的外侧设置环形的多圈凹沟32;在阀芯3的下部设置第一压差面37以及光滑面38,在光滑面38上开设有分差孔31,第一压差面37与光滑面38连接;在阀芯3底端设置密封面39,密封面39在液控阀关断时,与阀套2接触,实现液压回路的断开。密封面可以为锥形面或者圆弧面,以及其它能够实现接触密封的结构。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阀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阀套2内设置一阀芯容置腔23,用以容纳阀芯3;在阀套2的内腔中设置第二压差面24,第二压差面24处的内径大于阀芯容置腔23的内径,也大于阀芯的外径,因此,在主进油口11中注入高压液压油时,阀芯向上顶起后,在第一压差面37和第二压差面24的共同作用下,阀芯下侧压力大于上侧压力,阀芯向上运动,油路打开。
阀套2两侧油孔21的下方设置阀芯台阶面26,用以与阀芯3上的密封面39接触,支撑阀芯3。在阀套2的下部为一进油口25,液压油从该进油口25流入,并对阀芯3下端产生作用力。
在阀套2的外侧还设置一卡接面27,其与阀体1卡接。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阀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阀体1上设置至少一主出油口13,也即A口、B口,向执行件提供液压油,在阀体1上部设置一阀套容置腔14,用以容纳阀套2,在阀套容置腔14的底部设置一阀套卡接面15,其与阀套的卡接面接触;还设置一阀套台阶面12,用以与阀套2的底端接触,并支撑阀套2。
请参阅图6a和6b所示,其为本发明阀座的正视和剖视结构示意图;在阀座5上设置螺纹孔56,用以与阀体1连接固定。在阀座5底端设置回油口51,回油口51贯穿阀座后,从侧部开出;阀座底端还设置一上下贯通的控制孔5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孔52为相对于阀座竖直面倾斜的孔,控制孔52上端与电磁阀的端面接触。高压液压油从控制孔52中流经阀座5上的电磁阀或其他控制元件后,经回油口51流回油箱中。
在本发明中,液控阀打开时,分差孔31流入的液压油,从阀芯3上端的空腔经阀座1上的控制孔52,再经过电磁阀6流入液压回路;当电磁阀动作时,电磁阀关闭,阻断控制孔52,流经分差孔31进入阀芯3上端空腔的液压油压力迅速增大,迅速在阀芯上下端产生压差,在弹簧的共同作用下,阀芯向下运动,切断液压主回路。
在本发明中,阀座5上端也可连接液压管路或者其它阀,只需能够阻断控制孔52即可。
并且,本发明液控阀不仅反映迅速,而且还能实现保压作用,在电磁阀6动作时,控制孔52的截面被部分阻断,此时,阀芯上下端产生压差,该压差不足以完全驱使阀芯复位时,液压油主回路的压力减小,但能保持在一恒定值,实现液压回路的保压。并且,随着控制孔52本身孔径的变化,以及电磁阀对控制孔的截面阻断的大小,可以控制液压回路的压力。
由于与液控阀连接的电磁阀的通断容易被控制,液控阀在分差孔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迅速动作;因此,本发明的液控阀能够实现在高压下的迅速往复动作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