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5286B -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5286B
CN104085286B CN201410360976.XA CN201410360976A CN104085286B CN 104085286 B CN104085286 B CN 104085286B CN 201410360976 A CN201410360976 A CN 201410360976A CN 104085286 B CN104085286 B CN 104085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cushion
rubber mount
torque pull
gea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09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5286A (zh
Inventor
彭宜爱
王方
张家彬
刘子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609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5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5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5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5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包括有抗扭拉杆骨架,螺栓、软垫挡板、软垫外罩、前橡胶软垫、后橡胶软垫、螺母及衬套;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软垫挡板、所述前橡胶软垫、所述软垫外罩、所述后橡胶软垫及所述抗扭拉杆骨架后通过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上设置有向软垫挡板方向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所述前橡胶软垫与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空腔。本技术方案不用通过提高悬置刚度以及耐久性能要求,牺牲舒适性性能和提高零部件成本方式,来控制动力总成位移量。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前驱横置动力总成,其悬置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悬置系统结构是在变速箱下方通过前侧悬置和后侧悬置的结构,这一结构依靠前侧悬置和后侧悬置来克服动力总成扭转作用力。第二种悬置系统结构是通过在变速箱下方侧拉杆来克服动力总成扭转作用力,这一结构是车辆在加速前进时,变速箱下方侧向前运动,抗扭拉杆被拉伸。
因为上述两种悬置系统均需要一定程度限制动力总成位移量,在限制动力总成位移量方面,且在相同刚度情况下,第一种悬置系统结构优于第二种悬置系统结构。但同时,悬置系统需要隔离动力总成振动传递,因此,在相同刚度情况下,第二种悬置系统结构可减少动力总成振动传递至车架,隔离振动方面优于第一种悬置系统结构。
现轿车或SUV等车型,发动机扭矩不大,使用较低刚度的抗扭拉杆,即能够很好隔离振动传递,又能够限制动力总成位移量,因此,在悬置系统结构方面采用第二种悬置系统结构。
第二种悬置系统结构根据动力总成重量以及发动机输出扭矩大小,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包括有发动机侧采用液压悬置结构1,发动机侧悬置支架2,变速箱上方采用衬套式纯橡胶悬置结构3,变速箱下方侧采用抗扭拉杆结构4。在图1及本申请的以下文件中,坐标轴均参照图1中的坐标轴指示。
抗扭拉杆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有抗扭拉杆骨架6,螺栓12、软垫挡板11、软垫外罩10、橡胶软垫、螺母5及衬套7;其中,橡胶软垫包括有两个部分,分别为前橡胶软垫13和后橡胶软垫14,且前橡胶软垫13和后橡胶软垫14的结构和形状相同,并以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对称设置;抗扭拉杆骨架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与衬套压装为一体;所述抗扭拉杆骨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为一体,并且在螺栓和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软垫挡板、前橡胶软垫、软垫外罩、后橡胶软垫。
软垫外罩与前副车加通过螺栓连接,衬套通过安装螺栓与变速箱下方支架连接,其工作条件是:
当车辆前进时,动力总成绕Y轴转动,极限情况(满负荷前工况)下,一般要求动力总成质心旋转角度在3.5°以内,同时动力总成与周边件无动态干涉现象。因此,若需克服动力总成扭转作用力F,F作用于衬套上,软垫外罩固定于副车架上;其中,衬套,软垫外罩及橡胶软垫三者组成弹簧系统,即橡胶软垫其刚度K决定拉杆位移量及动力总成质心旋转角度。针对车型方案,其动力总成质心极限旋转角度为3.5°,其拉杆位移量为-18mm(X向),位移较大,对橡胶耐久性能要求较高。
在使用上述结构的悬置系统时,存在以下问题:
1、为满足隔振要求,则要求动力总成悬置其橡胶刚度一般不大于300N/mm,因此抗扭拉杆不能有效控制动力总成位移,导致动力总成在起步过程中,动力总成转动角度(绕Y轴)大,不能控制发动机位移量,会导致于周边件干涉等现象,同时抗扭拉杆其橡胶在压缩时,位移量较大,对其耐久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
2、若满足限制动力总成要求,则要求抗扭拉杆刚度大,刚度大,则隔离振动能力变差,整车舒适性变差。
现技术的抗扭拉杆总成一直无法满足上述两个矛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技术提出改进方案,在不改变橡胶刚度以及对橡胶耐久性能不变前提下,通过更改变速箱下方侧抗扭拉杆结构,实现控制动力总成位移量,防止与其他周边件产生动态干涉,并能够满足隔振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包括有抗扭拉杆骨架,螺栓、软垫挡板、软垫外罩、前橡胶软垫、后橡胶软垫、螺母及衬套;
所述抗扭拉杆骨架的一端与所述衬套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和螺母连接为一体;
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软垫挡板、所述前橡胶软垫、所述软垫外罩、所述后橡胶软垫及所述抗扭拉杆骨架后通过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上设置有向软垫挡板方向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
所述前橡胶软垫与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数量及形状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
所述凸起结构以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为中心呈对称设置。
所述凸起结构以垂直于所述中间隔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弧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所述凸起结构以垂直于所述中间隔板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所述空腔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
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与凸结构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缝隙。
所述抗扭拉杆骨架通过过盈配合与衬套压装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不用通过提高悬置刚度以及耐久性能要求,牺牲舒适性性能和提高零部件成本方式,来控制动力总成位移量;是在原有技术方案上,以最小变动量,实现控制动力总成位移的目的。
同时,利用本技术方案在原有悬置刚度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刚度,提高整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解图;
图2为现技术抗扭拉杆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技术抗扭拉杆总成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抗扭拉杆总成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前橡胶软垫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软垫外罩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橡胶软垫与软垫外罩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4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考图4,抗扭拉杆总成,包括有抗扭拉杆骨架102,螺栓109、软垫挡板108、软垫外罩106、前橡胶软垫107、后橡胶软垫104、螺母103及衬套101。在本申请中,“前”是指软垫挡板方向为前方;“后”是指衬套的方向为后方。在本申请的所有文件中,前方和后方均参照上述的规定。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抗扭拉杆骨架,螺栓、软垫挡板、螺母及衬套均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并没有对上述部件进行改进,在此将不进行详细描述。
抗扭拉杆骨架采用铸铝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压铝结构,或采用铁或铁合金材料加工,但是铁或铁合金的重量大于铝材,为了减轻重量,现抗扭拉杆骨架基本上采用铝材制作。
抗扭拉杆骨架的一端与所述衬套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压装为一体结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为一体;在抗扭拉杆骨架与螺栓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圆筒结构,螺栓穿入该圆筒结构中。
软垫挡板、前橡胶软垫、软垫外罩及后橡胶软垫均设置有中间通孔,用于穿过抗扭拉杆骨架上的圆筒结构。
软垫外罩106的内部设置有一个中间带有通孔的隔板1061,隔板1061与软垫外罩106为一体结构,这样,软垫外罩形成两个槽形结构,分别用于容纳前橡胶软垫107和后橡胶软垫104。
前橡胶软垫107和后橡胶软垫104的外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前橡胶软垫和后橡胶软垫的外形相同,为锥形台结构;其垂直于前橡胶软垫和后橡胶软垫中心的截面为椭圆形,且一端的椭圆形面积大于另一端的椭圆形面积,并且椭圆形面积大的底端设置于软垫外罩内与隔板接触。前橡胶软垫的通孔1072形状为前橡胶软垫底端的通孔与前橡胶软垫的外形轮廓相近似,为椭圆形,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前橡胶软垫底端的通孔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它需要的形状。
软垫外罩106中间的隔板1061上设置有向软垫挡板方向的两个凸起结构105;凸起结构105以垂直于所述隔板1061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并以隔板的中心呈对称布置。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以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中的任一种形状。
前橡胶软垫107与软垫外罩106中间的隔板106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空腔1071;所述空腔1071的数量及形状与所述凸起结构105相配合。其中,空腔1071与前橡胶软垫通孔1072之间形成夹壁结构1073,夹壁结构1073的高度小于空腔1071与前橡胶软垫107外表面之间形成的外壁1074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前橡胶软垫,空腔的顶端面距离软垫挡板尺寸为3mm,对称分布用于同凸起结构配合;凸起结构高35mm,凸起结构上端面距离软垫挡板尺寸为5.5mm,凸起上端面距离前橡胶接触面距离为2.5mm,对称分布。前橡胶软垫与凸起(除上端面外)周边间隙为2mm,橡胶软垫空腔棱边圆滑过渡。
工件原理:
将抗扭拉杆前橡胶软垫和后橡胶软垫,采用非对称结构,将软垫挡板侧前橡胶软垫更改为不同结构橡胶软垫,其内部为空腔,同时在软垫外罩内侧增加凸起。
当车辆前行时,软垫挡板受到动力总成作用力,作用于前橡胶软垫上,当压缩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由软垫挡板与软垫外罩其凸起接触,限制压缩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抗扭拉杆骨架,螺栓、软垫挡板、软垫外罩、前橡胶软垫、后橡胶软垫、螺母及衬套;
所述抗扭拉杆骨架的一端与所述衬套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和螺母连接为一体;
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软垫挡板、所述前橡胶软垫、所述软垫外罩、所述后橡胶软垫及所述抗扭拉杆骨架后通过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软垫外罩的中间隔板上设置有向软垫挡板方向的至少两个凸起结构;
所述前橡胶软垫与软垫外罩中间的隔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数量及形状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以软垫外罩的隔板为中心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以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弧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前橡胶软垫通孔之间形成夹壁结构,所述夹壁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前橡胶软垫外表面之间形成的外壁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与凸起结构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拉杆骨架通过过盈配合与衬套压装为一体。
CN201410360976.XA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Active CN104085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0976.XA CN104085286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0976.XA CN104085286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5286A CN104085286A (zh) 2014-10-08
CN104085286B true CN104085286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63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0976.XA Active CN104085286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5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8363B (zh) * 2017-08-31 2019-05-2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扭拉杆总成
CN107856521A (zh) * 2017-10-24 2018-03-30 东风汽车公司 电动车抗扭悬置及其连接结构
CN112069700A (zh) * 2019-05-21 2020-12-1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抗扭拉杆强度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8947B1 (fr) * 2006-03-21 2008-12-19 C F Gomma Barre Thomas Sa Articulation elastique munie d'un frotteur, et biellette comprenant une telle articulation.
CN102218980B (zh) * 2010-04-15 2013-03-2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抗扭拉杆
CN202225728U (zh) * 2011-08-31 2012-05-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拉杆式后悬置结构
CN102745056B (zh) * 2012-07-20 2015-01-2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3543632U (zh) * 2013-11-20 2014-04-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悬置的挡板以及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3660902B (zh) * 2014-01-02 2016-08-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拉杆式悬置的安装支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5286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0995B (zh)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抗扭拉杆总成
CN104129268B (zh)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块抗扭拉杆总成
CN102619927B (zh) 车辆振动器件、车辆座椅或乘客舱或车辆驾驶室
CN104085286B (zh)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带限位结构抗扭拉杆总成
CN208149120U (zh) 车船用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减振座椅
CN207261565U (zh) 一种双向固频的动力吸振器结构
CN102745072A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后拉杆悬置
CN104843135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
CN208153597U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的复合型橡胶悬置
CN207701658U (zh) 悬置刚度调节结构和液压悬置
CN207106086U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13565858B (zh) 一种减振曲柄组件、曲轴、发动机以及车辆
CN105667290A (zh) 用于动力总成的前悬置总成
JP5568522B2 (ja) ダンパーマウント
CN205315584U (zh) 一种副车架衬套
CN204674326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螺旋弹簧组件及汽车后悬架总成及汽车
CN206361061U (zh) 一种副车架衬套限位垫圈及副车架衬套
CN106427516A (zh) 一种动力总成抗扭拉杆
US20210229513A1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4659948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
JPH0540342Y2 (zh)
WO2023089697A1 (ja) モータマウントシステム
CN106364304A (zh) 一种悬置软垫
KR102416791B1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의 인슐레이터
CN208963248U (zh) 一种三轮汽车及摩托车前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