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2211B -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2211B
CN104082211B CN201410319081.1A CN201410319081A CN104082211B CN 104082211 B CN104082211 B CN 104082211B CN 201410319081 A CN201410319081 A CN 201410319081A CN 104082211 B CN104082211 B CN 104082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channel
crawl
feed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9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2211A (zh
Inventor
王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LIANGFENG MARINE EC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LIANGFENG MARINE EC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LIANGFENG MARINE EC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LIANGFENG MARINE EC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90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2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2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2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2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2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天然海水、地下咸水、地下淡水和地热水调配并循环净化再利用,建造生产无公害健康海鲜食品工业化养殖基地。特点是采用给水渠道向养鱼池供水,使养鱼池、水泵槽、分水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平面上不形成水位差,降低循环水泵的扬程;一个养鱼车间两排养鱼池共用一套循环水净化设施,实现了节能和高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业化的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天然海水、地下咸水、地下淡水和地热水调配并循环净化再利用,建造生产无公害健康海鲜食品工业化养殖基地。
背景技术
在所公开的技术中,如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号为201310186590.7“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和配水车间;养鱼车间建养鱼池,高位给水池通过供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固液分离净化设施是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两排养鱼池用两套一样的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养鱼过程排出的污水经两级污水处理池塘净化,污水净化达标后流入蓄水沉淀池再次利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不足:
1、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导致水泵从水泵槽抽水到后续的净化设施的扬程超过800-1200mm。
2、固液分离净化设施是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两排养鱼池用两套一样的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导致了设施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通过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使养鱼池、固液分离池、回水渠道、前端分水池、微滤机过滤池、水泵槽、末端分水池、泡沫分离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泵槽与其后的末端分水池位差很小,大大降低了水泵的扬程,采用轴流泵代替混流泵,节能显著。另外,本发明还解决高位给水池通过给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量小、形成的旋流小,不利于养鱼池内水中的颗粒物的沉淀分离的问题及养鱼池内的水不流动形不成活水,不利于鱼的生长,以及解决二、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
(1)养鱼水源: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通过沿海扬水站1向蓄水沉淀池2注入海水;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向配水车间9供水;
(2)配水车间9:配水车间9包括第一、第二砂滤池7、8、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第二砂滤池8与蓄水沉淀池2连接,将经过两次过滤的天然海水提供给配水池10;第一砂滤池7与咸水井5连接,将咸水井5的地下咸水经过两次过滤后提供给配水池10;配水池10分别与供给淡水的淡水井6和地热水的地热井4连接;在配水池10里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于养鱼的温度和盐度的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配水池10,该配水池10通过给水管道15与养鱼车间16连接,并向养鱼车间16供水;
(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彼此由隔墙间隔成的两排多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与养鱼池17的上部彼此等高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内安装氧气释放器,其出水口与给水渠道28连通,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
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其中,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
(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
旋流沉淀池19设置于养鱼池的外角处,旋流沉淀池19是将养鱼池17通过回水管道18排放出的回水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排入地沟31,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并通过排污口连接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
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用于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前端分水池34,经过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
还包括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
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地沟31;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泵槽22里的净化水输送到具有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末端分水池23;
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曝气机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
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中的给水池27连通,紫外线消毒池26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
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
(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和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其中:
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内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
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蓄水沉淀池2。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旋流沉淀池19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及其排污阀门,管径:110mm。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回水渠道20底部铺设PVC板,该PVC板设有排污口与回水渠道20底部原排污口相对应。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泡沫分离池24为长方形池,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在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表面吸附杂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经泡沫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渠道回转式生物滤池25。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池长:45000mm,池宽:2500mm,池深1700mm;生物滤池25每平方米悬挂生物填料100根,每根直径150mm,有丝部分的有效长度:1600mm。
本发明中,步骤(4)所述的紫外线消毒池26为长方形池,池长:15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紫外线消毒池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该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石英套管、紫外线灯管及防水箱;其中:
紫外线灯管为75瓦,共21根,分3列配置,每列7根,每列单独控制;
石英套管的直径:25mm;
防水箱用PVC板制作,在防水箱上开有分布的安装孔,孔径:25mm,孔距:70mm,将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的石英套管插入防水箱的安装孔内。
本发明的主要改进和积极效果是:
1、采用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并使养鱼池、固液分离池、回水渠道、前端分水池、微滤机过滤池、水泵槽、末端分水池、泡沫分离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泵槽与其后续的净化设施末端分水池位差很小,大大降低了水泵的扬程,采用轴流泵代替混流泵,电能消耗仅为改进前的25%,节能显著。原发明的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主要是解决给水池通过给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量问题,供水量小,在养鱼池内形成的旋流小,不利于养鱼池内水中的颗粒物的沉淀;养鱼池内的水不流动形不成活水,不利于鱼的生长。本发明采用过水面积大的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解决给养鱼池供水量小的问题。
2、两排养鱼池共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原发明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主要是要解决二、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回水渠道代替二级固液分离池解决二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特别是采用PVC板铺设在回水渠道底部,也解决了清理原来回水渠道底部沉淀物困难的问题;采用微滤机过滤池代替三级固液分离池解决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因而两排养鱼池可以共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用微滤机过滤池代替三级固液分离池,节约的占地面积用于扩大生物滤池的面积,提高净化水纯净度;同时节约了一套紫外线消毒器和一台曝气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配置图;
图2是图1A-A剖视旋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的系统配置,包括:
1、养鱼水源:选择良好环境条件的天然海水沿岸,在近海岸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蓄水沉淀池2面积20000m2以上,通过沿海扬水站1向蓄水沉淀池2注入海水。蓄水沉淀池2是沙土结构,应予护坡,避免因风浪冲击而浑水。蓄水沉淀池2的容水深度应在3m以上,有利于保持稳定的水质。
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咸水井5、淡水井6和地热井4向配水车间9供水。
2、配水车间9:包括两个第一砂滤池7、两个第二砂滤池8、两个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
蓄水沉淀池2提供的天然海水含有泥沙等杂质,需要经过第二砂滤池8两次过滤后再输入到配水池10。
咸水井5提供的地下咸水多含对鱼类有伤害铁、锰等金属离子,经过第一砂滤池7两次过滤,有效去除铁、锰等金属离子后,再输入到配水池10。
地热井4和淡水井6提供的水有害物质较少,不需过滤,直接输入到配水车间9的配水池10。
配水池10,其高度3m,每个配水池的容水量为200m3,在配水池10内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宜的温度和盐度的养鱼用水,通过给水管道15自流到养鱼车间16。
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20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为长方形池,池长:10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给水池27与养鱼池17的上部彼此等高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底部安装氧气释放器,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
给水池27的出水开口宽:1000mm,深:500mm,开口连接给水渠道28,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
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
养鱼池17,养鱼池为正方形池,池边长:6000mm,四角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锥度为50。养鱼池17的池壁偏心位置设有进水管与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图中未标注)相连,这样进水时会使养鱼池内的水形成旋流变成活水。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见图2;
(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
旋流沉淀池19为砖混结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为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30,管径为110mm,其上设有排污阀门。
旋流沉淀池19位于相邻2个养鱼池外角的相交处;从养鱼池17的回水管道18排出的回水含有鱼类的粪便、残余饵料等颗粒物,该回水进入到旋流沉淀池19形成旋流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由旋流沉淀池19的底部排污管30排到地沟31,经地沟31流入到养鱼车间外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宽500mm,深800mm,底部铺设PVC板。
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并通过管道(图中未标注)连接到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见图2;
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用于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前端分水池34后再流入到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前端分水池34宽1000mm,深900mm;
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微滤机能过滤掉悬浮于水中的颗粒物;
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图中未标注)流入地沟31;在水泵槽22里通过循环水泵将净化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
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水泵槽22为长方形,槽长:2500mm,槽宽:1500mm,槽深:2000mm。
循环水泵采用轴流泵,选择直径200mm,扬水量每小时200mm3,功率4000瓦,每小时抽水量400立方米以上,并安装变频器,可以节约能源;通过轴流泵将水泵槽22中的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
末端分水池23为长方形,池长:2500mm,池宽:1000mm,池深:1700mm,该末端分水池23的功能是消减由循环水泵输送过来的水的冲击力和减缓水流;
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泡沫分离池24,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其底部一侧放置一台为1.5~2.2千瓦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泡沫分离槽,通过泡沫的吸附作用分离水中杂质,净化水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
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生物滤池25,池长:45000mm,池宽:2500mm,池深:1700mm;
生物滤池25内每平方米悬挂立体弹性生物填料100根,该立体弹性生物填料是由聚乙烯丝制成的,形状似试管刷,每根直径150mm,其有效长度(有丝部分)为1600mm。生物滤池25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生物填料表面生长的微生物膜分解水中溶解性的氨氮、亚硝酸盐。水流经生物滤池25,水质进一步净化和清洁。
生物滤池25的水流进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紫外线消毒池26为长方形池,池长:15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紫外线消毒池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该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石英套管、紫外线灯管及防水箱;其中:
紫外线灯管为75瓦,共21根,分3列配置,每列7根,每列单独控制;
石英套管的直径为25mm;
防水箱用PVC板制作,在防水箱上开有分布的安装孔,孔径:25mm,孔距:70mm,将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的石英套管插入防水箱的安装孔内。这样能直接插入或拔出,便于安装和擦洗。
经过紫外线消毒之后,可以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至此水完成了全系统的净化处理。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的给水池27连通。
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见图1。
(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其中:
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池塘面积10000m2,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如螠蛏、四角蛤蜊等多种贝类,通过贝类的自然滤水习性,将浑浊的污水过滤净化,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
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池塘面积10000m2。在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如川蔓藻等大型藻类,这些藻类吸收利用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净化,使水达到可再养鱼的标准。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经砂滤墙、水泥管道流入蓄水沉淀池2。
至此,养鱼回水完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循环。这样的养鱼方法,既保护了内部养殖环境,又保护了外部环境,达到零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养鱼池17也可是圆形池,旋流沉淀池19也可是方形池(四角为圆形)。

Claims (4)

1.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
1)养鱼水源: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通过沿海扬水站(1)注入海水;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向配水车间(9)供水;
2)配水车间(9):配水车间(9)包括第一、第二砂滤池(7,8)、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第二砂滤池(8)与蓄水沉淀池(2)连接,将过滤后的天然海水提供给配水池(10);第一砂滤池(7)与咸水井(5)连接,将咸水井(5)的地下咸水过滤后提供给配水池(10);配水池(10)分别与供给淡水的淡水井(6)和地热水的地热井(4)连接;在配水池(10)内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于养鱼的温度和盐度的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配水池(10),该配水池(10)通过给水管道(15)与养鱼车间(16)连接,并向养鱼车间(16)供水;
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彼此由隔墙间隔成的两排多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与养鱼池(17)的上部彼此等高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内安装氧气释放器,其出水口与给水渠道(28)连通,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其中,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
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
旋流沉淀池(19)设置于养鱼池的外角处,旋流沉淀池(19)是将养鱼池(17)通过回水管道(18)排放出的回水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排入地沟(31),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通过排污口连接到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
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前端分水池(34),再经过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
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
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地沟(31);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泵槽(22)里的净化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离心式曝气机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
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的给水池(27)连通,紫外线消毒池(26)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
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
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其中:
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内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
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蓄水沉淀池(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旋流沉淀池(19)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及其排污阀门,管径: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回水渠道(20)底部铺设PVC板,该PVC板设有排污口与回水渠道(20)底部排污口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泡沫分离池(24)为长方形池,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在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表面吸附杂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经泡沫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渠道回转式生物滤池(25)。
CN201410319081.1A 2014-07-07 2014-07-07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82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9081.1A CN104082211B (zh) 2014-07-07 2014-07-07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9081.1A CN104082211B (zh) 2014-07-07 2014-07-07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2211A CN104082211A (zh) 2014-10-08
CN104082211B true CN104082211B (zh) 2016-01-13

Family

ID=5163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908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82211B (zh) 2014-07-07 2014-07-07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2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3567B (zh) * 2015-07-22 2018-01-02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一种小丑鱼的室内养殖方法
CN105309366B (zh) * 2015-11-05 2019-04-19 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渔业工业化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及方法
CN105284698B (zh) * 2015-11-11 2019-04-19 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渔业工业化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CN105850838A (zh) * 2016-03-30 2016-08-17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益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高效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CN106665422B (zh) * 2016-11-30 2020-09-08 卢志旭 绿色无污染杀菌养殖长吻鮠的方法
CN10671927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浙江大学 一种池塘循环水系统高效粪便分离装置
CN106857363A (zh) * 2017-01-22 2017-06-20 秦皇岛粮丰海洋生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型生物净化循环水养鱼系统
CN108124803B (zh) * 2017-12-25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盐沼湿地地下半咸水生态培育ⅲ期仔蟹的方法
CN108862854A (zh) * 2018-07-05 2018-11-2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2913724A (zh) * 2021-02-08 2021-06-08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3020A1 (en) * 2003-09-19 2005-04-14 Clemson University Controlled eutrophic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CN101215069B (zh) * 2008-01-18 2011-05-25 宜都天峡特种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养鱼废水生态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CN101548655B (zh) * 2008-12-20 2012-01-0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
CN101766138B (zh) * 2010-01-13 2012-07-04 苏州大学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CN102124972A (zh) * 2011-02-18 2011-07-20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淡水规模化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CN102919175B (zh) * 2012-11-12 2014-04-0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有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3340814U (zh) * 2012-12-05 2013-12-18 韦唯 一种高原生态养鱼装置
CN103238554B (zh) * 2013-05-20 2014-06-25 天津市兴盛海淡水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2211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2211B (zh)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CN103238554B (zh) 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
CN101548655B (zh) 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
CN109329175B (zh) 一种绿色低碳高效工业化生态养殖池塘结构
CN104705238B (zh) 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
CN203152265U (zh) 一种养殖水循环净化装置
CN104211259A (zh) 一种规模化循环养殖水的多功能生态净化系统
CN106857363A (zh) 一种透光型生物净化循环水养鱼系统
CN105010206B (zh) 闭合式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方法
CN108128967A (zh) 一种河道水体异位综合高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850838A (zh) 一种高效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CN105800878A (zh) 磁絮凝-前置库联用的分流制雨水处理系统
CN105123599A (zh) 一种适合高密度水产养殖的零排放循环水系统
CN206328221U (zh)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人工湿地箱
CN203781979U (zh) 一种水质生态净化装置
CN204540414U (zh) 一种生态免换水鱼缸
CN109275617A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3373236U (zh) 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CN103285660B (zh) 一种用于对虾养殖的循环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1547856B1 (ko) 침전물 부양형 수질 정화시스템
CN101293684A (zh) 组合推流式潜水浮升设备及快速清除自然水体蓝藻工艺
CN108483624A (zh) 一种抗冲击水产养殖治理系统
CN20967712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3011415B (zh) 大型湿地简易水处理回收装置
CN201563501U (zh) 一种对虾养殖池沙滤式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