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5391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5391A
CN104075391A CN201410111286.0A CN201410111286A CN104075391A CN 104075391 A CN104075391 A CN 104075391A CN 201410111286 A CN201410111286 A CN 201410111286A CN 104075391 A CN104075391 A CN 104075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inse water
return
heat exchang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2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5391B (zh
Inventor
土井雄太
藤田雅司
山中弘次
岩田昌之
井口俊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GANO CORP
Organo Corp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RGANO CORP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GANO CORP,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PRGAN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5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5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5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53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F24F8/133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by direct contact with liquid, e.g. with sprayed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使外部导入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的空气调节装置,能够改善一边对循环空气的一部分进行换气一边进行运转时的能量效率。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空气调节单元,其形成在从外部分隔出的空间内循环的循环空气,将循环空气加热或冷却而向空间供给;清洗机构,其使从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混合机构,其能够将循环空气的回气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回气取入,使清洗过的外部空气与第一回气混合而向空气调节单元供给;换气机构,其能够将循环空气的回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回气取入,并将取入的第二回气向外部排出;换热机构,其在第二回气与清洗水、清洗前的外部空气或清洗后的外部空气之间进行换热。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使外部导入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净气器(air washer)的空气调节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通过使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净化的气液接触室的净气器。在气液接触室中,从上部将清洗水雾状喷射,从下方供给空气。被供给的空气在通过气液接触室时,与附着在气液接触室的表面上的喷雾水进行接触。由此,将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除去。喷雾水向气液接触室的下方落下,暂时贮存于贮水槽内,然后通过循环配管再次向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通过循环配管的清洗水与外部热源之间使用热泵来进行换热。通过调整喷雾水的温度,由此预备性地调整被清洗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从而能够抑制后段的空气调节单元的负载。仅仅是向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清洗水被加热或冷却,因此与对整个贮水槽进行加热或冷却相比,能够提高能量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33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38723号公报
就空气调节装置而言,一边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空气循环一边进行运转的方式从能量效率的方面来说是有利的。可是近年来,广泛进行的是一边对循环的空气的一部分进行换气、即将向空气调节装置回流的循环空气的一部分向密闭的空间的外部排放,一边进行运转的方式。然而,循环空气在夏季比外部的空气低温(而且通常低湿度),在冬季比外部的空气高温,与使内部气体完全循环的运转方法相比,能量效率趋于恶化。
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没有考虑一边对循环空气的一部分进行换气一边进行运转的方法,无法在这样的运转方法下提高能量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具备使外部导入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且改善了一边对循环空气的一部分进行换气一边进行运转时的能量效率。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空气调节单元,其形成在从外部分隔出的空间内循环的循环空气,将循环空气加热或冷却而向空间供给;清洗机构,其使从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混合机构,其能够将循环空气的回气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回气取入,使清洗过的外部空气与第一回气混合而向空气调节单元供给;换气机构,其能够将循环空气的回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回气取入,并将取入的第二回气向外部排出;换热机构,其在第二回气与清洗水、清洗前的外部空气或清洗后的外部空气之间进行换热。
【发明效果】
第二回气是在从外部分隔出的空间内循环的空气的一部分,由空气调节装置加热或冷却。即,第二回气通常在夏季比外部空气低温,在冬季比外部空气高温。另一方面,清洗水由于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容易受到外部空气的温度的影响,在夏季为高温,在冬季为低温。因此,通过将清洗水利用换热机构与第二回气进行换热,由此清洗水在夏季被冷却,在冬季被加热。其结果是,与清洗水接触的外部空气也是在夏季被冷却,在冬季被加热。如此进行了温度调整后的外部空气与循环空气的回气的至少一部分即第一回气在混合机构中混合,向空气调节单元供给。同样地,通过第二回气与清洗前或清洗后的外部空气的换热,也能够进行外部空气的温度调整。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单元的负载减少,且一边对循环空气的一部分进行换气一边进行运转时的能量效率得以改善的空气调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共通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2B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13B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符号说明】
1、1A~1M  空气调节装置
2  空气调节单元
3  净气器/换气单元
4  净气器
5  换气机构
6  混合部
9  气液接触室
10 供气鼓风机
12 清洗水贮水槽
13 喷雾装置
14 循环配管
15 循环泵
20  换气流路
31  散热器
35  第二净气器
40  换热器
51  全热换热元件
CA  循环空气
EA  排气
OA  外部空气
RA1 第一回气
RA2 第二回气
SA  供给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叙述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各实施方式1A~1M中共通的简要结构。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空气调节单元2、净气器/换气单元3、位于空气调节单元2与净气器/换气单元3之间的混合部6。空气调节单元2收容于框体11,净气器/换气单元3收容于框体11’,混合部6收容于框体11”。净气器/换气单元3是将作为外部空气OA的清洗机构的净气器4和换气机构5在一个框体11’内一体化而成的单元,净气器4和换气机构5具有彼此独立的空间。空气调节单元2、净气器/换气单元3、混合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彼此独立的装置,将这些装置连结而设于通过建筑物的墙壁、地板、顶棚等躯体102从外部分隔出的空间(以下称为室内100)。也可以是空气调节单元2、净气器/换气单元3和混合部6在一个框体内一体化而成的装置。
空气调节单元2及混合部6优选设置在室内100,净气器/换气单元3既可以设置在室内100,也可以设置在室外101。而且,从净气器/换气单元3向混合部6的供给空气IA可以由通道或配管(未图示)供给。室外101不仅包括室内100所处的建筑物的外部(屋外),而且只要从室内100分离即可,还包括该建筑物的其它空间、地下室、顶棚背面等。
空气调节单元2具有供气鼓风机10,用于形成在室内100循环的循环空气CA。空气调节单元2具有对取入的循环空气CA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换热器8。空气调节单元2具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膨胀阀,在加热循环时,冷凝器作为图示的换热器8发挥功能,在冷却循环时,蒸发器作为图示的换热器8发挥功能。供气鼓风机10将由换热器8加热或冷却后的循环空气CA作为供给空气SA向室内100供给。
净气器/换气单元3的净气器4能够从外部取入外部空气OA。取入的外部空气OA由气液接触室9净化,作为供给空气IA向混合部6供给。在气液接触室9中,通过使从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OA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
混合部6能够取入循环空气CA的回气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回气RA1。混合部6构成将被清洗后的供给空气IA与第一回气RA1混合而向空气调节单元2供给的混合机构6。因此,第一回气RA1与供给空气IA的混合气体由空气调节单元2的换热器8加热或冷却,通过供气鼓风机10向室内100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部6作为在空气调节装置1的框体11”内独立设置的分区来构成,但也可以作为与空气调节装置1连接的通道或配管(未图示)的一部分来构成。
净气器/换气单元3的换气机构5能够将循环空气CA的回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回气RA2取入。第二回气RA2作为排气EA而向室外101排出,由此进行室内100的换气。第二回气RA2的取入可以暂时停止,这种情况下,循环空气CA的回气的所有量被作为第一回气RA1取入。在取入第二回气RA2时,循环空气CA的回气的一部分被作为第一回气RA1取入。
框体11、11’、11”优选为金属制,但是只要能够确保适当的强度即可,也可以使用树脂制等其它的材料。为了框体11、11’、11”的内部的设备的安装或维护,框体11、11’、11”具有可分解的结构。此结构只要能够进行设备的安装或维护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将多个金属制框上下相互连接的形式,也可以是将框体11、11’、11”的各面用不同的金属板构成的形式。为了形成可分解的结构,上述的金属制框或金属板优选通过螺栓等而能够相互分离。
接下来,参照图2~7,说明各实施方式的详细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2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A的简要结构。
作为清洗机构的净气器4通过使导入到框体11’内部的外部空气OA与清洗水接触,而对外部空气OA进行净化或清洗。因此,净气器4具有气液接触室9,该气液接触室9具备填充塔。清洗水只要是干净的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纯水、电解水等。净气器4还具有:贮存清洗水的清洗水贮水槽12;将清洗水向气液接触室9撒播或雾状喷射的喷雾装置13;使清洗水从清洗水贮水槽12向喷雾装置13循环的循环配管14。清洗水贮水槽12设置在气液接触室9的下方,优选设置在框体11’的底部,回收并贮存从气液接触室9落下的清洗水。在循环配管14的中途,优选在清洗水贮水槽12的侧方或下方设置将清洗水向喷雾装置13供给的循环泵15。
构成气液接触室9的填充塔由支承体(未图示)支承,并填充有拉西环作为填充材料。从上方的喷雾装置13撒播的清洗水附着在拉西环的表面,在该表面与从下方上升来的空气进行气液接触。作为填充材料,还可以使用莱辛环、鲍尔环、鞍状物、祖尔策填料等在填充塔中通常使用的填充材料。或者可以使用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和粗糙不光滑的下表面的垫状的纤维聚合体作为填充材料。作为这样的纤维聚合体,可列举日本旭化成家用产品株式会社的saranlock(注册商标)。也可以取代填充塔而使用板式塔。
喷雾装置13例如是开设有多个孔的配管,从孔喷出清洗水。该配管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将清洗水向填充塔均匀地撒播即可,可以选择直线状或同心圆状的多个管、螺旋状的管等任意形状的管。喷雾装置13可以从喷壶、喷头、洒水器、喷雾器类型等公知的喷水喷嘴中适当选择使用,优选为喷雾器类型。喷雾器类型撒播的水为雾状,粒径细。因此,不仅能够高效率地浸润填充塔的填充材料,而且从喷雾器撒播的雾状的水自身与外部空气OA接触而能够对外部空气OA进行净化,其结果是气液接触效率提高。而且,能够从一个喷嘴将水向大范围喷撒,因此可以减少部件个数。
在气液接触室9的上方设有湿度调节机构,该湿度调节机构用于除去利用气液接触方式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的大量的湿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干燥转轮(desiccant rotor)16作为湿度调节机构。干燥转轮16也可以省略。
换气机构5将第二回气RA2导入并作为排气EA排出。换气机构5具有第二回气RA2的导入口18及排气口19、以及将导入口18和排气口19连结的换气流路20。在排气口19的附近设有排气鼓风机17。换气流路20作为框体11内的独立的分区来设置,能够防止与外部空气OA或第一回气RA1的混合。
外部空气OA通过设置在气液接触室9的出口侧(更准确而言,是干燥转轮16的出口侧)的供气鼓风机22从供气口21向供气流路27导入,接着进入气液接触室9与清洗水贮水槽12之间的空间,并从此上升而通过气液接触室9由此被除去尘埃。外部空气OA还通过干燥转轮16而被除去湿气,由供气鼓风机22升压,通过供气口24作为供给空气IA进入到混合部6。室内100的循环空气CA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第一回气RA1从导入口25进入混合部6而与外部空气OA(供给空气IA)混合。第一回气RA1与供给空气IA的混合空气由换热器8调整温度、湿度,由供气鼓风机10升压,从供气口23向室内100供给。供气鼓风机22也可以设置在供气口21的附近等干燥转轮16的入口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循环配管14中流动的清洗水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作为其使用的换热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位于换气流路20的散热器31。散热器31可以利用波纹类型、翅片类型中的任一种。从循环配管14分支出向散热器31供给清洗水的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使清洗水从散热器31返回的清洗水返回配管33,一部分的清洗水成为旁通流而向散热器31供给。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清洗水返回配管33构成第二循环配管。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循环配管14的一部分与换气流路20连通,而将通过循环配管14的清洗水的所有量向散热器31供给。而且,也可以在清洗水供给配管32及清洗水返回配管33上设置阀或流量调整机构(未图示),来调整向散热器31供给的旁通流的流量。
通过循环配管14的清洗水借助与外部空气OA的气液接触,而由外部空气OA加热或冷却。若为夏季,则清洗水由外部空气OA加热而成为高温。因此,在未进行清洗水的温度调整的情况下,与清洗水接触的外部空气OA的温度不会大幅变化,而保持高温的状态。高温的空气能够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且外部空气OA因在气液接触室9中的气液接触而取入大量的湿气,因此外部空气OA以高温高湿度的状态(即焓高的状态)被送入混合部6。其结果是,空气调节单元的冷却除湿负载及运转成本增加。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水由第二回气RA2冷却。第二回气RA2通常比外部空气OA低温,因此与清洗水接触后的外部空气OA被冷却,温度下降,超过饱和水蒸气量的湿气被冷凝除去。伴随于此,外部空气OA中含有的水蒸气量也减少,以低温低湿度的状态(即焓低的状态)被送入混合部6。其结果是,能抑制空气调节单元2的冷却除湿负载及运转成本。
在冬季时,清洗水由外部空气OA冷却而成为低温。因此,在未进行清洗水的温度调整的情况下,与清洗水接触后的外部空气OA的温度不会大幅变化,而保持低温的状态。外部空气OA以低温被送入混合部6,因此空气调节单元2的供暖负载及运转成本增加。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水由第二回气RA2加热,由此外部空气OA被加热,以更高温的状态被送入混合部6。而且,高温的外部空气OA因在气液接触室9内的气液接触而取入大量的湿气,因此能够将高温高湿度的空气向室内100供给。
(第二实施方式)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B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循环配管14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的换热机构不同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机构具有与气液接触室9同样的结构且比气液接触室9规模小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第二气液接触室35位于换气流路20。在换气流路20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的上部设有将水向第二气液接触室35雾状喷射的第二喷雾装置36。在换气流路20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的下方设有对从第二气液接触室35落下的水进行回收并贮存的第二清洗水贮水槽37。在第二清洗水贮水槽37设有使清洗水向第二喷雾装置36循环的第二循环配管38。在第二循环配管38的中途、优选在第二清洗水贮水槽37的侧方或下方设置将要由第二喷雾装置36雾状喷射的水向第二喷雾装置36供给的第二循环泵39。第二气液接触室35及第二喷雾装置36的结构与气液接触室9及喷雾装置13同样。
在循环配管14与第二循环配管38之间设有在它们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器40。第二气液接触室35中流动的水在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在夏季被冷却,在冬季被加热。由第二气液接触室35冷却或加热后的水在换热器40中与清洗水之间进一步进行换热。因此,清洗水在夏季被冷却,在冬季被加热。而且,外部空气OA在与清洗水进行气液接触时,在夏季被冷却,在冬季被加热。其结果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抑制空气调节单元2的冷却除湿负载或供暖负载及运转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第二循环泵39,因此通过调整向第二喷雾装置36供给的流量而能够调整清洗水的冷却或加热,能够进行与外部温度或空气调节单元2的运转要求对应的清洗水的极细微的温度调整。而且,由于第二回气RA2被净化后排出,因此本实施方式在限制排出污染空气的用途中也有效。
(第三实施方式)
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C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进行清洗水贮水槽12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的换热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位于换气流路20的散热器31作为换热机构。为了在清洗水贮水槽12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向散热器31供给清洗水的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使清洗水从散热器31返回的清洗水返回配管33在清洗水贮水槽12与散热器31之间延伸。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清洗水返回配管33构成第二循环配管。在清洗水供给配管32的中途、优选在清洗水贮水槽12的侧方或下方设置将清洗水向散热器31供给的第二循环泵43。
本实施方式除了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由于第二循环泵43与循环泵15分开设置,因此能够调整向散热器31循环的清洗水的流量。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进行与外部温度或空气调节单元2的运转要求对应的清洗水的极细微的温度调整。
(第四实施方式)
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D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进行清洗水贮水槽12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的换热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机构具有与气液接触室9同样的结构且比气液接触室9规模小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第二气液接触室35位于换气流路20。在换气流路20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的上部设有将清洗水向第二气液接触室35雾状喷射的第二喷雾装置36。清洗水贮水槽12比第一实施方式扩张,延伸至第二气液接触室35的下方。因此,清洗水贮水槽12将从第一气液接触室9落下的清洗水和从第二气液接触室35落下的清洗水一起回收并贮存。为了使换气流路20和换气机构5从净气器4分离,换气流路20的隔壁42延伸至清洗水贮水槽12的水中。在清洗水贮水槽12设有使清洗水向第二喷雾装置36循环的第二循环配管38。在第二循环配管38的中途、优选在清洗水贮水槽12的侧方或下方设置将清洗水向第二喷雾装置36供给的第二循环泵39。第二气液接触室35及第二喷雾装置36的结构与气液接触室9及喷雾装置13相同。第二循环配管38可以在循环泵15的出口侧从循环配管14分支,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二循环泵39。
第二气液接触室35中流动的清洗水在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在夏季被冷却,在冬季被加热。由第二气液接触室35冷却或加热后的清洗水被回收到清洗水贮水槽12中,并与贮存在清洗水贮水槽12中的清洗水混合。其结果是,贮存在清洗水贮水槽12中的清洗水的平均温度在夏季下降,在冬季上升。被冷却或加热后的清洗水向气液接触室9供给,在夏季对外部空气OA进行冷却,在冬季对外部空气OA进行加热。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抑制空气调节单元2的冷却除湿负载或供暖负载及运转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气液接触室9中流动的清洗水与在第二气液接触室35中流动的清洗水之间的换热经由清洗水贮水槽12来进行。因此,不需要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换热器。
(第五实施方式)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E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进行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的换热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机构51是在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的全热换热元件51。全热换热元件51设置在干燥转轮16的上方空间的与换气流路20交叉的交叉部。全热换热元件51既可以使用旋转型全热交换器,也可以使用静止型全热交换器。在全热换热元件51的第二回气RA2的入口侧设有除去尘埃的过滤器52。
旋转型全热交换器具备能够旋转的壳体,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沿旋转方向分离成两个的分区。外部空气OA的流入部及流出部、以及第二回气RA2的流入部及流出部被固定,在某一时机,外部空气OA向壳体的一方的分区流入流出。当壳体旋转(例如半旋转)时,第二回气RA2向该一方的分区流入流出。关于另一方的分区也同样。由于外部空气OA和第二回气RA2向各分区交替地流入流出,因此伴随着壳体的旋转,各分区反复进行热能的蓄积和释放,在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
静止型全热交换器是将由纸形成的平面片在其间夹着分隔板层叠而成的结构。分隔板被加工成波型形状,在两个平面片之间形成流路。外部空气OA的流路与第二回气RA2的流路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地邻接,经由平面片而在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在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直接进行换热,因此能够将第二回气RA2的热能有效地向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传递。而且,与后述的第六实施方式相比,由于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向全热交换器流入,因此无需设置外部空气OA用的过滤器,在全热换热器的前段设置的过滤器有一个即可。
如虚线所示,也可以在换气流路20内设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散热器31。从循环配管14分支出向散热器31供给清洗水的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使清洗水从散热器31返回的清洗水返回配管33。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清洗水返回配管33构成第二循环配管。在第二回气RA2与清洗水之间以及第二回气RA2与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之间的两阶段依次进行换热,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第二回气RA2的热能。
同样地,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向图6的结构(除上述的虚线部的要素之外)附加图3所示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第二喷雾装置36、第二清洗水贮水槽37、第二循环配管38、第二循环泵39及换热器40。还可以向图6的结构(除上述的虚线部的要素之外)附加图4所示的散热器31、清洗水供给配管32、清洗水返回配管33及第二循环泵43。还可以向图6的结构(除上述的虚线部的要素之外)附加图5所示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第二喷雾装置36、第二循环配管38及第二循环泵39,并设置图5所示那样的扩张了的清洗水贮水槽12。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回气RA2也是在与液体及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之间进行两阶段的换热,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第二回气RA2的热能。
与其它的实施方式同样,外部空气OA在夏季被冷却为低温低湿度,在冬季被加热为高温高湿度,因此能抑制空气调节单元2的冷却除湿负载及运转成本。
(第六实施方式)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F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进行清洗前的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的换热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且,静止型全热交换器51的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机构51是在清洗前的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进行换热的全热换热元件51。因此,不仅设有全热换热元件51的第二回气RA2的入口侧的过滤器52,而且在外部空气OA的入口侧也设有过滤器53。作为换热机构,也可以使用仅对显热进行换热的显热交换元件。本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在外部空气OA与第二回气RA2之间直接进行换热,因此能够将第二回气RA2的热能有效地向外部空气OA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空气OA在气液接触室9内被赋予湿气之前进行换热,因此能进行高效率的调湿。即,在夏季,由于能够对导入净气器4之前的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因此能抑制净气器4产生的加湿。在冬季,由于对导入净气器4之前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抑制净气器4产生的加湿。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虚线所示,可以在换气流路20内设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散热器31。从循环配管14分支出向散热器31供给清洗水的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使清洗水从散热器31返回的清洗水返回配管33。清洗水供给配管32和清洗水返回配管33构成第二循环配管。通过在第二回气RA2与清洗水之间及第二回气RA2与清洗前的外部空气OA之间的两阶段依次进行换热,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第二回气RA2的热能。
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向图7的结构(除上述的虚线部的要素之外)附加图3所示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第二喷雾装置36、第二清洗水贮水槽37、第二循环配管38、第二循环泵39及换热器40。还可以向图7的结构(除上述的虚线部的要素之外)附加图4所示的散热器31、清洗水供给配管32、清洗水返回配管33及第二循环泵43。还可以向图7的结构(除上述的虚线部的要素之外)附加图5所示的第二气液接触室35、第二喷雾装置36、第二循环配管38及第二循环泵39,并设置图5所示那样的扩张了的清洗水贮水槽12。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回气RA2也是在与液体及清洗前的外部空气OA之间进行两阶段的换热,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第二回气RA2的热能。
(第七实施方式)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G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在循环配管上设置与由空气调节单元加热或冷却后的空气进行换热的第二换热机构34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清洗水返回配管33合流的合流点和喷雾装置13之间的循环配管14上设置第二换热机构34。第二换热机构34可以是与散热器31同样的散热器34。第二换热机构34位于空气调节单元2的换热器8与供气鼓风机10之间。因此,与第二回气RA2进行了换热后的清洗水还与供气鼓风机10的入口侧的供给空气SA进行换热。在第二换热机构34中进行了换热的清洗水通过循环配管14向喷雾装置13供给。清洗水在散热器31和第二换热机构34这两方中被冷却或加热,因此清洗水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得以提高。
(第八实施方式)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H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将由空气调节单元加热或冷却后的第一回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回气取入之外,其它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第二回气RA2的导入口18及换气流路20,取而代之在空气调节单元2的换热器8与供气鼓风机10之间设置了分支路49。分支路49将第一回气RA1(准确而言是第一回气RA1与供给空气IA的混合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回气RA2取入。第二回气RA2被向全热换热元件51供给,与清洗后的外部空气OA进行换热后从排气口19排出。由于不需要换气流路20,因此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而且,由于不需要导入口18,因此装置的设置位置的制约小。虽然省略图示,但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全热换热元件51的入口侧设置除去回气RA2的尘埃的过滤器。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二回气RA2也可以在全热换热元件51中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与清洗前的外部空气OA进行换热。
(第九实施方式)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J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在从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与由空气调节单元加热或冷却后的空气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机构44之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且,本实施方式也可以适用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气口21与气液接触室9之间的供气流路27设有换热器44。而且,在空气调节单元2的换热器8与供气鼓风机10之间设有换热器45。换热器44、45可以是与散热器31同样的散热器44、45。换热器44与换热器45之间由配管46、47连接,通过设置在配管46、47中的任一方上的循环泵48来使冷媒循环。作为冷媒,优选使用不冻液,但并未限定于此。由于外部空气OA与供给空气SA直接进行换热,因此外部空气OA被预冷或预热,能够抑制散热器31的负载。
(第十实施方式)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K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具有将供给空气SA与外部空气OA之间连结的旁通流路50。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且,本实施方式也可以适用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中间位置52与第二中间位置53之间设有旁通流路50,该第一中间位置52是空气调节单元2的换热器8与供气鼓风机10之间的位置,该第二中间位置53是外部空气OA的供气口21与气液接触室9之间的位置。在旁通流路50的中途设有鼓风机51,将在第一中间位置52分支的供给空气SA的一部分向第二中间位置53供给,使其与外部空气OA混合。根据供气鼓风机22的容量的不同,也可以省略鼓风机51。旁通流路50形成使供给空气SA的一部分通过气液接触室9而进行循环的循环回路。因此,空气调节装置1K内流通的空气在气液接触室9中进行气液接触的机会增加,能够容易提高供给空气SA的湿度。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2A、12B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L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旁通流路的开闭机构54和将第一回气的一部分在换热器的入口侧取入并经由清洗机构而移送至第二中间位置的机构55之外,其它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旁通流路50设有挡板54等开闭机构54。而且,在气液接触室9与供气口24之间的流路内设有将空气从供气口24朝向气液接触室9输送的鼓风机55。如图12A所示,在通常运转时,挡板54关闭,实现与没有旁通流路50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同样的结构。
相对于此,当如图12B所示那样打开挡板54时,鼓风机22停止,鼓风机55起动。鼓风机55将第一回气RA1的一部分从供气口24取入,向气液接触室9供给。空气在气液接触室9中被加湿,从气液接触室9的下方向供气流路27供给,在与外部空气OA合流之后通过旁通流路50,在供气鼓风机10的入口侧向空气调节单元2合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气RA1的一部分绕过空气调节单元2的换热器8,向气液接触室9导入。外部空气OA未通过气液接触室9而直接与第一回气RA1合流,因此虽然尘埃的除去效果比其它的实施方式差,但是加湿效果同等。因此,本实施方式在进行室内的循环空气CA的加湿时能够良好地利用。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13A、13B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M的简要结构。本实施方式除了取代鼓风机55而设置三个挡板56~58作为进行移送的机构之外,其它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的结构及由同一符号表示的要素的结构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空气OA的供气流路27与清洗机构(气液接触室9)的入口之间设置第一开闭机构(第一挡板)56,在混合部6与清洗机构(气液接触室9)的入口之间设置第二开闭机构(第二挡板)57,在旁通流路50与清洗机构(气液接触室9)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三开闭机构(第三挡板)58。挡板54及第一~第三挡板56~58能够使外部空气OA和第一回气RA1选择性地向气液接触室9流通。即,在通常运转时,如图13A所示,第一挡板56打开,第二、第三挡板57、58及挡板54关闭,实现与没有旁通流路50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同样的结构。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当第一挡板56关闭且第二、第三挡板57、58及挡板54打开时,能够使第一回气RA1向气液接触室9流通进行加湿。外部空气OA由第一挡板56阻挡而被防止向气液接触室9流入。挡板54及第一~第三挡板56~58可以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如上述那样控制。本实施方式起到与第十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但无需设置追加的鼓风机55,在成本方面有利。

Claims (17)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具备:
空气调节单元,其形成在从外部分隔出的空间内循环的循环空气,将所述循环空气加热或冷却而向所述空间供给;
清洗机构,其使从所述外部导入的外部空气与清洗水接触来进行清洗;
混合机构,其能够将所述循环空气的回气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回气取入,使清洗过的所述外部空气与所述第一回气混合而向所述空气调节单元供给;
换气机构,其能够将所述循环空气的回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回气取入,并将取入的所述第二回气向所述外部排出;
换热机构,其在所述第二回气与所述清洗水、清洗前的所述外部空气或清洗后的所述外部空气之间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清洗机构具有使所述清洗水与所述外部空气接触来对所述外部空气进行清洗的气液接触室、将所述清洗水向所述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喷雾装置、贮存从所述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的清洗水贮水槽、将所述清洗水贮水槽与所述喷雾装置连结的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清洗水向所述喷雾装置循环的循环泵,
所述换热机构在所述循环配管中流动的所述清洗水与所述第二回气之间进行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第二换热机构,该第二换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循环配管上且与由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加热或冷却后的空气进行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清洗机构具有使所述清洗水与所述外部空气接触来对所述外部空气进行清洗的气液接触室、将所述清洗水向所述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喷雾装置、贮存从所述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的清洗水贮水槽、将所述清洗水贮水槽与所述喷雾装置连结的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清洗水向所述喷雾装置循环的循环泵,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散热器、从所述清洗水贮水槽通过所述散热器而返回所述清洗水贮水槽的第二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清洗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所述散热器在该散热器中流动的所述清洗水与所述第二回气之间进行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清洗机构具有使所述清洗水与所述外部空气接触来对所述外部空气进行清洗的气液接触室、将所述清洗水向所述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喷雾装置、贮存从所述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的清洗水贮水槽、将所述清洗水贮水槽与所述喷雾装置连结的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清洗水向所述喷雾装置循环的循环泵,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第二气液接触室、将所述清洗水向所述第二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第二喷雾装置、将所述清洗水贮水槽与所述第二喷雾装置连结的第二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清洗水向所述第二喷雾装置循环的第二循环泵,所述清洗水贮水槽贮存从所述第二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并使该清洗水与从所述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清洗机构具有使所述清洗水与所述外部空气接触来对所述外部空气进行清洗的气液接触室、将所述清洗水向所述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喷雾装置、贮存从所述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的清洗水贮水槽、将所述清洗水贮水槽与所述喷雾装置连结的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清洗水向所述喷雾装置循环的循环泵,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第二气液接触室、将所述清洗水向所述第二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第二喷雾装置、在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侧从所述循环配管分支而延伸至所述第二喷雾装置的第二循环配管,所述清洗水贮水槽贮存从所述第二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并使该清洗水与从所述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清洗水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第二气液接触室、将水向所述第二气液接触室雾状喷射的第二喷雾装置、贮存从所述第二气液接触室落下的所述水的第二贮水槽、将所述第二贮水槽与所述第二喷雾装置连结的第二循环配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配管上并使所述水向所述第二喷雾装置循环的第二循环泵、在所述循环配管与所述第二循环配管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在清洗后的所述外部空气与所述第二回气之间进行换热的全热换热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还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循环配管中流动的所述清洗水与所述第二回气之间进行换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热机构具有在清洗前的所述外部空气与所述第二回气之间进行换热的全热换热元件或显热换热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气机构具有所述第二回气的导入口及排气口、以及将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的换气流路,
所述换热机构还具有位于所述换气流路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循环配管中流动的所述清洗水与所述第二回气之间进行换热。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换气机构将由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加热或冷却后的所述第一回气的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二回气取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在从所述外部导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与由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加热或冷却后的空气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具有对清洗过的所述外部空气与所述第一回气的混合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换热器、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侧并将加热或冷却后的所述混合空气向所述空间供给的供气鼓风机,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具有将第一中间位置与第二中间位置连结的旁通流路,该第一中间位置是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供气鼓风机之间的位置,该第二中间位置是所述外部空气的供气口与所述清洗机构之间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所述旁通流路的开闭机构、在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侧取入所述第一回气的一部分并经由所述清洗机构而移送至所述第二中间位置的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进行移送的所述机构具有所述外部空气的供气流路与所述清洗机构的入口之间的第一开闭机构、所述混合机构与所述清洗机构的入口之间的第二开闭机构、及所述旁通流路与所述清洗机构的出口之间的第三开闭机构,所述第一开闭机构、所述第二开闭机构及所述第三开闭机构被控制成,在所述第一开闭机构打开时所述第二开闭机构及所述第三开闭机构关闭,在所述第一开闭机构关闭时所述第二开闭机构及所述第三开闭机构打开。
CN201410111286.0A 2013-03-28 2014-03-24 空气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5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9210 2013-03-28
JP2013069210A JP6147537B2 (ja) 2013-03-28 2013-03-28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5391A true CN104075391A (zh) 2014-10-01
CN104075391B CN10407539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59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28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5391B (zh) 2013-03-28 2014-03-24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47537B2 (zh)
KR (1) KR101526114B1 (zh)
CN (1) CN1040753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4344A (zh) * 2016-11-30 2017-03-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尘方法、换热机构及空调器
CN106705233A (zh) * 2017-01-17 2017-05-24 北京博源恒升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换气换热消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15806A (ja) * 2017-01-18 2018-07-26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EP3775707A1 (en) 2018-04-05 2021-02-17 Carrier Corporation Air handler unit
JP2020034174A (ja) * 2018-08-27 2020-03-05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009283B1 (ko) * 2019-01-15 2019-08-09 김수현 간접증발 전열교환기를 이용한 에너지절감 공기조화기
CN110057019B (zh) * 2019-04-26 2024-03-19 武汉东昌仓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仓库调控装置及其气流调控方法
JP6881623B1 (ja) * 2020-01-20 2021-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WO2022054616A1 (ja) * 2020-09-10 2022-03-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浄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浄化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11457674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热天气的间接蒸发冷机组
CN112984653B (zh) * 2021-02-08 2022-10-04 珠海格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
CN113701270A (zh) * 2021-08-16 2021-11-26 广州市越秀区州深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空调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9683A (zh) * 2009-03-02 2009-08-19 严国忠 一种混合制冷环保空调
CN102305447A (zh) * 2011-09-15 2012-01-04 上海腾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温控湿系统
JP2012102940A (ja) * 2010-11-10 2012-05-31 Sekisui Chem Co Ltd 空気清浄化装置及び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CN102679472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上海三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气氛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8461Y2 (zh) * 1972-10-03 1975-03-13
US4771611A (en) * 1985-08-30 1988-09-20 Dricon Air Pty Limited Air conditioning means and method
JP4997830B2 (ja) * 2006-05-26 2012-08-0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及び建物
KR20080013585A (ko) * 2006-08-09 2008-02-13 박남규 습식 공기정화장치가 일체로 구비된 환기유닛
JP4954018B2 (ja) * 2007-10-24 2012-06-13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191350B2 (ja) * 2008-10-31 2013-05-08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浄化装置
KR101258390B1 (ko) * 2013-02-21 2013-04-30 (주)귀뚜라미 열교환 매체 감시 기능을 갖는 제습 냉방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9683A (zh) * 2009-03-02 2009-08-19 严国忠 一种混合制冷环保空调
JP2012102940A (ja) * 2010-11-10 2012-05-31 Sekisui Chem Co Ltd 空気清浄化装置及び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CN102679472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上海三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气氛控制系统
CN102305447A (zh) * 2011-09-15 2012-01-04 上海腾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温控湿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4344A (zh) * 2016-11-30 2017-03-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尘方法、换热机构及空调器
CN106705233A (zh) * 2017-01-17 2017-05-24 北京博源恒升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换气换热消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5391B (zh) 2017-04-12
KR20140118861A (ko) 2014-10-08
KR101526114B1 (ko) 2015-06-04
JP2014190672A (ja) 2014-10-06
JP6147537B2 (ja) 201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539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10823436B2 (en) Air conditioning method using a staged process using a liquid desiccant
US9021821B2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use 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enclosed spaces with high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US9055696B2 (en) System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enclosed spaces with high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US9032742B2 (en) Method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enclosed spaces with high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CN18905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6644059B2 (en) Dehumidifying apparatus
KR101083866B1 (ko) 냉난방 기능이 일체화된 전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US20130340449A1 (e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using membrane-contained liquid desiccant for dehumidification and flocked surfaces to provide coolant flow
JPS63501169A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20120167610A1 (en) Indirect air-side economizer for removing heat from enclosed spaces with high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CN102914011A (zh) 热回收空调机组
CN103370579A (zh) 用于调节空气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97447B (zh) 转轮除湿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机房大小环境空调系统
CN200993448Y (zh) 外气空调箱热盘管加湿增焓节能装置
KR20110105037A (ko) 냉난방 기능이 일체화된 전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KR100357285B1 (ko) 폐열 회수식 냉방장치에 적합한 가습 겸용 냉난방 장치
CN108224628A (zh) 结合热泵驱动的立管间接蒸发冷却与溶液除湿的空调机组
CN205747186U (zh) 空气处理系统
US6370900B1 (en) Dehumidifying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dehumidify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128477A (zh) 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机组
CN106016514A (zh) 温湿度弱关联控制单元式空调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1922772B (zh) 多级逆流换热蒸发制冷装置
CN100453915C (zh) 双级水蒸发冷却房间空调器
CN108885023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