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2093A -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2093A
CN104072093A CN201410300120.3A CN201410300120A CN104072093A CN 104072093 A CN104072093 A CN 104072093A CN 201410300120 A CN201410300120 A CN 201410300120A CN 104072093 A CN104072093 A CN 104072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senic
oxid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desorp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01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EN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EN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EN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EN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01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20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2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它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和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和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材料,获得的含砷氧化物材料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同时解决了砷脱附液难以富集、回收利用的难题,特别是含砷多元氧化物废渣所带来的砷二次污染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和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背景技术:
砷广泛分布于大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中。在自然水体中,溶解的砷,一般以无机砷酸盐(AsO4 3-)、亚砷酸盐(AsO3 3-)形式或以甲基化的砷化合物形式存在。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表水中发现了砷污染。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台湾等地,饮水中含砷量在部分地区高达0.2-2.0mg/L。
经过吸附法或离子交换法净化处理后,废水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是为了经济层面以及材料的回收利用的考虑,需对吸附材料以及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附再生,这时候就会产生高浓度的砷脱附液,砷脱附液如何安全、经济的处理以满足社会和经济要求,已然成为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在避免砷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变废为宝,更是科研工作者需考虑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镁)可以吸收水溶液中的砷离子,以起到富集回收的目的。但是,含砷的废料在600-850 °C下氧化焙烧会使其中40%以上的砷挥发,造成二次污染,这就制约了含砷产品的开发。故采用简单的吸收、富集+煅烧的工艺方法,很难保证含砷产物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砷脱附液的无害处理。
如何研发一种回收、富集砷元素、适合工业推广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的含砷氧化物材料,在实现砷脱附液的无害处理的前提下,实现变废为宝,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和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背景技术
参看图1-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碱性氧化物吸收富集脱附液中的砷离子之后,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从而获得稳定的多元氧化物材料,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压制、烧结处理得到最终的建筑材料。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所用的碱性氧化物可为氧化钙、氧化镁。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将吸收富集脱附液中的砷离子之后的沉淀通过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的方法,获得性质稳定的多元氧化物材料。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将包覆惰性氧化硅层的多元氧化物材料通过简单的压制、烧结,可获得强度40 MPa以上强度的建筑材料,可直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建筑材料。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首先,将砷浓度为15-30 mg/L、pH值为10-12的砷脱附液,用氧化钙或氧化镁进行吸收、富集。吸收、富集过程采用的固液接触方式可为搅拌混合或固定床接触,富集时间为24-48 h。其次,按一定的溶液配比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往7-9 wt%的氧化钙或氧化镁水悬浮液中依次加入4-6倍体积乙醇、1/3-1/2体积的氨水以及100:15体积的50-70%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搅拌10-20 h,洗涤后在60-90 °C下干燥6-12 h。最后,将获得的多元氧化物粉末用不同长径比的模具进行压制,在800-1100 °C烧结,获得最终的块状建筑材料。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砷元素的吸收、富集过程,每克碱性氧化物可固化1.2-2 mg的砷离子。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和砷回收利用过程,所采用的原料有:氧化钙、氧化镁、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氨水和二次去离子水。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多元氧化物还可往其中加入其它氧化物组分,可得到钙基、镁基的建筑材料,或是作为一种原料混合其他原料,制备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
本发明设计原理: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镁)可以吸收水溶液中的砷离子,以起到富集回收的目的。但是,含砷的废料在600-850 °C下氧化焙烧会使其中40%以上的砷挥发,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和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使得砷元素能够稳定的包裹在多元氧化物材料中,避免了砷元素的二次污染,同时得到钙基、镁基的多元氧化物建筑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和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材料,获得的含砷氧化物材料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同时解决了砷脱附液难以富集、回收利用的难题,特别是含砷多元氧化物废渣所带来的砷二次污染难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操作简便、可以获得不同宏观尺寸的最终建筑材料。
2、本发明实现了砷脱附液中砷离子的富集、回收,富集后的碱液还作为吸附剂或离子交换树脂脱附的脱附液,减低了能耗与成本。
3、本发明采用氧化硅惰性包覆,避免了砷的二次污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废为宝。
4、本发明在实现砷脱附液的无害处理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商业价值的钙基、镁基建筑材料,可方便的在最后压制烧结工艺添加多种联结剂和其他氧化物成分,从而获得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组分,添加进水泥制备、玻璃制备的原料体系中,获得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它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和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材料,获得的含砷氧化物材料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同时解决了砷脱附液难以富集、回收利用的难题,特别是含砷多元氧化物废渣所带来的砷二次污染难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碱性氧化物吸收富集脱附液中的砷离子之后,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从而获得稳定的多元氧化物材料,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压制、烧结处理得到最终的建筑材料。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所用的碱性氧化物可为氧化钙、氧化镁。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将吸收富集脱附液中的砷离子之后的沉淀通过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的方法,获得性质稳定的多元氧化物材料。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将包覆惰性氧化硅层的多元氧化物材料通过简单的压制、烧结,可获得强度40 MPa以上强度的建筑材料,可直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
所述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建筑材料。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首先,将砷浓度为15-30 mg/L、pH值为10-12的砷脱附液,用氧化钙或氧化镁进行吸收、富集。吸收、富集过程采用的固液接触方式可为搅拌混合或固定床接触,富集时间为24-48 h。其次,按一定的溶液配比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往7-9 wt%的氧化钙或氧化镁水悬浮液中依次加入4-6倍体积乙醇、1/3-1/2体积的氨水以及100:15体积的50-70%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搅拌10-20 h,洗涤后在60-90 °C下干燥6-12 h。最后,将获得的多元氧化物粉末用不同长径比的模具进行压制,在800-1100 °C烧结,获得最终的块状建筑材料。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砷元素的吸收、富集过程,每克碱性氧化物可固化1.2-2 mg的砷离子。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和砷回收利用过程,所采用的原料有:氧化钙、氧化镁、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氨水和二次去离子水。
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多元氧化物还可往其中加入其它氧化物组分,可得到钙基、镁基的建筑材料,或是作为一种原料混合其他原料,制备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
本发明设计原理: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镁)可以吸收水溶液中的砷离子,以起到富集回收的目的。但是,含砷的废料在600-850 °C下氧化焙烧会使其中40%以上的砷挥发,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和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使得砷元素能够稳定的包裹在多元氧化物材料中,避免了砷元素的二次污染,同时得到钙基、镁基的多元氧化物建筑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和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材料,获得的含砷氧化物材料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同时解决了砷脱附液难以富集、回收利用的难题,特别是含砷多元氧化物废渣所带来的砷二次污染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砷脱附液富集、回收性能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惰性包覆后粉末材料的T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惰性包覆后粉末材料的EDS结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惰性包覆后的TEM照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惰性包覆后的高分辨TEM照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抗压曲线。

Claims (9)

1.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碱性氧化物吸收富集脱附液中的砷离子之后,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从而获得稳定的多元氧化物材料,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压制、烧结处理得到最终的建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所用的碱性氧化物可为氧化钙、氧化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将吸收富集脱附液中的砷离子之后的沉淀通过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的方法,获得性质稳定的多元氧化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将包覆惰性氧化硅层的多元氧化物材料通过简单的压制、烧结,可获得强度40 MPa以上强度的建筑材料,可直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也可作为一种原料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吸收富集、惰性包覆、压制烧结的工艺流程,可在实现砷脱附液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含砷的多元氧化物建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砷浓度为15-30 mg/L、pH值为10-12的砷脱附液,用氧化钙或氧化镁进行吸收、富集,吸收、富集过程采用的固液接触方式可为搅拌混合或固定床接触,富集时间为24-48 h,其次,按一定的溶液配比包覆惰性的氧化硅层,往7-9 wt%的氧化钙或氧化镁水悬浮液中依次加入4-6倍体积乙醇、1/3-1/2体积的氨水以及100:15体积的50-70%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搅拌10-20 h,洗涤后在60-90 °C下干燥6-12 h,最后,将获得的多元氧化物粉末用不同长径比的模具进行压制,在800-1100 °C烧结,获得最终的块状建筑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砷元素的吸收、富集过程,每克碱性氧化物可固化1.2-2 mg的砷离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制备和砷回收利用过程,所采用的原料有:氧化钙、氧化镁、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氨水和二次去离子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得的多元氧化物还可往其中加入其它氧化物组分,可得到钙基、镁基的建筑材料,或是作为一种原料混合其他原料,制备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
CN201410300120.3A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Pending CN104072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0120.3A CN104072093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0120.3A CN104072093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2093A true CN104072093A (zh) 2014-10-01

Family

ID=5159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0120.3A Pending CN104072093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209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87A (zh) * 1988-10-11 1990-05-02 中南工业大学 高铅高砷硫化锑矿的处理方法
CN1095648A (zh) * 1992-09-22 1994-11-30 詹姆斯·汉密尔顿·凯尔 用于废物处理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312348A (zh) * 2000-03-08 2001-09-12 法国石油公司 在含有部分预硫化氧化铅的吸收体存在下除去砷的方法
CN1978992A (zh) * 2005-12-02 2007-06-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含砷物质安全焚烧的方法
CN102513350A (zh) * 2011-12-23 2012-06-27 盛世绍普(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污染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2634672A (zh) * 2012-04-17 2012-08-15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砷废铜渣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87A (zh) * 1988-10-11 1990-05-02 中南工业大学 高铅高砷硫化锑矿的处理方法
CN1095648A (zh) * 1992-09-22 1994-11-30 詹姆斯·汉密尔顿·凯尔 用于废物处理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312348A (zh) * 2000-03-08 2001-09-12 法国石油公司 在含有部分预硫化氧化铅的吸收体存在下除去砷的方法
CN1978992A (zh) * 2005-12-02 2007-06-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含砷物质安全焚烧的方法
CN102513350A (zh) * 2011-12-23 2012-06-27 盛世绍普(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理土壤砷污染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2634672A (zh) * 2012-04-17 2012-08-15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砷废铜渣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pandreou et al. Copper and cadmium adsorption on pellets made from fired coal fly ash
Hu et al. Synthesis of zeolites Na-A and Na-X from tablet compressed and calcinated coal fly ash
Yue et al.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mud granular adsorbents (RMGA) for phosphate removal
CN104383873B (zh) 利用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制备复合吸附剂的方法
CN100522854C (zh) 污水厂产生的脱水污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的方法
CN104117342B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5322B (zh) 低硅铁尾矿膨胀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628B (zh) 一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92372A (zh) 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重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Zhang et al.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of landfill leachate concentrate contaminants using solid alkali-activated geopolymers with a high liquid solid ratio and fixing rate
CN102908983A (zh) 一种微波低温造孔活化粒状赤泥制备多孔吸附材料的方法
CN105251462A (zh) 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垃圾渗透液高效废水处理剂以及制备方法
CN110698174A (zh) 一种轻质污泥陶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92853A (zh) 一种利用纳米赤铁矿去除水中砷的方法
CN109569525A (zh) 一种氨基修饰磁性稻壳生物炭的制备及利用其吸附水体中铀的方法
CN107903903B (zh) 一种用于修复铍污染土壤和沉积物的固化稳定化药剂
CN104014299A (zh) 一种颗粒凹凸棒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0481B (zh) 一种利用新型固化剂固化处置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污泥的方法
Ren et al.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from secondary aluminum ash for removal mechanism study of fluoride in wastewater
CN106045565A (zh) 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Xiao et al. Collaborative utilization status of red mud and phosphogypsum: a review
CN105195087A (zh) 一种特大孔径二氧化硅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5126A (zh) 一种渣土复合脱色除磷材料及其成型方法
CN104072093A (zh) 一种含砷的氧化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砷脱附液的回收应用
CN105523558A (zh) 一种粉煤灰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