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5902A -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5902A
CN104065902A CN201410092814.2A CN201410092814A CN104065902A CN 104065902 A CN104065902 A CN 104065902A CN 201410092814 A CN201410092814 A CN 201410092814A CN 104065902 A CN104065902 A CN 104065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ng apparatus
determination section
light
signal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28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5902B (zh
Inventor
铃木一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65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5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15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stored in the host and the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2Light pens for emitting or receiving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6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for light p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2013/40Privacy aspects, i.e. devices showing different images to different viewers, the images not being viewpoints of the same sce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以使得利用多个投影仪时的动作稳定。投影仪具备:多个发送部,它们发送信号;接收部,其接收从其他的投影仪发送出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接收部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上述信号,在本投影仪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之间使上述信号同步。其中,控制部具备:状态判定部,其判定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的同步是否是稳定;和个数决定部,其基于状态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

Description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具备投射图像的投影仪和在被投射的图像上由用户操作的发光笔的交互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发光笔是从发光笔的笔尖发出红外线,投影仪对发光笔所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检测,从而识别用户的操作内容。在这样的交互系统中,为了取得投影仪和发光笔的通信的同步,还提出了如下系统:投影仪也具备发出红外线的发光元件,发光笔响应于投影仪的红外线的发光进行发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3447号公报
在将多个上述交互系统相邻地配置的情况下,存在一个发光笔接收了从多个投影仪发送的红外线的情况。该情况下,由于发光笔欲响应于各个红外线,所以投影仪与发光笔的同步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如果投影仪接收来自其他的投影仪的红外线,并且自身也与其对应地在相同的定时发出红外线,则发光笔不会在不同定时从多个投影仪接收红外线,而动作变得正常。然而,根据投影仪之间的距离或者配置,未必能始终稳定地接收来自其他的投影仪的红外线,所以发出红外线的定时可能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利用多个投影仪时的动作稳定的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发送部,它们发送信号;接收部,其接收从其他的投影仪发送出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接收部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上述信号,在本投影仪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之间使上述信号同步,其中,上述控制部具备:状态判定部,其判定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的上述同步是否是稳定;以及个数决定部,其基于上述状态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上述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
根据该构成,投影仪监视从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信号,并基于从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信号,根据表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之间的同步是否是稳定的同步状态来决定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由此能够使与其他的投影仪的同步稳定,并且抑制其他的投影仪的干扰,所以能够使利用多个投影仪时的动作稳定。
(2)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还具备:同步判定部,其判定是否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同步;以及定时决定部,其基于上述同步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决定上述发送部发送上述信号的定时。
根据该构成,投影仪判定是否是同步,并基于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变更发送部发送信号的定时,由此能够控制多个投影仪间的同步。
(3)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还具备模式决定部,该模式决定部基于上述状态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决定为使上述其他的投影仪与本投影仪同步的主模式,以及使本投影仪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同步的副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该构成,投影仪判定同步状态,并根据判定的同步状态,模式决定部决定为主模式与副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由此能够把握多个投影仪间的同步状态。
(4)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状态判定部将本投影仪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的同步不稳定时判定为不稳定状态,在上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上述不稳定状态时,上述个数决定部决定使上述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增加或者减少。
根据该构成,投影仪判定同步状态,并基于判定的同步状态对向其他的投影仪发送信号的发送部的个数进行增减,由此能够变更发送的信号的强度,所以能够控制其他的投影仪与本投影仪的同步。
(5)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多个发送部发送信号的第1过程;接收从其他的投影仪发送出的信号的第2过程;基于在上述第2过程中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上述信号,在本投影仪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之间使上述信号同步的第3过程;判定与上述其他的投影仪的上述同步是否是稳定的第4过程;以及基于在上述第4过程中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上述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的第5过程。
根据该构成,控制方法通过投影仪监视从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信号,并基于从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信号,根据表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之间的同步是否是稳定的同步状态来决定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由此能够使与其他的投影仪的同步稳定,并且抑制其他的投影仪的干扰,所以能够使利用多个投影仪时的动作稳定。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利用多个投影仪时的动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互系统的使用状况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的详细的同步控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互系统S1、S2的使用状况的概略图。
交互系统S1构成为包含投影仪1-1和发光笔2-1。
投影仪1-1向投影面SC投射图像G1。用户能够使用发光笔2-1,来指示被投射的图像G1(以下,称为投影图像。)的一部分,或者在图像G1上描绘图、文字等。此时,投影仪1-1和发光笔2-1通过红外线通信取得同步。即,投影仪1-1以规定的发光模式发出(发送)红外线PT1,发光笔2-1若从投影仪1-1接收红外线PT1,则响应于此而发出(发送)红外线PR1。然后,投影仪1-1接收该红外线PR1,从而识别发光笔2-1的发光位置等。
由此,投影仪1-1生成与发光笔2-1的操作对应的图像来作为操作图像,将重叠了生成的操作图像的新的投影图像G1投射在投影面SC上。
交互系统S2构成为包含投影仪1-2和发光笔2-2。
投影仪1-2向投影面SC投射图像G2。用户能够使用发光笔2-2来指示被投射在投影面SC的图像G2的一部分,或者在图像G2上描绘图、文字等。此时,投影仪1-2与发光笔2-2通过红外线通信取得同步。即,投影仪1-2以规定的发光模式发出红外线PT2,发光笔2-2若从投影仪1-2接收红外线PT2,则响应于此发出红外线PR2。然后,投影仪1-2接收该红外线PR2,从而识别发光位置等。
由此,投影仪1-2生成与发光笔2-2的操作对应的图像来作为操作图像,将重叠了生成的操作图像的新的投影图像G2投射在投影面SC上。
此时,在交互系统S1、S2设置于较近距离的情况下,例如,存在发光笔2-2接收了投影仪1-1所发出的红外线PT1的情况。该情况下,因为发光笔2-2欲响应于投影仪1-1和投影仪1-2双方的红外线PT1、PT2进行发光,所以在投影仪1-2与发光笔2-2之间不能正常地取得同步。
因此,如果在投影仪1-1与投影仪1-2之间取得同步,在相同的定时从双方发出红外线PT1、PT2,则即使发光笔2-2接收双方的红外线PT1、PT2,也不会对投影仪1-1、1-2分别独立地响应,从而发光笔2-2能够在与投影仪1-2之间正常地取得同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在投影仪1-1、1-2与发光笔2-1、2-2之间取得同步的红外线PT1、PT2保持原样使用,来取得投影仪1-1、1-2间的同步。即,红外线PT1、PT2是用于在投影仪1-1、1-2与发光笔2-1、2-2之间取得同步的同步信号,并且也是用于在投影仪1-1与投影仪1-2之间取得同步的同步信号。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因为投影仪1-1以及投影仪1-2的构成是相同的构成,所以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将投影仪1-1、1-2总称为投影仪1。另外,同样地将发光笔2-1、2-2总称为发光笔2。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框图。
投影仪1构成为包含受光部11、控制部12、以及发光部13。受光部11构成为包含拍摄部111、以及接收部112。控制部12构成为包含检测部121、判定部122、决定部123、以及发光控制部124。判定部122构成为包含同步判定部1221、以及状态判定部1222。决定部123构成为包含模式决定部1231、定时决定部1232、以及个数决定部1233。虽然投影仪1具有其他一般的投影仪的功能(例如,投射图像的功能),但是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拍摄部111使拍摄对象所发出的光(例如,红外线)在拍摄元件上成像。具体而言,拍摄部111具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的拍摄元件(未图示)以及拍摄透镜(未图示)。拍摄部111例如配置于投影仪1的投射透镜(未图示)的附近,以规定的帧频对投影面SC的包含投影图像的范围进行拍摄。拍摄部111生成表示拍摄的图像(以下,称为拍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将生成的图像信息输出至检测部121。
接收部112接收发光笔2、其他的投影仪1等所发出的红外线,并将接收结果(接收信息)输出至检测部121。
检测部121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用于各种数据的临时存储等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掩膜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者闪存、FeRAM(Ferroelectric Randam Access Memory: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图像解析用的处理装置(均未图示)。检测部121通过CPU根据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程序来动作,进而控制受光部11的动作。
检测部121进行从拍摄部111输入的图像信息的解析,在拍摄图像上,对发光笔2发光的位置的坐标进行检测。检测部121通过将检测出的拍摄图像上的发光笔2的位置的坐标转换为输入图像信号中的图像上的位置的坐标来生成发光笔2的位置信息。此外,控制部12通过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进行在基于由检测部121生成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上重叠规定的标记等的处理,并使投影影像反映。
另外,检测部121进行从接收部112输入的接收信息的解析,对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检测。检测部121在检测出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情况下,将表示其发光定时的信息作为检测定时信息输出至判定部122以及决定部123。另外,检测部121在未检测到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情况下,将表示是未检测到的信息作为未检测到信息输出至决定部123。
同步判定部1221基于从检测部121输入的检测定时信息以及在后述的发光控制部124设定的设定定时信息(实际上发光部13发光的定时信息),判定在投影仪1间是否取得同步(例如,投影仪1-1与投影仪1-2是否是同步)。具体而言,同步判定部1221比较检测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和设定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在双方的定时相同的情况下,同步判定部1221判定为本投影仪(投影仪1)与其他的投影仪1同步。另一方面,在检测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与设定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不同的情况下,同步判定部1221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不同步。同步判定部1221将判定结果输出至状态判定部1222。
状态判定部1222基于从同步判定部1221输入的判定结果,判定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之间的同步状态。具体而言,当未从同步判定部1221在规定时间内输入表示同步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1222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的同步未被取得的非同步状态。另外,当从同步判定部1221在规定时间内以规定值以上的频率输入表示同步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1222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取得同步,并且同步稳定的稳定状态。另外,当从同步判定部1221在规定时间内以小于规定值的频率输入表示同步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1222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取得同步,但是同步不稳定的不稳定状态。状态判定部1222将表示判定结果的状态信息输出至决定部123。
模式决定部1231基于从检测部121输入的未检测到信息、以及从状态判定部1222输入的状态信息等来决定投影仪1的动作模式。具体而言,模式决定部1231将动作模式决定为使其他的投影仪1与本投影仪同步的主模式(以下,也成为主动模式。)、和使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同步的副模式(以下,也称为从动模式。)中的任意一个。例如,若从检测部121输入未检测到信息,则模式决定部1231将动作模式决定为主模式,若从状态判定部1222输入表示是非同步的状态信息,则将动作模式决定为副模式。模式决定部1231将表示已决定的模式的模式信息输出至定时决定部1232。
定时决定部1232基于从检测部121输入的检测定时信息以及从模式决定部1231输入的模式信息,来决定发光部13发光的定时。具体而言,定时决定部1232在模式信息表示副模式时,将该检测定时信息作为设定定时信息输出至发光控制部124,以便发光部13在输入的检测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发光。
个数决定部1233基于从状态判定部1222输入的状态信息等,决定发光部13所具备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将已决定的个数作为个数信息输出至发光控制部124。
发光控制部124基于从定时决定部1232输入的设定定时信息以及从个数决定部1233输入的个数信息,来控制发光部13的发光。具体而言,发光控制部124在设定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使个数信息所表示的个数的发光元件发光。
发光部13具备多个发光元件,例如红外线LED,通过发光控制部124的控制使各个发光元件发光。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2的详细的同步控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步骤ST201中,若取得表示用户将电源开关从关的状态切换成了开的状态的操作信号,则控制部12实施步骤ST202以后的同步控制处理。
在步骤ST202中,检测部121进行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检测,在检测出该红外线的情况(“是”)下,将表示检测出的红外线的定时的检测定时信息输出至判定部122以及决定部123,进入步骤ST208。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情况(“否”)下,检测部121将未检测到信息输出至决定部123,进入步骤ST203。
在步骤ST203中,若从检测部121输入未检测到信息,则模式决定部1231将动作模式设定为主动模式,进入步骤ST204。
在步骤ST204中,检测部121再次进行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检测,在检测出该红外线的情况(“是”)下,将检测定时信息输出至判定部122以及决定部123,移至步骤ST205。另一方面,检测部121在未检测到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情况(“否”)下,将未检测到信息输出至决定部123,反复执行步骤ST204。
在步骤ST205中,同步判定部1221判定检测出的其他的投影仪1是否与本投影仪同步。另外,状态判定部1222基于同步判定部1221的判定结果,判定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之间的同步状态。在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同步的情况(“是”)下,进入步骤ST206。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不同步的情况(“否”)下,进入步骤ST208,模式决定部1231将动作模式设定为从动模式。
在步骤ST206中,状态判定部1222判定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的同步是否是稳定。在同步稳定的情况(“是”)下,返回步骤ST204。另一方面,在同步不稳定的情况(“否”)下,进入步骤ST207。
在步骤ST207中,个数决定部1233变更发光部13所具备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发光控制部124基于在个数决定部1233中决定的个数,使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增加或者减少,返回步骤ST204。
在步骤ST208中,若从检测部121输入检测定时信息,则模式决定部1231将动作模式设定为从动模式。然后,定时决定部1232将输入的检测定时信息作为设定定时信息输出至发光控制部124,进入步骤ST209。其结果,发光部13在检测定时信息所表示的定时发光。即,发光部13以与主动模式的投影仪1同步的状态发光。
在步骤ST209中,检测部121再次进行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检测,在检测出该红外线的情况(“是”)下,将检测定时信息输出至判定部122以及决定部123,进入步骤ST210。另一方面,检测部121在未检测到其他的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的情况(“否”)下,将未检测到信息输出至决定部123,进入步骤ST203。此处,模式决定部1231将动作模式设定为主动模式。
在步骤ST210中,同步判定部1221判定本投影仪是否与检测出的其他的投影仪1同步。另外,状态判定部1222基于同步判定部1221的判定结果,来判定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之间的同步状态。在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同步的情况(“是”)下,进入步骤ST211。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不同步的情况(“否”)下,返回步骤ST208。
在步骤ST211中,状态判定部1222判定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的同步是否是稳定。在同步稳定的情况(“是”)下,返回步骤ST209。另一方面,在同步不稳定的情况(“否”)下,进入步骤ST212。
在步骤ST212中,个数决定部1233变更发光部13所具备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发光控制部124基于在个数决定部1233决定的个数,使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增加或者减少,返回步骤ST209。
因为投影仪1如上述那样动作,所以在多个投影仪1动作的情况下,首先开始动作的投影仪1被设定为主动模式,如果主动模式的投影仪1被检测出,则之后开始动作的投影仪1被设定为从动模式。之后,被设定为从动模式的投影仪1与被设定为主动模式的投影仪1同步而使发光部13发光,根据两者的同步的状态,主动模式与从动模式交替,或者双方均作为主动模式动作。而且,在同步不稳定的情况下,对发光元件的个数进行变更。
在步骤ST207以及步骤ST212中,使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例如,在两个投影仪1之间的同步不稳定的状态下,当使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在双方的投影仪1增加时,因为彼此的红外线容易到达另一方的投影仪1,所以同步容易稳定。另一方面,在使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在双方的投影仪1减少时,因为彼此的红外线难以到达另一方的投影仪1,所以容易从同步不稳定的状态移至非同步的状态。其结果,从投影仪1发出的红外线干扰另一方的交互系统的情况被抑制,在各交互系统中动作稳定。此时,双方的投影仪1均作为主动模式动作。另外,在使用于发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在一方的投影仪1增加,而在另一方的投影仪1减少的情况下,使发光元件增加的投影仪1为主动模式,使发光元件减少的投影仪1为从动模式,来自主动模式的投影仪1的红外线容易到达从动模式的投影仪1,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同步易于稳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两个交互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即使在三个以上的交互系统被相邻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发明。另外,对于投影仪1的发光部13发出的光和发光笔2发出的光是红外线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可见光。另外,也可以通过投影仪1的发光部13与发光笔2发出不同波长的光。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投影仪1具备:多个发送部(发光部13的多个发光元件),它们发送信号;接收部(受光部11),其接收从其他的投影仪1发送出的信号;控制部12,其基于接收部(受光部11)从其他的投影仪1接收的信号,在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之间使信号同步;状态判定部1222,其判定与其他的投影仪之间的同步是否是稳定;以及个数决定部1233,其基于状态判定部1222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多个发送部(发光部13的发光元件)中使用的发送部(发光部13的发光元件)的个数。
由此,投影仪1监视从其他的投影仪1接收的信号,并基于从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信号,根据表示本投影仪与其他的投影仪1之间的同步是否是稳定的同步状态来决定多个发送部(发光部13的发光元件)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发光部13的发光元件的个数),由此能够使与其他的投影仪1的同步稳定,或者抑制其他的投影仪的干扰,所以能够使利用多个投影仪时的动作稳定。
此外,也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以下实现: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存储于该存储介质的程序并执行。
此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投影仪1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周边机器等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便携式介质、以及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也可以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成为该情况的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持一定时间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并且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已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来实现。投影仪1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分别独立地处理器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地处理器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也可以不局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伴随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利用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对于该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方式,在不脱离该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等。
符号说明
S1、S2...交互系统,1、1-1、1-2...投影仪,2、2-1、2-2...发光笔,11...受光部,111...拍摄部,112...接收部,12...控制部,121...检测部,122...判定部,1221...同步判定部,1222...状态判定部,123...决定部,1231...模式决定部,1232...定时决定部,1233...个数决定部,124...发光控制部,13...发光部。

Claims (5)

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发送部,它们发送信号;
接收部,其接收从其他的投影仪发送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接收部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所述信号,在本投影仪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之间使所述信号同步,
其中,所述控制部具备:
状态判定部,其判定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的所述同步是否是稳定;和
个数决定部,其基于所述状态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所述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具备:
同步判定部,其判定是否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同步;和
定时决定部,其基于所述同步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信号的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具备模式决定部,该模式决定部基于所述状态判定部所判定的判定结果,决定为使所述其他的投影仪与本投影仪同步的主模式以及使本投影仪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同步的副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本投影仪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的同步不稳定时,所述个数决定部决定使所述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增加或者减少。
5.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多个发送部发送信号的第1过程;
接收从其他的投影仪发送出的信号的第2过程;
基于在所述第2过程中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接收的所述信号,在本投影仪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之间使所述信号同步的第3过程;
判定与所述其他的投影仪的所述同步是否是稳定的第4过程;以及
基于在所述第4过程中判定的判定结果,来决定所述多个发送部中使用的发送部的个数的第5过程。
CN201410092814.2A 2013-03-18 2014-03-13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0659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5372A JP6286841B2 (ja) 2013-03-18 2013-03-18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3-055372 2013-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5902A true CN104065902A (zh) 2014-09-24
CN104065902B CN104065902B (zh) 2018-12-14

Family

ID=50442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2814.2A Active CN104065902B (zh) 2013-03-18 2014-03-13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140080B2 (zh)
EP (1) EP2976693B1 (zh)
JP (1) JP6286841B2 (zh)
KR (1) KR101747740B1 (zh)
CN (1) CN104065902B (zh)
BR (1) BR112015024153A2 (zh)
RU (1) RU2641472C2 (zh)
TW (1) TWI613502B (zh)
WO (1) WO20141479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237A (zh) * 2016-10-10 2018-04-17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3828B2 (ja) * 2015-03-27 2019-04-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指示体,および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7119488B2 (ja) * 2018-03-27 2022-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CN111225195A (zh) * 2018-11-26 2020-06-0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系统及投影机设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512A (en) * 1998-01-23 2000-08-1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power level of an infrared signal
CN102104761A (zh) * 2009-12-15 201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其控制方法和投影系统
CN102202201A (zh) * 2010-03-26 2011-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其数据输出方法和投影仪系统及其数据输出方法
JP2013012877A (ja) * 2011-06-29 2013-01-17 Seiko Epson Corp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8015A (en) * 1997-03-03 1998-11-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Infrared scene projector
JP2001236179A (ja) * 2000-02-22 2001-08-31 Seiko Epson Corp 指示位置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並びに情報記憶媒体
WO2003062773A1 (en) * 2002-01-24 2003-07-31 Pei Electronics, Inc. Compact integrated infrared scene projector
US20050091359A1 (en) * 2003-10-24 2005-04-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jecting content from computing devices
US7421111B2 (en) * 2003-11-07 2008-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Light pen system for pixel-based displays
JP4037822B2 (ja) * 2003-12-05 2008-01-23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ペンの位置検出方法/電子ペン/プロジェクタ/電子黒板システム
CN100473163C (zh) * 2005-10-13 2009-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动静态混合画面的投影方法和投影系统
US7680165B2 (en) 2007-04-10 2010-03-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monitor device, projector,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riving light source device
JP5094566B2 (ja) * 2008-06-02 2012-1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TW201112736A (en) * 2009-05-18 2011-04-01 Xpand In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use with 3D glasses
CA2739136A1 (en) * 2010-05-10 2011-11-10 Xpand, Inc. 3d projector
US20120050160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f a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of mouse pen
EP2614649A1 (en) * 2010-09-10 2013-07-17 Lemoptix SA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jecting an image
JP5673191B2 (ja) 2011-02-21 2015-0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システム、位置情報変換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060581B2 (ja) * 2012-09-18 2017-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システム、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512A (en) * 1998-01-23 2000-08-1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power level of an infrared signal
CN102104761A (zh) * 2009-12-15 201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其控制方法和投影系统
CN102202201A (zh) * 2010-03-26 2011-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其数据输出方法和投影仪系统及其数据输出方法
JP2013012877A (ja) * 2011-06-29 2013-01-17 Seiko Epson Corp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237A (zh) * 2016-10-10 2018-04-17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7734A (zh) 2014-10-01
US20150339092A1 (en) 2015-11-26
BR112015024153A2 (pt) 2017-07-18
KR20150127219A (ko) 2015-11-16
RU2015144677A (ru) 2017-04-25
EP2976693A1 (en) 2016-01-27
JP2014183385A (ja) 2014-09-29
US10353657B2 (en) 2019-07-16
US10140080B2 (en) 2018-11-27
EP2976693B1 (en) 2017-11-01
KR101747740B1 (ko) 2017-06-15
CN104065902B (zh) 2018-12-14
JP6286841B2 (ja) 2018-03-07
TWI613502B (zh) 2018-02-01
WO2014147988A1 (en) 2014-09-25
RU2641472C2 (ru) 2018-01-17
US20190042174A1 (en)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5557B2 (en) Distance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distance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US9077912B2 (en) Motion initiated time synchronization
US10041784B2 (en) Distance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distance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US9930320B2 (en) Resolving three dimensional spatial information using time-shared structured lighting that embeds digital communication
US99005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focusing of an photographing device
JP6094903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側画像処理方法
CN103945109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远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6671A (zh) 使用多个相机记录图像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065902A (zh) 投影仪以及控制方法
EP36412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mages
CN113544692A (zh) 用于面部认证的摄像头同步和图像标记
US2018026881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KR20070066382A (ko) 두 대의 카메라를 이용한 3차원 이미지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구현하는 카메라 단말기
US985420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2200912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depth error according to modulation frequency
US20160323542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action service therefor
JP2017004438A (ja) 入力装置、指先位置検出方法及び指先位置検出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46767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EP40609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camera and method thereof
JP7031071B1 (ja) 投影制御装置、投影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投影制御方法
JP2015149603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KR20230126674A (ko) 통합 관제 시스템
JP2019045680A (ja) 画像補正システム、画像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