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3356B - 养蜂业的改进 - Google Patents

养蜂业的改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3356B
CN104053356B CN201280062501.1A CN201280062501A CN104053356B CN 104053356 B CN104053356 B CN 104053356B CN 201280062501 A CN201280062501 A CN 201280062501A CN 104053356 B CN104053356 B CN 104053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honey
beehive
honeybee
honeybee spl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25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3356A (zh
Inventor
希达·安德森
斯图尔特·安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e dance Australia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e Dance Australia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19053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1905349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ee Dance Australia Pty Ltd filed Critical Bee Dance Australia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53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3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4Artificial honeyco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2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frames for honeyco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59/00Honey col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Prosthese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箱中使用的、无需从蜂箱中取出蜂脾就可从蜂脾中取蜜的人工蜂脾,所述蜂脾包括由至少两部分构成的蜂房,所述至少两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打开位置之间相对运动,其中在蜂房形成位置处,蜂房包括侧壁和端壁以使蜜蜂能将蜂房装满蜂蜜,在蜂房打开位置处,至少一些所述壁已分开,由此,将所述至少两部分运动至蜂房打开位置,可将蜂房中的蜂蜜从蜂脾中取出。

Description

养蜂业的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蜂箱中取蜜的改进,尤其涉及无需从蜂箱中取出蜂脾就可取蜜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代蜂箱由许多组成部分拼凑在一起构成。通常,这些组成部分包括:
蜂箱座。所述蜂箱座用于支撑蜂箱上部组成部分,作为蜜蜂的着落板并有助于防止底板腐烂和隔冷;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入口供蜜蜂进入蜂箱。所述底板可设置为纱盖以便通风和对螨进行防治。
卵箱。所述卵箱为蜂箱最底部的箱子,蜂王将蜂卵产在此处;
蜂蜜上层活动架。所述蜂蜜上层活动架位于最上面,用于存放蜂蜜;
巢框和巢础。所述巢框和巢础为木制或塑料框架,该框架由带有蜜蜂在其上酿造蜂蜡巢脾的巢脾压印的蜂蜡或预制塑料薄板构成;
外罩。所述外罩为设于最外面用以保护蜂箱免受天气影响的壳体;
内罩。所述内罩用于对过热或过冷外罩进行隔离,可作为饲喂用或其他用途的架子。
该蜂脾为稠密排列的六边形蜂房矩阵。蜜蜂用蜂房来存放食物(蜂蜜和花粉)。当一个蜂房装满时,蜜蜂在蜂房的端部封上蜂蜡盖。蜂脾支撑在通常为矩形的巢框中。数个巢框在蜂箱的上部(蜂蜜上层活动架)相互挨着设置。众所周知的做法是,设置一个由六边形蜂房矩阵构成的塑料(通常为聚丙烯—也有用铝的)蜂脾。这样可减轻蜜蜂建造蜂蜡蜂房的负担,让蜜蜂有更多时间进行采蜜。众所周知的做法是,改变人工蜂脾中蜂房的形状和尺寸。
取蜜通常费时费力,例如,通常的取蜜方法要求为以下步骤:首先需要穿上一套防蜂服;打开蜂箱封盖露出装有蜂蜜的巢框。烟熏蜂箱以镇服蜜蜂。有时候使用风扇将蜜蜂从巢框中赶走。将巢框从蜂箱中取出并送到处理中心。巢框中蜂房需要通过去掉蜂蜡封盖以打开蜜盖。这一步骤可通过使用割蜜盖叉或割蜜盖刀完成。然后需要通过离心作用转动巢框以将蜂蜜从蜂房中甩出。蜂蜜取出后,将巢框放回蜂箱或更换新的巢框(或插入新的巢框)。上述步骤很耗费时间,据估计,约占养蜂人从蜂箱中取蜜整个过程所需时间的90%。
常规取蜜技术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准备蜂蜜棚、分蜜机和自动去盖机(有时需要)产生的费用。
另一个缺点是,采蜜过程(也称掠夺过程)中很可能会损坏蜂箱。例如,蜜蜂用7kg蜂蜜酿制1kg蜂蜡。
另一个缺点是,现有过程会对蜜蜂造成很大打扰,在取蜜过程中会死很多蜜蜂。另外,在从蜂箱掠夺蜂蜜的过程中,总会有被蜜蜂螫伤的烦恼(有时还会有潜在危险)。
现有过程的另一个缺点是,只能在某些时间从蜂箱中掠夺蜂蜜,如白天、不下雨、不刮大风等,因此常常会受到何时可打开蜂箱从蜂脾中取蜜的时间上的限制。
另一个缺点是,传统蜂箱会为害虫和疾病提供滋生的场所。
蜂房中蜂蜜在蜜蜂于蜂房口酿造的蜂蜡盖以及蜂蜜的粘性作用下被固定住。因此,即使找到一种可以更容易地割除蜂蜡盖的方法,蜂蜜仍不容易从蜂房内排出。这就是为什么巢框要运送到有离心机的工厂,在割除蜂蜡盖后将蜂蜜甩出蜂房。
众所周知的做法是,制作一种特殊设计的蜂箱并用抽吸泵将蜂蜜从蜂箱中吸出。这种办法相当复杂,因为每个巢框均具有一个密封于其上建造蜂蜡蜂房的可取出的板子。当蜂脾满时,移动所述板子以弄破蜂蜡蜂房的部分房壁。但是由于蜂蜜具有“粘”性,蜂蜜不会从蜂房排出并进入蜜槽。因此就需要用抽吸泵吸出蜂蜜。蜂脾的蜂房不是人造的,而是由蜜蜂建造的。而且蜂蜡极脆弱,上述方法不可能不破坏蜂蜡蜂脾就能取出蜂蜜。
较新的变化是,蜂脾采用背板封闭蜂房的一端。蜜蜂将蜂房装满蜜蜂后,用蜂蜡封闭另一端。背板可从蜂箱中取出。理论上,蜂蜜应在重力作用下从蜂房流出,然后进入连接蜂箱的收集盘和收集管,从而流出蜂箱。但在实践中,由于蜂房中蜂蜜具有粘性,蜂蜜不会很容易地就排出。
众所周知的做法是,通过加热来降低蜂蜜的粘性,从而改善蜂蜜的流动特性。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同时也会对蜂箱中的蜜蜂加热,因此不可取。
众所周知的做法是,将蜂箱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随着农地中的蜜蜂普遍消失,农民请求将蜂箱放置在其农田里以改善授粉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常见。将所需数量的蜂箱放到拖车(或类似车)上,然后运送(通常通过陆路运输)到预期位置。到达目的地后,将蜂箱从拖车上卸下并放到地(或垫座)上,将其留在此处一段预期的时间,可能几周或几个月。但若能有不太繁重和耗时的方法来实现上述做法,建议使用该做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至少部分上述缺点的从蜂箱中取蜜的装置和方法或者提供一种有用或商业选择。本发明优选目的在于,实现无需从蜂箱中取出蜂脾就可从蜂脾中取蜜。
任何对现有技术中的方法、装置或文件的参考均不视为证明或承认其构成部分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总的方面,提供了一种蜂箱中使用的、无需从蜂箱中取出蜂脾就可从蜂脾中取蜜的人工蜂脾。所述蜂脾由至少两部分构成,所述至少两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打开位置之间相对运动,其中在蜂房形成位置处,蜂房包括侧壁和端壁以使蜜蜂能将蜂房装满蜂蜜,在蜂房打开位置处,至少一些所述壁已分开,由此,通过将所述至少两部分运动至蜂房打开位置,可将蜂房中的蜂蜜从蜂脾中取出。
或者,可提供一种蜂箱中使用的、无需从蜂箱中取出蜂脾就可从蜂脾中取蜜的人工蜂脾。
塑料蜂脾蜂房矩阵由可相对运动的至少两部分构成。这些蜂脾部分可运动到两个不同的位置:蜂房形成位置,此处蜂房包括侧壁和端壁以使蜜蜂能将蜂房装满蜂蜜;蜂房打开位置,此处所述蜂房壁已分开,进而蜂房中的蜂蜜可从蜂脾中排出。
所述至少两部分优选能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运动,这样蜂房可形成、打开、再形成、再打开等,使得蜂脾在蜂箱中可进行多次排蜜。
蜂脾可为任何形状和尺寸。根据设想,蜂脾将基本为矩形,因为传统蜂脾的形状就是矩形。然而,也可能有需要蜂脾为其他形状的情况,如更圆的形状、多边形形状、“天然蜂脾”反垂曲线拱或不规则形状。
蜂脾的尺寸通常要适合蜂箱的特定尺寸。例如,根据设想,蜂脾长度将介于30-100cm之间,宽度介于20-50cm之间,尽管根据具体的蜂箱尺寸长度和宽度可有所不同。此外,根据设想,蜂脾的厚度将在10-100mm之间,尽管该厚度也可根据具体的蜂箱尺寸而有所不同,应理解的是,此处所述仅为举例说明某些理想尺寸,并非对本发明作出不必要的限制。蜂房尺寸也可有所不同,可至少在4.6mm至6mm之间,或更大范围内,因为蜂房尺寸越大,蜂蜜越容易排出。
蜂脾可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蜂脾优选为人工制造且可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根据设想,塑料将是一种合适的材料,且根据设想,聚丙烯可作为一种合适的塑料。然而,其他塑料材料可能也合适,包括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其他类型的热塑性材料、食品级塑料材料、热固性塑料材料、尼龙、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塑料等。或者,蜂脾可用某些种类的金属制成,包括铝。蜂脾材料可为复合材料、涂层材料、填充材料、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等。此外,根据设想,某些情况下,蜂脾也可能由层压材料或类似物制成。蜂脾可由不同类型的材料制成。蜂脾可包括若干个独立的部分,这些独立的部分可通过粘合剂、塑焊、紧固件等附着在一起。此处所述仅为举例说明某些可能的理想材料,不视为对蜂脾制作材料进行任何不必要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蜂脾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另外部分,所述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相对运动。蜂脾优选包括能在所述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过,也可能有蜂脾可包括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聚合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或更多部分)的情况;但似乎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可通过每个蜂房只设置两个部分来实现。
以下设想了本发明的不同方面。设想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中蜂脾由至少两部分构成,每个部分构成部分蜂房壁且所述部分能在蜂房破裂位置和蜂房形成位置之间相对滑动。本发明的该方面可称为“竖直分离法”。
由于蜂脾在蜂箱中通常竖直设置,滑动运动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或上下运动),其示例如图30中箭头100所示。
蜂脾可包括两个部分,而不是三个或更多部分。每个部分可包括蜂房的一半侧壁。每个部分可包含蜂房的部分后壁,且尤其优选为每个部分具有蜂房半个后壁,即蜂房的后壁从中心向下裂开。图13为该特征在闭合位置时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即所述两个部分竖直分离蜂脾。图14为图13中蜂脾打开时的示意图。
可能有需要蜂房壁部分不完整以便蜜蜂用蜂蜡补全蜂房结构的情况。所述不完整蜂房壁可有所不同,但要适当包括部分蜂房侧壁。图7为不完整蜂房壁结构的非限制性示例,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滑动运动可通过手动装置、机械装置、电动装置、气动装置、磁性装置等任何合适的装置实现。因此所述运动可利用齿轮、操纵杆、凸轮、涡轮、马达、磁铁等。
滑动运动可用于打开蜂房,以使蜂蜜能够排出。
可能有在滑动蜂脾部分以使蜂房裂开时需要保持蜂房前面部分(口)不破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蜂脾能在保持蜂蜡盖完好的同时排出蜂蜜。蜂脾流干时,所述部分回到蜂房形成位置,蜜蜂能除去蜂蜡盖以将蜂房重新装满蜂蜜。图4为两部分蜂脾的示例,其中一部分包括各蜂房口六边形的整个边缘,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为协助从蜂脾中取蜜,可进行加热。在一种形式中,加热元件可包括蜂房的部分侧壁和/或后壁,或嵌入侧壁或后壁中对蜂蜜进行加热。为实现加热,还可以一种不会伤害蜜蜂尤其是卵巢的方式在蜂脾内通道中通热流体或空气或者在蜂蜜上层活动架中通温空气。
虽然以上就设有能聚合或分开以形成或打破蜂房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蜂脾对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些方面也能实现无需打开蜂箱取出蜂脾就可从蜂脾中取蜜。
以下设想了另外一些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方面。简单地说,设想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其中各蜂房的端壁包括活塞头且蜂房壁可相对活塞头滑动,以便从各蜂房“抽出”蜂蜜。该方面可称为“活塞”方面。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即“活塞”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蜂房的蜂脾,所述蜂房包括前面部分、主体部分和后壁,其中,主体部分适合蜜蜂将其中装满蜂蜜,前面部分适合蜜蜂进行封盖,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能在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部分蜂房的连接位置和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相对分开的断开位置之间相对运动,后壁包括部分活塞构件,主体部分和后壁能在蜂蜜可装入主体部分的缩回位置和蜂蜜被活塞构件从蜂房排出的伸展位置之间相对运动。
在该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活塞可充分向前运动以使蜜盖破裂,而不是蜂房口处脱离蜂脾。
本发明该方面的非限制性示例至少如图18和图19所示。
在该方式中,蜂脾能以与蜜蜂将蜂蜜插入蜂房主体部分的通常方式装填蜂蜜。某个蜂房装满蜂蜜时,蜜蜂在前面部分添加蜂蜡给蜂房封盖。取蜜时,主体部分和前面部分能够分离,以一种无需单独刮掉蜂房蜜盖的方式打开各蜂房的前部。然后,主体部分和后壁能够相对运动,以通过主体部分的前部抽出每个蜂房中的蜂蜜,主体部分的前部此时已经打开,因为前面部分(包含蜂蜡)已经从主体部分的前部移开。
该布置优选能实现当主体部分离开前面部分时,也会使后壁(可包括活塞头)沿主体部分运动,从而推动主体部分的蜂蜜室。因此,一次作用便能将蜂蜡盖从各蜂房去除(通过将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分离)且能将蜂蜜从各蜂房去除(通过将蜂蜜推出主体部分)。
另外,该布置还优选能实现当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分离时,会形成一个通道,排出的蜂蜜能沿该通道流向收集区或出口。
优选地,该布置能实现,前面部分和后壁固定住且主体部分能在第一位置(可称为装填位置)和第二位置(可称为分蜜位置)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聚在一起且后壁缩回,蜂蜜能装填进各蜂房;在第二位置处,主体部分被拉离前面部分,同时使主体部分相对后壁运动,进而可从每个蜂房中分蜜。
蜂脾可包括一个组件。所述组件优选包括朝一个方向的蜂脾蜂房阵列和大体面向相反方向的第二蜂脾蜂房阵列。所述阵列的后壁适当地面向另一所述阵列的后壁。因此,在优选实施方案中,蜂脾组件包括含所述各阵列蜂房后壁的集中部分。所述后壁通常包括多个可固定至后背构件或支撑构件的活塞,活塞的数量能使每个蜂房具有包括活塞的端壁。每阵列的主体部分能在连接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以及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相对活塞进行适当的运动。
在蜂脾组件中,优选主体部分为唯一的运动部分,因而前面部分和活塞固定。
所述运动优选为线性运动,最优选为往复运动,以使蜂脾能有选择地在“装填”位置和“分蜜”位置之间运动。
所述运动可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实现。例如,根据设想,主体部分可通过手动运动,但更优选为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此,可包括齿轮、螺纹、操纵杆、马达、液压传动装置或气动装置。本发明的该方面以及此处所述其他各方面,组件均可利用真空帮助取蜜。
设想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其中各蜂房的端壁包括短活塞/插塞,所述短活塞/插塞可向后拉以打开蜂房的端部,从而使蜂蜜从蜂脾中移出,此外,所述短活塞/插塞还能向前稍微运动以戳破蜜盖。该方面可称为“插塞”方面。
在第三方面中,为方便起见,可称为本发明的“插塞”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设有开口前部和含插塞后端的蜂房的蜂脾,插塞可移去以使蜂蜜流过蜂房后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蜂房在一端被“塞住”,插塞至少部分塞进各蜂房。这与简单端板相反,端板封闭各蜂房的端部但丝毫不进入各蜂房。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非限制性示例至少如图20至图22所示。
插塞可包括活塞,活塞优选包括短活塞。活塞可插入蜂房后端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活塞在蜂房一端内;在第二位置处,活塞从蜂房缩回以使蜂蜜流过后端。
活塞可仅部分伸进蜂房,使得活塞在第一(插入)位置时蜂房仍能装填蜂蜜。因此,根据设想,活塞将仅伸进各蜂房后部且通常在蜂房长度的5%-20%左右。
可设置连接构件以连接蜂脾各蜂房中的活塞。连接构件可包括背板。背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活塞插入各蜂房后部;在缩回位置处,活塞从各蜂房后部移出。
为打破蜜盖,短活塞可运动至或远离蜂脾,引起蜂蜜流动,从而使封盖破裂。接着背板和活塞能够远离蜂脾,从而提供了一条通道供蜂蜜排出。
蜂脾可满足,为蜂蜜提供一个通道,使蜂蜜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收集区。在一种形式中,这可通过使各蜂房倾斜以便其打开后蜂蜜从蜂房流出来实现。
设想的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包括盖住各蜂房一端的背板,背板可向后拉以打开蜂房使蜂蜜从蜂脾排出。该方面可称为“向后裂开”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为方便起见,可称为“向后裂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后部通过后背构件闭合的蜂房的蜂脾,其中,后背构件能在闭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工作,其中,在闭合位置处,蜂房后部闭合;在分离位置处,后背构件与蜂房后部分隔开以使蜂蜜流出蜂房后部。
本发明该方面的非限制性示例至少如图24和图25A至25C所示。
蜂脾可倾斜设置,如此,蜂房基本竖直或向上倾斜以帮助排出蜂蜜。这可通过使蜂箱中的蜂脾翻倒来实现,如倾斜蜂箱或将蜂箱翻倒向一侧。
后背构件可包括金属板或木板且后背构件可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来运动,包括手动、机械、液压或气动装置。
参考图26至28,描述了一个根据本发明可称为“长钉法”的第五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图26为蜂脾装满蜂蜜并封上蜜盖。图27为长钉推入蜂房以使蜂蜡底部和蜜盖破裂。图28为长钉拉出蜂房使得蜂蜜向下流过长钉进入排蜜管。
该方法可使用设有一阵列长钉128的背板121,一个长钉与塑料蜂脾组件120的一个蜂房匹配。蜜蜂给蜂房127的后部上蜡,向蜂房126装蜂蜜并封上蜜盖。分蜜时,背板和长钉向蜂房内移动,打破蜂蜡底部和蜜盖。接着背板和长钉向后拉,使蜂蜜如先前方法所述一般,向下流过长钉128,流出排蜜孔129,进入集合管。该长钉法还可用在带单侧蜂脾的倾斜式蜂箱上。背板和长钉通过薄膜123或其他先前详述的机械方法运动。
卵箱包括设有不会分开的完整蜂房的巢框。这些蜂房可用塑料或蜂蜡制成。
设想的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其中蜂房的侧壁可打开使蜂蜜从蜂房排出。该方面可称为“分裂壁”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另外部分的蜂脾,所述第一部分确定了蜂房的部分侧壁,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确定了蜂房另一部分的侧壁,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活动,其中在蜂房形成位置处,蜂房侧壁形成;在蜂房破裂位置处,蜂房侧壁破裂。
本发明的第六“分裂壁”方面可提供一种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另外部分的蜂脾,所述第一部分确定了蜂房的部分侧壁和底,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包括蜂房其余部分的壁,且所述第一部分能在完整蜂房形成的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侧壁破裂的蜂房破裂位置之间运动。
此时蜂房壁“破裂”后,蜂房无法再容纳蜂蜜,使得蜂蜜能够排出。打破蜂房壁的同时也打破了各蜂房上的蜂蜡盖,因此无需再单独进行割除蜜盖的动作。该蜂脾设计能打破蜂房的侧壁,将蜂房打开足够大,使蜂蜜可以流出。这与以前的布置相反,以前是打开蜂房端壁,保持侧壁完好,导致蜂蜜很难排出。
蜂蜜排出后,蜂房的所述部分能回到蜂房形成位置,“再次形成”蜂房侧壁,使蜜蜂将蜂房重新装满蜂蜜。
蜂脾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的运动能在蜂箱中进行,因此无需将每个蜂脾从蜂箱中取出就可使蜂蜜排出蜂箱,而传统取蜜方法中则需要将蜂脾从蜂箱中取出。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共同确定了蜂房侧壁。蜂房侧壁通常为六边形,即蜂脾蜂房的典型形状。可能有需要蜂房具有不同形状的情况,如八边形、椭圆形、圆形等。但是,本发明可通过具有六边形形状的蜂房实现,整个说明书也均用这种形式进行说明。
因此,蜂房侧壁将通常为六边形,六个侧壁部分相互附着构成六边形。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蜂脾的所述第一部分可包括所述六个侧壁中的一个或多个侧壁,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优选第二部分)可包括蜂房的其余侧壁,使得所述部分聚合时,形成完整(通常为六边形)的蜂房。
一个典型的蜂脾可有数千个蜂房,通常每侧有约3500个蜂房。适当地,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蜂脾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所述两个主要部分聚合形成具有数千个蜂房的完整蜂脾。因此,所述第一部分可包括蜂脾内各蜂房的一个或多个侧壁,所述第二部分可包括蜂脾内各蜂房的其余侧壁。
其非限制性示例至少如图41所示,展示了一小块蜂脾,尤其说明了确定蜂脾部分蜂房壁的两个部分。另一非限制性示例至少如图32所示。这两个部分聚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蜂脾,其非限制性示例如图31所示。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蜂脾包括一个开口端(蜜蜂可插入蜂蜜且最后用蜂蜡封上开口端)、可为如上所述的侧壁和闭合端。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闭合端保持封闭,因此可形成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或固定到所述第一部分上。根据设想,闭合端壁可包括板式构件、后背构件或类似物,用以封闭蜂脾内各蜂房的一端。其非限制性示例如至少图32中参考号15所示。
适当地,所述第一部分大概确定了蜂房一半侧壁,所述第二部分大概确定了蜂房的另一半侧壁。优选地,锥形版本在后半部分设有约30%的侧壁。若蜂房为六边形,第一部分可确定蜂房的三个壁,第二部分可确定蜂房的其余三个壁。当然,若蜂房设成不同的形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可确定出不同的形状。
若第一部分包括端壁(如图32中15),由于侧壁能附在端壁上,这样能增强第一部分所确定的蜂房侧壁的强度和刚度。第二部分通常不包含端壁,因为第二部分通常确定蜂房的开口前部,蜜蜂通过开口前部将蜂蜜放进蜂房。因此,若要巩固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优选用来确定互连相邻蜂房的侧壁部分。其非限制性示例至少如图41所示,说明了“互连”壁16用以增强蜂脾的整个第二部分的强度。但是,根据另一设想,第二部分将不设置互连壁,该替代方案的非限制性示例如图46所示。因此,虽然第二部分优选包括互连壁,但是不视为将本发明不必要地限制为此类结构。
蜂脾中各蜂房的尺寸可有所不同。根据设想,蜂房尺寸将为市售蜂脾中蜂房的典型尺寸。
本发明的优选方面设有可相对运动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通常为第二部分)。适当地,所述部分可“啮合”和拉开以相应地形成蜂房和打破蜂房。根据设想,其中一个部分将固定住,另一个部分(或所有其他部分)将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运动。但是,可能存在需要所有部分在所述位置之间运动的情况。
优选地,蜂脾将设有可运动的第一部分和固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常包含闭合端壁,所述第二部分包含蜂房开口端。根据设想,运动将为线性运动;尤其设想为该运动将为在蜂房形成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进行的往复运动。因此,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可在蜂房破裂和蜂房形成位置之间相对第二部分缩回和前进。
其非限制性示例如图44和图45所示,图44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蜂房形成位置,图45为第一部分(图45中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后面)已缩回以打开(打破)蜂房侧壁。从该非限制性示例,尤其是图45,可看出,此时已形成了较大的开口,蜂房中的蜂蜜(未示出)能很容易地从蜂脾中排出。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来运动。例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通过手动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蜂蜜排出)位置之间运动。但是,这样可能需要打开蜂箱,接近各蜂脾,手动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开。
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优选通过自动方式运动。所述部分尤其优选通过气动方式(特别是利用真空)分开。例如,可连接真空泵用以将所述部分聚合和分开,以便真空泵作为执行器有效地进行工作。
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执行器,如可设置某种形式的发动机构用以在马达启动后分开和聚合所述部分。马达可包括电动机。但这样可能需要电池,以及对马达、其他零部件和附件进行布线和维护。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含多个如前所述蜂脾的蜂箱,蜂箱进一步包括与各所述蜂脾关联的、布置成用于将各所述蜂脾从蜂房闭合位置带到蜂房打开位置以便蜂蜜排出的可控执行器;重量传感器,用于监测表明蜂箱中蜂蜜液位的至少一部分蜂箱的重量,其中,可控执行器对重量传感器做出响应以判断蜂房打开位置,进而在达到预定蜂蜜液位时将蜂蜜从蜂箱排出。
适当地,蜂箱的蜂蜜上层活动架部分包括多个蜂脾,每个(或至少一些,优选为大多数或所有)蜂脾为本说明书中概述的类型。蜂脾可并肩大体平行设置。适当地,相邻蜂脾设置成,一个蜂脾的第一部分面对相邻蜂脾的第一部分。
适当地,蜂箱的(至少)该部分可制成为使得相邻两个蜂脾之间的间隔可形成低压区(如真空),并且,真空可使两个相邻蜂脾中各蜂脾的第一部分缩回,从而使蜂蜜排出。
可设置密封装置,以使低压区(在蜂脾后面)保持低压。密封装置可包括诸如食品级硅酮或胶乳薄膜的密封构件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合适的密封装置或密封构件。
蜂箱和(尤其是)壳体上层活动架可设置若干上文概述的特殊设计的蜂脾。尤其地,各蜂脾单元可包括多个独立蜂脾的组件。组件优选包括两个间隔足够让蜂蜜流出组件的面朝外的蜂脾。间隔可有所不同,但根据设想,间隔将在4-100mm之间且优选在蜂脾面之间4至12mm。每个蜂脾优选为所述类型,因此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优选包含端壁(其示例如图32中参考号15所示)。
所述组件内两个蜂脾中各蜂脾设置成并肩大体平行,其中一个蜂脾的端壁面对另一个蜂脾的端壁。所述组件可包含密封装置,使得在相邻蜂脾之间的间隔施加真空时,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被缩回,从而打开蜂房,使蜂蜜排出。相反地,该区域可增压,使第一部分回到起初蜂房形成位置。
每个蜂箱中可设置多个所述组件。例如,每个蜂箱(尤其是各蜂箱的外壳上层活动架部分)可设置2-10各或更多所述组件,每个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文概述的蜂脾。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蜂箱设计可基本不同于带活动巢框的传统蜂箱。整个蜂箱可使用与蜂脾部分相同的模塑材料制成并以尽可能减小蛾、甲虫等害虫繁殖空间的方式建造。模塑蜂箱设计中还能纳入害虫捕捉装置。根据设想,但不限于,各蜂脾组件将能从蜂“箱”中取出进行维护或更换。
为使蜂蜜更容易流出,可通过向蜂脾组件中循环输送或吹送温或热空气来降低蜂蜜的粘性。一旦第一部分已因起初压力降低缩回(或通过一些其他装置使第一部分缩回),可向所述组件相邻蜂脾之间的间隔中吹入空气。更优选的是,温空气可在缩回前或缩回前后进行循环输送。温或热空气可在蜂房中循环以加热蜂蜜促进其排出。该布置只对贮存蜂蜜的蜂脾组件加热,而且温或热空气能够远离卵箱或蜂箱其他部分中的蜜蜂。这可以说是本发明该构造的一个优点。
所述组件还可包括可为蜜槽形式的下部蜂蜜收集区,其非限制性示例如图30和图12中参考号26所示。所述下部蜂蜜收集区可与蜂脾组件的外部相通,使得蜂蜜能从组件中取出。
多个蜂箱可设在一个特定位置,每个蜂箱包含上文概述的蜂脾组件。蜂箱可设置至少一个开口供蜂蜜从蜂箱中排出。可设置一个集合管用以互连所述多个蜂箱,使得蜂脾可流入一个共用蜜罐。
类似地,可设置另一个集合管用以减小或增大相邻蜂脾之间间隔中的空气压力(以缩回或伸展蜂脾的第一部分),所述集合管可接在一个共用气动泵上。其非限制性示例如图11所示。
本发明该方面的另一个优点是,多个蜂箱能安装到拖车上(如见图40),然后拖到合适地方停放不定长时间,供蜜蜂采集蜂蜜并将蜂蜜装入蜂箱的蜂脾中。然后蜂箱能以可能迄今为止劳动强度最低的方式排出。当特定蜂箱达到某一重量时,自动系统被触发,装满蜂箱的整个拖车能够自动充装蜂蜜,蜂蜜可存贮在连通的“蜜罐”拖车中以便运送。
本发明各方面和概括定义的本发明还设想能自动掠夺各蜂箱并以各蜂箱蜂蜜能排到一个共用蜜罐中且能集中控制各蜂箱自动化的方式将若干蜂箱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多个蜂箱,包括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蜂脾和多个接在各蜂箱上排蜜点和中心收集点之间的排蜜管;远程控制执行器,与各所述蜂脾关联,用于将各所述蜂脾从蜂房打开位置带到蜂房闭合位置以便蜂蜜排出;远程可读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中心收集点处的蜂蜜液位;从而远程操作员能根据远程可读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开始从蜂箱中排出蜂蜜和收集蜂蜜。
本发明各实施方案能够无需像以往一般方法一样取出蜂脾、割除蜜盖、使用离心设备取蜜,就能从蜂箱中分离出蜂蜜。
蜜蜂向蜂房中装蜂蜜时,蜂脾会变得越来越重。因此,本发明各方面所述的蜂脾可设有称重装置,当蜂脾已达到最小重量或与基本装满蜂蜜的蜂脾一致的预定重量时,称重装置能触发蜂脾工作,将蜂蜜从蜂箱中排出。例如,测压元件的输出端可连接至用于使蜂脾两半进入蜂房打开构造进行排蜜的执行器的输入端。换言之,测压元件检测到表明蜂箱充满蜂蜜的预定重量时,执行器对来自测压元件的信号做出反应。这样能使整个系统基本上实现自动化。尽管还设想了其他替代方案,称重装置可包括可设在蜂箱的蜂蜜上层活动架下和/或整个蜂箱下的一个或多个测压元件。
附图说明
以下“详细说明”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根据“详细说明”可认识到本发明的优选特征、实施方案和变体。所述“详细说明”不视为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前述发明内容的范围进行限制。“详细说明”将参考以下若干附图:
图1至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竖直分离方面)
图18至图19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活塞方面)。
图20至图22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插塞或短活塞方面)
图24至图25为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向后裂开或倾斜方面)
图26至图28为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长钉方面)
图29至图46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分裂壁或两部分方面)
以下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第一方面
图1为蜂房形成位置处的两部分构成的蜂脾。
图2为图1中蜂脾在蜂房破裂“排出蜂蜜”位置处。
图3为蜂房破裂位置处的一排蜂房。
图4为本发明一版本中蜂脾处于破裂位置时蜂房未破裂。
图5至图10为两部分蜂脾的变体。
图11为形成(即闭合)构造的蜂房。
图12为破裂(即打开)构造的蜂房。
图13和图14分别为处于闭合和打开构造时的两部分蜂脾的薄膜。
图15和图16为整个蜂脾的一部分,显示了巢框组件和操控巢框组件在闭合(图15)和打开(图16)位置之间切换的凸轮机构形式的执行器。
图17为用于插入蜂箱中的完整蜂脾,图15和图16为其详图。
图17A为图15和图16中凸轮机构的详细视图。
图17B为替代图17A中凸轮机构的气动执行器的详细视图。
第二方面
图18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包括蜂脾组件,在此,蜂蜜可通过活塞排出,组件位于闭合“装填”位置。
图19为图18中组件位于打开“分蜜”位置。
第三方面
图20至图22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包括一端用短活塞或“插塞”封闭的蜂脾。
图23为蜂脾较陡蜂房角度。
第四方面
图24和图25为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其中蜂脾可倾斜或基本竖直设置,以助蜂蜜从蜂脾中排出。
第五方面
图26为蜂脾装满蜂蜜并封上蜜盖。
图27为长钉推入蜂房以打破蜡底和蜜盖。
图28为长钉拉出蜂房以使蜂蜜向下流过长钉进入排蜜管。
第六方面
图2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蜂箱。
图30为包含人工蜂脾的蜂蜜巢框的侧视图。
图31为蜂脾第二部分的近视图。
图32为蜂脾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近视图。
图33为蜂脾的第一部分的近视图。
图34为蜂脾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蜂房破裂”位置处使蜂蜜能排出蜂脾的近视图。
图35为根据本发明第六部分所述的蜂脾组件的示意图,包括两个蜂脾,每个蜂脾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闭合“蜂房形成”位置。
图36为图35中蜂脾组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打开“蜂房破裂”位置处使蜂蜜能排出蜂脾的蜂脾组件的示意图。
图37为蜂脾组件的边壁,尤其说明了通过其可施加真空以及通温或热空气的最下面排蜜管开口和下部端口。
图38为带有连接至收集桶的排蜜软管和设于蜂箱上的排蜜操作手柄的蜂箱。
图39为使用控制电路集中连接使蜂蜜能从蜂箱自动分离到共用蜂蜜容器内、包括连接数据网络(如因特网)的数据接点以便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的多个蜂箱。
图40为多个蜂箱永久安装到拖车上,且需要时,蜂蜜能从所有或一些蜂箱中排出进入一个或多个蜂蜜罐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第六方面部分蜂脾的近视图,尤其说明了第二部分(左边)和第一部分(右边),每个部分包含蜂脾的部分蜂房壁。
图42为图41中蜂脾的侧视图,说明了第二部分(左边)和第一部分(右边)。
图43为图41和图42中蜂脾的近视图。
图44为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部分蜂脾,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聚合形成了完整的六边形蜂房。
图45为图8中的蜂脾,其中第二部分已从第一部分拉回,蜂房已破裂成几大块,使得蜂蜜能从蜂脾排出。
图46为蜂脾组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蜂房侧壁将通常为六边形,为蜂脾蜂房的典型形状。可能有需要蜂房具有不同形状的情况,如八边形、椭圆形、圆形等。但是,本发明可通过具有六边形形状的蜂房实现,整个说明书均用这种形式进行说明。
参考图1至图12,说明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各种版本,其中蜂脾由至少两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包括部分蜂房壁,且所述部分能在蜂房破裂位置和蜂房形成位置之间相对滑动。本发明的该方面可称为“竖直分离法”。
由于蜂脾在蜂箱中通常竖直设置,滑动运动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或上下运动),其示例如图11和图12中箭头100所示。
适当地,蜂脾蜂房由两个带状部分构成,而不是三个或更多部分构成。各部分适当包括蜂房的一半侧壁。此外,各部分具有半个后壁,即蜂房后壁从中心向下裂开(如见图13和图14)。
因此,蜂脾包括第一带状部分102和第二带状部分103,最佳示例见图13和图14。各部分102、103包含部分蜂房侧壁并包含各蜂房的一半背板或后部104。由于蜂房正好切穿,因此蜂房的每个后壁切成两半。也就是说,图2和图3中,带状部分102与103完全相同。图4中,每个第二带子通过前面部分接合。
通过使部分102相对103部分滑动,图1中蜂脾可排出,最终形成图2所示构造。蜂房侧壁此时已分离或“破裂”形成通道供蜂蜜向下流,以便蜂蜜能向下排进蜜槽26(见图12)。
图3也说明了两排蜂房上的打开位置。
可能有在滑动蜂脾部分以使蜂房裂开时需要保持蜂房前部(口)不破裂的情况。此种情况下,蜂脾能在保持蜂蜡盖完好的同时排出蜂蜜。蜂脾流干时,所述部分回到蜂房形成位置,蜜蜂能除去蜂蜡盖以将蜂房重新装满蜂蜜。图4为两部分蜂脾的示例,其中部分103包括各蜂房口的整个六边形边缘106。然而,除此之外,部分103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部分,以便当两部分滑开时,蜂房的侧壁打开使蜂蜜能排出(见图4),而蜂房口仍完好(见图4)。
图5、图6和图8至图10为两部分蜂脾的变体,尤其是分裂设计的变体。
可能一些情况中,需要蜂房壁部分不完整以便蜜蜂用蜂蜡补全蜂房结构。所述不完整蜂房壁可有所不同,但要适当包括蜂房的部分侧壁。图7为不完整蜂房壁结构的非限制性示例,其中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3在“闭合”位置时,仅确定部分蜂房壁,蜜蜂将补全六边形蜂房壁。当所述部分滑动分开后,蜜蜂酿制的蜂蜡壁将会破裂,蜂蜜能够排出。当所述部分回到闭合“蜂蜜装填”位置后,蜜蜂将重新建立起失去的蜂房壁以形成完整的蜂房。
如前所述,滑动运动可通过手动装置、机械装置、电动装置、气动装置、磁性装置等任何合适的装置实现。因此所述运动可利用齿轮、操纵杆、凸轮、涡轮、马达、磁铁等。
滑动运动可用于打开蜂房使蜂蜜排出,而在蜂房破裂和蜂房形成位置之间反复进行滑动运动也能产生抽吸作用以帮助从蜂脾中取蜜。
为帮助从蜂脾中取蜜,可进行加热。在一种形式中,加热元件可包括或可嵌入蜂房的部分侧壁中对蜂蜜进行加热。加热还可通过在蜂脾内通道中通热流体或空气来实现。
这些元件可加倍使用以进行巩固。对蜂脾加热也会使蜂脾对于蜂房中的蜜蜂来说显得过热,这有利于将蜜蜂赶出以便所述部分运动。
在蜜蜂决定开始装填蜂房时,会在蜂房口上添加圆形唇部。这可以纳入设计中,以防止蜜蜂扩建蜂脾,使蜂脾的高效工作更难实现。
图11至图12为两个非限制性示例,说明了竖直分离蜂脾是如何在蜂脾巢框中使用的。图11示出了蜂房的形成,而图12则示出了蜂房破裂以形成通道供蜂蜜向下流到蜜槽26中再流出排蜜点。图中还示出了分离蜂脾竖直带子的系统。图中为放大后的蜂脾尺寸。
图15和图16说明了部分巢框组件。所述组件设有用于使蜂脾两个部分102和103在闭合位置(图15)和打开位置(图16)之间滑动的凸轮机构107。此外,还设置了带出口25的下部排蜜槽26。整个组件如图17所示。
图17A为凸轮机构107的详细视图。可以观察到,凸轮机构107包括可转动的凸轮杆140,所述凸轮杆140贯穿所述部分102和103最上部分中形成的孔。所述凸轮杆140与邻接蜂脾部分102和103的偏心凸轮制成一体。因此,根据需要,所述凸轮杆140的转动会带动部分102和103从蜂房闭合位置运动到蜂房打开位置,然后再回到闭合位置。
图17B描述了执行凸轮机构107功能的执行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均设有闭合端的挠性气动管141和142通过刚性托架143分离。管141、142和托架143贯穿部分102和部分103最上部分中形成的孔。因此,当一个所述挠性管141增压时,所述挠性管141膨胀,在部分143与102和103上部之间施加一个力。部分143的形状应满足,能使部分102无法相对143运动而部分103能向上运动到143下部的槽中。因而部分103相对102和143向上运动。另一个挠性气动管142能够加压以使所述部分回到其起初位置。因此,通过在不同阶段对141或142增压,所述阵部分102和103组成的阵列能够在蜂房打开位置和蜂房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分别至少如图13和图14所示。挠性管141和142的可见部分必须装在不可膨胀的护套中对膨胀进行限制,以向上述部分施加足够的膨胀力。
图18至图19再次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包括由两个蜂脾构成的蜂脾组件,其中每个蜂脾由能够分离和聚合形成并打开蜂房使蜂蜜排出的多个部分制成。本发明的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不同之处在于,蜂蜜可通过活塞式作用,而非将侧壁打破或打开,从各蜂房前部抽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蜂脾(图18和图19示出了一对蜂脾45A和45B),每个蜂脾包括通常阵列形式的大体成六边形的蜂房,而每个蜂房均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可构成整个蜂房长度约10%至25%的前面部分46;基本构成蜂房长度其余部分的独立主体部分47;后壁48。图18和图19为包括一对蜂脾45A和45B的蜂房组件的剖视图,示出了每个蜂脾约有30个蜂房的示例(应注意的是,蜂脾将设有数百个所述蜂房)。
各蜂房的前面部分46打开,使蜜蜂能将蜂房装满蜂蜜,然后按其通常的方式用蜂蜡封上蜂房口。
主体部分47能在主体部分和前面部分聚合形成基本完整蜂房的连接位置(如图18所示)和主体部分已从前面部分缩回的断开位置(如图19所示)之间往复运动。在该具体实施方案中,各蜂房的前面部分固定不动,唯一运动的部分为做往复运动的主体部分47。
各蜂房第三部分为后壁48,是长活塞49的顶部。因此,每个蜂房均具有各自的活塞。活塞固定,主体部分47从前面部分缩回时沿活塞49滑动,使主体部分所含物(蜂蜜)从各主体部分的前面部分泵出。由于各蜂房将通常为六边形,活塞也将制成六边形横截面。
主体部分从前面部分缩回的原因是,为了使蜂蜜从主体部分泵出和避开蜜蜂在各蜂房前面部分上酿制的蜂蜡盖。因此,不需要去除每个蜂房的蜂蜡盖,在该具体实施方案中,含蜂蜡盖的前面部分仍在原处,主体部分从前面部分缩回,使蜂蜜能从各蜂房的主体部分泵出。
活塞49能全部固定在背板50上。当蜜蜂排干时,组件能回到如图18所示的“装填”位置,导致此时原蜂蜡盖仍在每个蜂房的前面部分46上,但主体部分已排空。蜜蜂注意到蜂房已空,会去掉每个蜂房的蜜盖,然后重新装满并封盖。从而能够重复进行取蜜过程。
主体部分能通过任何合适的机械作用做往复运动。可向组件施加真空以便于取蜜。
当主体部分已通过其关联活塞49缩回后,所述组件位于图19所示的位置,此时,蜂蜜能流下主体部分缩回腾出的基本竖直的打开区域51。所述组件的下端可包含常用的蜜槽、开口等类似物以使蜂蜜能从每个各组件中取出。类似地,可设置开口,以便按照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方式向所述组件中循环通入温或热空气。
可于蜂蜜集合管内使用真空以增大流速。若巢框中为结晶蜜,可通过活塞给蜂蜜加热,可通过用电或利用活塞内流体或空气循环进行热交换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如图20至图23所示。该方面也能无需取出蜂脾巢框就可从蜂箱中取蜜。在该方面中,蜂脾也是由能打开或闭合使蜜蜂将蜂房装满蜂蜜和使蜂蜜能排出的不同部分构成。如图20至图23所示,说明了一种包括设有开口前部54的蜂房53的蜂脾52。每个蜂房的后端通过短活塞或插塞55闭合。与蜂房关联的活塞安装在背板56形式的共用连接构件上。背板56能从图20(和图21)所示的位置缩回到图22所示的位置。在该缩回位置(图22),各蜂房背部已拔去塞子,蜂蜜能流过各蜂房背部到达下部收集点。背板56能通过机械方式或一些其它装置在图31所示的蜂房关闭的闭合位置和图22所示的缩回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蜂脾可为蜂蜜设置一个通道,使蜂蜜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收集区。在一种形式中,这一步骤可通过使各蜂房倾斜以便蜂房打开后蜂蜜从蜂房流出来实现。
图23为以上描述的、但带有较陡蜂房角度的蜂脾。
本发明的该方面能与下述的本发明“倾斜蜂箱”方面一起使用。
以下将结合图24和图25A至25C对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该实施方案由单侧塑料蜂脾组件120和背板121构成,如图25B所示,整个蜂箱几乎倾斜到一侧时,背板121会分离使蜂蜜能向后流,进而通过集合管流出。
可对所述背板121进行加热以提高蜂蜜流速。热量可通过用电或在薄膜腔中进行热交换来施加。取决于蜜蜂对倾斜式巢框的反应,巢框可永久倾斜。所述背板可通过使用真空管39(如图24所示)来降低薄膜123一侧的压力,从而使其向内运动。相反地,通过向腔63中施加增压空气,背板可从缩回打开位置返回到向前闭合位置。或者,还可利用其他机械装置,如可转动凸轮,或气动或电动执行器。因此能频繁地对蜂蜜进行分离以使蜜蜂不酿造蜜盖。但这样的话,蜂蜜可能需要干燥以降低最终产品的含水量。或者,蜂脾组件120可按图25C所示进行分隔以将前面部分64和后面部分65分开,从而使前面部分64上出现的蜜盖与蜂脾组件120的主体分开。
本发明的该方面还可与前述设有短活塞的蜂脾一起使用。
为打破蜜盖,短活塞可向蜂脾运动或远离蜂脾,使蜂蜜运动,从而使封盖破裂。然后背板和活塞能够远离蜂脾,从而提供了一条通道供蜂蜜排出。
参考图26至图28,描述了可称为“长钉法”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图26为蜂脾装满蜂蜜并封上蜜盖。图27为长钉推入蜂房以使打破蜂蜡底部和蜜盖。图27为长钉拉出蜂房以使蜂蜜能向下流过长钉进入排蜜管。
该方法可使用设有一阵列长钉128的背板121,每个长钉均与塑料蜂脾组件120的一个蜂房匹配。蜜蜂给蜂房127的后部上蜡,将蜂房126装满蜂蜜并封上蜜盖。分蜜时,背板和长钉向蜂房内移动,打破蜂蜡底部和蜜盖。然后背板和长钉向后拉,使蜂蜜如先前方法中一样,向下流过长钉128,流出排蜜孔129,进入集合管。该长钉法还可用在带单侧蜂脾的倾斜式蜂箱上。背板和长钉可通过薄膜123或其它先前详述的机械方法运动。
参考图29至图46,说明了根据可称为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所述的实施方案。
首先参考图2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蜂箱的侧视图。蜂箱10包括顶盖11、蜂蜜上层活动架12、下部卵箱13、一系列用于监测蜂蜜上层活动架的测压元件14,如此布置的原因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图29中还说明了恒温控制的出口18、下部害虫捕捉装置19、含螨虫刷的蜂箱入口20、能向上铰接关闭蜂箱入口以便运送的铰接着落板21。设置了蜂箱活动板形式的检查孔22,以便无需取出蜂蜜上层活动架就能检查卵巢框。虽然未示出,通常还设有蜂箱支撑于其上的蜂箱座。
图30为包含人工蜂脾23的蜂蜜巢框的侧视图。该具体实施方案中的蜂脾由塑料构成并包括大体成六边形的蜂房24,每个蜂脾具有数百个所述蜂房。巢框的最下部包含蜜槽26用以接住从上部蜂房滴下的蜂蜜并将蜂蜜排到下方的后部25。
所述蜂脾为特殊设计,构成了第六方面的一部分,且可能构成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尤其地,所述蜂脾由两部分制成,为方便起见,可称为第一部分27和第二部分28。图32说明了这两部分的实施方案。图33、图34和图41至45也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了说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变体如图46所示,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41,第一方面包括许多延伸壁部分29,所述延伸壁部分29构成蜂脾各蜂房的部分六边形侧壁(应注意的是,所述蜂脾可有数百个蜂房)。尤其地,延伸壁部分29的构造使得所述部分包括六边形完整蜂房的一半,进而包括六角形蜂房的两个或三个壁。这些壁29自端壁15延伸,支撑相当结实可靠。
参考图41和图32,第二部分27包括一种构成特定六边形蜂房其余三个壁的壁的样式。为增强第二部分的强度,图32和图41所示实施方案的第二部分包括互连壁16,所述互连壁16也构成了部分六边形蜂房,但具有另外一个功能,即将第二部分28互连起来以加固第二部分。
当第一部分27和第二部分28推到一起时,它们构成了至少如图31和图44所示的完整的六边形蜂房。此时,这些六边形蜂房与密封建造的蜂房类似,当蜂脾插入蜂箱中蜂蜜上层活动架,蜜蜂开始向蜂房中装蜂蜜。像通常一样,一旦蜂房装满蜂蜜后,密封将用蜂蜡盖封上每个装满蜂蜜的蜂房的开口端。
第一部分27(确定部分蜂房壁)和第二部分28(确定其余蜂房壁)可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侧壁破裂或打开的蜂房破裂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运动为第一部分(可动)相对第二部分(不可动)进行的较小的往复运动,而且运动很有限,只需要在10-50mm之间。图44为蜂脾在闭合“蜂房形成”位置处,在此所述两部分聚合形成六边形蜂房。图45中,第一部分已向后拉,可以看出,蜂房此时已经“破裂”或打开成大得多的尺寸30,以使蜂房中的蜂蜜向下滴到蜜槽26中(见图30)。
第一部分27和第二部分28之间的“破裂或打开”位置的侧视图如图34所示。所述两部分不需要完全分开,但应能正好缩回到打开蜂房使蜂蜜流到蜜槽。
上述蜂脾构成了图35、图36和部分图37所示的组件的一部分。所述组件35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蜂脾32和33(即,每个蜂脾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蜂脾32和33并肩平行间隔开形成腔34。所述腔的宽度将通常在30-150mm之间。如图所示,所述蜂脾32和33背对背设置。
所述腔34密封起来不透气,腔的侧壁包括各第一部分27的端壁15、顶壁、底壁,还包括密封带构件35。还可另外设置密封垫片或类似物36。腔室34内约中间设置处设有挡板37,挡板37上穿孔以使空气能流过挡板。
腔34与图37所示的端口38相连。压力/真空软管39(见图39)可接到其中一个端口38上以增大或减小腔34内的空气压力。当腔34中的压力减小时(如施加真空),会使端壁15相互朝对方从图35所示位置移向图36所示位置。这样的话,向腔34内施加真空会使蜂脾的第一部分27从蜂脾的第二部分28缩回。这反过来会使蜂脾的蜂房打开形成多个大得多的开口,使蜂蜜从蜂房排出。如图38所示,设置了运动组件107用于将蜂脾的两半分开。
还设置了开孔108供热空气进入对蜂蜜上层活动架进行加热,以使蜂蜜更易流出,而无需将温度升得过高以致于伤害到蜜蜂。热空气的使用可反映出蜂蜜在蜂箱中是否已结晶或太稠无法流出。
该布置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蜂房侧壁打开的同时,缩回动作还会导致各蜂房开口前端上的蜂蜡盖破裂。
一旦所述组件的各个蜂脾32、33处于图36所示的打开位置,各蜂房中的蜂蜜通常能沿箭头41所指方向流向蜜槽26(具体见图36),然后流出各蜂脾32、33下方的排蜜口40(见图37)。
穿过各蜂箱上各排蜜口40可安装一个集合管42(见图39),集合管42上可连接一个软管43用以将蜂蜜排进收集容器44或类似物中。蜂蜜上层活动架满时,测压仪109触发气动阀110打开,气动阀110触发真空/压力泵11,进而开启巢框顶部的气动运动机构,使蜂脾运动到打开位置。因此,蜂蜜向下排到各蜂蜜巢框底部的槽中,再进入集合管42。然后蜂蜜沿蜂蜜管43向下流动进入收集容器44。蓄电池电源114通过电线113向测压仪、气动阀以及真空/压力泵111供电。
图39所示的收集容器44为商品级别的托盘式蜜罐。所述蜜罐可用叉车运进果园,这样蜜罐卡车能到现场抽空各收集容器44或更换收集容器。
腔34为密封单元,因此向腔34内施加真空将第一部分27相互吸回(见图36)时,不会在蜂脾的其余部分产生真空。并且,粘性蜂蜜任何时候均不会进入密封腔中使第一部分无法正常运作。蜂蜜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向蜜槽26。典型做法是设置一个泵,将蜂蜜通过各巢框出口40泵送入蜜罐中。
但是,根据设想,这一步骤还能通过重力来实现,例如当收集容器44如图40所示设在蜂箱10下方时。
为促进蜂蜜流动,可向组件中泵入温或热空气。温或热空气可通过端口38中的一个端口抽运。例如,施加真空前可先循环输送一段时间的温空气,因为部分真空的发热容量会较小。在蜂脾中使用流体代替空气或通过用电方式将加热元件装入背板时,也会向蜂蜜施加热量。一旦蜂蜜变暖,便可施加真空以打开蜂脾。泵可接在排蜜口42上以帮助从组件中取蜜。重要的是,可以看出,热空气通常还留在组件中,不会直接接触蜂蜜上层活动架或卵箱中的蜜蜂。
一旦蜂蜜排光,腔34可增压将第一部分27推回前进位置,蜂房在此再次形成六边形结构,而蜜蜂能将各蜂房重新装满蜂蜜。
蜂蜜上层活动架12通过测压仪14(图14中所示)支撑或测量。在蜂房装蜂蜜时,这些测压仪对蜂蜜上层活动架不断增加的重量进行测量。蜜蜂将蜂脾装满蜂蜜时,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算出蜂蜜上层活动架的约计重量。一旦达到该重量,便能按上述方式触发蜂脾部分自动打开,使蜂蜜排出各组件。因此,不需要打开蜂箱或用烟熏对蜜蜂造成不必要的打扰、或取出蜂脾巢框等。
同样参考图38,蜂箱10通过管43接到收集容器44上。手柄144自蜂箱伸出,在内部机械连接到凸轮机构107的凸轮轴上。因此,通过操纵手柄,蜂脾的蜂房被从蜂房闭合位置带到蜂房打开位置,以便蜂蜜向下排流至连接所述管43的出口,再进入收集容器44中。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观察窗145,以便养蜂人打开窗户直接看到蜂箱内部情况。
同样参考图39,电子测压仪109设在蜂蜜上层活动架下。还能将电子测压仪设在蜂箱底座下。测压仪通过连接电力电缆与控制单元132通信。当测压仪产生已达到预定阈重的信号时,控制单元触发气动阀110打开,压力泵向图17B所示的气动运动机构提供压力。因此,蜂箱中的蜂脾从蜂房闭合构造运动到蜂房打开构造,以便蜂蜜在重力作用下,或在泵作用下,通过蜂蜜管43向下流到收集容器44中。收集容器44包括通过数据接点与控制单元132通信的蜂蜜液位传感器133。当蜂蜜液位传感器指示已达到预期液位,控制器通过无线互联网(或局域数据网)借助无线互连网适配器131向操作员的计算机135或移动设备134无线发送信息。操作员将接收到通知其蜂蜜容器可以收集的警报。
蜂蜜上层活动架和卵巢(不可见)中以及蜂箱137外还安装有摄像机136。操作员通过互联网和控制单元132在设备134和135上能远程观看到摄像机136产生的数据流。视频图像可包括蜂脾表面和蜜蜂活动的实时图像。
若需要加热使蜂蜜充分排出,可如本发明各方面所述添加热源并为其编写程序作为自动操作的一部分,蜂箱上设有开孔108供温空气通过连接至加热器的管进入。
如图29所示,各蜂箱设有含螨虫刷的蜂箱入口20、能向上铰接关闭蜂箱入口以便运送的铰接着落板21。在图39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各着落板21均接到通过数据网络进行远程控制的执行器,如小型电动机或气动机。因此,操作员能通过计算机设备134或135远程打开和关闭入口20。此外,可在各入口处安装一个入口状态传感器,以使操作员可远程检查着落板是否根据需要确实处于打开或闭合状态。能够远程打开和闭合蜂箱这一特征使本发明具有如下好处:
·可在晚上远程关闭入口以备在夜里搬动蜂箱
·蜂箱搬动后,可在早晨远程打开蜂箱
·检测到疾病或害虫时可远程关闭蜂箱,以将疾病/害虫的传播降至最低。
·检测到疾病/害虫时可自动关闭以对蜂箱进行检疫隔离
除以上提到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外,还可在蜂蜜上层活动架138和卵室中另外设置传感器以远程记录其他数据。这些传感器可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以下参数的传感器,如:
·蜂箱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
·蜂箱湿度
·声响
·振动
·蜜蜂活跃程度
·卵箱的重量和上层活动架的重量
·甲虫、蛾、蚂蚁和其他害虫入侵(摄像机或其他检测设备)
·出入蜂箱的蜜蜂数量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可通过互联网借助控制单元132进行收集并传递到远程数据库中,如在笔记本电脑135或移动设备134上运行。
所有这些信息均能发送到数据收集点,数据收集点可为养蜂人的个人计算机、IPhone或网络信箱(非限制性示例),从而使养蜂人能对蜂箱健康状况(害虫和疾病)以及何时收获蜂蜜进行监控。不论养蜂人有一个还是数千个蜂箱,以上均适用。
所有这些信息均能发送到当地、州、联邦或国际监控机构,然后这些机构从地理上对以下事项进行监控(非限制性示例):
·花粉和流蜜期,包括花的种类和与天气/气候的关系
·疾病的传播和控制
·害虫的传播和控制
·蜂箱健康和疾病防治策略的成功/失败
·实际产蜜量和掺杂或污染蜂蜜的可能性
对从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有许多好处,包括:
·可使用大量数据开展多种研究
·能够对疾病/害虫爆发做出快速响应
·提供关于疾病控制措施相对成功的即时信息
·识别更多产的区域,使养蜂人能够提供利用信息快速搬移蜂箱
·有助于防止蜂蜜掺杂或掺水
·为政府立法授权进行电子监控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一个国家的蜜蜂健康和蜂蜜产量
协作养蜂人能够向网站发送信息,以便当地/区域养蜂人将其蜂箱性能和卫生状况同其区域内的其他蜂箱进行比较。这样就为区域中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
图40为含多个蜂箱10的载重拖车。由于蜂箱不需要打开,这些蜂箱可永久固定在拖车上。需要时,从蜂箱后部能够很容易地接近卵巢。此外,还将观察到,设置了单向阀115以防止蜂蜜充满下部蜂箱。设置蜜泵116以助蜂蜜流向蜂蜜收集容器44。
蜂脾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的运动能在蜂箱中进行,因此无需将各蜂脾从蜂箱中取出就可使蜂蜜排出蜂箱,传统取蜜方法则需要将蜂脾从蜂箱中取出。
图46为蜂脾结构的变体。图46类似于上述蜜脾包括第一部分27和第二部分28的结构。每个部分又包括完整蜂房的一半,其中,第一部分27进一步包含闭合端壁。但在该变体中,不设置互连壁16,因此第二部分28要较不结实,更容易变形。
本发明为蜂箱取蜜提供了很多优势,包括:
·提供了一种无需打开蜂箱就能取蜜的蜂箱。按下开关或旋动操纵杆,蜂蜜就能从连接至蜂箱的管子中流出。
·提供了一种按下开关就能掠夺整个养蜂场蜂蜜的系统
·提供了一种由塑料制成的、各部分完美间隔并锁定在适当位置使害虫无藏身之处的、支架或带蜂脾无建造空间的蜂箱。
·提供了一种包括所有已知害虫控制方法的蜂箱,如入口螨虫刷和底板上的甲虫、螨虫捕捉装置。
·设置了提供更多着落空间同时充当关闭装置以便运送的折叠着落板。
·提供了一种掠夺蜂蜜时几乎不会打扰到蜜蜂的蜂箱。几乎不会有蜜蜂死。
·提供了一种蜜蜂饲喂器设在盖子中的蜂箱。饲喂器还能用于加入药物。
·提供了一种对蜂箱中蜂蜜加热时不会烫到蜜蜂的方法。这种方法使蜂蜜能更容易、更快速地流出。
·提供了一种整个蜂场放在卡车或拖车上、无需人力移动就能搬动蜂箱的系统。
·提供了一种能对各蜂箱产蜜量进行监控的控制单元。这样能提早检测到虚弱或患病的蜂箱。
·节省90%(或更多)劳动。无需打开蜂箱、烟熏蜜蜂、取出巢框、运送到处理棚、割掉蜜盖、用离心机分离、运回蜂箱、放回巢框和清理。
·需要更少的设备。无需蜂蜜棚、去盖机和分蜜机
·无脏物和废物。
·害虫问题较少。
·产量更高。因为蜜蜂不需要酿造大量的蜂蜡或对传统掠夺过程造成的损坏进行大量的修理工作。蜜蜂用7kg蜂蜜酿造1kg蜂蜡。
·能通过按下开关或自动从远处掠夺蜂蜜,无需使用烟熏器、防蜂服并能避免被蛰。
·结实,所有巢框均牢固锁定,运送时不会出现麻烦。
·可自动化。能够通过自动导向器运行。系统能设置成蜜罐装满可收集蜂蜜时向蜜罐发送信息。还可设置对系统进行监控的网络摄像机。
·可测量。测压仪能提供蜜产量和蜂箱条件的有关信息
·蜂箱装满后能更频繁并自动地掠夺蜂蜜,增加了产量,无需将蜂箱堆很高。
·能在任何天气的一天中任何时候进行掠夺。
·比当前养蜂的投资回报率高。
根据法规,本发明用几乎针对结构或方法特征的语言进行了描述。文中凡出现“包括”及其变体“由…构成”之处,均为“包含在内”的意思,不排除任何其他特征。
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示或所述具体特征,因为此处所述装置包括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形式。因此,要求保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附加权利要求书作适当解释的合适范围内的任何形式或修改的本发明。
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如有)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规定,“基本”或“约”应理解为不限于该术语限定范围内的值。
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案均仅为说明性的,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因此,应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述任一实施方案做出各种不同的改变和修改。
除非不能兼容,此处结合本发明特定方面、实施方案或示例描述的特征、整体、特性或组适用于此处所述的任何其他方面、实施方案或示例。

Claims (11)

1.一种蜂箱中使用的、无需从蜂箱中取出蜂脾就可从蜂脾中取蜜的人工蜂脾,所述蜂脾包括由至少两部分构成的蜂房,所述至少两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打开位置之间相对运动,其中在蜂房形成位置处,蜂房包括侧壁和端壁以使蜜蜂能将蜂房装满蜂蜜,在蜂房打开位置处,至少一些所述壁已分开,由此,将所述至少两部分运动至蜂房打开位置,可将蜂房中的蜂蜜从蜂脾中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脾,其中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另外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了蜂房的部分侧壁,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确定了蜂房另一部分的侧壁,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活动,其中在蜂房形成位置处,蜂房侧壁形成;在蜂房破裂位置处,蜂房侧壁破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脾,其中包括多个蜂房,所述蜂房包括前面部分、主体部分和后壁,其中主体部分供蜜蜂向其内装入蜂蜜,前面部分供蜜蜂进行封盖,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能在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部分蜂房的连接位置和前面部分和主体部分相对分开的断开位置之间相对运动,后壁包括部分活塞构件,主体部分和后壁能在蜂蜜可装入主体部分的缩回位置和蜂蜜通过活塞构件从蜂房排出的伸展位置之间相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脾,其中包括设有开口前部和含插塞后端的蜂房,插塞可移去使蜂蜜流过蜂房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脾,其中包括后部通过后背构件闭合的蜂房,其中,后背构件能在闭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工作,其中,在闭合位置处,蜂房后部闭合;在分离位置处,后背构件与蜂房后部分隔开以使蜂蜜流出蜂房后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脾,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另外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确定了蜂房的部分侧壁,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确定了蜂房另一部分的侧壁,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部分能在蜂房形成位置和蜂房破裂位置之间滑动,其中在蜂房形成位置处,蜂房侧壁形成;在蜂房破裂位置处,蜂房侧壁破裂。
7.一种蜂箱,其中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蜂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箱,其中所述蜂箱相互连接使得能从各蜂箱中取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箱,其中包括:
接在各蜂箱上排蜜点和中心收集点之间的多个排蜜导管;
远程控制执行器,与各所述蜂脾关联,用于将各所述蜂脾从蜂房打开位置带到蜂房闭合位置以便蜂蜜排出;及
远程可读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中心收集点处的蜂蜜液位;
由此,远程操作员能根据远程可读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开始从蜂箱中排出蜂蜜和收集蜂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箱,其中包括:
接在各蜂箱上排蜜点和中心收集点之间的多个排蜜导管;
远程控制执行器,与各所述蜂脾关联,用于将各所述蜂脾从蜂房打开位置带到蜂房闭合位置以便蜂蜜排出;及
远程可读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中心收集点处的蜂蜜液位;
由此,远程操作员能根据远程可读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开始从蜂箱中排出蜂蜜和收集蜂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箱,其中所述蜂箱进一步包括:
控制执行器,与各所述蜂脾关联,用于将各所述蜂脾从蜂房闭合位置带到蜂房打开位置以便蜂蜜排出;及
重量传感器,用于监测表明蜂箱中蜂蜜液位的至少一部分蜂箱的重量;
其中,可控执行器对重量传感器做出响应,以判断蜂房打开位置,进而在达到预定蜂蜜液位时将蜂蜜从蜂箱排出。
CN201280062501.1A 2011-12-21 2012-12-21 养蜂业的改进 Active CN104053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1905349A AU2011905349A0 (en) 2011-12-21 Improvements to apiculture
AU2011905349 2011-12-21
AU2012900368A AU2012900368A0 (en) 2012-02-02 Improvements to apiculture (vertical separation method)
AU2012900368 2012-02-02
PCT/AU2012/001589 WO2013091018A1 (en) 2011-12-21 2012-12-21 Improvements to apicul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3356A CN104053356A (zh) 2014-09-17
CN104053356B true CN104053356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66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2501.1A Active CN104053356B (zh) 2011-12-21 2012-12-21 养蜂业的改进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826721B2 (zh)
EP (1) EP2793565B1 (zh)
CN (1) CN104053356B (zh)
AU (2) AU2012357650C1 (zh)
CA (1) CA2857701C (zh)
HK (1) HK1200268A1 (zh)
IN (1) IN2014MN01444A (zh)
MX (1) MX367438B (zh)
RU (1) RU2594526C2 (zh)
WO (1) WO20130910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2735A1 (fr) * 2014-06-25 2016-01-01 Bytes And Cookies Dispositif permettant le traitement d'operations relatives a la production de gelee royale
DK3255980T3 (da) * 2015-02-12 2022-07-11 Flowbee Australia Pty Ltd Bivenlig kunstig bikage
AU360949S (en) * 2015-02-27 2015-04-08 Flowbee Australia Pty Ltd A component for an artificial honeycomb
KR101556288B1 (ko) * 2015-03-18 2015-10-01 조은호 양봉용 소비
CN104823879A (zh) * 2015-05-15 2015-08-12 王磊平 一种蜂蜜自流式提取巢框
CN104855306B (zh) * 2015-06-15 2017-05-31 江西农业大学 蜂蜜自动生产装置
FI11169U1 (fi) * 2015-06-18 2016-03-21 Paradise Honey Oy Hunajakennostokehän rakenne
USD900415S1 (en) * 2015-07-01 2020-10-27 Sung Sun Hong Litter mat
US11963517B2 (en) 2015-08-14 2024-04-23 Gregory J. Hummer Beehive status sensor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pesticide us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US10555505B2 (en) * 2015-08-14 2020-02-11 Gregory J. Hummer Beehive status sensor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pesticide us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KR101590073B1 (ko) * 2015-08-19 2016-02-01 (주)프레스코 소비
HK1209260A2 (zh) * 2015-11-11 2016-03-24 劉繼政 多層式人造蜂巢
KR101797322B1 (ko) * 2015-12-28 2017-11-13 이상철 벌꿀 채집이 용이한 스마트 벌통
KR101834050B1 (ko) * 2015-12-31 2018-02-28 최영재 벌꿀자동채취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벌꿀자동채취장치
CN105684959A (zh) * 2016-02-05 2016-06-22 申磊 一种不开箱取蜜方法及装置
HK1216574A2 (zh) * 2016-04-05 2016-11-18 劉繼政 多層式人造蜂巢
CN105815236B (zh) * 2016-06-05 2019-10-25 杨鹏翔 一种叠装式塑料巢脾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41193B (zh) * 2016-06-21 2018-10-23 青岛钰坤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蜂巢结构及蜂巢板
USD812315S1 (en) 2016-06-21 2018-03-06 Leopoldo Gil Gonzalez Honeycomb frame
CN106359175A (zh) * 2016-08-19 2017-02-0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单体巢框组合式蜂箱
US10645910B1 (en) * 2016-08-30 2020-05-12 Leopoldo Gil Gonzalez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racting honey
KR101884993B1 (ko) * 2016-09-30 2018-08-03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동 벌꿀 채취 장치
KR101932741B1 (ko) 2016-10-28 2019-01-17 농업회사법인 비즈팜 주식회사 벌꿀자동채취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벌꿀자동채취장치
DE102016012989A1 (de) * 2016-10-31 2018-05-03 Rami Kamal Ata Qusoul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oder zum Ansammeln von Honig
FI12017U1 (fi) * 2016-11-07 2018-04-12 Paradise Honey Oy Hunajakehän vahakannen lävistyslaite
EP3563677A4 (en) * 2016-12-27 2021-02-17 Hyuk Jeong HONEYCOMB FOR BEEKEEPING AND BEEHIVE WITH IT
US11375697B2 (en) 2017-04-12 2022-07-05 Alessandro GAMBERONI Rational hive structure
USD841898S1 (en) * 2017-04-13 2019-02-26 Aspire Food Group USA Inc. Insect habitat stacker
US10470442B2 (en) * 2017-04-13 2019-11-12 Francis Bernard Schulte Honey collection and ext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982757B (zh) * 2017-05-15 2020-06-19 湖北蜂之宝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成熟蜜自动取蜜装置
CN107211921A (zh) * 2017-06-23 2017-09-29 四川天府蜂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蜂蜜产量的智能养殖箱
CN107258607A (zh) * 2017-06-23 2017-10-20 四川天府蜂谷科技有限公司 可降低人力劳动的智能养蜂设备
CN107155953A (zh) * 2017-06-23 2017-09-15 四川天府蜂谷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自动除螨的智能养蜂箱
CN107347737A (zh) * 2017-07-24 2017-11-17 四川天府蜂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智能中蜂蜂箱
CN107589769B (zh) * 2017-08-31 2020-05-2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蜂箱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646812B (zh) * 2017-10-25 2021-07-27 广西容县梁丰养蜂专业合作社 电杀胡蜂用蜂箱固定脚
CN107821232B (zh) * 2017-10-30 2020-09-15 舒城县昌平蜂业有限公司 便于收取蜂蜜的蜂箱
US11957113B2 (en) 2017-11-13 2024-04-16 Beewise Technologies Ltd Automatic beehives
CN107743897B (zh) * 2017-11-20 2023-05-26 重庆市春皇中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可摇蜜蜂箱及蜜蜂养殖设备
CN108157234A (zh) * 2017-12-28 2018-06-15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式蜂蜜加工车间
WO2019148235A1 (en) * 2018-02-02 2019-08-08 Seamus Hasson A honeycomb frame and collection system
KR102047274B1 (ko) * 2018-03-08 2019-11-21 주식회사 삼일이노팩 양봉용 자동 채밀형 소초 장치
US11412715B2 (en) 2018-05-18 2022-08-1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Queen bee monitoring cage system
CN108935218B (zh) * 2018-06-25 2020-12-11 南京溧水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蜂箱
CN111316934B (zh) * 2018-12-17 2021-10-26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蜜蜂产育力分析仪及方法
CN109708738B (zh) * 2018-12-21 2022-11-04 集美大学 一种蜂箱称重装置
TN2018000445A1 (en) * 2018-12-24 2020-06-15 Nachi Hamza Efficient system for harvesting honey directly from a beehive.
FI12806Y1 (fi) * 2020-01-09 2020-11-13 Paradise Honey Oy Hunajakennostokehän rakenne
US11540496B1 (en) * 2020-03-05 2023-01-03 Stuart Suyda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honey harvest efficiency
CN111406678B (zh) * 2020-05-28 2023-09-05 嘉禾源硕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拆分式蜂箱
CN112293301B (zh) * 2020-11-03 2022-06-21 倪为勇 一种蜂蜜收集装置
CN112493184B (zh) * 2020-12-04 2022-05-06 浙江花谷源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蜂蜜收集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1895989B2 (en) * 2022-07-04 2024-02-13 Beewise Technologies Ltd Automated beeh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60616A (en) * 1936-03-31 1937-02-01 Alejandro Panei A beehive frame for producing honey in sections
SU1259986A1 (ru) * 1984-04-13 1986-09-30 Stashevskij Ivan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содержани пчелиных семей
FR2572623B1 (fr) * 1984-11-08 1987-06-26 Douarre Georges Procede de recolte directe de miel sans intervention manuelle a l'interieur de ruches en exploitation
DE4222602A1 (de) * 1992-07-10 1994-01-13 Matthias Schmidt Kunststoffbienenwabe
CN2196867Y (zh) * 1994-06-15 1995-05-17 史红梅 蜂巢蜂乳生产脾
CN2399929Y (zh) * 1999-11-22 2000-10-11 郭文政 一种新结构的蜂巢巢础
EP0921721B1 (fr) * 1997-06-30 2001-09-05 Joseph Bencsik Dispositifs et procedes permettant d'obtenir un miel vierge, assorti de filtrage dire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397A (en) 1908-01-14 1908-06-09 Leonidas W Avant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honey.
US1224479A (en) * 1916-06-14 1917-05-01 George M Macdonald Artificial honeycomb.
US2223561A (en) 1939-04-21 1940-12-03 Garriga Juan Bizcarro Beehive
GB592090A (en) * 1943-11-26 1947-09-08 Jose Rovira Cases An improved honeycomb for a beehive
US2779037A (en) * 1952-04-12 1957-01-29 Mari Jose Rovira Construction of honeycombs
US3303519A (en) 1965-04-14 1967-02-14 Krause Ira Jay Honeycomb device for exterior extraction of honey
US3744067A (en) 1971-10-28 1973-07-10 R Bentley Super super
US4280236A (en) * 1979-06-08 1981-07-28 Herman Luther R Self-uncapping honeycomb and extractor means for use therewith
RU1600U1 (ru) * 1994-10-11 1996-02-16 Сергей Петрович Матвеев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е пчелиные соты
RU2189138C2 (ru) * 2000-05-16 2002-09-20 Нижегород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сот
HUP1100100A2 (en) * 2011-02-22 2012-10-29 Peter Dr Fendrik Specially shaped apicultural frame types for curing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 of honey-be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60616A (en) * 1936-03-31 1937-02-01 Alejandro Panei A beehive frame for producing honey in sections
SU1259986A1 (ru) * 1984-04-13 1986-09-30 Stashevskij Ivan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содержани пчелиных семей
FR2572623B1 (fr) * 1984-11-08 1987-06-26 Douarre Georges Procede de recolte directe de miel sans intervention manuelle a l'interieur de ruches en exploitation
DE4222602A1 (de) * 1992-07-10 1994-01-13 Matthias Schmidt Kunststoffbienenwabe
CN2196867Y (zh) * 1994-06-15 1995-05-17 史红梅 蜂巢蜂乳生产脾
EP0921721B1 (fr) * 1997-06-30 2001-09-05 Joseph Bencsik Dispositifs et procedes permettant d'obtenir un miel vierge, assorti de filtrage direct
CN2399929Y (zh) * 1999-11-22 2000-10-11 郭文政 一种新结构的蜂巢巢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57701C (en) 2018-01-23
RU2594526C2 (ru) 2016-08-20
EP2793565B1 (en) 2018-12-05
AU2012357650A1 (en) 2014-07-24
IN2014MN01444A (zh) 2015-04-03
AU2016231608B2 (en) 2018-01-18
MX2014007423A (es) 2015-03-03
NZ627059A (en) 2016-04-29
MX367438B (es) 2019-08-22
US20140370781A1 (en) 2014-12-18
US10863726B2 (en) 2020-12-15
RU2014128162A (ru) 2016-02-10
EP2793565A1 (en) 2014-10-29
WO2013091018A1 (en) 2013-06-27
AU2016231608A1 (en) 2016-10-13
US20190183098A1 (en) 2019-06-20
CA2857701A1 (en) 2013-06-27
HK1200268A1 (zh) 2015-08-07
AU2012357650C1 (en) 2017-01-19
AU2012357650B2 (en) 2016-07-14
US20170245476A2 (en) 2017-08-31
US9826721B2 (en) 2017-11-28
EP2793565A4 (en) 2015-07-29
CN104053356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3356B (zh) 养蜂业的改进
AU202220043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Release of Fragile Insects and Other Fragile Items
US201600150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Bee Hive
KR200460083Y1 (ko) 채밀작업용 탈봉기
KR101738672B1 (ko) 토·양봉겸용 벌통
CN204232094U (zh) 蜂箱及辅助设备
WO2017173902A1 (en) Multilayer artificial honeycomb
KR101981895B1 (ko) 벌집틀의 상하 이동이 편리하여 천연벌꿀 생산이 용이한 다층 벌통
CN104585079B (zh) 一种宠物蜜蜂的饲养方法及饲养装置
CN102939914B (zh) 中华蜜蜂分蜂控制收捕器
KR20090011244U (ko) 토봉용 벌통
KR101035424B1 (ko) 수수작물 수확장치
CN208095685U (zh) 一种蜂箱
CN209995168U (zh) 一种异色瓢虫人工饲养装置
CN106664983A (zh) 一种花生果茎分离装置
CN213427833U (zh) 一种立式养殖装置
KR102597295B1 (ko) 사양액의 잔량 확인 및 수리가 용이한 벌통
KR20210012313A (ko) 양봉용 벌통
NZ627059B2 (en) Improvements to apicul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02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2

Address after: No 509 Wallace Road, Chai Nong,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Applicant after: Bee dance Australia Pty Ltd

Address before: New South Wales of Australia to seven Nobel cloth Silver Beach Road No. 12 HIID

Applicant before: The uncommon Anderson that reaches

Applicant before: Anderson Stewart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02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