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2705B -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2705B
CN104052705B CN201310084487.1A CN201310084487A CN104052705B CN 104052705 B CN104052705 B CN 104052705B CN 201310084487 A CN201310084487 A CN 201310084487A CN 104052705 B CN104052705 B CN 104052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frame
symbo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44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2705A (zh
Inventor
高秋彬
陈文洪
赵锐
彭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0844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2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2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2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本发明中,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时,在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接收端通过组合这两个传输符号传输的部分数据得到完整数据。采用本发明节省了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通信技术中,两个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流程如图1所示。两个终端的语音和数据等业务经过各自驻留的基站(eNB)以及核心网进行交互。
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如图2所示。D2D技术本身的短距离通信特点和直接通信方式使其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终端近距离直接通信方式可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延迟和较低的功耗;
第二,利用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用户终端以及D2D通信链路的短距离特点,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三,D2D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够适应如无线点到点(Peer to Peer,P2P)等业务的本地数据共享需求,提供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数据服务;
第四,D2D直接通信能够利用网络中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的通信终端以拓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D2D技术是指工作在LTE授权频段上的受LTE网络控制的D2D通信。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D2D技术的优势,同时LTE网络的控制也可以克服传统D2D技术的一些问题,例如干扰不可控等。LTE D2D特性的引入将使LTE技术从单纯的无线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向着通用连接技术(Univers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的方向演进。
将D2D通信引入到LTE的授权频带上时,D2D通信链路将与蜂窝通信共享无线资源,这也是在蜂窝系统中融合D2D通信技术的最基本问题。无线资源的共享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正交方式的共享和复用方式的共享。采用正交方式进行无线资源共享是指在无线资源使用上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对无线资源进行正交分割,使蜂窝通信和D2D通信使用相互正交的资源。采用复用方式进行无线资源共享是指D2D通信以合理的方式对正在使用的蜂窝资源进行共享重用,并将干扰限制在一定水平范围内。
以复用LTE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上行无线资源为例,在分配用于D2D传输的子帧上D2D的接收端应该接收无线信号。而在其前后相邻的子帧上,D2D终端可能仍然需要发送蜂窝无线信号。因此相邻的两个子帧之间需要有从收到发或者从发到收的转换,按照目前的实现工艺,终端硬件设备的转换时间约为20us,这20us时间内不能进行正常的信号收发,如图3所示。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已经超出了LTE系统的最长循环前缀(CP)的长度,将导致第1个和最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不能正常传输数据。
OFDM调制的过程如图4a所示。待传输的数据流a0,a1,a2,…,aNc-1经过串并转换之后,映射到Nc个子载波上(子载波映射),没有映射数据的子载波上数据置为0。N点IDFT(IFFT)变换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的离散值x0,x1,x2,…,xN-1,添加CP之后经D/A转换成模拟信号用于传输。
OFDM的解调过程如图4b所示。接收到的时域信号经数模(A/D)转换成为时域信号的离散值,除去CP得到N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r0,r1,r2,…,rN-1,串并转换后经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或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变换得到频域信号,提取映射了数据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发送数据的估计值d0,d1,d2,…,dNc-1
DFT-S-OFDM调制的过程如图4c所示。DFT-S-OFDM的调制过程与OFDM基本相同,区别是串并变换之后的待传输数据要先经过Nc点DFT变换得到c0,c1,c2,…,cNc-1,DFT变换之后的处理过程与OFDM调制相同。
DFT-S-OFDM的解调过程如图4d所示。DFT-S-OFDM的解调过程与OFDM解调基本相同,只是均衡处理的算法有所区别。
综上,D2D子帧内两侧的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不能正常发送数据,一种方法是只使用中间的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发送数据,但是会浪费两个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用于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
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和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其中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一种发送终端,该发送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所述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一种接收终端,该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和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其中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组合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
解调单元,用于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时,在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使得接收端能够通过组合这两个传输符号传输的部分数据得到完整数据,与现有技术中不使用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数据相比,节省了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且,本方案中接收端可以仅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这两个传输符号的剩余的空闲时间进行收发转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网络中终端通信的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直连通信的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复用上行资源的D2D传输的定时问题示意图;
图4a为现有技术中的OFDM调制过程示意图;
图4b为现有技术中的OFDM解调过程示意图;
图4c为现有技术中的DFT-S-OFDM调制过程示意图;
图4d为现有技术中的DFT-S-OFDM解调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接收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接收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D2D传输中,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数据传输中。本发明中的传输符号可以为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当然也可以指子帧内的其他任何数据传输单元。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该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该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1≤n<k≤L,L为该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具体的,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方式一,包括步骤50-步骤51:
步骤50: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其中在该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这里,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是指,为待发送数据包的各比特数据分配用于传输该比特数据的传输符号。
步骤51:发送端将映射到该子帧内的各传输符号的数据进行调制后发送出去。
上述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以使在该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之一:
第一,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上;
第二,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上。
方式二: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n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或者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k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
较佳的,发送端可以首先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发送端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若发送端确定不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则按照现有技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并发送,即在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不同的数据。
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在n=1,k=L时,第n个传输符号为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第k个传输符号为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该子帧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第一,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其中在该子帧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发送端对于该子帧内的各传输符号,将映射到该传输符号的数据进行调制后通过该传输符号发送出去。
上述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以使在该子帧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之一:
方法一,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到倒数第二个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一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该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
方法二,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二个传输符号到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该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上。
第二,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到倒数第二个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一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通过最后一个传输符号将复制的数据发送出去;或者,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二个传输符号到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通过第一个传输符号将复制的数据发送出去。
发送端可以首先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发送端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该子帧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若发送端确定不需要在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则按照现有技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并发送,即在子帧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发送不同的数据。这里,预先约定的规则可以为:如果接收端在子帧的前一个子帧以及后一个子帧都没有蜂窝数据需要传输,则确定不需要在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否则,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和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
本方法中对数据进行调制时,可以采用OFDM调制方式或DFT-S-OFDM调制方式。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即第n个传输符号传输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该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即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的部分时域信号),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其中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这里,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是指第n个传输符号传输的全部时域信号的子集,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是指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的全部时域信号的子集。
步骤61: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可以将解调得到的数据确定为该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或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的数据。
步骤60中,接收端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为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x%部分或后x%部分的时域信号(即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x%部分或后x%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为该第k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或后y%部分的时域信号(即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或后y%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其中x和y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数值;较佳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为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x%部分的时域信号,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为该第k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的时域信号。这里,一个传输符号的前x%部分是指将该传输符号的开始时刻作为0时刻时,该传输符号中从开始时刻到p*x%时刻的这一部分;一个传输符号的后x%部分是指将该传输符号的开始时刻作为0时刻时,该传输符号中从(1-x%)时刻到该传输符号的结束时刻的这一部分;一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是指将该传输符号的开始时刻作为0时刻时,该传输符号中从开始时刻到p*y%时刻的这一部分;一个传输符号的后y%部分是指将该传输符号的开始时刻作为0时刻时,该传输符号中从(1-y%)时刻到该传输符号的结束时刻的这一部分。p为一个传输符号的时间长度。
接收端可以根据固定配置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接收端根据发送端或网络侧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接收端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较佳的,x+y=100。比如,x=y=50。
具体的,上述接收端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确定满足以下公式的x和y:
(1-x%)*P≥T;
(1-y%)*P≥T;
其中,P为一个传输符号的时间长度,T为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
步骤61中,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数据进行组合,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第一,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第二,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具体的,步骤61中将组合后的数据进行解调时,可以采用OFDM解调方式或DFT-S-OFDM解调方式。
作为一个较优实施方式,n=1,k=L,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的后一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接收该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前一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可以将解调得到的数据确定为该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或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传输的数据。
接收端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的后一部分传输的数据为该第一个传输符号的后x%部分传输的数据,接收到的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前一部分传输的数据为该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传输的数据;其中x和y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数值;接收端可以根据固定配置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接收端根据发送端或网络侧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接收端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较佳的,为了使接收端后续能够组合得到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或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传输的完整数据,x+y=100。比如,x=y=50。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数据进行组合,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第一,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前一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的后一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本方式可以适用于如下情况: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到倒数第二个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一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
第二,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的前一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后一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本方式可以适用于如下情况: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二个传输符号到最后一个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最后一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第一个传输符号上。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假设D2D发送终端在一个子帧内发送D2D数据,D2D数据的调制方式为OFDM或者DFT-S-OFDM。一个D2D子帧内的OFDM符号(后面提到的OFDM符号也可以是指DFT-S-OFDM符号)的个数记为L,分别编号为0,…,L-1,OFDM符号0为第一个OFDM符号,OFDM符号L-1为最后一个OFDM符号。在LTE系统内,L=12(扩展循环前缀(CP)下)或者L=14(常规CP下)。记OFDM调制或者DFT-S-OFDM调制中的IFFT/FFT变换的点数为N。
步骤一:D2D发送终端在D2D子帧内的OFDM符号0和OFDM符号L-1发送相同的数据,如图7a所示。
其中,可用资源数按照L-1个OFDM符号进行计算;
数据映射如果从OFDM符号0开始,则数据映射到OFDM符号0~OFDM符号L-2,OFDM符号L-1的数据与OFDM符号0相同。数据映射如果从OFDM符号1开始,则数据映射到OFDM符号1~OFDM符号L-1,OFDM符号0的数据与OFDM符号L-1的数据相同。
步骤二:D2D接收终端在时域内只接收D2D子帧内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后半部分以及第L个OFDM符号的前半部分,将从两个OFDM符号接收到的数据组合出一个OFDM符号的数据,如图7b所示。D2D接收终端在第一个OFDM符号和第L个OFDM符号的数据接收比例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方式1,按照固定比例接收,例如接收第一个OFDM符号的前1/2部分(除去CP之后)传输的数据,接收第L个OFDM符号的后1/2部分(除去CP之后)传输的数据。
方式2:D2D发送端或者基站将接收比例通知给D2D接收端,D2D接收端按照通知的比例接收数据。
方式3:D2D接收端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等参数确定接收比例。
步骤三:D2D接收端对组合出的数据进行解调,解调过程和正常的OFDM或者DFT-S-OFDM的解调过程相同。将解调后的数据作为OFDM符号0或者OFDM符号L-1的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D2D发送端和D2D接收端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D2D子帧内的数据传输方式:
方式1:网络侧配置D2D子帧内的OFDM符号0和OFDM符号L-1是否传输相同的数据;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是半静态配置或者动态配置。
方式2:按照预先约定好的规则确定D2D子帧内的OFDM符号0和符号L-1是否传输相同的数据。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终端,该发送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80,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数据;
发送单元81,用于通过子帧内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符号发送所述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81包括:
映射单元,用于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将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各传输符号的数据进行调制后发送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映射单元用于: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上;或者,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81用于: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n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或者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k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
进一步的,该发送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82,用于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之前,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81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
进一步的,采用OFDM调制方式或DFT-S-OFDM调制方式,将数据进行调制。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终端,该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90,用于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和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其中1≤n<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组合单元91,用于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
解调单元92,用于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进一步的,所述解调单元92还用于:
将解调得到的数据确定为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或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90用于:
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x%部分或后x%部分的时域信号,接收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或后y%部分的时域信号;其中x和y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90还用于:根据固定配置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根据发送终端或网络侧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
进一步的,x+y=100。
进一步的,x=y=50。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90在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时,确定满足以下公式的x和y:
(1-x%)*P≥T;
(1-y%)*P≥T;
其中,P为一个传输符号的时间长度,T为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单元91用于:
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或者,
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进一步的,n=1,k=L。
进一步的,所述解调单元92采用OFDM解调方式或DFT-S-OFDM解调方式,将组合后的数据进行解调。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时,在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使得接收端能够通过组合这两个传输符号传输的部分数据得到完整数据,与现有技术中不使用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数据相比,节省了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且,本方案中接收端可以仅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这两个传输符号的剩余的空闲时间进行收发转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
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且n=1,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具体包括: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
发送端将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各传输符号的数据进行调制后发送出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具体包括: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上;或者,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具体包括: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n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或者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k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发送端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具体包括:
发送端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
6.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和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其中n=1,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解调得到的数据确定为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或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为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x%部分或后x%部分的时域信号,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为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或后y%部分的时域信号;其中x和y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数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根据固定配置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
接收端根据发送端或网络侧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
接收端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y=10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y=50。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具体包括:
确定满足以下公式的x和y:
(1-x%)*P≥T;
(1-y%)*P≥T;
其中,P为一个传输符号的时间长度,T为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
13.如权利要求6-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具体包括: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或者,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14.一种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所述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且n=1,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映射单元,用于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上,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映射相同的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将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各传输符号的数据进行调制后发送出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用于: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上;或者,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将映射到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上。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k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n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k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或者
将待发送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子帧内的除第n个传输符号外的其他传输符号上,并将映射到每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后通过对应的传输符号发送出去;复制第k个传输符号的调制后的数据,并将复制的数据作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数据发送出去。
18.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之前,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传输相同的数据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数据,其中在所述子帧的第n个传输符号和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
19.一种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接收所述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和所述第k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数据相同;其中n=1,k=L,L为所述子帧内的传输符号的个数;
组合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两部分时域信号进行组合;
解调单元,用于将组合后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单元还用于:
将解调得到的数据确定为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或第k个传输符号传输的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x%部分或后x%部分的时域信号,接收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前y%部分或后y%部分的时域信号;其中x和y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数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根据固定配置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
根据发送终端或网络侧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x和y的取值;或者,
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x+y=100。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x=y=50。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在根据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确定x和y的取值时,确定满足以下公式的x和y:
(1-x%)*P≥T;
(1-y%)*P≥T;
其中,P为一个传输符号的时间长度,T为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
26.如权利要求19-25中任一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单元用于:
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或者,
将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k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拼接在接收到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部分时域信号之后,得到组合后的时域信号。
CN201310084487.1A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052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4487.1A CN104052705B (zh)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4487.1A CN104052705B (zh)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705A CN104052705A (zh) 2014-09-17
CN104052705B true CN104052705B (zh) 2018-03-20

Family

ID=5150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4487.1A Active CN104052705B (zh)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270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984A (zh) * 2012-02-23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43162A (zh) * 2012-09-12 2012-12-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蜂窝网络中采用d2d技术的扩频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66170A (ko) * 2007-12-18 2009-06-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송률 향상을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509105B2 (en) * 2010-06-23 2013-08-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network coordination
JP5763835B2 (ja) * 2011-04-19 2015-08-1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干渉を処理し及び無線リソースを適宜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基地局におけ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984A (zh) * 2012-02-23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43162A (zh) * 2012-09-12 2012-12-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蜂窝网络中采用d2d技术的扩频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705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2740B (zh) 通信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4104467B (zh) 下行数据的传输、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40412B (zh) 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99485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ilot signal
CN109039979B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6411486B (zh)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2584508B (zh) 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分配指示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6160988A (zh) 一种pucch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249087A (zh)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3889061A (zh) 一种基于多载波通信的d2d用户资源分配方法
CN107371225A (zh) 一种上行共享信道的导频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370588A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WO2018137460A1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4854904A (zh) 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7872838A (zh) 中继指示方法及接入点ap
CN103327619B (zh) 一种控制信令的发送、解调方法与系统及终端
CN110061818B (zh) 信号模式的确定、信号模式的获得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6413107B (zh) 一种控制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4053212B (zh) 一种d2d发现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299745A (zh) 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4052705B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EP33179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using existing constellation for superposed transmission
CN104052704B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9644115B (zh) 基于直连链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77788A1 (en)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