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2704B -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2704B
CN104052704B CN201310084164.2A CN201310084164A CN104052704B CN 104052704 B CN104052704 B CN 104052704B CN 201310084164 A CN201310084164 A CN 201310084164A CN 104052704 B CN104052704 B CN 104052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domain
time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41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2704A (zh
Inventor
高秋彬
陈文洪
赵锐
彭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0841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27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3430 priority patent/WO20141394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2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2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43Modulators using symbol repetition, e.g. time domain realization of distributed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本发明中,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时,在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接收端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采用本发明可以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通信技术中,两个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流程如图1所示。两个终端的语音和数据等业务经过各自驻留的基站(eNB)以及核心网进行交互。
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如图2所示。D2D技术本身的短距离通信特点和直接通信方式使其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终端近距离直接通信方式可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延迟和较低的功耗;
第二,利用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用户终端以及D2D通信链路的短距离特点,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三,D2D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够适应如无线点到点(Peer to Peer,P2P)等业务的本地数据共享需求,提供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数据服务;
第四,D2D直接通信能够利用网络中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的通信终端以拓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D2D技术是指工作在LTE授权频段上的受LTE网络控制的D2D通信。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D2D技术的优势,同时LTE网络的控制也可以克服传统D2D技术的一些问题,例如干扰不可控等。LTE D2D特性的引入将使LTE技术从单纯的无线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向着通用连接技术(Univers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的方向演进。
将D2D通信引入到LTE的授权频带上时,D2D通信链路将与蜂窝通信共享无线资源,这也是在蜂窝系统中融合D2D通信技术的最基本问题。无线资源的共享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正交方式的共享和复用方式的共享。采用正交方式进行无线资源共享是指在无线资源使用上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对无线资源进行正交分割,使蜂窝通信和D2D通信使用相互正交的资源。采用复用方式进行无线资源共享是指D2D通信以合理的方式对正在使用的蜂窝资源进行共享重用,并将干扰限制在一定水平范围内。
以复用LTE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上行无线资源为例,在分配用于D2D传输的子帧上D2D的接收端应该接收无线信号。而在其前后相邻的子帧上,D2D终端可能仍然需要发送蜂窝无线信号。因此相邻的两个子帧之间需要有从收到发或者从发到收的转换,按照目前的实现工艺,终端硬件设备的转换时间约为20us,这20us时间内不能进行正常的信号收发,如图3所示。收发转换时间的长度已经超出了LTE系统的最长循环前缀(CP)的长度,将导致第1个和最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不能正常传输数据。
OFDM调制的过程如图4a所示。待传输的数据流a0,a1,a2,…,aNc-1经过串并转换之后,映射到Nc个子载波上(子载波映射),没有映射数据的子载波上数据置为0。N点IDFT(IFFT)变换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的离散值x0,x1,x2,…,xN-1,添加CP之后经D/A转换成模拟信号用于传输。
OFDM的解调过程如图4b所示。接收到的时域信号经数模(A/D)转换成为时域信号的离散值,除去CP得到N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r0,r1,r2,…,rN-1,串并转换后经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或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变换得到频域信号,提取映射了数据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发送数据的估计值d0,d1,d2,…,dNc-1
DFT-S-OFDM调制的过程如图4c所示。DFT-S-OFDM的调制过程与OFDM基本相同,区别是串并变换之后的待传输数据要先经过Nc点DFT变换得到c0,c1,c2,…,cNc-1,DFT变换之后的处理过程与OFDM调制相同。
DFT-S-OFDM的解调过程如图4d所示。DFT-S-OFDM的解调过程与OFDM解调基本相同,只是均衡处理的算法有所区别。
综上,D2D子帧内两侧的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不能正常发送数据,一种方法是只使用中间的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发送数据,但是会浪费两个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用于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
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一种发送终端,该发送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一种接收终端,该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解调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时,在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接收端可以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与现有技术中不使用第n个传输符号传输数据相比,节省了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且,由于接收端可以仅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剩余的空闲时间进行收发转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网络中终端通信的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直连通信的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复用上行资源的D2D传输的定时问题示意图;
图4a为现有技术中的OFDM调制过程示意图;
图4b为现有技术中的OFDM解调过程示意图;
图4c为现有技术中的DFT-S-OFDM调制过程示意图;
图4d为现有技术中的DFT-S-OFDM解调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帧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域重复的OFDM符号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OFDM调制方式的时域信号复制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7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DFT-S-OFDM调制方式的时域信号复制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7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OFDM调制方式的子载波间隔映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7f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DFT-S-OFDM调制方式的子载波间隔映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端的信号接收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N/2点FFT变换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N点FFT变换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节省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D2D传输中,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数据传输中。本发明中的传输符号可以为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当然也可以指子帧内的其他任何数据传输单元。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该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该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具体的,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具体为:在该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满足以下公式一或公式二:
公式一:y(N/2)+k=yk,k=0,1,2,...,(N/2)-1;
公式二:y(N/2)+k=fkyk,k=0,1,2,...,(N/2)-1;
其中,y0,y1,y2,...,yN-1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时域离散值,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离散值的个数。
具体的,在第n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信号在频域上在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传输。
这里,发送端可以根据与接收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或者,发送端预先将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接收端。
较佳的,在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之前,发送端可以首先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发送端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该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若发送端确定不需要在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则按照现有技术通过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发送信号。这里,预先约定的规则可以为:如果接收端在该子帧的前一个子帧有蜂窝数据需要传输,则确定需要在该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如果接收端在该子帧的后一个子帧有蜂窝数据需要传输,则确定需要在该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本方法中,n的取值为1和/或L。在n为1时,发送端在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在n为L时,发送端在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L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在n为1和L时,发送端在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及,发送端在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L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
本方法中,第n个传输符号中发送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重复的信号的生成方法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之一:
第一,待传输的数据经过N/2点IFFT变换之后,得到N/2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将得到的时域信号离散值重复扩充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如图7c和图7d所示。其中a0,a1,a2,…,aNc-1为待传输的数据,Nc≤N/2,如果Nc<N/2,则在子载波映射时,没有被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x0,x1,…,xN/2-1为IFFT变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离散值,在进行并串转换之前,对其进行重复扩充得到N个时域信号离散值,具体的重复扩充方法为,前N/2个离散值:yk=fkxk,k=0,1.,,,.N/2-1;后N/2个离散值:yN/2+k=fN/2+kxk,k=0,1.,,,.N/2-1。如果数据在偶数子载波传输,则fk=1,k=0,1,…,N-1;如果数据在奇数子载波传输,则fk=e-j2πk/N,或者fk=ej2πk/N,k=0,1,…,N-1。
第二,待处理的数据在进行子载波映射时只映射到奇数子载波或者偶数子载波,如图7e和图7f所示。假设待传输数据占用奇数子载波,则偶数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反之如果待传输数据占用偶数子载波,则奇数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图中a0,a1,a2,…,aNc-1为待传输的数据,Nc≤N/2,如果Nc<N/2,则在子载波映射时,没有被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子载波映射后经过N点IFFT变换得到N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即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即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传输的时域信号),在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该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61: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较佳的,n为1和/或L。
具体的,n为1时,接收端接收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n为L时,接收端接收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n为1和L时,接收端接收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接收端接收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具体的,接收端可以按照如下两种方法之一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第一,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对加权处理后的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2点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FT)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对得到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实施时,对第n个传输符号的时域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将得到的时域信号去循环前缀(CP),得到N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保留前N/2或后N/2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将保留的时域信号的离散值进行串并转换,对得到的N/2个时域采样值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对加权处理后的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2点的DFT或FFT处理,对得到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第二,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将N个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点的DFT或FFT处理,对得到的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采样值点的个数。实施时,对第n个传输符号的时域信号进行A/D转换,将得到的时域信号去CP,得到N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保留前N/2或后N/2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将保留的时域信号的离散值进行串并转换,将得到的N/2个时域采样值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将N个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点的DFT或FFT处理,对得到的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在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法时,接收端可以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
zk=g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对第k个采样点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到的时域采样值点。
在n=1时,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2)/N或gk=ej2π(k+N/2)/ N,k=0,1,2,...,(N/2)-1。
在n=L时,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或者gk=ej2πk/N,k=0,1,2,...,(N/2)-1。
在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时,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
zk=gkrk,k=0,1,2,...,(N/2)-1;
z(N/2)+k=g(N/2)+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k个时域采样值点,g(N/2)+k是第(N/2+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N/2)+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N/2+k)个时域采样值点。
在n=1时,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1时,gk=e或gk=e-jπ;在k=(N/2),...,N-1时,gk=1。
在n=L时,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1时,gk=1;在k=(N/2),...,N-1时,gk=e或gk=e-jπ
具体的,接收端可以根据与发送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或发送端预先发送的通知信息,确定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或是奇数子载波上。
较佳的,在步骤60之前,接收端可以首先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相应的,步骤60中接收端在确定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若接收端确定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不传输重复的信号时,按照现有技术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全部时域信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假设D2D发送终端在一个D2D子帧内发送D2D数据,D2D数据的调制方式为OFDM或者DFT-S-OFDM。一个D2D子帧内的OFDM符号(后面提到的OFDM符号也可以是指DFT-S-OFDM符号)的个数记为L,分别编号为0,…,L-1,OFDM符号0为第1个OFDM符号,OFDM符号L-1为最后一个OFDM符号。在LTE系统内,L=12(扩展循环前缀(CP)下)或者L=14(常规CP下)。记OFDM或者DFT-S-OFDM调制中IFFT/FFT变换的点数为N。
D2D子帧内的第1个和/或第L个OFDM符号的特征为其传输的时域信号是前后重复的,即第1个OFDM符号的前1/2符号和后1/2符号传输的信号在时域上是重复的,第L个OFDM符号的前1/2符号和后1/2符号传输的信号在时域上是重复的,如图7a所示。重复的OFDM符号结构如图7b所示。其他的OFDM符号正常发送。假设OFDM符号的时域离散值为y0,y1,y2,…,yN-1,有两种可能的重复方式:
第一,完全相同:yN/2+k,=yk,k=0,1,2,…,N/2-1;
第二,相差一个比例常数:yN/2+k,=fkyk,k=0,1,2,…,N/2-1;例如fk=e-jπ,或者fk=ej π,或者fk=ej2πk/N,或者fk=e-j2πk/N等。
时域内前后重复的信号在频域内的特征是,只在偶数子载波传输(映射到偶数子载波上)或者只在奇数子载波传输(映射到奇数子载波上)。
时域内前后重复的信号可以按如下的两种方式生成:
第一,待传输的数据经过N/2点IFFT变换之后,得到N/2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将得到的时域信号离散值重复扩充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如图7c和图7d所示。其中a0,a1,a2,…,aNc-1为待传输的数据,Nc≤N/2,如果Nc<N/2,则在子载波映射时,没有被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x0,x1,…,xN/2-1为IFFT变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离散值,在进行并串转换之前,对其进行重复扩充得到N个时域信号离散值,具体的重复扩充方法为,前N/2个离散值:yk=fkxk,k=0,1.,,,.N/2-1;后N/2个离散值:yN/2+k=fN/2+kxk,k=0,1.,,,.N/2-1。如果数据在偶数子载波传输,则fk=1,k=0,1,…,N-1;如果数据在奇数子载波传输,则fk=e-j2πk/N,或者fk=ej2πk/N,k=0,1,…,N-1。
第二,待处理的数据在进行子载波映射时只映射到奇数子载波或者偶数子载波,如图7e和图7f所示。假设待数据占用奇数子载波,则偶数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反之如果待传输数据占用偶数子载波,则奇数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图中a0,a1,a2,…,aNc-1为待传输的数据,Nc≤N/2,如果Nc<N/2,则在子载波映射时,没有被待传输数据占用的子载波上的数据设为0。子载波映射后经过N点IFFT变换得到N个时域信号的离散值。
本发明中提到的偶数子载波和奇数子载波均是指采用N点IDFT(IFFT)变换进行OFDM调制的OFDM符号的子载波。
实施例二:
D2D接收终端在时域内只接收D2D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和/或,接收第L个OFDM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如图8a所示。
D2D接收终端接收到后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前半部分时域信号(已经除去CP)之后有如下几种处理方式:
第一,用N/2点DFT变换(FFT)变换,将时域信号采样点变换到频域进行均衡处理,如图8b所示。在进行DFT变换之前,需要对时域采样值做加权处理,具体加权方法为zk=gkrk,k=0,1.,,,.N/2-1。其中gk是第k个时域采样值点的加权值。
如果信号在偶数子载波上传输,则gk=1,k=0,1.,,,.N/2-1。
如果信号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且时域采样值取自前半个OFDM符号,则gk=e-j2πk/N,或者gk=ej2πk/N,k=0,1,…,N/2-1。
如果信号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且时域采样值取自后半个OFDM符号,则gk=e-j2π(k+N/2)/N,或者gk=ej2π(k+N/2)/N,k=0,1,…,N/2-1。
图8b中b0,b1,b2,…,bNc-1为终端接收到的频域信号,Nc≤N/2,如果Nc<N/2,终端可以将没有映射数据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抛弃。
第二,将接收到的N/2个时域信号采样点重复扩充为N个采样点,重复扩充的方式为,前N/2个采样点:zk=gkrk,k=0,1.,,,.N/2-1;后N/2个采样点:zN/2+k=gN/2+k rk,k=0,1.,,,.N/2-1。对重复扩充后的N个采样点的数据进行N点DFT(FFT)变换,得到频域信号。
如果数据在偶数子载波上传输gk=1,k=0,1.,,,.N-1。
如果数据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且时域采样值取自前半个OFDM符号,则gk=1,k=0,1,…,N/2-1;gk=e-jπ,或gk=e,k=N/2,…,N-1。
如果数据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且时域采样值取自后半个OFDM符号,则gk=e或gk=e-jπ,k=0,1,…,N/2-1;gk=1,k=N/2,…,N-1。
对得到的频域信号只取其奇数子载波或者偶数子载波的数据进行后续的均衡处理,如图8c所示。如果数据映射到奇数子载波,则将偶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抛弃,否则如果数据映射到偶数子载波,则将奇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抛弃。图中b0,b1,b2,…,bNc-1为终端接收到的频域信号,Nc≤N/2,如果Nc<N/2,终端可以将没有映射数据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抛弃。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终端,该发送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90,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信号;
发送单元91,用于通过子帧内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91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具体为:
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满足以下公式一或公式二:
公式一:y(N/2)+k=yk,k=0,1,2,...,(N/2)-1;
公式二:y(N/2)+k=fkyk,k=0,1,2,...,(N/2)-1;
其中,y0,y1,y2,...,yN-1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时域离散值,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离散值的个数。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91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信号在频域上在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91还用于:
根据与接收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或者,
预先将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接收端。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92,用于在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之前,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91用于: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
进一步的,n的取值为1和/或L。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终端,该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解调单元102,用于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进一步的,所述n为1和/或L。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101用于:
在所述n为1时,接收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在所述n为L时,接收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解调单元102包括第一加权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或者,所述解调单元包括第一复制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加权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加权单元加权处理后的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2点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FT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对得到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所述第一复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复制单元得到的N个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点的DFT或FFT处理,对得到的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采样值点的个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权单元用于: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
zk=g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对第k个采样点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到的时域采样值点。
进一步的,在所述n=1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2)/N或gk=ej2π(k+N/2)/N,k=0,1,2,...,(N/2)-1。
进一步的,在所述n=L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或者gk=ej2πk/N,k=0,1,2,...,(N/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制单元用于: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
zk=gkrk,k=0,1,2,...,(N/2)-1;
z(N/2)+k=g(N/2)+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k个时域采样值点,g(N/2)+k是第(N/2+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N/2)+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N/2+k)个时域采样值点。
进一步的,在所述n=1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时,gk=e或gk=e-jπ;在k=(N/2),...,N-1时,gk=1。
进一步的,在所述n=L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以及,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时,gk=1;在k=(N/2),...,N-1时,gk=e或gk=e-jπ
进一步的,该接收终端还包括:
确定单元103,用于根据与发送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或发送端预先发送的通知信息,确定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或是奇数子载波上。
进一步的,该接收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104,用于在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之前,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101用于:
在确定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接收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时,在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接收端可以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与现有技术中不使用第n个传输符号传输数据相比,节省了系统的传输符号资源,并且,由于接收端可以仅接收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剩余的空闲时间进行收发转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
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具体为:
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满足以下公式一或公式二:
公式一:y(N/2)+k=yk,k=0,1,2,...,(N/2)-1;
公式二:y(N/2)+k=fkyk,k=0,1,2,...,(N/2)-1;
其中,y0,y1,y2,...,yN-1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时域离散值,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离散值的个数,fk=e-jπ,或者fk=e,或者fk=e-j2πt/N,或者fk=ej2πk/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信号在频域上在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根据与接收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或者,
发送端预先将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接收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之前,进一步包括:
发送端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所述发送端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具体包括:
发送端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的取值为1和/或L。
7.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和/或L。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时,接收端接收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所述n为L时,接收端接收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按照如下方法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对加权处理后的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2点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FT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对得到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或者,
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将N个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点的DFT或FFT处理,对得到的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采样值点的个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
zk=g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对第k个采样点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到的时域采样值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1时,所述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2)/N或gk=ej2Π(k+N/2)/N,k=0,1,2,...,(N/2)-1。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L时,所述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
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或者gk=ej2Πk/N,k=0,1,2,...,(N/2)-1。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
zk=gkrk,k=0,1,2,...,(N/2)-1;
z(N/2)+k=g(N/2)+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k个时域采样值点,g(N/2)+k是第(N/2+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N/2)+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N/2+k)个时域采样值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1时,所述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
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1时,gk=ej Π或gk=e-jΠ;在k=(N/2),...,N-1时,gk=1。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L时,所述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
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1时,gk=1;在k=(N/2),...,N-1时,gk=e或gk=e-jΠ
17.如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根据与发送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或发送端预先发送的通知信息,确定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或是奇数子载波上。
18.如权利要求7-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之前,进一步包括:
接收端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所述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具体包括:
接收端在确定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接收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19.一种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子帧内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以使接收端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具体为:
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满足以下公式一或公式二:
公式一:y(N/2)+k=yk,k=0,1,2,...,(N/2)-1;
公式二:y(N/2)+k=fkyk,k=0,1,2,...,(N/2)-1;
其中,y0,y1,y2,...,yN-1为第n个传输符号的时域离散值,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离散值的个数,fk=e-jπ,或者fk=e,或者fk=e-j2πk/N,或者fk=ej2πk/N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上发送的信号在频域上在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根据与接收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或者,
预先将是在偶数子载波或是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信号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接收端。
23.如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之前,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
在确定需要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通过子帧内的传输符号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
24.如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所述的发送终端,其特征在于,n的取值为1和/或L。
25.一种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在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发送的信号与在该第n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发送的信号在时域上为重复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L的整数,L为所述子帧内包含的传输符号的个数,并且n的取值为一个或多个;
解调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解调。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和/或L。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在所述n为1时,接收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在所述n为L时,接收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单元包括第一加权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或者,所述解调单元包括第一复制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加权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加权单元加权处理后的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2点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FT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对得到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所述第一复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复制单元得到的N个时域采样值点进行N点的DFT或FFT处理,对得到的偶数子载波或奇数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N为传输符号时域信号采样值点的个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权单元用于: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分别进行加权处理:
zk=g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对第k个采样点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到的时域采样值点。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1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2)/N或gk=ej2Π(k+N/2)/N,k=0,1,2,...,(N/2)-1。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L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2)-1;
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gk=e-j2Πk/N,或者gk=ej2Πk/N,k=0,1,2,...,(N/2)-1。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制单元用于:按照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N/2个采样点进行信号复制,得到N个时域采样值点:
zk=gkrk,k=0,1,2,...,(N/2)-1;
z(N/2)+k=g(N/2)+krk,k=0,1,2,...,(N/2)-1;
其中,rk是接收到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的第k个采样点,gk是第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k个时域采样值点,g(N/2)+k是第(N/2+k)个采样点的加权值,z(N/2)+k是进行信号复制后得到的第(N/2+k)个时域采样值点。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1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1个传输符号的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
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1时,gk=ej Π或gk=e-jΠ;在k=(N/2),...,N-1时,gk=1。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L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子帧内的第L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
若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则gk=1,k=0,1,2,...,N-1;
若所述传输的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奇数子载波上,则在k=0,1,2,...,(N/2)-1时,gk=1;在k=(N/2),...,N-1时,gk=e或gk=e-jΠ
35.如权利要求28-34中任一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终端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与发送端的预先约定或网络侧预先发送的控制信息或发送端预先发送的通知信息,确定信号在频域上位于偶数子载波上或是奇数子载波上。
36.如权利要求25-34中任一所述的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终端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接收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之前,根据网络侧下发的配置信息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在确定在子帧内的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传输重复的信号时,接收所述第n个传输符号的前半部分时域信号或后半部分时域信号。
CN201310084164.2A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052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4164.2A CN104052704B (zh)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PCT/CN2014/073430 WO2014139460A1 (zh) 2013-03-15 2014-03-14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4164.2A CN104052704B (zh)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704A CN104052704A (zh) 2014-09-17
CN104052704B true CN104052704B (zh) 2017-03-22

Family

ID=5150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4164.2A Active CN104052704B (zh) 2013-03-15 2013-03-15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2704B (zh)
WO (1) WO2014139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39985B1 (en) * 2018-01-12 2024-04-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060A (zh) * 2011-08-31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98827A (zh) * 2009-10-29 2012-07-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调度的对等式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92A (zh) * 2004-12-31 2006-07-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KR100756335B1 (ko) * 2006-09-08 2007-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시스템의 심볼간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시스템
US8509105B2 (en) * 2010-06-23 2013-08-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network coord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827A (zh) * 2009-10-29 2012-07-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调度的对等式通信
CN102307060A (zh) * 2011-08-31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704A (zh) 2014-09-17
WO2014139460A1 (zh)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21415A1 (zh)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US99485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ilot signal
CN102215571B (zh) 为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分配资源的方法以及装置
JP7077397B2 (ja) 系列に基づく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102790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US11082269B2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430615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7846731A (zh) 发送或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12311514B (zh)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26722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18137460A1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
US2022021702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4422097A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04854904A (zh) 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9906645A (zh) 上行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866354B1 (en)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263722A (zh) 上行频域资源的映射方法和系统
WO2018166496A1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879777A1 (en)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2782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87101A (zh) 数据发送、接收及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52704B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US10652062B2 (en) Configurable waveform for beyond 52.6GHz
JP659814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らを備え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8126968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