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7788B -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7788B
CN104047788B CN201410097994.3A CN201410097994A CN104047788B CN 104047788 B CN104047788 B CN 104047788B CN 201410097994 A CN201410097994 A CN 201410097994A CN 104047788 B CN104047788 B CN 104047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shaft
motor
stand apparatus
armatur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79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7788A (zh
Inventor
M·马尼卡姆
J·乔治曼南
M·克里斯托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047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7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7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77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5/00Other power-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N5/00 - F02N13/00
    • F02N15/006Assembling or mounting of star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5/00Other power-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N5/00 - F02N13/00
    • F02N15/02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 F02N15/04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gearing including disengaging toothed gears
    • F02N15/043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gearing including disengaging toothed gears the gearing including a speed reducer
    • F02N15/046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gearing including disengaging toothed gears the gearing including a speed reducer of the planetar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50/00Engine control related to specific problems or objectives
    • F02D2250/28Control for reducing torsional vibrations, e.g. at accel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100)的方法以及一种电机(100)、特别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17),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通过电枢轴台肩(117b)限定的电枢轴区段(17b)移入换向器轴承(120)中,使所述电枢轴区段(17b)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中伸出,其中,在所述电枢轴区段(17b)处和/或在所述电枢轴区段上设置支座装置(130),并且支座装置紧靠在换向器轴承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电枢轴(17)抵靠着和相对于所述支座装置(130)移动,直到在所述电枢轴台肩(117b)和所述换向器轴承之间达到所希望的轴向游隙(AP)。

Description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特别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的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通过电枢轴台肩限定的电枢轴区段移入换向器轴承中,使所述电枢轴区段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中伸出,在所述电枢轴区段处和/或在所述电枢轴区段上设置支座装置,并且支座装置紧靠在换向器轴承的一侧上。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中,所述电枢轴包括通过电枢轴台肩限定的至少一个电枢轴区段,所述电枢轴区段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中伸出。
背景技术
本发明着手于具有用于起动内燃机(特别是用于机动车和/或多用途运载车的内燃机)的起动机构或起动机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车辆的起动机和起动机构,所述车辆具有包括电机的内燃机,所述电机具有电枢和换向器/集电器,其中,电枢具有电枢轴和相应的电枢轴承。
现有技术中已熟知用于带内燃机的车辆的具有起动继电器的起动马达。这种起动马达通常包括用于起动内燃机的直流电动马达。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起动机构包括飞轮传动机构(齿轮箱),其具有可旋转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以有间隙的方式被支撑。已熟知相应的用于载人轿车和多用途运载车辆的起动机。
起动马达是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不连续使用,而是仅偶尔使用,即当要起动内燃机时。由此,起动马达的生产经常不受紧密公差制造过程的限制,因为马达应当成本低廉地制造。工作条件(在此工作条件下马达必须起作用)仅需要高度间歇性的负荷应用,然而要求非常高度的可靠性。通常类型的起动马达具有轴,电枢定位在该轴上,电枢的绕组与换向器连接。在制造中,常常难以补偿电 枢组件、即轴、电枢结构和换向器的公差,特别是难以补偿电枢组件的纵向长度相对于起动马达框架结构的公差。已提议通过在组装整个起动马达时补偿这种公差,来补偿纵向游隙或公差。换向器轴承形成有突出的支座,其朝向换向器延伸。测量所有影响轴向公差的零件和部件的长度,然后选择补偿片,其厚度仅允许所希望的换向器轴的纵向行程,但不允许更多。需测量的总体长度是在换向器轴承和对着换向器的马达支撑轴承之间的距离,该马达支撑轴承通常是中间轴承,相应地取决于马达壳体的长度。马达壳体的长度受到公差限制。此外,从马达壳体上的支撑面或边缘到换向器轴承内侧的配合支撑部的距离必须确定,还要考虑可能会设置的这种密封元件以及起动机轴的总体长度。根据测量的量,选择补偿片或间隔片或补偿垫圈或间隔垫圈,其放置在换向器轴承和驱动轴的端部之间;在插入之后,起动机完全组装在一起。
因此起动马达具有用于电枢自由旋转的轴向游隙。基本上,该轴向游隙距离源自于其他子组件部件如驱动端罩、行星齿轮系、极壳、换向器端罩和刷架的尺寸和公差。发现轴向游隙在0.05至1.75mm之间。这对于在起动马达内保持所希望的轴向游隙以避免功能性问题如电刷磨损、换向器端罩失效、套筒在换向器端罩中的位移、行星齿轮失效和噪音问题而言是必要的。如果轴向游隙更大,那么起动机会出现功能性问题如噪音、功率损失和功能损失。有一些以前使用的方法通过使用取决于轴向游隙的变化的各单个薄垫片和定位于电枢轴凹槽和放置在换向器套筒和电刷板之间的开口挡圈来保持所希望的轴向游隙。
DE10 2011 075 653 A1示出了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起动机壳体内的轴承上的驱动轴。设有纵向间隙补偿器用于减小轴向间隙,并且该纵向间隙补偿器包括弹簧固定元件,对着壳体部件将轴保持在限定的轴向位置。固定元件设置在轴承区域中。固定元件引起将轴与换向器一起拉向轴承盖的力。固定元件设计为盘形的环状连接板。
DE 32 16 448 A1示出了一种起动机。为了允许制造相当大的公差的起动机部件,而保持起动机电枢的轴向游隙在严格的公差内,以及允许在将起动机部件装配在一起之后调整轴向游隙的公差,轴的端面伸出相应的端部轴承,端部轴承保持在伸出轴承略小于起动机(根据公差)的最长轴的调节塞的距离的壳体内。垫圈或片、环或者中央保持的球形式的轴向游隙补偿间隔件被放置在塞的端面和轴的端面之间,塞形成有支撑面,该支撑面与位于壳体外侧邻近轴承的接合面接合。沿着旋转方向拧塞,使得在被固定就位时,其将保持牢固就位,由此保持轴沿着轴向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电机和用于装配电机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种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特别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的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通过电枢轴台肩限定的电枢轴区段移入换向器轴承中,使所述电枢轴区段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中伸出,其中,在所述电枢轴区段处和/或在所述电枢轴区段上设置支座装置,并且支座装置紧靠在换向器轴承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电枢轴抵靠着和相对于所述支座装置移动,直到在所述第一电枢轴台肩和所述换向器轴承之间达到所希望的轴向游隙,通过具有上述方法,电枢轴的轴向游隙固定至所希望的值。
起动马达具有用于电枢轴自由转动的轴向游隙。基本上,该轴向游隙的距离源自于其他子组件部件,如驱动端罩或轴承护罩、行星齿轮系、极壳、换向器端罩或壳体盖和/或刷架的尺寸和公差。根据现有技术的轴向游隙可以在0.05至1.75mm之间变化。根据本发明,起动马达中的所希望的轴向游隙固定至一个给定值,以避免功能性问题,像电刷磨损、换向器端罩失效、套筒在换向器端罩中的位移、行星齿轮失效以及噪音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确定,轴向游 隙在所希望的范围以外,则起动机不能防止功能性问题,如噪音、功率损失以及功能损失。利用本发明,通过将电枢轴的轴向游隙固定至所希望的值,特别是在0.20至0.6mm之间,通过保持在换向器端罩侧的电枢轴的套筒入位距离,电刷磨损的寿命得到改善。由此,电刷磨损最小化,寿命期间的功率损失最小化,防止换向器端罩失效,防止套筒在换向器端罩内的位移和/或行星齿轮失效,并且使噪音最小化。
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在本申请中描述的装置的有利实施方式和益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着与移动电枢轴和/或电枢轴台肩相反的方向移动支座装置。当安装电枢轴时,电枢轴的后端部定位在换向器轴承内。换向器轴承包括轴环,套筒压配合到该轴环中。因此电枢轴的后端部定位在套筒内。第一电枢轴区段入位于套筒内,其中,后端的另一电枢轴区段从套筒中伸出。支座装置在该伸出的、直径比入位于套筒中的电枢轴区段小的第二电枢轴区段上入位和/或受到引导。支座装置沿着第二电枢轴区段移动,直到其到达换向器轴承,更确切地说套筒。因此,支座装置的面向套筒的一侧设置为与套筒的相应侧齐平。当支座装置定位在与套筒齐平的位置上时,电枢轴朝向支座装置移动,直到达到所希望的轴向游隙。为了使电枢轴在支座装置方向上的运动停止,电枢轴具有止动面。在此情况下,止动面由限定第二电枢轴区段的第二电枢轴台肩形成。该第二电枢轴台肩紧靠在支座装置上,因此第二台肩设置为与支座装置以及套筒或换向器轴承的相应尺寸齐平。支座装置的运动沿着朝向套筒的一个方向。电枢轴的运动沿着朝向套筒的相反方向。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转动所述电枢轴,实现沿轴向移动所述支座装置和/或所述电枢轴台肩。支座装置沿着电枢轴的轴向运动和/或所述电枢轴朝向支座装置的轴向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平移运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座装置和电枢轴联接,特别是通过螺纹接合。第二电枢轴区段包括螺纹部分,支座装置的 相应部件、螺母装置设置在该螺纹部分上。通过转动电枢轴,在螺纹部分上朝向套筒移动螺母装置。
为了实现螺纹拧紧动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防转装置阻止支座装置的转动。因此,螺母装置不跟随电枢轴的旋转运动,而是沿轴向朝向套筒运动。暂时设置防转装置,直到固定所希望的轴向游隙。在安装支座装置和固定轴向游隙之后,移除防转装置,所以支座装置可以在运转期间跟随电枢轴的旋转运动而不会松脱。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电机具有以下优点:一种电机、特别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中,所述电枢轴包括由电枢轴台肩限定的至少一个电枢轴区段,所述电枢轴区段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中伸出,其中,设有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执行装置,用以实现在第一电枢轴台肩和换向器轴承之间的所希望的轴向游隙,通过具有上述电机,可以可靠地固定所希望的轴向游隙。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枢轴包括具有第二电枢轴区段的第一电枢轴区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机是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起动机包括具有转子和定子的电动马达。起动机还包括浮动安装的电枢轴、驱动轴或转子轴。在径向方向上,电枢轴通过套筒、特别是通过烧结制成的套筒支撑。套筒沿周向支撑电枢轴。在轴向方向上电枢轴由所述支座装置限制。支座装置紧靠在套筒上,该套筒优选压配合到起动机的盖中。套筒和/或盖形成换向器轴承。为了盖住套筒,盖具有轴环,套筒压配合到所述轴环中。电枢轴以后端部从换向器轴承中伸出。后端部包括由第一电枢轴台肩限定的第一电枢轴区段以及由第二电枢轴台肩限定的第二电枢轴区段。第一电枢轴区段对应于套筒。第二电枢轴区段具有比第一电枢轴区段的直径更小的直径。通过支座装置实现在轴向方向上固定电枢轴。支座装置包括螺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螺母和套筒旁的垫圈。 第二电枢轴区段包括对应于螺母螺纹的螺纹部分。螺母拧紧在第二电枢轴区段上。
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支座装置,该支座装置可运动地与伸出的电枢轴区段联接。更精确地说,支座装置、确切地说螺母设置在第二电枢轴区段的螺纹部分上,用于螺纹旋紧运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螺母和至少一个对应的形成在所述电枢轴区段上的螺纹区段或螺纹部分的螺纹联接。通过旋转电枢轴,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的平移运动。因此,通过旋转电枢轴,螺母朝向套筒运动。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器轴承包括包围所述电枢轴区段的套筒。套筒通过烧结制成。此外,套筒压配合到盖的轴环内,因此形成换向器轴承。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装置具有比所述套筒的内部尺寸更大的外部尺寸,使所述支座装置至少在准备好使用的状态下紧靠在所述套筒上。特别地,支座装置的垫圈具有较大的外部尺寸。垫圈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套筒和螺母之间。当朝向套筒沿轴向移动螺母而不沿轴向移动电枢轴时,垫圈夹紧在螺母和套筒之间。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枢轴包括通过第二电枢轴台肩限定的第二电枢轴区段。该第二电枢轴包括螺纹部分或区段,螺母拧在该螺纹部分或区段上。当装配起动机时,将螺母拧紧在第二电枢轴区段上,直到其到达套筒。优选地,垫圈设置在第二电枢轴台肩和螺母之间。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至少暂时地设有至少一个防转装置,使得防止所述支座装置在安装所述支座装置和/或所述电枢轴期间的任意旋转运动。通过旋转电枢轴,螺母拧紧在第二电枢轴区段上。因此,电枢轴在其前端面包括梅花槽。为了防止螺母跟随电枢轴的旋转运动,设有所述防转装置。防转装置优选设置在盖中的相应的容置部内。防转装置具有允许进入梅花槽的通孔。因此,在将螺母放置在 第二电枢轴区段上之后,盖被封闭,防转装置放置在盖的通孔中和/或通孔处,以与螺母接合,并且盖通过螺栓安装在起动机壳体上。然后通过借助于梅花槽和相应的工具旋转电枢轴,螺母在第二电枢轴区段上朝向套筒运动。当到达套筒时在电枢轴进一步旋转期间,电枢轴将被拉至套筒。当第二电枢轴台肩到达支座装置时,电枢轴在旋转电枢轴期间的轴向运动停止。可以有一些粘合剂或其他用于防止螺母松脱的装置。在支座装置和电枢轴的轴向运动结束之后,移除防转装置,并且盖、确切地说通孔通过端帽封闭。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并且在下文中详细说明该实施例。附图中:
图1以剖视图示出了形成为起动装置的电机,
图2以剖视图示出了电机在电枢轴后端部处的局部,
图3示出了电枢轴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盖的两个立体图,
图5示出了包括垫圈和螺母的支座装置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端帽的两个立体图,
图7示出了防转装置的两个立体图,
图8示出了电机在电枢轴后端处的局部的立体图,其带有防转装置,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局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剖视图示出了形成为起动装置或起动机的电机100,其具有设置为开关继电器或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器42。起动装置的起动机壳体10包括通过(未示出的)螺栓相互连接的圆柱形壳体部分11和壳体盖或壳体罩13。圆柱形壳体部分11在后侧通过所述盖13封闭。在盖13的中央区域形成指向起动装置外侧的毂或(驱动)轴环 121。在轴环121的内侧形成一个支承区域,起动电动马达18的电枢轴、转子轴或驱动轴17的后端部17a支撑在该支承区域中。所述起动电动马达18的电枢用附图标记19表示。在电枢19的径向外侧,起动电动马达18的多个(永久)磁铁20设置在所述壳体部分11的壁上。所述转子轴17的前端部由同轴的输出轴或从动轴24的盲孔23的直径缩小的端部区域22支撑。所述从动轴24的后端部由将壳体部分11封闭的轴承护罩25和形成在所述轴承护罩25处的毂或轴环26支撑。驱动轴17具有靠近其指向轴承护罩25的端部的齿轮28(太阳轮),行星齿轮29与该齿轮28啮合,并且还与行星齿轮31的外部的固定齿圈30啮合(=减速器)。
行星齿轮架12驱动从动轴24,在该从动轴上设置有飞轮齿轮33。所述飞轮齿轮33的内圈34具有附件35(齿轮或小齿轮),在该附件上形成有外齿36。飞轮齿轮33的外圈37通过大导程螺纹38与从动轴24相连接。所谓的啮合弹簧39作用于所述外圈37上。通过飞轮齿轮33的轴向运动,外齿36可以与内燃机的齿圈40啮合,以开始起动过程。这借助于所述(接通)继电器42发生,在该继电器中在接通电流时衔铁通过附件43使杆件44偏离,该杆件通过设置于两个盘片46之间的连接构件45使飞轮齿轮33向左运动。杆件44是双臂式杆件,其通过销48可转动地支撑在相对于壳体固定的轴承49中。因为该过程与本发明不进一步相关,所以仅作简短介绍。
驱动轴17在其后端部17a处通过紧固机构在轴向方向上固定。电刷板53紧靠在盖13上,该电刷板通过螺栓安装到盖13上。电刷板53形成为一件式的电刷板53。刷架,特别是由塑料制成的刷架安装在电刷板53上。碳刷位于所述刷架中,其通过弹簧力紧靠在设置于驱动轴17处的换向器63上。碳刷通过引线与电缆终端套管连接。该电缆终端套管通过触头68与继电器42连接。引线贯穿位于壳体部分11中的孔内的密封件70。电刷板53通过螺栓62安装到盖13上。
图2以剖视图示出了电机100在电枢轴17的后端部17a处的 局部。后端部17a包括第一电枢轴区段17b和第二电枢轴区段17c。第一电枢轴区段17b通过第一电枢轴台肩117b限定。第二电枢轴区段17c通过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限定。第二电枢轴区段17c与第一电枢轴区段17b相邻。第二电枢轴区段17c具有比第一电枢轴区段17b更小的直径。第一电枢轴区段17b支撑在换向器轴承120中。换向器轴承120集成地形成在盖13中。为了支撑电枢轴17,换向器轴承120包括轴环121。套筒122压配合到该轴环121中。套筒122通过烧结制成。套筒122用作电枢轴17的浮动支承。因此,第一电枢轴区段17b位于套筒122之内,从而区段17b被套筒122包围。第二电枢轴区段17c从套筒122中伸出。第二电枢轴区段17c具有螺纹部分123。支座装置130设置在该螺纹部分上。支座装置130包括螺母131。螺母131拧紧在螺纹部分123上。此外,支座装置130包括垫圈132。垫圈132包围第二电枢轴区段17c。在准备好使用的状态中,垫圈132与套筒122和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邻接和/或紧靠在套筒122和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上。因此,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设置为与套筒122的相应侧齐平。螺母131与垫圈132邻接和/或紧靠在垫圈132上。盖13包括通孔,该通孔形成接近位于电枢轴17前端面处的梅花槽(torx)118的通道。通孔通过端帽140封闭。端帽140设置在盖13的通孔处和/或通孔内。在本示例中,套筒122的轴向长度BL短于第一电枢轴区段的轴向长度AL。当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与套筒122齐平时,形成轴向游隙AP。通过选择轴向长度BL和轴向长度AL,限定该轴向游隙AP。由于套筒122、支座装置130和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的邻接设置,能够可靠地建立该轴向游隙AP。由于螺母131和电枢轴17的螺纹接合,该轴向游隙AP是固定的。通过借助于梅花槽118和穿过盖13通孔的相应工具转动电枢轴17,可以完成装配。
图3示出了电枢轴17的立体图。电枢轴17具有后端部17a。后端部17a包括第一电枢轴区段17b和第二电枢轴区段17c。第一电枢轴区段17b与第二电枢轴区段17c相邻。第二电枢轴区段17c在 轴向上通过前端面限定,在该前端面中沿轴向形成有用于螺纹拧紧的梅花槽118。第二电枢轴区段具有适合设置用于螺母131的螺纹部分123。第二电枢轴区段17c通过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限定。
图4示出了盖13的两个立体图。盖13具有通孔13a,该通孔形成接近起动机内部部分的通道。通孔13a与电枢轴17同轴地设置。在盖的外侧,形成用于容纳端帽和/或防转装置150的容置部13b。通孔13a被压配合到盖13的轴环121内的套筒122包围。
图5示出了包括垫圈132和螺母131的支座装置130的立体图。垫圈132具有环形形状。垫圈132的外径大于套筒122的内径。螺母的外径和/或尺寸小于或等于套筒122的内径。螺母131的内螺纹对应于第二电枢轴区段17c的用于螺纹接合的螺纹部分123的外螺纹。
图6示出了端帽140的两个立体图。端帽140对应于盖13的容置部13b,因此端帽140可以夹到盖130上,用来盖住通孔13a。端帽140形成为塑料帽。
图7示出了防转装置150的两个立体图。防转装置150包括用于螺母的容置部151。因此,容置部151的形状对应于螺母131的外部形状。在外部形状处,防转装置具有两个翅膀形凸起152。对应的容置部13a具有两个对应的凹部,用来容纳这些凸起,由此防止防转装置150的任意旋转运动。
图8示出了电机100在电枢轴17的后端部17a处的局部的立体图,其带有防转装置150。防转装置150设置在盖13的外侧,穿过通孔13a至少部分地伸入内侧。螺母131设置在容置部152中。通过使用梅花扳手以及电枢轴17的梅花槽118,可以转动电枢轴17。由于防转装置150以及螺母131与电枢轴17的螺纹接合,当转动电枢轴17时螺母131朝向套筒122移动。当螺母131到达垫圈132以及垫圈132和/或螺母131到达套筒122时,支座装置130的轴向运动停止,并且电枢轴17朝向支座装置130的轴向运动开始。当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到达支座装置130时,电枢轴17的轴向运动停止。
图9示出了处于准备好使用状态的、根据图8的局部的剖视图。支座装置130紧靠套筒122。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紧靠支座装置130。所希望的轴向游隙AP是固定的。
简短总结为,改进方案包括支座装置130,该支座装置具有垫圈132、螺母131以及还具有用于螺母131的装置,即电枢轴17中的螺纹部分123,其一起将电枢的轴向游隙AP控制到所希望的值。此外,设有塑料帽140盖住旋转部件并且避免水侵入。设有额外的防转装置150,其为用来保持住螺母131以便拧紧的紧固工具。通过使用垫圈132和螺母131控制轴向游隙AP,不管起动马达中的各个子组件及其部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如何变化、其尺寸和/或公差如何,轴向游隙AP是固定的。垫圈132和螺母131将电枢轴17保持就位,并且相对于换向器端罩13中的套筒122和/或套筒长度BL具有所希望的轴向游隙AP。所希望的轴向游隙AP是套筒入位距离、即第一电枢轴区段17b的轴向长度和套筒长度BL(前者值较大)之间的尺寸差。起动马达通常的装配过程一直持续到换向器端罩或盖13与起动机壳体的其余部分(例如轴承护罩25)收紧。然后,从换向器端罩侧安装上垫圈132。换向器端罩13具有用于插入垫圈132和螺母131的开口(通孔13a)。在插入螺母131之前,将装配紧固工具、即防转装置150放置在换向器端罩13中,以在装配期间锁止螺母131的旋转。在换向器端罩中设有用于放置紧固工具的装置或容置部13b。在将螺母131放置在紧固工具中之后,通过使用在电枢轴17端部的用于螺纹旋紧的梅花槽118拧紧电枢轴。在电枢轴17意欲旋转时,螺母131运动直到它达到放置在换向器端罩13中的套筒122的表面。一旦螺母131的运动受到套筒表面的限制,电枢轴17朝向换向器端罩侧移动,直到电枢轴17面或更确切地说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到达垫圈面。因此,垫圈132和螺母131与电枢轴17锁定,并且换向器端罩套筒122与电枢轴17(台肩117b)之间生成的间隙是所希望的轴向游隙AP。然后,移除紧固工具,在换向器端罩侧通过塑料帽140封闭起动马达并将其粘合。最后,所实现的轴向游隙AP 是如所希望的值,电枢轴17的套筒入位距离(第一电枢轴区段17b的轴向长度)是针对此设计的。

Claims (10)

1.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100)的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17),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120)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通过电枢轴台肩限定的电枢轴区段移入换向器轴承(120)中,使所述电枢轴区段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120)中伸出,在所述电枢轴区段处和/或在所述电枢轴区段上设置支座装置(130),并且支座装置紧靠在换向器轴承(120)的一侧上,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支座装置(130)沿着所述电枢轴(17)的轴向运动使所述电枢轴(17)抵靠着和相对于所述支座装置(130)移动,直到在所述电枢轴台肩和所述换向器轴承(120)之间达到0.05mm至1.75mm之间的轴向游隙(AP),其中,通过转动所述电枢轴(17)实现沿轴向移动所述支座装置(130)和/或所述电枢轴台肩,从而实现螺纹拧紧动作,以及其中,通过防转装置(150)阻止通过所述支座装置(130)的转动实现的螺纹拧紧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与移动电枢轴(17)相反的方向移动支座装置(13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游隙(AP)在0.20mm至0.6mm之间。
5.电机(100),所述电机包括电枢轴(17),该电枢轴在一端浮动地安装在换向器轴承(120)中,所述电枢轴包括通过电枢轴台肩限定的至少一个电枢轴区段,所述电枢轴区段至少部分地从换向器轴承(120)中伸出,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执行装置,用以实现在电枢轴台肩和换向器轴承(120)之间的在0.05mm至1.75mm之间的轴向游隙(AP),其中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支座装置(130),该支座装置可轴向运动地与伸出的电枢轴区段联接,其中,所述支座装置(13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螺母(131)和至少一个对应的形成在所述电枢轴区段上的螺纹区段(123)的螺纹联接,设有至少一个防转装置(150),防止所述支座装置(130)在安装所述支座装置(130)和/或所述电枢轴(17)期间的任意旋转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轴承(120)包括包围所述电枢轴区段的套筒(1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装置(130)具有比所述套筒(122)的内部尺寸大的外部尺寸,使所述支座装置(130)至少在准备好使用的状态下紧靠在所述套筒(122)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轴(17)包括通过第二电枢轴台肩(117c)限定的第二电枢轴区段(17c)。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是用于起动内燃机的作为起动机的起动机构。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游隙(AP)在0.20mm至0.6mm之间。
CN201410097994.3A 2013-03-14 2014-03-13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47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59249.5A EP2778387B1 (en) 2013-03-14 2013-03-14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d/or mount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EP13159249.5 2013-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7788A CN104047788A (zh) 2014-09-17
CN104047788B true CN104047788B (zh) 2017-06-13

Family

ID=4791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79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47788B (zh) 2013-03-14 2014-03-13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778387B1 (zh)
CN (1) CN104047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2176A1 (fr) * 2017-01-23 2018-07-27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Demarreur de moteur thermique muni d'un arbre d'induit maintenu en translation
JP2020180571A (ja) * 2019-04-24 2020-1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直流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6448A1 (de) * 1982-05-03 1983-11-03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Andrehvorrichtung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
US4932273A (en) * 1987-12-26 1990-06-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rt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2006024922B4 (de) * 2005-05-30 2016-04-28 Denso Corporation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Anlasser
JP4859398B2 (ja) * 2005-06-24 2012-01-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機
DE102009027859B4 (de) * 2009-07-21 2019-12-24 Se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kommutatorseitigem Lager
EP2390493B1 (de) * 2010-05-25 2019-06-26 SE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Startermotor in einem Starter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1081181A1 (de) * 2011-08-18 2013-02-21 Robert Bosch Gmbh Andreh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hierfü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7788A (zh) 2014-09-17
EP2778387B1 (en) 2018-04-25
EP2778387A1 (en)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0829B1 (en) Linear actuator
CN102588123B (zh)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及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4047788B (zh)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和/或装配电机的方法
CN103392287B (zh) 带有用于磁体的固定装置的电机
DE102011075653B4 (de) Startermotor in einem Starter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CN20778838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动态补偿的滚珠丝杆预拉伸结构
US20190291604A1 (en) Spindle dr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pindle drive, and comfort drive
CN102597491A (zh) 电驱动器以及用于装配这种电驱动器的方法
US20140060472A1 (en) Starting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20210046685A (ko) 신형 전동 슬라이드 레일
KR102301346B1 (ko) 스핀들 구동 유닛
EP3017175B1 (de) Aktor zum antrieb einer ventileinheit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CN106223766A (zh) 轿车用电动尾门推杆
US8800514B2 (en) Camshaft adjuster
US8550956B2 (en) Planetary gear unit
CN102549889B (zh) 具有换向器侧轴承的电机
CN206468172U (zh) 一种轿车电动尾门撑杆
CN204381421U (zh) 一种直联主轴的简便拉刀装置
CN103443444A (zh) 带有过载保护部的起动装置
WO2010149526A2 (de) Kommutatorlager
CN102853597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3608597A (zh) 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装置
CN103107635B (zh)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电机的方法
EP2799707B1 (en) Method for mount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103388546A (zh) 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5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E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Address before: Stuttgart,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ROBERT BOSCH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