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7755A - 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7755A
CN104047755A CN201410091789.6A CN201410091789A CN104047755A CN 104047755 A CN104047755 A CN 104047755A CN 201410091789 A CN201410091789 A CN 201410091789A CN 104047755 A CN104047755 A CN 104047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pin
piston
ho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17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J.小雷迪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047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7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衬套。活塞包括活塞裙部、侧板和活塞冠。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销孔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内表面。衬套被固定在销孔内,并具有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外表面。衬套的圆柱形部段与销孔的圆柱形部段接合。衬套的平坦部段与销孔的平坦部段接合。

Description

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内燃发动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内燃发动机在气缸内燃烧空气和燃料混合物来驱动活塞,其产生驱动扭矩。在火花点火发动机中,火花引发被提供至气缸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在压缩点火发动机中,气缸中的压缩燃烧被提供至气缸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活塞中的每个通常包括活塞冠、侧板和活塞裙部。随着空气/燃料混合物在气缸内燃烧,燃烧作用力作用在活塞冠上以驱动活塞。侧板通常限定出一对用于接收肘节销(wrist pin)的销孔。肘节销将活塞联接至连杆,所述连杆将活塞连接至曲轴。因此,随着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曲轴旋转以产生驱动扭矩。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基本概要,而不是对其整个范围或者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衬套。活塞包括活塞裙部、侧板和活塞冠。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销孔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内表面。衬套被固定在销孔内,并具有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外表面。衬套的圆柱形部段与销孔的圆柱形部段接合。衬套的平坦部段与销孔的平坦部段接合。
本公开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其包括活塞裙部、侧板和活塞冠,所述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所述销孔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内表面;和
衬套,其固定在所述销孔内,并具有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外表面,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与所述销孔的圆柱形部段接合,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与所述销孔的平坦部段接合。
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它们沿着所述衬套的长度在所述衬套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衬套的第二端部之间延伸。
3.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在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具有第一壁厚,并在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在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中部具有第二壁厚。
4.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不同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5.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小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6.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8。
7. 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的比值处于0.6~0.8的范围内。
8.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等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9. 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具有第三壁厚,其大于所述衬套在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10.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销孔的平坦部段定位成邻近所述侧板的端部表面。
11.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销孔的平坦部段位于与所述侧板的端部表面正交的平面内。
1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销孔的圆柱形部段具有内径,并且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具有等于所述销孔的内径的外径。
13.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使用干涉配合固定在所述销孔内。
14.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沿着所述衬套的周缘在第一点处具有第一长度,并且沿着所述衬套的周缘在不同于第一点的第二点处具有第二长度。
15. 如技术方案14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第二长度不同于所述衬套的第一长度。
16. 一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其包括活塞冠、侧板和活塞裙部,所述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所述销孔具有非圆柱形的内表面;和
衬套,其固定在所述销孔内,并具有与所述销孔的非圆柱形内表面接合的非圆柱形外表面。
17. 如技术方案16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销孔具有椭圆形内周缘,并且所述衬套具有与所述销孔的椭圆形内周缘匹配的椭圆形外周缘。
18. 一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其包括活塞裙部、侧板和活塞冠,所述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所述销孔具有内表面;和
衬套,其固定在所述销孔内,所述衬套的长度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所述衬套的外表面沿着所述衬套的长度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方向和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向内渐缩。
19. 如技术方案18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外表面沿着所述衬套的长度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者上向内渐缩。
20. 如技术方案19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外表面从所述衬套的长度的中间点向内渐缩至所述第一端部,并从所述衬套的长度的中间点向内渐缩至所述第二端部。
其它应用领域将从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变得清楚明了。本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旨在只用于例示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描述的附图只用于例示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活塞组件的第一透视图;
图2是第一活塞组件的第二透视图;
图3是第一活塞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活塞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活塞组件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活塞组件的侧视图;并且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活塞组件的透视图。
相应的附图标记在全部附图中表示相应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示例性实施例被提供来使得本公开将是公开充分的,并且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公开的范围。众多具体细节被给出,例如具体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用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并非必须采用这些具体细节,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都不应该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工艺、众所周知的装置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一”、“一个”、“该”等单数形式可以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的相反指示。术语“包含”、“含有”、“包括”和“具有”是开放性的,因此表明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步骤、工艺和操作不应解释为必需以所论述或者示出的特定顺序来执行,除非被特别表明为执行顺序。还应该明白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替代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者层“上”、或“接合至”、“连接至”或者“联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层时,它可以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层上、或直接接合、连接或者联接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者层上、或“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者“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层时,可以不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语也应该以相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举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虽然在本文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比如“第一”、“第二”和其它序数词等术语并不暗示序列或者顺序,除非上下文有明确说明。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而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空间上相对的术语,比如“内”、“外”、“下方”、“以下”、“下”、“上方”、“上”等,以便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与其它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可以旨在包含使用或者操作中的装置的除了图中示出的取向之外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以下”或者“下方”的元件于是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的术语“以下”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这两个取向。装置可以按其它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它取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上相对的描述词应被相应地解释。
活塞通常包括形成燃烧碗的活塞冠、活塞裙部、和侧板,所述侧板限定出一对相对于活塞的中心轴线设置成180度分开的销孔。肘节销被插入销孔中,以将活塞联接至连杆。在某些发动机中,衬套被插入销孔中,以增加燃烧碗的基部和碗部边缘的强度。
在发动机操作期间,衬套可在销孔内旋转,其可导致发动机失效。例如,衬套的旋转可在衬套与销孔之间造成摩擦,其可在衬套与销和销孔之间导致磨损(即,材料转移)、噪声、发热,并最终导致活塞的结构失效。衬套还可能相对于销孔横向地移动,这可导致不受支承的和/或不相等的销孔载荷,并最终导致活塞的结构失效。
根据本公开的活塞组件可包括抗旋转特征,其防止衬套在销孔内发生旋转。在一个示例中,销孔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并且衬套的外表面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衬套上的外表面的平坦部段与销孔上的内表面的平坦部段之间的接合防止衬套在销孔内发生旋转。
在另一示例中,销孔的内表面具有非圆形(例如,椭圆形)周缘,并且衬套的外表面具有与销孔的非圆形周缘匹配的非圆形周缘。因此,销孔的内表面具有非圆柱形形状,并且衬套的外表面具有非圆柱形形状。衬套的非圆柱形外表面与销孔的非圆柱形内表面之间的接合防止衬套在销孔内发生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活塞组件可包括抗平移特征,其防止衬套相对于销孔横向地移动。例如,销孔的内表面和衬套的外表面可渐缩。销孔的内表面可朝销孔的第一端部向内渐缩,以防止衬套横向地移动超过第一端部。在多个不同实施方式中,销孔的内表面和衬套的外表面可包括双锥部,以防止衬套横向地移动超过销孔的任一端部。
参考图1-3,活塞组件10包括活塞12和一对衬套14(只示出一个)。活塞12可由比如铝或钢等金属形成。活塞12沿着纵向轴线x在第一端部16与第二端部18之间延伸。活塞12包括活塞冠20、侧板21(只示出一个)和活塞裙部22。
活塞冠20形成燃烧碗24,并具有顶表边缘26、碗部边缘28、在顶表边缘26与碗部边缘28之间延伸的上冠表面30、和相对于碗部边缘28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碗部或基部32。顶表边缘26和碗部边缘28可被倒圆,如图所示。基部32可具有凹状或碗状形状,如图所示。
活塞裙部22包括空心圆柱体34,并从活塞冠20延伸至活塞12的第二端部18。侧板21中的每个具有外表面36和内表面38,并限定出销孔40,其沿着纵向轴线y延伸穿过外表面36和内表面38。另外,侧板21中的每个具有设置在活塞12的第二端部18处的下表面42。
两个销孔40相对于活塞12的纵向轴线x定位成彼此180度分开。销孔40中的每个具有内表面44,其包括圆柱形部段46和平坦部段48。内表面38的圆柱形部段46具有内径D1。
衬套14中的每个被构造成固定在销孔40之一内。衬套14可由金属比如青铜、黄铜、镍、铜或其组合形成。衬套14中的每个包括空心圆柱体50,并沿着纵向轴线y在第一端部52与第二端部54之间延伸。另外,衬套14中的每个具有内表面56和外表面58。内表面56是圆柱形的,并具有内径D2。
外表面58包括圆柱形部段60和平坦部段62。外表面58的圆柱形部段60具有外径D3。衬套14中的每个在圆柱形部段60处具有壁厚T1,并在平坦部段62处具有壁厚T2。壁厚T1等于内径D2与外径D3之间的差值的一半。当衬套14安装在销孔40时,衬套14的外径D3可等于销孔40的内径D1。另外,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可与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表面56接合,以产生干涉或压入配合。
衬套14中的每个的平坦部段62被构造成与销孔40中的每个的平坦部段48相符并接合。衬套14的平坦部段62与销孔40的平坦部段48之间的接合防止衬套14相对于销孔40发生旋转。衬套14的平坦部段62具有上边缘64、下边缘66、和在上边缘64与下边缘66之间延伸的高度H。
在衬套14的平坦部段62处,内表面56是圆柱形的,而外表面58是平坦的。因此,平坦部段62处的壁厚围绕衬套14的周缘变化。壁厚T2对应于平坦部段62的高度H的中间点。在所示示例中,壁厚T2小于壁厚T1。因此,衬套14的壁厚从高度H的中间点处的壁厚T2增加至上边缘和下边缘64、66处的壁厚T1。
壁厚T2可小于壁厚T1,这是在平坦部段62通过从衬套14中的每个去除材料而形成时,其可能发生在衬套14通过机械加工形成时。在多个不同实施方式中,比如在衬套14通过挤出或铸造形成时,可通过向衬套14中的每个添加材料而形成平坦部段62。因此,衬套14的壁厚可从高度H的中间点处的壁厚T2增加至衬套14在上边缘和下边缘64、66处的壁厚,其可大于壁厚T1。
衬套14中的每个的长度沿着纵向轴线y在第一端部52与第二端部54之间延伸。衬套14中的每个的长度可围绕衬套14的周缘变化。例如,衬套14中的每个可在衬套14的最高点处具有第一长度L1,并在衬套14的最低点处具有第二长度L2。长度L1可大于长度L2。
衬套14可被使用来增加燃烧碗24的强度,特别是在碗部边缘28和基部32处,燃烧碗24中的最高应力趋于发生在这里。燃烧碗24中的应力趋于在燃烧作用力作用在燃烧碗24上时的动力冲程期间为最高。衬套14可以被设计成具有充分的环向强度,以在燃烧负荷下支承燃烧碗24。
衬套14中的每个的平坦部段62的尺寸可取决于衬套14的所需环向强度。衬套14的环向强度可受衬套14的外径D3和衬套14在衬套14的圆柱形部段60处的壁厚T1的影响。对于给定壁厚T1,随着外径D3减小,衬套14的平坦部段62处的壁厚T2可能被减小达更大的量。对于给定外径D3,随着壁厚T1增大,平坦部段62处的壁厚T2可能被减小达更大的量。
在一个示例中,衬套14的外径D3为39毫米(mm),衬套14的长度L2为22mm,并且圆柱形部段60处的壁厚T1为2.5mm。如果平坦部段62处的壁厚T2为2.0mm,则平坦部段62的高度H为大约9mm,并且平坦部段62的面积为大约198平方毫米(mm2)。在该示例中,壁厚T2可以被减小至1.5mm,而同时在衬套14中维持足够的环向强度。因此,壁厚T1与壁厚T2的比值可以小于或等于0.8和/或处于0.6~0.8的范围内。
衬套14中的每个可限定出沟槽68和凹口70,并且销孔40中的每个限定出凹口72,其在衬套14被插入到销孔40中时与凹口70对齐。沟槽68可被构造成接收c形夹(未示出),其防止肘节销(未示出)相对于销孔40的横向移动。凹口70、72为撬动工具提供间隙,以将c形夹撬出到沟槽68之外,来去除肘节销,以便例如在维修期间拆开活塞组件10。
在组装活塞组件10之前,衬套14可以被冷冻,以减小衬套14的尺寸。然后可以将衬套14插入到销孔40中。随着衬套14的温度增加,衬套14可以膨胀,以在衬套14的外径D3与销孔40的内径D1之间产生压入配合或干涉配合。
一旦衬套14被固定在销孔40内后,可以将肘节销插入穿过衬套14之一,并且可以将c形夹插入衬套14的另一个中的沟槽68中。然后可以将肘节销插入穿过连杆(未示出)中的销孔,并进入衬套14的另一个中,直到肘节销接触c形夹。然后可以向第一个衬套14的沟槽68中插入c形夹。进而,肘节销被捕获在c形夹之间,并被保持在衬套14中。
参考图4,活塞组件100类似于活塞组件10,但平坦部段62的位置除外。在活塞组件10中,平坦部段62位于衬套14的侧面上,处于衬套14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中部。相反,在活塞组件100中,平坦部段62位于衬套14的底部处。因此,平坦部段62的中间点处于衬套14的最低点处。
将平坦部段62定位在衬套14的底部处允许活塞12在销孔40与下表面42之间的部段厚度T3增大。如果平坦部段62处的壁厚T2小于圆柱形部分60处的壁厚T1,则部段厚度T3可增大达壁厚T1与壁厚T2之间的差值。增大部段厚度T3会使活塞12在销孔40与下表面42之间的部分的强度增大。
在前述示例中,部段厚度T3每增大0.5mm,指示活塞12的强度的安全系数可以增大达10%。当安全系数大于1时,活塞12在操作期间可能不会经历结构失效。安全系数可以在最初从分析上导出,并通过实验来确认。
参考图5,活塞组件105类似于活塞组件100,但壁厚T1、T2之间的关系除外。在活塞组件100中,壁厚T2小于壁厚T1,这可以发生在通过从衬套14中的每个去除材料来形成平坦部段62时。在活塞组件105中,壁厚T2等于壁厚T1,这可以发生在通过向衬套14中的每个添加材料来形成平坦部段62时。因此,衬套14在平坦部段62的边缘64、66处的壁厚大于壁厚T1。
当壁厚T2等于壁厚T1并且衬套14在平坦部段62的边缘64、66处的壁厚大于壁厚T1时,活塞12在平坦部段62处的部段厚度T3可被减小。活塞12在平坦部段62处的部段厚度T3可被减小达壁厚T1与衬套14在边缘64、66处的壁厚之间的差值。减小活塞12在平坦部段62处的部段厚度T3会减小活塞12的质量,这可以改善曲轴支承载荷和润滑。例如,减小往复运动质量可以增大油膜在支承壳与曲柄轴颈之间的界面处中的厚度,因为存在更少的支承载荷来将油挤压到界面之外。
另外,如果平坦部段62如图4中示出那样位于衬套14的底部处,并且部段厚度T3被减小以形成销孔40的平坦部段48,则活塞12的下表面42可被升高。这在活塞12处于其被称为下死点(BDC)的曲柄旋转的最低位置时,允许活塞12的下表面42与曲轴配重之间的间隙量增大。进而,可以向曲轴配重添加更多重量并且可以向外部配重(例如,飞轮和扭转阻尼器)添加更少重量,这可以改善发动机内部平衡。
参考图6,活塞组件110类似于活塞组件10,但例外的是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周缘以及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周缘是非圆形的而不是圆形的。换言之,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具有非圆柱形形状,并且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表面44具有非圆柱形形状。另外,销孔40中的每个上的平坦部段48以及衬套14中的每个上平坦部段62被省略。然而,衬套14的外表面58与销孔40的内表面44之间的接合防止衬套14在销孔40内发生旋转。
在所示示例中,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周缘以及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周缘是椭圆形的。因此,衬套14的中的每个的空心圆柱体50可以被描述为空心椭圆形柱体。在另一些示例中,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周缘以及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周缘可具有比如矩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或八边形等非圆形形状。
参考图7,活塞组件120类似于活塞组件10,但例外的是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从长度L1、L2的相应中间点M1、M2向内渐缩至第一和第二端部52、54。外表面58包括从中间点M1、M2到第一端部52的第一锥部122以及从中间点M1、M2到第二端部54的第二锥部124。因此,衬套14的壁厚T1从中间点M1、M2处的最大壁厚减小至第一和第二端部52、54处的最小壁厚。另外,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表面44渐缩,以匹配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上的第一和第二锥部122、124。
第一锥部122防止衬套14横向移动超过活塞12的内表面38。第二锥部124防止衬套14横向移动超过活塞12的外表面36。在多个不同实施方式中,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以及销孔40中的每个的内表面44可以包括单锥部而不是在图6中示出的双锥部。单锥部可以沿着衬套14中的每个以及销孔40中的每个的整个长度或只沿着其一部分延伸。例如,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可以朝第一端部52向内渐缩,并且销孔40可包括相应的内向锥部,以防止横向移动超过活塞12的外表面36。在另一示例中,衬套14中的每个的外表面58可以朝第二端部54向内渐缩,并且销孔40可包括相应的内向锥部,以防止横向移动超过活塞12的内表面38。
前面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例示和描述目的而提供的。其并非旨在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个体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局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能够在所选实施例中使用,即使没有被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也可以按多种方式做出变型。这些变型不能视为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些修改都旨在被包括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 一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其包括活塞裙部、侧板和活塞冠,所述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所述销孔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内表面;和
衬套,其固定在所述销孔内,并具有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具有包括圆柱形部段和平坦部段的外表面,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与所述销孔的圆柱形部段接合,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与所述销孔的平坦部段接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它们沿着所述衬套的长度在所述衬套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衬套的第二端部之间延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在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具有第一壁厚,并在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在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中部具有第二壁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不同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小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8。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的比值处于0.6~0.8的范围内。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组件,其中,所述衬套的平坦部段处的第二壁厚等于所述衬套的圆柱形部段处的第一壁厚。
9. 一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其包括活塞冠、侧板和活塞裙部,所述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所述销孔具有非圆柱形的内表面;和
衬套,其固定在所述销孔内,并具有与所述销孔的非圆柱形内表面接合的非圆柱形外表面。
10. 一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其包括活塞裙部、侧板和活塞冠,所述侧板限定出用于接收肘节销的销孔,所述销孔具有内表面;和
衬套,其固定在所述销孔内,所述衬套的长度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所述衬套的外表面沿着所述衬套的长度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方向和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向内渐缩。
CN201410091789.6A 2013-03-13 2014-03-13 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Pending CN1040477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01629 2013-03-13
US13/801,629 US20140260961A1 (en) 2013-03-13 2013-03-13 Piston Pinbore Busing With Anti-Rotation Fea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7755A true CN104047755A (zh) 2014-09-17

Family

ID=5141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1789.6A Pending CN104047755A (zh) 2013-03-13 2014-03-13 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60961A1 (zh)
CN (1) CN104047755A (zh)
DE (1) DE102014102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8785A2 (en) * 2008-06-24 2010-01-21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Wrist pin, connecting rod, piston and piston assembly therewith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nd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4005876B (zh) * 2014-05-26 2017-01-18 滨州东海龙活塞有限公司 一种螺纹焊接式整体锻钢活塞
US10041592B2 (en) * 2016-09-01 2018-08-07 Western Distributing Company Interlocking piston butt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1912E (fr) * 1962-07-03 1963-11-29 Pistons auto-variateurs de rapport volumétrique avec axes élastiques amortisseurs
DE4008242A1 (de) * 1990-03-15 1991-09-19 Mahle Gmbh Tauchkolben fuer verbrennungsmotoren fuer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
CN1668866A (zh) * 2002-07-11 2005-09-14 玛勒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中的活塞
US7240584B1 (en) * 1998-12-11 2007-07-10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Connecting rod with profiled bore for increased load capability
CN201377360Y (zh) * 2009-04-16 2010-01-06 王卫东 一种能对活塞销孔衬套定位的内燃机活塞
US7713022B2 (en) * 2007-03-06 2010-05-11 United Technologies Operations Small radial profile shroud for variable vane structure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4010A (en) * 1976-12-20 1978-11-07 Dana Corporation Piston pin bore and method of finishing
WO2010008785A2 (en) * 2008-06-24 2010-01-21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Wrist pin, connecting rod, piston and piston assembly therewith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nd assembling the same
WO2011093430A1 (ja) * 2010-01-29 2011-08-0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EP2515010B1 (en) * 2011-04-21 2016-09-28 Caterpillar Motoren GmbH & Co. KG Small end bushing, piston and bushing-piston-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1912E (fr) * 1962-07-03 1963-11-29 Pistons auto-variateurs de rapport volumétrique avec axes élastiques amortisseurs
DE4008242A1 (de) * 1990-03-15 1991-09-19 Mahle Gmbh Tauchkolben fuer verbrennungsmotoren fuer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
US7240584B1 (en) * 1998-12-11 2007-07-10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Connecting rod with profiled bore for increased load capability
CN1668866A (zh) * 2002-07-11 2005-09-14 玛勒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中的活塞
US7713022B2 (en) * 2007-03-06 2010-05-11 United Technologies Operations Small radial profile shroud for variable vane structure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201377360Y (zh) * 2009-04-16 2010-01-06 王卫东 一种能对活塞销孔衬套定位的内燃机活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02586A1 (de) 2014-09-18
US20140260961A1 (en)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220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812202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668377B2 (ja) 低いコンプレッションハイトを有する、頑丈かつ軽量のピストンおよびその構成方法
EP2946100B1 (en) Piston and method of making a piston
CN104047755A (zh) 具有抗旋转特征的活塞销孔衬套
US6923153B2 (en) Piston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having phosphatized bushingless connecting rod and profiled piston pin
CN100538055C (zh) 具有不对称销孔槽布置的活塞
US20150219042A1 (en) Piston with abradable coating to generate appropriate contact geometry on running surface
CN104131909A (zh) 内燃机的活塞
EP1697662B1 (en) Phosphatized and bushingless piston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having an internal gallery and profiled piston pin
JP2006275002A (ja) 内燃機関用ピストン
US10494959B2 (en) Camshaft with detachable bearing journals
US7461583B2 (en) Variable tension ring mechanism
CN104165179A (zh) 一种活塞连杆
CN107636276A (zh) 四冲程内燃发动机以及用于该发动机的活塞
CN115388082B (zh) 内燃机
CN204783310U (zh) 活塞连杆组件
CN205779289U (zh) 割草机活塞
JP2013083321A (ja) ピストン
CN201627910U (zh) 用于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往复运动元件及其设备
JPH03953A (ja) 内燃機関用ピストンピンの潤滑構造
RU89644U1 (ru) Шаровой шарнир
CN203847685U (zh) 一种石油打井活塞
JP2013245599A (ja) 内燃機関用ピスト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