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4009B - 台车的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台车的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4009B
CN104044009B CN201310078707.XA CN201310078707A CN104044009B CN 104044009 B CN104044009 B CN 104044009B CN 201310078707 A CN201310078707 A CN 201310078707A CN 104044009 B CN104044009 B CN 10404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emale seat
male
slo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87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4009A (zh
Inventor
黄秋逢
黄庆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787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44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4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4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4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台车的供气系统,其包括轨道及台车,其中该轨道一侧设有复数母座,其母座设有以第一连接部连通供气管线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另一侧设有具开口的导气槽,母座顶部设有对接部,轨道上设有底部具复数车轮且上方搭载工作装置的台车,台车侧边设有下方末端具公头的移动装置,其公头设有以第二连接部连通导气管线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另一侧下方连通设有插槽,让台车以复数车轮于轨道移动后,以移动装置下移让公头与母座对接,便可供应气体给工作装置,因导气管线长度缩短、数量减少且不会受到限制,台车便可移动至各工站以进行全自动化处理,进而达到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线的目的。

Description

台车的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车的供气系统,尤指台车利用轨道移动,并以移动装置带动公头对接于轨道一侧的母座,让气体经由母座及公头供应给台车上的工作装置进行运作,以简化管线长度与数量及机台结构,且台车可移动到任一工站,如此达到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线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度及生活与消费型态的改变,现今市场上便出现有许多不同型式、设计或功效的产品,但不论是何种产品,其都需要经由工厂进行生产制造,而产品的生产速度及成本便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跟随着技术的精进,以前许多的生产步骤都是利用人力进行处理,但现今都已改为利用机台进行处理,对于工厂来说,最好是可以改善为全自动化处理,因为相较于人力处理,自动化处理具有合格率提高、长时间作业、加工速度快、管理容易及成本低廉等多种优点。
然而,就现今的技术来说,一些小尺寸元件且结构及加工简单的产业中,工厂都已经自动化了,但仍有一些结构及加工复杂的产业,或是具有原因而只能使用人工处理的工序的产品,其工厂仍然是需要众多人力,其中尤其是加工复杂的产业,即便工厂已经是利用机台进行处理了,但机台一般有分为电动或气动等类型,若电动机台还能利用马达进行带动或导电结构进行电力传输,其设计上较容易,但若是具有气动结构的机台,因为气动结构都需要设有气体压缩机,再通过管线让气体压缩机的气体传导至机台,由于管线为了避免压迫、方便更换及随着气动构件移动的关系大多设置在机台外部,所以为了避免管线过长且垂置于地面或其他地方而让工作人员或推车等压迫而阻断气体,所以一般的气动机台大多是固定不动的,且其气动构件的位移距离也都较短。
所以,在现今许多工厂内,都是利用人力及推车在各工站间搬运未完成品,尤其是需要利用真空吸盘来吸取移动未完成品的工站,不仅需在各工站都设置真空吸盘装置,且搬运上因需重复的搬上及搬离推车导致运输上十分麻烦且耗时很多,且若让整条生产线都自动化,工厂内将会布满管线,且又会有管线缠绕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气动机具无法在各工站间移动又供应气体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台车的供气系统的发明专利诞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车的供气系统,解决现有气动机具无法在各工站间移动又供应气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及台车,其中:
该轨道一侧设有复数母座,每一个母座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邻近外部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该进气通道另一侧连通设有导气槽,该导气槽一侧设有连通上方外部的开口,且该开口的直径小于该导气槽的直径,该导气槽底部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上方设有受其推抵而塞住该开口的活塞,该母座顶部设有具有对接面的对接部,该母座的对接面呈锥槽或弧凹槽,该第一连接部接设有连通该进气通道以供应气体进入的供气管线;
该台车底部设有抵持于轨道进行转动的复数车轮,该台车上再搭载有工作装置,该台车侧边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在该台车下方的移动装置末端装设有对接于该母座的公头,该公头设有连通外部及供该母座对接后与该开口形成连通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邻近外部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该出气通道另一侧下方连通设有供该母座对接部插入的插槽,该插槽具有与该母座的对接面相抵接的对接面,且该公头的对接面呈与该母座的对接面配合的锥状或弧凸状,该公头在正对该插槽的出气通道处设有抵推元件,该抵推元件底部设有伸入该插槽内的推抵端,且该推抵端能够在该移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垂直该出气通道的方向运动以推抵该活塞,该第二连接部接设有连通该出气通道以供气体送出的导气管线。
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中:该台车所设工作装置是机械手臂或真空吸盘。
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中:该活塞外径小于该导气槽的内径且大于该开口的内径,该推抵端的外径小于该开口内径,该推抵端的长度大于该活塞顶部与该开口顶部的距离。
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中:该导气槽连接开口处设有供该活塞紧抵的垫圈,该抵推元件由该公头顶部穿入至该出气通道内,且该抵推元件与该公头之间也设有垫圈。
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为管状且凸设于该母座顶部以外的一侧,该第二连接部为管状且凸设于该公头在底部以外的一侧。
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呈具有内螺纹的槽状,该供气管线先接设具有外螺纹的供气接头,再以供气接头锁固于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呈具有内螺纹的槽状,该导气管线先接设具有外螺纹的导气接头,再以该导气接头锁固于该第二连接部。
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中:该母座对接部的对接面或该公头插槽的对接面设置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台车利用轨道移动到各工站后,以移动装置带动公头下移并对接于母座,便可让供气管线所供应的气体经过母座、公头及导气管线供应至台车上的工作装置,因而可缩减管线长度及减少设置数量,且又不会有限制及缠绕或气压降低的问题,便可简化机台或运输机具并让台车可移动到任一工站,进而达到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线的目的。
该母座的导气槽设有弹性元件及活塞,凭借弹性元件推抵活塞来塞住开口,让公头与母座尚未对接时,母座内的气体不会外泄,且公头对接时抵推元件又会抵推活塞下移让气体流通,进而可达到动作简单且节省气体使用量的目的。
该母座对接部或公头插槽的对接面设置垫圈,且导气槽连接开口处设有垫圈,抵推元件与公头之间也设有垫圈,凭借垫圈弹性挤压变形来塞住可能产生空隙处,进而达到防止气体外泄及工作装置顺利运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母座与公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母座与公头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母座与公头对接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母座与公头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母座与公头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轨道;11、母座;1123、活塞;111、进气通道;113、对接部;1111、第一连接部;1131、对接面;112、导气槽;12、供气管线;1121、开口;121、供气接头;1122、弹性元件;2、台车;21、复数车轮;242、插槽;22、工作装置;2421、对接面;23、移动装置;243、抵推元件;24、公头;2431、推抵端;241、出气通道;25、导气管线;2411、第二连接部;251、导气接头;3、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台车的供气系统包括轨道1及台车2;其中:
该轨道1一侧设有复数母座11,其母座11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通道111,进气通道111邻近外部一端再设有第一连接部1111,进气通道111另一侧则连通设有导气槽112,导气槽112另一侧则设有连通上方外部的开口1121,母座11顶部设有具有对接面1131的对接部113,再于第一连接部1111接设有连通进气通道111以供应气体进入的供气管线12。
该台车2底部设有抵持于轨道1进行转动的复数车轮21,台车2上再搭载有工作装置22,其工作装置22可为机械手臂或真空吸盘,台车2侧边再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23,位于台车2下方的移动装置23末端装设有对接于母座11的公头24,其公头24设有连通外部及供母座11对接后与开口1121形成连通的出气通道241,出气通道241邻近外部一端再设有第二连接部2411,出气通道241另一侧下方连通设有供母座11对接部113插入的插槽242,插槽242具有与母座11对接面2421相抵接的对接面2421,再于第二连接部2411接设有连通出气通道241以供气体送出的导气管线25。
上述的母座11的对接部113及公头24的插槽242可呈相对应的锥状与锥槽、弧凸状与弧凹槽或凸柱状与凹槽,其仅具供母座11与公头24可确实且稳固的对接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台车的供气系统使用时,为将台车2放置于轨道1上,并让复数车轮21接触轨道1来转动使台车2移动,台车2移动到工站处之后,其台车2所设公头24为对正轨道1一侧母座11,此时,移动装置23便会启动下移以带动公头24位移与母座11对接,公头24以插槽242供母座11的对接部113插入并完成抵接后,母座11的导气槽112便会通过开口1121与公头24的出气通道241形成连通,此时,便可利用供气管线12将气体导入进气通道111,气体经过导气槽112及开口1121后进入公头24的出气通道241,再由出气通道241进入导气管线25,导气管线25为连接至工作装置22,则气体及电力便可供应给工作装置22进行作业(如供真空吸盘物体吸取或供气动装置进行移动);而作业完成后,台车2的移动装置23则上移回到原位,让公头24脱离轨道1的母座11,的后台车2便可利用复数车轮21进行转动,让台车2移动到下一个工站,再与下一个工站的母座11进行对接及作业。
由于工作装置22装设于台车2进行运作时,其导气管线25仅由公头24连接至工作装置22,而不须长到台车2可带动导气管线25位移到轨道1上任一位置,所以在工厂生产线自动化时,因为是利用母座11与公头24对接来供应气体,所以不会有导气管线25长度限制、管线缠绕、管线设置位置限制及气压降低等问题,其轨道1便可铺设经过多个工站,让台车2可直接从第一个工站经过多个工站移动到最后一个工站,其不仅可取代人力作业并达到一贯化作业的效果,且机台或运输机具也可简化,更可减少管线的设置数量及长度,进而达到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线的目的。
上述的轨道1及台车2,其可于轨道1旁边、轨道1内侧或台车2上方设有导电线或导电条,台车2则于下方车轮21周遭或上方设有接触导电线或导电条来传导电力的导电杆或导电轮,如此让台车2不论停止或位移都可具有电力,并可利用电力来驱动相关装置来带动车轮21转动,也可将电力传输给工作装置22以供其运作,然而导电技术具有多种态样且其为现有技术,该细部构成非本案发明要点,兹不再赘述,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请参阅图2、图4、图5、图6、图7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母座11可直接成型有进气通道111连接导气槽112,且母座11与公头24对接后导气槽112的开口1121直接连通公头24的出气通道241,让预设供气设备(图中未示出)所产生的气体,经由母座11连接的供气管线12直接流通进入公头24,并由公头24连接的导气管线25排出,而公头24与母座11分离后,则让预设供气设备停止供气;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母座11的导气槽112内则进一步设有大于开口1121的导气槽112,其导气槽112底部设有弹性元件1122,弹性元件1122上方设有受其推抵而塞住开口1121的活塞1123(如球型或倒T型等),且活塞1123外径小于导气槽112的内径且大于开口1121的内径,而公头24则于对正插槽242的出气通道241处设有具较小外径的抵推元件243,其抵推元件243底部设有伸入插槽242内的推抵端2431,且推抵端2431的外径小于开口1121内径,推抵端2431的长度大于活塞1123顶部与开口1121顶部的距离。
上述另一实施例中,当公头24与母座11对接后,其抵推元件243的推抵端2431为插入开口1121并推抵活塞1123下移同时压缩弹性元件1122产生弹性变形,因活塞1123离开开口1121位移到距较大内径的导气槽112中,所以由进气通道111进入导气槽112的气体,便可由活塞1123周遭与导气槽112之间之间隙朝上流动至开口1121,而抵推元件243又没有塞住开口1121顶部,所以气体便可流入出气通道241再经由导气管线25供应给工作装置22;而公头24与母座11分离后,因为推抵端2431退出开口1121且离开活塞1123,所以弹性元件1122便会推抵活塞1123再次塞住开口1121,导气槽112内部的气体便不会外泄,便具有对接后供应气体而分离时气体不会外泄的效果,进而可达到动作简单且节省气体使用量的目的。
另,该母座11可于顶部以外一侧设有延伸到外部的管状第一连接部1111,公头24可于底部以外一侧设有延伸到外部的管状第二连接部2411,管状的第一连接部1111及第二连接部2411便可分别与供气管线12及导气管线25固接;此外,母座11也可于进气通道111外部一端设有具内螺纹的槽状第一连接部1111,供气管线12则先接设有具外螺纹的供气接头121,再以供气接头121锁固于第一连接部1111,公头24也可于出气通道241一端设有具内螺纹的槽状第二连接部2411,导气管线25则先接设有具外螺纹的导气接头251,再以导气接头251锁固于第二连接部2411,其仅具供供气管线12及导气管线25固接于母座11及公头24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再者,该母座11与公头24对接后为进行气体传输,所以若出现空隙便会让气体外泄,不仅可能让流至工作装置22的气体量不足,也可能让气体压力不足,导致工作装置22无法顺利运作,是以,便需在母座11对接部113的对接面1131或公头24插槽242的对接面2421设置垫圈3,且导气槽112连接开口1121处也设有垫圈3,使弹性元件1122推抵活塞1123后紧抵垫圈3;且抵推元件243若由公头24顶部穿入至出气通道241内,则抵推元件243与公头24之间也需设有垫圈3,凭借垫圈3弹性挤压变形的特性,来塞住可能产生空隙处,进而达到防止气体外泄及工作装置22顺利运作的目的。
上述母座11的进气通道111及导气槽112可呈弯折状或垂直状,或呈直线状但让进气通道111小于导气槽112内径;该出气通道241则延伸至插槽242上方,出气通道241及插槽242可呈弯折状或垂直状,且仅能于出气通道241未设置抵推元件243时,让出气通道241及插槽242呈直线状,其仅具供气体流通且不会影响抵推元件243装设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本发明的台车的供气系统于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
(一)该台车2于轨道1上移动至公头24对正母座11后,便可利用移动装置23带动公头24下移并与母座11对接,则供气管线12所供应的气体便可经过母座11、公头24及导气管线25供应至台车2上的工作装置22,由于导气管线25的长度不须长到台车2可带动其位移到轨道1上任一位置,所以不会有导气管线25长度限制、管线缠绕、管线设置位置限制及气压降低等问题,轨道1及台车2可直接从第一个工站经过多个工站移动到最后一个工站,其不仅可取代人力作业并达到一贯化作业的效果,且机台或运输机具也可简化,更可减少管线的设置数量及长度,进而达到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线的目的。
(二)该母座11的导气槽112设有弹性元件1122及位于其上方活塞1123,凭借活塞1123受弹性元件1122推抵而塞住开口1121,让公头24未与母座11对接时,其母座11内的气体不会外泄,且公头24对接后,又会以抵推元件243抵推活塞1123下移让气体进入公头24内,进而可达到动作简单且节省气体使用量的目的。
(三)该母座11对接部113的对接面1131或公头24插槽242的对接面2421设置垫圈3,且导气槽112连接开口1121处也设有垫圈3,抵推元件243与公头24之间也设有垫圈3,凭借垫圈3弹性挤压变形来塞住可能产生空隙处,进而达到防止气体外泄及工作装置22顺利运作的目的。
故,本发明为主要针对台车的供气系统,而可将轨道1于侧边设有供供气管线12连接的母座11,轨道1上设置的台车2则设有复数车轮21以便于轨道1上进行移动,台车2上设有工作装置22,台车2一侧设有移动装置23及位于其下方末端的公头24,如此让导气管线25仅连接到工作装置22以缩短管线长度,且台车2可移动任一工站,以达到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线为主要保护重点,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及台车,其中:
该轨道一侧设有复数母座,每一个母座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邻近外部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该进气通道另一侧连通设有导气槽,该导气槽一侧设有连通上方外部的开口,且该开口的直径小于该导气槽的直径,该导气槽底部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上方设有受其推抵而塞住该开口的活塞,该母座顶部设有具有对接面的对接部,该母座的对接面呈锥槽或弧凹槽,该第一连接部接设有连通该进气通道以供应气体进入的供气管线;
该台车底部设有抵持于轨道进行转动的复数车轮,该台车上再搭载有工作装置,该台车侧边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在该台车下方的移动装置末端装设有对接于该母座的公头,该公头设有连通外部及供该母座对接后与该开口形成连通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邻近外部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该出气通道另一侧下方连通设有供该母座对接部插入的插槽,该插槽具有与该母座的对接面相抵接的对接面,且该公头的对接面呈与该母座的对接面配合的锥状或弧凸状,该公头在正对该插槽的出气通道处设有抵推元件,该抵推元件底部设有伸入该插槽内的推抵端,且该推抵端能够在该移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垂直该出气通道的方向运动以推抵该活塞,该第二连接部接设有连通该出气通道以供气体送出的导气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台车所设工作装置是机械手臂或真空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活塞外径小于该导气槽的内径且大于该开口的内径,该推抵端的外径小于该开口内径,该推抵端的长度大于该活塞顶部与该开口顶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气槽连接开口处设有供该活塞紧抵的垫圈,该抵推元件由该公头顶部穿入至该出气通道内,且该抵推元件与该公头之间也设有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为管状且凸设于该母座顶部以外的一侧,该第二连接部为管状且凸设于该公头在底部以外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呈具有内螺纹的槽状,该供气管线先接设具有外螺纹的供气接头,再以供气接头锁固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呈具有内螺纹的槽状,该导气管线先接设具有外螺纹的导气接头,再以该导气接头锁固于该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母座对接部的对接面或该公头插槽的对接面设置垫圈。
CN201310078707.XA 2013-03-12 2013-03-12 台车的供气系统 Active CN104044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8707.XA CN104044009B (zh) 2013-03-12 2013-03-12 台车的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8707.XA CN104044009B (zh) 2013-03-12 2013-03-12 台车的供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4009A CN104044009A (zh) 2014-09-17
CN104044009B true CN104044009B (zh) 2016-08-03

Family

ID=5149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8707.XA Active CN104044009B (zh) 2013-03-12 2013-03-12 台车的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44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325B (zh) * 2015-07-09 2017-05-17 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生产线上不间断供气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4497A (en) * 1988-07-22 1990-10-2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orkpiece being conveyed
JPH11295060A (ja) * 1998-04-06 1999-10-29 Ricoh Co Ltd 円筒形ワークの表面品質自動検査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173331A (ja) * 2000-12-06 2002-06-21 Chugai Ro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のカート式処理設備
CN101166602A (zh) * 2005-03-03 2008-04-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装配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34657A (zh) * 2009-10-06 2011-04-27 中外炉工业株式会社 工件搬运台车及工件加工系统以及气体供应系统及气体供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4497A (en) * 1988-07-22 1990-10-2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orkpiece being conveyed
JPH11295060A (ja) * 1998-04-06 1999-10-29 Ricoh Co Ltd 円筒形ワークの表面品質自動検査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173331A (ja) * 2000-12-06 2002-06-21 Chugai Ro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のカート式処理設備
CN101166602A (zh) * 2005-03-03 2008-04-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装配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34657A (zh) * 2009-10-06 2011-04-27 中外炉工业株式会社 工件搬运台车及工件加工系统以及气体供应系统及气体供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4009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7909B (zh) 一种快速接头组装机的外套组件上料装配装置
CN204639568U (zh) 一种钢塑管装配机
CN103264272B (zh) 柱塞泵阀胶皮压入设备
CN207119977U (zh) 一种灯串插头自动组装机
CN102658344B (zh) 线材自动引导穿线装置及线材引导输送方法
CN104044009B (zh) 台车的供气系统
CN104879326A (zh) 一种直线式风扇自动组装机
CN208245639U (zh) 冷凝器铜管用气体胀管机
TWI547341B (zh) 台車之供氣系統
CN208450015U (zh) 一种双面电路板生产用清洗装置
CN104568346B (zh) 弯头气动管接头泄漏测试设备
CN203266069U (zh) 柱塞泵阀胶皮压入设备
CN206558867U (zh) 线束连接器插端子机构
CN210335481U (zh) 一种压力控制器的管路表面处理装置
CN209191911U (zh) 一种民航飞机机轮自动充气装置
CN210531267U (zh) 一种集成式气动机构
CN208761451U (zh) 一种筒管纱循环输送平台
CN205349671U (zh) 一种为循环移动设备供气的系统
CN202647014U (zh) 多功能充气转换接头
CN206952479U (zh) 一种用于钩体与吊环的自动组装机
CN207696022U (zh) 一种安装o型圈装置
CN203277307U (zh) 一种灯管涂粉工艺中可调节高度的风干装置
CN205325154U (zh) 一种快速接头组装机的外套弹簧上料装置
CN205763120U (zh) 铜管自动弯管设备
CN103311069A (zh) 一种灯管涂粉工艺中可调节高度的风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