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9649B - 具有降低结冰风险的混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降低结冰风险的混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9649B
CN104039649B CN201280063628.5A CN201280063628A CN104039649B CN 104039649 B CN104039649 B CN 104039649B CN 201280063628 A CN201280063628 A CN 201280063628A CN 104039649 B CN104039649 B CN 104039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ipe
air feeding
recirculation air
hybrid chamber
re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36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9649A (zh
Inventor
迪特里克·兰佩
托马斯·谢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039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9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64D13/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64D13/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 B64D13/0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the air being heated or coo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64D13/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 B64D2013/0603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 B64D2013/0666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icing within the ECS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64D13/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the air being conditioned
    • B64D2013/0603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 B64D2013/0688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with means for recirculating cabin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50On board measures aiming to increase energy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特别适用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10)包括:冷空气供给管路(12),其适于向所述混合设备(10)供应冷空气。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适于向所述混合设备(10)供应再循环空气。混合腔(18)连接到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和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并且适于对经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供应给所述混合设备(10)的冷空气供应经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供应给所述混合设备(10)的再循环空气。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具有传热部(14b),其以导热方式连接到界定混合腔(18)的壁(22)的处于结冰风险的区域(24)。

Description

具有降低结冰风险的混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以及操作这种混合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飞机中,客舱或客舱各分区、货舱或货舱各分区和飞行员座舱构成不同的气候区,这些气候区不论在飞行中还是在地面上通常均依靠飞机专用的空调系统来进行空气调节。此外,飞机空调系统还被用来使源于飞机上面的发热部件,例如电气或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得以散逸。在飞机空调系统的空调单元中,从飞机的引擎压缩机或辅助引擎压缩机所吸入的热压缩空气进行膨胀并冷却至所期望的低温。
在空调单元经过处理的空气作为冷却的新鲜空气输送给混合设备,并在那里与从飞机的经空气调节的区域,例如客舱吸出来的再循环空气混合。在该混合设备中所生成的混合空气,由通过空调单元处理的冷新鲜空气和从飞机的经空气调节的区域吸出来的再循环空气所组成,最终被用来对飞机的不同气候区进行空气调节。若飞机的气候区必须进行冷却,由空调单元所产生的冷新鲜空气常常以低于0℃的温度输送给该混合设备。从而,因新鲜空气和/或再循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的缘故,所以在混合设备或连接到该混合设备的管道中会积聚冰或雪。
从DE102006037539A1中知悉,来自于飞机空调系统的空调单元的冷新鲜空气所流经的新鲜空气管路,在配平阀门(trimvalve)的控制下通过导入温暖的吸入引擎空气而免于结冰。
另一方面,DE102009003937A1教导,为了在飞机空调系统中降低冷新鲜空气所流经的管道上结冰的风险,应当这样来设计管道的几何形状以便避免出现如下区域,即穿过管道的新鲜空气流的流速有所降低,尤其是在具有较小的流动横截面的管道中。
最后,DE102010014354A1描述了一种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其中,在第一预混合腔中预混合输送给该混合设备的冷空气并且在第二预混合腔中预混合输送给该混合设备的暖空气,能够提高混合质量从而使因输送给该混合设备的空气流的不充分混合而造成冰或雪在该混合设备或连接到该混合设备的管道中的积聚减小到最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以及操作这种混合设备的方法,它们使得能够以高能效的方式来降低冰或雪积聚在该混合设备中的风险。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混合设备以及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操作混合设备的方法而得以实现。
一种特别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包括适于将冷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的冷空气供给管路。待供应给该混合设备的冷空气例如可以由飞机空调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空调单元来产生。该混合设备还包括适于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该混合设备的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该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例如可以是将该混合设备连接到飞机上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例如客舱或货舱的管路。该混合设备的混合腔连接到冷空气供给管路和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并且适于混合经冷空气供给管路供应给混合设备的冷空气和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供应给混合设备的再循环空气。
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具有传热部,其以导热方式连接到界定混合腔的壁的区域,该区域处于结冰风险。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可能是例如流经混合腔的空气速度在它周围小于其他区域的壁区域,或者是离开冷空气供给管路的冷空气流直接吹到它上面的壁区域。为了确保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和界定混合腔的壁的处于结冰风险的区域之间的适当导热性接触,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和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优选地由绝缘性不太高的材料制成。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可以直接地连接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然而,可选地,另一想像得出的配置是只存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和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之间的热接触,所述接触例如通过诸如热交换器等来实现。优选地,传热部仅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部分长度上延伸。
当配备有依照本发明的设备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再循环空气的温度通常明显地高于流经冷空气供给管路的冷新鲜空气的温度,其典型地低于0℃。例如,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再循环空气的温度可能大于20℃。从而,由于冷空气引入混合腔所造成的处于结冰风险的壁区域就可通过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比较温暖的再循环空气来进行加热。这可防止在经过加热的混合腔壁区域上形成厚厚的雪层或冰层。
令人惊讶的是,并不是绝对需要在壁区域结冰前就将其加热到大于0℃的温度,以防止在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上形成雪层或冰层。反而,在混合腔壁区域所积聚的雪层或冰层的绝缘效果实际上可被用来限制对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进行加热所需要的热量。特别是,由于所积聚的雪层或冰层的绝缘效果的缘故,所积聚的雪层或冰层越厚,则为了使积聚在混合腔壁区域上的雪层或冰层剥落而必须从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再循环空气传递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的热量就越小。
根据本发明的混合设备无需引入附加热能来加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反而,利用已经包含在再循环空气中的热能来加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因此,混合设备能够以特别高能效的方式来运行。此外,在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混合设备的空调系统中,能够实现由于高结冰风险而用常规混合腔无法实现的空气分配机构和几何形状。
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的壁区域可能位于混合腔的弯曲部附近,该弯曲部被布置在冷空气供给管路进入混合腔的出口下游。特别是,作用于流经混合腔的弯曲部的空气的离心力所指向的弯曲式混合腔壁区域,即限定混合腔的弯曲区域的外部半径的混合腔壁区域,可以构成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于是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优选地布置为邻近混合腔壁区域,该混合腔壁区域限定弯曲式混合腔的外部半径并且构成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于是该混合设备具有紧凑的结构形状,可以比较易于进行生产,而且由于它不需要额外的传热部件,故以具有低重量而著名。
优选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分支出来。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这种结构中,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再循环空气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和主部之间分开,即,仅仅是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一部分再循环空气被用来将热能传递至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相反,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的那部分再循环空气未将热能释放给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而进入混合腔里,并在混合腔中与来自冷空气供给管路的冷空气混合。
另外,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可以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进入混合腔的出口下游通向混合腔。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这种配置的优点是,仅仅是随着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将热能释放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的再循环空气进一步向下游流入混合腔里。相比之下,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的再循环空气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进入混合腔的出口上游流入混合腔里,所以较长的混合长度,即空气可流经的混合腔的较长长度,可用于来自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的再循环空气。这使得能够确保再循环空气在混合腔中与来自冷空气供给管路的冷空气适当的彻底混合,即确保混合设备具备高混合质量。
优选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邻近冷空气供给管路进入混合腔的出口、在混合腔的上游端附近通向混合腔。混合设备的这种结构允许对空气可流经的混合腔长度进行最优利用,因而能够实现最优的混合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混合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到混合腔的混合空气排放管路穿过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从而,通过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再循环空气在从混合腔排出的已混合空气所流经的混合空气排放管路周围或者在其上方流动。结果,连接到混合腔的混合空气排放管路的区域,就如同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那样,通过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再循环空气来加热,因而也防止免于结冰。
优选地,混合设备还包括适于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的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该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可以被用来例如从不同于连接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飞机气候区的某个气候区,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例如,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可被连接到客舱而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被连接到飞机的货舱,或者反之亦然。还可以设想经由第一和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从客舱的不同气候区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被优选地连接到混合设备的混合腔。
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可以包括主部和连接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联接部。在混合设备的这种结构中,再循环空气不仅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而且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供应给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从而,在再循环空气仅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或仅流经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时,还可以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因此,即使两个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中只有一个供应再循环空气时,也可确保对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进行加热。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借助于合适的阀门来控制再循环空气从第一和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流动,该阀门可以布置在例如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分支出来的传热部附近和/或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联接部。如果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再循环空气与流经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再循环空气处在不同的温度下,则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再循环空气的温度可以按所期望来控制,例如通过适宜地控制阀门从而控制再循环空气从第一或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流动。
如同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也可以邻近冷空气供给管路进入混合腔的出口、在混合腔的上游端附近通向混合腔。这种结构反过来允许对空气可流经的混合腔的可用长度进行最优利用,因而能够使混合质量最优化。
在依照本发明的操作特别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的方法中,经冷空气供给管路将冷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此外,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在混合腔中,经冷空气供给管路供应给混合设备的冷空气和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供应给混合设备的再循环空气混合。通过来自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热传递来加热界定混合腔的壁的处于结冰风险的区域,该传热部以导热方式连接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
可以通过来自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热传递来加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该传热部被布置为邻近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的外表面。
此外,可以通过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热传递来加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该传热部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分支出来并且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的出口下游通向混合腔。
再循环空气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到混合腔的供应,可邻近冷空气供给管路进入混合腔的出口、在混合腔的上游端附近发生。
通过来自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热传递来加热连接到混合腔的混合空气排放管路。优选地,混合空气排放管路穿过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这种结构使得可以在排放管路从混合腔分支出来附近通过来自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热传递来加热混合空气排放管路。
再循环空气可以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供应给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优选地,再循环空气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传热部的供应,经由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分支出来的联接部而发生。
再循环空气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的主部到混合腔的供应,优选地邻近冷空气供给管路进入混合腔的出口、在混合腔的上游端附近发生。
上述混合设备和/或上述操作混合设备的方法可以特别有利地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现在将借助于所附加的示意性附图更加详细地阐述,其中,
图1示出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以及
图3示出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混合设备10包括冷空气供给管路12,它适于将空调单元所产生的冷空气供应给该混合设备10。该混合设备10还包括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它适于从飞机的经空气调节的区域的第一气候区,例如货舱、客舱或者该客舱的某个分区,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该混合设备10。
冷空气供给管路12和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分别连接到混合设备10的混合腔18。在混合腔18中,经冷空气供给管路12所供给的冷空气和来自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再循环空气混合。当配备有该混合设备10的飞机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至少在混合设备10的某些运行阶段,冷空气以低于0℃的温度经冷空气供给管路12供应给混合腔18。相比之下,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供应给混合腔18的再循环空气较为温暖,即其温度超过0℃且一般在20℃以上。在混合腔18中所生成的混合空气经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从混合腔18排出。混合空气经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供应给飞机上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一个或多个气候区。
如上所述,由于经冷空气供给管路12输送给混合腔18的冷空气至少在混合设备10的某些运行阶段处于低于0℃的温度,至少在界定混合腔18的壁22的某些区域中存在积聚一层雪或冰的风险。由图中标号24所指示的处于结冰风险的这种混合腔壁区域,可能是例如流经混合腔18的空气速度在它周围小于其他区域的壁区域,或者是离开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冷空气流直接吹到它上面的壁区域。
在图中所示的混合设备10中,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具有主部14a,该主部14a邻接于冷空气供给管路12进入混合腔18的出口,在混合腔18的上游端附近通向混合腔18。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主部14a分支出来。从而,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再循环空气被分成两条部分流(partialstream),它们一方面流过主部14a而另一方面流过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
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以导热方式连接到混合腔壁22的处于结冰风险的区域24。特别是,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与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的外表面相邻地延伸。这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与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之间产生直接热接触。从而,热能就可从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的再循环空气传递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该再循环空气的温度高于经冷空气供给管路12输送给混合设备10的冷空气。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和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均由绝缘性不太高的材料所制成,以确保热能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传递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
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主部14a的出口下游通向混合腔18。混合设备10的这种构造可确保,对于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主部14a供应给混合腔18的供给管路再循环空气而言,整体可用混合长度,亦即空气可流经混合腔18的全部长度都可用来与来自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冷空气混合。这确保再循环空气与来自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冷空气的很好彻底混合,即高混合质量。
由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的再循环空气所提供、传递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和传递到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的再循环空气在其周围流动的部分的热能,足以显著地使在由再循环空气所加热的区域中形成雪层或冰层的风险减小到最低,或者完全防止这些区域结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无需在积聚雪层或冰层之前就被加热至高于0℃的温度以使混合设备10正常地工作。反而,该混合设备10的设计使得可以利用已经积聚在混合腔壁区域24上的雪层或冰层的绝缘效果,从而,已经积聚的雪层或冰层越厚,则为了使积聚在混合腔壁区域24内表面上的雪层或冰层剥落而必须传递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外表面的热量就越小。
图2中所示的混合设备10不同于依照图1的配置之处在于除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之外还包括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其中,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适于从飞机的经空气调节的区域的第一气候区,例如货舱、客舱或者客舱的分区,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10,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适于从飞机的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第二气候区,例如货舱、客舱或者客舱的分区,将再循环空气供应给混合设备10。
如同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亦连接到混合设备10的混合腔18。特别是,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具有主部16a,该主部16a邻近于冷空气供给管路12进入混合腔18的出口,在混合腔18的上游端附近通向混合腔18。
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经联接部16b连接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该联接部16b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的主部16a分支出来。从而,再循环空气不仅从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而且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输送给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可作为主供给管路,用于对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供应再循环空气,而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可充当后备(back-up),它仅被用来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未供应足够量的再循环空气时对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供应再循环空气。
可选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可作为主供给管路,用于对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供应再循环空气,而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可充当后备,它仅被用来在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未供应足够量的再循环空气时对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供应再循环空气。最后,还可以设想把来自第一和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16的再循环空气连续不断地或者在混合设备10的某些运行阶段供应给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在其他方面,图2中所示的混合设备10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对应于依照图1的配置的结构和功能模式。
最后,图3示出一种混合设备10,其不同于依照图2的配置之处在于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在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进入混合腔18的出口上游穿过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从而,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的再循环空气在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从混合腔18分支出来附近围绕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流动。因此,如同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通过来自于流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的再循环空气的热传递而被加热。在其他方面,图3中所示的混合设备10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对应于依照图2的配置的结构和功能模式。

Claims (14)

1.一种特别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10),具有:
冷空气供给管路(12),适于向所述混合设备(10)供应冷空气;
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适于向所述混合设备(10)供应再循环空气;以及
混合腔(18),连接到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和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并且适于混合经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供应给所述混合设备(10)的冷空气和经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供应给所述混合设备(10)的再循环空气,
其中,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具有传热部(14b),该传热部(14b)以导热方式连接到界定所述混合腔(18)的壁(22)的区域(24),该区域(24)处于结冰风险,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从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主部(14a)分支出来,并且在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主部(14a)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下游通向所述混合腔(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设备,
其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由限定弯曲式混合腔区域的外部半径的弯曲式混合腔壁区域形成,该弯曲式混合腔区域被特别地布置在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下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被布置为邻近处于结冰风险并且限定所述弯曲式混合腔区域的外部半径的所述混合腔壁区域(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主部(14a)邻近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在所述混合腔(18)的上游端附近通向所述混合腔(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设备,
其中,连接到所述混合腔(18)的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穿过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设备,
进一步包括适于向所述混合设备(10)供应再循环空气的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该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连接到所述混合腔(18),所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包括主部(16a)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的联接部(16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的所述主部(16a)邻近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在所述混合腔(18)的上游端附近通向所述混合腔(18)。
7.一种操作特别适合于在飞机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混合设备(1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冷空气供给管路(12)将冷空气供应到所述混合设备(10);
经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将再循环空气供应到所述混合设备(10);以及
在混合腔(18)中混合经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供应给所述混合设备(10)的冷空气和经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供应给所述混合设备(10)的再循环空气;
其中,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的热传递来加热界定所述混合腔(18)的壁(22)的处于结冰风险的区域(24),该传热部(14b)以导热方式连接到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并且
其中,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来加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所述传热部(14b)从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主部(14a)分支出来并且在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主部(14a)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下游通向所述混合腔(1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来加热处于结冰风险的混合腔壁区域(24),所述传热部(14b)被布置为邻近处于结冰风险的所述混合腔壁区域(24)的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中,再循环空气从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主部(14a)到所述混合腔(18)的供应,邻近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发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传热部(14b)的热传递来加热连接到所述混合腔(18)的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所述混合空气排放管路(20)特别地穿过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中,再循环空气从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供应给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再循环空气从所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到所述第一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4)的所述传热部(14b)的供应,经由从所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的主部(16a)分支出来的联接部(16b)发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再循环空气从所述第二再循环空气供给管路(16)的所述主部(16a)到所述混合腔(18)的供应,邻近所述冷空气供给管路(12)的进入所述混合腔(18)的出口、在所述混合腔(18)的上游端附近发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设备(10)在飞机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混合设备(10)的方法在飞机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CN201280063628.5A 2011-12-20 2012-12-19 具有降低结冰风险的混合设备 Active CN104039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77763P 2011-12-20 2011-12-20
DE102011121721A DE102011121721A1 (de) 2011-12-20 2011-12-20 Mischvorrichtung mit verringerter Vereisungsgefahr
US61/577,763 2011-12-20
DE102011121721.9 2011-12-20
PCT/EP2012/076173 WO2013092727A1 (en) 2011-12-20 2012-12-19 Mixing device with reduced risk of ic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649A CN104039649A (zh) 2014-09-10
CN104039649B true CN104039649B (zh) 2016-06-22

Family

ID=4852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3628.5A Active CN104039649B (zh) 2011-12-20 2012-12-19 具有降低结冰风险的混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7400B2 (zh)
EP (1) EP2794397B1 (zh)
CN (1) CN104039649B (zh)
DE (1) DE102011121721A1 (zh)
WO (1) WO20130927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6547B2 (ja) * 2015-04-27 2019-05-22 三菱航空機株式会社 気圧調整弁を通じて排気させるダクト構造および航空機
JP2020132015A (ja) * 2019-02-21 2020-08-31 三菱航空機株式会社 航空機の空調用配管構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CN113086209B (zh) * 2021-03-26 2023-06-23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脚部加温开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1567A (en) * 1949-02-04 1952-05-07 Garrett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device for conveying refrigerated air through a duct
US2884846A (en) * 1956-12-13 1959-05-05 United Aircraft Corp Coupling and mixing chamber for an aircraf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421024A (zh) * 2006-04-11 2009-04-29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新鲜空气和加热空气的设备以及该设备在飞行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CN101500892A (zh) * 2006-08-10 2009-08-05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飞行器的具有防结冰功能的空气调节系统
CN102007037A (zh) * 2008-04-16 2011-04-06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用于飞机的除冰系统
CN102159459A (zh) * 2009-02-25 2011-08-17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利用飞行器外空气组件冷却飞行器区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1047B2 (en) * 2003-09-22 2005-07-26 Hamilton Sundstrand Aircraf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mixer
DE102007002138A1 (de) * 2007-01-15 2008-07-17 Liebherr-Aerospace Lindenberg Gmbh Mischvorrichtung für Flugzeugklimaanlage
DE102007010268A1 (de) * 2007-03-02 2008-09-04 Liebherr-Aerospace Lindenberg Gmbh Mischvorrichtung für Flugzeugklimaanlage
DE102009003937A1 (de) 2009-01-05 2010-07-15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Flugzeugklimaanlage mit einer verringerten Vereisungsgefahr
DE102010014354B4 (de) 2010-04-09 2019-05-23 Airbus Operations Gmbh Mischvorrichtung für eine Flugzeugklimaanl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1567A (en) * 1949-02-04 1952-05-07 Garrett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device for conveying refrigerated air through a duct
US2884846A (en) * 1956-12-13 1959-05-05 United Aircraft Corp Coupling and mixing chamber for an aircraf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421024A (zh) * 2006-04-11 2009-04-29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新鲜空气和加热空气的设备以及该设备在飞行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CN101500892A (zh) * 2006-08-10 2009-08-05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飞行器的具有防结冰功能的空气调节系统
CN102007037A (zh) * 2008-04-16 2011-04-06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用于飞机的除冰系统
CN102159459A (zh) * 2009-02-25 2011-08-17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利用飞行器外空气组件冷却飞行器区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92727A1 (en) 2013-06-27
EP2794397B1 (en) 2017-02-08
EP2794397A1 (en) 2014-10-29
CN104039649A (zh) 2014-09-10
DE102011121721A1 (de) 2013-06-20
US20140302765A1 (en) 2014-10-09
US10457400B2 (en)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3826B2 (en) Device for cooling a heat source of a motor vehicle
US11220343B2 (en) Frost protection system for an aircraft engine nacelle
EP2998223B1 (en) Aircraf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ircraf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673257B (zh) 汽车的用于吸热的换热器装置和空调系统
US9527594B2 (en) Condenser with recirculation air mixer
CN107531330A (zh) 操作阶段相关的可控制的飞机空调系统和操作这种飞机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11379676B (zh) 一种气热除冰装置及风能动力系统
JP4575380B2 (ja) 波形部を有する航空機の空気調和装置用ミキサー
CN104136322A (zh) 装有热交换器的涡轮发动机机舱
US11052722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GB2447228B (en) Thermal anti-icing system
CN105339263A (zh) 用于飞行器的除冰及调节设备
JP2012507424A (ja) 航空機内の熱交換器を冷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07235153A (zh) 用于将加热后的空气提供给机翼防冰系统的设备和方法
CN104329156A (zh) 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机一体冷却装置及混合动力车
CN104039649B (zh) 具有降低结冰风险的混合设备
US20050115249A1 (en) Condenser
CN106882390A (zh) 飞机引气预冷回热系统
JP2014516858A (ja) 航空機乗客コンパートメント用の空調システム
CN205440884U (zh) 多轴载人飞行器
CN107635802A (zh) 用于车辆的热系统和用于对车辆进行空气调节的方法
JP2019535593A (ja) 電気車両用の加熱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JP4537399B2 (ja) 航空機の空気調和装置用ミキサー
CN110072718A (zh) 车辆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21697B (zh) 一种综合式设备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