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8925A - 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8925A
CN104038925A CN201410077117.XA CN201410077117A CN104038925A CN 104038925 A CN104038925 A CN 104038925A CN 201410077117 A CN201410077117 A CN 201410077117A CN 104038925 A CN104038925 A CN 104038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si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ett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7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8925B (zh
Inventor
小河原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3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8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3Types of network names containing protocol addresses or telephon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04Address structures or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其能够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网络标识符进行无线通讯,该网络标识符具有通讯识别信息和频道信息,该通讯表示信息用于识别含有IP地址的通讯设置的级别。该通讯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另一个通讯装置,该另一个通讯装置由于网络标识符的重叠导致无线通讯故障的;以及改变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另一个通讯装置造成无线通讯故障时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以便改变所述通讯装置的IP地址或所述通讯装置所使用的频率。

Description

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5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042642以及于2013年10月3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226114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而包含其整个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不需要使用接入点而进行无线通讯的通讯装置以及一种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已知一些诸如ad hoc以及无线高保真(WiFi)定向(direct)的系统,多个装置可以采用该系统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无线局域网(LAN)的标准一样的诸如IEEE802.11n的传输标准进行通讯。
为了与该通讯系统进行通讯,有必要正确地对进行通讯的通讯装置进行无线网络设置。该设置包括各种项目,诸如英特网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验证系统,加密系统以及与加密系统对应的加密密钥。这对于缺乏这方面知识的用户来说从零开始进行这汇总无线网络的设置是很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待审专利公开JP2011-188238披露了一种终端,其通过IP地址和其终端标识符生成一种服务集标识符(SSID),并且生成包含该SSID的信标信号。该通讯装置使得已经获得该信标信号的另一个终端能够从包含该信标信号中的SSID中获得作为传输源的终端的IP地址,并且通过所获得的IP地址进行连接。
应该指出的是,SSID被用作标识符,用于识别IEEE802.11系列的无线LAN通讯标准中的接入点。每个接入点和每个终端装置仅仅与具有所生成的同样SSID的终端装置进行通讯。因此,SSID可以作为用于识别每个装置所加入的网络的标识符。
而且,在不使用接入点的通讯中,输出信标信号并接收来自另一装置的连接的通讯装置起到与接入点一致的功能。
某些情况下由于设置错误等会导致出现多个通讯装置具有共同的SSID和IP地址的状态。当一些装置出现在较近的位置并且接收到连接的通讯装置发出新表信号时,就会出现下面的故障。即,即使另一个通讯装置试图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标信号与其期望被连接的通讯装置进行通讯时,请求连接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不能够正常地进行通讯。这是因为SSID和IP地址重叠并且通讯装置不能正常地识别通讯对手。当使用多个频道时,在所使用的频道也是共同的频道时也会出现上述故障。
为了避免这种状态,用户操作发出信标信号的通讯装置以便改变SSID的设置(或用于生成SSID的信息)、IP地址或频道以便消除SSID、IP地址或频道的重叠就足够了。
不过,这会产生一个问题,这种类型的设置的改变会给那些在网络通讯方面具有很少知识的用户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上述日本待审公开JP2011-188238中描述的技术没有解决由于设置的重叠导致的问题。此外,即使在使用与IEEE802.11系列不同的无线通讯标准是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产生这种问题。
考虑到上述背景,需要使得在网络通讯方面知识少的用户能够方便地避免由于设置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一种通讯装置,能够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网络标识符进行无线通讯,该网络标识符具有通讯识别信息,该通讯识别信息用于识别含有IP地址和频道信息的通讯设置的级别。该通讯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造成由于网络标识符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以及改变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另一个通讯装置造成无线通讯故障时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以便改变所述通讯装置的IP地址或所述通讯装置所使用的频率。
一种通讯装置,能够通过使用网络标识符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进行无线通讯,该网络标识符具有用于识别通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所述通讯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造成由于网络标识符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以及改变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另一个通讯装置造成无线通讯故障时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以便改变所述通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
通过结合考虑附图阅读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标、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图释由作为通讯装置的实施例的通讯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系统执行的通讯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释了如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释了图1中所示的一个通信装置和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功能配置的示意图;
图4A-4D是图释了终端标识符的实例的视图;
图5是图释了图3中所示的SSID生成单元所生成的SSID的实例的视图;
图6是图释了图3中所示的通信设置值存储单元中所存储的通讯设置的实例的表;
图7是图释了由图2中所述的一个通讯装置和另一个通讯装置在这些装置之间建立了通讯路径时所执行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8是图释了与在由一个通讯装置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所执行的图7中的步骤S11-S15中的操作对应的处理片段的流程图
图9是图释另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图1图释了由作为根据本发明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的实施例的通讯装置所执行的通讯的实例。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装置包括在连接接收侧的通讯装置100以及在连接请求侧的通讯装置200。当在连接接收侧的通讯装置100电源开启时,通讯装置100生成SSID作为网络标识符用于识别其自动所属的网络,并将包含所述SSID的信标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接口(I/F)发送到周围。
当在连接请求侧的通讯装置200检测到信标信号,通讯装置200从信标信号(下面将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中读取进行通讯所必需的信息。随后,通讯装置200基于所读取的信息自动地或更具用户的指令请求连接到所述信标信号的传输源。
当通讯装置100响应于所述请求容许该连接时,就建立了可以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状态。
上述通讯装置100例如可以配置为作为投影装置的投影仪,其从另一个通讯装置接收移动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对图像或移动图像进行投影。通讯装置200可以被配置为诸如个人计算机(PC)的终端抓鬼之,其将用于投影的数据发送到投影仪。
显然,通讯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装置。
下面,图2图释了通讯装置100的硬件配置。
如图2所示,通讯装置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只读存储器(ROM)1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通讯接口(I/F)104、显示单元105、操作单元106以及引擎单元107,并且配置为通过系统总线108将它们连接起来。
CPU101通过使用RAM103作为工作区域执行存储在ROM1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以便整体上控制通讯装置100的操作。采用这种方式,通讯装置100能够获得各种功能,包括与消除设置重叠相关的控制,这将在后面描述。
ROM102是一种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其能够保存内部数据,诸如即使在通讯装置100断电时也能够被CPU101执行的程序。
RAM103是一种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其临时保存从上述存储器件中读取的程序和数据。
通讯接口I/F104是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讯的接口。尽管通讯装置100至少包括用于进行无线通讯的接口,但是其也可以包括用于进行有线通讯的接口。用于通讯的协议可以任选。
显示单元105是用于向用户呈现信息的显示单元,并且可以配置为液晶显示器、灯等等。
操作单元106是用于从用户接收操作的操作单元,并且可以配置为触屏、按钮等等。显示单元105和操作单元106可以集成配置。
引擎单元107是执行通讯之外的物理输入/输出的单元。引擎单元107应该具有的功能根据通讯装置100的配置而可以完全不同。例如,当通讯装置100配置为投影仪时,该引擎单元107对应于投影光学系统,用于将视频图像投影到屏幕上。当通讯装置100配置为打印机时,引擎单元107对应于打印引擎,用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术系统、喷墨系统等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当通讯装置100配置为扫描仪时,引擎单元107对应于能够扫描文档图像的扫描仪引擎。当通讯装置100配置为文档累积装置时,引擎单元107对应于在其中存储大量数据的存储器。或者,通讯装置100可以没有引擎单元107。
通讯装置200的硬件配置与上述通讯装置100的硬件配置一样。与通讯装置100一样,通讯装置200可以不包括引擎单元107。需要注意的是,其形状、尺寸、数量等可以依据装置的功能不同而不同。
一个特点在于,当存在具有重叠网络标识符和地址信息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从而导致无线通讯障碍时,可以自动避免这种障碍。下面描述用于获得这种特点的详细配置。
当一个无线通讯装置的网络标识符、IP地址以及频道都与在一个通讯装置100和一个通讯装置200之间使用的网络标识符、IP地址以及频道重叠时,由于干扰故障而导致不能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不能进行通讯。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消暑特点。即,在一个通讯装置100和一个通讯装置200之间的通讯开始之前以及在一个通讯装置100和一个通讯装置200之间进行通讯期间,具有与通讯装置100的网络标识符相同的网络标识符的通讯装置被检测到并且改变该网络标识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改变IP地址、频道以及终端标识符中的任何一个,从而避免干扰故障。
首先,图3图释了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具有的功能配置。图3主要图释了用于避免无线通讯的上述故障的功能。
如图3所述,通讯装置100包括通讯控制单元111、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SSID生成单元113、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固定字符串存储单元115、装置名称存储单元116、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以及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在CPU101执行存储在ROM102和RAM103中的必要程序时这些各个单元的功能被执行。
通讯控制单元111具有通过使用任何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的通讯设置和由SSID生成单元113生成的SSID与包括通讯装置200的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讯的功能。该无线通讯包括通讯控制单元111向周围发送基于SSID生成的信标信号以及接收连接的阶段,以及通讯控制单元111容许基于所述信标信号已经请求所述连接的装置将被连接以及发送和接收上层数据的阶段。为了容许连接,如果必要,通讯控制单元111采用口令等执行与其他装置的验证。
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是用于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通讯装置100的终端标识符的标识符存储单元。当通讯装置100的电源开启时,执行终端标识符的生成。或者,在通讯装置100的电源开启之后无线通讯功能有效时可以执行终端标识符的生成。当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检测到具有重叠SSID的另一个通讯装置时,在某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重新生成终端标识符。终端标识符可以自动生成或者用户可以设置终端标识符的期望值。当用户设置终端标识符的期望值时,用于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106进行操作或者通过从外部装置访问通讯装置来设置终端标识符。
图4A-4D图释了终端标识符的实例。
理想的是,终端标识符不会与其它通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重叠。终端标识符优选通过使用例如介质存取控制(MAC)地址来生成。图4A图释了终端标识符的实例,描述了通讯装置100的具有用于信息交换(ASCII)代码的美国标准代码的MAC地址。
注意的是,当终端标识符包含在SSID中时,任何人都可以从信标信号中获得SSID,从而了从SSID中获得MAC地址。当不希望不容许不相关第三方知晓MAC地址时,优选的是向MAC地址添加某种转换。图4B是一种实例,其中图4A中所示的终端标识符的各个字符按照其中特定数字和特定字母彼此相关的转换规则被转换,诸如,0对A、1对B、以及2对C,并且数字被转换为字母而字母被转换为数字。
共享这种转换规则的装置能够从终端标识符获得MAC地址。采用上述这种一一对应转换,可以保证在与不采用转换而被使用MAC地址的情况相同的水平上终端标识符不会与其它通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重叠。
此外,用户可以直接指定终端标识符,如图4所示,并且终端标识符也可以每次通过使用随机数来生成,如图4D所示。
终端标识符的字节数可以任意选择,并且优选的是预先确定。当终端标识符被描述为SSID的原样时,终端标识符的字节数需要被设置成使得除了终端标识符之外的必要信息能够在SSID中被描述,因为SSID为32字节。
SSID生成单元113是一种用于生成被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SSID的生成单元。SSID基于存储在固定字符串存储单元115中的固定字符串、存储在装置名称存储单元116中的装置名称、存储在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中的终端标识符以及通讯控制单元111所具有的通讯设置的识别信息来生成。
图5图释了通过SSID生成单元113生成的SSID的实例。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SSID生成单元113生成的SSID通过将固定字符串、设置值ID、装置名称以及终端标识符连接(couple)起来形成。
它们中的固定字符串对应于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通讯系统的字符串。在图5的实例中,设置“RTC”表示由无线系统进行通讯。也就是说,固定字符串还可以被理解为用于指定用于进行通讯的通讯系统的识别信息。应该注意到,固定字符串存储单元115中存储固定字符串。
设置值ID是被用于通讯的设置值的识别信息,其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参见图6).“001”表示通过使用具有设置值ID为1的级别的通讯设置值来进行通讯。
装置名称是通讯装置100的名称,其通过用户随意设置,并且存储在装置名称存储单元116中。在图5的实例中,装置名称是通过组合表示装置为无线通讯装置的“WirelessDev”和作为装置的序列号(装置编号)的后三位数字的“0E0”而获得名称。即使在用户不设置名称时,优选的是初始值也按照图5所示的那样被设置。
作为终端标识符,使用存储在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中的终端标识符。
表示信息的哪一段位于SSID的那一字节的信息与现有拦截接收侧和连接请求侧共享。例如,可以通过安装用于将通讯装置100连接到通讯装置200的应用来共享该信息。
下面,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是用于其中存储将被用于由通讯控制单元111进行的无线通讯的通讯设置值的设置值存储单元。
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在其中存储向其分派作为识别信息的设置值ID的多个级别的通讯设置值。在制造通讯装置100时,将被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的通讯设置值优选作为一个表存储在ROM102中。此外,假设与通讯装置100进行通讯的另一个通讯装置200也被配置为存储与在通讯装置100中存储的通讯设置值相同的通讯设置值。
与在上述SSID的配置中一样,可考虑一种配置,其中可准备和配置用于连接到通讯装置100的应用以便能够提及通讯设置值。优选的是,用户不能改变如图6中所示的数据,从而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保持通讯设置值的存储内容一致。
图6图释了通讯设置值的实例。通讯设置值的项目包括通讯模式、认证系统、加密系统、频道、传输标准、通讯协议、IP地址以及子掩码(或前缀)。
它们中的通讯模式表示由通讯控制单元111的执行的无线通讯的模式。例如可以设置为Wifi直连(direct)而不是ad hoc。
认证系统表示在通讯装置100荣誉来自通讯请求侧的连接时执行的认证的系统。例如,可以设置共享密钥系统而不是开放系统。
加密系统表示无线通讯的加密系统。进行连接需要当口令等时,加密系统中也含有其信息。在图6的实例中,设置有线等效加密(WEP),使得WEP密钥对于连接时必要的。WEP密钥存储在通行证(Pass)项中。
频道是用于进行通讯的频道。所使用的传输标准限定了能够被使用的信道,并且该频道是从被设置的频道中选择的频道。
传输标准指明了用于无线通讯的传输标准。除了IEEE802.11n之外,也可以使用IEEE802.11系列的其它标准和除了IEEE802.11系列之外的标准。
通讯协议指明了在容许连接之后用于上层通讯的通讯协议。尽管此处所述的的实例中设置为英特网协议版本4(IPv4)以及英特网协议版本6(IPv6),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的协议。
IP地址是被用于使用IP进行通讯的通讯装置100的地址信息。当通讯协议为IPv4时,设置IPv4的地址。当通讯协议为IPv6时设置IPv6的地址。当使用另一个通讯协议时,设置用于该通讯协议的地址。应该注意的是,通讯装置200也被配置为存储通讯装置100的地址。
子网掩码是被用于使用IP进行通讯的通讯装置100的子网掩码。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IPv4时使用子网掩码,并且在使用IPv6时为该字段设置前缀,因为该前缀与其对应。当时英另一个通讯协议时,适当地设置使用通讯协议所必需的信息。通讯装置200也被配置为存储作为子网掩码的在通讯装置100中使用的信息。
关于包括上述设置值项的通讯设置值,通讯控制单元111选择任何一个级别的通讯设置值并使用其进行通讯。即使在出现干扰故障时,也可以通过改变IP地址和频道中的任意一个项来避免这种干扰故障。因此,作为将被用于通讯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优选的是准备多个通讯设置值的级别,通过切换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可以改变IP地址和频道中的设置值项的唯一一个。
在图6中,在设置值ID“1”的级别中,为每个通讯设置值项设置某一值。在设置值ID“2”的级别中,仅有在IP地址的项中设置的值“169.254.1.3”与在设置值ID“1”的级别中的值不同。也就是说,通讯装置100的通讯设置值可以仅仅通过将通讯设置值的级别从设置值ID“1”切换为设置值ID“2”而改变为其中仅有IP地址不同的通讯设置值。而且,在设置值ID“3”的级别中,仅有在频道的项中设置的值“12”与在设置值ID“1”中的值不同。也就是说,通讯装置100的通讯设置值仅仅通过将通讯设置值的级别从设置值ID“1”切换为设置值ID“3”就可以被改变为仅有频道不同的通讯设置值。
返回参照图3进行说明。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是用于检测另一个通讯装置,该另一个通讯装置由于网络标识符的重叠而导致通讯控制单元111所进行的无线通讯的干扰故障。具体而言,首先,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检测在通讯装置100所使用的频道内是否存在包含与通讯装置100的SSID重叠的SSID的信标信号。当存在包含重叠SSID的信标信号时,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向信标信号的传输源发送校验数据包以便核实传输源的IP地址是否与通讯装置100的IP地址一致。可以通过使用一种已知的协议来执行这种校验。当IP地址一致时,确定存在导致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将该结果发送到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当所使用的频道彼此不同时,即使SSID重叠,也不会产生无线通讯故障。
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是一种改变单元,用于在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通知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存在导致无线通讯的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时试图通过改变将被使用的终端标识符或通讯设置值的级别来消除设置值的重叠。
终端标识符可以更具预定的再生方法进行自动改变。或者可以接收用户所希望的值。
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可以如下改变。即,如在图6所示的实例中一样,可以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准备一些仅有具体设置值项不同的通讯设置值的各个级别。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切换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就能够将通讯设置值改变为其中仅有IP地址或频道与另一个通讯装置不同的通讯设置值。根据已经被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改变的将被使用的终端标识符或通讯设置值的级别来生成SSID。
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改变终端标识符或通讯设置值以便使得在导致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与通讯装置100之间无线通讯的网络标识符、地址信息频道中的任何一个不同。
下面,通讯装置200包括通讯控制单元211、SSID分析单元212、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以及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214。
通讯控制单元211具有一种通过使用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214中的通讯设置值的任意一个级别以及SSID来与包括通讯装置100的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讯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SSID分析单元212分析信标信号以便获得SSID。E而且,通讯控制单元211具有接收一个或多个信标信号并且使得SSID分析单元212在无线通讯之前分析该信号的功能。
SSID分析单元212具有从由通讯控制单元211所接收的一个或多个信标信号中抽取一个或多个SSID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SSID提供给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的功能。
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具有从接收于SSID分析单元212的SSID中抽取作为信标传输源的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其装置名称以及表示在作为传输源的装置中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的设置值ID的功能。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还具有向用户呈现用户所必需的信息以便确定选择连接目的地以及接收选择用户请求连接的装置的功能。当通讯装置100将其自身的终端标识符显示在显示单元105等上时,选择连接目的地的用户能够通过核实显示在显示单元105上的通讯装置100的终端标识符方便地选择通讯装置100。
或者,可以采用这种配置,其中当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检测具有先前设置的终端标识符的装置时,其自动地选择该装置作为连接目的地。此外,可以采用这种配置,其中当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接收到来自唯一装置的信标信号时,其自动地选择该装置作为连接目的地。而且,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可以配置为基于任何适当的算法自动选择一个装置作为连接目的地。
在任何情况下,当选择作为连接目的地的装置是,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通知连接目的地的通讯控制单元211并将SSID和从SSID中抽取的设置值ID发送到通讯控制单元211。随后,通讯控制单元211从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214中的通讯设置值中选择由设置值ID所表示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并根据SSID以及其通讯设置值请求连接到连接目的地。
当接收到请求时,通讯装置200其中这样的状态,其中其能够想作为连接目的地的装置(例如通讯装置100)发送上层数据和从其接收上层数据。
如上所述,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214被配置为在其中存储与存储在作为连接目的地的装置的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的通讯设置值相同的通讯设置值。
下面,图7图释了直到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建立通讯路径位置由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执行的处理过程。图7图释了一种情况的实例,其中通讯装置100执行包括选择通讯设置值、生成终端标识符、自动生成SSID的无线通讯的设置,并且能够在没有特殊问题的情况下建立通讯路径。
首先,当在连接接收侧的通讯装置100电源接通时或当在通讯装置100的电源接通之后无线通讯功能有效时,通讯装置100从图7中的步骤S11开始操作。
通讯控制单元111选择如图6所示已经预先注册的通讯设置值之一(S11)。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可以根据已经适当设置的优先级顺序来选择,例如,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可以按照起始于在先前通讯中被选择的顺序或起始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顺序进行选择。
下面,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中存储在无线通讯功能有效之后生成的终端标识符(S12)。当容许用户设置如图4C中所述的终端标识符时,用户核实终端标识符存储在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中就足够了。
随后,SSID生成单元113基于在固定字符串存储单元115中存储的固定字符串、在装置名称存储单元116中存储的装置名称、在步骤S11处选择的通讯设置值的设置值ID以及在步骤S12处所存储的终端标识符生成如图5所示的SSID(S13)。
在生成SSID之后,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核实到没有另一个具有与在步骤S13处生成的SSID重叠的SSID的通讯装置(S14)。也就是说,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核实没有从导致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发送来的信标信号。
当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核实没有导致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时,通讯控制单元111生成包含在步骤S13处生成的SSID的信标信号并将该信标信号发送到周围(S15)。
另一方面,当通讯装置200通电或在通讯装置200通电之后无线通讯功能有效时,通讯装置200开始从图7中的步骤S21开始的操作。
首先,通讯控制单元211搜索信标信号(S21)。在适当切换频道或传输标准的同时执行该搜索从而还可以检测通过使用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214的任何级别的通讯设置值被传输的信标新信号。
随后,通讯控制单元211检测在步骤S15处从通讯装置100发送来的信标信号,通讯控制单元211将所接收到的信标信号发送到SSID分析单元212。分析单元212从所接收到的信标信号中获取SSID并将其发送到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S22)。之后,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从SSID中抽取设置值ID、装置名称以及终端标识符(S23)。这些信息段能够通过切分SSID的具体字节而获得。
随后,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将在步骤S23处抽取的装置名称呈现给用户并等待连接指令。当检测到多个信标信号时,对各个信标信号进行在步骤S22和S23处的获取。随后,在步骤S24处呈现与各个信标信号对应的装置名称。
当连接目的地选择接收单元213针对具有任何一个装置名称而检测到来自用户的连接指令时(S25),其将作为连接目的地的通讯装置的SSID和从在步骤S23处已经获取的SSID中抽取的设置值ID发送到通讯控制单元211。通讯控制单元211设置将被用于通讯的所获取的SSID(S26)。在设置SSID之后,通讯控制单元211根据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214中的设置值设置将被用于通讯的通讯设置值(S27)。接着,通讯控制单元211通过使用SSID和通讯设置值向周围采用无线通讯发送连接请求(S28)。因为包含在先前已经注册的通讯设置值中的IP地址是在请求接收侧的通讯装置所使用的地址,因此在连接请求侧的通讯装置200适当设置不与通讯设置值中所包含的IPD地址重叠的值。
当通讯控制单元111检测到在步骤S28处已经被发送的无线通讯的连接请求时,通讯控制单元111发现连接请求时一个具有与其SSID相同的SSID的到无线网络的请求,并且与作为传输源的通讯装置200执行必要的认证处理和/或等等。当确定容许执行通讯以便被执行为认证处理的结果时,通讯装置100接受与通讯装置200的连接(S16)。
这样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建立连接。采用该连接,可以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不使用接入点发送和接收数据。
下面,图8时图释从无线功能有效时开始直到通讯装置100核实没有另一通讯装置具有重叠SSID并发送信标信号为止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通讯装置100在被通电时或在被通电之后无线通讯功能有效时开始图8中所示的处理。
首先,通讯装置100确定是否自动进行无线通讯的设置(S31)。例如可以考虑是否与通讯模式相结合地进行自动设置。例如在基本架构中不进行自动设置,其中期望构成网络的装置的数量很大,而在ad hoc模式中进行自动设置,其中期望构成网络的装置的数量很小并且期望物理距离很近。还可以考虑容许用户进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考虑到用户具有很少的关于设置的知识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使得默认设置为选择自动设置。
当在步骤S31处自动进行无效通讯的设置时,在步骤S32到步骤S34处执行通讯设置值的选择、终端标识符的生成以及SSID的生成。在步骤S32到步骤S34处执行的处理的片段与图7中的在步骤S11-S13处执行的处理片段相同。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1处不自动进行无线通讯的设置时,通讯控制单元111在步骤S35处获取已经由用户设置的通讯设置值和SSID。存储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的任何通讯设置值容许被选择或者通讯设置值的各个项容许被单个设置。
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36而不管通讯设置值是否已经被自动设置。随后,设置值重叠检测单元117确定具有其SSID、IP地址以及频道都重叠的另一个通讯装置是否位于导致通讯故障的位置(S36)。导致通讯故障的位置对应于能够接收到电波并且在存在具有共同设置值得装置时不能正常进行网络通讯的范围。
当在步骤S36处没有法相对应的装置时(在步骤S36的“否(N)”),CPU101基于在直到步骤S34为止的步骤或在步骤S35处的设置值生成关于通讯控制单元111的信标信号并将其输出(S37),并完成该处理。之后,通过另一个处理监测是否存在基于信标信号请求通讯的装置。
当在步骤S36处发现对应的装置时(在步骤S36的“是(Y)”),和原来一样不能进行无线通讯。为了对付这种条件,处理前进到在步骤S38和随后步骤处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38处确定是否已经自动进行了无线通讯的设置。当已经自动进行了无线通讯的设置时(在步骤S38的“是(Y)”),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切换到仅次于在先前注册在通讯设置值存储单元114中的通讯设置值中的当前正被使用的级别的通信设置的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级别的通讯设置值(SA)。优选地设置用于切换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的优先级顺序,使得通讯设置值的级别能不被切换到其中设置值与当前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巨大不同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而是切换到其中仅有与另一个通讯装置重叠的设置值与其不同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
在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在步骤SA处被改变时,进程返回到步骤S34。随后,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告知SSID生成单元113新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的身份ID。SSID生成单元113通过使用所通知的身份ID改变SSID。因此,通过切换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不仅可以设置不同的通讯设置值而且可以设置SSID的不同值。这样消除了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通讯故障。
当在步骤S36处确定没有另一个具有重叠SSID的通讯装置时,通讯控制单元111在步骤S37处开始输出信标信号。
当即使采用被改变后的通讯设置值和SSID依然生成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干扰故障时,该进程前进到步骤S38,并且再次改变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直到SSID不再与其他通讯装置的SSID重叠为止一直执行在步骤SA处的处理。
也就是说,通讯装置100执行处理的上述片段以便改变网络标识符,从而切换通讯设置值的级别。通过切换通讯设置值的级别改变IP地址或频道,从而避免由于网络标识符导致的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干扰故障。因此,即使用户在网络通讯方面的知识缺乏也能够方便地避免由于设置值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的干扰故障。通过改变通讯设置值避免干扰故障的方法在其中诸如终端标识符包含MAC地址的情况的终端标识符不能适当地改变的情况中比较有效。
共同的通讯设置预先注册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中。这使得通讯装置200能够方便地改变用于连接到通讯装置100的设置值,即使在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在通讯装置100中被改变时。
具体而言,通讯装置100的信标信号中的SSID含有将被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的识别信息。通讯装置200能够从信标信号中知晓通讯装置100所使用的通讯设置是的级别。这使得通讯装置200能够基于已经从信标信号获得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的识别信息方便地通过改变通讯设置值的级别来连接到通讯装置100。
而且,通过使用设置ID作为通讯设置值的级别的识别信息的方法,对于SSID,设置是内容不会泄露给不具有通讯装置100所使用的图6中所示的通讯设置值表的其它通讯装置。而且,将被用于通讯的通讯设置值可以通过设置值ID而在多个通讯装置之间共享,从而改善了安全性。
而且,即使在通讯装置200不掌握通讯装置100之前所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级别时,通讯装置200在通讯装置100所使用的通讯设置值的范围内检测通讯装置100的信标信号就足够了。因此,通讯装置200能够减轻与通讯装置100的检测相关的处理负担。
从预先注册的级别中选择通讯设置值并不是必要的。通讯装置100可以自动检测与其他通讯装置的通讯设置值不重叠的通讯设置值,并设置通讯设置值。此外,SSID包含设置值ID也不是必要的。
一旦在通讯装置100和通讯装置200之间建立了通讯路径之后还可以执行在图8中的步骤S36处所执行新的检测一样的对导致通讯故障的装置的检测。当检测到通讯故障时,优选执行在步骤S38处以及之后的处理的片段,以便避免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干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通讯装置200还执行与通讯装置100再次建立通讯相关的处理的片段。
下面,参照图9描述图8中的处理的修改例。
当通讯装置100电源启动或在通讯装置100电源启动之后其无线通讯功能有效时,通讯装置100可以是图9中所示的处理而不是图8中所示的处理。
在该进程中的步骤S41到步骤S49的处理的片段与在图8中所示的进程中的步骤S31到S39处的处理的片段一样,因此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通讯装置100确定是否自动进行无线通讯的设置(S48)。该确定与在步骤S41处执行的处理相同。随后当没有自动进行无线通讯的设置时(在步骤S48处的“否(N)”),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改变设置值不是优选的。为此,通讯装置100通知用户不能采用当前的设置值进行通讯(S49),并且结束进程。通讯装置100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通知用户这种情况,诸如,通过在显示单元105上显示,采用扬声器进行音频输出、以及采用灯进行发光或闪光。
通讯装置100却帝国是否容许自动改变终端标识符(S50)。能还是不能自动改变终端标识符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
当终端标识符能够被自动改变时(在步骤S50处的“是(Y)”),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通过任何适当的方法重新生成终端标识符。之后,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在其中存储所重新生成的终端标识符(S51)并且告知用户所重新生成的终端标识符(S52)。之后,进程返回到步骤S44并且重复处理的片段。
理想的是通过保证生成与当前设置的终端标识符不同的终端标识符的方法来重新生成终端标识符。当在与SSID的生成不同的应用中使用终端标识符时,终端标识符被设计成可以通过不与该应用冲突的方法被重新生成。通讯装置10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告知用户终端标识符,诸如通过在显示单元105上显示以及采用扬声器进行音频输出(未示出)。
另一个方面,当在步骤S50处不能自动改变终端标识符时(在步骤S50处的“否(N)”),通讯装置100请求用户改变终端标识符(S53)。例如,请求用户输入新终端标识符的屏面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5上。接着,当终端标识符被改变时,终端标识符存储单元112在其中存储被改变后的终端标识符(S54)。之后,进程非那会到步骤S44并且重复处理的片段。
被改变后的终端标识符被用于在步骤S44处生成SSID。因此,该SSID成为与在被改变之前的SSID不同的值,并且在先前一个步骤S46处发现的另一个通讯装置的SSID的重叠也被消除。当在步骤S46处没有发现具有重叠SSID的另一个通讯装置时,进程前进到步骤S47并且通讯控制单元111开始输出信标信号。
当在被改变后的SSID还是与其它通讯装置的SSID重叠等情况下而没有消除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干扰故障时,重复在步骤S48和随后步骤处的处理片段直到消除了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干扰故障为止。
通讯装置100执行上述处理的片段。通过这种方式,当通讯装置100检测到导致无线通讯的干扰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时,可以通过自动改变终端标识符和网络标识符来避免由于网络标识符、IP地址以及频道的重叠导致的与另一个通讯装置的干扰故障。因此,甚至在网络通讯方面具有较少知识的用户也能够方便地避免由于设置值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的干扰故障。
将被用于生成SSID的信息是能够被适当改变的信息就足够了,并且该信息不必是终端标识符。不过,优选的是能够被自由改变的终端标识符作为自动改变SSID的工具。当SSID的自动改变没有问题时,可以直接改变SSID。例如,可以在已经被使用的SSID之后添加任何适当的字符串。
在改变终端标识符时,当终端标识符已经被改变时,通讯装置100告知用户终端标识符的改变。这能够防止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该设置值被改变。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告知并不是必要的。
该实施例的描述结束了。在本发明中,在此使用的各个装置的详细配置、处理内容、数据结构、装置的数量等并不限于在该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
例如,预先作为通讯设置值被存储的项目并不限于图6所示的那些项目。而且,可以采用这种配置,其中表示可以进行选择设置的值可以被设置为这些项目的一部分而不是具体值。在这种情况下,预先由用户设置并被存储的初始值被设置为对应的项目就足够了。
而且,上述通讯装置100或通讯装置200的上述功能可以以分散方式提供在多个装置上,并且这些功能可以以这些装置的配合被执行。
而且,显然,通讯装置100可以配置成能够同时与多个通讯装置200进行通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是一种使得计算机执行通讯装置100或通讯装置200的上述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优选的是程序优储在起初包含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单元中,诸如只读存储器(ROM)。或者,程序还可以通过被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器)中而被提供,诸如被记录在只读光盘(CD-RO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存储卡中。
而且,该程序可以通过从连接到网络并且包括记录程序的存储介质的外部装置或连接到网络并且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程序的外部装置中下载而被执行。
应该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描述的改变单元对应于说明书中的设置值重叠避免单元118。
显然,上述实施例和修改例中的配置可以通过适当地对它们进行组合来执行,只要不产生任何不一致即可。
采用上述配置,即使是在网络通讯方面具有很少指示的用户也能够方便地避免由于设置值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故障。
尽管为了完整清楚公开的目的已经针对具体实施描述了本阿明,但是附后的权利要求书并不因此受到限制,而是可以被认为可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公平地落入到在此提出的基本教导之内的所有修改例和替换构造。

Claims (5)

1.一种通讯装置,能够通过使用网络标识符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进行无线通讯,该网络标识符具有通讯识别信息和频道信息,该通讯表示信息用于识别含有IP地址的通讯设置的级别,该通讯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检测造成由于网络标识符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以及
改变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另一个通讯装置造成无线通讯故障时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其中
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以便改变所述通讯装置的IP地址或所述通讯装置所使用的频率。
2.一种通讯装置,能够通过使用网络标识符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进行无线通讯,该网络标识符具有用于识别通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所述通讯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检测造成由于网络标识符的重叠导致的无线通讯故障的另一个通讯装置;以及
改变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另一个通讯装置造成无线通讯故障时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其中
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网络标识符,以便改变所述通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在所述终端标识符已经改变时通知用户所述终端标识符已经改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还包括:
设置值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将被用于无线通讯的多个级别的通讯设置,其中
所述改变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另一个通讯装置造成所述无线通讯故障时,将用于无线通讯的通讯设置改变为存在所述设置值存储单元中的另一级别的通讯设置。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网络标识符为服务集标识符(SSID)。
CN201410077117.XA 2013-03-05 2014-03-04 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Active CN104038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2642 2013-03-05
JP2013042642 2013-03-05
JP2013-226114 2013-10-31
JP2013226114A JP6263962B2 (ja) 2013-03-05 2013-10-31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925A true CN104038925A (zh) 2014-09-10
CN104038925B CN104038925B (zh) 2018-01-16

Family

ID=5007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7117.XA Active CN104038925B (zh) 2013-03-05 2014-03-04 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10380B2 (zh)
EP (1) EP2775780B1 (zh)
JP (1) JP6263962B2 (zh)
CN (1) CN1040389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0254A (zh) * 2017-06-02 2020-01-21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无线lan终端和无线lan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6746B2 (ja) * 2015-04-10 2017-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534574A (zh) * 2015-05-29 2018-01-0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别名字符串
EP3144798B1 (en) * 2015-09-18 2020-12-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696216B2 (en) * 2016-02-18 2023-07-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SID broadcast management to support priority of broadcast
JP6961989B2 (ja) * 2017-04-20 2021-11-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04730B2 (en) 2017-05-18 2021-01-26 Ademc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of a connected device
JP6977419B2 (ja) * 2017-09-12 2021-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7305815B2 (ja) 2021-01-06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87588B2 (ja) * 2021-01-06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20117000A (ko) * 2021-02-16 2022-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가 연결된 네트워크의 식별 정보에 기반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8345A (zh) * 2004-01-07 2005-07-13 微软公司 使用便携式存储媒质配置瘦客户机设备的网络设置
US20070140194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solving network ID conflict
US20100054154A1 (en) * 2008-07-11 2010-03-04 Lambert Paul A Ip assignment scheme for dynamic peer-to-peer networks
US20110222518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jecto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762B1 (en) * 2000-02-14 2005-11-01 Sygate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switching network points based on configuration profiles
JP4097009B2 (ja) 2001-11-28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試験装置
JP3698711B1 (ja) * 2004-05-07 2005-09-2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ネットワーク識別子設定方法、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KR100649715B1 (ko) * 2004-12-21 2006-11-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랜의 애드혹 통신을 위한 접속방법
US8576846B2 (en) 2005-10-05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JP2009267903A (ja) * 2008-04-28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102663B1 (ko) * 2009-02-13 2012-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와 디지털 기기간 자동 무선 연결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0226239A (ja) * 2009-03-19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US10098154B2 (en) * 2010-07-08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of resource collision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JP5820106B2 (ja) * 2010-11-08 2015-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8345A (zh) * 2004-01-07 2005-07-13 微软公司 使用便携式存储媒质配置瘦客户机设备的网络设置
US20070140194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solving network ID conflict
US20100054154A1 (en) * 2008-07-11 2010-03-04 Lambert Paul A Ip assignment scheme for dynamic peer-to-peer networks
US20110222518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jecto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0254A (zh) * 2017-06-02 2020-01-21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无线lan终端和无线lan系统
CN110720254B (zh) * 2017-06-02 2023-09-05 夏普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无线lan终端和无线lan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7830A (ja) 2014-10-16
CN104038925B (zh) 2018-01-16
US20140254581A1 (en) 2014-09-11
EP2775780B1 (en) 2017-10-11
US9510380B2 (en) 2016-11-29
EP2775780A1 (en) 2014-09-10
JP6263962B2 (ja)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8925A (zh) 通讯装置和通讯系统
US105059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wireless connection between a portable terminal and a digital device
CN105050083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US109866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to access point in WLAN network
US200902740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by using button
EP2112844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wireless LAN
US20040229606A1 (en) Wireless apparatus,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system, method of setting wireless system, computer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4010327A (zh) 快速接入wifi无线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JP6176018B2 (ja)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接続方法
EP1788779A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packet alteration detection
US118185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 personal Wi-Fi network
CN104735642A (zh) 无线连接装置、无线通信设定信息的复制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7438247A (zh) 无线中继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984691A (zh) 同步无线网络参数的方法、终端、服务器、系统及设备
CN105704710A (zh) 一种Wi-Fi参数配置方法
JP2007135146A (ja) 無線lan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通信方法
JP2005150794A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537962A (zh) 无线网络配置、接入和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21018A (zh) 一种wifi探测终端的方法
CN105578498B (zh) 一种终端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JP2012089911A (ja) 無線通信装置、周辺装置、無線通信接続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接続プログラム
KR10061713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일공유 방법
KR100679017B1 (ko) 액세스 포인트의 ip 주소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074840A (zh) 无线热点接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605688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第1の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