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8156A - 晶体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晶体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8156A
CN104038156A CN201410261203.6A CN201410261203A CN104038156A CN 104038156 A CN104038156 A CN 104038156A CN 201410261203 A CN201410261203 A CN 201410261203A CN 104038156 A CN104038156 A CN 104038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semiconductor
metal
connects
drai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12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8156B (zh
Inventor
陈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46878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03815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612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8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8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scillato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振荡器,其包括幅度控制电路、反相放大器、反馈电阻,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可以降低功耗,还可以稳定振荡频率。

Description

晶体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晶体振荡器。
背景技术
晶体振荡器,多采用价格便宜且精准度高的石英晶体为时钟源。石英晶体薄片受到外加交变电场的作用时会产生机械振动,当交变电场的频率与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振动便变得很强烈,这就是晶体谐振特性的反应。由于该晶体振荡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频率稳定度高等优点,被应用于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中。
但石英晶体是无源器件,需配合振荡电路,才能正常工作。传统的晶体振荡器一般是基于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指互补金属氧化物(PMOS管和NMOS管))技术的,多数简单地采用大电阻,将CMOS反相放大器偏置于互补放大器状态,满足巴克豪斯起振条件,从而驱动石英晶体,产生所需时钟。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这种晶体振荡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存在很大的从电源到地的短路电流,因而,功耗比较大,此外,容易受到电源和地的噪声影响,直接影响振荡频率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体振荡器,可以降低功耗,稳定振荡频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晶体振荡器,包括幅度控制电路、反相放大器、反馈电阻,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开始工作时,幅度控制电路先产生起始振荡电流,将反相放大器偏置于增益比较大的状态,使得电路快速起振,同时,振荡的幅度信息反馈到幅度控制电路里,经峰值检测,产生控制信号反向调节振荡电流,使得幅度变大,振荡电流减小,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控制驱动石英晶体的能量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实现了振荡电流的自动控制,因而,不会产生从电源到地的过大的短路电流,降低了功耗,同时,由于石英晶体的能量被稳定在固定的范围,使其不易受到电源和地的噪声影响,稳定了振荡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晶体振荡器的原理图;
图4为图2中的幅度控制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微调电容阵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晶体振荡器的原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晶体振荡器,包括幅度控制电路10、反相放大器20反馈电阻30,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vout连接幅度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vin,幅度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反相放大器20的电流偏置端,反馈电阻30的一端连接反相放大器20的输入端,反馈电阻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其中,反相放大器20包括一接地端,该接地端接地。
上述本实施例的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本实施例的晶体振荡器开始工作时,幅度控制电路10先产生起始振荡电流,将反相放大器20偏置于增益比较大的状态,使得电路快速起振,同时,振荡的幅度信息反馈到幅度控制电路10里,经峰值检测,产生控制信号反向调节振荡电流,使得幅度变大,振荡电流减小,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控制驱动石英晶体的能量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实现了振荡电流的自动控制,因而,不会产生从电源到地的过大的短路电流,降低了功耗,同时,由于石英晶体的能量被稳定在固定的范围,使其不易受到电源和地的噪声影响,稳定了振荡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幅度控制电路10可以包括第一MOS管N1、第二MOS管N2、第三MOS管N3、第四MOS管N4、第五MOS管N5、第一参考电流源Iref1、第二参考电流源Iref2、运算放大器OP1、第一电流镜Imi1、第二电流镜Imi2,第一MOS管N1的漏极、第一MOS管N1的栅极、第二MOS管N2的栅极、第三MOS管N3的源极、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端相互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流镜Imi1的输出端,第一电流镜Imi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参考电流源Iref1的一端,第一参考电流源Iref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MOS管N3的漏极、第二电流镜Imi2的输入端、第二参考电流源Iref2的一端,第二参考电流源Ire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MOS管N2的漏极、第三MOS管N3的栅极,第二电流镜Iref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放大器20的电流偏置端,运算放大器OP1的负端、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第四MOS管N4的栅极、第五MOS管N5的漏极、第五MOS管N5的栅极相互连接,第四MOS管N4的源极接地,第四MOS管N4的漏极连接第二电流镜Imi2的接地端,第五MOS管N5的源极连接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
其中,上述的第一MOS管N1、第二MOS管N2、第三MOS管N3、第四MOS管N4、第五MOS管N5为N型MOS管。
如图3所示,由于第二MOS管N2的漏极和栅极接在一起,产生参考电压vrd,第二MOS管N2栅极接到vrd上,第二参考电流源Iref2接第二MOS管N2的漏极,第三MOS管N3的栅极接到第二MOS管N2的漏极,第三MOS管N3的源极接到参考电压vrd上。这样第二MOS管N2、第三MOS管N3与第二参考电流源Iref2构成负反馈电路,稳定了参考电压vrd。
而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端接参考电压vrd,运算放大器OP1的负端接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节点vrb,组成单位增益缓冲器。第五MOS管N5的栅极和漏极都接在vrb上,源极接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vout,组成二极管作为检测vout的峰值用。
第四MOS管N4的栅极接在节点vrb上,第四MOS管N4的漏极连接第二电流镜Imi2的输入端,电流镜Imi2的输出端为振荡电流Iosc输出端,连接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
在本实施例的晶体振荡器开始工作时,晶体振荡器的电路还未振荡,反相放大器20的输入端、输出端的电压相等,参考电压vrd和参考电压vrb相等,第四MOS管N4的漏极的电流与第二MOS管N2的漏极的电流成固定比例。
振荡开始后,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vout的幅度越来越大达到一定幅度时,第五MOS管N5组成的二极管开始导通,流走部分电荷,使得节点vrb的电压下降,第四MOS管N4的电流减小,从而使第二电流镜Imi2输出的振荡电流Iosc减小。
最终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vout的幅度在一个合适驱动水平上达到稳定,节点vrb的电压和振荡电流Iosc也不再变化。
本实施例中的幅度控制电路10结构简单、器件成本低,同时,由于可以控制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vout的幅度在一个合适驱动水平上达到稳定,降低了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的第一电流镜Imi1可以包括第六MOS管N6、第七MOS管N7,第六MOS管N6的漏极、第六MOS管N6的栅极、第七MOS管N7的栅极相互连接,第六MOS管N6的源极、第七MOS管N7的源极分别接地,第六MOS管N6的漏极还连接第一参考电流源Iref1的一端,第七MOS管N7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
其中,第六MOS管N6、第七MOS管N7均为N型MOS管,第一电流镜Imi1将第一参考电流源Iref1的输入电流转换为参考电压,采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镜Imi1与幅度控制电路10的其他器件相配合,实现简单,稳定性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的第一电流镜Imi1包括第六MOS管N6、第七MOS管N7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整个幅度控制电路10满足对称结构,第二电流镜Imi2可以包括第八MOS管P8、第九MOS管P9,第八MOS管P8的漏极、第八MOS管P8的栅极、第九MOS管P9的栅极相互连接,第八MOS管P8的源极、第九MOS管P9的源极分别连接是所述第二参考电流源的一端,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第八MOS管P8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N4的漏极;
其中,第八MOS管P8、第九MOS管P9均为P型MOS管,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流镜Imi2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幅度控制电路1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滤波电阻R1,滤波电阻R1连接在第八MOS管P8的栅极和第九MOS管P9的栅极之间,第一电容器C1连接在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和地之间,第二电容器C2连接在第八MOS管P8的源极和第九MOS管P9的栅极之间,第三电容器C3连接在第九MOS管P9的漏极和地之间,也就是说,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容器C1后接地,第九MOS管P9的漏极经第三电容器C3后接地,第九MOS管P9(或者第八MOS管P8)的栅极经第八MOS管P8的源极、第八MOS管P8的漏极、第四MOS管N4的源极、第四MOS管N4的漏极后接地,第一电容器C1可以使得参考电压vrb的变化更加平稳,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滤波电阻R1构成低通滤波电路,可以使得振荡电流Iosc平稳变化,有利于振荡环路的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晶体振荡器,还可以包括微调电容阵列40,该微调电容阵列40包括第一引出端A、第二引出端B、控制端C,第一引出端A连接反相放大器20的输入端vin,第二引出端B连接反相放大器20的输出端vout,所述控制端连接外部的寄存器;
微调电容阵列40由外部的寄存器控制,微调电容阵列40的位数和电容值变化需求根据具体的频率调节范围和精度确定,微调电容阵列40接收到寄存器发出的寄存器控制信号,控制微调电容阵列40中的电容的通断(即是否接入电路);
一般地,如图6所示,所述微调电容阵列包括第一电容阵列41、第二电容阵列42,第一电容阵列41、第二电容阵列42分别包括两个以上的并联的电容器,各电容器分别串联一个寄存器控制接口,各寄存器控制接口分别连接外部的寄存器,在图6中,是以第一电容阵列41包括电容器CL0~CL3、第二电容阵列42包括电容器CR0~CR3为例,以各电容器CL0~CL3、CR0~CR3分别串联一个寄存器控制接口BL0~BL3、BR0~BR3,各寄存器控制接口BL0~BL3、BR0~BR3分别连接外部的寄存器为例,但第一电容阵列41、第二电容阵列42的具体电路结构不限于此;
第一电容阵列41、第二电容阵列42的构成一般是相一致的,即第一电容阵列41、第二电容阵列42包括的电容器个数相同,电容器的电容值相一致,也就是说,若第一电容阵列41中包括一个某一电容值的电容器,则第二电容阵列42也同样包括一个该电容值的电容器;
寄存器控制接口BL0~BL3、BR0~BR3可以决定相应的电容器CL0、CL1、CL2、CL3和CR0、CR1、CR2、CR3是否接入反向放大器20的输入端vin和输出端vout,电容器CL0~CL3,CR0~CR3为二进制变化,CL0=CR0=0.5皮法,CL1=CR1=1皮法,CL2=CR2=2皮法,CL3=CR3=4皮法。左右端的电容变化为7.5皮法。一般石英晶体的负载电容要求为15皮法左右,则该4比特的微调电容阵列可以提供超过±20%的调整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幅度控制电路、反相放大器、反馈电阻,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一参考电流源、第二参考电流源、运算放大器、第一电流镜、第二电流镜;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流源的一端,所述第一参考电流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参考电流源的一端,所述第二参考电流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的接地端,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镜包括第六MOS管、第七MOS管;
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分别接地,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还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流源的一端,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镜包括第八MOS管、第九MOS管;
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是所述第二参考电流源的一端,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电流偏置端,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滤波电阻;
所述滤波电阻连接在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之间,所述第一电容器连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之间,所述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和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调电容阵列;
所述微调电容阵列包括第一引出端、第二引出端、控制端,所述第一引出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引出端连接所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端连接外部的寄存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电容阵列还包括第一电容阵列、第二电容阵列;
所述第一电容阵列、所述第二电容阵列分别包括两个以上的并联的电容器,各所述电容器分别串联一个寄存器控制接口,各所述寄存器控制接口分别连接外部的寄存器。
CN201410261203.6A 2014-06-12 2014-06-12 晶体振荡器 Active CN104038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1203.6A CN104038156B (zh) 2014-06-12 2014-06-12 晶体振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1203.6A CN104038156B (zh) 2014-06-12 2014-06-12 晶体振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156A true CN104038156A (zh) 2014-09-10
CN104038156B CN104038156B (zh) 2017-01-11

Family

ID=5146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1203.6A Active CN104038156B (zh) 2014-06-12 2014-06-12 晶体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81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414A (zh) * 2016-12-21 2017-05-17 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体振荡器频率调试系统
CN108449083A (zh) * 2018-02-27 2018-08-24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易启动的振荡器幅度控制电路
CN108521268A (zh) * 2018-03-05 2018-09-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起振的晶体振荡器、电子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7445A1 (en) * 2000-05-12 2003-06-12 Andreas Rusznyak Oscillator circuit
CN101499774A (zh) * 2009-03-05 2009-08-0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体振荡装置及其负载电容的控制方法
CN101686037A (zh) * 2008-09-24 2010-03-31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振荡器及其驱动电路与振荡方法
CN102006057A (zh) * 2009-09-01 2011-04-06 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编程调整起振条件的低功耗、快速起振晶体振荡器模块
CN102624335A (zh) * 2012-04-17 2012-08-01 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的晶体振荡器电路
CN203951440U (zh) * 2014-06-12 2014-11-19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晶体振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7445A1 (en) * 2000-05-12 2003-06-12 Andreas Rusznyak Oscillator circuit
CN101686037A (zh) * 2008-09-24 2010-03-31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振荡器及其驱动电路与振荡方法
CN101499774A (zh) * 2009-03-05 2009-08-0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体振荡装置及其负载电容的控制方法
CN102006057A (zh) * 2009-09-01 2011-04-06 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编程调整起振条件的低功耗、快速起振晶体振荡器模块
CN102624335A (zh) * 2012-04-17 2012-08-01 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的晶体振荡器电路
CN203951440U (zh) * 2014-06-12 2014-11-19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晶体振荡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414A (zh) * 2016-12-21 2017-05-17 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体振荡器频率调试系统
CN108449083A (zh) * 2018-02-27 2018-08-24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易启动的振荡器幅度控制电路
CN108521268A (zh) * 2018-03-05 2018-09-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起振的晶体振荡器、电子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156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6942B (zh) 一种超低功耗快速启动晶体振荡器电路
TWI386772B (zh) 切換式電壓穩壓器
CN1805281B (zh)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US20080266917A1 (en) Dc/dc converting system
CN203951440U (zh) 晶体振荡器
CN103166604A (zh) 一种低功耗片内时钟产生电路
CN2884287Y (zh) 一种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启动电路
CN102064801B (zh) 一种基于cmos工艺实现的全硅时钟发生器
WO2016019908A1 (zh) 一种快速启动数字输出缓冲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17376B (zh) Dc/dc转换器
CN104184319A (zh) 电荷泵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5187030A (zh) 振荡器
CN103248321A (zh) 一种晶体振荡器电路及芯片
CN104901534A (zh) 一种斜坡补偿电路及dc-dc转换装置
CN105099184A (zh) 一种轻载开关电源芯片
CN104038156A (zh) 晶体振荡器
CN104270147A (zh) 一种环形振荡器
CN204013481U (zh) 实现低电压晶振驱动的电路结构
CN106026719B (zh) P-sshi有源整流电路及自供电电子设备
CN205029558U (zh) 一种电源稳压电路
CN103312267A (zh) 一种高精度振荡器及频率产生方法
CN102427342B (zh) 开关电容时钟发生器
CN109256948A (zh) 开关调节器
CN104038039A (zh) 一种单周期控制加iii型补偿的cuk型开关变换器的启动电路
CN105227179A (zh) 振荡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85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Jida West Road No. 107 Building 9 Building (1-4)

Applicant after: Zhuhai jele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902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Jida West Road No. 107 Building 9 Building (1-4)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00 No. 333, Kexing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107, building 904, ShiJiHua Road,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