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5316A -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316A
CN104035316A CN201310558048.XA CN201310558048A CN104035316A CN 104035316 A CN104035316 A CN 104035316A CN 201310558048 A CN201310558048 A CN 201310558048A CN 104035316 A CN104035316 A CN 104035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watchcase
watch
upper cover
wr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80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5316B (zh
Inventor
孔晶
王永宁
郭新刚
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ROSSINI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ROSSINI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ROSSINI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ROSSINI WAT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80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5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5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5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表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在手表装配中钨钢上套与不锈钢表壳的过盈配合结构及制造方法,即手表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配合的对象的材料为钨钢与不锈钢。解决了长期以来钨钢上套采用胶水与不锈钢表壳进行粘结后会造成钨钢上套脱落的隐患,同时进一步凸显钨钢应用于手表零配件的优势。所述手表的制造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避免了因使用胶水时钨钢上套脱落的隐患,显著提高了钨钢应用于手表上套的可靠性和钨钢上套的装配效率,减少了装配工序,节约了成本,并延长了钨钢上套手表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确保了每只钨钢上套手表的紧固性能,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结构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钨钢因其耐磨性好,金属质感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在手表行业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合作为手表壳体部件中部分零件的制造材料,例如,钨钢可用于制造手表壳体部件的上套。在手表行业制造方法中,一直以来采用胶水将钨钢材质的上套与不锈钢表壳进行粘结,但因胶水存在老化的特性,同时钨钢的密度大(约14.45g/cm3,约为不锈钢的2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当胶水老化到粘结性能不佳时,加之在手腕摆动过程中钨钢上套存在较大的重力作用,钨钢上套可能会从表壳上脱落,因此采用胶水粘结钨钢上套会存在脱落的隐患,从而,大大缩短了手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及其制造方法,手表的壳体部件采用紧配合结构,减少了装配工序,节约了成本,并延长了手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手表,包括有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有上套和表壳,所述上套采用环状结构,上套的内侧壁为第一接触面;表壳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为第二接触面;所述上套安装在表壳上,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连接;其中,所述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套采用钨钢材料制成,表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2.00。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二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倒角值相同,倒角值范围为30°到60°。
手表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S1在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上涂上润滑油;
S2将表壳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
S3将上套置于表壳的正上方;
S4使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压入表壳上,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中,采用5~10N的压力将上套压入表壳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手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一种新型手表紧配合结构及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手表装配中钨钢上套与不锈钢表壳的过盈配合结构及制造方法,即手表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配合的对象的材料为钨钢与不锈钢。过盈配合连接是利用两个联接件本身的过盈配合来实现的,因其构造简单、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和在振动下能可靠地工作,在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冶金等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尚没有在手表行业中,作为钨钢与不锈钢的配合方式。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弹性极限应力可达800~900MPa,当钨钢与不锈钢进行配合时,若采用合适的过盈量,二者可达到紧配而不产生应力集中。这样不但能解决钨钢用胶水与不锈钢进行粘接会带来钨钢上套脱落隐患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凸显钨钢应用于手表零配件的优势。本发明解决长期以来钨钢上套采用胶水与不锈钢表壳进行粘结后会造成钨钢上套脱落的隐患,同时进一步凸显钨钢应用于手表零配件的优势。
本发明所述手表的制造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避免了因使用胶水时钨钢上套脱落的隐患,显著提高了钨钢应用于手表上套的可靠性和钨钢上套的装配效率,同时进一步凸显钨钢应用于手表零配件的优势,减少了装配工序,节约了成本,并延长了钨钢上套手表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确保了每只钨钢上套手表的紧固性能,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上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上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上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表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表壳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表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四的表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手表实施例五的表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手表,如图1、2、3、4、5、6所示,包括有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有上套1和表壳2,所述上套1采用环状结构,上套1的内侧壁为第一接触面;表壳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为第二接触面3;所述上套1安装在表壳2上,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3相互接触连接;其中,所述上套1与表壳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套1采用钨钢材料制成,表壳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3为一种圆柱面,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2.00。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倒角5,第二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倒角13,第一倒角5和第二倒角13的倒角值相同,倒角值范围为30°到60°。
手表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S1在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上涂上润滑油;
S2将表壳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
S3将上套置于表壳的正上方;
S4使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压入表壳上,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中,采用5~10N的压力将上套压入表壳上。
以下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部件包括上套1和表壳2,上套1为钨钢材料制成,表壳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表壳2在其与钨钢上套1的第二接触面3与水平面4间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为30°;表壳2包括有水平面4,水平面4位于表壳2的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的下方;第二接触面3与水平面4的夹角为90°,即第二接触面3本身无弧度为圆柱面,上套1的与表壳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边缘处第一倒角5的倒角值与表壳上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对应为30°,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2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1毫米,上套1与表壳2的接触表面粗糙度值Ra=2.00。
在装配前,在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2的接触面处涂上润滑油,将表壳2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将上套1置于表壳2的正上方,在常温下,例如,在25℃温度条件下,应用该手表专用手压机在上套1的正上方加力,使上套1向下移动,采用10N的压力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1压入表壳2上,最终使上套下底面6与表壳上水平面4间无肉眼可见的缝隙,从而完成该过盈装配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手表,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不锈钢表壳2在其与钨钢上套1的第二接触面3与水平面4间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为60°;表壳2包括有水平面4,水平面4位于表壳2的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的下方;第二接触面3与水平面4的夹角为90°,即第二接触面3本身无弧度为圆柱面,上套1的与表壳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边缘处第一倒角5的倒角值与表壳上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对应为60°,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2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5毫米,上套1与表壳2的接触表面粗糙度值Ra=1.00。
在装配前,在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2的接触面3处涂上润滑油,将表壳2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将上套1置于表壳2的正上方,在22℃温度条件下,应用该手表专用手压机在钨钢上套1的正上方加力,使上套1向下移动,采用5N的压力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1压入表壳2上,最终使上套下底面6与表壳的水平面4间无肉眼可见的缝隙,从而完成该过盈装配过程。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手表,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不锈钢表壳2在其与钨钢上套1的第二接触面3与水平面4间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为45°;表壳2包括有水平面4,水平面4位于表壳2的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的下方;第二接触面3与水平面4的夹角为90°,即第二接触面3本身无弧度为圆柱面,上套1的与表壳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边缘处第一倒角5的倒角值与表壳上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对应为45°,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2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1毫米,上套1与表壳2的接触表面粗糙度值Ra=1.50。
在装配前,在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2的接触面3处涂上润滑油,将表壳2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将上套1置于表壳2的正上方,在30℃温度条件下,应用该手表专用手压机在钨钢上套1的正上方加力,使上套1向下移动,采用8N的压力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1压入表壳2上,最终使上套下底面6与表壳的水平面4间无肉眼可见的缝隙,从而完成该过盈装配过程。
实施例四:
如图1、3、7所示,本实施例的手表,同样包括钨钢上套1与不锈钢表壳7,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为内凹的曲面,表壳7的第二接触面8为外凸的曲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8的外轮廓相同。
优选地,表壳7安装上套的凸台采用鼓形结构,即第二接触面8的截面的外轮廓为弧线;第二接触面8与水平面9间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为45°,上套1的与表壳7接触的第一接触面边缘处第一倒角5的倒角值与表壳上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对应为45°,上套1与表壳2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8毫米,上套1与表壳2的接触表面粗糙度值Ra=1.00。
在装配前,在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7的第二接触面8处涂上润滑油,将表壳7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将上套1置于表壳7的正上方,在24℃温度条件下,应用该手表专用手压机在钨钢上套1的正上方加力,使上套1向下移动,采用9N的压力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1压入表壳7上,最终使上套下底面6与表壳的水平面9间无肉眼可见的缝隙,从而完成该过盈装配过程。
实施例五:
如图1、3、8所示,本实施例的手表,同样包括钨钢上套1与不锈钢表壳10,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为波纹曲面,表壳10的第二接触面11为波纹曲面;即表壳10的第二接触面11的截面的外轮廓为波浪线,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的外轮廓为波浪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11的外轮廓相同。
第二接触面11与水平面12间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为45°,上套1的与表壳10接触的第一接触面边缘处第一倒角5的倒角值与表壳上的第二倒角的倒角值对应为45°,上套1与表壳10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7毫米,上套1与表壳10的接触表面粗糙度值Ra=0.80。
在装配前,在钨钢的上套1与不锈钢的表壳10的第二接触面11处涂上润滑油,将表壳10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将上套1置于表壳10的正上方,在27℃温度条件下,应用该手表专用手压机在钨钢上套1的正上方加力,使上套1向下移动,采用8N的压力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1压入表壳10上,最终使上套下底面6与表壳的水平面1间无肉眼可见的缝隙,从而完成该过盈装配过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上套采用钨钢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制成,表壳采用不锈钢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手表,包括有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有上套和表壳,所述上套采用环状结构,上套的内侧壁为第一接触面;表壳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为第二接触面;所述上套安装在表壳上,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采用钨钢材料制成,表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为内凹的曲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为外凸的曲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外轮廓相同;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安装上套的凸台采用鼓形结构,即第二接触面的截面的外轮廓为弧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为波纹曲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为波纹曲面;即表壳的第二接触面的截面的外轮廓为波浪线,上套的第一接触面的外轮廓为波浪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外轮廓相同;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2.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二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倒角值相同,倒角值范围为30°到6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手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S1在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上涂上润滑油;
S2将表壳放入手表专用手压机的夹具上固定;
S3将上套置于表壳的正上方;
S4使用手表专用手压机将上套压入表壳上,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5~10N的压力将上套压入表壳上。
CN201310558048.XA 2013-11-11 2013-11-11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035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8048.XA CN104035316B (zh) 2013-11-11 2013-11-11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8048.XA CN104035316B (zh) 2013-11-11 2013-11-11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316A true CN104035316A (zh) 2014-09-10
CN104035316B CN104035316B (zh) 2015-01-28

Family

ID=51466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8048.XA Active CN104035316B (zh) 2013-11-11 2013-11-11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53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8486A (zh) * 2017-08-29 2018-01-19 惠州市好得高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在手表表壳上包金的方法
CN114831391A (zh) * 2022-05-19 2022-08-02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表带以及腕戴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6664A (zh) * 1969-03-28 1971-12-15
US3704584A (en) * 1970-04-24 1972-12-05 Suwa Seikosha Kk Waterproof watch with improved seal construction
CN2760616Y (zh) * 2004-12-03 2006-02-22 郝伟光 指针式多功能电子手表
CN201732254U (zh) * 2010-06-13 2011-02-02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表壳
CN202033599U (zh) * 2011-03-25 2011-11-09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镶嵌贵金属币的手表后盖
CN102681431A (zh) * 2011-03-15 2012-09-19 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表
CN102789163A (zh) * 2012-07-10 2012-11-21 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02677076U (zh) * 2012-06-27 2013-01-16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表的报时音量控制机构
CN203658740U (zh) * 2013-11-11 2014-06-18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手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6664A (zh) * 1969-03-28 1971-12-15
US3704584A (en) * 1970-04-24 1972-12-05 Suwa Seikosha Kk Waterproof watch with improved seal construction
CN2760616Y (zh) * 2004-12-03 2006-02-22 郝伟光 指针式多功能电子手表
CN201732254U (zh) * 2010-06-13 2011-02-02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表壳
CN102681431A (zh) * 2011-03-15 2012-09-19 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表
CN202033599U (zh) * 2011-03-25 2011-11-09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镶嵌贵金属币的手表后盖
CN202677076U (zh) * 2012-06-27 2013-01-16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表的报时音量控制机构
CN102789163A (zh) * 2012-07-10 2012-11-21 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03658740U (zh) * 2013-11-11 2014-06-18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手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8486A (zh) * 2017-08-29 2018-01-19 惠州市好得高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在手表表壳上包金的方法
CN114831391A (zh) * 2022-05-19 2022-08-02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表带以及腕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316B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5142412A (ru) Легкая опор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легкой опор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композитная сэндвич-панель 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мпозитной сэндвич-панели
WO2011043866A4 (en) Roller assembly for a brush cleaning device in a cleaning module
CN104035316B (zh) 手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58740U (zh) 手表
CN202525578U (zh) 一种家具台面板
CN203614923U (zh) 一种用于低温管路的卡箍安装结构
CN204938227U (zh) 一种传送带减震支撑辊
CN205314577U (zh) 振动棒的机壳与圆头的新型连接结构
CN201119592Y (zh) 人造石台板拼接结构
CN204714894U (zh) 一种镀膜夹具
CN202815294U (zh) 一种光学元件固定结构
CN204221393U (zh) 一种机油泵薄板类泵盖加工工装
CN201922581U (zh) 环氧与pvc复合的柔性贴面材料的安装连接结构
CN207926671U (zh) 低内应力的胶铁
CN206572117U (zh) 钢带弹簧卡箍、油管组件及汽车
CN204539060U (zh) 一种光伏大棚及其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CN102182732B (zh) 一种内饰件连接方法
CN204267728U (zh) 一种离合器密封装置
CN214756210U (zh) 一种下边框和应用其的光伏组件
CN211693512U (zh) 一种替代刀口法兰金属密封圈的o型胶圈
CN204402880U (zh) 一种防脱落型侧板结构
CN217482262U (zh) 一种风机风管快速连接结构
CN202188128U (zh) 一种活塞密封件
CN205841761U (zh) 铝合金与ptfe热硫化密封油封
CN202205619U (zh) 汽车启动按钮的叠加面板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