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5161B - 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161B
CN104035161B CN201310068031.6A CN201310068031A CN104035161B CN 104035161 B CN104035161 B CN 104035161B CN 201310068031 A CN201310068031 A CN 201310068031A CN 104035161 B CN104035161 B CN 104035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joints
optical fibre
receiving spa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8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5161A (zh
Inventor
阎雄伟
兰小波
胡剑鹏
王波
吴生佳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8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5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5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5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壳体、锁芯、套管和插头。壳体包括固持部和扣持部,固持部包括第一收容空间,扣持部包括第二收容空间及一对相对的侧壁,第二收容空间连通第一收容空间。每个侧壁开设一个第一卡槽,每个第一卡槽靠近固持部并与第一收容空间连通。锁芯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中并包括定位部、收容部和第一卡扣部,收容部穿过定位部并包括第一收容孔,套管收容于第一收容孔中。第一卡扣部凸设于定位部并包括一对第一悬臂,每个第一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每个第一倒钩卡入对应的第一卡槽中,以将锁芯固定于壳体。插头插入第二收容空间中。本发明提供的光纤连接器,通过第一倒钩和第一卡槽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壳体与锁芯的单独更换。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实现光纤之间连接的无源器件。大多数光纤连接器由两个插头和一个适配器来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每个插头和适配器都是单独分开的,两者之间可以自由插拔。为了实现插头和适配器之间的自由插拔,插头需要多个辅助零件,造成插头零件数目较多,生产成本过高。
在一端插头和适配器不经常被插拔的应用场景,业内已有产品将适配器和插头集成为一体。这种一体式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锁芯、套管及一个插头,锁芯收容于壳体中并通过壳体内部的凹槽和锁芯外表面的凸块组成的固定结构将锁芯固定于壳体中,套管收容于锁芯中,插头部分收容于套管中并固定于锁芯。因壳体和锁芯之间的固定结构在壳体的内部,如需拆卸壳体和锁芯必须破坏壳体和锁芯的结构才能拆卸壳体和锁芯,致使壳体和锁芯不能单独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着壳体和锁芯不能单独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壳体、锁芯、套管和插头,所述壳体包括固持部和扣持部,所述固持部包括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扣持部包括第二收容空间及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每个所述侧壁开设一个第一卡槽,每个所述第一卡槽靠近所述固持部并与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锁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中并包括定位部、收容部和第一卡扣部,所述收容部穿过所述定位部并包括第一收容孔,所述套管收容于第一收容孔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凸设于所述定位部并包括一对第一悬臂,每个所述第一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每个所述第一倒钩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中,以将所述锁芯固定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插头插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侧壁开设一个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扣持部的外端面,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一对卡扣台,所述卡扣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侧边并靠近所述第二主体,所述卡扣台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一对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并紧靠相应的所述卡扣台。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阶梯,所述阶梯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所述阶梯插入所述第一收容孔内。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扣持部还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开设于所述顶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槽开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开槽的形状一致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上部中间。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台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并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
结合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内部并未贯穿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结合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台阶,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
结合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还包括插芯,所述插芯收容于所述第一孔内并抵靠台阶。
结合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包括端面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插芯,所述插头还包括光纤,所述光纤收容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光纤的裸芯穿过所述定位孔延伸至所述端面并与所述端面一起精密研磨。
结合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端面成斜角。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悬臂凸设于所述定位部的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倒钩背对设计。
结合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芯还包括一对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凸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结合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相对设计。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壳体、锁芯、套管和插头,所述壳体包括固持部和扣持部,所述固持部包括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扣持部包括第二收容空间及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每个所述侧壁开设一个第一卡槽和一个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锁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中并包括收容部和一对第一悬臂,每个所述第一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每个所述第一倒钩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收容部包括第一收容孔,所述套管收容于第一收容孔中,所述插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并包括第一主体和一对卡扣台,所述卡扣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侧边,所述卡扣台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以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扣持部。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阶梯,所述阶梯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所述阶梯插入所述第一收容孔内。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扣持部还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开设于所述顶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槽开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开槽的形状一致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上部中间。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台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并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主体和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内部并未贯穿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台阶,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
结合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还包括插芯,所述插芯收容于所述第一孔内并抵靠台阶。
结合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包括端面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插芯,所述插头还包括光纤,所述光纤收容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光纤的裸芯穿过所述定位孔延伸至所述端面并与所述端面一起精密研磨。
结合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端面成斜角。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芯还包括定位部,所述收容部穿过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悬臂设于所述定位部的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结合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倒钩背对设计。
结合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芯还包括一对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凸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结合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相对设计。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连接器,通过锁芯的第一倒钩和壳体的第一卡槽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壳体与锁芯的单独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壳体与锁芯不能单独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的锁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的锁芯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1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插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2的光纤连接器与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插头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圆X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00,其包括壳体10、锁芯20、套管30和插头40。
请同时参考图4和图5,壳体1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包括固持部12和扣持部14。
固持部12大致为方形中空结构,与标准的SC(SquareConnector)型适配器的壳体结构近似。固持部12包括第一收容空间120、第一顶壁121、一对相对的第一侧壁122及第一底壁123。
第一收容空间120从固持部12的外端面129向里延伸,并贯穿固持部12。第一收容空间120用于收容锁芯20。
固持部12还包括定位槽124、多个凹陷125及一对定位台126。定位槽124开设于第一顶壁121并与第一收容空间120连通,用于外接插头(未图示)的定位并防止外界插头从错误方向插入。所述凹陷125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22及第一底壁123,用于安装支架200(请参考图10)。所述定位台126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2与扣持部14的相交处,用于固定和定位光纤连接器100。
扣持部14大致为锥台体,其包括第二收容空间140、第二顶壁141、一对相对的第二侧壁142及与第二顶壁141相对的第二底壁143。
第二收容空间140从扣持部14的外端面149向里延伸,且连通第一收容空间120。
扣持部14还包括第一开槽144、第二开槽145、一对第一卡槽146及一对第二卡槽147。
第一开槽144开设于第二顶壁141,并与第二收容空间140连通。第二开槽145开设于第二底壁143并与第二收容空间140连通。第一开槽144的宽度大于第二开槽145的宽度。
因扣持部14的第二顶壁141开设第一开槽144,且第二底壁143开设第二开槽145,从而扣持部14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利于插头40的插入。
每个第二侧壁142开设一个第一卡槽146,每个第一卡槽146靠近固持部12,并与第一收容空间120连通。
每个第二侧壁142开设一个第二卡槽147,每个第二卡槽147靠近外端面149,并与第二收容空间140连通。
请同时参考图6和图7,锁芯2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20中并包括定位部22、收容部24和第一卡扣部26和第二卡扣部28。定位部22大致为方形体,并与壳体10的第一收容空间120的方形空间配合,从而定位锁芯20的方向。定位部22包括第一端面220和与第一端面220相对的第二端面222。
收容部24穿过定位部22的中间部分并向定位部22的前后两端延伸。收容部24包括第一收容孔240,用于收容套管30。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24外表面的形状与第二收容空间140内表面的形状一致。
第一卡扣部26包括一对第一悬臂260,所述第一悬臂260凸设于定位部22的第二端面222并分布于收容部24的两侧。每个第一悬臂260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262,且所述第一倒钩262背对设计。
第二卡扣部28包括一对第二悬臂280,所述第二悬臂280凸设于定位部22的第一端面220并分布于收容部24的两侧。每个第二悬臂280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282,且所述第二倒钩282相对设计。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扣部28的一对第二倒钩282用于固定外接插头。
请同时参考图3,组装时,锁芯20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20中,并使第一卡扣部26的第一倒钩262卡入对应的第一卡槽146中,从而将锁芯20固定于壳体10中。拆卸时,只需从壳体10的外部两侧向内顶动第一倒钩262,然后将锁芯20沿壳体10的外端面129方向顶出,就可将锁芯20从壳体10中拆出。换而言之,本发明通过锁芯20的第一倒钩262和壳体10的第一卡槽146之间的配合,在生产组装时,将第一倒钩262压入第一卡槽146中即可实现锁芯20和壳体10之间的装配;在拆卸时,使用简单工具便可实现锁芯20和壳体10之间的拆卸,从而实现壳体10与锁芯20的单独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壳体10与锁芯20不能单独更换的问题。
套管30大致为圆柱体,并收容于锁芯20的第一收容孔中240中。套管30包括第二收容孔32和开槽34。第二收容孔32开设于套管30的中心,开槽34开设于套管30的圆周并与第二收容孔32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管30由陶瓷材料制成。套管30的结构与标准的SC型适配器的套管结构相同。
请同时参考图8和图9,插头40插入壳体10的第二收容空间140中,并包括固定部50、插芯60和光纤70。固定部50包括第一主体52、第二主体53、通孔54、一对卡扣台55及定位台56。第一主体52大致为圆柱体并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40中,以将插头40定位于壳体1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52外表面的形状与第二收容空间140内表面的形状一致。
因壳体10的第二收容空间140内表面的形状与锁芯20的收容部24外表面的形状及固定部50的第一主体52外表面的形状一致,从而实现锁芯20和固定部50的同轴心定位,进而减少光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53大致为圆锥体,从而实现固定部50的第一主体52和第二主体53的圆滑过渡。
通孔54贯穿第一主体52和第二主体53,并包括第一孔540和第二孔542。第一孔540开设于第一主体52内部并未贯穿第一主体52,且第一孔540的直径大于第二孔542的直径。第二孔542开设于第一主体52和第二主体53内部并与第一孔540连通。
固定部50还包括台阶544,台阶544设置于通孔54内并位于第一孔540和第二孔542之间。
所述卡扣台55分别位于第一主体52外圆周的侧边,并靠近第二主体53。安装时,所述卡扣台55卡入对应的第二卡槽147中,从而将固定部50固定于壳体10的扣持部14。
固定部50还包括阶梯57,阶梯57位于第一主体52的前端。安装时,阶梯57插入的锁芯20的第一收容孔240内,以定位固定部50并具有防尘作用。
固定部50还包括一对操作部58,所述操作部58位于固定部50的外表面并紧靠相应的卡扣台55。
因插头40与壳体10之间通过卡扣台55和第二卡槽147固定连接,从而插头40不会因为意外外力而脱离壳体10,因外壳的结构强度较高,进而使得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00具有更好的抗直拉和抗侧拉性能。
定位台56的形状与第一开槽144的形状一致并位于第一主体52外圆周的上部中间,且定位台56的宽度略小于第一开槽144的宽度,但大于第二开槽145的宽度。安装时,定位台56收容于第一开槽144中,以定位固定部50的插入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定位台56的宽度略小于第一开槽144的宽度,但大于第二开槽145的宽度,如果固定部50的插入方向不对,固定部50便不能插入壳体10的扣持部14,从而确保固定部50插入方向的正确性。换而言之,光纤连接器100具有防止定位固定部50的插入方向错误的防呆结构。
插芯60收容于第一孔540内并抵靠台阶544,并通过过盈配合或用胶粘结的方式与固定部50固定成一体。插芯60包括端面62和定位孔64。
因通孔54内设有台阶544,从而插芯60易定位于通孔54内。
因固定部50的外表面设有一对操作部58,从而方便插芯60压入固定部50时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芯60由陶瓷材料制成,插芯60的结构与标准SC型插头的插芯的结构相同。换而言之,插芯60为UPC(UltraPhysicalContact)型的插芯。
光纤70收容于固定部50的通孔54,并采用涂胶的方式使紧包光纤70与第二孔542和插芯60的定位孔64固定成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70为直径为0.9mm的紧包光纤,所述紧包光纤的前端125μm的裸芯穿过插芯60的定位孔64延伸至插芯60的端面62并与插芯60的端面62一起精密研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光纤70为直径为1.6mm、2.0mm或3.0mm的圆缆,或光纤70为常见的2×3mm入户蝶形缆。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组装时,锁芯20收容于壳体10的第一收容空间120中,套管30收容于锁芯20的第一收容孔240中,固定部50插入壳体10的第二收容空间140并使插芯60收容于套管30的第二收容孔32中,从而壳体10、锁芯20、套管30及插头40便组装为光纤连接器100。
因壳体10的固持部12的结构与标准的SC型适配器的壳体结构近似,使得组装后的光纤连接器100的对外接口为标准的SC型适配器接口,从而增加了本发明光纤连接器100使用的实用性。
因套管30的结构与标准SC型适配器的套管的结构相同,从而使插芯60与外接插头的插芯保持同轴,也降低了套管30的部件成本。
因套管30设有开槽34,从而方便插芯60收容于套管30的第二收容孔32中。
因固定部50设有操作部58,在偶尔需要维修或清洁时,方便使用简单工具插入壳体10与操作部58之间的空隙以撑开壳体10,拔出插头40。
请参考图11和图1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插头40a,所述第二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插头40a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插头40(请参考图8和图9)的结构基本相同,实现的功能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插头40a中的插芯60a为APC(AngledPhysicalContact)型的插芯。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芯60a的端面64a研磨成8度斜角。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锁芯、套管和插头,所述壳体包括固持部和扣持部,所述固持部包括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扣持部包括第二收容空间及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每个所述侧壁开设一个第一卡槽及一个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一卡槽靠近所述固持部并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扣持部的外端面,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锁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中并包括定位部、收容部和第一卡扣部,所述收容部穿过所述定位部并包括第一收容孔,所述套管收容于第一收容孔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凸设于所述定位部并包括一对第一悬臂,每个所述第一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每个所述第一倒钩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中,以将所述锁芯固定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插头插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一对卡扣台,所述卡扣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侧边并靠近所述第二主体,所述卡扣台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一对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并紧靠相应的所述卡扣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阶梯,所述阶梯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所述阶梯插入所述第一收容孔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还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开设于所述顶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槽开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开槽的形状一致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上部中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并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内部并未贯穿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台阶,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插芯,所述插芯收容于所述第一孔内并抵靠台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包括端面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插芯,所述插头还包括光纤,所述光纤收容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光纤的裸芯穿过所述定位孔延伸至所述端面并与所述端面一起精密研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成斜角。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凸设于所述定位部的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倒钩背对设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一对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凸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相对设计。
19.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锁芯、套管和插头,所述壳体包括固持部和扣持部,所述固持部包括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扣持部包括第二收容空间及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每个所述侧壁开设一个第一卡槽和一个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锁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中并包括收容部和一对第一悬臂,每个所述第一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每个所述第一倒钩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收容部包括第一收容孔,所述套管收容于第一收容孔中,所述插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并包括第一主体和一对卡扣台,所述卡扣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侧边,所述卡扣台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以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扣持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阶梯,所述阶梯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所述阶梯插入所述第一收容孔内。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还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开设于所述顶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槽开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开槽的形状一致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圆周的上部中间。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并大于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主体和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内部并未贯穿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台阶,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插芯,所述插芯收容于所述第一孔内并抵靠台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包括端面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插芯,所述插头还包括光纤,所述光纤收容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光纤的裸芯穿过所述定位孔延伸至所述端面并与所述端面一起精密研磨。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成斜角。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定位部,所述收容部穿过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悬臂设于所述定位部的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背对设计。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一对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凸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个端面并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悬臂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相对设计。
CN201310068031.6A 2013-03-04 2013-03-04 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104035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031.6A CN104035161B (zh) 2013-03-04 2013-03-04 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031.6A CN104035161B (zh) 2013-03-04 2013-03-04 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161A CN104035161A (zh) 2014-09-10
CN104035161B true CN104035161B (zh) 2015-11-25

Family

ID=5146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8031.6A Active CN104035161B (zh) 2013-03-04 2013-03-04 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5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8615B (zh) * 2020-02-19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5065A (ja) * 1997-09-19 1999-04-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用アダプタ
DE20206797U1 (de) * 2002-04-29 2002-08-08 Shin Kin Entpr Co Adapter für einen optischen Faserstecker
CN1667442A (zh) * 2004-03-10 2005-09-1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光连接器插头以及光连接器
CN201233461Y (zh) * 2008-07-25 2009-05-06 苏州天孚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快接光纤插座
CN202583528U (zh) * 2012-05-29 2012-12-0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头式光纤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5065A (ja) * 1997-09-19 1999-04-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用アダプタ
DE20206797U1 (de) * 2002-04-29 2002-08-08 Shin Kin Entpr Co Adapter für einen optischen Faserstecker
CN1667442A (zh) * 2004-03-10 2005-09-1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光连接器插头以及光连接器
CN201233461Y (zh) * 2008-07-25 2009-05-06 苏州天孚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快接光纤插座
CN202583528U (zh) * 2012-05-29 2012-12-0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头式光纤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161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63934A1 (en) Fiber channel-inter change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9933583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omponent system
CN102870023A (zh) 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
CN102955205A (zh) 光纤连接器
CN202583528U (zh) 一种母头式光纤连接器
CN102141655A (zh) 光纤连接器
CN112882162A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以及光电适配器
CN102955206B (zh) 光纤连接器
US11327246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prefabricated optical fiber, adapter, fiber termination box,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assembly
CN112764174A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US9448368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02141834U (zh) 一种插拔自锁型快速光纤连接器
CN104035161B (zh) 光纤连接器
US20130251310A1 (en) Connector for ribbon optical fiber
CN101526651B (zh) Sc型光纤背板适配器
CN105278049A (zh) 光纤连接器
CN215833651U (zh) 一种复合型室外连接头
CN212908306U (zh) 一种易安装紧固式航空连接器
CN104317008A (zh) 光纤连接器组件及其光纤转接插座和陶瓷芯固定套
CN209746190U (zh) 光纤连接装置
CN203178516U (zh) 热熔式光纤连接器保护套及包含该保护套的光纤连接器
CN202210168U (zh) 一种sc光纤适配器
CN109143483B (zh) 集成式光纤连接器及其插头壳体、插座壳体、壳体组件
US20200057199A1 (en) Optical attenuator
CN201425642Y (zh) 一种插销式光纤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