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3853B -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3853B
CN104033853B CN201410301243.9A CN201410301243A CN104033853B CN 104033853 B CN104033853 B CN 104033853B CN 201410301243 A CN201410301243 A CN 201410301243A CN 104033853 B CN104033853 B CN 104033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piece
sticking part
backlight module
glu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3853A (zh
Inventor
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12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3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3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3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3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3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中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包括:将遮光胶固定在治具表面;将边缘具有贴合部的第一光学膜片贴合在所述遮光胶上,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遮光胶贴合;将贴合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所述遮光胶从所述治具取下,并将贴合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所述遮光胶装配到胶框中。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通过先在治具上将遮光胶与各光学膜片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再将组件从治具上取下装配到胶框中的方法,避免在封装过程中将光学膜片带出或者使光学膜片易发生卷曲的问题,提高封装效率和封装良率,并且所形成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厚度减小,背光模组封装质量提高。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背光模组的功能在于供应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通常可以包括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等光学膜片。
传统的背光源装配顺序为导光板和胶框先装配,然后在胶框槽内从下往上依次放上扩散片、下增光片、上增光片,最后贴上遮光胶带进行固定。由于各光学膜片的材料(扩散片、上增光片和下增光片)来料时通常为卷材,在裁切后很容易卷曲,造成了一定的组装困难。并且,光学膜片在放入胶框槽后,当组装遮光胶带需要调整时,容易将各光学膜片从槽内带出来,造成不良。
同时,为了方便组装,通常会在各光学膜片和胶框之间留有间隙,或选用较厚的各光学膜片材料,这些都增加了模组的封装厚度。同时为了防止卷曲,现有方法不得不对各光学膜片进行压平处理,以降低翘曲度,但是这种方法导致装配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以减小封装结构的叠层厚度,降低封装难度,提高封装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包括:胶框;遮光胶;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遮光胶之间的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遮光胶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将遮光胶固定在治具表面,再将第一光学膜片通过贴合部贴合在遮光胶上,之后再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的遮光胶从治具上取下,装配到胶框中。由于将第一光学膜片通过贴合部先贴合在遮光胶上,因此,可以在将第一光学膜片与遮光胶贴合时,将第一光学膜片充分压平,并通过贴合部与遮光胶平坦贴合,同时保证贴合后第一光学膜片不发生卷曲,之后将两者从治具上取下,装配到胶框中,最终形成的封装结构整体结构紧密,减小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并且防止现有方法中将光学膜片从胶框中带出的情况,降低封装难度,提高封装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封装方法中,先在治具上将遮光胶与第一光学膜片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因此,可以在将此组件装配到胶框之前,先对装配到胶框中的导光板进行点亮检查,在检查到导光板不存在问题之后,再将此组件装配到胶框中,从而节省背光模组的返工成本。
进一步,所述封装方法中,先在治具上将遮光胶与第一光学膜片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再将此组件从治具上取下装配到胶框中,因此,无论胶框是何种结构都不影响背光模组的封装,因此,胶框除了可以是单独的塑料框架结构,还可以是金属和塑料的混合结构(例如铁塑一体结构)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包括:胶框;遮光胶;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遮光胶之间的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遮光胶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光学膜片通过贴合部与遮光胶贴合,第一光学膜片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遮光胶之间,而遮光胶未与贴合部贴合的地方能够贴合在胶框上,从而使整个封装结构贴合紧密,第一光学膜片不易发生卷曲,提高了封装结构的封装质量。
进一步,所述封装结构中,在胶框上对应设置凹槽,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可以容纳在凹槽中,因此可以减小封装结构的厚度,减小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沿AA’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结构沿BB’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图6至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沿CC’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结构沿DD’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结构沿EE’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和封装结构存在着封装难度和封装厚度大、封装效率和封装良率低、封装过程中光学膜片易被带出和光学膜片易发生卷曲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和封装结构,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通过先在治具上将遮光胶与各光学膜片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再将组件从治具上取下装配到胶框中的方法,避免在封装过程中将光学膜片带出或者光学膜片发生卷曲的问题,提高封装效率和封装良率,并且所形成的封装结构厚度减小,封装质量提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
请参考图1,将遮光胶110固定在治具100表面。
本实施例中,治具100可以是一个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平板,其材料可以是塑料、玻璃或者陶瓷等等。治具100提供一个平坦表面,以保证遮光胶110平坦地粘贴在此表面上,并保证后续光学膜片平坦地与遮光胶110贴合。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治具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平台,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遮光胶110呈框形的带状,遮光胶110可以是不透光的双面胶,遮光胶110的材料可以采用PET,也可以采用其它适合材料。将遮光胶110固定在治具100表面即采用遮光胶110的其中一面贴合在治具100表面,从而达到固定作用。
请参考图2,将边缘具有贴合部121的第一光学膜片120贴合在遮光胶110上,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贴合,即第一光学膜片120通过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贴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120可以为增光片或者扩散片,或者为同时具有增光片和扩散片的多功能光学膜片。
本实施例中,贴合部121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贴合部12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0.15mm,贴合部121的宽度最大值视模组边框宽度而定,无限制要求。贴合部121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mm,从而保证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之后有足够的贴合面积。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贴合部的平面形状也可以是其它的平行四边形,或者也可以是梯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120具有四个边缘,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位于四个边缘,或者说每个边缘上均具有贴合部121。这种结构能够使第一光学膜片120与遮光胶110贴合之后的结构更加不易变形,即第一光学膜片120更加不易发生卷曲。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贴合部也可以仅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的任意一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的任意两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的任意三个边缘。
请参考图3,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120的遮光胶110从治具100取下,并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120的遮光胶110装配到胶框130中。图3中,为了显示出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因此省略显示了遮光胶110(请参考图1),但应该明白,此时遮光胶110贴合在图3中第一光学膜片120上方(如果显示遮光胶110则无法显示贴合部121),并且由于遮光胶110呈框形的带状,因此遮光胶110环绕在图3所示第一光学膜片120周边。
本实施例中,胶框130为整个模块提供支撑及保护作用,胶框130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或者金属等,本发明对胶框130的材质不作限定。胶框130具有围绕顶框和两个侧框内侧壁的台阶结构131,台阶结构131表面对应于各个贴合部121的位置具有凹槽132。凹槽132的长度与贴合部121的长度基本相等,或者凹槽132的长度略大于贴合部121的长度,从而使凹槽132能够容纳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而采用凹槽132容纳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可以减小装配后整个封装结构的厚度。除此之外,胶框130的至少其中一条边框(例如底框)上还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灯槽133,灯槽133可用于后续容置背光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台阶结构处设置凹槽,而使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直接贴合在台阶结构表面。
请参考图4,图4为图3所示结构沿AA’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即第一光学膜片120非贴合部部分与胶框130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中重新显示了图3中省略的遮光胶110。
从图4中可以看到,在将第一光学膜片120和遮光胶110装配到胶框130中之后,后续整个装配结构设置在反射片150上。反射片150上表面除了与胶框130接触之外,还同时与导光板140接触,并且图4所示的水平方向上导光板140与胶框130之间具有空隙101。空隙101可以防止导光板140与胶框130之间发生衍射。导光板140上方为第一光学膜片120。胶框130的台阶结构131位于第一光学膜片120边缘外侧的水平相对位置,并且两者之间同样被空隙101隔开。台阶结构131上表面与遮光胶110粘接,并且遮光胶110有部分伸出于台阶结构131,这部分遮光胶110恰好位于空隙101上方。整个封装后的结构还包括背板(未示出),所述背板保护反射片150的下表面和胶框130的外侧面。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40和第一光学膜片120的侧面齐平,因此它们与胶框130之间具有侧壁齐平的空隙101,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导光板140和第一光学膜片120的侧面齐平也可以不齐平,例如第一光学膜片120的侧面直接与台阶结构131的侧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遮光胶110恰好位于空隙101上方而未延伸至第一光学膜片120非贴合部部分(非贴合部部分即第一光学膜片120除了贴合部121之外的部分)的上表面,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出于设计余量的考虑,遮光胶110也可以有少部分与第一光学膜片120的非贴合部部分的上表面贴合。
请参考图5,图5为图3所示结构沿BB’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即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与胶框130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可知,图5所示剖面示意图中,原来台阶结构131处形成了凹槽132,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位于凹槽132上表面,并且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的下表面贴合。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中,先将遮光胶110固定在治具100表面,再将第一光学膜片120通过贴合部121先贴合在遮光胶110上,之后再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120的遮光胶110从治具100上取下,装配到胶框130中。由于将第一光学膜片120通过贴合部121贴合在遮光胶110上,因此,可以在将第一光学膜片120与遮光胶110贴合时,将第一光学膜片120充分压平,并通过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平坦贴合,同时保证贴合后第一光学膜片120不发生卷曲,之后将两者从治具100上取下,装配到胶框130中,因此最终形成的封装结构整体结构紧密,减小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并且防止现有方法中将光学膜片从胶框中带出的情况,降低封装难度,提高封装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120不会发生卷曲,因此,第一光学膜片120可以采用更小的厚度,即第一光学膜片120可以使用更薄的材料形成,从而进一步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
由于本实施例先在治具100上将遮光胶110与第一光学膜片120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因此,可以在将此组件装配到胶框130之前,先对装配到胶框130中的导光板进行点亮检查,在检查到导光板不存在问题之后,再将此组件装配到胶框130中,从而节省背光模组的返工成本。
由于本实施例先在治具100上将遮光胶110与第一光学膜片120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再将此组件从治具100上取下装配到胶框130中,因此,无论胶框130是何种结构都不影响背光模组的封装,因此,胶框130除了可以是单独的塑料框架结构,还可以是金属和塑料的混合结构(例如铁塑一体结构)等。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可以通过上述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形成,因此,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可以参考图3至图5。
具体的,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包括:胶框130、遮光胶110以及位于胶框130与遮光胶110之间的第一光学膜片120,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边缘具有贴合部121,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贴合。更多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各部分的结构和性质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由于第一光学膜片120通过贴合部121与遮光胶110贴合,第一光学膜片120位于胶框130与遮光胶110之间,而遮光胶110未与贴合部121贴合的地方能够贴合在胶框130上,从而使整个封装结构贴合紧密,第一光学膜片121不易发生卷曲,提高了封装结构的封装质量。
并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中,由于胶框130具有位于其台阶结构131表面的凹槽132,因此第一光学膜片120的贴合部121可以容纳在凹槽132中,因此可以减小叠合厚度,减小整个封装结构的厚度。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请结合参考图6至图11。
请参考图6,将遮光胶210固定在治具200表面,然后提供两个边缘具有贴合部的非第一光学膜片,分别为第二光学膜片220和第三光学膜片230。其中第二光学膜片220具有贴合部221,第三光学膜片230具有贴合部231。通过将贴合部221和贴合部231将第二光学膜片220和第三光学膜片230贴合在遮光胶210上,使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与遮光胶210贴合。之后再将边缘具有贴合部241的第一光学膜片240贴合在遮光胶210上,即第一光学膜片240通过贴合部241与遮光胶210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各贴合部未采用底纹显示,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各贴合部均采用底纹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贴合第一光学膜片之前,仅在遮光胶上贴合另一个光学膜片,也可以在贴合第一光学膜片之前,在遮光胶上贴合三个以是的光学膜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治具200可以是一个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平板,其材料可以是塑料、玻璃或者陶瓷等等。治具200提供一个平坦表面,以保证遮光胶210平坦地粘贴在此表面上,并保证后续光学膜片平坦地与遮光胶210贴合。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治具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平台,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遮光胶210为框形的带状,遮光胶210可以是不透光的双面胶,遮光胶210的材料可以采用PET,也可以采用其它适合材料。将遮光胶210固定在治具200表面即采用遮光胶210的其中一面贴合在治具200表面,从而达到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240可以为上增光片,先与遮光胶210贴合的第二光学膜片220可以为下增光片,后与遮光胶210贴合的第三光学膜片230可以为扩散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和第三光学膜片也可以为同时具有增光片和扩散片的多功能光学膜片。
请参考图7,图7显示了在治具200上贴合遮光胶210,并在遮光胶210上贴合第二光学膜片220的俯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膜片220具有四个边缘,第二光学膜片220的贴合部221位于四个边缘,或者说每个边缘上均具有贴合部221。这种结构能够使第二光学膜片220与遮光胶210贴合之后的结构更加不易变形,即第二光学膜片220更加不易发生卷曲。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贴合部也可以仅位于第二光学膜片的任意一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二光学膜片的任意两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二光学膜片的任意三个边缘。
请参考图8,图8为在贴合第二光学膜片220后,继续在遮光胶210上贴合第三光学膜片230的俯视示意图,此时第三光学膜片230覆盖第二光学膜片220的绝大部分结构,而仅暴露第二光学膜片220上四个贴合部221的各自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三光学膜片230具有四个边缘,第三光学膜片230的贴合部231位于四个边缘,或者说每个边缘上均具有贴合部231。这种结构能够使与遮光胶210贴合之后的结构更加不易变形,即第三光学膜片230更加不易发生卷曲。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贴合部也可以仅位于第三光学膜片的任意一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三光学膜片的任意两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三光学膜片的任意三个边缘。
请参考图9,图9为在贴合第三光学膜片230后,继续在遮光胶210上贴合第一光学膜片240的俯视示意图,此时第一光学膜片240覆盖第三光学膜片230的绝大部分结构,而仅暴露第三光学膜片230上四个贴合部231的各自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240具有四个边缘,第一光学膜片240的贴合部241位于四个边缘,或者说每个边缘上均具有贴合部241。这种结构能够使第一光学膜片240与遮光胶210贴合之后的结构更加不易变形,即第一光学膜片240更加不易发生卷曲。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贴合部也可以仅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的任意一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的任意两个边缘,或者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的任意三个边缘。
从图7至图9可以看出,第一光学膜片240的四个边缘与第二光学膜片220和第三光学膜片230的四个边缘重合,并且位于它们中相同边缘的贴合部至少部分重叠形成叠层结构。由于后续会在胶框(请参考图10)中设计相应的凹槽(请参考图10)以用收纳所述叠层结构,为了防止凹槽的长度太大而影响胶框的机械强度,因此控制所述叠层结构的总长度小于其所在边缘总长度的1/2。同时,为了保证各个贴合部有足够的面积与遮光胶210贴合,设计各个贴合部重叠部分的长度可以占其自身长度的1/3~1/2本实施例中,各个贴合部重叠部分的长度具体选择为1/2。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与非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重合,并且位于它们中相同边缘的贴合部至少部分重叠形成叠层结构之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位于相同边缘的贴合部也可以相互错开(即没有任何重叠),以分别与遮光胶贴合。当然,也可以是其中的某些贴合部重叠,而其它的贴合部相互错开不相互重叠。
本实施例中,各贴合部(包括贴合部221、贴合部231和贴合部241)的平面形状均为长方形。各贴合部的宽度均大于或者等于0.15mm,各贴合部的宽度最大值视模组边框宽度而定,无限制要求。各贴合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mm,从而保证贴合部与遮光胶210之后有足够的贴合面积。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各贴合部的平面形状也可以是其它的平行四边形,或者也可以是梯形。
请参考图10,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240、第二光学膜片220和第三光学膜片230的遮光胶210从治具200取下,并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240、第二光学膜片220和第三光学膜片230的遮光胶210装配到胶框250中。图10中,为了显示出贴合部221、贴合部231和贴合部241,省略显示了遮光胶210,但应该明白,此时遮光胶210贴合在图10中第二光学膜片220上方(如果显示遮光胶210则无法显示贴合部221、贴合部231和贴合部241),并且由于遮光胶210呈框形的带状(请参考图6),因此遮光胶210环绕在图10所示第二光学膜片220周边。
本实施例中,胶框250为整个模块提供支撑及保护作用,胶框250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或者金属等,本发明对胶框250的材质不作限定。胶框250具有围绕顶框和两个侧框内侧壁的台阶结构251,台阶结构251表面对应于各个贴合部的位置具有凹槽252。凹槽252的长度与所述叠层结构的长度基本相等,或者凹槽252的长度略大于所述叠层结构的长度,从而使凹槽252能够容纳所述叠层结构。而采用凹槽252容纳所述叠层结构可以减小装配后整个封装结构的厚度。除此之外,胶框250的至少其中一条边框(例如底框)上还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灯槽253,灯槽253可用于后续容置背光灯。
请参考图11,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沿CC’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即贴合部221与胶框250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中显示了图10中省略的遮光胶210。
从图11中可以看到,在将第二光学膜片220、第三光学膜片230和第一光学膜片240与遮光胶210装配到胶框250中之后,整个所述装配结构设置在反射片270上。反射片270上表面除了与胶框250接触之外,还同时与导光板260接触,并且图11所示的水平方向上导光板260与胶框250之间具有空隙201。空隙201可以防止导光板260与胶框250之间发生衍射。导光板260上方为第一光学膜片240,第一光学膜片240上为第三光学膜片230,第三光学膜片230上为第二光学膜片220。
请继续参考图11,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沿CC’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各光学膜片的各贴合部部分重叠形成上述叠层结构,即所述叠层结构由贴合部221、贴合部231和贴合部241两两部分重叠而成。所述叠层结构位于凹槽252上表面。图11中显示了所述叠层结构中的贴合部221和贴合部231,其中贴合部分221与遮光胶210的下表面直接贴合,而贴合部分231位于贴合部分221下方。整个封装后的结构还包括背板(未示出),所述背板保护反射片270的下表面和胶框250的外侧面。
请参考图12,图12为图10所示结构沿DD’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由于各贴合部重叠部分占其自身长度的1/2,因此可以有三个贴合部重叠的剖面,而DD’虚线恰好经过此三个贴合部重叠的剖面。与图11相比,图12中显示出了贴合部241,贴合部241位于凹槽252上表面。贴合部231位于贴合部241上,贴合部221位于贴合部231上,而贴合部221上表面与遮光胶210的下表面贴合。
请参考图13,图13为图10所示结构沿EE’虚线切割得到的剖面示意图,EE’虚线经过贴合部231与遮光胶210直接贴合的部分,因此在图13中可以看到,贴合部231从第三光学膜片230的边缘开始向遮光胶210弯折,直至贴合部231上表面与遮光胶210下表面贴合,由于第三光学膜片230和贴合部231的厚度较小,并且它们本身具有较好的柔性,因此,通过弯折后,贴合部231能够与遮光胶210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中,先将遮光胶210固定在治具200表面,再将第二光学膜片220通过贴合部221贴合在遮光胶210上,然后将第三光学膜片230通过贴合部231贴合在遮光胶210上,之后将第一光学膜片240通过贴合部241贴合在遮光胶210上,最后再将贴合有第一光学膜片240、第二光学膜片220和第三光学膜片230的遮光胶210从治具200上取下,装配到胶框250中。
由于将每个光学膜片都通过贴合部贴合在遮光胶210上,因此可以在将各光学膜片与遮光胶210贴合时,将各光学膜片充分压平,并通过各贴合部与遮光胶210平坦贴合,同时保证贴合后各光学膜片不发生卷曲,之后将它们从治具200有取下,装配到胶框250中,因此最终形成的封装结构整体结构紧密,减小了封装结构的整体厚度,并且防止现有方法中将光学膜片从胶框中带出的情况,降低封装难度,提高封装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本实施例中,各光学膜片不会发生卷曲,因此,各光学膜片均可以采用更小的厚度,即各光学膜片可以使用更薄的材料形成,从而进一步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
由于本实施例先在治具200上将遮光胶210与各光学膜片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因此,可以在将此组件装配到胶框250之前,先对装配到胶框250中的导光板进行点亮检查,在检查到导光板不存在问题之后,再将此组件装配到胶框250中,从而节省背光模组的返工成本。
由于本实施例先在治具200上将遮光胶210与各光学膜片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再将此组件从治具200上取下装配到胶框250中,因此,无论胶框250是何种结构都不影响背光模组的封装,因此,胶框250除了可以是单独的塑料框架结构,还可以是金属和塑料的混合结构(例如铁塑一体结构)等。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可以通过上述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形成,因此,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可以参考图10至图11。
具体的,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包括:胶框250、遮光胶210以及位于胶框250与遮光胶210之间的第一光学膜片240,第一光学膜片240的边缘具有贴合部,贴合部与遮光胶210贴合。胶框250与第一光学膜片240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非第一光学膜片,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贴合部,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至少部分与遮光胶210贴合。更多所述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各部分的结构和性质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中,由于胶框250具有位于其台阶结构251表面的凹槽252,因此第一光学膜片240的贴合部241可以容纳在凹槽252中,因此可以减小叠合厚度,减小整个封装结构的厚度。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中,由于各光学膜片的各贴合部均至少有部分与遮光胶210直接贴合,因此,整个封装结构的厚度可以减小,封装的紧密程度更好。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胶框;
遮光胶;
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遮光胶之间的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遮光胶贴合;
所述胶框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非第一光学膜片,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边缘具有贴合部,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至少部分与所述遮光胶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0.15mm,所述贴合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具有四个边缘,所述第一光学膜的贴合部位于四个边缘的至少其中两个边缘;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具有四个边缘,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位于四个边缘的至少其中两个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与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重合,位于相同边缘的多个贴合部相互错开以分别与所述遮光胶贴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与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重合,位于相同边缘的多个贴合部至少部分重叠形成叠层结构,所述重叠结构的总长度小于所在边缘总长度的1/2,所述贴合部重叠部分的长度占其自身长度的1/3~1/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具有围绕顶框和两个侧框内侧壁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表面对应于各个贴合部的位置具有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为上增光片,所述胶框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之间还包括两个非第一光学膜片,与所述上增光片相邻的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为下增光片,与所述胶框相邻的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为扩散片。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的平面形状为梯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9.一种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遮光胶固定在治具表面;
将边缘具有贴合部的第一光学膜片贴合在所述遮光胶上,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遮光胶贴合;
将贴合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所述遮光胶从所述治具取下,并将贴合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所述遮光胶装配到胶框中;
在将边缘具有所述贴合部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片贴合在所述遮光胶上之后,且在将所述遮光胶从所述治具取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至少一个边缘具有贴合部的非第一光学膜片,通过将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贴合在所述遮光胶上,使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与所述遮光胶贴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0.15mm,所述贴合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具有四个边缘,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位于四个边缘的至少其中两个边缘;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具有四个边缘,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贴合部位于四个边缘的至少其中两个边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与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重合,位于相同边缘的多个贴合部相互错开,以分别与所述遮光胶贴合。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与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的四个边缘重合,位于相同边缘的多个贴合部至少部分重叠形成叠层结构,所述重叠结构的总长度小于所在边缘总长度的1/2,贴合部重叠部分的长度占其自身长度的1/3~1/2。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具有围绕顶框和两个侧框内侧壁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表面对应于各个贴合部的位置具有凹槽。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为上增光片;提供两个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先与所述遮光胶贴合的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为下增光片,后与所述遮光胶贴合的所述非第一光学膜片为扩散片。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第一贴合部的平面形状为梯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CN201410301243.9A 2014-06-27 2014-06-27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Active CN104033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243.9A CN104033853B (zh) 2014-06-27 2014-06-27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243.9A CN104033853B (zh) 2014-06-27 2014-06-27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3853A CN104033853A (zh) 2014-09-10
CN104033853B true CN104033853B (zh) 2017-11-10

Family

ID=5146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243.9A Active CN104033853B (zh) 2014-06-27 2014-06-27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3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751B (zh) * 2016-04-21 2019-09-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7422535A (zh) * 2017-09-05 2017-1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CN108061986A (zh) * 2017-12-11 2018-05-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319067B (zh) * 2018-02-12 2021-03-0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的贴合方法及光学膜片组
CN111458918A (zh) * 2019-01-21 2020-07-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509A (zh) * 2006-09-22 2008-03-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3375279U (zh) * 2013-07-24 2014-01-0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561805U (zh) * 2013-06-28 2014-04-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606597U (zh) * 2013-09-22 2014-05-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贴附遮光胶带的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509A (zh) * 2006-09-22 2008-03-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3561805U (zh) * 2013-06-28 2014-04-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375279U (zh) * 2013-07-24 2014-01-0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606597U (zh) * 2013-09-22 2014-05-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贴附遮光胶带的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3853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3853B (zh) 背光模组的封装结构和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
CN110634400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205485155U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TWI451170B (zh) 邊框窄化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19127783A1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20040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P328768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CN10740783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4321584B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4412314B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7429885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WO2017094840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6773293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
CN109979342A (zh) 一种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319063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114859600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97048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08192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6378663U (zh) 一种导光板和led灯条的一体化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757087U (zh) 面状照明装置
CN205157927U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9164635A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150896A (zh) 电子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4965334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04332111A (zh) 一种无前框显示器结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