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7927U -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7927U
CN205157927U CN201520849862.1U CN201520849862U CN205157927U CN 205157927 U CN205157927 U CN 205157927U CN 201520849862 U CN201520849862 U CN 201520849862U CN 205157927 U CN205157927 U CN 205157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ing structur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fitted
meta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9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福新
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9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7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7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7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结构,包括一金属框架、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内的导光板和胶架条、设置在所述胶架条和导光板之间的发光组件,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所述胶架条与该入光面对应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背光结构的显示面板。该背光结构结构简单,避免了窄边遮光片加工困难、贴合粘性弱的问题,同时去掉侧边三边的胶架,避免了注塑胶架宽度的极限限制,进一步实现背光结构的无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背光结构及包括该背光结构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模组朝着窄边框方向发展,对目前背光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目前设计的窄边框情况下,主要是将胶架及遮光片进行窄边化处理,但是窄边胶架的成型难度加大,对模具加工、注塑成型的要求提高,且由于胶架宽度过窄,很软,组装难度加大,容易断裂;而且遮光片宽度变小之后生产难度加大。当胶架和遮光片宽度低于0.5mm时,难以生产制作。当背光结构边框过窄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缩小导光板外形,加大胶架的宽度来确保产品的可行性。而遮光片做窄之后与显示模组的玻璃粘贴面积变小,在振动的情况下背光结构与玻璃容易脱离。因此现有设计方案除了配件生产工艺困难之外,背光结构与玻璃的贴合性也不好,目前常规设计方案难以满足窄边框化的需求。需要考虑新的结构设计以实现质量可靠,稳定的窄边框背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结构,其结构简单,避免了窄边遮光片加工困难、贴合粘性弱的问题,同时去掉侧边三边的胶架,避免了注塑胶架宽度的极限限制,进一步实现背光结构的无边框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背光结构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背光结构,包括一金属框架、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内的导光板和胶架条、设置在所述胶架条和导光板之间的发光组件,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所述胶架条与该入光面对应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其介于所述导光板和金属框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上方设置有遮光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其包括由下往上的扩散膜、下增亮膜和上增亮膜。所述扩散膜通过黑黑胶与所述遮光片贴合固定;所述下增亮膜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导光板贴合固定;所述遮光片延伸贴合在所述上增亮膜一侧,以固定该上增亮膜。
进一步地,所述下增亮膜靠近所述发光组件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耳,其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导光板贴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FPC及贴合在该FPC上的至少一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架上方设置有一透明膜片,其具有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贴合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侧边或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膜片为单面带有粘性的透明膜片,其带有粘性的一侧远离所述导光板。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的背光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背光结构对应设置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背光结构之间设置有一透明膜片,其具有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贴合在所述背光结构的侧边或背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背光结构其结构简单,只需在发光组件上方贴合遮光片,避免了窄边遮光片加工困难、贴合粘性弱的问题,同时去掉侧边三边的胶架,只保留承载发光组件的胶架一侧边,避免了注塑胶架宽度的极限限制,进一步实现背光结构的无边框设计;使得背光结构的三边发光区离外围的距离降至0.2mm(当使用0.1mm金属框架+0.05mm导光板与铁架间隙+0.05mm透明膜片)。由于通常背光结构比显示模组的玻璃外围大0.2mm,背光结构的发光区可以覆盖玻璃的外形,相对玻璃而言就实现了背光结构的无边框化。
组装显示面板时,由于该背光结构侧边及表面没有胶或粘性,与玻璃无法固定牢固。本实用新型将透明膜片弯折到背光结构背面粘贴的方式包住背光结构,膜片表面有粘性或者膜片表面贴光学胶或双面胶与玻璃粘贴,由于是整个表面粘贴,不会因为现有设计方案窄边框引起粘贴面积小而不牢固的问题。具体实现时,光学胶和透明膜片可以先与玻璃粘贴好后再包住背光结构,也可以将背光结构包住后再与玻璃贴合,组装灵活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置透明膜片后的背光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设置透明膜片后的背光结构的后视图;
其中,1、金属框架,2、导光板,21、入光面,22、出光面,3、胶架条,31、凹槽,4、发光组件,41、FPC,42、光源,5、遮光片,6、反射片,7、扩散膜,8、下增亮膜,9、上增亮膜,10、双面胶,11、透明膜片,111、折边机构,12、光学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至4,其显示了一种背光结构,包括:
一金属框架1,其具有一容纳空间、围绕该容纳空间的四个侧边及一底部;
一导光板2,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1的容纳空间内,其具有一入光面21和出光面22;
一胶架条3,与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面21对应,通过双面胶10固定贴合在所述金属框架1的一侧内,其具有至少一凹槽31;该凹槽31朝向所述入光面21;
一发光组件4,设置在所述胶架条3和导光板2之间,其两侧分别通过双面胶10固定贴合在所述胶架条3和导光板2一侧上,该发光组件4具有FPC41及贴合在该FPC41上的至少一光源42,所述光源42设置在所述凹槽31内。
做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发光组件4的上方贴合有一遮光片5,其可以是黑白胶或者黑黑胶;所述遮光片5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的一侧带有粘性,可以是白面也可以是黑面;所述遮光片5远离所述发光组件4的一侧为黑面,可以带有粘性或无粘性,优选无粘性,可用于定义背光结构下侧的视区范围。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光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下方的反射片6,其介于所述导光板2和金属框架1之间。
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上方的光学膜,其包括由下往上的扩散膜7、下增亮膜8和上增亮膜9。所述遮光片5延伸贴合在所述上增亮膜9一侧,以固定该上增亮膜9;所述扩散膜7通过黑黑胶71与所述遮光片5贴合固定;所述下增亮膜8通过双面胶10与所述导光板2上侧贴合固定,优选地,所述下增亮膜8在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耳81,其通过双面胶10与所述导光板2贴合固定。
做进一步改进,请参考图5、6,所述金属框架1上方设置有一透明膜片11,可以是PET/PE或者其它光学膜片,要求透明、软,也可以是一种扩散膜。所述透明膜片11可以是单面带有粘性的透明膜片11,其带有粘性的一侧远离所述导光板2。该透明膜片11具有折边机构111,所述折边机构111可延伸通过双面胶10贴合在所述金属框架1的侧边或背面。所述折边机构111可以是对称设置的两个折边;也可以为三折边,还可以是四折边。
所述金属框架1优选但不限定为铁架或不锈钢架。所述金属框架1侧边外侧进行倒圆角处理,以方便透明膜片11的延伸且不隔坏。所述光源42优选但不限定为LED。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背光结构、与所述背光结构对应设置的显示模组,所述背光结构具有一透明膜片11,其具有折边机构111,该折边机构111贴合在所述背光结构的侧边或背面。所述透明膜片11在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具有粘性与显示模组直接贴合固定,或者通过涂布光学胶12或双面胶10与显示模组贴合固定,由于是整个表面粘贴,不会因为现有设计方案窄边框引起粘贴面积小而不牢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光学胶12。具体实现时,光学胶12和透明膜片11可以先与显示模组的玻璃粘贴好后再包住背光结构,也可以将背光结构包住后再与玻璃贴合,组装灵活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框架、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内的导光板和胶架条、设置在所述胶架条和导光板之间的发光组件,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所述胶架条与该入光面对应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其介于所述导光板和金属框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上方设置有遮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其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扩散膜、下增亮膜和上增亮膜所述扩散膜通过黑黑双面胶与所述遮光片贴合固定;所述下增亮膜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导光板贴合固定;所述遮光片延伸贴合在所述上增亮膜一侧,以固定该上增亮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增亮膜靠近所述发光组件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耳,其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导光板贴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FPC及贴合在该FPC上的至少一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上方设置有一透明膜片,其具有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贴合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侧边或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片为单面带有粘性的透明膜片,其带有粘性的一侧远离所述导光板。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光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背光结构对应设置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背光结构之间设置有一透明膜片,其具有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贴合在所述背光结构的侧边或背面。
CN201520849862.1U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205157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9862.1U CN205157927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9862.1U CN205157927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7927U true CN205157927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3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9862.1U Active CN205157927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792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492A (zh) * 2016-05-2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444151A (zh) * 2016-10-08 2017-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WO2018196292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显示装置
CN115951516A (zh) * 2022-12-08 2023-04-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492A (zh) * 2016-05-2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444151A (zh) * 2016-10-08 2017-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106444151B (zh) * 2016-10-08 2019-12-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WO2018196292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显示装置
CN115951516A (zh) * 2022-12-08 2023-04-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7927U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CN205121117U (zh) 新型背光源及显示面板
CN206209231U (zh) 用于液晶屏的框架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6010336A (zh) 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870439U (zh) 液晶显示器
CN204477809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10605275U (zh) 一种多屏显示一体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模块
CN204127794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9373299U (zh) 一种背光源尾部防亮线结构
CN10592959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5334017U (zh) 一种背光源
CN205485160U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模组
CN2053180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2932617A (zh) 窄边框液晶电视边框结构装置
CN20558147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5954928B (zh) 窄边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5093673B (zh) 一种反组装背光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596171U (zh) 一种终端模组
CN207924304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7114974U (zh) 便于光学膜片组固定的背光模组
CN203215440U (zh) 一种具有胶框及导光板无卡扣设计的lcd背光模组
CN202693950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液晶显示屏
CN103123069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156367U (zh) 一种改善漏光效果的背光模组
CN204515302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