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3363A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3363A
CN104033363A CN201310074399.3A CN201310074399A CN104033363A CN 104033363 A CN104033363 A CN 104033363A CN 201310074399 A CN201310074399 A CN 201310074399A CN 104033363 A CN104033363 A CN 104033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pedestal
impeller
shell
spr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43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743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3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3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风扇,它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喷嘴;所述喷嘴包括内部通道和排气口;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叶轮、与叶轮罩连接的马达壳体、位于马达壳体内的马达和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用于支撑叶轮罩于外壳内,第一支撑构件被安装在连接到外壳的台座上并与叶轮罩连接。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地,但不是排除性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风扇,如家用台扇,用于增加室内、办公室和其它环境中的空气循环和空气流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一组叶片或叶轮。该组叶片通常位于笼子内,该笼子允许气流穿过,然而却阻止人体接触到旋转的叶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种风扇还存在着人体触及到该组旋转叶片的风险。
2012年6月13日授权公开号为CN 101825105 B中国专利描述了一种风扇,该种风扇包括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喷嘴,所述基座包括外壳、容纳在所述外壳内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以产生穿过叶轮罩的气流的马达,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气流的排气口,叶轮罩被多个支撑件支撑在基座内。每个支撑件又被安装在各自的支撑表面上,所述支撑表面从基座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该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气流的排气口;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叶轮、与叶轮罩连接的马达壳体、位于马达壳体内的马达和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用于支撑所述叶轮罩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被安装在连接到所述外壳的台座上并与所述叶轮罩连接。
具有优势的是,与多个支撑件用于支撑叶轮罩的情况相比,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一支撑构件用于支撑叶轮罩可以明显减少从马达壳体传递到外壳的振动和噪音。
优选地,所述弹簧元件具有两端,所述弹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台座连接,所述弹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叶轮罩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弹簧元件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弹簧元件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叶轮罩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台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圆环形构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也包括圆环形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具有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构件被多角度地布置在所述外壳内以便均匀地支撑叶轮、叶轮罩、马达和马达壳体的重量。
所述风扇还可以包括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二支撑构件和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用于将叶轮所形成的气流输送到喷嘴,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被安装在所述台座上并与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叶轮罩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喷嘴连接。
所述台座可以包括圆形板,也可以包括具有中央孔位的圆形板。所述台座优选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台座优选与所述外壳是一体的。
所述风扇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台座与所述叶轮罩之间的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优选包括一段软管,该软管的一端与台座连接,该软管的另一端与叶轮罩连接。
所述风扇可以限定至少一个开口;优选地,所述喷嘴限定开口。风扇外面的空气被从所述排气口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所述开口。所述喷嘴的高度优选地介于200mm至600mm之间,更优选地介于250mm至500mm之间。
所述排气口可以位于所述喷嘴的前部处或前部附近,也可以位于所述喷嘴的后部附近。所述排气口优选地为缝隙状排气口,其缝隙状排气口的宽度通常在0.5mm至8mm之间,优选地在1mm至5mm之间。
所述马达可以是交流马达,也可以是直流无刷马达;所述叶轮可以是离心叶轮,也可以是混流叶轮,优选地为混流叶轮。所述叶轮的转速通常位于800rpm至9000rpm之间,优选地位于1200rpm至7500rpm之间。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l是本发明的风扇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l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正面分解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从图3的F方向观察的沿图3的A—A线所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B—B线所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图7展示了图6所示风扇的另一种替换结构。
图8是图1所示的风扇在喷嘴向前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风扇在喷嘴向后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是从装置前方观察的本发明的风扇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正面分解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分解侧视图。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风扇50包括基座2和位于基座2上的喷嘴1;基座2包括底座13和位于底座13上的基部11。基座2具有进口18,进口18为形成在基座的外壳12上的多个孔的形式,空气通过进口18从风扇外部被吸入到外壳12内。
喷嘴1包括非闭合的环形外壳体3、两个输入端45和46、由该环形外壳体3所限定的内部通道和排气口7;喷嘴1的两个输入端45和46分别伸入位于基座2的上部两侧上的两个圆孔21内。基座2和喷嘴1共同限定了开口8。
基座2进一步包括用于允许用户操作风扇50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用户可操作的多个按钮15、16、17。
图5展示了喷嘴内部的结构。从图5中可以看到,喷嘴的环形壳体3包括壳体4、壳体5和壳体6;内部通道20由壳体4、壳体5和壳体6共同限定,排气口7由壳体4与壳体5的相对表面所限定;固定装置19位于内部通道20中,该固定装置19与排气口7相隔一定的距离D,该固定装置19与壳体4和壳体5一体化,排气口7位于喷嘴1的前端处,且被设置为朝风扇的前面发射气流。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7为缝隙状排气口,其排气口7的宽度为1.2mm,固定装置19与排气口7的距离D为16mm。
图6展示了基座2的内部结构。从图6中可以看出,基座2包括具有外壳14的底座13和具有外壳12的基部11,在基部11的外壳12内设置有叶轮罩22、叶轮23和驱动叶轮23旋转工作的马达24。叶轮23位于叶轮罩22内,叶轮罩22包括进口26、出口27、进气端28和出气端29。
马达24容纳在马达壳体34中。马达壳体34包括上面部分36和下面部分35,上面部分36通过螺丝与下面部分35固定并将马达24固定在其中。马达24的转轴31穿过形成在马达壳体34的下面部分35底部的孔,以允许叶轮23被连接到转轴31上。马达壳体34的上面部分36还包括多个固定杆37,马达24通过马达壳体34与叶轮罩22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叶轮23和叶轮罩22成形为当叶轮23和马达壳体34被叶轮罩22支撑时,叶轮23的叶片末梢极为接近叶轮罩22的内表面,但没有接触到该内表面,叶轮23与叶轮罩22大致同轴。
在叶轮罩22上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在马达壳体34的一个固定杆37上也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叶轮罩22上的电缆穿孔与固定杆37上的电缆穿孔对准使电缆可穿过,方便电缆从电路装置44连接到马达24上。在本实施例中,马达壳体34、叶轮罩22和叶轮23优选地由塑料所形成。
在外壳12内还设置有将叶轮23所形成的气流输送到喷嘴1的输气管。该输气管包括第一输气管40和第二输气管43。第一输气管40优选为一段软管,如一段橡胶管,使用软管有利于衰减马达和叶轮的一些振动和噪音向外壳12和喷嘴1传递或放大。该第一输气管40的一端与马达壳体34连接,该第一输气管40的另一端与第二输气管43连接。第二输气管43为一个三通管,该三通管与外壳12固定(图中未画出)。并参考图3,该三通管具有一个输入开口48和两个输出开口38、39,该三通管的具有输入开口48的输入端与第一输气管40连接,该三通管的具有输出开口38、39的两个输出端41、42与喷嘴1的两个输入端45、46转动连接,并在这两个转动连接处设置密封圈(图中未画出)。
叶轮罩22被多个第一支撑构件31所支撑。在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该第一支撑构件31为一弹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构件31的数量为6个,即弹簧元件的数量为6个,弹簧元件的上端与形成在叶轮罩22外表面上的凸块30固定,弹簧元件的下端被固定于与外壳12连接的台座321上。该台座321为具有中央孔位的圆形板,该具有中央孔位的圆形板与外壳12一体化。由于第一支撑构件31为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能有效吸收来自马达24和叶轮23的一些振动和噪音,否则这些振动和噪音容易通过叶轮罩22传递给外壳12并放大。
图7展示了图6所示风扇的另一种替换结构。从图7中可以看出,图7所述的结构与图6相似,只是台座32和弹簧元件的长度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台座321与外壳12相连接的底板322一体化,而弹簧元件的长度较长。较长的弹簧元件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来自马达24和叶轮23的振动和噪音。
底座13用于接合风扇50所在的表面。基部11包括用户界面和设置在外壳12相连接的底板322上的电路装置44,电路装置44用于响应用户界面的各种操作。基座2还包括用于使基部11相对于底座13来回摆动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同步马达47,摆动机构的操作由电路装置44响应用户按下用户界面的按钮17来控制。摆动范围优选地在60°和120°之间,且摆动机构被设置为每分钟执行3至6个摆动周期。用于供应电力到风扇的主电源线(没有画出)穿过形成在底座13上的孔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24是直流无刷马达,马达的转速可通过电路装置44响应用户操作旋钮16来改变。马达24的最高速度优选在6000rpm至8000rpm的范围。
为了操作风扇,用户按下用户界面的按钮15,响应该操作,电路装置44激活马达24以旋转叶轮23。叶轮23的旋转使空气通过进口18进入基座2的外壳12内。用户可通过操纵旋钮16来调节马达24的转速。输气管接收来自叶轮23所形成的气流并分成两股,分别输送到喷嘴1的两个输入端45、46并进入喷嘴1中。
在喷嘴1中,两股气流分别在喷嘴的内部通道20中行进。在内部通道20中行进的气流被排气口7所发射,风扇周围的部分空气被从排气口7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开口8,这样从排气口7发射的气流与被卷吸的气流的结合构成从喷嘴1向前发射的总气流。
图8展示了图1所示的风扇在喷嘴1向前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图9展示了图1所示的风扇在喷嘴1向后转动至某一位置的侧视图。从图8和图9中容易看出,喷嘴1可以相对基座2转动。这种转动可以调节喷嘴1的出风方位,使喷嘴1的出风方位在竖直平面上发生变化,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目前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气流的排气口;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叶轮、与叶轮罩连接的马达壳体、位于马达壳体内的马达和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用于支撑所述叶轮罩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被安装在连接到所述外壳的台座上并与所述叶轮罩连接。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具有两端,所述弹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台座连接,所述弹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叶轮罩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弹簧元件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弹簧元件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叶轮罩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台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具有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构件被多角度地布置在所述外壳内以便均匀地支撑叶轮、叶轮罩、马达和马达壳体的重量。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具有弹簧元件的第二支撑构件和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的输气管,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被安装在所述台座上并与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叶轮罩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喷嘴连接。
6.如权利要求l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包括圆形板。
7.如权利要求l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包括具有中央孔位的圆形板。
8.如权利要求l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
9.如权利要求l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与所述外壳是一体的。
10.如权利要求l至5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位于所述台座与所述叶轮罩之间的密封构件。
CN201310074399.3A 2013-03-09 2013-03-09 风扇 Pending CN104033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4399.3A CN104033363A (zh) 2013-03-09 2013-03-09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4399.3A CN104033363A (zh) 2013-03-09 2013-03-09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3363A true CN104033363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4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4399.3A Pending CN104033363A (zh) 2013-03-09 2013-03-09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33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9295U (zh) 风扇
CN201884311U (zh) 风扇组件
CN104481932B (zh) 风扇
CN101424279A (zh) 风扇
GB2509760A (en) Bladeless fan with twin impellers
CA2745060A1 (en) A fan
CN103216456A (zh) 风扇
CN103912479A (zh) 无叶风扇
CN103277329A (zh) 风扇
CN203272078U (zh) 风扇及其用于风扇的喷嘴
CN103195692B (zh) 风扇
CN104895768A (zh) 风扇组件及其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N203130442U (zh) 风扇
CN104061140A (zh) 风扇
CN104033363A (zh) 风扇
CN203130432U (zh) 风扇
CN104165134B (zh) 风扇及其用于风扇的喷嘴
CN203272184U (zh) 风扇
CN203130441U (zh) 风扇
CN203130443U (zh) 风扇
CN203098219U (zh) 风扇
CN104100497B (zh) 风扇
CN104033364A (zh) 风扇
CN203146376U (zh) 风扇
CN103982406A (zh) 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