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2957A -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2957A
CN104032957A CN201410314181.5A CN201410314181A CN104032957A CN 104032957 A CN104032957 A CN 104032957A CN 201410314181 A CN201410314181 A CN 201410314181A CN 104032957 A CN104032957 A CN 104032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eel pipe
built
fitting
stre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41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科华
骆祥平
冒小玲
陈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ntong No6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antong No6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antong No6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antong No6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41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2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2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法,特别涉及到多层建筑的预应力施工工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吊拉可实现大跨度的多层悬挑梁板结构,有效实现建筑设计意图,使建筑物轻飘、美观。

Description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法,特别涉及到多层建筑的预应力施工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领域,并且得到了成熟的应用,但是这是这一技术却一直没有应用到建筑上来。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不同于通常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施工技术难度很大,有一些施工技术参数尚需研究,一些技术难题尚需探讨,如施工流程、节点构造、张拉值、张拉时机、施工控制方法等,对于这种结构施工,没有技术规程可循,也没有可借鉴的技术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吊拉可实现大跨度的多层悬挑梁板结构,有效实现建筑设计意图,使建筑物轻飘、美观。
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的施工方法,它用于大型场馆建筑的多层悬挑梁板结构之上,其特征在于:
(1)按预先设计从底层向上搭设;挑梁下支架要按预应力施工荷载设计;
(2)预埋件的设定,按设计要求埋设足够多的预埋件;
(3)待本层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完,均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4)待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进行层间钢管的安装;
(5)索、锚具安装;
(6)重复上述步骤达到预定高度;
(7)索具,张拉;
钢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与钢板采用坡口对接焊缝;在张拉端、梁端转向节点和柱顶转向节点的钢管根部增设加劲肋;其它节点处,预埋件上小钢管高出预埋件平面,其根部增设加劲肋;钢管安装过程中需事先穿入两根通长连续的8号钢丝;与拉索相碰的钢构件内壁焊接处均打磨圆滑;将梁端转向节点处钢管切去1.2m长半管,以方便用预先放入钢管内的两根通长8号钢丝穿入牵引钢绞线,所切管待现场穿束后拼接;
将柱顶转向节点喇叭斗先焊于预埋件小钢管底部,将梁端转向节点、梁端节点底部的喇叭斗先焊接于钢管上,并开100×100的洞口;柱顶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000,梁端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591;在张拉端梁柱节点锚垫板处加腋加筋,保证锚垫板表面与钢管垂直,钢绞线对中。
更为详细的步骤如下:
模板
按模板方案进行施工,挑梁下支架要按预应力施工荷载设计。
预埋件制作安装
1、为保证张拉过程中预埋件牢固、不偏位,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锚筋(一般为Φ25),锚筋与预埋件锚筋孔间采用穿孔塞焊,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2、为振捣方便,保证预埋件下混凝土密实,预埋件上表面设一个Φ50振捣(出气)孔。
3、预埋件的质量是质量控制的重点:①预埋件的制作力求倾斜角度准确;②先放置预埋件,然后穿梁的钢筋,以确保预埋件位置;③控制预埋件的轴线位置,认真复核,宜用激光束对准下层预埋件孔进行检查。
钢筋绑扎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对张拉端、锚固端、转向接点、梁端节点处和挑梁根部进行必要的配筋加强。
混凝土浇筑
待本层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完,均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挑梁端部钢筋密集,又有预埋件,必须采用小直径的振捣棒,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
钢管的制作和安装
待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进行层间钢管的安装。
1、钢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与钢板采用坡口对接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
2、为防止在张拉过程中钢管出现移位或破坏,在张拉端、梁端转向节点和柱顶转向节点的钢管根部增设加劲肋;其它节点处,预埋件上小钢管高出预埋件平面,其根部增设加劲肋。
3、钢管安装过程中需事先穿入两根通长连续的8号钢丝;与拉索相碰的钢构件内壁焊接处均打磨圆滑。
4、将梁端转向节点处钢管切去1.2m长半管,以方便用预先放入钢管内的两根通长8号钢丝穿入牵引钢绞线,所切管待现场穿束后拼接,为防止焊接半管时损伤无粘结钢束,在钢束外圈卷包耐热防火石棉布卷包两层固定。
5、其余钢管下部预留观察孔,方便穿索。
6、考虑到钢管安装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及穿索方便,将柱顶转向节点喇叭斗先焊于预埋件小钢管底部,将梁端转向节点、梁端节点底部的喇叭斗先焊接于钢管上,并开100×100的洞口。
7、为降低转向节点处预应力损失,方便穿束,柱顶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000,梁端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591。
在张拉端梁柱节点锚垫板处加腋加筋,保证锚垫板表面与钢管垂直,钢绞线对中,降低张拉时的预应力摩擦损失。
为穿索方便,在钢管内设定位衬点。
拆板模
所有钢管安装完成形成吊拉结构后,且砼强度达规范规定强度后,拆除板底模板。
索体构造与制作
拉索折线状布置在钢管中,钢索索体采用1860级高强低松弛无粘结的钢绞线。索体采用以下形式: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由φ5高强钢丝扭绞而成,φ5高强钢丝抗拉强度为1860MPa,外包单层PE。张拉端和固定端采用夹片锚。
索、锚具安装
1、流程
预应力索施工结合钢结构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搭设工作平台→预应力索下料→牵引钢丝穿入钢结构→牵引钢绞线安装→索体从张拉端端穿入、就位→张拉端和锚固端锚具安装→锚具质量检查
2、搭设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需能承受千斤顶、张拉工作人员、及其他设备等施工荷载,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必需进行验算。
3、现场预应力索的下料
1)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L=管道内无粘结筋长度+张拉端工作长度(800mm)。
2)放线下料
成盘供应的无粘结筋重量约为1.5t, 在放线时尽量减少破损。现场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下料中仔细检查无粘结筋个别破损处,及时用胶粘带封裹。下料时对不同长度的无粘结筋分类编号。
3)拉索的防腐蚀及防老化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建筑1#油脂防腐,成品外包PE管厚度≥1.2mm,表皮无破损。
4、牵引钢丝穿入钢结构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在钢管内穿入两根通长连续的8号钢丝。
5、牵引钢绞线安装
在每层钢管楼层处开100mm×100mm的小方孔,利用钢丝先将两根钢绞线穿入,该钢绞线作为牵引钢绞线。
6、现场预应力索穿束
将拉索钢绞线的张拉端与牵引钢绞线连接。卷扬机设置在拉索锚固端,用于牵引穿索钢绞线,拉索从张拉端穿入钢管。
安装过程一方面要保证在固定端节点、张拉端、弯折节点处能顺利就位,另一方面还要尽量避免安装中的碰撞,防止损伤预应力钢绞线。考虑布索方便,设喇叭斗、定位衬点,考虑转折点处布索方便,考虑切半管后焊,并考虑钢绞线的保护。
7、安装锚具
拉索就位后安装锚具,打磨锚垫板成楔形,安装锚具并在固定端锚具底部安装楔形垫块,使其锚具与钢绞线截面垂直,减小锚具与钢绞线磨擦。
8、锚具质量检查
锚具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查。
张拉
1、张拉力的确定
在不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情况下,分别按外挑梁的最大承载力、外挑梁的抗裂考虑最大张拉力,两者取小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预应力损失,同时考虑到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是否有裂缝超标的风险,得出张拉力,张拉控制应力宜控制在0.45~0.6σcon
2、预应力损失的计算与分析
体外管内预应力,预应力只在锚固处和折线的转向块处有损失,考虑预应力损失组合 。其中为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为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当预应力损失大于σcon的10%,应修改节点构造。
3、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
1)无粘结预应力下料长度
L=管内无粘结筋长度+张拉端工作长度(800㎜)
2)理论伸长值
,……,为各段预应力直线段的长度。
减除各部分预应力损失以后,得出各直线段有效预应力,并与有限元分析的数值进行对比,近似相等,即可计算伸长值
按公式,计算各段的伸长量将各段的伸长量,汇总得出理论伸长值,其中有效预应力分别用计算值、有限元分析数值代入,取平均值。
4、千斤顶校验、检查张拉设备
索穿好后,张拉固定端锚具和垫块安装就位,张拉前对已标定的张拉设备和锚具需做仔细的检查,确保无误后开始张拉。
5、张拉程序与测控
采用一台千斤顶顺次张拉;张拉采用一端张拉,一次张拉到位;张拉实行四控(张拉力、伸长值、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外挑结构底层挑梁端部变形)。
6、张拉设备选用
张拉设备选用150吨千斤顶。
7、张拉时机的选择
张拉的最佳时机为:幕墙安装前,板底模拆除后。
8、张拉时的技术参数及控制原则
通常预应力张拉有2个主要技术参数: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
这种结构增加两个辅助指标: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端部变形。
通过以下张拉控制措施保证张拉索力值:
1)张拉操作前,对千斤顶、油压表和油泵进行标定。油压表采用0.4级精密油压表,与油泵配套标定。
2)拉索张拉过程中,对张拉伸长值进行测试。
3)张拉开始后,统一指挥,确保操作无误,采用对称张拉。
9、预应力筋的张拉管理
采用应力控制,伸长校核。并注意观察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端部变形。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允许偏差为+6%~-6%。如超过该值,应找出原因或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另要考虑千斤顶缸体内钢绞线有一定伸长。
实际施工可能发生很多无法预期的情况,采用张拉力、伸长值、裂缝、变形四个指标控制张拉过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暂停施工,待找到问题的原因后再继续进行,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张拉力测控
按张拉控制力进行测控;张拉力从0开始逐步递增。
2)张拉伸长值测控
对现场实际伸长值进行实测,并将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实测伸长值在理论伸长值的94%~106%的范围内,正常。
3)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底层挑梁端部变形测控
现场实际张拉,可采用百分表固定于悬挑梁板结构最下层挑梁端部,对其变形进行控制,观察最下层悬挑梁端部变形是否小于理论计算值(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的模拟计算结果);实测值小于计算值,正常。
4)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测控
在张拉力最后递增阶段,注意观察悬挑梁板结构底层悬挑梁根部,不发现裂缝,为正常。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得出:挑梁实际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刚度,计算偏于安全;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是成功的,张拉过程顺利,结构安全,达到了设计意图。
拆外挑梁底模
悬挑梁板结构预应力张拉成功后拆除外挑梁下模板及其支架。
锚具的封固
待张拉端张拉调整完成后,切除多余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
安装防松夹板,端部锚具用密封罩,罩内注入建筑1#油脂防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下面结合举例说明:
材料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筋采用钢绞线按照《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筋》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制作。对无粘结筋塑料包裹层(高密度聚乙烯)的厚度,涂油的饱满和均匀程度等作外观检查。
预应力锚具:锚具采用夹片锚,锚具进场时应有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明。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有关规定。硬度检查应满足要求,锚固效率系数:ηa≥0.95,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εapu.≥2.0%,合格后方可应用。
预应力施工主要材料(表6.1.3)
表6.1.3 预应力施工主要材料一览表
序号 材 料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0.672 净用量
2 7孔OVM夹片锚具 8 净用量
钢管主要材料
预埋件主要用量
机具设备
预应力施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ZB-500/400高压油泵 1
2 YCW-150千斤顶 1
3 电焊机 1
4 砂轮切割机 1
5 接线盘 2
操作要点和步骤
操作要点
模板
按模板方案进行施工,挑梁下支架要按预应力施工荷载设计。
预埋件制作安装
1、为保证张拉过程中预埋件牢固、不偏位,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锚筋(一般为Φ25),锚筋与预埋件锚筋孔间采用穿孔塞焊,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2、为振捣方便,保证预埋件下混凝土密实,预埋件上表面设一个Φ50振捣(出气)孔。
3、预埋件的质量是质量控制的重点:①预埋件的制作力求倾斜角度准确;②先放置预埋件,然后穿梁的钢筋,以确保预埋件位置;③控制预埋件的轴线位置,认真复核,宜用激光束对准下层预埋件孔进行检查。
钢筋绑扎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对张拉端、锚固端、转向接点、梁端节点处和挑梁根部进行必要的配筋加强。
混凝土浇筑
待本层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完,均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挑梁端部钢筋密集,又有预埋件,必须采用小直径的振捣棒,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
钢管的制作和安装
待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进行层间钢管的安装。
1、钢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与钢板采用坡口对接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
2、为防止在张拉过程中钢管出现移位或破坏,在张拉端、梁端转向节点和柱顶转向节点的钢管根部增设加劲肋;其它节点处,预埋件上小钢管高出预埋件平面,其根部增设加劲肋。
3、钢管安装过程中需事先穿入两根通长连续的8号钢丝;与拉索相碰的钢构件内壁焊接处均打磨圆滑。
4、将梁端转向节点处钢管切去1.2m长半管,以方便用预先放入钢管内的两根通长8号钢丝穿入牵引钢绞线,所切管待现场穿束后拼接,为防止焊接半管时损伤无粘结钢束,在钢束外圈卷包耐热防火石棉布卷包两层固定。
5、其余钢管下部预留观察孔,方便穿索。
6、考虑到钢管安装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及穿索方便,将柱顶转向节点喇叭斗先焊于预埋件小钢管底部,将梁端转向节点、梁端节点底部的喇叭斗先焊接于钢管上,并开100×100的洞口。
7、为降低转向节点处预应力损失,方便穿束,柱顶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000,梁端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591。
在张拉端梁柱节点锚垫板处加腋加筋,保证锚垫板表面与钢管垂直,钢绞线对中,降低张拉时的预应力摩擦损失。
为穿索方便,在钢管内设定位衬点。
拆板模
所有钢管安装完成形成吊拉结构后,且砼强度达规范规定强度后,拆除板底模板。
索体构造与制作
拉索折线状布置在钢管中,钢索索体采用1860级高强低松弛无粘结的钢绞线。索体采用以下形式: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由φ5高强钢丝扭绞而成,φ5高强钢丝抗拉强度为1860MPa,外包单层PE。张拉端和固定端采用夹片锚。
索、锚具安装
1、流程
预应力索施工结合钢结构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搭设工作平台→预应力索下料→牵引钢丝穿入钢结构→牵引钢绞线安装→索体从张拉端端穿入、就位→张拉端和锚固端锚具安装→锚具质量检查
2、搭设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需能承受千斤顶、张拉工作人员、及其他设备等施工荷载,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必需进行验算。
3、现场预应力索的下料
1)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L=管道内无粘结筋长度+张拉端工作长度(800mm)。
2)放线下料
成盘供应的无粘结筋重量约为1.5t, 在放线时尽量减少破损。现场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下料中仔细检查无粘结筋个别破损处,及时用胶粘带封裹。下料时对不同长度的无粘结筋分类编号。
3)拉索的防腐蚀及防老化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建筑1#油脂防腐,成品外包PE管厚度≥1.2mm,表皮无破损。
4、牵引钢丝穿入钢结构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在钢管内穿入两根通长连续的8号钢丝。
5、牵引钢绞线安装
在每层钢管楼层处开100mm×100mm的小方孔,利用钢丝先将两根钢绞线穿入,该钢绞线作为牵引钢绞线。
6、现场预应力索穿束
将拉索钢绞线的张拉端与牵引钢绞线连接。卷扬机设置在拉索锚固端,用于牵引穿索钢绞线,拉索从张拉端穿入钢管。
安装过程一方面要保证在固定端节点、张拉端、弯折节点处能顺利就位,另一方面还要尽量避免安装中的碰撞,防止损伤预应力钢绞线。考虑布索方便,设喇叭斗、定位衬点,考虑转折点处布索方便,考虑切半管后焊,并考虑钢绞线的保护。
7、安装锚具
拉索就位后安装锚具,打磨锚垫板成楔形,安装锚具并在固定端锚具底部安装楔形垫块,使其锚具与钢绞线截面垂直,减小锚具与钢绞线磨擦。
8、锚具质量检查
锚具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查。
张拉
1、张拉力的确定
在不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情况下,分别按外挑梁的最大承载力、外挑梁的抗裂考虑最大张拉力,两者取小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预应力损失,同时考虑到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是否有裂缝超标的风险,得出张拉力,张拉控制应力宜控制在0.45~0.6σcon
2、预应力损失的计算与分析
体外管内预应力,预应力只在锚固处和折线的转向块处有损失,考虑预应力损失组合。其中为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为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当预应力损失大于σcon的10%,应修改节点构造。
3、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
1)无粘结预应力下料长度
L=管内无粘结筋长度+张拉端工作长度(800㎜)
2)理论伸长值
,……,为各段预应力直线段的长度。
减除各部分预应力损失以后,得出各直线段有效预应力,并与有限元分析的数值进行对比,近似相等,即可计算伸长值
按公式,计算各段的伸长量将各段的伸长量,汇总得出理论伸长值,其中有效预应力分别用计算值、有限元分析数值代入,取平均值。
4、千斤顶校验、检查张拉设备
索穿好后,张拉固定端锚具和垫块安装就位,张拉前对已标定的张拉设备和锚具需做仔细的检查,确保无误后开始张拉。
5、张拉程序与测控
采用一台千斤顶顺次张拉;张拉采用一端张拉,一次张拉到位;张拉实行四控(张拉力、伸长值、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外挑结构底层挑梁端部变形)。
6、张拉设备选用
张拉设备选用150吨千斤顶。
7、张拉时机的选择
张拉的最佳时机为:幕墙安装前,板底模拆除后。
8、张拉时的技术参数及控制原则
通常预应力张拉有2个主要技术参数: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
这种结构增加两个辅助指标: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端部变形。
通过以下张拉控制措施保证张拉索力值:
1)张拉操作前,对千斤顶、油压表和油泵进行标定。油压表采用0.4级精密油压表,与油泵配套标定。
2)拉索张拉过程中,对张拉伸长值进行测试。
3)张拉开始后,统一指挥,确保操作无误,采用对称张拉。
9、预应力筋的张拉管理
采用应力控制,伸长校核。并注意观察外挑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端部变形。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允许偏差为+6%~-6%。如超过该值,应找出原因或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另要考虑千斤顶缸体内钢绞线有一定伸长。
10、现场测控
实际施工可能发生很多无法预期的情况,采用张拉力、伸长值、裂缝、变形四个指标控制张拉过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暂停施工,待找到问题的原因后再继续进行,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张拉力测控
按张拉控制力进行测控;张拉力从0开始逐步递增。
2)张拉伸长值测控
对现场实际伸长值进行实测,并将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实测伸长值在理论伸长值的94%~106%的范围内,正常。
3)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底层挑梁端部变形测控
现场实际张拉,可采用百分表固定于悬挑梁板结构最下层挑梁端部,对其变形进行控制,观察最下层悬挑梁端部变形是否小于理论计算值(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的模拟计算结果);实测值小于计算值,正常。
4)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底层挑梁根部裂缝测控
在张拉力最后递增阶段,注意观察悬挑梁板结构底层悬挑梁根部,不发现裂缝,为正常。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得出:挑梁实际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刚度,计算偏于安全;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是成功的,张拉过程顺利,结构安全,达到了设计意图。
拆外挑梁底模
悬挑梁板结构预应力张拉成功后拆除外挑梁下模板及其支架。
锚具的封固
待张拉端张拉调整完成后,切除多余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
安装防松夹板,端部锚具用密封罩,罩内注入建筑1#油脂防腐。
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控制
总则
1、采购物资时,须在确定合格的分供方厂家中进行采购,所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对材料、设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材料进货要对材料质量、规格、性能、服务及价格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或试验后确定。
2、加强质量检测,采购物资要根据国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标准、规范及合同规定要求,按经批准的质量计划要求进行抽样和试验,并做好标记,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严把质量关。
钢绞线进场验收
1、采用1860级低松弛高强钢绞线,钢绞线的质量验收参照国家标准。钢绞线的规格与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用钢绞线》GB5224-2003的规定。
2、应分批进场,进场后现场储存应架空堆放在有遮盖的棚内,最好堆放在仓库内。
3、采购的预应力筋,每批应附有质量证明书,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核对质量证明书和标牌、检查外观质量、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检查钢绞线的屈服强度、破断强度、伸长率,其质量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规范要求方能使用。
4、钢绞线的外观质量应逐盘(卷)检查,钢绞线的捻距应均匀,切断后不松散,其表面不得带有油污、锈斑或机械损伤,允许有轻微的浮锈。
锚具进场验收
1、锚具采用夹片锚,现场应堆放在干燥场所。
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均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规定。
3、在抗震结构中,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还应满足循环次数为50次的周期荷载试验(供货方提供型式检验报告)。
4、采购的锚具应附有质量保证书和装箱单。在质量保证书中,应注明供方、需方、合同号,锚具品种、数量、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和质量监督部门印记等。锚具进场时,应核对锚具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并按下列规定验收。
5、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10%且不应小于10套锚具,检查其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锚具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则应对本批产品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组批。
6、硬度检查应满足要求,采用Ι类锚具.锚具效率系数ηa≥0.95,试件破断时的总应变εu≥2.0%,合格后方可应用。
7、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与符合试验要求的预应力筋组装成3束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由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专业质量检测机构进行。群锚静载锚固性能应不超过1000套,单孔锚具静载锚固性能应不超过2000套。预应力锚具用量较少时,根据规范规定,可不作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工艺施工控制
下料与穿束
1、下料前应现场检查孔道所在位置的实际长度以校核下料长度,以保证下料长度的准确。
2、钢绞线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任何场合严禁用电弧焊熔断。
预应力张拉
1、构件模板、钢筋、混凝土等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
2、梁底脚手支架在张拉前不得随意拆除,应待预应力筋张拉后方能拆除。
3、张拉前应确定梁混凝土强度是否已满足设计要求、框架梁混凝土外观检查合格、表面无裂纹。
4、张拉前应确认端部混凝土密实、预埋锚垫板平整、并且应与孔道中心线垂直。
5、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有效期为半年。压力表宜用精度为0.4级的标准(精密)压力表。
6、钢绞线位置是否居中,是否流畅,张拉端、铁件焊接是否牢固妥当,喇叭斗是否与钢绞线垂直,验收后逐项做好验收记录。
7、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法,即应力控制(油压表读数),同时校核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应在-6%~+6%范围内。
8、夹片回缩应符合≤6mm。
9、预应力布筋完成后,严禁电气焊触及预应力钢筋。必需施焊的位置,应对预应力筋有可靠保护,以免影响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严禁变通预应力钢筋,以及张拉、锚固端。确需变通时,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准确的恢复,以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10、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应及时按要求进行张拉端锚具清理及封锚。
11、预应力张拉完成后,相关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不得随意剔凿、打孔及开洞,确需改造的,须经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施工方案。

Claims (1)

1.一种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的施工方法,它用于大型场馆建筑的多层悬挑梁板结构之上,其特征在于:
(1)按预先设计从底层向上搭设;挑梁下支架要按预应力施工荷载设计;
(2)预埋件的设定,按设计要求埋设足够多的预埋件;
(3)待本层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完,均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4)待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进行层间钢管的安装;
(5)索、锚具安装;
(6)重复上述步骤达到预定高度;
(7)索具,张拉;
钢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与钢板采用坡口对接焊缝;在张拉端、梁端转向节点和柱顶转向节点的钢管根部增设加劲肋;其它节点处,预埋件上小钢管高出预埋件平面,其根部增设加劲肋;钢管安装过程中需事先穿入两根通长连续的8号钢丝;与拉索相碰的钢构件内壁焊接处均打磨圆滑;将梁端转向节点处钢管切去1.2m长半管,以方便用预先放入钢管内的两根通长8号钢丝穿入牵引钢绞线,所切管待现场穿束后拼接;
将柱顶转向节点喇叭斗先焊于预埋件小钢管底部,将梁端转向节点、梁端节点底部的喇叭斗先焊接于钢管上,并开100×100的洞口;柱顶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000,梁端转向节点处预埋件钢管拐弯处半径为R1591;在张拉端梁柱节点锚垫板处加腋加筋,保证锚垫板表面与钢管垂直,钢绞线对中。
CN201410314181.5A 2014-07-03 2014-07-03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4032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4181.5A CN104032957A (zh) 2014-07-03 2014-07-03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4181.5A CN104032957A (zh) 2014-07-03 2014-07-03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2957A true CN104032957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4181.5A Pending CN104032957A (zh) 2014-07-03 2014-07-03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295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191A (zh) * 2010-09-06 2011-01-1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无支撑超长异型悬挑楼板施工方法
CN102051980A (zh) * 2009-11-06 2011-05-11 李延和 体内外同索预应力结构
KR101080946B1 (ko) * 2010-11-30 2011-11-08 추태석 교량 연속부의 쉬스용 종방향 곡률조정장치
KR101198960B1 (ko) * 2011-06-30 2012-11-07 (주)신흥이앤지 프리스트레스 조정이 가능한 교량용 거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1980A (zh) * 2009-11-06 2011-05-11 李延和 体内外同索预应力结构
CN101949191A (zh) * 2010-09-06 2011-01-1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无支撑超长异型悬挑楼板施工方法
KR101080946B1 (ko) * 2010-11-30 2011-11-08 추태석 교량 연속부의 쉬스용 종방향 곡률조정장치
KR101198960B1 (ko) * 2011-06-30 2012-11-07 (주)신흥이앤지 프리스트레스 조정이 가능한 교량용 거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业协会: "《土木建筑国家级工法汇编 2005-2006年度 中》", 31 May 200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article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外挑结构施工工法", pages: 1862-187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6498B (zh) 一种超大跨度体育场看台屋盖钢桁架吊装施工工法
CN111455855A (zh) 一种双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桥的施工工艺
CN103741601B (zh) 一种塔、梁以及索同步成桥工艺
CN105133841A (zh) 空间曲面钢结构管桁架屋盖安装施工工法
Raya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road works
CN102296750A (zh) 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5421248A (zh) 大跨度连续梁跨既有车站转体及合龙施工方法
CN101858161B (zh) 低温双壁贮罐施工方法
CN105648926A (zh) 大跨度连续梁跨既有车站转体施工方法
CN103195256A (zh) 吊柱式钢结构胎架法施工工法
CN111910902A (zh) 高空双层超长悬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CN110184941A (zh) 一种桥梁主塔施工方法
CN111561175B (zh) 一种预应力托换静力切割拔柱施工工艺
CN110184948A (zh) 一种大桥主梁施工方法
CN113605771A (zh)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CN113323359A (zh) 一种新型花篮拉杆工具式悬挑架施工工法
CN108589536A (zh) 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单根穿索工艺
CN106639500B (zh) 高风压下方形变截面多层平台烟囱一次滑模施工方法
CN104563512A (zh) 有关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221719A (zh) 滑篮式桥梁检修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4032957A (zh) 体外管内预应力吊拉多层悬挑梁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0366854C (zh) 用h型钢结构构成观光塔的方法及h型钢结构制作方法
CN206057094U (zh) 一种用于高空架设完成后梁板的静力试验加载系统
CN108677723A (zh) 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成品索施工工法
CN101994294A (zh) 公路工程三角轻型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