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5714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5714A
CN104025714A CN201280053537.3A CN201280053537A CN104025714A CN 104025714 A CN104025714 A CN 104025714A CN 201280053537 A CN201280053537 A CN 201280053537A CN 104025714 A CN104025714 A CN 104025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adiation portion
peak wavelength
lighting device
light
cielab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35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5714B (zh
Inventor
西萨亚卡
齐藤孝
竹井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49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0183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49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0183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5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5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Abstract

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大概4000~5000K的范围内,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具备LED元件等、重视高效率发光的各种照明装置。这种照明装置具有较低的显色性,因此,照明装置的光线所及的物体以及人的肤色的外观有失真之虞。
于是,专利文献1公开了重视高显色性、并且为了使物体及人的肤色的外观真实,考虑了例如平均显色指数Ra与特殊显色指数No.15(R15)的照明装置。
另外,除了可以真实地看到肤色,还能使人的肌肤以优选的肤色呈现的照明装置也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专利文献2的照明装置,利用表示颜色偏差(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的duv作为参数,照射具有0以上且在0.01以下的duv的光。
还有,专利文献3的照明装置,利用日本女性肤色的优选度指数即PS作为参数,照射具有80以上的PS的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6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55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58047号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3的照明装置通过利用日本女性的肤色的优选度指数PS作为参数,使人的肌肤以优选的肤色得以呈现。然而,通过并非只有PS这个参数,再加上前述的duv或色温等参数,就能够更精细地设定,就能够使更令人满意的人的肤色得以呈现。
然而,由于利用多个参数,光色的偏差管理有可能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肌肤的外观得以提高,同时使光色的偏差管理更容易的照明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照光部,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大概4000~5000K的范围内,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照光部,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3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845a*-b*+4.6544的法线距离dx不足1.82的光。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照光部,其构成为照射色温在3000K~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且b*为21≦b*≦27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Y=0.4191a*-b*+3.8074的法线距离dy不足0.93的光。
在上述构成中,前述照光部,优选构成为照射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b*为21≦b*≦27时,到前述直线X的法线距离dx不足0.85的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就能够使肌肤外观得以提高,同时使光色的偏差管理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对评价实验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9是其他示例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10是表示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评价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11是其他示例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12是其他示例的照光部的光谱特性图。
图13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4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其他示例的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4,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具备向外部照射光的照光部11、以及使该照光部11点灯的点灯电路12。
照光部11包含1个LED元件11a、以及1个荧光体11b。1个LED元件11a与点灯电路12电连接,被1个荧光体11b覆盖。在1个荧光体11b与1个LED元件11a之间,设有规定的空隙。照光部11构成为根据点灯电路12的电力供给,使其点灯为大致白色。
接下来,对照明装置10的照光部11的光谱特性进行说明。
为了使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使人的肤色得以优选呈现,本发明者利用矢野正等提倡的日本女性的肤色的优选度指数PS、表示颜色偏差(与黑体辐射轨迹的偏差)的duv、以及色温等参数进行了评价实验。
在该评价实验中,如图2所示,使用了能够控制光的波长而自由地实现照光部11的光的装置A。通过装置A,使光照射到暗室B内的模特M的脸颊M1的周围,从而实现模特M的各种不同肤色。并且,在暗室B外的多个评价者H对模特M的各种肤色是否优选呈现进行评价。
还有,在本评价实验中所使用的各参数进行了如下设定:
首先,PS设定在80~100的范围内。这是因为矢野正等所提倡的PS的基准值为80,优选将PS设定在此基准值80以上。另外,肤色的优选度指数PS,如在特开平11―25804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能够在求出有关肤色的优选度的计算评价值P以后,通过4×5P算出。
然后,duv设定在-0.01~0.005的范围内。还有,色温设定在被认为现在使用频度较高的4000K~5000K的范围内。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制造上的偏差,通过色温辨别阈值在色温的偏差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将色温设定在3915K~5140K程度的范围内。
然后,在设定好各参数的情况下,评价者H按“非常喜欢”、“很喜欢”、“有点喜欢”、“无所谓”、“不太喜欢”、“很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的7个等级进行评价。图3表示评价实验的结果。在图3中,评价实验的结果被绘制在CIELAB空间的(a*,b*)轴上。图3横轴表示a*、纵轴表示b*。还有,在图3中,当将作为用于评价实验的优选度等级的“非常喜欢”~“非常不喜欢”的7个等级,顺序地规定为“7”~“1”的评价值时,获得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条件以方块表示。同样地,获得优选度4.0以上不足4.9评价的条件以图3中的菱形块表示,获得优选度不足4.0评价的条件以图3中的三角块表示。
首先,基于评价实验所获得的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结果,算出表示线性近似的直线X(参照图3)的式1。
【式1】
X=0.3693a*-b*+5.0412...(式1)
然后,规定沿与前述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
【式2】
并且,沿该法线方向的距离dx的范围,如果考量图3所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则通过将其设定在不足1.78,在排除优选度不足4.0的条件的同时,得到包含优选度4.0以上的条件。这时,CIELAB空间的坐标(a*,b*)在40≦a*≦60、20≦b*≦30的范围内。
下面,将符合上述评价实验的照光部11的光谱特性(作用)的一例以图4表示。
在具有图4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上,设定PS为96、duv为-0.004、色温为4118K。照光部11构成为如图4所示,在410~470nm之间约45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1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另外,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更高。更为具体地说,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设定为约0.85。
通过如此构成的照光部11,在CIELAB空间上,a*为51.65,在40≦a*≦60的范围内;b*为24.30,在20≦b*≦30的范围内。还有,由于在与(式1)所表示的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dx是1.12,因此距离满足dx<1.78。因此,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就能够在色温为约4000~5000K的范围内,以4118K达到优选度4.0以上。
下面,描述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效果。
(1)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使其照射色温在约4000~5000K的范围内,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因而能够照射优选度4.0以上的光。还有,由于不是PS、duv、以及色温这3个参数,而是通过1个指标使肤色得以优选呈现,因此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照明装置的制造及光色的偏差管理。
下面,根据图5及图6,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以相同符号,省略其图面及说明的全部或部分。
第2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构成为使其照射在3000K色温下作为优选肤色的光。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制造上的偏差,通过色温辨别阈值在色温的偏差范围内进行判断,将其设定在2950K~3050K程度的范围内。还有,duv被设定在-0.01~0.005的范围。
在这里,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评价实验,在图5中以方块表示所得到的优选度4.0以上评价的条件。也同样地,得到优选度不足4.0评价的条件在图5中以三角块表示。
首先,基于评价实验所得到的优选度4.0以上的评价结果,导出表示线性近似直线X(参照图5)的式3。
【式3】
X=0.3845a*-b*+4.6534...(式3)
然后,规定沿与前述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
【式4】
并且,沿该法线方向的距离dx的范围,如果考量图5所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则通过将其设定为不足1.82,就能够在排除优选度不足4.0的条件的同时,得到包含优选度4.0以上的条件。这时,CIELAB空间的坐标(a*,b*)在40≦a*≦60、20≦b*≦30的范围内。
下面,将符合上述评价实验的照光部11光谱特性(作用)的一例以图6表示。
具有图6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设定PS为84、duv为-0.005、色温2968K。如图6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4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00nm附近有第2峰值波长P2。另外,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更低。更为具体地说,当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设定为约0.6。
通过这种构成的照光部11,CIELAB空间的a*为46.66,在40≦a*≦60的范围内;b*为20.79,在20≦b*≦30的范围内。还有,由于沿与(式3)所示的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是1.68,因此满足距离dx<1.82。因此,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就能够以色温为约3000K而达到优选度4.0以上。
接下来,描述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效果。
(1)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使其照射色温约为3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845a*-b*+4.6544的法线距离dx不足1.82的光。因而就能够照射优选度4.0以上的光。还有,由于不是PS、duv、色温这3个参数,而是能够通过1个指标使肤色得以优选呈现,因此就能够方便地进行照明装置的制造及光色的偏差管理。
下面,根据图7及图8,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以相同符号,省略其图面及说明的全部或部分。
第3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构成为使其照射在3000~5000K范围的色温下作为优选肤色的光。
在这里,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评价实验,在图7中以方块表示所得到的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条件。
并且,基于评价实验所得到的优选度4.9以上评价的结果,导出表示线性近似的直线Y(参照图7)的式5。
【式5】
Y=0.4191a*-b*+3.8074...(式5)
然后,规定沿与前述直线Y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y。
【数6】
并且,沿该法线方向的距离dy的范围,如果考量图7所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则通过将其设定为不足0.93,就得到包含优选度4.9以上的上限。这时,在CIELAB空间上,a*在44≦a*≦55的范围内,b*在21≦b*≦27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符合上述评价实验的照光部11的光谱特性(作用)的一例以图8表示。
具有图8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设定PS为98、duv为-0.006、色温3620K。如图8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5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2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另外,照光部11在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更低。更为具体地说,当第2峰值波长P2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设定为约0.9。
通过这样构成的照光部11,在CIELAB空间的a*为53.33,在44≦a*≦55的范围内;b*为25.28,在21≦b*≦27的范围内。还有,由于沿与(式5)所示的直线Y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y是0.81,满足距离dy<0.93。因此,照光部11所照射的光,色温在3000~5000K的范围内的约3620K,就能够达到优选度4.9以上。
下面,描述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效果。
(1)具备照光部11,其构成为使其照射色温为3000K~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且b*为21≦b*≦27时,在距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Y=0.4191a*-b*+3.8074的法线距离dy不足0.93的光。因而就能够照射优选度4.9以上的光。还有,由于不是PS、duv、色温这3个参数,而是能够通过1个指标使肤色得以优选呈现,因此就能够方便地进行照明装置的制造及光色的偏差管理。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做如下的变更。
·在第1实施方式中,照光部11具有图4所示的光谱特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照光部11具有图9所示的光谱特性。如图9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7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1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像这样,对于光谱特性来说,仅仅作为一例而已,如果在CIELAB空间内a*在40≦a*≦60、b*在20≦b*≦30的范围内,则光谱特性无特别要求。
还有,在第1实施方式中,规定了在CIELAB空间内a*在40≦a*≦60、b*在20≦b*≦30的范围,但优选为例如图10所示,设定为a*在44≦a*≦55、b*在21≦b*≦27的范围、法线距离dx不足0.85。通过这种构成,照光部11就能够照射优选度4.9以上的光。还有,用图11表示符合这种条件的照光部11的一例。在具有图11所示的光谱特性的照光部11上,设定PS为94、duv为-0.004、色温4901K。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如图11所示,在410~470nm之间约45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3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还有,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第1峰值波长P1及第2峰值波长P2之间约560nm附近具有第3峰值波长P3。另外,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比第2峰值波长P2及第3峰值波长P3的相对光谱强度更高。更为具体地说,当第1峰值波长P1的相对光谱强度为1时,第2峰值波长P2及第3峰值波长的相对光谱强度可设定为约0.6。通过这样构成的照光部11,在CIELAB空间内a*为51.67,在44≦a*≦55的范围内,b*为24.97,在21≦b*≦24的范围内。还有,由于沿与(式1)所表示的直线X正交的法线方向的距离dx为0.51而满足dx<0.85。
·在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照光部11具有如图6及图8所示的光谱特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照光部11具有图12所示的光谱特性。如图12所示,照光部11构成为使其在410~470nm之间约430nm附近具有第1峰值波长P1,在比这更长的波长侧的580~630nm之间约600nm附近具有第2峰值波长P2。还有,第2峰值波长P2的短波长侧及长波长侧的光谱強度,比图6所示的照光部11的光谱強度维持得更高。像这样,对于光谱特性来说,仅仅作为一例而已,在CIELAB空间上的坐标在40≦a*≦60、20≦b*≦30的范围内,或者如果在44≦a*≦55、21≦b*≦27的范围内,则光谱特性无特别要求。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LED元件11a与荧光体11b之间设有规定的空隙,但也可以是,在LED元件11a上涂布荧光体。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由1个LED元件11a及1个荧光体11b构成了照光部1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按照规格等做适当变更。作为点亮为大致白色的照光部11的变形例,可以考虑下面的构成。不过,只要本发明能够适用的,就不受此限。
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照光部11除了1个LED元件11a及覆盖该元件11a的1个荧光体11b之外,还具备与前述LED元件11a峰值波长不同的LED元件20。
还有,也可以是,如图14所示,照光部11除了1个LED元件11a及覆盖该元件11a的1个荧光体11b之外,还具备与前述LED元件11a峰值波长大致相同的LED元件21a及与前述荧光体11b不同的荧光体21b。
还有,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照光部11由蓝色的LED元件22a及覆盖该元件22a的发红色光的荧光体22b、蓝色的LED元件23a及覆盖该元件23a的发绿色光的荧光体23b、以及蓝色的LED元件24构成。
还有,也可以是,如图16所示,照光部11由蓝色的LED元件25、绿色的LED元件26、以及红色的LED元件27构成。
还有,也可以是,照光部11使用透射、扩散过滤器,例如构成为使其满足图4、6、8所示的光谱特性。

Claims (4)

1.一种照明装置,
具备照光部,该照光部构成为照射色温在4000~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963a*-b*+5.0412的法线距离dx不足1.78的光。
2.一种照明装置,
具备照光部,该照光部构成为照射色温在3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0≦a*≦60、且b*为20≦b*≦30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X=0.3845a*-b*+4.6544的法线距离dx不足1.82的光。
3.一种照明装置,
具备照光部,该照光部构成为照射色温在3000K~5000K,在CIELAB空间上当a*为44≦a*≦55、且b*为21≦b*≦27时,距在CIELAB空间上设定的直线Y=0.4191a*-b*+3.8074的法线距离dy不足0.93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所述照光部构成为照射在CIELAB空间上a*为44≦a*≦55、b*为21≦b*≦27时,距所述直线X的法线距离dx不足0.85的光。
CN201280053537.3A 2011-11-08 2012-10-12 照明装置 Active CN104025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4977 2011-11-08
JP2011-244976 2011-11-08
JP2011244977A JP2013101834A (ja) 2011-11-08 2011-11-08 照明装置
JP2011244976A JP2013101833A (ja) 2011-11-08 2011-11-08 照明装置
PCT/JP2012/006565 WO2013069208A1 (ja) 2011-11-08 2012-10-12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5714A true CN104025714A (zh) 2014-09-03
CN104025714B CN104025714B (zh) 2016-10-12

Family

ID=4828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3537.3A Active CN104025714B (zh) 2011-11-08 2012-10-12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5714B (zh)
WO (1) WO2013069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36748A1 (ja) 2013-03-04 2014-09-1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設計方法、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照明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849920B (zh) 2013-12-27 2020-11-06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和发光装置的设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58A (zh) * 1994-06-06 1996-04-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普通照明用放电管和照明器具
JP2000021353A (ja) * 1998-06-30 2000-01-2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CN101438630A (zh) * 2006-04-18 2009-05-20 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 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CN101554089A (zh) * 2006-08-23 2009-10-07 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 照明装置和照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8961B2 (ja) * 1994-06-06 2002-03-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一般照明用蛍光ランプ及び一般照明用照明器具
JPH11258047A (ja) * 1998-03-13 1999-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ランプの演色性評価方法
US7213940B1 (en) * 2005-12-21 2007-05-08 Led Lighting Fixtures, Inc.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58A (zh) * 1994-06-06 1996-04-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普通照明用放电管和照明器具
JP2000021353A (ja) * 1998-06-30 2000-01-2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CN101438630A (zh) * 2006-04-18 2009-05-20 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 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CN101554089A (zh) * 2006-08-23 2009-10-07 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 照明装置和照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5714B (zh) 2016-10-12
WO2013069208A1 (ja) 201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44813C2 (ru)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модуль,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источник света и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светильник для энерго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белого света
JP5824676B2 (ja) Led照明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WO2016124106A1 (zh) 一种高显色指数的led光源模组及led灯具
US9288865B2 (en) Expert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lor model for an LED-based lamp
CN105848339B (zh) 一种多基色led照明光源智能调光调色方法及装置
CN105737091B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JPH10209504A (ja) 一般照明システム
CN105163419B (zh) 高色饱和度白光led照明系统及其混色设计方法
CN109379813B (zh) 色温可调的照明模组及照明模组的色温调节方法
CN110677955A (zh) 一种rgb led光源匹配目标色品的最大亮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5723146A (zh) 用于更好的视觉敏锐度的光谱增强的白光
US20140146318A1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al vision
CN103857096A (zh) 最佳视觉照明装置及方法
CN105737090A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CN1334449A (zh) 估算白度的方法,估算相对白度的方法及光源与照明设备
CN105656555B (zh) 四色可见光通信系统色移键控星座点优化照明方法
CN104409608A (zh) 高中间视觉光效的高压白光led及其获得方法
CN205640712U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CN104025714A (zh) 照明装置
CN101866911A (zh) 高演色性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US20140313512A1 (en) Light Source Quality Evaluating Method by Using Spectral Resemblance With Respect to the Blackbody Radiation
CN103486462A (zh) 照明装置
WO2013169642A1 (en) Tunable light system having an adaptable light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6157173B2 (ja) Led照明の分光分布設計方法
CN1219284A (zh) 荧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5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