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981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1981A
CN104011981A CN201280064461.4A CN201280064461A CN104011981A CN 104011981 A CN104011981 A CN 104011981A CN 201280064461 A CN201280064461 A CN 201280064461A CN 104011981 A CN104011981 A CN 104011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portion
service cable
stator
ho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4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1981B (zh
Inventor
德永裕之
小野亮
冈部朗
渡边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1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1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9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电动机(1)包括:环状的定子(3),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2B)的内侧;转子(7),能旋转地配置在定子(3)的径向内侧;和后凸缘(2R),安装在躯体部(2B)的一方的端部,且具备从定子(3)所具有的线圈(4)被引出的供电电缆(6)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定子(3)和后凸缘(2R)能以转子(7)的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并且能在躯体部(2B)的周向上变更从线圈(4)被引出的供电电缆(6)的位置以及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被用于各种用途中。为了驱动电动机,需要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变更向定子供应电力的引出线的取出方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1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为了变更引出线的取出方向而需要准备足够的长度。因而,需要将足够的长度的引出线收纳在电动机的框体内,故有可能导致框体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变更从电动机的定子所具有的线圈被引出的供电电缆的位置时抑制框体的尺寸增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定子,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的内侧;转子,能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和板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具备从所述定子具有的线圈被引出的供电电缆所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所述定子和所述板状构件能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来旋转,并且能在所述躯体部的周向上变更从所述线圈被引出的所述供电电缆的位置以及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定子和所述板状构件能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而均以同一旋转角度来旋转。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多个第1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躯体部,且在直径比所述躯体部的外径小的第1间距圆上等间距地配置,并且用于将所述板状构件安装于所述躯体部;和多个第2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躯体部,且在直径比所述躯体部的外径小的第2间距圆上等间距地配置,并且用于将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躯体部,所述第1安装部的数目和所述第2安装部的数目当中的一方成为另一方的整数倍。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安装部的数目和所述第2安装部的数目相同。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有:端子箱,收纳连接有所述供电电缆的端子,并且安装在所述板状构件,所述端子箱中,将用于向所述线圈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端子的电源电缆导入孔配置在所述躯体部的径向外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端子箱具有两个安装面,该安装面与所述板状构件对置,且具有使所述供电电缆通过的供电电缆孔。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以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弯曲后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延伸的状态,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所述供电电缆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彼此的中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安装面分别具有:盖用螺栓孔,安装有用于将盖安装于所述供电电缆孔的螺栓。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用于将所述端子箱安装于所述板状构件的螺栓进行贯通的端子箱用螺栓孔,贯通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定子,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的内侧;转子,能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板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具有向安装于所述定子的线圈供应电力的供电电缆进行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和端子箱,收纳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所连接的端子,并且安装在所述板状构件,所述定子和所述板状构件能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来旋转,并且能在所述躯体部的周向上变更从所述线圈被引出的所述供电电缆的位置以及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位置,所述端子箱中,将用于向所述线圈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端子的电源电缆导入部被配置在所述躯体部的径向外侧。
本发明为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定子,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的内侧;转子,能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板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具备从所述定子所具有的线圈被引出的供电电缆进行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和端子箱,收纳连接有所述供电电缆的端子,并且安装在所述板状构件,所述端子箱包括:电源电缆导入孔,将用于向所述线圈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端子,配置在所述躯体部的径向外侧;和两个安装面,与所述板状构件对置,且具有使所述供电电缆通过的供电电缆孔。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以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弯曲后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延伸的状态,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所述供电电缆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彼此的中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安装面分别具有:盖用螺栓孔,安装有用于将盖安装于所述供电电缆孔的螺栓。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用于将所述端子箱安装于所述板状构件的螺栓进行贯通的端子箱用螺栓孔,贯通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能将所述电源电缆从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侧或者另一个端部侧导入至所述端子箱。
根据本发明,当变更从电动机的定子所具有的线圈被引出的供电电缆的位置时能够抑制框体的尺寸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后凸缘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框体的躯体部所具有的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使定子绕着转子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使后凸缘绕着转子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实施方式)。
<电动机的机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构造的截面图。电动机1包括:框体2、定子3、和转子7。框体2包括:筒状的躯体部2B;后凸缘2R,作为安装在躯体部2B的一方的端部的板状构件;和前凸缘2F,作为安装在躯体部2B的另一方的端部的板状构件。躯体部2B,在内侧、更具体而言是内周面2iw,安装有定子3的定子铁芯3C。在定子3的内侧、更具体而言是定子铁芯3C的径向内侧,可旋转地配置转子7。
后凸缘2R和前凸缘2F均是圆板形状的构件。它们分别通过螺栓10、11而被紧固安装在躯体部2B。框体2,在内部2I、即由后凸缘2R、前凸缘2F和躯体部2B所包围的空间内收纳定子3以及转子7。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框体2包括躯体部2B、后凸缘2R和前凸缘2F,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也可后凸缘2R或者前凸缘2F的任意一方例如通过铸造等而与躯体部2B一体式形成。
定子3包括定子铁芯3C和线圈4。定子铁芯3C是环状的构造体。定子铁芯3C例如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在定子铁芯3C,多个槽(slot)、和设置在相邻的槽之间的多个齿朝着周向配置。线圈4通过在定子铁芯3C的相邻的槽之间卷绕电线,从而被安装在定子铁芯3C。从线圈4引出供电电缆6。供电电缆6是用于向线圈4供应电力、或者将在电动机1再生时线圈4产生的电力从电动机1取出的电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电动机1为三相电动机,所以供电电缆6有向U相的线圈供应电力的一根、向V相的线圈供应电力的一根、和向W相的线圈供应电力的一根这三根。
后凸缘2R具备从定子3所具有的线圈4被引出的供电电缆6进行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供电电缆6贯通供电电缆贯通孔12而从框体2的内部2I被引出至框体2的外部。
定子3、更具体而言定子铁芯3C,例如从后凸缘2R侧的开口部配置到躯体部2B内。使定子铁芯3C的一端部与躯体部2B的小径部2BT抵接,将定子固定用螺栓5插入到在定子铁芯3C所具有的多个电磁钢板的层叠方向上进行贯通的贯通孔。然后,将定子固定用螺栓5旋入设置于小径部2BT的螺栓孔,从而将具有定子铁芯3C以及线圈4的定子3紧固固定在躯体部2B。
配置在定子3的内侧的转子7被安装于传动轴8,且与传动轴8一起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这样,转子7和传动轴8绕着公共的旋转中心轴Zr来旋转。转子7是层叠圆板形状的钢板(电磁钢板)而成的圆筒形状的构造体。定子铁芯3C的内周面和转子7的外周面经由规定的间隙而对置配置。因而,定子铁芯3C的内周面成为沿着转子7的外周面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7在内部埋入多个永久磁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为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内置式永磁),但是也可以为SPM(Surface Permanent Magnet;表面式永磁)。安装于转子7的传动轴8,在一方的端部侧和另一方的端部侧分别安装有轴承9R、9F。轴承9R、9F例如是包括外轮、滚动体、内轮和保持器在内的滚动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9R的外轮被安装于后凸缘2R,轴承9F的外轮被安装于前凸缘2F。轴承9R、9F的内轮均被安装于传动轴8。因为后凸缘2R以及前凸缘2F被安装于躯体部2B,所以传动轴8以及转子7被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可旋转地支承配置。
传动轴8从前凸缘2F向框体2的外部突出。传动轴8从前凸缘2F突出的部分与电动机1的驱动对象相连结,或者安装有齿轮或者链轮等。传动轴8在内部具有冷媒(例如油)通过的冷媒通路8C。冷媒通路8C与设置在转子7内部的冷媒的通路等相连接。从后凸缘2R所具有的冷媒供应口2RH向冷媒通路8C供应冷媒,由此来冷却转子7。冷却转子7之后的冷媒从转子7流出,并且因转子7的旋转所带来的离心力而被放出到径向外侧,与线圈4(尤其是从定子铁芯3C向旋转中心轴Zr方向突出的部分即线圈终端)发生碰撞,来对其冷却。这样,电动机1通过冷媒可冷却框体2的内部2I以及收纳在框体2的内部的转子7等。另外,电动机1也可不通过冷媒来冷却转子7等。
<端子箱>
电动机1具有端子箱20。端子箱20被安装在作为板状构件的后凸缘2R。端子箱20收纳连接有供电电缆6的端子24。在端子箱20设有:被安装于后凸缘2R的安装部21、和收纳端子24的端子收纳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端子箱20一体式形成有安装部21和端子收纳部22,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也可将两者作为单独的构件来准备,并用螺栓等对它们进行紧固等。
安装部21具有两个与后凸缘2R相接的安装面21F。两个安装面21F、21F相互对置且平行。各个安装面21F、21F具有供电电缆孔21H,该供电电缆孔21H使从定子3的线圈4被引出且贯通了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供电电缆6通过。此外,在端子箱20被安装于后凸缘2R时,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
安装部21具有贯通两个安装面21F、21F的端子箱用螺栓孔28。使螺栓29贯通于端子箱用螺栓孔28并旋入后凸缘2R,由此将安装部21紧固固定于后凸缘2R。其结果,端子箱20被安装于后凸缘2R。此时,一个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另外,作为密封构件的O环或者密封垫片介于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之间。由此一来,能够降低来自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的冷媒从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之间泄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箱用螺栓孔28在各个安装面21F、21F侧分别具有锪孔部。优选锪孔部的深度大于螺栓29的螺栓头的高度。由此一来,进入锪孔部的螺栓29的头不会从安装面21F、21F突出。因而,即便在安装面21F安装盖25,也能够避免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所以能够确实地密封两者之间。此外,因为锪孔部设置在两个安装面21F、21F侧,所以即便调换安装面21F而将端子箱20安装于后凸缘2R,也能够将螺栓29的头埋入到锪孔部。优选各个锪孔部的深度相同。由此一来,即便是使端子箱20翻转而安装于后凸缘2R的情况,也能够使用同一螺栓29,所以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以及部件件数的削减。
如果将安装部21安装于后凸缘2R,则安装部21的供电电缆孔21H和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重叠。因而,来自线圈4的供电电缆6在贯通了供电电缆贯通孔12之后被导入至供电电缆孔21H。贯通了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供电电缆6成为朝向后凸缘2R的径向外侧弯曲约90度且在后凸缘2R的径向外侧延伸存在的状态。供电电缆6延伸存在的方向是与旋转中心轴Zr正交的方向。被弯曲后的供电电缆6配置在两个安装面21F、21F之间并导入至端子24,与其电连接。
如果一个安装面21F被安装于后凸缘2R,则在另一个安装面21F成为供电电缆孔21H开放的状态。因为两个安装面21F、21F的供电电缆孔21H、21H在安装部21的内部相连,所以在维持该状态的情形下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和外部会连通。因而,在另一个安装面21F的供电电缆孔21H安装盖25来阻塞该孔。将螺栓27旋入到安装部21所具有的多个盖用螺栓孔26,从而盖25被紧固固定于安装面21F。作为密封构件的O环或者密封垫片介于安装面21F与盖25之间。由此一来,能够降低来自电动机1的框体2的内部2I的冷媒从安装面21F与盖25之间泄漏的可能性。
在一个安装面21F开口的盖用螺栓孔26、和在另一个安装面21F开口的盖用螺栓孔26,优选在两者之间共用中心轴。由此一来,能够在两个安装面26之间使盖25共用。此外,于各个安装面21F开口的盖用螺栓孔26优选使各个深度设为相同。由此一来,即便是使端子箱20翻转而安装于后凸缘2R的情况,也能够使用同一螺栓27,所以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以及部件件数的削减。
在端子箱20与端子24之间配置绝缘体23。绝缘体23和端子24使不同的构件彼此组合而成,两者尚未被粘接等,所以可以实现分离。绝缘体23例如能够使用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的绝缘性强的树脂、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端子箱20由金属材料来制作,导电性高,故使绝缘体23介于端子24与端子箱20之间,能够确保两者的电绝缘。
在端子24连接着用于向定子3所具有的线圈4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32。电源电缆端子30与电源电缆32电连接。电源电缆端子30从端子收纳部22所具有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被插入至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电源电缆导入孔22H将电源电缆32导入至端子。电源电缆导入孔22H配置在躯体部2B的径向外侧。
电源电缆32经由电源电缆端子30而用螺栓31紧固固定于端子24。由此,端子24和电源电缆端子30被电连接。两者被连接的部分配置在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端子收纳部22的开口部用盖33盖上。盖33用螺栓34被紧固固定于端子收纳部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电源电缆32用螺栓31被紧固连接于端子24,但是电源电缆32和端子24的连接构造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也可通过连接器来连接两者。
如上述,电源电缆导入孔22H配置在躯体部2B的径向外侧。此外,端子箱20在安装部21具有两个安装面21F、21F。因为一个安装面21F配置在另一个安装面21F的背面,所以将后凸缘2R侧的安装面21F从一方变更为另一方,从而能够将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的朝向变更180度。例如,如果使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的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地将安装部21安装于后凸缘2R,则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朝着前凸缘2F侧。此外,如果使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的相反侧的安装面21F与后凸缘2R对置地将安装部21安装于后凸缘2R,则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侧朝着前凸缘2F的相反侧。由此一来,电动机1能够将从端子箱20引出电源电缆32的方向变更180度。
在变更了端子箱20的朝向的情况下,按照端子箱20不与框体2接触的方式如图1所示那样在端子箱20的端子收纳部22与框体2的外周面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S。由此一来,即便变更端子箱20的朝向来调换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开口的朝向,也能够避免端子箱20和框体2的接触。
<关于定子以及后凸缘的旋转>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后凸缘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框体的躯体部所具有的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之间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使定子绕着转子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使后凸缘绕着转子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状态的图。图2、图5表示了从定子3卸去图1所示的定子固定用螺栓5的状态。因而,在图2、图5中,从定子3的贯通孔3H可看到旋入定子固定用螺栓5的定子用螺栓孔42。
在设置于框体2的躯体部2B的一端部2TR的多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中旋入贯通了设置于后凸缘2R的贯通孔43(参照图3)的螺栓10(参照图1),从而后凸缘2R被安装于躯体部2B的一端部2TR。在设置于躯体部2B的多个定子用螺栓孔42中旋入定子固定用螺栓5,从而定子3被安装于躯体部2B的内侧。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凸缘用螺栓孔41被设置在12处,定子用螺栓孔42被设置在6处。在躯体部2B的周向上,在一个定子用螺栓孔42的两侧,与定子用螺栓孔42相邻地设有两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在该示例中,将与一个定子用螺栓孔42相邻而设的两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设为第1安装部F1,将定子用螺栓孔42设为第2安装部(F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的定子3和后凸缘2R构造为:能以转子7(或者传动轴8)的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并且能在躯体部2B的周向上变更从线圈4被引出的供电电缆6的位置以及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构造,能够使后凸缘2R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而在躯体部2B的周向上将被安装于后凸缘2R的端子箱20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其结果,在将电动机1搭载于车辆或者设备类等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电源电缆32的可操作性的自由度得以提高。
为了能够使定子3和后凸缘2R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如图4所示,在规定的间距圆PC上等间距地配置多个第1安装部F1和多个第2安装部F2,并设置于躯体部2B。更具体而言,多个第1安装部F1在直径比躯体部2B的外径D小的第1间距圆PC1上等间距地配置。此外,多个第2安装部F2在直径比躯体部2B的外径D小的第2间距圆PC2上等间距地配置。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1间距圆PC1的直径d1大于第2间距圆PC2的直径d2。因为第1安装部F1是相邻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41,所以后凸缘用螺栓孔41的中心配置在第1间距圆PC1上。因为第2安装部F2是定子用螺栓孔42,所以其中心配置在第2间距圆PC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之中相邻的两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41的组合,如图4所示那样存在中心角成为α的组合、和中心角成为β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心角更小的一方的组合设为第1安装部F1。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α<β,所以将中心角成为α的相邻的两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41的组合设为第1安装部F1。
第1安装部F1的相邻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41优选分别被设置于与作为第2安装部F2的定子用螺栓孔42在周向上为相反方向且相等的距离。即,定子用螺栓孔42、旋转中心轴Zr、和相对于定子用螺栓孔42而在周向上处于一侧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所形成的中心角,等于定子用螺栓孔42、旋转中心轴Zr、和相对于定子用螺栓孔42而在周向上处于另一侧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所形成的中心角。此外,即便前述的一侧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中的中心角和前述的另一侧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中的中心角不同,也只要两方的中心角按照在所有的第1安装部F1中相同的方式使其不同即可。
所谓多个第1安装部F1等间距地配置,是指相邻的第1安装部F1相对于旋转中心轴Zr的中心角、即由相邻的第1安装部F1、F1和旋转中心轴Zr所形成的角度(中心角)θ1在躯体部2B的整个周向上全部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相邻的两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41相当于第1安装部F1,因此以两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41的中间位置F1b为基准来决定相邻的第1安装部F1的中心角θ1。
所谓多个第2安装部F2等间距地配置,是指相邻的第2安装部F2相对于旋转中心轴Zr的中心角、即由相邻的第2安装部F2、F2和旋转中心轴Zr所形成的角度(中心角)θ2在躯体部2B的整个周向上全部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朝着躯体部2B的周向被配置6个的定子用螺栓孔42相当于第2安装部F2,因此以各个定子用螺栓孔42的位置为基准来决定相邻的第2安装部F2的中心角θ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分别具有6个第1安装部F1以及第2安装部F2。由于它们等间距地配置,因此中心角θ1、θ2均为60度。由此一来,定子3和后凸缘2R能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此外,由于θ1=θ2,因此定子3和后凸缘2R能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而均以同一旋转角度(在本例中为θ1=θ2=60度)来旋转。由此一来,能够在保持供电电缆6(6U,6W,6W)、和后凸缘2R所具有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的状态下,朝着躯体部2B的周向变更定子3以及后凸缘2R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6个第1安装部F1以及第2安装部F2等间距地配置,因此定子3以及后凸缘2R均每60度旋转。
图5、图6表示了使定子3以及后凸缘2R分别从图2、图3所示的状态绕着旋转中心轴Zr分别旋转60度的状态。这样,电动机1通过使后凸缘2R和定子3均以相同的旋转角在躯体部2B的周向上旋转,从而在旋转的前后可维持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与供电电缆6(6U,6W,6W)之间的位置关系。因而,无需在考虑后凸缘2R的供电电缆贯通孔12的移动的基础上使供电电缆6的长度具有富余,所以不需要将多余的供电电缆6收纳在框体2内的空间。其结果,能够抑制电动机1的框体2的尺寸增加。其结果,既能抑制电动机1的框体2的尺寸增加,又能变更躯体部2B的周向上的端子箱20的位置。
此外,在电动机1的输出大的情况下,向线圈4供应大的电力,所以供电电缆6也变粗。其结果,使供电电缆6弯曲是非常困难的,将供电电缆6的剩余量收纳在框体2内变得困难。电动机1使后凸缘2R和定子3均在躯体部2B的周向上旋转,来进行端子箱20的位置调整,所以供电电缆6也可以是所需的最小限度的长度。其结果,即便是供电电缆6变粗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变更躯体部2B的周向上的端子箱20的位置。这样,电动机1在供电电缆6变粗的情况下尤其有效。
图7至图9是表示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图7所示的配置,在将一个后凸缘用螺栓孔41设为第1安装部F1的方面上不同于图4所示的例子,在其他方面上与上述的例子相同。在该示例中,作为第1安装部F1的后凸缘用螺栓孔41在第1间距圆PC1上等间隔地配置6个。第1安装部F1配置在作为第2安装部F2的定子用螺栓孔42的径向外侧。即便是这样的配置,也可获得与图4所示的配置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8所示的例子是在同一间距圆PC上使多个第1安装部F1和多个第2安装部F2分别等间隔地配置的例子。即,间距圆PC相当于第1间距圆以及第2间距圆。在此情况下,第1安装部F1和第2安装部F2朝着间距圆PC的周向交替地配置。相邻的第1安装部F1、F1的中心角θ1和相邻的第2安装部F2、F2的中心角θ2相等。此外,在该例子中,相邻的第1安装部F1和第2安装部F2的中心角θ3为θ1/2=θ2/2。因此,多个第1安装部F1以及多个第2安装部F2在间距圆PC上全部等间距地配置。即便是这样的配置,也可获得与图4所示的配置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该例子中,如果θ1和θ2相等,则无需使得θ3为θ1/2(=θ2/2)。
图9所示的例子是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使第2安装部F2的数目变得多于第1安装部F1的数目的例子。在该例子中,第1安装部F1为6个,相对于此,第2安装部F2为加倍的12个。第1安装部F1以及第2安装部F2分别在第1间距圆PC1以及第2间距圆PC2上等间距地配置。因此,相邻的第1安装部F1、F1的中心角θ1/2=θ2=30度。在该例子中,由于用于将定子3安装于躯体部2B的第2安装部F2为12个,因此定子3能朝着躯体部2B的周向按每30度旋转。因而,定子3可以以与能朝着躯体部2B的周向按每60度旋转的后凸缘2R相同的旋转角度来旋转。即便在将第1安装部F1设为12个、将第2安装部F2设为6个的情况下,定子3和后凸缘2R也能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而均以同一旋转角度来旋转。
此外,在第1安装部F1为6个、且第2安装部F2为18个的情况下,后凸缘2R可按每60度旋转,定子3可按每20度旋转。即便在该情况下,定子3和后凸缘2R也能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而均以同一旋转角度来旋转。总而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第1安装部F1在第1间距圆上等间距地配置,第2安装部F2在第2间距圆上等间距地配置,且第1安装部F1的数目和第2安装部F2的数目当中的一方成为另一方的整数倍即可。如果满足该关系,则定子3以及后凸缘2R能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而均以同一旋转角度朝着躯体部2B的周向旋转。
如图9所示,虽然第1安装部F1的数目和第2安装部F2的数目也可不同,但是优选在使定子3以及后凸缘2R仅以相同的旋转角度旋转的情况下,两者的数目设为相同的数目。这样一来,存在第1安装部F1以及第2安装部F2的加工工序变少的优点。此外,关于定子3或者后凸缘2R的任一者,在使躯体部2B的周向上的位置更细化的情况下,优选在满足了上述关系的基础上使第1安装部F1的数目和第2安装部F2的数目不同。
图10至图12是表示变更了端子箱的朝向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图10、图11是变更了图1所示的端子箱20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朝向的示例。图10所示的例子是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可使电源电缆32从躯体部2B的一方的端部(后凸缘2R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方向的例子。即,是通过使端子箱20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传动轴8突出的方向的相反侧,由此将电源电缆32从后凸缘2R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例子。图11是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可使电源电缆32从躯体部2B的另一方的端部侧(前凸缘2F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方向的例子。即,是通过使端子箱20的电源电缆导入孔22H朝向传动轴8突出的方向,由此将电源电缆32从前凸缘2F侧导入至端子箱20的例子。这样,电源电缆导入孔22H可将电源电缆32从躯体部2B的一方的端部侧或者另一方的端部侧导入至端子箱20。根据这样的构造,端子箱20能够调换两个安装面21F、21F来变更电源电缆导入孔22H的朝向以变更电源电缆32的导入方向,所以无需准备新的部件。
图12所示的例子是在将2台电动机1例如并排配置于轮式装载机等的建筑机械等的工作车辆的情况下,相对于旋转中心轴Zr而使端子箱20倾向不同方向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在并排配置的2台电动机1之间,端子箱20相对于规定的轴Zn而倾向外侧。电动机1能够使定子3和后凸缘2R均以旋转中心轴Zr为中心来旋转。因而,不用准备新的部件,便能够变更躯体部2B的周向上的端子箱20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1以冷媒来冷却的情况下,存在冷媒通过供电电缆贯通孔12以及供电电缆孔21H而移动至端子箱20侧的可能性。端子箱20所具有的端子收纳部22的内部的空间22I,虽然由盖33与端子收纳部22之间的密封构件、绝缘体23与端子24之间的密封构件、绝缘体23与端子收纳部22之间的密封构件以及电源电缆导入孔22H与电源电缆32之间的密封构件而相对于外部密封,但是优选极力避免冷媒向端子箱20侧移动。从该观点出发,优选端子箱20配置在电动机1的上侧。
如上述,电动机1通过端子箱20的安装方向的变更、和定子3以及后凸缘2R的旋转能够实现电源电缆32向端子箱20导入的导入方向的变更、和端子箱20的倾斜度的变更。因而,当变更电源电缆32的导入方向或者端子箱20绕着旋转中心轴Zr旋转的倾斜度时,电动机1无需准备端子箱20、定子3以及后凸缘2R的专用部件。其结果,电动机1只要使同一端子箱20以及定子3等为一套即可,所以能够省略部件管理,并且也可不制作多品种少量的部件,所以能够抑制电动机1的制造成本。
此外,因为电动机1能够简易地调整端子箱20的朝向以及绕着旋转中心轴Zr旋转的倾斜度,所以电源电缆32的配置的自由度得以提高。其结果,即便是在向已有的车辆或者设备类搭载电动机1之际无法大幅地变更电源电缆32的配置的情况下,不用准备特殊的部件,也易于与已有的配置相匹配。进而,在重新设计车辆或者设备类的情况下,电动机1也使得电源电缆32的配置的自由度高,所以关于电动机1、电动机1的控制设备、电源电缆32或者其他设备类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也得以提高。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用考虑因电动机1的端子箱20的配置变更所引起的成本增加。此外,在对搭载了电动机1的车辆或者设备类进行改造等时,即便发生了电源电缆32向端子箱20导入的导入方向被变更这样的状况,也能够无成本增加且容易地进行应对。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端子箱20的安装面21F设为2个,但是安装面21F的数目至少为2个即可。例如,若将安装面21F设为4个,则能够在4方向上变更电源电缆32向端子箱20导入的导入方向。在此情况下,例如只要设置连结对置的两个安装面21F、21F的、对置的两个新安装面即可。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根据上述的内容来限定本实施方式。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实质上相同的、所谓的均等范围内的要素。进而,上述的构成要素也可以酌情组合。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实施方式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构成要素的种种省略、置换以及变更。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应用对象并未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能够应用于建筑机械、工作车辆等。
标号说明
1    电动机
2    框体
2B   躯体部
2F   前凸缘
2I   内部
2R   后凸缘
3    定子
3C   定子铁芯
4    线圈
5    定子固定用螺栓
6    供电电缆
7    转子
8    传动轴
9F、9R  轴承
12   供电电缆贯通孔
20   端子箱
21   安装部
21F  安装面
22   端子收纳部
22B  底部
22I  空间
22H  电源电缆导入孔
22W  壁
23   绝缘体
24   端子

Claims (15)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的定子,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的内侧;
转子,能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和
板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该板状构件具备从所述定子具有的线圈被引出的供电电缆所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
所述定子和所述板状构件能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来旋转,并且在所述躯体部的周向上能变更从所述线圈被引出的所述供电电缆的位置以及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定子和所述板状构件能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而均以同一旋转角度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动机包括:
多个第1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躯体部,且在直径比所述躯体部的外径小的第1间距圆上等间距地配置,并且用于将所述板状构件安装于所述躯体部;和
多个第2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躯体部,且在直径比所述躯体部的外径小的第2间距圆上等间距地配置,并且用于将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躯体部,
所述第1安装部的数目和所述第2安装部的数目当中的一方成为另一方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第1安装部的数目和所述第2安装部的数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动机具有:端子箱,收纳连接有所述供电电缆的端子,并且安装在所述板状构件,
所述端子箱中,将用于向所述线圈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引导至所述端子的电源电缆导入孔被配置在所述躯体部的径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端子箱具有两个安装面,该安装面与所述板状构件对置且具有使所述供电电缆通过的供电电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以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弯曲后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延伸的状态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所述供电电缆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彼此的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两个所述安装面各自具有:盖用螺栓孔,安装用于将盖安装于所述供电电缆孔的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用于将所述端子箱安装于所述板状构件的螺栓所贯通的端子箱用螺栓孔,贯通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10.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的定子,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的内侧;
转子,能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
板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具有向安装于所述定子的线圈供应电力的供电电缆所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和
端子箱,收纳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所连接的端子,并且被安装在所述板状构件,
所述定子和所述板状构件能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来旋转,并且能在所述躯体部的周向上变更从所述线圈被引出的所述供电电缆的位置以及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位置,
所述端子箱中,将用于向所述线圈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导入至所述端子的电源电缆导入部被配置在所述躯体部的径向外侧。
1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的定子,安装在筒状的躯体部的内侧;
转子,能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
板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具备从所述定子具有的线圈被引出的供电电缆所贯通的供电电缆贯通孔;和
端子箱,收纳连接有所述供电电缆的端子,并且被安装在所述板状构件,
所述端子箱包括:
电源电缆导入孔,将用于向所述线圈供应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引导至所述端子,且被配置在所述躯体部的径向外侧;和
两个安装面,与所述板状构件对置,且具有使所述供电电缆通过的供电电缆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贯通了所述供电电缆贯通孔的所述供电电缆,以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弯曲后向所述板状构件的径向外侧延伸的状态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所述供电电缆配置在两个所述安装面彼此的中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两个所述安装面各自具有:盖用螺栓孔,安装用于将盖安装于所述供电电缆孔的螺栓。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用于将所述端子箱安装于所述板状构件的螺栓所贯通的端子箱用螺栓孔,贯通两个所述安装面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源电缆导入孔能将所述电源电缆从所述躯体部的一个端部侧或者另一个端部侧导入至所述端子箱。
CN201280064461.4A 2012-03-26 2012-11-14 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1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8816 2012-03-26
JP2012068816A JP5902976B2 (ja) 2012-03-26 2012-03-26 電動機
PCT/JP2012/079549 WO2013145425A1 (ja) 2012-03-26 2012-11-14 電動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981A true CN104011981A (zh) 2014-08-27
CN104011981B CN104011981B (zh) 2017-02-22

Family

ID=49258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4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1981B (zh) 2012-03-26 2012-11-14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84458A1 (zh)
JP (1) JP5902976B2 (zh)
KR (2) KR101644285B1 (zh)
CN (1) CN104011981B (zh)
DE (1) DE112012006098T5 (zh)
WO (1) WO20131454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04287A1 (de) * 2012-03-01 2013-09-05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JP2019180139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880349B1 (ja) * 2020-09-09 2021-06-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クランプおよび電動機
DE102022211080A1 (de) 2022-10-19 2024-04-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 Lenk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Lenkvorrichtung,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r Antriebseinhei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9164U (ja) * 1991-10-15 1993-05-25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口出装置
JP2007082362A (ja) * 2005-09-16 2007-03-29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回転電機
WO2008007806A1 (fr) * 2006-07-12 2008-01-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odule de mot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7030A (en) * 1992-03-23 1994-02-15 Electric Motors And Specialties, Inc. Electric motor construction
US6259180B1 (en) * 1996-07-02 2001-07-10 Schlenker Enterprises, Ltd. Motor including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4056943A (ja) * 2002-07-22 2004-02-19 Fanuc Ltd 電動機
JP2004153891A (ja) * 2002-10-29 2004-05-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JP4064806B2 (ja) * 2002-12-19 2008-03-19 ヤマハモータ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動力補助用同期電動機の構造
JP2006191719A (ja) 2005-01-05 2006-07-20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回転電機
US20060191719A1 (en) * 2005-02-28 2006-08-31 Roussy Raymond J Method of geothermal loop installation
US7787274B2 (en) * 2008-04-30 2010-08-31 Li-Chih Chang Power supply with adjustable outputted voltage
JP5103266B2 (ja) * 2008-05-12 2012-12-19 オリエンタル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端子箱
JP2012120312A (ja) * 2010-11-30 2012-06-21 Nippon Densan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9164U (ja) * 1991-10-15 1993-05-25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口出装置
JP2007082362A (ja) * 2005-09-16 2007-03-29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回転電機
WO2008007806A1 (fr) * 2006-07-12 2008-01-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odule de moteu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44285B1 (ko) 2016-07-29
KR20150108044A (ko) 2015-09-24
JP2013201837A (ja) 2013-10-03
JP5902976B2 (ja) 2016-04-13
US20150084458A1 (en) 2015-03-26
KR101617981B1 (ko) 2016-05-03
CN104011981B (zh) 2017-02-22
KR20140094025A (ko) 2014-07-29
DE112012006098T5 (de) 2015-01-15
WO2013145425A1 (ja)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2489B2 (ja) 電動機
CN101764443B (zh) 具有一体型护罩结构的薄型定子与薄型电机,以及包括该结构件的滚筒洗衣机直接驱动装置
US20070096579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20150372544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11725927B (zh) 旋转电机
KR102527294B1 (ko) 축방향 자속 회전기기
EP2757667B1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4967248B (zh) 外转子电机
CN104011981A (zh) 电动机
US20140125166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O2014020756A1 (ja) 回転電機
US9543805B2 (en) Axial bearing device having increased iron filling
US20110273047A1 (en) Rotor lamination assembly
US8941255B2 (en) Free floating multiple stator arrangement generator for direct drive wind turbine and methods
JP5564306B2 (ja) 電動機
WO2008068503B1 (e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s
JP6184461B2 (ja) 電動機
US20160268859A1 (en) Multi-pole, three-phas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18125993A (ja) 回転電機
CN110537313B (zh) 具有铸造定子的外转子电动机
US11139714B2 (en) Axial gap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2684352B (zh) 旋转电机
CN105191084A (zh) 旋转电机
KR102693120B1 (ko) 축방향 다단 모터
US20220302774A1 (en) Electric Motor With Improved Engine Uti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