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3927A -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3927A
CN103983927A CN201410257769.1A CN201410257769A CN103983927A CN 103983927 A CN103983927 A CN 103983927A CN 201410257769 A CN201410257769 A CN 201410257769A CN 103983927 A CN103983927 A CN 103983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arid
change percentage
ampere
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77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子怡
魏立秋
韩亮
于达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2577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3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3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3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属于航天航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由静态磁场来确定霍尔推力器的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是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FEMM中,建立磁路模型,步骤二、三个线圈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其中一个线圈通入的电流值,获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实现确定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Description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确定霍尔推力器运行参数的方法,属于航天航空领域。
背景技术
电推进装置以其高效率高比冲的优点取代化学推力器已经成为航天推进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霍尔推力器是电推进装置的一种,以其效率高、工作寿命长、功率密度高、比冲适中等优点成为卫星、探测器等航天飞行器的重要动力装置。霍尔推力器通过霍尔效应产生推力,磁场是产生霍尔效应的关键。因此,霍尔推力器必须设计出适当的磁场来提高电离率,增加等离子体密度,并有效地约束等离子体的行为。霍尔推力器的磁场通常是在静态磁路情况下设计的,利用适当的磁路结构和内线圈,外线圈以及附加线圈产生适当的出口区磁场强度、正梯度分布、凸向阳极的弯曲磁力线等优化的磁场位形。
由霍尔推力器工作原理可知,霍尔漂移电流作为霍尔推力器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物理过程是必然存在的,同时闭环霍尔漂移电流存在宽谱的振荡现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周向的霍尔漂移电流振荡感应出沿轴向随时间变化磁场,时变的磁场引起沿周向绕制励磁线圈中感生出波动的感应电动势,从而引起励磁线圈电流的波动,励磁电流波动耦合到放电回路中,引起放电电流在励磁线圈固有频率处的振荡现象,励磁电流振荡和放电电流振荡相互耦合,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电磁耦合振荡。电磁耦合振荡使推力器磁场在放电过程中处于波动状态,导致推力器实际放电过程中,通道内的磁场形貌和强度并不是静态原则设计出的优化磁场位形。因此,由静态磁场确定的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是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由静态磁场来确定霍尔推力器的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是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本发明包括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内线圈、附加线圈、内磁极、阳极、底板,其具有对称轴线,
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外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和底板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内线圈和附加线圈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外线圈通入的电流值,改变外线圈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外线圈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外线圈安匝为外线圈通入的电流乘以外线圈的匝数;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外线圈通入电流后的外线圈安匝相对于外线圈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外线圈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第二个方案: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内线圈、附加线圈、内磁极、阳极、底板,其具有对称轴线,
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内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和底板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内线圈和附加线圈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内线圈通入的电流值,改变内线圈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内线圈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内线圈安匝为内线圈通入的电流乘以内线圈的匝数;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内线圈通入电流后的内线圈安匝相对于内线圈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内线圈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第三个方案: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内线圈、附加线圈、内磁极、阳极、底板,其具有对称轴线,
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附加线圈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和底板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内线圈和附加线圈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附加线圈通入的电流值,改变附加线圈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附加线圈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附加线圈安匝为附加线圈通入的电流乘以附加线圈的匝数;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附加线圈通入电流后的外线圈安匝相对于附加线圈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附加线圈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方法有效地分析振荡的励磁电流对通道内磁场设计的影响,克服静态磁场设计应用的局限性,合理的给出了考虑励磁/放电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应对静态磁场的附加设计原则,给出准确的霍尔推力器的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涉及霍尔推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的流程图,此图为确定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图3是实施方式二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的流程图,此图为确定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图4是实施方式三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的流程图,此图为确定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图5是霍尔推力器线圈通入初始电流,由FEMM仿真得到的静态磁场位形图;
图6是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图7是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图8是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图2、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1、内线圈2、附加线圈3、内磁极4、阳极5、底板7,其具有对称轴线6,
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4和底板7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6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7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改变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外线圈安匝为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乘以外线圈1的匝数;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外线圈1通入电流后的外线圈安匝相对于外线圈1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外线圈1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改变外线圈1通入电流的范围为外线圈1通入初始电流的-60%~80%。
用安匝等效原则,在线圈匝数的前提下,改变线圈励磁电流。
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的值可以选择在霍尔推力器最优工作状态下的三个线圈通入的电流值。
步骤四中的通道特征尺寸是指霍尔推力器的固有参数,表示霍尔推力器外径,比如型号为HEP70的霍尔推力器,它的通道特征尺寸即为70mm。
在最优放电状态下的静态磁场如图5所示,其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当改变外线圈1通入电流后,磁场位形会发生变化,磁场零坐标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但它变化的范围是有规定的: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记录下每次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动态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进而获取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如图6所示,则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图3、图5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1、内线圈2、附加线圈3、内磁极4、阳极5、底板7,其具有对称轴线6,
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4和底板7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6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7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值,改变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内线圈安匝为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乘以内线圈2的匝数;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内线圈2通入电流后的内线圈安匝相对于内线圈2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内线圈2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改变内线圈2通入电流的范围为内线圈2通入初始电流的-60%~80%。
工作原理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图3、图5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1、内线圈2、附加线圈3、内磁极4、阳极5、底板7,其具有对称轴线6,
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4和底板7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6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7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值,改变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附加线圈安匝为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乘以附加线圈3的匝数;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附加线圈3通入电流后的外线圈安匝相对于附加线圈3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附加线圈3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改变附加线圈3通入电流的范围为附加线圈3初始电流的-60%~80%。
工作原理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不再赘述。

Claims (6)

1.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1)、内线圈(2)、附加线圈(3)、内磁极(4)、阳极(5)、底板(7),其具有对称轴线(6),
其特征在于,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4)和底板(7)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6)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7)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改变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外线圈安匝为外线圈(1)通入的电流乘以外线圈(1)的匝数;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外线圈(1)通入电流后的外线圈安匝相对于外线圈(1)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外线圈(1)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外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外线圈(1)通入电流的范围为外线圈(1)通入初始电流的-60%~80%。
3.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1)、内线圈(2)、附加线圈(3)、内磁极(4)、阳极(5)、底板(7),其具有对称轴线(6),
其特征在于,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4)和底板(7)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6)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7)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值,改变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内线圈安匝为内线圈(2)通入的电流乘以内线圈(2)的匝数;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内线圈(2)通入电流后的内线圈安匝相对于内线圈(2)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内线圈(2)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内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内线圈(2)通入电流的范围为内线圈(2)通入初始电流的-60%~80%。
5.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所述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包括外线圈(1)、内线圈(2)、附加线圈(3)、内磁极(4)、阳极(5)、底板(7),其具有对称轴线(6),
其特征在于,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为外线圈(1)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内线圈(2)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或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
确定附加线圈(3)的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霍尔推力器的二维对称模型导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建立霍尔推力器的磁路模型,建立rz坐标系:以内磁极(4)和底板(7)的交点为原点坐标;以对称轴线(6)为径向坐标z轴,以底板(7)所在直线为轴向坐标r轴;
步骤二、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中,外线圈(1)、内线圈(2)和附加线圈(3)模拟通入初始电流产生静态磁场,获取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
步骤三、以20%为步长,逐渐改变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值,改变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值时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该磁场为线圈耦合振荡引起的动态磁场与静态磁场的合成磁场,记录每次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值与对应的合成磁场的零磁场坐标O(r,z);
进而获取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
其中:附加线圈安匝为附加线圈(3)通入的电流乘以附加线圈(3)的匝数;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指每次附加线圈(3)通入电流后的外线圈安匝相对于附加线圈(3)通入初始电流的变化百分率;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指每次附加线圈(3)通入电流后的磁场零磁场坐标O(r,z)相对于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变化百分率,包括轴向位置变化百分率和径向位置变化百分率;
步骤四、根据动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r,z)偏离静态磁场零坐标位置O0(r0,z0)的距离应小于通道特征尺寸的2%~2.5%的规定,及步骤三获取的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与零磁场位置变化百分率对应曲线图,实现确定附加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附加线圈(3)通入电流的范围为附加线圈(3)初始电流的-60%~80%。
CN201410257769.1A 2014-06-11 2014-06-11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Pending CN103983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7769.1A CN103983927A (zh) 2014-06-11 2014-06-11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7769.1A CN103983927A (zh) 2014-06-11 2014-06-11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3927A true CN103983927A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7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7769.1A Pending CN103983927A (zh) 2014-06-11 2014-06-11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392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367A (zh) * 2016-03-10 2016-07-27 东莞中子科学中心 一种在交流磁铁上得到高精度时变磁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20122A (zh) * 2018-03-27 2018-09-11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ice十字型霍尔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电路模型
CN112696330A (zh) * 2020-12-28 2021-04-23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一种霍尔推力器的磁极结构
CN113687277A (zh) * 2021-10-26 2021-11-23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5901A1 (en) * 2005-12-27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ion accelerator
CN101969737A (zh) * 2010-08-27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束聚焦的外回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493936A (zh) * 2011-12-15 2012-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磁聚焦的霍尔推力器
JP2012149617A (ja) * 2011-01-21 2012-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5901A1 (en) * 2005-12-27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ion accelerator
CN101969737A (zh) * 2010-08-27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束聚焦的外回路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12149617A (ja) * 2011-01-21 2012-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源装置
CN102493936A (zh) * 2011-12-15 2012-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磁聚焦的霍尔推力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江滨浩 等: "霍尔推力器振荡问题的研究综述", 《宇航学报》, vol. 30, no. 6, 30 November 2009 (2009-11-30), pages 2062 - 2071 *
鄂鹏 等: "磁场强度对霍尔推力器放电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vol. 58, no. 4, 30 April 2009 (2009-04-30), pages 2535 - 2542 *
魏立秋: "霍尔推力器中励磁与放电耦合振荡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6, 15 June 2011 (2011-06-15), pages 031 - 31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367A (zh) * 2016-03-10 2016-07-27 东莞中子科学中心 一种在交流磁铁上得到高精度时变磁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20122A (zh) * 2018-03-27 2018-09-11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ice十字型霍尔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电路模型
CN108520122B (zh) * 2018-03-27 2021-08-13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pice十字型霍尔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电路模型
CN112696330A (zh) * 2020-12-28 2021-04-23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一种霍尔推力器的磁极结构
CN112696330B (zh) * 2020-12-28 2022-09-13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一种霍尔推力器的磁极结构
CN113687277A (zh) * 2021-10-26 2021-11-23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687277B (zh) * 2021-10-26 2022-01-25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3927A (zh) 根据霍尔推力器中耦合振荡伴生的动态磁场确定线圈安匝变化百分率范围的方法
Tatevosyan et al. Calculation of magnetic system of the magnetoelectric machines
CN104063556A (zh) 一种轴向永磁电机等效磁路模型的建模方法
Zhang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ouble-sided air core linear servo motor with trapezoidal permanent magnets
Zhang et al. The magnet design for the HLS storage ring upgrade project
CN102841129B (zh) 一种岩土工程模型试验重力场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05447223A (zh) 一种磁屏蔽环境下的高均匀区磁场线圈设计方法
He et al. Closed-double-magnetic circuit for a long-stroke horizontal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exciter
CN103406657A (zh) 一种用于电子束加工的电磁偏转扫描线圈
Liu et al. Optimiz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motor air-gap flux density based on the non-uniform air gap
Chen et al. 3-D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of single-phase tubular switched reluctance linear launcher
CN103986303A (zh) 一种无槽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04851A (zh) 磁环结构、轴及使用其的永磁同步电机
CN101695214B (zh) 等时性回旋加速器提高轴向聚焦力的磁极非对称镶条方法
CN103065761A (zh) 磁通密度连续可调的均匀径向磁场产生装置
Henrich et al. Three 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micro newton rits
CN104362917A (zh) 车用交流发电机漏磁问题的优化设计方法
Qu et al.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n starting performance of the high-voltage line-start PMSM
Kalimov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ower losses in a laminated dipole magnet with superconducting coils
Zhiltsov et al.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working area of the linear motor with permanent magnets
Zhangqiang Rectangular closed double magnetic circuit for vibration exciter with 1.2 m stroke
Tetuko et al. Simulasi Flux Density Permanent Magnet NdFeB untuk Aplikasi Generator Listrik
CN109166779A (zh) 一种相对论磁控管用永磁磁路系统
Yang et al. Asymmetrical rotor design for a synchronous machine based on surrogate optimisation algorithm
Luo et al. Research on two design approaches of permanent magnet width modulation secondary for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i Liqiu

Inventor after: Ding Yongjie

Inventor after: Yu Daren

Inventor after: Yang Ziyi

Inventor after: Han Li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iyi

Inventor before: Wei Liqiu

Inventor before: Han Liang

Inventor before: Yu Dare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