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8951A - 预张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预张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8951A
CN103978951A CN201410044018.1A CN201410044018A CN103978951A CN 103978951 A CN103978951 A CN 103978951A CN 201410044018 A CN201410044018 A CN 201410044018A CN 103978951 A CN103978951 A CN 103978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teeth
mobile tooth
rotary teeth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40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8951B (zh
Inventor
梁川弥
浮田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8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8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8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89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2/4633Linear actuators, e.g. comprising a piston moving along reel axis and rotating along its ow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clutching means between actuator and belt ree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预张紧机构,减小从移动部件朝旋转部件的力传递的损失。在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当车辆碰撞时,借助预张紧机构(24)的动作活塞(38)移动而活塞的齿条齿(46A)与小齿轮(32)的小齿轮齿(32A)啮合,小齿轮(32)旋转而带轴(14)朝卷取方向旋转。此处,在从乘员经安全带(16)及带轴(14)对小齿轮(32)作用较大的朝拉出方向的旋转力的状态下,当最初齿条齿(46A)与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特别是齿条齿的顶端与小齿轮齿啮合,从而齿条齿由小齿轮齿(32A)折断。因此能抑制或容易地解除齿条齿(46A)与小齿轮齿(32A)的咬合,能减小从活塞(38)朝小齿轮(32)的力传递的损失。

Description

预张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移动部件移动而使旋转部件旋转从而使卷取部件朝卷取方向旋转的预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通过活塞杆移动,活塞杆的齿部与棘齿的齿部啮合,由此棘齿朝卷取方向旋转,卷收器朝卷取方向旋转从而卷取座椅安全带。
此处,在该座椅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能够理解:从活塞杆移动之前开始,卷收器与棘齿就已形成为能够一体旋转。因此,在从佩戴座椅安全带的乘员经由座椅安全带以及卷收器对棘齿作用有较大的朝向拉出方向(与卷取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力的状态下,活塞杆的齿部与棘齿的齿部啮合,由此,存在活塞杆的齿部与棘齿的齿部咬合(啮入)的可能性,由此,存在产生从活塞杆朝棘齿的力传递的损失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77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缩小从移动部件朝旋转部件的力传递的损失的预张紧机构。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具备:供车辆的乘员佩戴的安全带;卷取部件,通过该卷取部件朝卷取方向旋转,上述安全带被卷取于上述卷取部件;移动部件,在该移动部件设置有移动齿,且上述移动部件能够移动;以及旋转部件,上述旋转部件设定成在上述移动部件移动之前开始就能够伴随着上述卷取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在上述旋转部件设置有硬度与上述移动齿的硬度不同的旋转齿,通过上述移动部件移动,上述移动齿与上述旋转齿卡合从而上述旋转部件旋转而使上述卷取部件朝卷取方向旋转,并且,当最初上述移动齿与上述旋转齿卡合时,上述移动齿以及上述旋转齿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变形。
对于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当上述移动部件移动时,多个上述移动齿与多个上述旋转齿同时卡合。
对于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当最初上述移动齿与上述旋转齿卡合时,上述移动齿以及上述旋转齿中的一方的一部分与上述移动齿以及上述旋转齿中的另一方卡合。
对于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通过上述移动齿与上述旋转齿卡合,上述移动齿朝上述旋转齿侧变位,从而上述移动齿以及上述旋转齿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卡合量增加。
对于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在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上述预张紧机构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设置有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的内周面,且能够对上述移动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在上述移动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上述旋转齿的延伸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上述移动部件的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的外周面配置于上述内周面。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移动部件移动,从而移动部件的移动齿与旋转部件的旋转齿卡合,由此,旋转部件旋转,卷取部件朝卷取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被卷取于卷取部件。
并且,旋转部件设定成从移动部件移动之前就能够伴随着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存在在从佩戴安全带的乘员经由安全带以及卷取部件对旋转部件作用有较大的旋转力的状态下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的可能性。
此处设定成:移动齿与旋转齿的硬度不同,当最初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时,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变形(包括断裂)。因此,通过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至少一个变形,能够抑制移动齿与旋转齿咬合,或者,能够容易地解除移动齿与旋转齿的咬合,能够减小从移动部件朝旋转部件的力传递的损失。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当移动部件移动时,多个移动齿与多个旋转齿同时卡合。因此,即便当最初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时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也能够从移动部件对旋转部件有效地传递力。
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当最初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时,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一方的一部分与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另一方卡合。因此,移动齿以及旋转齿的一方能够容易地变形,能够有效地抑制移动齿与旋转齿咬合,或者,能够更容易地解除移动齿与旋转齿的咬合。
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通过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移动齿朝旋转齿侧变位,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卡合量增加。因此,即便在最初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时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也能够更有效地从移动部件对旋转部件传递力。
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预张紧机构中,引导部件设定成能够对移动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
此处,在移动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旋转齿的延伸方向倾斜的状态下,移动部件的外周面被配置于引导部件的内周面。因此,当最初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时,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一方的一部分能够与移动齿以及旋转齿中的另一方卡合。
此外,移动部件的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的外周面配置于引导部件的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的内周面。因此,通过移动齿与旋转齿卡合,移动部件能够在被引导部件引导的同时沿移动周方向旋转,移动齿能够朝旋转齿侧容易地变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的从一侧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4A~图4D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中的活塞与小齿轮的啮合状况的从一侧方观察的侧视图,图4A示出活塞与小齿轮开始啮合的第一阶段,图4B示出活塞与小齿轮开始啮合的第二阶段,图4C示出活塞与小齿轮开始啮合的第三阶段,图4D示出活塞与小齿轮开始啮合的第四阶段。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活塞与小齿轮的啮合开始前期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活塞与小齿轮的啮合开始后期的立体图。
图8A~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中的活塞与小齿轮的啮合状况的从一侧方观察的侧视图,图8A示出活塞与小齿轮的初期状态(啮合前),图8B示出活塞与小齿轮的啮合开始前期,图8C示出活塞与小齿轮的啮合开始后期。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中的活塞与小齿轮的从一侧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中的活塞与小齿轮的从上侧观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中利用分解立体图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24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图2中利用立体图示出安全带卷取装置10。另外,在图中,利用箭头外(OUT)示出车宽方向外侧,利用箭头前(FR)示出车辆前后方向一侧,利用箭头上(UP)示出车辆上方。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设置有作为支承部件的金属制的截面U字型板状的框架12,在框架12设置有背面侧的背板12A、一侧方的脚板12B以及另一侧方的脚板12C。安全带卷取装置10在框架12的背板12A被固定于作为车辆的骨架部件的矩形筒状的立柱(省略图示),由此,安全带卷取装置10被设置于车辆,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正面侧、一侧方以及上方分别面向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前后方向一侧(车辆前侧或者车辆后侧)以及车辆上方。
在框架12的脚板12B与脚板12C之间,作为卷取部件的金属制的大致圆柱状的带轴14(卷取轴)被支承为旋转自如。长条带状的安全带16(带)从基端侧开始卷取于带轴14,安全带16从框架12朝上侧延伸,形成为能够供就座于车辆的座椅(省略图示)的乘员佩戴。并且,通过带轴14朝卷取方向(图1以及图2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安全带16被卷取于带轴14,并且,通过安全带16被从带轴14拉出,带轴14朝拉出方向(图1以及图2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
在框架12的脚板12C设置有作为限制单元(锁止单元)的锁止机构18,当安全带16被从带轴14急剧拉出时或者车辆急减速时,锁止机构18工作,由此,锁止机构18限制(锁止)带轴14的朝拉出方向的旋转(允许带轴14朝卷取方向旋转)。
在框架12的脚板12B外侧固定有大致长方体状的主体20,在主体20贯通形成有长条矩形状的收纳孔22。收纳孔22的长边方向沿随着趋向上方而趋向与背板12A相反侧(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收纳孔22的长边方向下侧敞开。
在框架12的脚板12B外侧设置有图3中详细示出的齿条小齿轮方式的预张紧机构24。
在框架12的脚板12B外侧固定有作为引导部件的金属制的大致圆筒状的筒体26,筒体26被收纳于主体20的收纳孔22,并且沿随着趋向上方而趋向与背板12A相反侧的方向倾斜。筒体26的下侧部分(基端侧部分)形成为圆筒状,筒体26的上侧部分(顶端侧部分)形成为截面U字状,且内部朝背板12A侧(车宽方向内侧)敞开。
筒体26的上侧且是与背板12A相反侧的部分形成为引导部26A,引导部26A弯曲成截面圆弧状。筒体26的上侧且是背板12A侧的部分由一对支承部26B构成,支承部26B形成为与脚板12B平行的平板状。并且,在筒体26的上端内固定有板状的止挡板28,止挡板28封闭筒体26的上端。
在一对支承部26B的下部之间支承有作为连结部件的金属制的大致圆柱状的小齿轮轴30,小齿轮轴3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贯通各支承部26B。小齿轮轴30的贯通支承部26B的部分的直径形成为略小于支承部26B的供小齿轮轴30贯通的贯通孔的直径,小齿轮轴30(包含下述的小齿轮32)形成为能够在径向稍稍变位。小齿轮轴30的靠脚板12B侧的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贯通脚板12B,且与带轴14被固定在同轴上,小齿轮轴30形成为能够与带轴14一体旋转。
在小齿轮轴30,在筒体26的上侧部分内的轴向中间部,以与小齿轮轴30位于同轴上的方式固定有作为旋转部件的金属制的小齿轮32,小齿轮32形成为能够与小齿轮轴30一体旋转。在小齿轮32的外周整体突出形成有作为旋转齿的截面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小齿轮齿32A,小齿轮齿32A配置成以与小齿轮32的轴向平行的方式延伸、且拉出方向侧的面与小齿轮32的周方向大致垂直,并且,小齿轮齿32A在小齿轮32的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作为移动单元的大致圆柱状的气体发生器34以与筒体26位于同轴上的方式插入于筒体26的下端内而被固定,气体发生器34封闭筒体26的下端。气体发生器34与车辆的控制装置36电连接,在车辆碰撞时(检测到车辆碰撞时,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的规定的契机),借助控制装置36的控制,预张紧机构24工作,由此,气体发生器34瞬时产生高压的气体并朝筒体26的下端内供给。
在筒体26内设置有作为移动部件的金属制的大致圆柱状的活塞38。
活塞38的下部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基部40,基部40的截面圆形状的外周面嵌合(配置)于筒体26的下侧部分的截面圆形状的内周面,且与筒体26配置在同轴上。在基部40,以与该基部40位于同轴上的方式形成有圆柱状的插入孔42,插入孔42从基部40的下侧面敞开,气体发生器34插入于该插入孔42并与该插入孔42大致嵌合。
在基部40的外周固定有作为密封部件的圆环状的O型圈44,O型圈44由橡胶等制作,具有弹性以及密封性。O型圈44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基部40的外周面以及筒体26的下侧部分的内周面整周接触,O型圈44对筒体26和活塞38之间进行密封。
活塞38的相比基部40靠上侧部分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齿条46,齿条46的截面半圆状的外周面(背面)与筒体26的下侧部分的截面圆状的内周面以及引导部26A的截面半圆状的内周面嵌合(配置),并且上侧端配置在小齿轮32的下侧附近。在齿条46的背板12A侧(车宽方向内侧)的面的整体形成有作为移动齿的截面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齿条齿46A,齿条齿46A以与活塞38的轴向垂直的方式延伸,上侧面以与活塞38的轴向垂直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活塞38的轴向等间隔地配置。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与小齿轮32的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平行,齿条齿46A的延伸尺寸与小齿轮齿32A的延伸尺寸相等。并且,活塞38(包括齿条齿46A)的硬度(通常是以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等测定的材料的机械硬度)小于小齿轮32(包括小齿轮齿32A)的硬度,齿条齿46A的强度低于小齿轮齿32A的强度。另外,小齿轮38(包括齿条齿46A)和小齿轮32(包括小齿轮齿32A)即便是相同材料(例如铁)也通过热处理等设定成互不相同的硬度,或者由不同种类的材料(例如铁和铝、铁和树脂、铝和树脂等)形成而设定成互不相同的硬度。
在主体20的与脚板12B相反侧设置有施力机构48,在施力机构48内设置有作为施力单元的盘簧(省略图示)。盘簧连结于小齿轮轴30,盘簧经由小齿轮轴30对带轴14作用朝向卷取方向的作用力。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结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当就座于车辆的座椅的乘员佩戴安全带16时,施力机构48的盘簧对带轴14作用朝向卷取方向的作用力,由此,消除安全带16的松弛。
当车辆碰撞时安全带16被从带轴14急剧地拉出、或者当车辆急减速而锁止机构18动作,由此,锁止机构18限制带轴14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由此,安全带16从带轴14的拉出被限制,安全带16对乘员进行束缚。
并且,当车辆碰撞时,通过控制装置36的控制,预张紧机构24动作,由此,气体发生器34瞬时产生高压的气体并朝筒体26的下端内供给。因此,在维持筒体26与活塞38之间的借助O型圈44实现的密封的状态下,活塞38(基部40)以及O型圈44从下侧(轴向另一侧)承受该气体的压力,活塞38以及O型圈44被筒体26(下侧部分以及引导部26A)引导并朝上侧(轴向一侧)移动(滑动),由此,活塞38的齿条46(齿条齿46A)与小齿轮32(小齿轮齿32A)啮合(卡合),从而小齿轮32朝卷取方向旋转。由此,小齿轮轴30以及带轴14与小齿轮32一体地朝卷取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16被卷取于带轴14,安全带16所产生的对乘员的束缚力增加。
然而,由于带轴14和小齿轮32始终经由小齿轮轴30连结,因此,从预张紧机构24工作前(活塞38借助来自气体发生器34的气体的压力移动前)开始,小齿轮32就能够与带轴14一体旋转。
因此,当车辆碰撞时,当预张紧机构24工作时,在因乘员的惯性移动而从乘员经由安全带16、带轴14以及小齿轮轴30对小齿轮32作用有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的状态(特别是在锁止机构18工作前小齿轮32朝拉出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存在最初齿条齿46A(齿条46的最上端的齿条齿46A,以下称作“第一齿条齿46A”)与小齿轮齿32A(以下称作“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的可能性(参照图4A)。
此处,齿条齿46A的硬度设定成小于小齿轮齿32A的硬度,齿条齿46A的强度设定成低于小齿轮齿32A的强度。
因此,当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特别是通过第一齿条齿46A的顶端与第一小齿轮齿32A的顶端啮合,第一齿条齿46A的顶端由第一小齿轮齿32A的顶端折断(剪断、切断)(参照图4B)。由此,通过第一齿条齿46A的顶端的折断,能够抑制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咬合(啮入)的情况,或者是能够容易地解除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之间的咬合,能够缩小从活塞38(齿条46)朝向小齿轮32的力传递的损失。
并且,当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时,从活塞38(齿条46)对小齿轮32作用有朝向卷取方向的旋转力,由此,小齿轮32、小齿轮轴30以及带轴14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降低,例如小齿轮32、小齿轮轴30以及带轴14朝卷取方向旋转(参照图4C)。
并且,在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刚刚啮合后,第一齿条齿46A的下侧的齿条齿46A(以下称作“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位于第一小齿轮齿32A的拉出方向侧的小齿轮齿32A(以下称作“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时,例如与第一小齿轮齿32A的顶端啮合的第一齿条齿46A的位置(顶端)相比,第二齿条齿46A的基端侧位置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的顶端啮合,由此,用于利用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折断第二齿条齿46A的第二齿条齿46A的折断厚度变大(参照图4D)。
此外,当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时,同时,第一齿条齿46A与位于第一小齿轮齿32A的卷取方向侧的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参照图4D)。
因此,能够抑制当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第二齿条齿46A由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折断的情况。
并且,在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以后,始终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齿条齿46A与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小齿轮齿32A同时啮合。
由此,在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以后,始终能够抑制齿条齿46A由小齿轮齿32A折断的情况,能够从活塞38(齿条46)对小齿轮32有效地传递力。
此外,与小齿轮齿32A啮合的齿条齿46A的上侧面以与活塞38(齿条46)的移动方向(轴向)垂直的方式配置。因此,通过活塞38(齿条46)的移动,齿条齿46A的上侧面能够将小齿轮齿32A有效地朝卷取方向推压,能够从活塞38(齿条46)对小齿轮32更有效地传递力。
综上,能够借助活塞38(齿条46)的移动使小齿轮32、小齿轮轴30以及带轴14有效地朝卷取方向旋转,能够有效地将安全带16卷取于带轴14,能够有效地增加安全带16所产生的对乘员的束缚力。
[第二实施方式]
图5中利用立体图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张紧机构24的安全带卷取装置50,图8A中利用从一侧方观察的剖视图示出安全带卷取装置50的预张紧机构24。
本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50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以下的点不同。
如图5以及图8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安全带卷取装置50的预张紧机构24中,活塞38配置成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绕轴旋转后的状态,活塞38(齿条46)的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小齿轮32的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倾斜。因此,如图9以及图10所示,齿条齿46A的仅延伸方向一端部的顶端与小齿轮齿32A的仅延伸方向中间部的顶端在活塞38的轴向上重叠。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此外,活塞38(齿条46)的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小齿轮32的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倾斜。
因此,当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特别是通过第一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一端部(一部分)的顶端与第一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中间部(一部分)的顶端啮合,第一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一端部的顶端由第一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中间部的顶端容易地折断(剪断、切断)或者压溃变形(参照图6以及图8B)。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咬合(啮入),或者,能够更容易地解除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的咬合,能够缩小从活塞38(齿条46)朝小齿轮32的力传递的损失。
并且,在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以后(特别是在第一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一端部的顶端由第一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中间部的顶端压溃变形时、以及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时),借助小齿轮齿32A相对于齿条齿46A的啮合,活塞38的基部40的截面圆状的外周面以及齿条46的截面半圆状的外周面能够由筒体26的下侧部分的截面圆状的内周面以及引导部26A的截面半圆状的内周面引导并绕轴向(移动周方向)顺畅地旋转,由此,齿条齿46A能够容易地朝小齿轮齿32A侧转动(变位),齿条齿46A与小齿轮齿32A的在延伸方向上的啮合量容易地增加。因此,至少在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以后,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与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平行,齿条齿46A的延伸方向整体与小齿轮齿32A的延伸方向整体啮合(参照图7以及图8C)。
由此,在第二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或者第二小齿轮齿32A啮合以后,始终能够抑制齿条齿46A由小齿轮齿32A折断或者压溃变形的情况,能够从活塞38(齿条46)对小齿轮32有效地传递力。
综上,能够借助活塞38(齿条46)的移动使小齿轮32、小齿轮轴30以及带轴14有效地朝卷取方向旋转,能够有效地将安全带16卷取于带轴14,能够有效地增加安全带16所产生的对乘员的束缚力。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齿条齿46A的硬度设定成小于小齿轮齿32A的硬度,齿条齿46A的强度设定成低于小齿轮齿32A的强度,由此,当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第一齿条齿46A能够变形。然而,只要形成为当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第一齿条齿46A以及第一小齿轮齿32A的至少一个能够变形即可,例如,也可以设定成小齿轮齿32A的硬度小于齿条齿46A的硬度、小齿轮齿32A的强度低于齿条齿46A的强度,由此,当第一齿条齿46A与第一小齿轮齿32A啮合时,第一小齿轮齿32A能够变形。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座椅安全带装置中的力量可调式限位器(selectable force limiter)的切换机构、重叠预张紧(lap pretensioner)机构、带扣预张紧机构(buckle pretensioner)那样的通过动作而使移动部件移动的动作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14:带轴(卷取部件);16:安全带;24:预张紧机构;26:筒体(引导部件);32:小齿轮(旋转部件);32A:小齿轮齿(旋转齿);38:活塞(移动部件);46A:齿条齿(移动齿)。

Claims (5)

1.一种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张紧机构具备:
供车辆的乘员佩戴的安全带;
卷取部件,通过该卷取部件朝卷取方向旋转,所述安全带被卷取于所述卷取部件;
移动部件,在该移动部件设置有移动齿,且所述移动部件能够移动;以及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设定成在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之前就能够伴随着所述卷取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在所述旋转部件设置有硬度与所述移动齿的硬度不同的旋转齿,通过所述移动部件移动,所述移动齿与所述旋转齿卡合从而所述旋转部件旋转而使所述卷取部件朝卷取方向旋转,并且,当最初所述移动齿与所述旋转齿卡合时,所述移动齿以及所述旋转齿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移动部件移动时,多个所述移动齿与多个所述旋转齿同时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最初所述移动齿与所述旋转齿卡合时,所述移动齿以及所述旋转齿中的一方的一部分与所述移动齿以及所述旋转齿中的另一方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移动齿与所述旋转齿卡合,所述移动齿朝所述旋转齿侧变位,从而所述移动齿以及所述旋转齿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卡合量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张紧机构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设置有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的内周面,且能够对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在所述移动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旋转齿的延伸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所述移动部件的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的外周面配置于所述内周面。
CN201410044018.1A 2013-02-08 2014-01-30 预张紧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8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3780A JP6010477B2 (ja) 2013-02-08 2013-02-08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JP2013-023780 2013-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8951A true CN103978951A (zh) 2014-08-13
CN103978951B CN103978951B (zh) 2017-09-26

Family

ID=51226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401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78951B (zh) 2013-02-08 2014-01-30 预张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71055B2 (zh)
JP (1) JP6010477B2 (zh)
CN (1) CN103978951B (zh)
DE (1) DE1020142021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364A (zh) * 2019-08-16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用卷绕器及车辆
CN115461252A (zh) * 2020-05-13 2022-12-0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收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9393B4 (de) * 2013-06-05 2019-03-07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KR101477794B1 (ko) * 2013-11-27 2014-12-3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안전벨트용 안전장치
DE102014006499B4 (de) * 2014-05-06 2019-01-10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Gurtstraffers
JP6894233B2 (ja) * 2016-12-28 2021-06-30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プリテンショナ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7706A (ja) * 1995-02-08 1996-08-13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り装置
GB2307844B (en) * 1995-12-08 1999-07-14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reel
CN1680151A (zh) * 2004-04-08 2005-10-1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卷带装置
DE102006031359A1 (de) * 2006-04-03 2007-10-04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DE102010051419A1 (de) * 2010-11-17 2012-05-24 Trw Automotive Gmbh Antriebsrad für Gurtstraffer und Gurtstraffer für Sicherheitsgurt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5539A (en) * 1974-01-17 1975-07-22 Sigmatex Ag Locking pawl and ratchet wheel
DE2948767A1 (de) * 1978-12-06 1980-06-19 Fuji Kiko Kk Sicherheitsgurtaufrollvorrichtung
US5511739A (en) * 1994-11-28 1996-04-30 Alliedsignal Inc. Retractor having a single sided energy absorbing spool
US5636806A (en) * 1995-10-24 1997-06-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energy management
US5687925A (en) * 1996-06-27 1997-11-1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energy management
JP2000302011A (ja) * 1999-04-23 2000-10-31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用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AU2003218482A1 (en) * 2002-05-13 2003-12-02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height adjuster
EP1462324A1 (de) * 2003-03-28 2004-09-29 TRW Automotive GmbH Pyrotechnischer Antrieb
US7631830B2 (en) * 2006-04-17 2009-12-15 Key Safety Systems, Inc. Retractor with rotary rack pretensioner
WO2012098784A1 (ja) * 2011-01-20 2012-07-26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7706A (ja) * 1995-02-08 1996-08-13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り装置
GB2307844B (en) * 1995-12-08 1999-07-14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reel
CN1680151A (zh) * 2004-04-08 2005-10-1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卷带装置
DE102006031359A1 (de) * 2006-04-03 2007-10-04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DE102010051419A1 (de) * 2010-11-17 2012-05-24 Trw Automotive Gmbh Antriebsrad für Gurtstraffer und Gurtstraffer für Sicherheitsgurt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364A (zh) * 2019-08-16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用卷绕器及车辆
CN115461252A (zh) * 2020-05-13 2022-12-0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收卷装置
CN115461252B (zh) * 2020-05-13 2023-11-24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收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10477B2 (ja) 2016-10-19
US9371055B2 (en) 2016-06-21
JP2014151796A (ja) 2014-08-25
CN103978951B (zh) 2017-09-26
DE102014202139A1 (de) 2014-08-14
US20140224915A1 (en)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8951A (zh) 预张紧机构
EP2246223B1 (en) Pretensioner, seat belt retractor having the same,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WO2010084687A1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CN102189977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JP6894233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プリテンショナの製造方法
CN109311449A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JP554252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2490681B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
WO2017069047A1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3978949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US10173637B2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2014111422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用タング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2407824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JP5975846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KR101165994B1 (ko) 리트랙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시트벨트
US8864173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2589517A1 (en) Seatbelt retractor and seatbelt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CN104890617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0114247A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04890618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US20170291571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2014088107A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CN102069772A (zh) 卡合构件支承构造以及安全带卷绕装置
WO2017213240A1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US20190092276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