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645A - 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645A
CN103974645A CN201280055212.9A CN201280055212A CN103974645A CN 103974645 A CN103974645 A CN 103974645A CN 201280055212 A CN201280055212 A CN 201280055212A CN 103974645 A CN103974645 A CN 103974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knapsack
bag
receptacle
to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52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645B (zh
Inventor
道格拉斯·默多克
迈克尔·斯特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ntion Tank Image Co Ltd
Think Tank Pho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ntion Tank Im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ntion Tank Im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ntion Tank Imag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4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5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a single strap around the wai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2003/045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and one additional strap around the wai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14Carrying-straps; Pack-carrying harnesses
    • A45F2003/144Pack-carrying waist or torso belt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改进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在该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中,腰袋转动通过背包的下隔室以允许背包的背负者通过将腰袋转动至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来接近腰袋的接纳部的容纳物。设置一个或者更多个门,一方面,将腰袋的接纳部紧固在背包的下隔室中,但允许接纳部通过被门覆盖的开口离开,当门的自由端被释放时,门可以通过张紧系统被张紧远离开口。接纳部渐缩以容易地装配至下隔室中并且由于与限定隔室的壁的摩擦而保持在该隔室中。

Description

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该专利权合作条约专利申请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要求于2011年11月10日提交并且名称为“BACKPACK AND WAIST BAGCARRYING SYSTEM(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1/558,037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到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为用于由有活力的背负者背负的物品的携带件的领域,并且具体地为背包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是公布为WO2006/119230并且要求于2005年4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676,257的优先权的名为“Backpack and WaistBag Carrying System(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的国际专利申请PCT/US2006/016708的所指定的发明人。在这些申请中描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被认为是第一个系统,其中,当使用者将背包穿戴在他或者她的背上时腰袋能够容易地展开至使用者的前面。国际申请PCT/US2006/016708和临时申请US60/676,257的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到本申请中,完全如同其在此提出。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经改进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当背包被背负在背负者的背上时,该类型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将腰袋的接纳部保持在背包的临近背负者的腰的部分中。该背包在右侧和左侧上具有开口,腰袋的带将穿过这些开口。通过使接纳部从背包的下部通过背包的右侧和左侧上的开口中的一个开口转动至背负者的身体前侧,能够将腰袋的接纳部展开至背负者的前面。通过将接纳部转动至背包的身体后侧,能够使该接纳部返回至背包的下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携带系统,该携带系统包括背包,背包在背包的下部区域或者腰部区域中具有空间或者隔室。背包具有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提供到隔室的入口。当腰袋的带围绕背负者的腰被紧固时,隔室可以可释放地容纳腰袋的接纳部,使得当背负者将背包穿戴在他或者她的身体后侧或者背上时,背负者能够围绕背负者的腰将腰袋转动至背负者的身体前侧。设置门以覆盖并紧固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接纳部通过该开口展开至背负者的身体前侧。门附接至背包,并且当门不需要紧固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一个开口时,比如当腰袋的接纳部展开至背负者的身体前侧时,门优选地被张紧离开该开口。优选地设置搭扣,用于当接纳部在隔室内时紧固该门。搭扣可以将门紧固至腰袋。甚至当门没有紧固时,接纳部能够基本通过摩擦而被保持在空间或者隔室中。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能够被定尺寸成不大于容置腰袋的带所需的尺寸,使得腰袋的接纳部不能够通过该开口。当腰袋的接纳部在隔室中并且门紧固时,背包将呈现为普通种类的具有腰带的背包。
替代性地,携带系统的门可以围绕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一个开口使用拉链或者其他固定装置紧固至背包。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两者均能够设置有以此方式紧固的门。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携带系统,该携带系统包括背包,背包在背包的下部区域或者腰部区域中具有空间或者隔室。背包具有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提供到空间或者隔室的入口并且允许至少腰袋的带通过。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足够大以允许腰袋的接纳部通过。当腰袋的带围绕背负者的腰被紧固时,空间或隔室能够可释放地容纳腰袋的接纳部,使得当背负者将背包穿戴在他或者她的身体后侧或者背上时,背负者能够围绕背负者的腰将腰袋转动至背负者的身体前侧。用于容纳接纳部的空间或者隔室在背包的身体接触壁与形成在背包中可以容纳被携带在背包中的物品的隔室之间形成。在优选实施例中,接纳部基本通过摩擦被保持在容纳接纳部的隔室中。
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携带系统,该携带系统包括背包,背包在背包的下部区域或者腰部区域中具有空间或者隔室。背包具有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提供对空间或者隔室的入口并且允许至少腰袋的带通过。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足够大以允许腰袋的接纳部通过。当腰袋的带围绕背负者的腰被紧固时,空间或隔室能够可释放地容纳腰袋的接纳部,使得当背负者将背包穿戴在他或者她的身体后侧或者背上时,背负者能够围绕背负者的腰将腰袋转动至背负者的身体前侧。用于接纳接纳部的隔室邻近背负者的背,但不占用背包的整个下部区域或者腰部区域,使得为位于背包的容纳接纳部的隔室与非身体接触壁之间的用于接纳物品的另外隔室提供空间。能够设置附接至背包的门,以便当接纳部在容纳接纳部的隔室中时紧固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门可以围绕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中的一个开口通过拉链或者其他固定装置紧固至背包。在该实施例的一个版本中,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两者均可以提供有该类型的门。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该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被显示为被人或者背负者以第一构型穿戴,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位于背包的里面;
图2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左侧的立体图,该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被背负者以第一构型穿戴,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在背包的里面;
图3是处于第二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二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在背负者的前面或者身体前侧展开;
图4是处于第二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二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在背负者的前面或者身体前侧展开,其中接纳部的顶侧远离背负者被铰接;
图5是处于第二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左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二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在背负者的前面或者身体前侧展开;
图6是处于第一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前面或者非身体接触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在背包里面展开;
图7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背面或者身体接触侧的立体图,其中腰袋已从背包移除;
图8是沿如在图6中示出的平面8-8截取的处于第一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在背包的里面;
图9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替代性的截面图,其中,腰袋从下隔室移除,并且中间壁被降低抵靠背包的袋部分的身体接触壁;
图10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的前侧的立体图;
图11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的顶侧的立体图;
图12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的顶侧的立体图,腰袋的接纳部的顶侧被示出为被转动远离接纳部的身体接触侧以露出接纳部中的隔室;
图13是处于第一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的接纳部位于背包的里面,该部分在图1中用虚线圆圈13示出;
图14是在图13中示出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然而其中到下隔室的右手门被缩回使得接纳部可见;
图15是处于第一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前侧或者非身体接触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容纳在背包的里面;
图16是处于第一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身体接触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容纳在背包的里面;
图17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的前侧的立体图,与背包部分分离地示出腰袋;
图18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的顶侧的立体图,与背包部分分离地示出腰袋;
图19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该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被示出被人或者背负者以第一构型穿戴,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在背包里面展开;
图20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该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被示出被人或者背负者以第一构型穿戴,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容纳在背包的里面,但通过敞开的门可见;
图21是处于第二构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在该第二构型中,腰袋围绕背负者的腰,并且腰袋的接纳部在背负着的前面或身体前侧展开;
图22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前侧或者非身体接触侧的立体图,其中腰袋的接纳部容纳在背包内;
图23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的前侧的立体图;
图24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背包部分的右侧的立体图,该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被示出被人或者背负者穿戴,腰袋已从背包部分移除;
图25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其中腰袋的接纳部围绕背负者的腰并且腰袋的接纳部容纳在背包内;
图26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立体图,该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被示出被人或者背负者以第一构型穿戴,在该第一构型中,腰袋围绕背负者的腰并且腰袋的接纳部容纳在背包的里面;以及
图27是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的在图26中通过虚线圆圈27指示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示出了紧固下内侧的隔室的门被打开,并且示出了容纳在该隔室中的接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大体上通过附图标记1表示。系统1和其部件在图1-15中示出。
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包括两个配合部件:背包10和腰袋150。背包10具有限定第一或者上隔室18的袋部分12以及接纳腰袋150的下隔室100,由此在腰袋150与背包10之间提供可操作性的连接。背负者能够穿戴背包10与腰袋150的结合,当背包10和腰袋150处于图1、图2、图6和图8中示出的第一构型时,就如图他或者她穿戴普通背包,其中背负者在图中以虚线示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2表示。
背包10具有肩带80和82,肩带80和82将背包10的袋部分12支撑在背负者的背上或身体后侧上。在第一构型中,腰袋150将帮助支撑背包10。腰袋150具有围绕背负者2的腰的腰带180,腰带180将支撑腰袋150的接纳部160,并且在第一构型中通过从下面提供支撑,腰带180将背包10的袋部分12支撑在背负者的背上或者身体后侧上。
在第一构型中,即,在图1、图2、图6和图8中示出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的构型,腰袋150的接纳部160集中在隔室100中。腰袋150的腰带180通常在背负者的臀部以上围绕腰,并且用作背包10的腰带。背包10和腰袋150的这种构型在操作上与具有腰带的常规背包类似。如将看到的,该构型也具有常规的带有腰带的背包的外观,这是因为接纳部160对观察者不可见。
在图3至5中示出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的第二构型中,优选地在搭扣186a和186b中的一个搭扣处或者两个搭扣处松开腰带180之后,背负者2将腰袋150的接纳部160拉出隔室100,使得带180不会通过与背负者的腰的摩擦来阻止移动,并且将腰袋150的接纳部160转动至背负者的前面或者身体前侧,而腰带180保持被搭扣围绕背负者的身躯。将注意到的是,腰袋150优选地被穿戴在肩带80和82的上面,使得肩带80和82不会通过干涉接纳部160的移动来阻止腰袋150的转动。
在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的第一构型中,腰袋150的接纳部160位于背包10的下隔室100中。接纳部160与腰带180结合能够支撑背包10的重量的全部或者部分。这意味背负者2能够松开肩部80和82,使得背包10的重量被支撑在腰袋150上并且因此被支撑在背负者2的臀部上。背负者2甚至能够使肩带80和82从他或者她的肩部滑落,使得背包10完全地通过腰袋150支撑。尽管背包10的上端在该构型中(在图中未示出)将趋于转动离开背负者,但是如果背负者围绕他的或者她的腰转动背包10以便经由背包10的身体接触壁20中的开口接近上隔室18的容纳物时,他或者她将发现这是有益的,其中,背包10的身体接触壁20中的开口通过拉链22打开及闭合。图7和图8示出拉链22的位置。
当背包10被穿戴在背负者2的身体上时,腰袋150的接纳部160能够从背包10的袋部分12中的隔室100的右侧取下,并且从袋部分12(并且因此从背负者2的身体后部或后侧)转动至背负者2的身体前部或者前侧,例如处于在图3-5中示出的背包10和腰袋150的第二构型。整个腰袋150因此围绕背负者的腰转动,而不需要从背负者2移除背包10。在该构型中,背负者2将能够接近腰袋150的接纳部160中的容纳物,而不必移除背包10。腰袋150将保持可操作地连接至背包10。
在需要时,背负者能够将腰袋150移动或转动回到在图1、图2、图6和图8中示出的第一构型,而不必首先移除背包10或者腰袋150。但处于第一构型时,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可以像具有腰带的常规背包一样被穿戴在背负者的背部上。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能够作为一个单元比如通过手从背负者移除和携带(如在图6中,在图6中示出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自身,并且未被附接至背负者)。在该方面,当处于第一构型时,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能够像具有腰带的任何常规背包一样操作和使用。
如果需要的话,使用者或者背负者能够穿戴没有腰袋150的背包10或者穿戴没有背包10的腰袋150。图7和图9示出了背包10自身,与腰袋150没有任何操作性的关联。图10-12示出了腰袋150自身。
在图1-9中示出的背包10与常规背包或者帆布背包类似,这是因为:背包10具有通过右侧壁40和左侧壁60接合的身体接触壁20以及大体相对且平行的非身体接触壁30、顶壁60、底壁70。(在该说明书中,相对于背包10和腰袋150使用的术语右和左指的是当背包10和腰袋150的接纳部160被穿戴在背负者的身体后侧或者背部上时背负者的右侧和左侧。)身体接触壁20还通过中间或者间隔壁90被接合至非身体接触壁30,中间或者间隔壁90大体平行于顶壁60与底壁70并且设置在顶壁60与底壁70之间。
背包10的袋部分12包括上部或上方部14和下部或下方部16。上部14通常在中间壁90之上。下部16为背包10的袋部分12的通常在中间壁90之下的部分,并且当背包10的袋部分12穿戴在背负者的背上时邻近背负者的脊柱的腰椎部分。
上部14由身体接触壁20、非身体接触壁30、右侧壁40和左侧壁50、顶壁60以及中间壁90形成。这些壁共同限定第一或者上隔室18。上隔室18经由顶壁60、右侧壁40和左侧壁50中的通过拉链62可逆地紧固的开口以及通过身体接触壁22中的通过拉链22可逆地紧固的开口进入。
背包10的下部16包括限定隔室100的身体接触壁20、非身体接触壁30、底壁70和中间壁90。下部16是当背包10穿戴在背负者的背部上时袋部分12的邻近背负者的腰椎区域和腰的部分。
如图8中所示,中间壁90优选地为被缝至身体接触壁20的内侧的织物-薄板-织物的夹层。中间壁90通过对应的钩状条带94和环状条带96紧固至非身体接触壁30。钩状条带94附接至被缝至非身体接触壁30的悬垂片92。环状条带96附接至中间壁90的端部,当中间壁90延伸至非身体接触壁30时,该端部与非身体接触壁30相邻。
要理解的是,钩状条带94和环状条带96的位置可以颠倒。另外,要理解的是,能够采用其他装置,比如拉链,以将中间壁90附接至身体接触壁30。还要理解的是,中间壁90能够被缝至非身体接触壁,并且钩状条带94和环状条带96能够用于将中间壁90紧固至身体接触壁30。
图9示出了如何能够通过分离钩状条带94和环状条带96并且使中间壁90沿由箭头98指示的方向转动以倚靠身体接触壁的下部,来使中间壁90与非身体接触壁30分离。当腰袋150没有可操作地连接至背包10的袋部分12,如图7和图9所示,并且背负者希望在背包12的袋部分12中携带不能装至上隔室18中的大件物体(比如长的长焦镜头)时,中间壁90的该构型能够是有益的。
当背包10的袋部分12穿戴在背负者的背上时,右松弛支撑构件或者肩带80和左松弛支撑构件或者肩带82被设置用于支撑背包10。在身体接触壁20的顶部和底部处,肩带80和82每个都在其相对端处被附接至背包10的袋部分12,并且设置成使得当背包10的袋部分12穿戴在背负者的背部或者身体后侧上时,肩带80和82将均跨过背负者的肩部。在当前优选实施例中的肩带80和82具有常规的两件式设计,其中上部加衬的带部分84通过织带调节搭扣88连接至下部未加衬的带部分86。用于本说明书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的每个实施例的这个位置以及其他位置的合适的织带调节搭扣是韩国公司的Woojin塑料公司制造的单条E型锁织带调节搭扣。
在图1-6、图8以及图10-12中示出的腰袋150与常规腰袋类似,这是因为腰袋150具有接纳部160,接纳部160具有限定内隔室174的身体接触壁162和大体相对且平行的非身体接触壁164、顶壁170和底壁172,身体接触壁162和非身体接触壁164通过右侧壁166和左侧壁168接合。要理解的是,术语“身体接触”表示“最靠近背负者的身体”以及“非身体接触”表示“离背负者的身体最远的那一侧”。要理解的是,在腰袋150的替代性实施例中,接纳部160可以附接至完全地围绕背负者的腰的腰带,而不是接纳部形成腰带的一部分。腰袋150的这种样式的接纳部160能够具有当腰袋150转动时实际上不接触背负者的身体的身体接触壁162,这是因为腰带180可位于背负者的身体与接纳部160之间。
腰带180具有右翼状部180a和左翼状部180b,右翼状部180a和左翼状部180b分别附接至接纳部160的身体接触壁162的任一侧。右翼状部和左翼状部优选地比如通过形成织物-泡沫薄板-织物的夹层而被加衬,这是因为右翼状部和左翼状部将装在背负者的臀部的髂嵴上。右和左翼状部附接至织带调节搭扣186a和186b,织带调节搭扣186a和186b进而滑动地附接至织带184。搭扣部分182a和182b承载在织带184上。这是为带提供用于调节其周长的两个点的已知结构。
接纳部160的内隔室174经由顶壁170、身体接触壁162、右侧壁166和左侧壁168的接合处的开口进入,该开口通过拉链176可逆地紧固。当拉链176未被紧固时,接纳部160的顶侧170将沿箭头98示出的方向转动离开背负者2,如图4所示。
接纳部160比如通过缝合而被附接至腰带180的右翼状部180a和左翼状部180b。在图10-12中示出的构型中,身体接触壁162是腰带180的一部分。
腰带180倾向于围绕背负者2的腰被穿戴并且通过搭扣182以常规腰带的方式被紧固。图中示出的搭扣182为常规的侧边释放式设计并且包括两个可释放地配合的部件,母部分182a和公部分182b。
背负者能够通过用手大体围绕背负者身体的纵向轴线(基本上为脊柱)沿图3中的箭头178示出的方向转动腰袋150,将腰袋150的接纳部160从背负者2的身体后侧移动至身体前侧,反之亦然。背负者2能够通过抓住分别邻近腰带180的左端和右端附接的柄部188和190中的一个柄部来转动腰袋150。安装在接纳部160的右侧壁166上的柄部192(参见图10)也用于该目的,并且在从下隔室100撤回接纳部160的过程中最有用。
推荐在转动前松开腰带180,以便在转动运动期间减小背负者的腰与腰袋180之间的摩擦。当搭扣182闭合时,腰带180的周长能够通过移动织带184穿过织带调节搭扣186a和186b来调节,使得背负者能够松开或者张紧腰带180。
背包10的袋部分12在下部分14的右侧和左侧中具有开口,该开口提供从袋部分12的外面到隔室100的入口,反之亦然。这些开口允许腰袋150围绕背负者的腰转动并且因此允许接纳部160离开和进入隔室100。
右侧壁40的下端包括侧门110,侧门110能够覆盖开口102,开口102被限定在身体接触壁20、非身体接触壁30、底壁70以及右侧壁40的在中间壁90处以及在中间壁90以上的区域之间。当开口102打开时,侧门110允许接纳部160通过开口102进入和离开下隔室100,并且当开口102闭合时,侧门110将接纳部160紧固在下隔室100的里面。
在下隔室100的附近,在左侧壁50与身体接触壁20之间限定狭槽开口52。狭槽开口52被定尺寸以允许腰带180(但不包括接纳部160)穿过狭槽开口52。
要理解的是,侧门110在袋部分12的右侧上,这是因为多数背负者是右撇子并且更喜欢使用他们的右手来松开侧门110以便从下隔室100收回接纳部160。为了方便左撇子背负者,侧门110也能够位于袋部分12的左侧上。
接纳部160被定尺寸和形状以被接纳在被限定在背包10的下部或下方部16中的隔室100中。下部16是背包10的邻近背负者的腰椎区域和腰的部分。
身体接触壁162、非身体接触壁164、顶壁170和底壁172优选地具有允许接纳部160足够贴身地装配在隔室100内的尺寸,以使身体接触壁162、非身体接触壁164、顶壁170和底壁172分别与形成袋部分12的下部16的隔室100的身体接触壁20、非身体接触壁30、中间壁90和底壁70紧邻地接触。
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接纳部160不对称地成形。接纳部160渐缩使得与其左侧相比,在其右侧上更宽和更高。该不对称性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接纳部160更容易地进入到下隔室100中。接纳部160的左侧比到下隔室100的开口102小,并且因此更轻易地装配在下隔室100中。该构造的优点在于,背包12的限定下隔室100的壁,即,形成袋部分12的下部16的隔室100的身体接触壁20、非身体接触壁30、中间壁90和底壁70,不必是刚性的以便保持下隔室100的形状,使得接纳部160能够被接纳在该隔室中。换句话说,这些壁可以具有柔韧性。这意味背包12能够较轻并且较柔软,这是因为不需要加强材料,比如聚乙烯板。
第二目的是提供接纳部160在下隔室100中的可靠摩擦接收。接纳部160由于其不对称而成形为像填塞插座的插头。较窄或渐缩端首先进入开口,接着是较宽端,该较宽端填塞插头的腔体并且导致可靠的摩擦配合。接纳部160将可靠地保持在下隔室100中。接纳部160不能通过狭槽开口52退出,这是因为接纳部160太宽以致于不能穿过狭槽开口52。摩擦将趋向阻止它离开下隔室100,除非背负者2故意地将它移出。当接纳部160在下隔室100中时,在下面讨论的门110和搭扣194用于遮住接纳部160,并且使背包10呈现普通背包的外观。门110和搭扣194还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当背包没有被穿戴在背负者的背部上并且严格地用手提时,比如在登记行李的情况下,接纳部160不会从下隔室100脱落。
接纳部160的身体接触壁162、非身体接触壁164、顶壁170和底壁172优选地具有与背包10的袋部分12的身体接触壁20和非身体接触壁30的水平或者从左至右的尺寸大体对应的水平的或者从左至右的尺寸,虽然不要求这样。接纳部的这些尺寸能够小于背包10的袋部分12的身体接触壁20和非身体接触壁30的那些尺寸。
当接纳部160集中在隔室100中时,接纳部160的右侧壁166和左侧壁168优选地与隔室100的右侧和左侧大体齐平。然后,接纳部160将填满隔室100。在该构型中,特别是当门100如下所述地被紧固时,对除了最具鉴别能力的观察者之外的其他人而言,携带系统1将呈现为背包。还应注意的是,在该构型中,接纳部160将由背包10支撑,在接纳部160与背包10的袋部分12之间没有摆动或者相对移动。
在图8的截面图中示出经改进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1的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一般而言,在图中示出的经改进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1的优选实施例由彼此缝合的若干件的织物和条带、搭扣、泡沫垫以及加强片材料制成。身体接触壁20被示出为包括将提供一些形状保持性而没有太大刚度的泡沫垫层。
接纳部160具有大体梯形的截面,如图8所示。背包10中的隔室100具有对应的截面。接纳部160还渐缩以从右至左变窄,如图11所示。这种变窄允许接纳部160更容易地进入隔室100中,如提及的,即使隔室100的壁稍微变形。
接纳部160部分地通过摩擦被保持在隔室100中,并且能够通过用搭扣194将门优选地附接至腰袋150而被紧固在隔室100中。
目前优选使用为搭扣194的搭扣类型是由德国Hannover的公司Fidlock GmbH制造的自锁滑块磁搭扣。该搭扣的制造、操作原理和使用在由Joachim Fiedler提交并且权属于Fidlock GmbH的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US2011/0138583中描述。US2011/0138583的公开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完全如同在此提出。
门110被设计成当搭扣194的搭扣部分194a(附接至门110)和194b(附接至腰袋150)分离时,向上并且沿图3、图4和图14中的箭头145指示的方向转动,并且因此远离到隔室100的开口102。这将允许接纳部160通过开口102容易地从隔室100移除并且也允许接纳部160返回至隔室100,而门不阻碍接纳部通过开口102进入。
门110优选地分别由重叠的易拉伸且耐用的织物的外层112和内层116制成。目前优选使用由莱卡(lycra)(也称为氨纶)弹性纤维和尼龙纤维制成的弹性织物。(是由H.Warshow&Sons公司注册的商标,和莱卡是分别权属于并且注册于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i.的注册商标)。
门110的顶侧被缝合至右侧壁40,并且其左侧的上部分被缝合至非身体接触壁30。门110的外层织物112沿着缝合缝114紧固至内层织物116。
门110的右下边缘通过如图13所示的泡沫片的三个部分118a、118b和118c加强。泡沫片部分118a加强门110的下边缘和下右手角,门的下右手角是支撑搭扣194的左手部分194a以及以下描述的张紧系统的锚状物132的部分。泡沫片部分118b加强门110的下左手边缘上至门的左手边缘被缝合至非身体接触壁30的点。泡沫片部分118c加强门110的上右手边缘。通过泡沫片部分118a、118b、118c提供的该加强弹性地加强了门110的可以移动的那些边缘,这是因为它们没有被紧固至袋部分12的壁中的任意一个壁。
泡沫片部分118a在一部分与泡沫片部分118b以及在另一部分与泡沫片部分118c的接合提供了绞合线120。泡沫片部分118b和118c的上边缘沿着接合两个位置的线的多个部分与门110的弹性材料形成接合部,在该两个位置处,门的自由边缘与门110接合至袋部分12的壁的位置会合。这就是绞合线121。以下描述的张紧系统将通过在绞合线120和121处进行折叠而使门110沿着箭头145示出的方向向上、向左转动(参见图3和图4)。门110还将正由于其由柔韧的材料制成而折叠。
设置张紧系统以推压门110远离开口102。弹性绳130提供使门110沿着箭头145示出的方向转动的张力。弹性绳130优选地通过锚状物132紧固至容纳泡沫片部分118a的门110的下部分。锚状物132优选地包括圆形缝合套结。
弹性绳130穿过附接至外层织物112的导引部134到达环形导引部136,环形导引部136通过织带片138紧固,织带片138邻近非身体接触壁30(并且优选地邻近中间壁90)被缝合至袋部分12。然后,弹性绳130穿过通道导引部142,通道导引部142由沿着上部分112的顶部行进的织物片形成。
然后,弹性绳130穿过肘节闭锁142,肘节闭锁142附接至邻近身体接触壁20(并且优选地邻近中间壁90)被缝合至袋部分12的织带片锚状物。弹性绳130中的张力可以由背负者2通过在挤压肘节闭锁142的同时将弹性绳130移动穿过肘节闭锁142来调节。
根据图13和图14,要注意的是,门110的中央沿着在加强边缘的方向上凸出的曲线114与门110的泡沫片加强边缘会合。当接纳部160插入隔室100中或者从隔室100移除时,由两层弹性材料比如Spandura制成的门110的中央允许门110变形远离接纳部160。在图14中要注意的是,当门110折叠时,曲线114向下凹进。
因此,在背负者松开搭扣194的两个部分194a和194b后一旦门110通过张紧系统向上并且向左折叠,门110的弹性中央在接纳部160进入或者离开下隔室100的路径上将主要接触接纳部160。借助原型的实验已经确定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门和张紧系统的结构允许背负者在接纳部160在下隔室100中的情况下穿戴背包的同时快速地接近接纳部160。背负者必须做的所有事情是使搭扣194的两个部分滑动分开,并且然后通过在柄部192或者190中的一个柄部上向外拉而将接纳部160移出隔室100。然后,背负者2优选地通过拉动柄部192来继续围绕他的或者她的腰移动接纳部160,直到接纳部160邻近他或者她的身躯的前面。
一旦背负者2想要使接纳部160返回至隔室100,他或者她必须做的所有事情是确保接纳部160的顶壁170折叠回到接纳部160的其余部分上(优选地使用拉链176拉闭,虽然不是必须如此)。然后,他或者她能够抓住柄部192(或者首先,抓住柄部188)并且围绕他的或者她的腰朝向下隔室100的开口102向后拉动接纳部160。然后,他或者她能够推动接纳部160穿过缩回的门110的中央116,或者拉动柄部188以继续围绕他的或者她的腰转动腰袋150,这也将使接纳部160滑动经过门110的中央。然后,接纳部160将安全地存放在下隔室100中。
然后,背负者2能够将搭扣194的两个部分194a和194b彼此连接,以将门110的下右手角紧固至腰袋150。该行为通过Fidlock滑块搭扣的两个部分194a和194b的彼此的磁性吸引辅助。如果使用非磁性搭扣代替Fidlock搭扣,则非磁性搭扣将要求背负者通过将一个部分插入至另一个部分中来配合两个部分。出于此原因,理想的是使这种搭扣的母部分以不移动太多的方式安装在腰带180或者接纳部160上。
因为不对称接纳部160在下隔室100中的滑动配合(像插座中的插头),接纳部160甚至在门110松开的情况下也将保持在下隔室100中,并且能够以那样的方式被穿戴。固定搭扣194提供了接纳部160保留在下隔室100中的额外保证,特别是当腰带180没有通过连接搭扣部分182a和182b而围绕背负者2的腰被固定时。同样理想的是,当背包10通过手携带,并且上隔室没有完全充满以对下隔室中的接纳部160施加压力时,固定搭扣194。
在接纳部160在下隔室100的里面并且门110通过固定搭扣194而被附接至腰袋150的情况下,背包10和腰袋150的结合将呈现为具有腰带的普通背包。关于背包10和腰袋150的结合的外观不太可能产生专用的或者罕见的携带袋的想法。它将呈现为常规的背包,直到背负者2决定在他的或者她的背上穿戴背包10的同时接近接纳部160。例如对于在世界的困难和危险区域中的摄影师遮盖事件而言,无碍的外观是重要的,在那里摄影师将不想呈现出是携带昂贵的摄影机和镜头的人的明显外观。同时,如果摄影机在接收机160中,摄影师将在几秒钟内能够使用他的或者她的摄影机。
另外的益处在于,背负者能够安全地将摄像机或者其他用具(比如双筒镜)携带在他或者她的背上的背包12中,而仍然在需要时尽可能快点拿到该设备,而不需要卸下背包12。背负者不需要将摄像机或者其它用具携带在他的或者她的腰部或者在他的或者她的胸膛上的皮套中(或附接至带),在他的或者她的胸膛上,该设备可能使其分心或者挡路,例如当爬山或者悬垂时。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大体通过图15-21中的附图标记200来指示。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200的实施例提供可操作地连接至腰袋250的背包210。
背包210是大体常规的设计,并且具有附接至肩带244的袋部分212。袋部分212包括身体接触壁222,身体接触壁222连接至右侧壁226、左侧壁232、顶壁240以及底壁242;以及非身体接触壁224,非身体接触壁224连接至右侧壁226、左侧壁232、顶壁240和底壁242。包括袋部分212的壁限定上隔室218和下隔室220。上隔室218和下隔室220通过如以上描述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1中的中间壁隔离。
进入背包210的袋部分212中的上隔室218通过右侧壁226、顶壁240和左侧壁232中的开口实现,该开口由拉链219紧固。到下隔室220的入口通过右侧门228和左侧门234提供,右侧门228和左侧门234紧固袋部分212中的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右侧门228形成在身体接触壁222和右侧壁226中并且通过拉链230紧固。左侧门234形成在身体接触壁222和左右侧壁232中并且通过拉链236紧固。
腰袋250在图17和图18仅示出其自身。腰袋250包括连接至腰带280的接纳部260。应理解的是,如以上描述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接纳部260能够形成为腰带280的一部分。接纳部包括限定通过由拉链紧固的开口进入的隔室的壁,并且在这方面相当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腰带150的接纳部160。腰带280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腰带180,并且包括母锁定搭扣部分282a和公锁定搭扣部分282b,其中母锁定搭扣部分282a通过织带附接至左织带调节搭扣186b,公锁定搭扣部分282b通过织带附接至右织带调节器286a。应理解的是,锁定搭扣部分282a和282b能够彼此切换位置。左织带调节搭扣286b和右织带调节搭扣286a进而附接至腰带280的主部分的端部,接纳部260附接至腰带280的主部分。
接纳部260在其右端和左端处倒圆,如图17和图18所示,以便当腰袋被背负者201穿戴并且背负者201转动腰袋250以便使接纳部260返回至下隔室220中时,允许接纳部260容易地进入下隔室220。
在图15、图16和图19中,右侧门228和左侧门234通过其各自的拉链230和236紧固以闭合到下隔室220的任何入口。背包210在没有腰带的情况下仅呈现为一个背包。
在图20中,右侧门228已经通过解开拉链230而打开,露出容纳腰袋250的下隔室220。腰带280在接纳部260与身体接触壁222之间折叠。背负者201能够在将袋部分212穿戴在他的背上的同时通过简单地用他的右手向后伸并且在拉链上用力拉动拉链236来解开拉链230。
同样地,背负者201能够在将袋部分212穿戴在他的背上的同时使用他的或者她的左手开解开左侧门234。然后,背负者201能够使用他的或者她的右手伸到隔室220中并且拉出腰带的右部分280a。这能够在背负者201将袋部分212穿戴在他的或者她的背上的同时进行。同样,他或者她能够伸到隔室220中左手拉出腰带的左部分280b。然后,他或者她能够接合搭扣部分282a和282b,以便使腰带280的端部彼此紧固,使得腰带围绕他的或者她的躯干。
在图21中,腰袋250已经被转动以便将其展开为允许背负者201接近接纳部260的容纳物的构型。
然后,背负者201能够卡上拉链230和236以分别地闭合左侧门228和右侧门234。背负者201将不能够完全地闭合拉链230和236,这是因为展开的腰带280将阻止在袋部分212的身体接触壁22的附近闭合。优选的是,拉链230和236设置为当其从在身体接触壁222上终止之处到至其另一端被拉上(使拉链滑块离开背负者201移动)时打开,并且当朝向身体接触壁222拉上时(使拉链滑块朝向背负者201移动)闭合。
一旦拉链230和236闭合,直到展开的腰带280和门228和234在到下隔室220的开口上方被紧固,观察者将可能确定处于该构型的背包210是具有腰带的普通背包。需要更详细的检查来确定背包210具有转动的腰袋特性。
如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样,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能够通过使用狭槽开口替换一个侧门而进行修改。
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300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在图22-25中示出。背包310包括附接至肩带330的袋部分312。袋部分312包括限定用于容纳物体的一个或者更多个隔室的壁。在图22、图24和图25中,背包310被示出为被跑步者、骑自行车的人和远足者用来携带水合系统的一种小背包的形式,但这不是必须的。
参照图24和图25,背包310具有与袋部分312的内侧壁320的下部隔开的身体接触壁322。身体接触壁322的下部分不与例如在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限定在袋部分312中的任何隔室搭界。相反地,其在自身与袋部分312的内侧壁320之间限定了隔室324。隔室324朝右和左敞开以容置腰袋350。
图23示出了腰袋350。腰袋350包括附接至腰带380的接纳部360。接纳部360包括限定通过由拉链紧固的开口进入的隔室的壁,并且在此方面相当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腰带150的接纳部160以及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腰带250的接纳部260。腰带380被示出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腰带280类似。要理解的是,如同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情况,腰袋350的接纳部360能够是腰带380的一部分。
如图25所示的腰袋350在接纳部360容纳在隔室324中的情况下围绕背负者301的腰展开。在该构型中,观察者很可能考虑到背包310和腰袋350的结合为具有腰带的普通背包。在第二构型中,背负者301能够围绕他的躯干沿任一方向转动腰带380,以使接纳部360来到他的或者她的前面,以便接近接纳部360的容纳物。
接纳部360在其右端和左端处倒圆,以便当腰袋350被背负者301转动时,允许接纳部360容易地进入下隔室324。背负者301转动腰袋350,以便使接纳部360返回至隔室324中。
如果当装载后重量轻并且接纳部相对地薄,则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300被认为起到最好的效果。重的背包310将趋向于压靠背负者的躯干的背部,当背包310被穿戴在背负者的背上时,这将使得接纳部360插入至隔室324中更困难,除非下身体接触壁322例如通过增加例如聚乙烯(PE)板的加强元件而被制造得更刚硬。厚的接纳部将趋向于推压袋部分312远离背负者301的腰并且可能是难以操作的。
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400的第四优选实施例在图26-27中示出。该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1类似,但提供了在背包的袋部分内的隔室,该隔室不会占用袋部分的整个下部。
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400包括背包402和腰袋450。背包402包括接合至肩带(在图26中示出右肩带430)的袋部分404。
袋部分404包括通过右侧壁418、左侧壁419、顶壁420和底壁424接合的身体接触壁414和相对的非身体接触壁416。顶壁420、身体接触侧414,非身体接触壁416、右侧壁418和左侧壁419以及中间壁490限定上隔室406。中间壁490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背包10的中间壁90类似。上隔室406通过由拉链422紧固的开口进入。
底壁424、身体接触壁414、非身体接触壁416、中间壁490、右侧壁418和左侧壁419限定外下隔室408和内下隔室440。外下隔室408和内下隔室440通过竖直的间隔壁470分开。内下隔室440邻近身体接触壁414并且外下隔室408邻近非身体接触壁416。
开口限定在右侧壁418、非身体接触壁416和左侧壁419中。该开口由拉链412紧固。解开拉链412引起由右侧壁418、非身体接触壁416和左侧壁419形成的悬垂片410铰接远离袋部分404以允许进入外下隔室408。
内下隔室440通过限定在右侧壁418中的开口进入,该开口设置有是右侧壁418的延伸部的门442。门442是通过拉链444紧固至右侧壁418的相邻部分以及紧固至底壁422的悬垂片。当拉链444的滑块移动以放开门442时,门442能够沿通过箭头480指示的方向转动,以露出到内下隔室440的开口。
通过狭槽开口434提供到内下隔室440的另一个进口,狭槽开口434限定在左侧壁419与身体接触壁414之间。
腰袋450包括接纳部452,接纳部452具有限定通过由拉链454紧固的开口进入的隔室的壁。接纳部452附接至腰带460,通过锁定搭扣466并且通过织带调节搭扣462来调节腰带460的周长,而围绕背负者401的腰紧固腰带460。在图26和图27中示出的腰袋450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腰袋类似。
当腰袋450围绕背负者401的腰被固定时,腰袋450通过延伸穿过内下隔室440而可操作地连接至背包402。接纳部452被定尺寸为在图26和图27中看到的构型中被接纳在内下隔室440中。接纳部452还被倒圆以便于接纳部452进入内下隔室440中。
如在前述优选实施例中,在一个构型中,腰袋450能够围绕背负者401的腰转动以使接纳部452来到背负者401的前面,从而允许背负者401接近接纳部452的容纳物,并且随后返回到内下隔室440,处于图26和图27中示出的构型。
因为狭槽434将不允许接纳部452通过,腰袋可能不在任一方向转动以从内下隔室440移除。如果需要的话,门442能够被安置在袋部分404的左侧上并且狭槽434可以安置在右侧上。替代性地,如在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200中,能够设置两个门。此外,门442能够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门110的方式形成有张紧系统。
当处于接纳部450被紧固在内下隔室440里面的构型时,具有腰袋的背包携带系统400将类似于具有腰带的普通背包。
虽然本发明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要理解的是其并不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为这种实施例或者其特定的构建方式、材料或者部件。相反地,本发明意在涵盖能够包括在本发明的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主旨和范围内的替换方案、修改和等同物。

Claims (13)

1.一种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包括:
背包,所述背包包括附接至肩带的袋部分;
所述袋部分限定在所述袋部分的上部中的第一隔室和在所述袋部分的下部中的第二隔室,所述第二隔室在所述袋部分的所述下部的右侧和左侧上具有开口;
门,所述门邻近所述袋部分的所述下部的所述右侧和所述左侧上的所述开口中的一个开口附接至所述袋部分,所述门成形为覆盖所述开口中的一个开口,并且具有能够转动远离所述开口中的所述一个开口的自由端以及迫压所述门远离所述开口中的所述一个开口的张紧系统;
腰袋,所述腰袋包括附接至腰带的接纳部,其中所述腰袋延伸通过所述袋部分的所述下部的所述右侧和所述左侧上的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隔室,其中,当所述背包被穿戴在背负者的背上时,所述腰带能够被固定以便环绕所述背负者的腰;
其中,所述接纳部具有允许其被接纳在所述第二隔室中的横截面尺寸和形状,由此,当所述背包被穿戴在所述背负者的背上时,所述背负者能够围绕所述背负者的腰将所述腰袋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接纳部被容纳在所述第二隔室中并且邻近所述背负者的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接纳部邻近所述背负者的前面;
搭扣,所述搭扣包括互锁的第一搭扣部件和第二搭扣部件,所述第一搭扣部件邻近所述门的所述自由端附接至所述门,并且所述第二搭扣部件附接至所述腰袋,由此,当所述接纳部被容纳在下隔室中时,所述门的端部能够紧固至所述腰袋,其中所述腰袋的所述接纳部紧固在所述第二隔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袋部分的所述下部的所述右侧和所述左侧上的所述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是狭槽,所述狭槽允许所述腰带延伸通过该狭槽但不允许所述接纳部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张紧系统包括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附接至所述门的所述自由端,并且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附接至所述袋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还包括附接至所述袋部分的肘节,所述弹性绳穿过所述肘节,其中所述背负者能够使所述弹性绳滑动穿过所述肘节,并且然后紧固所述肘节,以便调节所述弹性绳中的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门包括由柔性且弹性的材料制成的中央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柔性且弹性的材料是易拉伸的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袋部分的邻近所述第二隔室的壁是柔性的。
8.一种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包括:
背包,所述背包包括袋部分和至少一个肩带,所述袋部分限定用于接纳物品的第一隔室以及在所述第一隔室下面的第二隔室,所述袋部分包括身体接触壁,所述至少一个肩带用于当所述袋部分在背负者的背上时支撑所述袋部分;
腰袋,所述腰袋包括接纳部和腰带,所述接纳部被定尺寸和成形为被所述第二隔室容纳,并且在所述袋部分中限定有与所述第二隔室连通的右开口和左开口,其中,所述腰袋能够延伸通过所述右开口和所述左开口,所述右开口和所述左开口中的至少一者被定尺寸和成形为允许所述接纳部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二隔室;
其中,所述背包和所述腰袋适于当所述背负者将所述袋部分穿戴在所述背负者的背上时允许所述背负者围绕所述背负者的腰移动所述接纳部,以便将所述接纳部从所述第二隔室转移至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并且使所述接纳部从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返回至所述袋部分的下面,在所述接纳部从所述袋部分的下面转移至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以及返回至所述第二隔室期间,所述腰带通过所述第二隔室保持连接至所述背包,并且
其中,所述接纳部在至少一侧上渐缩以像插头一样装配至所述第二隔室中,由此,所述接纳部通过摩擦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第二隔室中。
9.一种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包括:
背包,所述背包具有肩带和袋部分,所述袋部分包括身体接触壁和非身体接触壁,其中,所述袋部分限定在所述袋部分的下部中的第一下隔室,所述第一下隔室通过所述袋部分的所述下部的右侧和左侧上的开口进入;
腰袋,所述腰袋包括附接至接纳部的腰带,其中所述腰带延伸通过所述第一下隔室,以便当所述背包被穿戴在背负者的背上时,所述腰带环绕所述背负者的腰,所述接纳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下隔室的横截面尺寸和形状大体相匹配的横截面尺寸和形状,并且能够可释放地容纳在所述第一下隔室中,并且所述背包的所述下部的所述右侧和所述左侧上的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具有将允许所述接纳部从所述第一下隔室收回以及允许所述接纳部进入所述第一下隔室中的尺寸和形状,由此,当所述背包被穿戴在所述背负者的背上时,所述背负者能够围绕所述背负者的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腰带,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接纳部被容纳在所述第一下隔室中并且邻近所述背负者的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接纳部邻近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并且
所述袋部分设置有门和拉链,所述门邻近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当所述接纳部处于所述第一下隔室中并且所述腰带延伸通过所述开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时,所述拉链用于将所述门紧固在所述开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袋部分设置有门和拉链,所述门邻近所述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并且当所述接纳部处于所述第一下隔室中并且当所述腰带延伸通过所述开口中的所述另一个开口时,所述拉链用于将所述门紧固在所述开口中的所述另一个开口之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下隔室适于容纳所述接纳部和所述腰带,由此,整个腰袋能够被储存在所述第一下隔室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还包括第二下隔室,所述第二下隔室在所述袋部分中被限定在所述第一下隔室与所述非身体接触壁之间。
13.一种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其包括:
背包,所述背包包括袋部分和至少一个肩带,所述袋部分具有壁,所述壁包括身体接触壁,所述身体接触壁限定用于接纳物品的第一隔室和在所述第一隔室下面的第二隔室,所述至少一个肩带用于当所述袋部分在背负者的背上时支撑所述袋部分;
腰袋,所述腰袋包括接纳部和腰带,所述接纳部被定尺寸并且成形为被容纳在第三隔室中,所述第三隔室形成在限定所述第二隔室的壁与所述身体接触壁之间,在限定所述第二隔室的所述壁与所述身体接触壁之间限定有与所述第三隔室连通的右开口和左开口,其中,所述腰袋能够延伸通过所述右开口和所述左开口,所述右开口和所述左开口中的至少一者被定尺寸和成形为允许所述接纳部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三隔室;
其中,所述背包和所述腰袋适于当所述背负者将所述袋部分穿戴在所述背负者的背上时,允许所述背负者围绕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移动所述接纳部,以便将所述接纳部从所述第三隔室转移至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并且使所述接纳部从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返回至所述第三隔室,在所述接纳部从所述袋部分的下面转移至所述背负者的躯干的前面以及返回至所述第三隔室期间,所述腰袋通过所述第三隔室保持连接至所述背包。
CN201280055212.9A 2011-11-10 2012-11-09 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 Active CN103974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8307P 2011-11-10 2011-11-10
US61/558,307 2011-11-10
PCT/US2012/064560 WO2013071195A1 (en) 2011-11-10 2012-11-09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645A true CN103974645A (zh) 2014-08-06
CN103974645B CN103974645B (zh) 2015-12-02

Family

ID=4829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5212.9A Active CN103974645B (zh) 2011-11-10 2012-11-09 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814016B2 (zh)
EP (2) EP2775883B1 (zh)
JP (2) JP6126109B2 (zh)
KR (1) KR101951800B1 (zh)
CN (1) CN103974645B (zh)
AU (1) AU2012335031B2 (zh)
CA (1) CA2854782C (zh)
HK (1) HK1200292A1 (zh)
WO (1) WO20130711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7269A (zh) * 2019-01-04 2021-11-02 北面服饰公司 收紧包
CN114209997A (zh) * 2016-04-01 2022-03-2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的护罩储存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2455B4 (de) * 2009-09-23 2016-03-17 Hexonia Gmbh Tragsystem mit einer ballistischen Schutzweste
US20130043293A1 (en) * 2011-08-16 2013-02-21 Christopher M. Connell Backpack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510661B2 (en) * 2011-11-10 2016-12-06 Think Tank Photo, Inc.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US9027813B2 (en) * 2011-11-10 2015-05-12 Think Tank Photo, Inc.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FR3023143B1 (fr) * 2014-07-04 2017-12-01 Lafuma Sa Sac a dos de randonnee
USD781573S1 (en) * 2015-01-20 2017-03-21 Thule Sweden Ab Backpack
EP3072413B1 (en) * 2015-03-27 2017-12-20 USWE Sports AB A device for carrying an object
US20180154203A1 (en) * 2015-04-23 2018-06-07 Emily Schromm Weight training backpack
US9949557B2 (en) * 2016-02-11 2018-04-24 Douglas D. Crimaldi Backpack system
AU2017358915A1 (en) * 2016-11-08 2019-05-30 Ryohin Keikaku Co., Ltd. Shoulder straps for backpack and backpack provided with same
US10575612B2 (en) * 2016-11-28 2020-03-03 Vitec Holdings Italia Srl Backpack with laptop sleeve convertible to laptop sleeve with stored backpack portion
USD903306S1 (en) * 2017-07-12 2020-12-01 Pioneer Square Brands, Inc. Device case
DE102018219963B4 (de) * 2018-11-21 2020-07-09 Adidas Ag Rucksac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8130Y (zh) * 2004-04-06 2005-03-30 杨万强 一种组合背包
US20080302839A1 (en) * 2005-04-30 2008-12-11 Think Tank Photo, Inc.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8502A (en) 1978-12-08 1982-03-09 Lowe Alpine Systems, Inc. Back pack having a releasable climbing harness
JPS5960717A (ja) 1982-09-30 1984-04-06 Fujitsu Ltd マルチトラツク磁気記録再生装置用基準クロツク発生装置
US4523703A (en) * 1984-01-09 1985-06-18 Mckenna George T Coat pack
FR2646594B1 (fr) 1989-05-03 1991-06-28 Gauthier Gilles Sac a dos comportant au moins deux compartiments distincts dont un compartiment dorsal et un compartiment inferieur
US5205448A (en) * 1991-05-02 1993-04-27 Photoflex, Inc. Multifunctional camera bag with waist belt support
US5184763A (en) 1991-10-16 1993-02-09 Blaisdell Richard W Modular, free movement backpack system
US5228609A (en) 1992-08-17 1993-07-20 Bianchi International Fannypack including an improved conformal waistband and lumbar pad
US5240159A (en) * 1992-10-15 1993-08-31 Bianchi International Shoulder harness for backpack
US5487498A (en) 1994-07-27 1996-01-30 Gleason; Dana W. Sporting pack with apparatus for concentrating weight of pack at lumbar region of wearer
US5540364A (en) 1994-09-02 1996-07-30 Krieger; Julian Z. Article carrier
US5632429A (en) * 1995-02-28 1997-05-27 American Recreation Products, Inc. Backpack
US5673836A (en) 1995-10-27 1997-10-07 Bush; Steven Roy Modular compartmentalized outdoor apparel
US5934533A (en) * 1998-02-06 1999-08-10 Callanan; Megan H. Apparatus for releasably carrying recreational equipment
US5934527A (en) 1998-03-16 1999-08-10 Monica Von Neumann Modular backpack
KR19990075270A (ko) * 1998-03-18 1999-10-15 장성재 요대형 및 배낭형 혼용 쌕
FR2778832B1 (fr) * 1998-05-25 2001-02-23 Lafuma Sa Porte-bebe a dos
US5964384A (en) 1998-09-04 1999-10-12 Young; David Traveling bag with expandable storage volume
AU8019600A (en) * 1999-10-14 2001-04-23 Gordini U.S.A. Inc. Advanced backpack system
JP2003311006A (ja) 2002-04-26 2003-11-05 Sankyo Kk 遊技用システム
US6722543B1 (en) 2002-06-24 2004-04-20 Karen Fitzgerald Backpack with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belt
KR20040106204A (ko) * 2003-06-12 2004-12-17 이봉도 배낭
US7000812B2 (en) * 2003-07-02 2006-02-21 Keith Gilstrap Bicycle wheel bag
JP2006006575A (ja) * 2004-06-24 2006-01-12 Ikeda Chikyu:Kk 背負いかばん
US20060097019A1 (en) 2004-11-08 2006-05-11 Just-Buddy Hayaldree P Water belt
DE102008033546A1 (de) 2008-07-17 2010-02-11 Fidlock Gmbh Abgeschirmter Magnetsteckverschlu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8130Y (zh) * 2004-04-06 2005-03-30 杨万强 一种组合背包
US20080302839A1 (en) * 2005-04-30 2008-12-11 Think Tank Photo, Inc.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9997A (zh) * 2016-04-01 2022-03-2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的护罩储存包
CN114209997B (zh) * 2016-04-01 2024-01-2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的护罩储存包
CN113597269A (zh) * 2019-01-04 2021-11-02 北面服饰公司 收紧包
CN113597269B (zh) * 2019-01-04 2023-03-31 北面服饰公司 收紧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66338A1 (en) 2018-01-10
HK1200292A1 (zh) 2015-08-07
CN103974645B (zh) 2015-12-02
CA2854782C (en) 2019-07-23
WO2013071195A1 (en) 2013-05-16
EP2775883A4 (en) 2015-06-24
CA2854782A1 (en) 2013-05-16
US8814016B2 (en) 2014-08-26
EP2775883A1 (en) 2014-09-17
US20130126572A1 (en) 2013-05-23
JP6126109B2 (ja) 2017-05-10
KR101951800B1 (ko) 2019-02-25
AU2012335031B2 (en) 2016-09-22
JP6342541B2 (ja) 2018-06-13
EP2775883B1 (en) 2017-04-05
JP2014534888A (ja) 2014-12-25
JP2017119184A (ja) 2017-07-06
AU2012335031A1 (en) 2014-05-08
EP3266338B1 (en) 2019-03-20
KR20140092856A (ko)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4645B (zh) 背包和腰袋携带系统
US9027813B2 (en)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US8690029B2 (en)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US9510661B2 (en)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US9986773B2 (en) Convertible pants
US9706824B2 (en) Hat storage device
US20150068933A1 (en) Accessory bag with selectively deployable storage compartment
US10448728B1 (en) Wearable item carrier
US20190124891A1 (en) Pet accessory
US20100269549A1 (en) Hand restraint device
EP3178345A1 (en) Fastener
US11857010B2 (en) Configurable garments and earpod hold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02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02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