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2410B -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2410B
CN103962410B CN201310027422.3A CN201310027422A CN103962410B CN 103962410 B CN103962410 B CN 103962410B CN 201310027422 A CN201310027422 A CN 201310027422A CN 103962410 B CN103962410 B CN 103962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ing
negative
pickling
pipe
silic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2410A (zh
Inventor
王绪年
陈永芳
陈久锋
袁卫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wu Special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teel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teel Special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teel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74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2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2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2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2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2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热处理、矫直、酸洗工序,在所述热处理工序中,采用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1090~1110℃,保温系数0.8~1.5min/mm,再根据钢管壁厚确定保温时间,所述保温时间=保温系数×钢管壁厚;在所述矫直工序中,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在原单向矫直后,再反向矫直,达到整体破碎表层氧化皮效果。本发明采用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使热处理后表面氧化皮减薄和疏松,便于酸洗时既能易清除氧化皮;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对表层氧化皮进行整体破碎,消除酸洗后残余氧化皮的存在,对疏松氧化皮破碎效果更好,进一步保证了酸洗后产品表面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奥氏体型耐热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指含硅不锈钢16Cr25Ni20Si2冷加工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不锈钢一般为奥氏体型Cr-Ni不锈钢,此类钢中Si元素作为杂质元素,Si含量一般要求控制在≤1.0%。而含硅奥氏体型不锈钢16Cr25Ni20Si2,Si作为有益元素加入(需调整Cr、Ni含量),Si含量要求控制在1.5~2.5%。
含硅不锈钢16Cr25Ni20Si2属于奥氏体型耐热不锈钢,具有较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加热炉的各种耐热构件,如合成氨设备的高温炉管,高温加热炉管,连续炉的炉辊等。
由于此钢合金元素含量高达47%(常规不锈钢合金含量一般在21~31%),在成品热处理后(消除冷加工硬化,达到产品标准要求的塑性和强度)产生黑色氧化皮,在酸洗后表面存在残余氧化皮(氧化皮去除不清)和表面麻点(过度酸洗产生腐蚀)等表面质量问题,不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16Cr25Ni20Si2用户技术要求:力学性能要求Rm≥520MPa、Rp0.2≥205MPa、A≥35%。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允许有害缺陷存在。化学成分见下表1。
表1 1Cr25Ni20Si2熔炼成分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国家标准中没有一个标准包含16Cr25Ni20Si2钢(国家标准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说明国内无16Cr25Ni20Si2钢无缝管生产的成熟工艺。
国外美国、日本无此牌号,欧洲、前苏联有此类似牌号,但未查阅到相关的制管工艺和技术。国内有此牌号性能方面的介绍,但无相关制管工艺和技术的介绍。
现有16Cr25Ni20Si2奥氏体型耐热不锈钢无缝管的主要工艺流程为: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热处理→矫直→酸洗→成品磨光。
工艺简要说明:
1)管坯加热——加热炉对管坯(实心圆钢)加热至热穿孔所需温度。
2)穿孔——由辊式斜轧穿孔机对圆钢(管坯)进行穿孔,变成空心毛管,由于毛管外形、表面质量等达不到成品管技术要求,需对毛管冷加工(冷轧)。
3)冷轧——由冷轧管机在室温条件下对毛管进行冷轧,达到成品管所要求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要求,冷轧前需对毛管磨修表面缺陷、平端口、酸洗等辅助工序。
4)热处理——冷轧后钢管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满足了成品管要求,但理化性能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强度、塑性),需由热处理炉对冷轧后钢管进行热处理,使成品理化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5)矫直——采用辊式矫直机对热处理后钢管出现的弯曲进行矫直,保证成品钢管的平直度。
6)酸洗——热处理后表面生产氧化皮,需用酸洗方法去除。(光亮热处理后不产生氧化皮,但热处理成本很高,用在核电、航天等产品,一般产品不采用。)
7)成品磨光——由磨光机对钢管表面进行磨光(砂轮对金属表面磨削),消除由于热处理、酸洗后所产生的表面麻点和残余氧化皮。此工序为补救措施,降低了金属收得率,增加了成本消耗,有时还会出现钢管尺寸超负偏差的情况。
采用现有技术热处理、酸洗后表面存在麻点(过度酸洗产生腐蚀)和残余氧化皮,冷加工成材率低(表面磨光、部分麻点严重的需报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产品产能的提高。
钢管表面麻点和残余氧化皮主要影响因素为热处理和酸洗工艺。不同热处理和酸洗工艺条件下成品管表面质量如下(钢管代表规格φ38×3mm):
1、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相同酸洗时间45min(常规不锈钢酸洗工艺,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min)。高温热处理、酸洗后表面产生麻点,低温热处理、酸洗后表面存在残余氧化皮,见下表2,不符合产品表面质量要求。(说明:成品热处理工艺参考相关专业资料,温度范围为1020~1080℃,保温时间5~7min)
表2不同热处理工艺酸洗后表面质量
热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 氧化皮状态 酸洗结果
1060~1080℃ 6min 疏松 表面麻点
1040~1060℃ 6min 介于中间 麻点且有氧化皮
1020~1040℃ 6min 致密 残余氧化皮
2、采用相同热处理工艺,不同酸洗时间。热处理、酸洗后,表面状态不一,酸洗时间短,氧化皮去除不清,酸洗时间长,表面产生麻点(过度酸洗产生腐蚀),见下表3,不符合产品表面质量要求。
表3不同酸洗时间酸洗后表面质量
热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 酸洗时间 酸洗结果
1060~1080℃ 6min 45min 残余氧化皮较多
1060~1080℃ 6min 60min 有氧化皮/表面麻点
1060~1080℃ 6min 90min 表面麻点严重
上述热处理、酸洗试验表明,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不同酸洗时间,都无法避免成品管表面麻点和残余氧化皮。
冷加工成品管表面麻点和残余氧化皮的控制方法,成为含硅不锈钢无缝管制造的技术关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控制无缝管表面麻点和残余氧化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热处理、矫直、酸洗工序,
在所述热处理工序中,采用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1090~1110℃,保温系数0.8-1.5min/mm,再根据钢管壁厚确定保温时间,所述保温时间=保温系数×钢管壁厚;
在所述矫直工序中,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在单向矫直后,再反向矫直,达到整体破碎表层氧化皮效果。
上述保温时间的确定公式中,所述保温时间单位为分钟,所述钢管壁厚单位为毫米。针对钢管不同规格(壁厚),采用保温系数确定不同保温时间更为合理,使热处理后氧化皮薄而疏松,在矫直时氧化皮更易破碎和酸洗时氧化皮更易清除。高温热处理的目的使热处理后的表面氧化皮处于疏松状态,但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皮较为困难;短时的目的是防止产生表面麻点,通过控制高温时间防止生成的表面氧化皮过厚,避免在随后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皮时困难并伴随产生表面麻点。在原单向矫直后,再反向矫直一次,称为正反双向矫直(也可多次矫直),正反双向矫直的目的是使钢管表面氧化皮得到整体破碎,使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皮较为容易。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和正反双向矫直法相互配合,才可以通过酸洗消除钢管表面麻点和残余氧化皮,是控制钢管表面麻点产生和破除残余氧化皮的关键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单向矫直是相对于本发明的双向矫直而言的,即钢管的任一端进入矫直机进行矫直(达到矫直目的),如果是2次以上的多次单向矫直,也是钢管的同一端(而不是另一端)进入矫直机进行矫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优选的是,所述正反双向矫直次数为一次或多次。正向矫直一次、反向矫直一次,称为正反双向矫直一次。
进一步地,所述正反双向矫直次数为2-4次。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数优选为1.0~1.3min/m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是,所述正反双向矫直中的矫直辊倾角范围25°~40°。进一步地,所述正反双向矫直中的矫直辊倾角范围优选为28°~3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正反双向矫直中矫直辊压下量为:钢管外径≤89mm压下量为0.5~1.0mm;钢管外径为89~159mm压下量为1.0~2.0mm;钢管外径>159mm压下量为2.0~4.0mm。
矫直操作由于使用不同型号(大小)矫直机矫直不同材质、规格的钢管,较难自动化操作和精确计算矫直参数,一般以经验操作为主,主要控制矫直辊的压下量(经验操作,无明确规定,满足直度要求即可)来达到矫直的目的。正反双相矫直操作的目的是整体破碎钢管表面氧化皮,因此矫直辊辊面同钢管接触面要大(辊直辊倾角),同时在一定的压下量,破碎表面氧化皮的效果更好。矫直参数(矫直辊倾角和矫直辊压下量)的优选范围是,倾角范围25°~40°,更优选的是28°~34°。压下量范围:钢管外径≤89mm压下量为0.5~1.0mm,钢管外径为89~159mm压下量为1.0~2.0mm,钢管外径>159mm压下量为2.0~4.0mm。如在实际矫直操作中由于矫直机和钢管规格等原因达不到此参数范围,可增加矫直次数达到破碎表面氧化皮的目的。以上参数只是参考范围,实际操作中以能满足直度要求、和达到破碎氧化皮的目的为宜。随着矫直次数的不同,上述参数范围可以与上述参考范围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原有主要工艺相比,现有热处理工艺缩短了保温时间、提高了热处理温度,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成品表面质量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取消了成品磨光工艺,因此节约了操作成本。
本发明采用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缩短了热处理保温时间,控制热处理保温时间,可以避免由于高温保温时间长造成氧化皮厚,长时间酸洗后表面产生麻点的缺陷。短时保温能使热处理后表面氧化皮减薄,同时使热处理后表面氧化皮疏松,便于酸洗时既能易清除氧化皮,能有效控制产品热处理后表面质量。
原单向一次矫直工艺虽能保证钢管平直度,但对氧化皮破碎效果差(表面局部破碎,酸洗后出现残余氧化皮)。本发明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正反方向各一次,必要时可多次),对表层氧化皮进行整体破碎,消除酸洗后残余氧化皮的存在,对疏松氧化皮破碎效果更好,进一步保证了酸洗后产品表面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矫直参数(矫直辊倾角和矫直辊压下量)的优选范围是,倾角范围25°~40°,更优选的是28°~34°。压下量范围:钢管外径≤89mm压下量为0.5~1.0mm,钢管外径为89~159mm压下量为1.0~2.0mm,钢管外径>159mm压下量为2.0~4.0mm。如在实际矫直操作中由于矫直机和钢管规格等原因达不到此参数范围,可增加矫直次数达到破碎表面氧化皮的目的。以上参数只是参考范围,实际操作中以能满足直度要求、和达到破碎氧化皮的目的为宜。随着矫直次数的不同,上述参数范围可以与上述参考范围不同。
实施例1(钢管代表规格φ38×3mm)
1、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短时高温)热处理→(正反双向)矫直→酸洗。
2、在辊底式热处理炉中热处理,温度1090℃,保温系数取1.0min/mm、保温时间为1.0min/mm×3mm=3.0min,热处理后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矫直后成品酸洗,表面无麻点、残余氧化皮,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见下表4)
3、钢管加热、穿孔等其它工序为钢管常规工序,实施过程顺利,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对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影响。
实施例2(钢管代表成品规格38×3mm)
1、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短时高温)热处理→(正反双向)矫直→酸洗。
2、在辊底式热处理炉中热处理,温度1100℃,保温系数取1.2min/mm、保温时间为1.2min/mm×3mm=3.6min,热处理后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矫直后成品酸洗,表面无麻点、残余氧化皮,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见下表4)
3、钢管加热、穿孔等其它工序为钢管常规工序,实施过程顺利,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对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影响。
实施例3(钢管代表成品规格38×3mm)
1、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短时高温)热处理→(正反双向)矫直→酸洗。
2、在辊底式热处理炉中热处理,温度1110℃,保温系数取1.3min/mm、保温时间为1.3min/mm×3mm=3.9min,热处理后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矫直后成品酸洗,表面无麻点、残余氧化皮,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见下表4)
3、钢管加热、穿孔等其它工序为钢管常规工序,实施过程顺利,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对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影响。
实施例4(钢管代表成品规格38×4mm)
1、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短时高温)热处理→(正反双向)矫直→酸洗。
2、在辊底式热处理炉中热处理,温度1105℃,保温系数取1.2min/mm、保温时间为1.2min/mm×4mm=4.8min,热处理后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两次,矫直后成品酸洗,表面无麻点、残余氧化皮,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见下表4)
3、钢管加热、穿孔等其它工序为钢管常规工序,实施过程顺利,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对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影响。
实施例5(钢管代表成品规格38×4mm)
1、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短时高温)热处理→(正反双向)矫直→酸洗。
2、在辊底式热处理炉中热处理,温度1105℃,保温系数取0.9min/mm、保温时间为0.9min/mm×4mm=3.6min,热处理后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两次,矫直后成品酸洗,表面无麻点、残余氧化皮,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见下表4)
3、钢管加热、穿孔等其它工序为钢管常规工序,实施过程顺利,成品力学性能合格,表面质量良好,未出现对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影响。
表4实施例和效果
实施例 热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min 矫直 表面质量 力学性能
1 1090 3.0 正反双向 合格 合格
2 1100 3.6 正反双向 合格 合格
3 1110 3.9 正反双向 合格 合格
4 1105 4.8 正反双向两次 合格 合格
5 1105 3.6 正反双向两次 合格 合格
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520MPa,断后伸长率A≥35%;实际数值抗拉强度Rm约在590~680MPa,断后伸长率A约在38~46%。
表面质量要求: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轧折、结疤、离层存在。无氧化皮,无连续性麻坑、麻点等缺陷。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2011年全年生产了1Cr25Ni20Si2无缝管51.661吨,产品表面质量、成品力学性能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采用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缩短热处理保温时间,短时保温能使热处理后表面氧化皮减薄,同时使热处理后表面氧化皮疏松,便于酸洗时既能易清除氧化皮,又能保证表面质量;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对表层氧化皮进行整体破碎,原单向一次矫直工艺虽能保证钢管平直度,但对氧化皮破碎效果差(表面局部破碎,酸洗后出现残余氧化皮),对疏松氧化皮破碎效果更好。

Claims (6)

1.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管坯加热、穿孔、冷轧、热处理、矫直、酸洗工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处理工序中,采用短时高温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1090~1110℃,保温系数0.8-1.5min/mm,再根据钢管壁厚确定保温时间,所述保温时间=保温系数×钢管壁厚;
在所述矫直工序中,采用正反双向矫直法:在单向矫直后,再反向矫直,达到整体破碎表层氧化皮效果;所述正反双向矫直中的矫直辊倾角范围2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双向矫直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双向矫直次数为2-4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系数为1.0~1.3min/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双向矫直中的矫直辊倾角范围28°~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双向矫直中矫直辊压下量为:钢管外径≤89mm压下量为0.5~1.0mm;钢管外径为89~159mm压下量为1.0~2.0mm;钢管外径>159mm压下量为2.0~4.0mm。
CN201310027422.3A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962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422.3A CN103962410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422.3A CN103962410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2410A CN103962410A (zh) 2014-08-06
CN103962410B true CN103962410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232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422.3A Active CN103962410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2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4974B (zh) * 2014-08-28 2016-06-29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钛合金无缝管的精整方法
JP6757194B2 (ja) * 2016-07-11 2020-09-16 日本パーカラ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スケール除去性に優れた熱処理前炭素鋼材、熱処理後炭素鋼材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スケール除去方法及び易脱スケール性皮膜形成用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1050Y (zh) * 1994-03-26 1995-03-08 周荣华 双曲线斜辊转毂校正直管机
CN1539568A (zh) * 2003-11-03 2004-10-27 佛山市顺德区冠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多斜辊圆材矫直机
CN101612700A (zh) * 2008-06-23 2009-12-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7722A (ja) * 1993-03-31 1994-10-04 Nippon Steel Corp 複層継目無鋼管の製造方法
JP3485980B2 (ja) * 1994-10-03 2004-01-13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ボイラ−用溶接クラッド鋼管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1050Y (zh) * 1994-03-26 1995-03-08 周荣华 双曲线斜辊转毂校正直管机
CN1539568A (zh) * 2003-11-03 2004-10-27 佛山市顺德区冠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多斜辊圆材矫直机
CN101612700A (zh) * 2008-06-23 2009-12-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Y704高硅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工艺研究及技术开发;沈伟彬等;《钢管》;20011031;第30卷(第5期);第17-20页 *
往复矫直法改善钢管管端矫直效果;周庆等;《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1031;第29卷(第10期);第128-129,1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2410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2104A (zh) 热轧硅钢的制造方法
CN102649211A (zh) 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
CN103741028B (zh) 低屈强比低温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CN106808785A (zh) 一种轧制厚规格复合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6283084B (zh) 一种复合管用耐蚀合金uns n08825冷轧钢带制造方法
CN104308461B (zh) 一种钛合金管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12603A (zh) 一种哈氏合金不锈钢无缝钢管
CN101376134B (zh) 马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
CN104174685B (zh) 汽轮机转子槽锲用异型棒材及其加工方法
CN103966409A (zh) 一种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制造方法
CN109226259A (zh) 一种提高热轧管线钢氧化铁皮完整性的方法
CN103695810B (zh)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套管轴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44584A1 (zh) 1Cr25Ti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无缝管的制备方法
CN104862593A (zh) 铁素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3681B (zh) 一种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及其生产工艺
CN103962410B (zh) 一种含硅不锈钢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CN101376135B (zh) 改进的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
CN105525228B (zh) 一种核安全级316l不锈钢仪表管
CN100408905C (zh) 一种压力管道用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
CN108203788B (zh) 一种薄带连铸低磁各向异性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
CN103981422B (zh) 825合金管材大变形加工工艺
CN104388652B (zh) 一种高速钢冷轧薄板的制造方法和高速钢冷轧薄板
CN109675927A (zh) 一种核电用410不锈钢带材的制备方法
CN110157979A (zh) 一种改善钢板表面质量的轧制方法
CN102626724A (zh) 一种钛合金管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5

Address after: 200940 room 1277, building 216, 1269 Shuishu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Baowu Special Metallu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940 No. 1269, Fisheries Roa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AOSTEEL SPECIAL STEE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