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421A -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1421A
CN103941421A CN201410165677.0A CN201410165677A CN103941421A CN 103941421 A CN103941421 A CN 103941421A CN 201410165677 A CN201410165677 A CN 201410165677A CN 103941421 A CN103941421 A CN 103941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ight
driver
comes
gla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56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非
汪军
梁艳涛
张耀中
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656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14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1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包括镜框、液晶镜片、视景监测探头、工作电路板、电源模块,液晶镜片包括液晶层和ITO导电层;液晶层根据ITO导电层输入的电流进行像素变化;工作电路板包括集成的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图像处理单元、主控制模块、液晶驱动电路;同时提供了该智能控光液晶眼镜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选择性地减弱直射向眼睛的刺眼光的液晶眼镜,使眼睛在对面强光车灯情况下,可以清晰地观察车灯照明范围的路况。在天黑会车时,司机佩戴者可避免另侧迎面来车的车灯刺眼而看不清路况,是一种保障司机夜晚行车安全的重要佩具。

Description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该眼镜能够使眼睛不受对面车灯光刺眼的影响。
背景技术
随着可用照明空间的日益缩小以及对照明光源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上的汽车照明灯由白炽灯泡逐渐被高亮度卤素灯和LED灯所代替,在灯光的亮度不断增强,驾驶安全不断提高的同时,刺眼的灯光,尤其是前照明灯,也给其他司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夜间出行时,当两辆车相向而行时,双方的灯光很容易影响双方的视眼,往往司机们会选择刹车减速行驶,频繁的踩踏车踏板,不仅影响了驾车的舒适性,而且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交通事故。目前解决的方法是双方会车时自动变为近光照明,但是对观察前方路况不利,不能使照明范围很好地与车速配合,驾驶员不能适时合理地操控车辆,甚至会发生危险;另一方法是司机佩戴偏振光眼镜,利用波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观察,但是减低了观察环境的光亮度,加之光的波粒二相性以及旋光性,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在夜间汽车行驶时使用,可选择性减弱对方灯光的影响但又不会妨碍正常驾驶,解决了行驶者夜间开车时由于对方强灯光的照射而造成司机眼睛炫目、短暂失明而引起的交通安全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包括如下部件:
-镜框,其内部设有电子线路;
-液晶镜片,嵌入在镜框内;所述液晶镜片包括镜片体以及封入镜片体内部的液晶层,所述镜片体上电镀有ITO导电层;所述液晶层根据ITO导电层输入的电流进行像素变化,形成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
-视景监测探头,所述视景监测探头设置于镜框的正前方中心处,并与工作电路板相连接;
-工作电路板,设置于镜框上;所述工作电路板为封装的集成印刷电路板,包括集成的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图像处理单元、主控制模块、液晶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和图像处理单元分别与视景监测探头相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液晶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液晶驱动电路通过ITO导电层向液晶层发送像素变化驱动电流;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镜框上,并分别与工作电路板和视景监测探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连接。
优选地,所述视景监测探头包括光学取景部和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光学取景部和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分别与工作电路板的图像处理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学取景部采用针孔摄像或者透镜式摄像。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采用CCD芯片或者半导体感光电阻阵列。
优选地,所述液晶层厚度为1-5um;所述ITO导电层厚度为5-10um。
优选地,所述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的尺寸大小与输入的电流强度成正比。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或外接电源插口。
优选地,所述电池设有充电插口。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镜框上,并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智能控光液晶眼镜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视景监测探头和工作电路板处于工作状态中;
步骤2,当强光照射到智能控光液晶眼镜上时,视景监测探头的半导体感光阵列产生电信号,光学取景部探测到光源的方位信号和光强信号,并将电信号、方位信号以及光强信号分别送入工作电路板的图像处理单元中;
步骤3,图像处理单元处理超过眼镜承受光强的光信号,进行灰度处理;同时,对光学取景部探测到的光源方位信号和光强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并将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发送至主控制模块;
步骤4,主控制模块根据图像处理单元发送来的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计算得出液晶镜片上需要改变的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并将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和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送入液晶控制电路,并在液晶控制电路中形成控制电流,通过ITO导电层驱动液晶层进行像素变化。
优选地,所述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
步骤A,设光源与人两眼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θ,视景监测探头与光源之间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β可通过传感器探测到;
步骤B,设相关参数设置为:1为眼瞳到镜片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眼睛与光源之间的直线距离,H为眼瞳和镜片的直线交点到视景监测探头之间的距离,h是眼睛看到光源在镜片上的位置处置距离,计算夹角α和θ:
h=1^tanα   (1)
H-1^tanα=L^tanα+L^tanβ   (2)
式(2)整理得到:
tan α = H - L tan β L + 1 - - - ( 3 )
同理可得:
H+(L-1)tanβ=L^tanθ+1^tanθ   (4)
式(4)整理得:
tan θ = H + ( L - 1 ) tan β L + 1 - - - ( 5 )
步骤C,根据夹角α和θ,可得两片液晶镜片上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x1,y1)和(x2,y2)分别为:
x1=1^cotα,y1=1^tanα   (6);
x2=1^cotθ,y2=1^tanθ   (7)。
优选地,所述视景监测探头和工作电路板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当强光消失时,视景监测探头检测不到强光信号,此时,主控制单元接收不到光源坐标信息、光照强度信息以及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判断为无强光环境,并切断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镜片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在镜框内部嵌有电路,保障信号的传输,镜片体由液晶树脂或者玻璃镜片组成,镜片体内封装有液晶层和ITO导电层,在工作电路板的电流驱动下,液晶镜片的液晶层像素变化区域会根据控制电流进行调整,减弱射入眼睛中的强光亮度,使眼睛能看清前方的路况,不仅保障了夜间出行司机的行车安全,又不会影响司机正常的行驶。本发明价格便宜、质量轻盈、眼镜携带方便、且不会对眼睛带来任何损伤。
当液晶镜片接收到控制电流时,仅仅调整镜片强光区域的像素,而其他地方仍保持透明状态,液晶像素变化区域恰好能遮挡住光源对眼瞳的照射,大小会随着电流的强度而改变;整个过程会受到工作电路板的自动控制,当驾驶者前方灯光在人眼接收范围内,眼镜镜片会自动恢复到透明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当夜间会车迎来一束强光时,强光源照射在液晶镜片上的区域在工作电路板的电流驱动下,自动调整像素,透过镜片射入眼睛的强光亮度被减弱大约70%以上;镜片的其他区域由于光强太弱,产生的电流太小,液晶像素没有被驱动,镜片将保持在透明状态。最终实现人眼能透过镜片看到强光照射的地方,可见光照射范围视力不会受到镜片的影响;
2、本发明会根据强光源的位置变化自动调整像素变化区域尺寸大小,使得镜片上像素变化区域与随着会车距离改变时强光源投射在镜片上不同大小的强光区域保持相同的大小,确保像素变化区域能完全减弱射入人眼的强光;
3、本发明选择性地减弱直射向眼睛的刺眼光的液晶眼镜,使眼睛在对面强光车灯情况下,可以清晰地观察车灯照明范围的路况;在天黑会车时,司机佩戴者可避免另侧迎面来车的车灯刺眼而看不清路况,是一种保障司机夜晚行车安全的重要佩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眼镜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人戴上本发明后会车时灯光射入眼睛的光线线路图;
图3是图2的几何模型和相关参数;
图4是光源在镜面上的几何位置坐标图;
图5是眼镜的整体工作原理图;
图6是工作电路板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为镜框,2为第一液晶镜片,3为第二液晶镜片,4为控制开关,5为视景监测探头,6为第一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7为第二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8为第一液晶镜片锂电池,9为第二液晶镜片锂电池,10为充电插口,11为视景检测头驱动电路,12为图像处理器,13为主控制模块,14为液晶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包括如下部件:
-镜框,其内部设有电子线路;
-液晶镜片,嵌入在镜框内;所述液晶镜片包括镜片体以及封入镜片体内部的液晶层,所述镜片体上电镀有ITO导电层;所述液晶层根据ITO导电层输入的电流进行像素变化,形成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
-视景监测探头,所述视景监测探头设置于镜框的正前方中心处,并与工作电路板相连接;
-工作电路板,设置于镜框上;所述工作电路板为封装的集成印刷电路板,包括集成的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图像处理单元、主控制模块、液晶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和图像处理单元分别与视景监测探头相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液晶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液晶驱动电路通过ITO导电层向液晶层发送像素变化驱动电流;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镜框上,并分别与工作电路板和视景监测探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视景监测探头包括光学取景部和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光学取景部和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分别与工作电路板的图像处理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取景部采用针孔摄像或者透镜式摄像。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采用CCD芯片或者半导体感光电阻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层厚度为1-5um;所述ITO导电层厚度为5-10um。
进一步地,所述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的尺寸大小与输入的电流强度成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或外接电源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设有充电插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镜框上,并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视景监测探头和工作电路板处于工作状态中;
步骤2,当强光照射到智能控光液晶眼镜上时,视景监测探头的半导体感光阵列产生电信号,光学取景部探测到光源的方位信号和光强信号,并将电信号、方位信号以及光强信号分别送入工作电路板的图像处理单元中;
步骤3,图像处理单元处理超过眼镜承受光强的光信号,进行灰度处理;同时,对光学取景部探测到的光源方位信号和光强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并将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发送至主控制模块;
步骤4,主控制模块根据图像处理单元发送来的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计算得出液晶镜片上需要改变的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并将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和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送入液晶控制电路,并在液晶控制电路中形成控制电流,通过ITO导电层驱动液晶层进行像素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
步骤A,设光源与人两眼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θ,视景监测探头与光源之间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β可通过传感器探测到;
步骤B,设相关参数设置为:1为眼瞳到镜片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眼睛与光源之间的直线距离,H为眼瞳和镜片的直线交点到视景监测探头之间的距离,h是眼睛看到光源在镜片上的位置处置距离,计算夹角α和θ:
h=1^tanα   (1)
H-1^tanα=L^tanα+L^tanβ   (2)
式(2)整理得到:
tan α = H - L tan β L + 1 - - - ( 3 )
同理可得:
H+(L-1)tanβ=L^tanθ+1^tanθ   (4)
式(4)整理得:
tan θ = H + ( L - 1 ) tan β L + 1 - - - ( 5 )
步骤C,根据夹角α和θ,可得两片液晶镜片上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x1,y1)和(x2,y2)分别为:
x1=1^cotα,y1=1^tanα   (6);
x2=1^cotθ,y2=1^tanθ   (7)。
进一步地,所述视景监测探头和工作电路板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当强光消失时,视景监测探头检测不到强光信号,此时,主控制单元接收不到光源坐标信息、光照强度信息以及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判断为无强光环境,并切断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镜片恢复到正常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镜框1,第一液晶镜片2、第二液晶镜片3,控制开关4,视景监测探头5和第一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6、第二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7、电源模块(第一液晶镜片锂电池8、第二液晶镜片锂电池9和/或充电接口10);第一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6和第二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7均包括视景检测头驱动电路11、图像处理器12、主控制模块13和液晶驱动电路14。具体的实施方式为:镜框1将镜腿和镜梁合为一个整体,采用质量小、绝缘性强的塑料材料制成,在鼻梁与镜框1接触附近、镜框1正前中心嵌入视景监测探头5,视景监测探头5与镜框1镶嵌紧密固定。第一液晶镜片2、第二液晶镜片3是由两块树脂或玻璃光学镜片之间真空密封液晶层制成的,每一片镜片上均电镀2-3层ITO导电层,控制两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在3-5um左右,并进行密封加固处理。控制开关4在镜框1上方,打开控制开关4,眼镜在夜间驾驶中发挥作用,断开控制开关4时,眼镜可当作普通眼镜使用。工作电路板6、7是由视景监测探头驱动电路11、图像处理单元12、主控制模块13、液晶驱动电路14组成,集成在印刷电路板上面,分别安装在眼镜两镜腿内壁中。
如图2所示,光线照射入人眼的线路图如下:根据光直线传播的原理,在人眼睛与光源相接触时,因为镜片的厚度较低,可以考虑光在玻璃镜面上的折射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光源与人的两眼睛的夹角,设分别为α和θ,视景监测探头与光源之间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β可通过传感器探测到。通过这三个角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光源分别在两个镜片上的坐标位置。
如图3所示,为了计算出三个角α、β和θ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如图3的几何模型:图中的相关参数设置为:1为眼瞳到镜片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眼睛与光源之间的直线距离,这是一个未知参数,H为镜片中心(也就是眼瞳和镜片的直线交点)到视景监测探头之间的距离,0、0’分别为第一、第二液晶镜片的中心点,h是直射在第一液晶镜片上光源与0点的垂直距离,同理,h’为第二液晶镜片上光源与0’点的垂直距离;从图3可以看出参数之间的关系,有
h=1^tanα   (1)
H一1^tanα=L^tanα+L^tanβ   (2)
式(2)整理得:
tan α = H - L tan β L + 1 - - - ( 3 )
同理可得:
H+(L-1)tanβ=L^tanθ+1^tanθ   (4)
整理得:
tan θ = H + ( L - 1 ) tan β L + 1 - - - ( 5 )
图4是光源在镜片上的几何位置图,从图中可以计算出光源在镜片上的几何坐标;由图可计算出镜片上像素改变区域的坐标分别为:
x1=1^cotα,y1=1^tanα   (6);
x2=1^cotθ,y2=1^tanθ   (7)。
图5是眼镜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图:夜间行驶时,打开控制开关4,致视景监测探头5和第一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6、第二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7在工作状态中,当强光照射到眼镜上时,视景监测探头5中的半导体感光阵列产生电信号,光学取景部探测到光源的方位和光强,并将这些信号分别送入第一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6、和第二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7中,图像处理单元12处理光强超过眼镜承受的光信号,并进行灰度处理,根据光学取景部送到的光源方位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主控制模块13计算出液晶镜片上像素需要改变的坐标位置,液晶控制电路14根据主控制模块13送入的经过灰度、二值化处理的信号控制液晶镜片上像素的改变。
图6是第一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6、第二液晶镜片工作电路板7的工作流程图:眼镜在夜间使用时,首先打开控制开关4,由主控制模块13(FPGA)启动视景监测探头5驱动电路11,进行光线检查。当对面有汽车驶来时,视景监测探头5检测到强光光源并获得原始图像数据,经图像处理单元12将图像进行灰度、二值化等处理后得到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将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主控制模块13(FPGA),利用Veri logHDL语言编写控制程序,计算出两夹角α和θ,从而确定液晶镜片上像素改变的区域二维坐标和改变的尺寸。再由主控制模块向液晶驱动电路14发送控制指令,达到液晶镜片上相应区域像素变化的效果。当强光消失时,视景监测探头5检测不到强光信号,此时FPGA主控制单元13切断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镜片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镜片上的液晶像素能够智能减弱透光强度,保持眼镜透过液晶镜片清晰地观察前方情况。
液晶镜片像素改变区域的尺寸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视景监测探头能够监测到直射入眼睛的刺眼强光光源相对眼睛瞳孔的方位和光照强度,获得信号用于智能控制液晶眼镜片液晶像素的透光度。
视景监测探头所接收到的光线信号经过灰度、二值化处理后,形成驱动电流,进而实现液晶镜片上的像素的透光度。
液晶镜片能够阻挡和减弱直射入眼睛的刺眼强光,使光在眼睛的能够观察周围范围内的场景。
视景监测头的输出驱动电路工作电路板主要由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图像处理单元、主控制模块、液晶驱动电路组成,集成在印刷电路板上面。
本实施例通过局部像素改变实现了减弱强光源透过镜片射入眼睛的灯光的强度,而且保持镜片的可见光范围内处于透明状态。保障司机夜间驾驶安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司机的正常视力,方便安全,而且镜片上的像素改变可实现智能控制,简单实用,可广泛使用于夜间安全驾驶中。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件:
-镜框,其内部设有电子线路;
-液晶镜片,嵌入在镜框内;所述液晶镜片包括镜片体以及封入镜片体内部的液晶层,所述镜片体上电镀有ITO导电层;所述液晶层根据ITO导电层输入的电流进行像素变化,形成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
-视景监测探头,所述视景监测探头设置于镜框的正前方中心处,并与工作电路板相连接;
-工作电路板,设置于镜框上;所述工作电路板为封装的集成印刷电路板,包括集成的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图像处理单元、主控制模块、液晶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视景监测头驱动电路和图像处理单元分别与视景监测探头相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液晶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液晶驱动电路通过ITO导电层向液晶层发送像素变化驱动电流;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镜框上,并分别与工作电路板和视景监测探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视景监测探头包括光学取景部和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光学取景部和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分别与工作电路板的图像处理单元相连接;
所述光学取景部采用针孔摄像或者透镜式摄像;所述半导体感光阵列芯片采用CCD芯片或者半导体感光电阻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厚度为1-5um;所述ITO导电层厚度为5-10um;所述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的尺寸大小与输入的电流强度成正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或外接电源插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镜框上,并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视景监测探头和工作电路板处于工作状态中;
步骤2,当强光照射到智能控光液晶眼镜上时,视景监测探头的半导体感光阵列产生电信号,光学取景部探测到光源的方位信号和光强信号,并将电信号、方位信号以及光强信号分别送入工作电路板的图像处理单元中;
步骤3,图像处理单元处理超过眼镜承受光强的光信号,进行灰度处理;同时,对光学取景部探测到的光源方位信号和光强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并将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发送至主控制模块;
步骤4,主控制模块根据图像处理单元发送来的光源坐标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计算得出液晶镜片上需要改变的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并将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和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送入液晶控制电路,并在液晶控制电路中形成控制电流,通过ITO导电层驱动液晶层进行像素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
步骤A,设光源与人两眼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θ,视景监测探头与光源之间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β可通过传感器探测到;
步骤B,设相关参数设置为:l为眼瞳到镜片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眼睛与光源之间的直线距离,H为眼瞳和镜片的直线交点到视景监测探头之间的距离,h是眼睛看到光源在镜片上的位置处置距离,计算夹角α和θ:
h=1^tanα   (1)
H-1^tanα=L^tanα+L^tanβ   (2)
式(2)整理得到:
tan α = H - L tan β L + 1 - - - ( 3 )
同理可得:
H+(L-1)tanβ=L^tanθ+1^tanθ   (4)
式(4)整理得:
tan θ = H + ( L - 1 ) tan β L + 1 - - - ( 5 )
步骤C,根据夹角α和θ,可得两片液晶镜片上强光下像素变化区域坐标位置(x1,y1)和(x2,y2)分别为:
x1=1^cotα,y1=1^tanα   (6):
x2=1^cotθ,y2=1^tanθ   (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景监测探头和工作电路板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光液晶眼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当强光消失时,视景监测探头检测不到强光信号,此时,主控制单元接收不到光源坐标信息、光照强度信息以及经过灰度处理的光信号,判断为无强光环境,并切断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镜片恢复到正常状态。
CN201410165677.0A 2014-04-23 2014-04-23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941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5677.0A CN103941421A (zh) 2014-04-23 2014-04-23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5677.0A CN103941421A (zh) 2014-04-23 2014-04-23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421A true CN103941421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8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5677.0A Pending CN103941421A (zh) 2014-04-23 2014-04-23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142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622A (zh) * 2015-02-15 2015-05-06 张晓亮 一种防眩目眼镜及方法
CN105607284A (zh) * 2016-02-25 2016-05-25 侯绪华 一种液晶眼镜
WO2017120765A1 (zh) * 2016-01-12 2017-07-20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增强vr眼镜散热的结构及vr眼镜
CN107015379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张欢 一种防强光护目镜
CN109073941A (zh) * 2016-05-03 2018-12-21 依视路国际公司 集成有乱序阵列、透明有源矩阵的眼科镜片
CN112198675A (zh) * 2020-10-21 2021-01-08 福建利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点对点防眩光液晶眼镜及其防眩方法
CN112955810A (zh) * 2018-09-13 2021-06-11 唯酷有限公司 可调光眼镜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8362A (en) * 1982-10-04 1984-04-26 Zeiss Jena Veb Carl Antiglare glasses
GB2152661A (en) * 1984-01-02 1985-08-07 Zeiss Jena Veb Carl Light receiving unit for antiglare glasses
US4848890A (en) * 1987-08-27 1989-07-18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Visor with point sun blocking
US5276539A (en) * 1990-12-14 1994-01-04 Humphrey Engineer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erceived brightness using a time varying shutter
CN2187314Y (zh) * 1993-06-12 1995-01-11 陈祖栎 电子变色眼镜
CN1164662A (zh) * 1997-05-26 1997-11-12 杨新燕 眩光动态局域减光防护方法
CN2374867Y (zh) * 1999-05-27 2000-04-19 李智超 一种新型光控电致变色眼镜
CN201222131Y (zh) * 2008-04-08 2009-04-15 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会车眼镜
CN101592790A (zh) * 2008-05-30 2009-12-02 北京市加华博来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太阳镜分区明暗自动变色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3012272U (zh) * 2012-11-23 2013-06-19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眼镜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8362A (en) * 1982-10-04 1984-04-26 Zeiss Jena Veb Carl Antiglare glasses
GB2152661A (en) * 1984-01-02 1985-08-07 Zeiss Jena Veb Carl Light receiving unit for antiglare glasses
US4848890A (en) * 1987-08-27 1989-07-18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Visor with point sun blocking
US5276539A (en) * 1990-12-14 1994-01-04 Humphrey Engineer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erceived brightness using a time varying shutter
CN2187314Y (zh) * 1993-06-12 1995-01-11 陈祖栎 电子变色眼镜
CN1164662A (zh) * 1997-05-26 1997-11-12 杨新燕 眩光动态局域减光防护方法
CN2374867Y (zh) * 1999-05-27 2000-04-19 李智超 一种新型光控电致变色眼镜
CN201222131Y (zh) * 2008-04-08 2009-04-15 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会车眼镜
CN101592790A (zh) * 2008-05-30 2009-12-02 北京市加华博来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太阳镜分区明暗自动变色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3012272U (zh) * 2012-11-23 2013-06-19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眼镜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622A (zh) * 2015-02-15 2015-05-06 张晓亮 一种防眩目眼镜及方法
CN104597622B (zh) * 2015-02-15 2017-01-11 张晓亮 一种防眩目眼镜及方法
WO2017120765A1 (zh) * 2016-01-12 2017-07-20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增强vr眼镜散热的结构及vr眼镜
CN107015379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张欢 一种防强光护目镜
CN105607284A (zh) * 2016-02-25 2016-05-25 侯绪华 一种液晶眼镜
CN109073941A (zh) * 2016-05-03 2018-12-21 依视路国际公司 集成有乱序阵列、透明有源矩阵的眼科镜片
CN109073941B (zh) * 2016-05-03 2021-09-03 依视路国际公司 集成有乱序阵列、透明有源矩阵的眼科镜片
CN112955810A (zh) * 2018-09-13 2021-06-11 唯酷有限公司 可调光眼镜
CN112955810B (zh) * 2018-09-13 2023-11-07 唯酷美国有限公司 可调光眼镜
CN112198675A (zh) * 2020-10-21 2021-01-08 福建利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点对点防眩光液晶眼镜及其防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1421A (zh) 智能控光液晶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58083B (zh) 车辆前照灯控制装置
CN104597622B (zh) 一种防眩目眼镜及方法
US20060158715A1 (en) Variable transmissivity window system
US20190318182A1 (en) Driver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or thereof
CN102700385B (zh) 一种汽车会车防强光装置及防强光方法
CN103273826A (zh) 一种车辆前风挡玻璃自动防炫目系统
CN103723004A (zh) 一种基于液晶玻璃的防眩目驾驶辅助系统及其防眩目方法
CN205388828U (zh) 机动车远光灯违章检测及抓拍系统
CN202713506U (zh) 一种防眩光车载夜视系统
CN106263217A (zh)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可穿戴装置
CN206136092U (zh) 一种夜间防眩光车载摄像头
CN202944179U (zh) 一种基于液晶玻璃的防眩目驾驶辅助系统
CN105799593B (zh) 车辆辅助行驶装置
CN205010094U (zh) 一种车辆hud系统
CN107226026A (zh) 基于dsp的近红外ccd夜视辅助照明系统
CN108001339A (zh) 安全行车方法和装置、行车记录仪
WO2019109745A1 (zh) 一种防眩光设备
CN106004365B (zh) 一种自动防眩目装置
CN206465845U (zh) 一种汽车夜视仪
TW201522125A (zh) 行車安全眼鏡及採用該行車安全眼鏡之行車安全系統
CN207291616U (zh) 一种防眩光装置
CN207931438U (zh) 一种防眩光设备
CN206856460U (zh) 一种可以主动降低区域光强度的车用多功能遮阳板
CN108508632A (zh)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