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9639A -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9639A
CN103939639A CN201310676925.3A CN201310676925A CN103939639A CN 103939639 A CN103939639 A CN 103939639A CN 201310676925 A CN201310676925 A CN 201310676925A CN 103939639 A CN103939639 A CN 103939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port
piston
described piston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69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9639B (zh
Inventor
M·K·哈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erson Vulcan Hold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Tyco Valves and Controls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Valves and Controls LP filed Critical Tyco Valves and Controls LP
Publication of CN10393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9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9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0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 G05D16/0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 G05D16/064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 G05D16/06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using a spring-loaded membrane with a spring-loaded slideable obtu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496Self-proportioning or correlating systems
    • Y10T137/2559Self-controlled branched flow systems
    • Y10T137/265Plural outflows
    • Y10T137/2663Pressure respons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重叠压力恢复功能的可调节能器阀,其允许单个阀用于高压和低压气体的使用应用。所述阀将很好地节能,并当低压使用应用需要时降低系统压力。所述阀还在高压气体使用应用需要时提供最大压力恢复能力。所述阀密封所述压力恢复出口与所述节能器的连接,密封在布置于阀体中的推杆柱的周围。所述推杆柱具有被浮动装置密封的内流路,所述浮动装置可以由薄膜压力生成密封并可以在移走薄膜压力时打开。在示例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浮动装置可以是球或圆盘板。

Description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本申请是名称为“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11月9日、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0/056018、国家申请号为201080047385.7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是于2010年4月5日提交的第61/320,817号待决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非临时申请,并也是于2009年11月10日提交的第61/259,726号待决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非临时申请,这两个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一般涉及节能器(economizer)阀的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增大系统压力而打开并且不具有重叠压力恢复功能和节能器功能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相关领域的讨论
节能器阀用在低温液体和气体供应系统的压力调节的工业应用。压力恢复节能器(PBE)阀将压力恢复功能和节能器功能组合入一个装置。现有的低温液体圆筒和大体积罐的PBE阀基于三种设计类型。这三种类型包括:(1)重叠压力恢复功能的活性节能器,(2)惰性孔口节能器功能,以及(3)流经压力恢复切断活塞的活性节能器。现有的具有重叠压力恢复功能的活性节能器的PBE阀不期望地降低系统的压力恢复能力,直到圆筒的压力已经下降到标准工作压力之下。现有的惰性节能器功能具有固定孔口节能器,使得节能器功能总是打开,不期望地限制压力恢复功能的能力,或者节能器孔口太小而不能在合理时期内给予充足的压降。现有的具有流经活塞的活性节能器功能的PBE阀制造昂贵,并还具有可以引起圆筒的压力逸出的压力恢复功能与节能器功能之间泄露的潜在问题。
因此,为低温液体圆筒提供一种有成本效益的节能器阀是有利的,该节能器阀具有基于增大系统压力而打开且不具有重叠压力恢复功能和节能器功能的活性节能器。
发明概述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重叠压力恢复功能并且不限于小孔的可调节能器阀,因此允许相同的阀用于高压和低压气体的使用应用。该阀将很好地节能,并在低压气体使用应用需要时降低系统压力。在高压气体使用应用需要时也将提供最大压力恢复能力。
公开的阀密封压力恢复出口与节能器连接装置,密封在布置于阀体中的推杆柱的周围。推杆柱具有被浮动装置密封的内流路,浮动装置可以由薄膜压力生成密封并可以在移走薄膜压力时打开。在示例性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浮动装置可以是球或圆盘板。
公开的阀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本体。可包括活塞推杆和活塞,并且活塞推杆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的第一孔内。活塞推杆的第一端可被活塞接纳,并且活塞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的第二孔内。活塞推杆的第二端具有推杆凹部,推杆凹部包括允许推杆凹部与竖直导向的孔之间介质相通的侧孔。活塞还可包括位于本体中的安置区的对面的圆盘构件。阀可还包括可选择性地与推杆凹口接合的密封构件。阀可具有连接到本体的阀帽。阀帽可具有底面呈向密封构件的上表面的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包括本体、活塞推杆和活塞,本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活塞推杆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的第一孔内。活塞推杆的第一端可被活塞接纳,活塞推杆的第二端可具有推杆凹部,推杆凹部包括允许推杆凹部与竖直导向的孔之间介质相通的侧孔。活塞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的第二孔内。活塞可还包括位于本体中的安置区的对面的圆盘构件。阀可还包括阀帽组件和密封构件,阀帽组件包括弹簧偏置的薄膜,密封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可选择性地与推杆凹部接合,第二表面可选择性地与薄膜接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本体,活塞推杆以及活塞。活塞推杆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的第一孔内。活塞推杆的第一端可被活塞接纳。活塞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的第二孔内。活塞推杆的第二端可具有接合密封构件的推杆凹部。活塞推杆凹部可还包括允许推杆凹部与竖直导向的孔之间介质相通的侧孔。活塞可还包括位于本体中的安置区的对面的圆盘构件。阀可还包括连接到本体的阀帽,阀帽具有薄膜,使得薄膜的底面呈向密封构件的上表面。薄膜可被第一弹簧向密封构件偏置,活塞推杆和板可被第二弹簧向薄膜偏置。阀可具有能够在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选择性流动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
附图简述
附图示出迄今为本发明的原理的实践应用所设计的公开的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示例性低温供应系统中公开的阀的示意图;
图2是公开的阀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压力恢复操作构造的图2的阀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节能器的操作构造的旋转90°的图2的阀的剖视图;
图5是图2至图4的密封构件与活塞推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剖视图;
图6是公开的阀的替换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压力恢复操作构造的图6的阀的剖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节能器操作构造的旋转90°的图6的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描述旨在关联附图研究,附图被认为是整个说明书的部分。在描述中,相对术语,例如“下”、“上”、“水平”、“竖直”、“以上”、“以下”、“上”、“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解释为指的是然后描述或讨论下的附图所示的导向。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描述方便,且不应要求设备按具体导向构建和操作。
参照图1,公开的阀1,200可以是用来存储和分配例如氧气、氮气、氩或二氧化碳的工艺气的低温液体圆筒系统的部分。这种系统可以包括包含一定量液化气体110的圆筒100,以及许多构造为在使用者需要时保存并分配气体的管道系统部件。管道系统部件可包括用于填充并排泄圆筒的液体填充/排出阀120、用于监控在液体110之上的气体层140的压力的压力计130、减压阀150和/或爆破盘160、用于从圆筒100的顶部排放气体140的通风阀170以及真空爆破盘180。用户可操作排气阀190来分配气体。如公知的,公开的阀1可经由适当的管道而连接到液化气体110、气体层140和连接到阀190的排气管。这样,阀1,200可以既执行之前描述的压力恢复功能又执行节能器功能。
现在参照图2至图4,公开的阀1的实施方案包括本体2、阀帽4、布置在本体2中的活塞推杆组件6、以及布置在阀帽4中的薄膜40。本体2还包括连接到圆筒100的液体110部分的第一端口10(见图3和图4)、连接到液体之上的气体层140的第二端口12(见图2)以及连接到排气阀190的第三端口13。本体2和阀帽4经由螺栓连接互相连接。
活塞推杆组件6包括滑动地布置在本体2中的竖直导向的孔16内的活塞推杆14。活塞推杆14的第一端18接纳在活塞22的凹部20中,同时第二端24包括接合密封构件28的推杆凹部26,密封构件28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是具有突出部27的板构件,突出部27至少部分被接纳在推杆凹部26中,以使两者之间可选择性地形成密封。将理解,密封构件28可采用包括平板或弯板、球构件、圆筒构件等多种形式中的任一形式。
推杆凹部26可还包括侧孔30,以在推杆凹部26与竖直导向的孔16之间提供介质相通。活塞推杆14可经由O型圈17而与孔16密封。
活塞22和活塞推杆14经由弹簧32向本体2的安置区31向上偏置,弹簧32布置在自身螺接到本体2的底部的本体塞36中形成的弹簧孔34中。环形圆盘33设定到活塞22中,并经由弹簧32的力偏置成与本体2的安置区31接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圆盘33磨光到活塞22中。因此,在示出的构造中圆盘33接触安置区31,以使第一端口10与竖直导向的孔16和第二端口12密封。本体塞36经由密封环38与本体2密封。
薄膜40夹在本体2与阀帽4的相对表面之间。在该排布中,薄膜40的平底面52呈向由活塞推杆14按之前描述的方式保持的密封构件28的相对表面4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密封构件28是平板,平底面52接合板的平顶面。在密封构件28为球构件的实施方案中,薄膜40的平底面52可接合球构件的顶圆面。
薄膜板42和薄膜40经由弹簧54向下偏置,弹簧54的压缩经由螺接安装到阀帽4顶部的张力螺钉(未示)可调。张力螺钉接合弹簧,以控制阀的设定点(即,阀将从压力恢复功能切换到节能器功能的压力)。弹簧54的相对端压迫薄膜板42的上表面,使薄膜板42向活塞推杆14和密封构件28偏置。
如注明的,公开的阀1构造为既执行压力恢复功能又执行节能器功能。图3和图4示出当执行这些功能中的每一个时,阀的内部构造。
因此,图3示出阀1呈“压力恢复”构造。如可以看到的,弹簧54对薄膜板42和薄膜40的力造成板和薄膜向下压密封构件28和活塞推杆14。因此,压力依次向下压活塞22,并使圆盘33从安置区31脱离。在该构造中,第一端口10和第二端口12经由本体2中竖直导向的孔16介质相通。因此,在罐的液体110与气体层140(图1)之间提供路径。随着液体流经系统管道到罐顶,气体蒸发、膨胀并在罐的顶部恢复压力。这使系统可以在罐的液体之上维持期望的气体压力(有时指的是“压力恢复切断压力”)。
这个压力恢复切断压力可稍大于出口气体压力。例如,如果期望通过排气阀190提供约100psi的工艺气,则阀1可通过调整张力螺钉(未示)压缩弹簧54来设定,使得压力恢复特征允许气体层140升高到约105psi的压力恢复切断压力。将理解,这些压力值仅仅是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并且公开的阀可与许多气体操作和压力恢复切断压力值一起使用。
当第一端口10和竖直导向的孔16中的压力接近105psi的压力恢复切断压力时,则弹簧54的力被经由孔13A作用在薄膜40的下侧上的流体力抵消。因为薄膜40的下侧上的压力接近105psi(再次,该值仅仅是示例性的),活塞推杆14与活塞22一起升高,直到圆盘33接合本体的安置区31,切断第一端口10与第二端口12之间的流动。
如果气体层140中的压力下降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下(例如,由于实质上气体排出),则弹簧54的力向下压活塞22和圆盘33,使圆盘33脱离安置区31,并使第一端口10与第二端口12之间可以流动,由此升高液体110之上的气体层140的压力。这个过程重复,以维持液体之上的期望压力。
在空闲时期,少量或没有气体经由排气阀190排出,则可有系统压力升高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上的趋势。这个系统压力的升高例如可以由蒸发少量液化气体的周围环境传热造成。当在这种“过压”状态从系统排出气体时,阀1构造为使得气体起初是从圆筒100的顶部处的气体层140获得,以使系统压力迅速返回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或压力恢复切断压力附近。一旦适当降低系统压力,则阀1的节能器功能关闭,此后通过从圆筒100的液体110牵拉而产生气体。
图4示出在系统压力处于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上时,用于从气体层140抽吸气体的阀1的构造。初始薄膜40在向下偏转的状态,其中薄膜40之下的气体压力足以压缩弹簧54,并使密封构件28可以“漂”在活塞推杆凹部26之上。随着从第三端口13抽吸气体,气体从第二端口12(再次,从圆筒中的气体层140获得)通过活塞推杆14的侧孔30并通过第三中间端口13A流动。这样进行直到气体层140的压力开始由于直接从气体层140排出气体而下降。随着气体层的压力下降,弹簧54开始向下移动,压薄膜40抵靠密封构件28。这样依次迫使活塞推杆14和活塞22向下。迫使密封构件28向下造成密封构件28倚着活塞推杆凹部26密封,防止第二端口12与第三端口13之间进一步流动。这样,停止直接从气体层抽吸气体。将理解,密封构件28包括突出部27,则突出部自身可密封活塞推杆凹部。
描述的活塞推杆14和活塞22的向下运动还造成圆盘33从安置区31脱离,恢复从第一端口10(其连接到液体110)流向第二端口12(其连接到气体层140)。这样,在密封构件28接合薄膜时,在压力恢复操作期间,节能器的流路关闭。节能器仅当圆盘33已得到安置且薄膜40继续上升压力升高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上时流动。这样消除压力恢复功能与节能器功能重叠,并提供节能器受控的打开压力(可调活性节能器)。
节能器流动初始设定点(与压力恢复切断压力相同)可调,并且不重叠压力恢复功能,重叠可以降低系统的压力恢复能力。公开的阀非常适合高压和低压气体使用的应用。
图5是之前描述的密封构件28的示例性密封板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如可以看到的,密封板包括布置在板的一侧的中心的突出部27。因此,当板接合活塞推杆时,突出部27可被接纳在活塞推杆14的推杆凹部26中。
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突出部27采用锥形,并构造为使得突出部27的角度表面29接合活塞推杆14的上边缘15的拐角。尽管示出锥形表面,但是突出部27可以改为包括球形表面。这个构造(锥形或球形突出部27)导致密封板28与活塞推杆14之间线接触接合,这样增强该排布的密封能力。
现在参照图6至图8,将描述公开的包括替换密封构件128的节能器阀100的实施方案。如可以看到的,阀100基本上类似关于图1至图5描述的阀1,将描述某些差异。因此,阀200包括本体202、阀帽204、布置在本体202中的活塞推杆组件206以及布置在阀帽204中的薄膜组件208。本体202还包括连接到圆筒100的液体110部分的第一端口210、连接到液体之上的气体层140的第二端口212以及连接到排气阀190(图1)的第三端口213(见图8)。本体202和阀帽204经由螺接互相连接。
活塞推杆组件206包括可滑动地布置在本体202中的竖直导向的孔216中的活塞推杆214。活塞推杆214的第一端218被接纳在活塞222的凹部220中,同时第二端224包括保持密封构件228的推杆凹部226,密封构件228在所示实施方案中为球构件。推杆凹部226还包括提供推杆凹部226与竖直导向的孔216之间介质相通的侧孔230。活塞推杆214经由O型圈217与孔216密封。
活塞222和活塞推杆214经由弹簧232向本体22的安置区231向上偏置,弹簧232布置在自身螺接到本体202的底部的本体塞236的弹簧孔234中。环形圆盘233设定到活塞222中,并经由弹簧232的力偏置成与本体202的安置区31接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圆盘233磨光到活塞222中。因此在示出的构造中,圆盘233接触安置区231,以使第一端口210与竖直导向的孔216和第二端口212密封。本体塞236经由密封环238与本体202密封。
薄膜组件208包括薄膜240、薄膜板242、薄膜柱244和薄膜限位器246。薄膜柱244经由螺接的螺母248连接到薄膜板242。薄膜柱和薄膜240夹在弹簧垫圈250与薄膜限位器246之间,这样依次夹在本体202与阀帽204的相对表面之间。在该排布中,薄膜柱244的平底面252呈向被活塞推杆214按之前描述的方式保持的密封构件228的表面。
薄膜组件208经由弹簧254向下偏置,弹簧254的压缩经由螺接安装到阀帽204顶部的张力螺钉256可调。张力螺钉256经由板258接合弹簧254的一端,以控制阀200的设定点(即,阀将从压力恢复功能切换到节能器功能的压力)。弹簧254的相对端压迫薄膜板242的上表面,使薄膜板242向活塞推杆214和密封构件228偏置。
如注明的,阀200构造为既执行压力恢复功能又执行节能器功能。图7和图8示出当执行这些功能中的每一个时阀的内部构造。因此,图7示出阀200呈“压力恢复”构造,同时图8示出阀200呈“节能器”构造。
如可以在图7看到的,弹簧254对薄膜组件208的力向下压密封构件228和活塞推杆214。这样依次向下压活塞222,并使圆盘233从安置区231脱离。在该构造中,第一端口210和第二端口212经由本体2中竖直导向的孔216介质相通。因此,在罐的液体110与气体层140(图1)之间提供路径。随着液体流经管道到罐顶,气体蒸发、膨胀并恢复压力。这样使系统可以在液体之上维持期望的气体压力(有时,指的是“压力恢复切断压力”)。因为之前关于图2至图4的阀1描述的,这个压力恢复切断压力可稍大于出口气体压力。
因此,当第一端口210和竖直导向的孔216的压力接近压力恢复切断压力时,弹簧254的力被经由孔213A作用在薄膜240下侧上的流体力抵消。随着薄膜240的下侧上的压力靠近切断压力,活塞推杆214与活塞222一起上升,直到圆盘233接合本体的安置区231,切断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12之间的流动。
如果气体层140的压力下降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下(例如,由于实质上气体排出),则弹簧254的力向下压活塞222和圆盘233,使圆盘233脱离安置区231,并使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12之间可以流动,由此升高液体110之上的气体层140的压力。这个过程重复,以维持液体之上的期望压力。
如之前注明的,在空闲时期,少量或没有气体经由排气阀190排出,则系统压力有升高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上的趋势。这个系统压力的升高例如可以由蒸发少量液化气体的周围环境的传热造成。当在这种“过压”状态从系统排出气体时,阀200构造为使得气体起初是从圆筒100的顶部的气体层140获得,以使系统压力迅速返回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或压力恢复切断压力附近。一旦适当降低系统压力,则阀200的节能器功能关闭,此后通过从圆筒100的液体110牵拉而产生气体。
图8示出在系统压力处于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上时,用于从气体层140抽吸气体的阀200的构造。最初,薄膜组件208处于偏转状态,其中薄膜240之下的气体压力足以压缩弹簧254,并使密封构件228可以“漂”在活塞推杆凹部226之上。因此,随着从第三端口213抽吸气体,气体从第二端口212(再次,从圆筒中的气体层140活动)通过第二中间端口212A,通过活塞推杆214的侧孔230并通过第三中间端口213A流动。这样进行直到气体层140的压力开始(由于直接从气体层排出气体)下降。随着气体层的压力下降,弹簧254开始再次向下移动,碰撞密封构件228并向下压活塞推杆214和活塞222。这个运动造成密封构件228密封活塞推杆凹部226,这样防止第二端口212与第三端口213之间进一步流动(即,停止直接从气体层抽吸气体)。还造成圆盘233与安置区231脱离,恢复从第一端口210(其连接到液体110)向第二端口212(其连接到气体层140)的流动。
因此,在活塞推杆柱214的密封构件228接合薄膜组件28的薄膜柱244时,在压力恢复操作期间,节能器的流路关闭。节能器流动仅当圆盘233已得到安置且薄膜240继续上升压力增大到压力恢复切断压力之上时发生。这样消除压力恢复功能与节能器功能重叠,并提供节能器受控的打开压力(可调活性节能器)。
节能器流动初始设定点(与压力恢复切断压力相同)可调,并且不重叠压力恢复功能,重叠可以降低系统的压力恢复能力。公开的阀200非常适合高压和低压气体使用的应用。
公开的阀1,200的一个附加优点是,在圆筒填充操作期间,可以防止液体通过节能器端口逆流。在填充过程期间,通过节能器逆流的液体将冲到罐的顶部的气体,并引起罐中压力增大,对液体顺利流入罐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密封构件28,228将检查从第三端口13,213到第二端口12,212的逆流,所以阀将不允许液体通过节能器逆流。
考虑应用的温度和压力等级,以及工作流体,公开的单个部件可由许多适合预期应用的材料中的任一种制造。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体和阀帽可由青铜制造。弹簧可由钢或不锈钢制造。内部部件可由不锈钢、青铜和/或黄铜制造。密封部件,例如O型圈、密封构件(圆盘、球等)、密封环和圆盘以及薄膜,可由多种金属、塑料或适合具体应用中使用的温度和介质的弹性体材料中的任一种制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圆盘由聚四氟乙烯(特氟龙)制造。
虽然已经参照某些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如可以对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许多更改、改变和变化,而不背离随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不期望本发明限于描述的实施方案,而是其具有随附权利要求的语言及其等效形式限定的完整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和气体供应系统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所述系统包括保持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圆筒、以及用于从所述圆筒分配气体的排气阀,所述压力恢复节能阀包括:
本体,其限定出与所述圆筒中的液化气体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圆筒中的气体连通的第二端口和与所述排气阀连通的第三端口;
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流动被允许而所述第三端口被基本上隔离,在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二位置中,在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任意端口之间的流动被基本上阻止,在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三位置中,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被允许而所述第一端口被基本隔离;
第一偏置元件,该第一偏置元件将所述活塞组件朝所述第一位置偏置;和
第二偏置元件,该第二偏置元件将所述活塞组件朝所述第二位置偏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所述活塞布置在所述本体内,并布置成选择性地阻止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通,所述活塞能够在密封位置和非密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密封位置中,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通被阻止,而在所述非密封位置中,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通被允许;
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位于所述本体中;
活塞推杆,该活塞推杆布置在所述本体内,并限定出侧孔,所述活塞推杆限定出邻近所述活塞的第一端和邻近所述密封构件的第二端,所述活塞推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一位置中,所述活塞处于密封位置并且所述活塞推杆延伸,而在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二位置中,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非密封位置并且所述活塞推杆缩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当所述活塞组件位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一位置中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非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推杆位于回缩的位置中,并且所述密封构件密封至所述活塞推杆以便阻止通过所述活塞推杆的侧孔的流动;
其中,当所述活塞组件位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二位置中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推杆位于延伸的位置中,并且所述密封构件被密封至所述活塞推杆以便阻止通过所述活塞推杆的侧孔的流动;并且
其中,当所述活塞组件位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第三位置中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推杆位于延伸的位置中,并且所述密封构件没有被密封至所述活塞推杆,以便允许通过所述活塞推杆的侧孔在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
4.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和气体供应系统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所述系统包括保持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圆筒、以及用于从所述圆筒分配气体的排气阀,所述压力恢复节能阀包括:
本体,其限定出与所述圆筒中的液化气体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圆筒中的气体连通的第二端口和与所述排气阀连通的第三端口,所述本体还限定出将所述第一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的孔、以及围绕所述孔限定的安置区;
活塞,所述活塞布置在所述本体内,并布置成选择性地阻止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连通,所述活塞能够在密封位置和非密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对所述安置区密封,使得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连通被阻止,在所述非密封位置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连通被允许;和
活塞推杆,该活塞推杆布置在所述孔内,并限定出侧孔,所述活塞推杆限定出邻近所述活塞的第一端和邻近密封构件的第二端,所述活塞推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一位置中,所述活塞处于密封位置,而在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二位置中,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非密封位置,
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端口被基本上隔离时,所述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被布置在压力恢复构造中,并且
当经过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被阻止时,所述压力恢复节能阀被布置在密封构造中,并且
当所述第一端口被基本上隔离时,所述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被布置在节能器构造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还包括将所述密封构件朝向下偏转的位置偏置所述密封构件的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弹簧提供能够调节的作用力。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活塞包括对所述安置区密封的圆盘。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还包括朝所述密封位置偏置所述活塞的活塞弹簧。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活塞推杆限定邻近所述第二端的推杆凹部,所述侧孔与所述推杆凹部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密封构件被布置成接合所述推杆凹部并对所述推杆凹部密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板,所述板具有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推杆凹部中的突出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锥形或球形表面,该表面被构造为接合在所述活塞的所述推杆凹部周围的所述活塞推杆的上边缘的棱。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还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位于阀帽和所述本体之间,并能够在向下偏转位置、非偏转位置和向上偏转位置之间运动;定位为使所述薄膜向所述密封构件偏置的第一弹簧;和定位为使所述活塞推杆和所述密封构件向所述薄膜偏置的第二弹簧。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还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位于阀帽和所述本体之间,并能够在向下偏转位置、非偏转位置和向上偏转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其中,所述薄膜响应于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压力而运动。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还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位于阀帽和所述本体之间,并能够在向下偏转位置、非偏转位置和向上偏转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其中,所述薄膜响应于所述第一端口中的压力而运动。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在所述压力恢复构造中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非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推杆位于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二位置中,并且所述密封构件被密封至所述活塞推杆以便阻止通过所述活塞推杆的侧孔的流动。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在所述密封构造中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推杆位于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一位置中,并且所述密封构件被密封至所述活塞推杆以便阻止通过所述活塞推杆的侧孔的流动。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其中,在所述节能器构造中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活塞推杆位于所述活塞推杆的第一位置,并且所述密封构件没有被密封至所述活塞推杆,以便允许通过所述活塞推杆的侧孔在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流动。
CN201310676925.3A 2009-11-10 2010-11-09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Active CN103939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972609P 2009-11-10 2009-11-10
US61/259,726 2009-11-10
US32081710P 2010-04-05 2010-04-05
US61/320,817 2010-04-0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3857A Division CN102575781A (zh) 2009-11-10 2010-11-09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9639A true CN103939639A (zh) 2014-07-23
CN103939639B CN103939639B (zh) 2016-07-06

Family

ID=4397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3857A Pending CN102575781A (zh) 2009-11-10 2010-11-09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CN201310676925.3A Active CN103939639B (zh) 2009-11-10 2010-11-09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3857A Pending CN102575781A (zh) 2009-11-10 2010-11-09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17043B2 (zh)
CN (2) CN102575781A (zh)
WO (1) WO20110599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6803A (zh) * 2012-12-20 2013-04-03 浙江元曜阀业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阀滑杆
US9702505B2 (en) * 2013-03-15 2017-07-11 Worthington Cylinders Corp. Cryogenic fluid cylinder
CN103335143A (zh) * 2013-07-16 2013-10-02 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选择输出的减压阀
EP3688351B1 (en) * 2017-09-27 2023-03-15 Engineered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Combination regulator valve
US11187334B2 (en) * 2019-06-13 2021-11-30 Tyco Fire Products Lp Manual reset actuator for diaphragm control valv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95809A (en) * 1925-10-07 1926-08-10 Arthur M Nichols Pressure regulator
US3926208A (en) * 1974-06-20 1975-12-16 Parker Hannifin Corp Pressure regulator
GB2071277A (en) * 1980-03-04 1981-09-16 Crosweller & Co Ltd W Water pressure regulator
GB2099112A (en) * 1981-04-15 1982-12-01 Dereve Flow Controls Ltd Fluid pressure governor
EP0447695A1 (en) * 1990-03-08 1991-09-25 METAL WORK S.p.A. Pressure control valve
EP0726511A2 (de) * 1995-02-10 1996-08-14 Festo KG Druckregelventil
CN2243012Y (zh) * 1995-06-13 1996-12-18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京) 高压大流量氦气减压阀
DE19704826A1 (de) * 1997-02-08 1998-08-13 Gema Volstatic Ag Vorrichtung mit einem Druckregler
CN201145072Y (zh) * 2007-09-06 2008-11-05 浙江鹏航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调整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133A (en) * 1901-02-25 1902-06-10 Robert M Green Soda-water apparatus.
US2783769A (en) * 1953-03-18 1957-03-05 George A Philbrick Combined balanced pressure regulator and relief valve
US3991783A (en) * 1973-02-23 1976-11-16 Hans Krauss System for rapidly building an air cushion over liquid in a tank
US4624277A (en) * 1985-10-03 1986-11-25 Harry Veite Pressure regulating and relief valve
GB8918503D0 (en) * 1989-08-14 1989-09-20 Meggitt Uk Ltd Multi-function valve
US5136852B1 (en) * 1991-04-10 1994-05-31 Minnesota Valley Eng Control regulator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a cryogenic vessel
FR2749641B1 (fr) * 1996-06-05 1998-08-21 Taema Ensemble de commande et de distribution de gaz pour reservoir de gaz sous haute pression
JP3502561B2 (ja) * 1999-02-22 2004-03-02 Smc株式会社 レギュレーター
JP3392813B2 (ja) * 2000-07-07 2003-03-31 エス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二方弁
US6615861B2 (en) * 2001-04-20 2003-09-09 Chart Inc. Liquid cylinder manifold system
DE10234482B3 (de) * 2002-07-29 2004-04-22 Tuchenhagen Gmbh Vorrichtung zum Antrieb für Doppelsitzventile
FR2849144B1 (fr) * 2002-12-18 2005-10-21 Snecma Moteurs Dispositif de vanne cryogenique a actionneur pneumatique
US7021334B1 (en) * 2003-09-29 2006-04-04 Bld Products, Ltd. Fluid coupling
US7410348B2 (en) * 2005-08-03 2008-08-12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ulti-speed compressor/pump apparatus
US7021333B1 (en) * 2005-08-04 2006-04-04 Ajit Singh Gill Reverse flow modifiable combination valv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95809A (en) * 1925-10-07 1926-08-10 Arthur M Nichols Pressure regulator
US3926208A (en) * 1974-06-20 1975-12-16 Parker Hannifin Corp Pressure regulator
GB2071277A (en) * 1980-03-04 1981-09-16 Crosweller & Co Ltd W Water pressure regulator
GB2099112A (en) * 1981-04-15 1982-12-01 Dereve Flow Controls Ltd Fluid pressure governor
EP0447695A1 (en) * 1990-03-08 1991-09-25 METAL WORK S.p.A. Pressure control valve
EP0726511A2 (de) * 1995-02-10 1996-08-14 Festo KG Druckregelventil
EP0726511A3 (de) * 1995-02-10 1998-04-22 FESTO AG & Co Druckregelventil
CN2243012Y (zh) * 1995-06-13 1996-12-18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京) 高压大流量氦气减压阀
DE19704826A1 (de) * 1997-02-08 1998-08-13 Gema Volstatic Ag Vorrichtung mit einem Druckregler
CN201145072Y (zh) * 2007-09-06 2008-11-05 浙江鹏航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调整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恩 等: "膜片弹簧式气制动阀动特性的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08751A1 (en) 2011-05-12
CN103939639B (zh) 2016-07-06
WO2011059975A1 (en) 2011-05-19
US8517043B2 (en) 2013-08-27
CN102575781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9639A (zh)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CN101749465A (zh) 一种双阀座减压阀
EP3215769B1 (en) Self-aligning valve seal
US6341758B1 (en) Gas control module switch mechanism
CN102428253A (zh) 泄压阀
CN106015675B (zh) 一种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
CN110285231A (zh) 一种新能源行业用高温高压硬密封球阀
CN204004487U (zh) 插板阀用密封装置
CN102359608A (zh) 一种s形弹性双o形金属密封圈硬密封双偏心蝶阀
CN104455496A (zh) 一种用于安全阀的锥面软密封结构
US20040250854A1 (en) Symmetrical valve configuration
CN213809050U (zh) 一种自动泄水装置及冷却系统
CN203641612U (zh) 自力式金属波纹管调节阀
CN112303248B (zh) 浮子先导式排液阀
CN207349520U (zh)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截断阀
CN203257769U (zh) 70MPa 不锈钢隔膜式蓄能器
CN201715001U (zh) 气瓶减压器用带平衡垫圈阀门体
CN204004503U (zh) 一种长输管线平板闸阀
CN108119111B (zh) 一种化学驱分注井地面分子量调节装置
CN211474974U (zh) 安全阀密封结构
CN214662429U (zh) 用于阀门连接的双填料支架
CN212927789U (zh) 沙漠油田含液油硫化氢井口气集输用设备的防液击装置
CN214946497U (zh)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闸阀
CN204226683U (zh) 一种用于安全阀的锥面软密封结构
CN210068964U (zh) 一种气动平行双闸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4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8

Address after: Schaffhausen

Patentee after: Binte'er fluid control Co. Ltd.

Address before: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ee before: Tyco Valves & Controls LP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4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1

Address after: American Missouri

Patentee after: Emerson Vulcan hold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Schaffhausen

Patentee before: Binte'er fluid contro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issouri, USA

Patentee after: Emerson Volgan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Missouri, USA

Patentee before: Emerson Vulcan hold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