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8703A -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8703A
CN103938703A CN201410189939.7A CN201410189939A CN103938703A CN 103938703 A CN103938703 A CN 103938703A CN 201410189939 A CN201410189939 A CN 201410189939A CN 103938703 A CN103938703 A CN 103938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pipe
concrete
concrete duct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99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8703B (zh
Inventor
刘小川
罗利
黄建平
袁炼
范宏
王晓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99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8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8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8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开挖线位置向下挖掘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在工作井底部铺设碎石,碎石内埋设枋木,枋木上水平安装顶管导轨,并沿顶管导轨方向安装顶管顶进设备;通过顶管顶进设备将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坑道,将首节混凝土管道完全顶进坑道;重复边挖掘坑道边顶进管道,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顶进;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通过混凝土承插管结构连接并顶紧,混凝土管道顶紧后进行管道注浆。本发明设计的这种顶管施工方法,不仅便于设备的稳定安装,且施工方便、安全,材料和废土运输方便,顶管顶进精度高,能够适用于多种地域的顶管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排水领域,属于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方法即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顶进设备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现如今顶管施工方法日趋成熟,但是在实际施工时,由于地域的差异,较多地方在实施顶管施工时都较为麻烦,设备安装后稳定性差,而且在顶管时易出现设备移位和顶管偏差的问题,顶管之间还极易损坏,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顶管施工方法,解决了以往的施工方法适应性差、管道顶进时误差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管道中心线,在选定的施工位置放出开挖线位置,依据开挖线位置向下挖掘工作井和接收井;其中,所述工作井采用方形沉井结构,方形沉井结构净空尺寸为长L×宽B,净深度为3m~9m,且所述工作井四周侧墙浇注钢筋混凝土,工作井井底铺设混凝土封底并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
步骤二、工作井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活动式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起重架装电动卷扬机,所述活动式工作平台和起重架上架设工作棚。
步骤三、在工作井底部铺设碎石,碎石内埋设枋木,枋木上水平安装顶管导轨,并沿顶管导轨方向安装顶管顶进设备,顶管顶进设备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工作井侧墙上设置用于支撑千斤顶的后背墙。
步骤四、将首节混凝土管道放置在顶管导轨上,并通过顶管顶进设备顶进,在位于首节混凝土管道前端的工作井侧墙上挖掘一个深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首节混凝土管道相同的坑道,通过顶管顶进设备将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坑道,如此重复挖掘和顶进,将首节混凝土管道完全顶进坑道。
步骤五、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后再在顶管导轨上放置下一节混凝土管道,并重复边挖掘坑道边顶进管道,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顶进。
步骤六、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通过混凝土承插管结构连接并顶紧,混凝土承插管结构的插口和承口之间设置O型橡胶圈,顶紧后任意相邻两个混凝土管道的管口内侧留10~20mm的空隙且两管间的孔隙为10~15mm。
步骤七、混凝土管道顶紧后通过混凝土管道预留的压浆孔进行管道压浆。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净空尺寸计算公式为:
长    L=L1+L2+L3+L4+L5  
式中 L──工作井长(m);
   L1──混凝土管道顶进后,尾端压在顶管导轨上的最小长度,一般留0.5米;  
   L2──每节混凝土管道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隙,一般为1.0~1.5m;
   L4──千斤顶长度(m);
L5──后背墙所占工作坑厚度(m);
宽   B=D+(2.4~3.2)
式中 B──工作坑宽度(m); 
   D──被顶进混凝土管道外径(m);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井底部设置有集水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顶管导轨采用3.5米长双排30#槽钢,双排30#槽钢之间的间距按下式计算:
 
式中 A-两导轨上部内侧净距(m);
         D-混凝土管道外径(m);
         h-导轨高度(m);
         e-混凝土管道外底距基础面的距离(一般为0.01~0.025 m),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e值的高度变化进行调整。
另外,所述步骤三中后背墙采用级配砂砾夯实或者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所述千斤顶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墙高度的1/3,且后背墙平面垂直于设计管道中心线,后背墙宽度上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r—土壤的容重(吨/立方米);
      h—天然土壁后背的高度(米);
     φ—土壤的内摩擦角(度);
         C —土壤的粘聚力(吨/平方米);
         W —后背墙的宽度(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挖掘坑道时,设计管道顶部最大超挖量为1.5cm,设计管道底部135°范围内不超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混凝土管道在顶进时按时进行顶进方向测量,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时,每顶进20—50cm/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m/次;如测量后方向偏差大于10mm,即进行顶管纠偏校正。
最后,它还包括设置在工作井内对设计管道送风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风量不少于25升/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这种顶管施工方法,不仅便于设备的稳定安装,且施工方便、安全,材料和废土运输方便,顶管顶进精度高,能够适用于多种地域的顶管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井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井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井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混凝土管道接口图。
图7为本发明超挖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混凝土管道;2、压浆孔;3、顶管导轨;4、钢筋混凝土底板;5、后背墙;6、后垫铁;7、集水坑; 8、O型橡胶圈;9、超挖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管道中心线,在选定的施工位置放出开挖线位置,依据开挖线位置向下挖掘工作井和接收井;其中,所述工作井采用方形沉井结构,方形沉井结构净空尺寸为长L×宽B,净深度为3m~9m,且所述工作井四周侧墙浇注钢筋混凝土,工作井井底铺设混凝土封底并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4。
步骤二、工作井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活动式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起重架装电动卷扬机,所述活动式工作平台和起重架上架设工作棚。
步骤三、在工作井底部铺设碎石,碎石内埋设枋木,枋木上水平安装顶管导轨3,并沿顶管导轨3方向安装顶管顶进设备,顶管顶进设备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工作井侧墙上设置用于支撑千斤顶的后背墙5。
步骤四、将首节混凝土管道放置在顶管导轨上,并通过顶管顶进设备顶进,在位于首节混凝土管道前端的工作井侧墙上挖掘一个深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首节混凝土管道相同的坑道,通过顶管顶进设备将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坑道,如此重复挖掘和顶进,将首节混凝土管道完全顶进坑道。
步骤五、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后再在顶管导轨3上放置下一节混凝土管道,并重复边挖掘坑道边顶进管道,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顶进。
步骤六、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通过混凝土承插管结构连接并顶紧,混凝土承插管结构的插口和承口之间设置O型橡胶圈8,顶紧后任意相邻两个混凝土管道的管口内侧留10~20mm的空隙且两管间的孔隙为10~15mm。
步骤七、混凝土管道1顶紧后通过混凝土管道1预留的压浆孔2进行管道压浆。
本实施例工作井周围安装护栏,护栏高度1.2米,封闭围挡,防止地面沙石等物体跌落至工作井内伤人及防止雨水、地表水渗入工作井,工作井配供工作人员上下的梯子;步骤一中工作井侧墙分层浇注钢筋混凝土侧墙,钢筋搭接长度为35d—40d,钢筋砼护壁厚50cm,井底铺设160cm厚C20水下混凝土封底,并浇注40cm厚C25钢筋混凝土底板4;顶管顶进设备包括千斤顶支架、后垫铁6、千斤顶及顶铁,后垫铁6与后背墙5贴紧,顶铁位于顶管导轨3上端并与千斤顶前端连接,此为现如今常见的设备。
本实施例在设置千斤顶时,通过顶管过程中管道受到的阻力来进行选择,管道受到的阻力包括管道切土迎面阻力、管壁摩擦阻力,其中:
管道切土迎面阻力:
F1=π/4×D2×P 
P=Ko×γ×Ho
  式中 F1—管道切土迎面阻力;
D—管外径最大管径;
       P—控制土压力;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3
管壁摩擦阻力:
F2=πD×f×L
 式中  F2一管壁摩擦阻力;
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淤泥土)综合摩阻力;
  D—管外径取最长顶段管径;
  L—顶距,取最大顶段长度值;
则,管道受到的阻力为F= F1+ F2,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5倍能力储备,则千斤顶产生推力应大于F×1.5,同时,为保证顶进精度,防止顶偏,千斤顶的数量应为大于2的偶数个且均匀分布,同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混凝土管道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在实施时,管道顶进时采用“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即:顶进前,在管前端的工作井侧墙开挖一个深约30-50 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混凝土管道1相似的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道顶入,经多次开挖及顶进的循环,将混凝土管道1顶进设计管道,当一节管道顶进后,再连接下一节管道继续顶进,从而能快速、精确的将所有管道顶进。由于挖土和运土都在管道内进行,为便于管道内操作和安放施工设备,管道直径一般不小于800mm。
本实施例通过对顶管各步骤进行严格设计和计算,提高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同时各部分装备安装稳定,可长久使用,在顶管时采用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顶管的顶进效率和精度,减少了顶管跑偏的概率,管道之间通过承插口结构并加设O型橡胶圈8不仅实现了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减少了管与管之间的作用力,保护了管道,且实现了很好的密封性,最后的管道注浆还可防止管道顶进施工时超挖后地面出现沉降现象。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净空尺寸计算公式为:
长    L=L1+L2+L3+L4+L5  
式中 L──工作井长(m);
   L1──混凝土管道顶进后,尾端压在顶管导轨上的最小长度,一般留0.5米;  
   L2──每节混凝土管道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隙,一般为1.0~1.5m;
   L4──千斤顶长度(m);
L5──后背墙所占工作坑厚度(m);
宽   B=D+(2.4~3.2)
式中 B──工作坑宽度(m); 
   D──被顶进混凝土管道外径(m);
通过上述公式可知,工作井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管道1的尺寸及顶进设备中千斤顶的尺寸,因此,可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工作井,以不影响材料搬运和设备安装为宜。
作为优选地,所述工作井底部设置有集水坑7。工作井内一般设置1-2个集水坑,集水坑7平面尺寸取50cm×50cm,深50cm,用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以便收集地下水和雨水,用潜水泵将水排出地面。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顶管导轨3采用3.5米长双排30#槽钢,双排30#槽钢之间的间距按下式计算:
A=2√(D-h-e)(h-e) 
式中    A-两导轨上部内侧净距(m);
         D-混凝土管道外径(m);
         h-导轨高度(m);
         e-混凝土管道外底距基础面的距离(一般为0.01~0.025 m),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e值的高度变化进行调整。
顶管导轨3安装需牢固可靠,以保证混凝土管道1的顶进过程不会产生位移,枋木安装高程应低于混凝土管道1外底高程1~2.5cm。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后背墙5采用级配砂砾夯实或者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所述千斤顶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墙5高度的1/3,且后背墙5平面垂直于设计管道中心线,后背墙5宽度上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r—土壤的容重(吨/立方米);
      h—天然土壁后背的高度(米);
     φ—土壤的内摩擦角(度);
         C —土壤的粘聚力(吨/平方米);
         W —后背墙的宽度(米)。
从上式中可知,工作井后背墙5能承受的最大顶力为p,因此,为保证后背墙5单位宽度上受力不大于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则实际千斤顶顶力应小于p。为使后背墙5受力均匀,可采用40mm钢板敷垫在后背墙5与后垫铁6之间。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挖掘坑道时,设计管道顶部最大超挖量为1.5cm,设计管道底部135°范围内不超挖。超挖量是指挖掘坑道时超出管道直径外的挖掘量,在坑道挖掘时或多或少会存在超挖的现象,但是,为了提高管道顶进精度,防止管道移位,同时保证管道内土层强度,因此在挖掘坑道时,设计管道内的最大超挖量应控制在超挖间隙9内,同时设计管道底部不超挖,这样即可满足管道顶进的需求和安全要求,同时还可更好的稳固顶管,保证顶管顶进精度,通过申请人实践和研究表明,设计管道顶部最大超挖量不应超过1.5cm,即超挖间隙9最大不超过1.5cm,且设计管道底部135°范围内不超挖,这样即可在最大化的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加快挖掘进度,同时保证顶管精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混凝土管道在顶进时按时进行顶进方向测量,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时,每顶进20—50cm/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m/次;如测量后方向偏差大于10mm,即进行顶管纠偏校正。在顶进时由于设计管道内部、设备及人为影响,管道可能会在顶进时出现顶进偏移,因此,为保证顶进精度,需按时进行顶管测量,保证顶管顶进角度精确。顶管测量测量采用经纬仪和光学水准仪,并利用中心线测量方法测量:
中心线测量方法为:首先在地面用经纬仪确定顶管方向桩,顶管方向桩位于工作井边,共设置两个,然后在两顶管方向桩上挂小线,小线上分别吊2个垂球到工作坑底部,在工作坑中用激光水准仪照准两垂球,读顶管管道前端的中心尺刻度,若与中心尺的中心刻度相重合,说明其方向准确,否则其差值即为偏差值。
当顶进时顶管管道偏差有10mm时即应进行顶管纠偏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顶管管道逐渐复位,以免损坏顶管。
作为优选地,它还包括设置在工作井内对设计管道送风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风量不少于25升/秒。由于工作人员需要在设计管道内部进行作业,为防止工作人员在管道内部缺氧,所以设置送风装置对设计管道内部送风,避免发生事故,同时送风装置还可将设计管道内部的有害气体排出,提高作业安全性。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管道中心线,在选定的施工位置放出开挖线位置,依据开挖线位置向下挖掘工作井和接收井;其中,所述工作井采用方形沉井结构,方形沉井结构净空尺寸为长L×宽B,净深度为3m~9m,且所述工作井四周侧墙浇注钢筋混凝土,工作井井底铺设混凝土封底并浇注钢筋混凝土底板;
步骤二、工作井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活动式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起重架装电动卷扬机,所述活动式工作平台和起重架上架设工作棚;
步骤三、在工作井底部铺设碎石,碎石内埋设枋木,枋木上水平安装顶管导轨,并沿顶管导轨方向安装顶管顶进设备,顶管顶进设备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工作井侧墙上设置用于支撑千斤顶的后背墙;
步骤四、将首节混凝土管道放置在顶管导轨上,并通过顶管顶进设备顶进,在位于首节混凝土管道前端的工作井侧墙上挖掘一个深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首节混凝土管道相同的坑道,通过顶管顶进设备将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坑道,如此重复挖掘和顶进,将首节混凝土管道完全顶进坑道;
步骤五、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后再在顶管导轨上放置下一节混凝土管道,并重复边挖掘坑道边顶进管道,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顶进;
步骤六、将所有混凝土管道通过混凝土承插管结构连接并顶紧,混凝土承插管结构的插口和承口之间设置O型橡胶圈,顶紧后任意相邻两个混凝土管道的管口内侧留10~20mm的空隙且两管间的孔隙为10~15mm;
步骤七、混凝土管道顶紧后通过混凝土管道预留的压浆孔进行管道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净空尺寸计算公式为:
长    L=L1+L2+L3+L4+L5  
式中 L──工作井长(m);
   L1──混凝土管道顶进后,尾端压在顶管导轨上的最小长度,一般留0.5米;  
   L2──每节混凝土管道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隙,一般为1.0~1.5m;
   L4──千斤顶长度(m);
L5──后背墙所占工作坑厚度(m);
宽   B=D+(2.4~3.2)
式中 B──工作坑宽度(m); 
   D──被顶进混凝土管道外径(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井底部设置有集水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顶管导轨采用3.5米长双排30#槽钢,双排30#槽钢之间的间距按下式计算:
式中 A-两导轨上部内侧净距(m);
         D-混凝土管道外径(m);
         h-导轨高度(m);
         e-混凝土管道外底距基础面的距离(一般为0.01~0.025 m),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e值的高度变化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后背墙采用级配砂砾夯实或者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所述千斤顶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墙高度的1/3,且后背墙平面垂直于设计管道中心线,后背墙宽度上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r—土壤的容重(吨/立方米);
      h—天然土壁后背的高度(米);
     φ—土壤的内摩擦角(度);
          C —土壤的粘聚力(吨/平方米);
          W —后背墙的宽度(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挖掘坑道时,设计管道顶部最大超挖量为1.5cm,设计管道底部135°范围内不超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混凝土管道在顶进时按时进行顶进方向测量,首节混凝土管道顶进时,每顶进20—50cm/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m/次;如测量后方向偏差大于10mm,即进行顶管纠偏校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工作井内对设计管道送风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风量不少于25升/秒。
CN201410189939.7A 2014-05-07 2014-05-07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Active CN103938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9939.7A CN103938703B (zh) 2014-05-07 2014-05-07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9939.7A CN103938703B (zh) 2014-05-07 2014-05-07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703A true CN103938703A (zh) 2014-07-23
CN103938703B CN103938703B (zh) 2015-11-25

Family

ID=5118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9939.7A Active CN103938703B (zh) 2014-05-07 2014-05-07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8703B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251A (zh) * 2014-09-25 2015-01-28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方法
CN104594909A (zh) * 2014-12-19 2015-05-06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管幕的后背装置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5442694A (zh) * 2015-11-16 2016-03-30 中科路域(北京)生态投资有限公司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污水截流管顶管施工方法
CN105570534A (zh) * 2016-02-22 2016-05-1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浅埋深顶管控制地面结构变形的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6369223A (zh) * 2016-10-31 2017-02-01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粉砂土地层顶管施工方法
CN107725892A (zh) * 2017-09-07 2018-02-23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人工顶管施工实时校正刀盘顶进方向的装置及方法
CN108486970A (zh) * 2018-06-21 2018-09-04 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设备运输的周转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26051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河南省水利第工程局 砂卵石顶管机及顶管施工方法
CN109827006A (zh) * 2019-01-22 2019-05-31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水平顶管的施工方法
CN109868883A (zh) * 2019-03-25 2019-06-11 广州市诚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地下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CN110513534A (zh) * 2019-08-23 2019-11-29 广东凯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污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法
CN110748701A (zh) * 2019-09-07 2020-02-04 中煤东方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管工作坑施工方法
CN111379574A (zh) * 2020-05-06 2020-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管道从中间接入盾构隧道的方法
CN111379573A (zh) * 2020-05-06 2020-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管道中间接入盾构隧道的连接系统
CN111750173A (zh) * 2020-06-30 2020-10-09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管道用微型顶管二次工法施工工艺
CN111894675A (zh) * 2020-08-06 2020-11-06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塌方推管法抢险推力预测方法
CN112483725A (zh) * 2020-11-25 2021-03-12 韶关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顶管高效精准施工方法
CN112815144A (zh) * 2021-01-22 2021-05-18 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
CN113803521A (zh) * 2021-09-29 2021-12-17 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管施工工艺
CN113957758A (zh) * 2021-10-18 2022-01-2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
CN114136178A (zh) * 2021-11-29 2022-03-0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岩石顶管管外超挖量的装置
CN114321495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然气管道顶管施工方法
CN114876491A (zh) * 2022-04-28 2022-08-09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管廊的顶管施工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5763A (ko) * 2003-05-21 2003-06-11 건양씨앤이 주식회사 한국형 호박돌 지반의압입추진공법(케이와이-8추진공법)및 그 장치
CN101997293A (zh) * 2009-08-20 2011-03-30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顶管的施工工艺
CN103046638A (zh) * 2011-04-28 2013-04-17 朱奎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5763A (ko) * 2003-05-21 2003-06-11 건양씨앤이 주식회사 한국형 호박돌 지반의압입추진공법(케이와이-8추진공법)및 그 장치
CN101997293A (zh) * 2009-08-20 2011-03-30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顶管的施工工艺
CN103046638A (zh) * 2011-04-28 2013-04-17 朱奎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志勇: "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管的顶管施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李强: "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工艺", 《山西建筑》 *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251A (zh) * 2014-09-25 2015-01-28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方法
CN104594909A (zh) * 2014-12-19 2015-05-06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管幕的后背装置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4594909B (zh) * 2014-12-19 2016-10-19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管幕的后背装置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5442694B (zh) * 2015-11-16 2017-07-25 中科路域(北京)生态投资有限公司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污水截流管顶管施工方法
CN105442694A (zh) * 2015-11-16 2016-03-30 中科路域(北京)生态投资有限公司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污水截流管顶管施工方法
CN105570534A (zh) * 2016-02-22 2016-05-1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浅埋深顶管控制地面结构变形的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5570534B (zh) * 2016-02-22 2019-07-12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浅埋深顶管控制地面结构变形的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6369223A (zh) * 2016-10-31 2017-02-01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粉砂土地层顶管施工方法
CN107725892A (zh) * 2017-09-07 2018-02-23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人工顶管施工实时校正刀盘顶进方向的装置及方法
CN108486970A (zh) * 2018-06-21 2018-09-04 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设备运输的周转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26051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河南省水利第工程局 砂卵石顶管机及顶管施工方法
CN109026051B (zh) * 2018-08-27 2023-06-23 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砂卵石顶管机及顶管施工方法
CN109827006A (zh) * 2019-01-22 2019-05-31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水平顶管的施工方法
CN109868883A (zh) * 2019-03-25 2019-06-11 广州市诚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地下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CN110513534A (zh) * 2019-08-23 2019-11-29 广东凯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污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法
CN110748701A (zh) * 2019-09-07 2020-02-04 中煤东方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管工作坑施工方法
CN110748701B (zh) * 2019-09-07 2021-05-11 中煤东方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管工作坑施工方法
CN111379573A (zh) * 2020-05-06 2020-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管道中间接入盾构隧道的连接系统
CN111379574A (zh) * 2020-05-06 2020-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管道从中间接入盾构隧道的方法
CN111750173A (zh) * 2020-06-30 2020-10-09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管道用微型顶管二次工法施工工艺
CN111894675A (zh) * 2020-08-06 2020-11-06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塌方推管法抢险推力预测方法
CN112483725A (zh) * 2020-11-25 2021-03-12 韶关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顶管高效精准施工方法
CN112815144A (zh) * 2021-01-22 2021-05-18 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
CN113803521A (zh) * 2021-09-29 2021-12-17 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顶管施工工艺
CN113957758A (zh) * 2021-10-18 2022-01-2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既有桥梁桥路过渡段加固方法
CN114136178A (zh) * 2021-11-29 2022-03-0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岩石顶管管外超挖量的装置
CN114321495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然气管道顶管施工方法
CN114876491A (zh) * 2022-04-28 2022-08-09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管廊的顶管施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703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703B (zh)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CN106369223B (zh) 一种粉砂土地层顶管施工方法
CN106402490B (zh) 基于钢套头工具管的粉砂土地层顶管顶进施工方法
CN104631470B (zh) 高水位大粒径砂砾石地质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CN103205978B (zh) 高渗透层水位下电梯基坑沉井胎模施工方法
CN103195158B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线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
CN106641440A (zh) 一种横向穿越铁路线地下管道顶进施工方法
CN102425160A (zh) 一种旋挖钻机结合人工扩底施工工程桩方法
CN109555116A (zh) 一种高密度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2605772A (zh) 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9505229A (zh) 公路高陡边坡应力平衡及减振防灾高桥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953341A (zh) 一种设置于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高位栈桥结构
CN102635113A (zh) 一种液压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1343869A (zh) 横跨城市管线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110593753A (zh) 矩形抗滑桩机械快速成孔施工方法
CN108560536A (zh) 水泥土搅拌连续桩墙施工方法
CN105569051A (zh) 一种砂卵石漂石地质层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953078A (zh) 高压燃气管道的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112576265A (zh) 一种盾构下穿老旧村庄沉降控制方法
CN105714769A (zh)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12281894A (zh) 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
CN115539048A (zh) 一种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方法
CN101319894A (zh) 地下空间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测试方法
CN203891047U (zh) 搭设钢平台进行陆上桥梁基础施工设备
Huang et al. Study 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subway station dee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