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1201A - 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1201A
CN103931201A CN201180074401.6A CN201180074401A CN103931201A CN 103931201 A CN103931201 A CN 103931201A CN 201180074401 A CN201180074401 A CN 201180074401A CN 103931201 A CN103931201 A CN 103931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ignal
network
message
vide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44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1201B (zh
Inventor
田中真愉
甲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0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for transferring content from a first network to a second network,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22Interfacing an external recor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31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 or external card, e.g. to detect processing problems in a handheld device or the failure of an external recor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2Retrieving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e.g. from a broadcast channel and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2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2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messages, e.g. warnings, reminders

Abstract

在以往技术中,公开了容易地判断通过第1传送路径连接着的规定的外部设备是否还通过第2传送路径被连接的方法,但未考虑在通过第2传送路径(或者第1传送路径)无法执行要求了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要求的操作的方法。在经由网络连接的第1设备、第2设备以及第3设备中的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中,第1设备和第2设备经由第1网络连接,第1设备和第3设备经由第2网络连接,第2设备和第3设备经由第2网络连接,具有:在第1设备无法进行经由第2网络从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处理的情况下,第2设备经由第2网络从第3设备接收影像信号的步骤;第2设备进行接收到的影像信号的处理的步骤;以及第2设备将进行了处理的影像信号经由第1网络发送到第1设备的步骤。

Description

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涉及影像信息的发送接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以“能够容易地判断通过第1传送路径连接着的规定的外部设备是否经由第2传送路径被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0007])为课题,作为其解决手段,记述了“具备:第1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经由第1传送路径连接着的外部设备的识别信息;第2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经由第2传送路径连接着的外部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连接判断部,比较由上述第1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了的上述规定的外部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由上述第2识别信息取得部取得了的识别信息,判断从经由上述第1传送路径连接着的外部设备选择出的规定的外部设备是否经由上述第2传送路径被连接”(专利文献1[0008])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4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了如下方法:容易地判断通过第1传送路径连接着的规定的外部设备是否还通过第2传送路径被连接。
但是,未考虑在无法通过第2传送路径(或者第1传送路径)执行所要求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要求的操作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例如权利要求书记述的结构。
本申请包括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举出其一个例子,提供一种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是经由网络连接的第1设备、第2设备以及第3设备中的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设备和第2设备经由第1网络连接,第1设备和所述第3设备经由第2网络连接,第2设备和第3设备经由第2网络连接,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具有:在第1设备无法进行经由第2网络从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处理的情况下,第2设备经由第2网络从第3设备接收影像信号的步骤;第2设备对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以及第2设备将进行处理后的影像信号经由第1网络发送到第1设备的步骤。
根据上述手段,即使在无法通过第2传送路径(或者第1传送路径)执行所要求的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与第1传送路径(或者第2传送路径)连接了的装置的功能,来执行所要求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系统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DTV的结构图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出记录器的结构图例子的框图。
图4是示出STB的结构图例子的框图。
图5是示出DTV的软件结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记录器的软件结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STB的软件结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用户提供功能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用户提供功能代替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代替搜索消息接收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代替要求消息接收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一触式记录功能”代替执行的时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利用代替处理的一触式录像的处理时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一触式记录功能”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Recorde Source(记录源)]参数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Digital Service Identification(数字服务识别)]参数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a)是示出代替搜索消息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b)是示出CEC消息的供应商定义命令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c)是示出[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参数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d)是示出[搜索功能]参数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e)是示出CEC消息的头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f)是示出<Vendor Command(供应商指令)>消息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a)是示出代替要求消息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b)是示出代替结果报告消息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c)是示出[Result(结果)]参数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a)是示出网络设备搜索消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b)是示出网络设备搜索应答消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c)是示出网络设备搜索消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代替内容再生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代行内容再生的时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用户家;2、3:广播站;4:IPTV服务器;5:外部网络;11:广播接收天线;12、13:分配器;14:路由器;15:集线器;110、130:数字电视(DTV);120:记录器;140:IPTV机顶盒(IPTVSTB);150:机顶盒(STB);160:内容服务器;201:天线连接端子201;202:网络端子;203:操作信号接收部;205:系统总线;204、206:输入端子;210:调谐器部;211:解调解码部;212:解复用器部;213:译码部;214:合成部;215:OSD部;216、233:输入I/F部;217、218:开关;219:声音输出部;220:影像显示部;221:网络连接部;222:控制部;223:存储器;214:操作I/F部;225:限定接收I/F部;226:限定接收信息存储部;231:AV接收部;232、322:数据I/F部;250:操作装置;301:输出端子;310:记载再生部;320:输出I/F部;321:AV发送部;500、600、700:控制软件;502:节目信息生成部;503:显示信息取得部;510:第1通信处理部;511: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2: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513:预约录像处理部;515:指令处理部;516:代替搜索处理部;517:一触式记录应答部;521: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2:预约录像代替部;530:第2通信处理部;531: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532:DMC部;533:预约录像客户端;534:内容信息客户端;535:设备信息取得部;540:流接收部;602、702:节目信息生成部;603:内容管理部;604、704:预约设定管理部;610、710:第1通信处理部;611、711: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612: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5、715:指令处理部;616、716:代替搜索处理部;621: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5:预约录像应答部;630、720:第2通信处理部;631、731: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632、732:DMS部;633、733:预约录像服务;634:内容信息服务;635、735:设备信息提供服务;640、740:流发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例。另外,在附图中,同一符号表示同一或者相当部分。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第1网络无法在其网络内执行对用户提供的功能(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在第2网络中代替该功能的用户提供功能代替执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将第1网络假设为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介质接口)(注册商标)网络,将第2网络假设为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注册商标)网络,在无法通过作为第1网络的HDMI网络执行被提供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第2网络的DLNA网络代替该功能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例子。1是用户家、2以及3是广播站、4是IPTV服务器、5是外部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广播站2和广播站3送出不同的广播方式的广播。此处,以广播站2送出使用了地波的地上数字广播,广播站3送出数字电缆电视(CATV)广播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广播站2和广播站3的广播方式分别是不同的方式即可,也可以是通过卫星波送出的BS数字广播和CATV广播等的组合。
在用户家1中,11是广播接收天线,12以及13是分配器,14是路由器,15是集线器,110、130是数字电视(DTV),120是记录器,140是IPTV机顶盒(IPTV STB),150是机顶盒(STB),160是内容服务器。记录器120和DTV130具备接收数字广播的功能,该数字广播接收广播站2送出的地上数字广播,DTV110和STB150具备进行CATV广播的功能。IPTV STB140具备经由外部网络接收或者下载IPTV服务器4分发的内容的功能。
20表示用户家1的房间的边界线。此处,将边界线20的下面设为用户家1的1层的房间,将上面设为2层的房间。广播接收天线11接收广播站2送出的地上数字广播。将所接收的数字广播通过分配器12分配给记录器120和DTV130。将广播站3送出的CATV广播通过分配器13分配给DTV110和STB150。
在用户家1中,DTV110和记录器120通过HDMI电缆连接而构成HDMI网络(第1网络)。另外,DTV130和IPTV STB140也通过HDMI电缆连接,构筑与用DTV110和记录器120构筑的HDMI网络独立的HDMI网络(第1网络之2)。
另外,DTV110和DTV130、内容服务器160与集线器15连接而构筑DLNA网络(第2网络)。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HDMI提供传送双向以太网(注册商标)信号的HEC(HDMI Ethernet Channel,HDMI以太网通道)功能。记录器120和STB150成为经由进行了HDMI连接了的DTV110与集线器15连接而构成DLNA网络的装置。同样地,IPTV STB140也成为经由DTV130与集线器15连接而构成DLNA网络的装置。另外,与集线器15连接了的装置能够经由路由器14与外部网络连接。
记录器120、STB150、IPTV STB140、内容服务器160具备对网络公开内容信息、对内容进行分发的DMS(Digital Media Server,数字媒体服务器的简称)功能,并且作为HDMI的源装置而动作。
DTV110、DTV130具备在DLNA网络中阅览DMS公开的内容信息来搜索期望的内容并显示该内容的DMP(Digital Media Player,数字媒体播放器的简称)功能、以及从网络上的具备DMS功能的装置对具备记载功能的装置进行内容的拷贝、移动的控制的DMC(:Digital Media Controller,数字媒体控制器)功能,并且作为HDMI的同步装置而动作。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DTV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DTV110具有天线连接端子201、网络端子202、操作信号接收部203、输入端子204、206、系统总线205、调谐器部210、解调解码部211、解复用器部212、译码部213、合成部214、OSD部215、输入I/F部216、233、开关217、218、声音输出部219、影像显示部220、网络连接部221、控制部222、存储器223、操作I/F部214、限定接收I/F部225、限定接收信息存储部226。
250是用户在DTV110的操作中使用的操作装置。使用遥控器、鼠标、键盘、触摸面板等。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
广播信号经由天线连接端子201被输入到调谐器部210。调谐器部210抽出应接收的频道的频道频带,通过正交解调成为基带信号而输出到解调解码部211。解调解码部211对基带信号进行使用了例如8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的同步解调,实施维特比(Viterbi)解码、RS(里德-索罗门)解码等纠错,对数字广播信号进行解码而输出到解复用器部212。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作为数字广播信号,处理通过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方式进行压缩编码并通过TS(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方式复用了的MPEG2-TS的情况。
解复用器部212从被复用了的MPEG2-TS分离、抽出在后级使用的信号。然后,经由限定接收I/F部225,取得在限定接收信息存储部226中保持的密钥信息等,使用该信息,解除为了保护著作权而对MPEG2-TS附加的加扰,输出作为构成广播节目等内容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字幕的信号流的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打包的基本流)或者ES(Elementary Stream,基本流)、数据广播等数据。
译码部213对由解复用器部212分离、抽出了的影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的PES或者ES进行译码,生成未被压缩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被译码了的声音信号被输出到开关217。被译码了的影像信号被输出到合成部214。
合成部214对从译码部213输入了的影像信号、和从OSD部215输入了的OSD进行合成来构成显示画面,输出到开关218。
OSD部215依照控制部222的控制,生成用于进行用户操作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接口)画面、对用户通知操作的状态的消息对话框等OSD,输出到合成部214。
输入I/F部216由AV接收部231和数据I/F部232构成。AV接收部231接收经由输入端子204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辅助数据。影像信号输出到开关218,声音信号输出到开关217。辅助数据是影像信号、声音信号的格式等与输入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有关的数据。将辅助数据经由系统总线205输出到控制部222而用于影像信号的显示控制等。
数据I/F部232与经由输入端子204连接的其他装置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由控制部222处理输入到了数据I/F部232的数据。另外,通过控制部222的控制,对其他装置发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在HDMI网络(第1网络)中传送在装置的相互操作中使用的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消费性电子产品控制)消息、双向以太网信号。
输入I/F部233的结构、功能与输入I/F部216相同。
开关217是切换输出到声音输出部219的声音信号的开关,开关218是切换输出到影像显示部220的影像信号的开关。关于开关217、218,通过控制部222,控制输出经由输入端子204或者206从外部输入了的影像声音信号、或者输出译码部213生成了的影像声音信号。
声音输出部219是输出经由开关217输入了的声音信号的扬声器等。影像显示部220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面板中显示经由开关218输入了的影像信号。
网络连接部221具备通信处理部和传送内容保护部,与经由网络端子202连接到集线器15的其他设备、连接到网络5的家外的服务器等进行数据、内容的发送接收。通信处理部进行通信协议的解释、通信数据的流动控制。传送内容保护部实施根据在内容中所负担的著作权保护进行设备认证处理、或者向网络输出的内容的密码处理、从网络接收的内容的解密处理。
控制部222进行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执行处理,使DTV110发挥功能。
存储器223由易失性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OS、应用程序等用于使DTV110动作的软件。在易失性存储器中,临时地储存软件的动作所需的数据等。
操作I/F部224处理操作信号接收部203接收到的来自操作装置250的输入信号。操作装置250是例如遥控器、鼠标、键盘、触摸面板等。操作信号接收部203既可以使用红外线等以无线方式接收来自操作装置250的输入信号,也可以经由连接端子连接操作装置250来接收输入信号。
系统总线205是与DTV110的构成要素(省略了一部分连接线的记述)连接的数据总线。在各构成要素之间,用于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的通信。
限定接收I/F部225是连接限定接收信息存储部226的接口。限定接收信息存储部226保持用于解除加扰的密钥信息等。
另外,DTV110具备未图示的第二层交换机部。第二层交换机部承担转送作为以太网的数据帧的MAC帧的功能。在输入端子204与输入端子206以及网络端子202之间,依照发送目的地地址转送分别被输入了的MAC帧。通过第二层交换机部与输入端子204和输入端子206连接的装置成为与集线器15连接而构成DLNA网络(第2网络)的装置,并且,还能够连接到外部网络5。另外,在通过第二层交换机部接收了HEC功能限定的限制多播消息的情况下,仅通过输入端子204和输入端子206转送,而不转送到网络端子202。
此处,说明了DTV110的结构,但DTV130也具有与DTV110同样的结构。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记录器12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在图3中,对与图2同样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与DTV110的结构上的差异在于,具备记载生成部310、不具备输入端子而具备输出端子301、不具备输入I/F部而具备输出I/F部320、以及不具有影像输出部、声音输出部、开关。
记载再生部310具备记载介质和密码、解密处理部,承担将所接收的广播节目等内容、经由网络取得的内容写入到记载介质中的记载处理、以及从记载介质读出并输出记载了的内容的再生处理、记载的内容的删除处理等。在将内容记载到记载介质时,通过密码处理部实施适合的加密处理。在从记载介质读出内容的情况下,对在记载时实施了的密码进行解密而输出。另外,记载介质具备硬盘那样的内置的记载介质、或者光盘、可移动硬盘、存储卡那样的可拆卸的记载介质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另外,也可以如硬盘、光盘、以及存储卡等那样,具备几种记载介质。
输出I/F部320由AV发送部321和数据I/F部322构成。AV发送部321经由输出端子301发送影像信号、声音信号、辅助数据。辅助数据是影像信号、声音信号的格式等与输出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有关的数据。数据I/F部322与数据I/F部232相同。
从AV发送部321将记录器120接收了的广播节目、通过记载再生部310记载再生的内容的影像声音信号与辅助数据一起输出。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STB15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在图4中,对与图2以及图3同样的结构附加同一符号,省略说明。与记录器120的结构的差异在于,不具有记载生成部310。
在图1的系统结构图中,记录器120的输出端子301和DTV110的输入端子204(或者206)、以及STB150的输出端子301和DTV110的输入端子204(或者206)分别通过HDMI电缆连接而构成HDMI网络(第1网络)。
另外,在图1的系统结构图中,未使用记录器120的网络端子202、以及STB150的网络端子202。通过记录器120的第二层交换机部的功能对输入端子204、输入端子206用HDMI电缆连接了的记录器120和STB150还成为构成DLNA网络(第2网络)的装置,并且,还能够连接到外部网络5。
记录器120的数据I/F部232、以及网络端子202的数据I/F部322、及STB150的数据I/F部322具备HDMI的HEC功能,具有对以太网的数据帧进行发送接收的能力。
图5是示出DTV110的软件结构例子的图。实现DTV110的功能的控制软件500在DTV110的存储器223上展开并由控制部222执行。
控制软件500具备节目信息生成部502、显示信息取得部503、第1通信处理部510、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512、预约录像处理部513、指令处理部515、代替搜索处理部516、一触式记录应答部517、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预约录像代替部522、第2通信处理部530、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531、DMC部532、预约录像客户端533、内容信息客户端534、设备信息取得部535、流接收部540。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未图示的系统待机处理部。
节目信息生成部502生成用调谐器210选台并接收了的节目的内容信息,记载到存储器233中。内容信息是指,例如,用于唯一地确定内容的标识符(内容ID)、内容的种类、数据格式等特性信息、和标题名、体裁、拷贝控制信息、事件ID等节目信息。在内容信息内,由节目信息生成部502自身生成特性信息,从通过解复用器部212分离、抽出了的包括广播节目的信息的PES或者ES取得节目信息。此处,内容的种类表示影像、声音、图像等,数据格式表示MPEG(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MP3(MPEG Audio Layer‐3)等内容的编码方式。
显示信息取得部503提供在影像显示部220中显示的内容的内容信息。
第1通信处理部510在与通过第1网络连接了的其他设备之间发送接收内容、控制消息时,依照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数据的处理。
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对在第1网络上的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生成的控制要求等消息进行解释,分配给处理所要求的控制的处理部。另外,通过在第1网络上的设备之间使用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的消息,生成处理部生成的来自其他设备的针对控制要求的应答、针对其他设备的控制要求。
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512管理使用第1网络对用户提供的功能(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探测用户的遥控器操作、菜单的选择,判断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向对应的用户功能处理部(进行用于实现所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处理的结构)要求处理的执行。另外,在无法由用户功能处理部执行所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对代替搜索处理部516要求代替执行。
预约录像处理部513是执行第1网络对用户提供的用户提供功能的用户功能处理部之一。预约录像处理部513对用户提供“预约录像功能”。“预约录像功能”是指,将通过在DTV上动作的电子节目表(EPG)选择了的节目在通过第1网络连接了的记录器中预约录像的功能。在图1的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对DTV110要求了“预约录像功能”,则DTV110对记录器120设定所选择了的节目的预约录像。
未图示的系统待机处理部也是执行第1网络对用户提供的用户提供功能的用户功能处理部之一。系统待机处理部对用户提供“系统待机功能”。“系统待机功能”是指,在用户通过遥控器操作等指示了电源断开(OFF)的情况下,将通过第1网络连接了的全部设备设定为待机状态的功能。在图1的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对DTV110要求了“系统待机功能”,则与DTV110连动地,记录器120和STB150也成为待机状态。
另外,在图5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针对“预约录像功能”和“系统待机功能”的用户功能处理部,但在提供其他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功能具备执行该功能的相应功能处理部而作为用户功能处理部。
指令处理部515处理不作为“用户提供功能”的、单体的控制指令。单体的控制指令是指,例如在CEC消息中参照设备的电源的状态的<Give Device Power Status>、在OSD中显示消息的<Set OSDString>等。
代替搜索处理部516搜索提供代替执行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512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功能的设备,对发现的设备委托代替执行。另外,管理可提供的代替功能,在接收到搜索代替功能的消息的情况下,返回其应答。
一触式记录应答部517是用户功能应答部之一。用户功能应答部进行针对与从执行用户提供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用户提供功能”有关的控制消息的应答处理。一触式记录应答部517进行针对与“一触式记录功能”有关的控制消息的应答处理。
在图5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进行针对“一触式记录功能”的应答处理的用户功能应答部,但在提供针对其他用户提供功能的应答处理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功能具备相应功能应答部作为用户功能应答部。
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是使用第2网络的功能来代替执行用户功能处理部的功能的用户功能代替部之一。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使用与第2网络连接的设备提供的网络功能来执行“一触式记录功能”。在第2网络上搜索分发通过“一触式记录功能”要求了录像的内容的DMS,对要求了“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代替执行的记录器,以从所搜索到的DMS取得并记载(下载)内容的方式进行指示。
预约录像代替部522是使用第2网络的功能来代替执行用户功能处理部的功能的用户功能代替部之一。预约录像代替部522使用与第2网络连接的设备提供的网络功能来执行“预约录像功能”。
在图5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针对“一触式记录功能”和“预约录像功能”的用户功能代替部,但在提供针对其他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处理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功能具备相应功能代替部来作为用户功能代替部。
第2通信处理部530在与通过第2网络连接了的其他设备之间发送接收内容、控制消息时依照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数据的处理。
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531对在第2网络上的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生成的控制要求等消息进行解释,将控制要求、针对控制要求的应答分配给处理它们的服务、客户端。另外,将来自其他设备的针对控制要求的应答、针对其他设备的控制要求生成为在第2网络上的设备之间使用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的消息。服务是指,对第2网络上的其他设备提供的功能。客户端是指,利用服务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DTV110作为在第2网络上控制其他设备的DMC而动作,所以不具备服务。
经由网络通信处理部420,通过适合的通信协议与其他设备发送接收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631发送或者接收的消息。通信协议是指HTTP GET、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等。
DMC部532具备取得通过第1网络提供的内容的信息的内容信息客户端534、和对第1网络上的其他装置设定预约录像的预约录像客户端533,对用户提供经由第1网络收看内容、或者对网络上的记录器设定预约录像的DMC功能。
预约录像客户端533经由第1网络,对提供预约录像服务的其他设备设定预约录像的登记、删除、或者取得正在预约的录像的一览信息等。
内容信息客户端534取得内容信息服务提供的内容信息而对用户进行提示。在选择了用户收看的内容的情况下,对流接收部540要求所选择了的内容取得。
设备信息取得部535探测其他设备向网络的连接、脱离的通知,在探测到控制对象的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对所检测到的设备的设备信息提供服务发送设备记述信息、要求服务详细信息的要求消息。将取得了的设备记述信息、服务详细信息以能够通过网络ID、设施类型等参照的形式记载到存储器223中。另外,作为连接状态管理信息,以能够通过可确定设备的网络ID等参照的形式,记载表示连接的状态的连接状态信息和更新时刻信息(表示连接或者脱离的日期时间的值)等。
另外,根据需要,发送对家庭网络上的期望的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检索的设施检索要求。在探测到脱离的通知的情况下,将连接状态更新为表示脱离的值,将更新时刻信息更新为探测到脱离的通知的时刻。关于脱离的设备的设备记述信息、服务详细信息,既可以在探测到脱离时删除,也可以在从脱离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24小时等)之后删除。
流接收部540访问内容信息客户端534进行了取得要求的内容的内容信息的访问目的地信息中记述的URI,取得内容的流。在将所取得的内容的流输出到解复用器部212并分离、抽出之后,通过译码部213译码而输出到声音输出部219、影像显示部220。
图6是示出记录器120的软件结构例子的图。
实现记录器120的功能的控制软件600在记录器120的存储器223中展开而由控制部222执行。
控制软件600具有节目信息生成部602、内容管理部603、预约设定管理部604、第1通信处理部610、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611、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指令处理部615、代替搜索处理部616、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预约录像应答部625、第2通信处理部630、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631、DMS部632、预约录像服务633、内容信息服务634、设备信息提供服务635、流发送部640。
节目信息生成部602生成通过调谐器210选台并接收的节目的内容信息,记载到存储器233或者记载再生部310中。内容信息是指,例如唯一地确定内容的标识符(内容ID)、内容的种类、数据格式、对网络提供内容的情况的访问目的地信息(URI: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等特性信息、和标题名、体裁、拷贝控制信息、事件ID等节目信息。
在内容信息内,由节目信息生成部602自身生成特性信息,从通过解复用器部212分离、抽出的包括广播节目的信息的PES或者ES,取得节目信息。此处,内容的种类表示影像、声音、图像等,数据格式表示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3(MPEG AudioLayer‐3)等内容的编码方式。
内容管理部603在记载再生部310中记载内容时,生成该内容的内容信息,记载到存储器233或者记载再生部310中。内容信息除了由节目信息生成部602生成的特性信息以外,还包括文件名、尺寸、记载日期时间等信息。
关于内容信息,在所记载的内容是广播节目的情况下,从通过解复用器部212分离、抽出了的包括广播节目的信息的PES或者ES取得,在经由网络取得了的内容的情况下,从内容的发送源取得。另外,进行内容和内容信息的对应关联、内容被删除或者移动了的情况的内容信息的更新、关于拷贝次数有限制的内容的拷贝次数的管理等。另外,生成提示根据内容信息记载了的内容的一览的UI并对用户提示。进而,通过用户的指示,再生用户选择了的内容、或者进行拷贝、移动的处理。
预约设定管理部604接受用户操作电子节目表等而设定的录像以及收看的预约、从预约录像服务633等指定的录像的预约,管理预约信息。预约信息记载到存储器223或者记载再生部310中。另外,还进行监视预约了的节目的开始时刻而适合地设定调谐器部210的选台、或者在预约录像的情况下设定为从解复用器部212向记载再生部310输出构成广播节目等内容的流等、执行预约时的设定处理。进而,还接受当前正在接收的广播节目的录像要求,适合地设定解复用器部212的输出等。
第1通信处理部610在与通过第1网络连接了的其他设备之间发送接收内容、控制消息时,依照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数据的处理。
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611解释在第1网络上的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生成的控制要求等消息并分配给处理所要求的控制的处理部、或者用在第1网络上的设备之间使用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的消息生成处理部生成的来自其他设备的针对控制要求的应答、针对其他设备的控制要求。
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管理第1网络对用户提供的功能(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探测用户的遥控器操作、菜单的选择,判断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向对应的用户功能处理部要求处理的执行。另外,在无法通过用户功能处理部执行所要求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对代替搜索处理部616要求代替执行。
指令处理部615处理未作为“用户提供功能”的、单体的控制指令。单体的控制指令是指,例如,在CEC消息中参照设备的电源的状态的<Give Device Power Status>、在OSD中显示消息的<Set OSDString>等。
代替搜索处理部616搜索提供代替执行对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功能的装置,对发现了的装置委托代替执行。另外,管理可提供的代替功能,在接收到搜索代替功能的消息的情况下,返回其应答。
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是执行第1网络对用户提供的用户提供功能的用户功能处理部之一。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对用户提供“一触式记录功能”。“一触式记录功能”是指,在用户对记录器通过遥控器操作等指示了录像时,用记录器对与记录器通过第1网络连接的DTV中显示的内容进行录像的功能。在图1的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对记录器120要求了“一触式记录功能”,则记录器120对在DTV110中显示的内容进行录像。
另外,在图5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针对“一触式记录功能”的用户功能处理部,但在提供其他用户提供功能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功能具备执行该功能的相应功能处理部来作为用户功能处理部。
预约录像应答部625是用户功能应答部之一。预约录像应答部625进行针对与“预约录像功能”有关的控制消息的应答处理。
第2通信处理部630在与通过第2网络连接了的其他设备之间发送接收内容、控制消息时,依照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数据的处理。
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631对在第2网络上的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生成的控制要求等消息进行解释,将控制要求、针对控制要求的应答分配给处理它们的服务、客户端。另外,将来自其他设备的针对控制要求的应答、针对其他设备的控制要求生成为在第2网络上的设备之间使用的依照规定的形式的消息。服务是指,对第2网络上的其他设备提供的功能。客户端是指,利用服务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记录器120作为在第2网络上对网络公开内容信息、提供分发内容的服务的DMS而动作,所以不具备客户端。
DMS部632具备提供对第2网络提供的内容的信息的内容信息服务634、和能够从第2网络上的其他装置进行预约录像的设定的预约录像服务633,提供将记录器120接收到的广播节目、记载再生部310中记载的广播节目等内容经由第2网络送出到其他设备的服务。
预约录像服务633对预约设定管理部604设定经由网络的预约录像的登记、删除、或者从预约设定管理部604取得并提供正在预约的录像的一览信息等。
内容信息服务634关于能够对其他设备提供的所有内容,提供内容的标题、体裁、表示内容的取得目的地的访问目的地信息等元数据信息。内容信息服务634关于在记载再生部310中记载了的内容,从内容管理部603收集元数据信息,关于广播中的节目,从节目信息生成部602收集元数据信息。
设备信息提供服务635对其他设备提供记述了设备的名字、在第1网络上唯一地识别设备的设备识别ID、设施类型等关于设备自身的信息的设备记述信息、记述了设备提供的服务的指令名、自变量等用于利用服务的信息的详细的服务详细信息等。另外,自身的设备连接到第1网络、或者在从第1网络脱离时在第1网络上通知、或者对来自其他设备的设施检索进行应答。
流发送部640依照来自其他设备的要求,经由第2通信处理部630输出节目信息发送装置110接收到的广播节目、在记载再生部310中记载了的广播节目等内容。
图7是示出STB150的软件结构例子的图。
实现STB150的功能的控制软件700在STB150的存储器223中展开而由控制部222执行。
控制软件700具有节目信息生成部702、预约设定管理部704、第1通信处理部710、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711、指令处理部715、代替搜索处理部716、第2通信处理部730、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731、DMS部732、收看预约服务733、内容信息服务734、设备信息提供服务735、流发送部740。
另外,节目信息生成部702提供与602等同的功能,第1通信处理部710提供与610等同的功能,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711提供与611等同的功能,指令处理部715提供与615等同的功能,代替搜索处理部716提供与616等同的功能,第2通信处理部720提供与620等同的功能,第2消息解析/生成部731提供与631等同的功能,DMS部732提供与632等同的功能,设备信息提供服务735提供与635等同的功能,流发送部740提供与640等同的功能,所以说明的记述省略。
预约设定管理部704接受用户操作电子节目表等而设定的收看的预约、从收看预约服务733等指定的收看的预约,管理预约信息。预约信息记载到存储器223中。另外,还进行监视被预约了的节目的开始时刻并适合地设定调谐器部210的选台等执行收看预约时的设定处理。
收看预约服务733对预约设定管理部704设定经由网络的收看预约的登记、删除、或者从预约设定管理部704取得并提供正在收看预约的节目的一览信息等。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以代替执行作为HDMI网络的用户提供功能之一的“一触式记录功能”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一触式记录功能”是指,在用户使用记录器120的操作装置250(遥控器)等指示了录像时,将与记录器120通过HDMI网络连接了的DTV110中显示的内容在记录器120中录像的功能。
在实现“一触式记录功能”时,在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中,在记录器120能够接收的广播和DTV110能够接收的广播不同的情况下,记录器120无法接收在DTV110中显示的广播节目,无法执行“一触式记录功能”。另外,即使在记录器120能够接收与DTV110相同的广播的情况下,在记录器120正在执行其他录像中而无法使用调谐器的情况下,也无法执行“一触式记录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执行用户要求的“一触式记录功能”的系统,通过使用DLNA网络(第2网络)提供执行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一触式记录代替功能来实现。
首先,以图8的例子,说明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中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处理。图8是由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执行的用户提供功能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此处,以记录器120的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中的处理为例子进行说明,但在DTV110的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512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S801中,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等待从操作装置250输入的用户操作。
在S802中,根据从操作装置250发送的遥控器代码等操作信号,判定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
在S803中,选择与用户提供功能对应的用户功能处理部,开始处理。
在S804中,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确认用户功能处理部的执行结果。在执行了处理的情况下,迁移到S805,在虽然执行了处理但失败了的情况下,迁移到S806,在未执行处理的情况下,迁移到S807。
在S805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完成了的“完成”。
在S806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失败”。在“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执行结果中具有用错误代码、文本表示失败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信息。在通过“所选择的内容是无法录像的内容”等文本来具有主要原因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用执行结果通知显示在主要原因信息中包含的文本,能够对用户通知失败的原因。主要原因信息也可以由错误代码和文本这两方构成。
在S807中,要求代替执行向代替搜索处理部616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
在S808中,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确认代替搜索处理部616的处理结果。在执行了代替执行处理的情况下,迁移到S809,在无法执行代替执行处理的情况下,迁移到S810。另外,关于代替搜索处理部616的处理在后面叙述。
在S809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通过代替执行完成了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的“代替执行”。
在S810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即使在代替执行中也无法执行处理的“代替失败”。“代替失败”的情况也与“失败”的情况同样地,也可以使执行结果具有用错误代码、文本来表示失败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信息。
在S811中,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通过OSD部生成通知执行结果的对话框画面并显示于影像显示部中而通知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结果。在是如记录器120那样不具备影像显示部的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单体的控制指令<Set OSD String>,在通过第1网络连接了的DTV中显示消息。
接下来,说明代替搜索处理部616中的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执行处理的一个例子。图9是示出用户提供功能代替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处,以记录器120的代替搜索处理部616中的处理为例子进行说明,但即使在DTV110的代替搜索处理部516、STB150的代替搜索处理部716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该处理通过在图8中说明的S807中的代替执行要求而开始。在S901中,代替搜索处理部616为了从与HDMI网络连接了的装置中搜索具备代替一触式记录功能的功能的设备,向HDMI网络一起广播发送(broadcast)代替搜索消息。
在S902中,接收从其他设备发送的代替状态报告消息(针对在S901中发送了的代替搜索消息的来自其他设备的回答),在存储器223中保存回答了的与设备的代替状态有关的信息。
在S903中,代替搜索处理部616对来自与HDMI网络连接的其他装置的代替状态报告消息等待规定的时间(例如1秒)(关于其他装置中的处理,使用图10在后叙述)。如果经过规定的时间而超时,则迁移到S904。另外,在代替状态报告消息中,除了表示能够代替所要求的功能的消息以外,也可以还包括表示能够代替所要求的功能的一部分的消息、表示不能代替的消息。
在S904中,代替搜索处理部616参照从其他装置接收并在存储器223中保存的与各设备的代替状态有关的信息,决定代替设备。例如,将最初接收了代替状态报告消息的设备作为代替设备。
在S905中,在代替设备决定了的情况下迁移到S906,在未决定的情况下迁移到S910。
在S906中,对所决定的代替设备发送代替要求消息来委托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执行,等待代替设备中的执行结果。
在S907中,如果从代替设备接收到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执行结果,则确认其结果。在通过代替设备执行了代替执行处理的情况下迁移到S908,在失败了的情况下迁移到S909。
在S908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通过代替执行完成了用户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执行的“代替执行”而结束处理。
在S909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即使在代替执行中也无法执行处理的“代替失败”而结束处理。在“代替失败”的情况下,使执行结果具有用错误代码、文本表示失败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信息。
在S910中,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无法发现代替执行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设备的“搜索失败”而结束处理。“搜索失败”的情况也与“代替失败”的情况同样地,使执行结果具有用错误代码、文本表示失败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信息。
在图9中,设置了如S903所示那样等待来自其他设备的消息规定的时间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S903省略,将最初用代替状态报告消息回答了可代替的意思的其他设备选择为代替设备。
图10是示出接收了代替搜索消息的代替搜索处理部516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处,以DTV110的代替搜索处理部516中的处理为例子进行说明,但即使在记录器120的代替搜索处理部616、STB150的代替搜索处理部716中基本动作也是相同的。
在S1001中,针对在图9的S901中一起广播发送(broadcast)了的代替搜索消息,通过第1通信处理部510接收,通过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解析并送到代替搜索处理部516。
在S1002中,代替搜索处理部516确认有无用户功能代替部,该用户功能代替部代替用代替搜索消息的[Target Feature(目标功能)]自变量指定了的用户提供功能。
在S1003中,在具有代替用自变量指定了的用户提供功能的用户功能代替部的情况下,迁移到S1004。在不具有的情况下,迁移到S1005。
在S1004中,代替搜索处理部516通过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生成表示能够进行代替执行的代替状态报告消息,回送到代替搜索消息的发送源。
在S1005中,代替搜索处理部516通过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生成表示无法进行代替执行的代替状态报告消息,回送到代替搜索消息的发送源。
图11是示出接收了代替要求消息的用户功能代替部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处,以DTV110是代替设备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在S1101中,针对代替要求消息,通过第1通信处理部510接收,通过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解析,送到对应的用户功能代替部。在接收了要求“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代替执行的代替要求消息的情况下,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17接受代替要求消息。
在S1102中,接受了代替要求消息的用户功能代替部(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17)对发送源回送表示受理了代替要求消息的要求受理ACK。通过回送要求受理ACK,能够确认在要求侧要求了的代替处理的执行完成之前接受了要求。
在S1103中,用户功能代替部(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17)使用与第2网络连接了的设备提供的网络功能来代替执行通过代替要求消息要求了的用户提供功能。
在S1104中,在用户功能代替部(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17)中,如果用户提供功能的代替执行完成,则由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生成通知其执行结果的代替执行结果通知消息,并发送到代替要求消息的发送源。
接下来,使用图14,说明由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处理的“一触式记录功能”。在以下的说明中,<>内的内含表示CEC消息的指令名(Opcode:操作码),[]内的内含表示参数名,""内的值表示参数的值。
在S1401中,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对通过HDMI网络连接了的电视、即DTV110,发送要求显示中的源的信息的显示源信息要求消息,等待来自DTV110的应答消息。通过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以在第1网络(HDMI网络)中能使用的消息形式生成一触式录像要求消息,经由第1通信处理部510被发送。在CEC消息的情况下,发送<Record TV Screen(记录TV屏)>。
在S1402中,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确认来自DTV110的应答消息(针对在S1401中发送了的显示源信息要求消息的应答)。
在S1403中,在接收了表示拒绝的应答消息<Feature Abort(功能中止)>["<Record TV Screen(记录TV屏)>"]["Cannot providesource(不能够提供源)"]的情况下,迁移到S1409。在接收了传递显示中的源的信息的<Record On(记录执行)>[Record Source(记录源)]的情况下,迁移到S1404。
在S1404中,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确认[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判断是否为记录器120的调谐器部210能够接收的服务。关于[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的详细内容、和可接收的服务的判断方法在后叙述。
在S1405中,在是记录器120能够接收的服务的情况下,迁移到S1406,在是无法接收的服务的情况下,迁移到S1408。
在S1406中,以对在[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中示出的广播进行选台的方式设定调谐器部210,向预约设定管理部604委托接收中的节目的录像。
在S1407中,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将一触式记录处理的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完成了所要求的“一触式记录功能”的执行的“完成”来结束处理。
在S1408中,在“一触式记录功能”中要求了录像的内容是无法通过记录器120接收的服务的内容的情况下,将执行结果设定为表示无法执行“一触式记录功能”的“未执行”来结束处理。
在S1409中,在接收到表示拒绝的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将执行结果设定为“失败”。使执行结果具有用错误代码、文本表示失败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信息。在主要原因信息中,设定所接收的<FeatureAbort(功能中止)>消息的第2自变量[Abort Reason(中止原因)]的值。示出在S1403的<Feature Abort(功能中止)>消息中[AbortReason(中止原因)]的值设定为"Cannot provide source(不能够提供源)"的例子。
此处,在图14的S1404中,说明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确认[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判断可接收的服务的方法。图15是示出传送从DTV110发送的显示中的源的信息的<Record On(记录执行)>[Record Source(记录源)]的[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的结构例的图。
在DTV110显示了通过自身的调谐器部210接收了的广播的情况下,发送[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是模式1的CEC消息<RecordOn(记录执行)>["Digital Service(数字服务)"][Digital ServiceIdentification(数字服务识别)]。
模式2是在DTV110显示了从记录器120输出的源的情况下发送的。
在[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是模式2的情况下,记录器120自身是对DTV110输出的源,所以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判断是可接收的服务。
在模式1的情况下,根据[Digital Service Identification(数字服务识别)]参数的内含判断。图16是示出[Digital Service Identification(数字服务识别)]参数的结构的图。如图所示,[Digital ServiceIdentification(数字服务识别)]参数具有[Service IdentificationMethod(服务识别方法)]参数和[Digital Broadcast System(数字广播系统)]参数、[Service Identification(服务识别)]参数。其中,[DigitalBroadcast System(数字广播系统)]参数是表示地上数字广播、数字电缆电视(CATV)广播、BS广播等广播系统的类别的参数。
因此,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根据[Digital Broadcast System(数字广播系统)]参数的值,判断源的广播系统可否自身接收。在本实施例的记录器120中,仅在源的广播系统是地上数字广播的情况下,判断为可接收。
接下来,说明通过在图9、图10、图11、以及图14中说明了的处理流程进行发送接收的消息。
图12是说明“一触式记录功能”代替执行中的消息的发送接收的图,示出直至从用户接受“一触式记录功能”的要求,要求代替执行并接受其执行结果的处理。在图12中,以用户对记录器120,要求了作为HDMI网络的用户提供功能的“一触式记录功能”的情况为例子,说明时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为在HDMI网络中进行发送接收的消息使用CEC消息。
图12的“LA”是在HDMI网络中分配给各设备的逻辑地址。将该逻辑地址作为表示消息的发送源和接收目的地的地址,记述到CEC消息的头部中。在图中,示出对记录器120分配了表示“RecordeingDevice1(记录装置1)”的逻辑地址“1”,对DTV110分配了表示“TV”的逻辑地址“0”,对STV150分配了表示“Tuner1(调谐器1)”的逻辑地址“3”。
逻辑地址是在HDMI网络内唯一地识别设备的标识符,并且,定义设备类别。例如,按照从小到大的值,依次对设备类别是显示设备(TV)的设备分配逻辑地址“0”,对是录像设备(Recording Device:记录装置)的设备分配逻辑地址“1”、“2”、“9”,对是调谐器(Tuner)的设备分配逻辑地址“3”、“6”、“7”、“10”。
与HDMI网络连接了的各设备能够通过与HDMI网络连接而取得了逻辑地址的设备,利用将物理地址和设备类别作为参数而一起广播发送的CEC消息<Report Physical Address(报告物理地址)>,掌握连接着的设备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对应关系和设备类别。在图12中,<>内表示CEC消息的指令名(Opcode(操作码)),[]内表示参数名,“”内表示参数的值。
在S1201中,接收要求“一触式记录功能”的用户操作。记录器120的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512探测利用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如果判断为是“一触式记录功能”的要求,则对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要求开始处理。
在S1203中,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开始“一触式记录功能”的处理。首先,在通过HDMI网络连接了的TV(电视)、图1的系统的情况下,向DTV130发送要求显示中的源的信息的<Record TV Screen(记录TV屏)>消息。
在S1204中,针对<Record TV Screen(记录TV屏)>消息,通过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511解析并送到一触式记录应答部517。一触式记录应答部517发送针对在S1203中接收到的消息的应答消息。关于应答消息,在参照显示信息取得部503能够取得显示中的源的信息的情况下,发送传递源信息的<Record On(记录执行)>[RecordSource(记录源)]消息。在没能取得的情况下,发送<Feature Abort(功能中止)>["<Record TV Screen(记录TV屏)>"]["Cannotprovide source(不能提供源)"]消息。在图12中,示出已取得了显示中的源的信息的情况。
在S1205中,接收到DTV110的应答消息的一触式记录处理部621进行处理。该处理如图14中说明的那样。用户提供功能管理部612通过图14的执行结果,判断是否进行代替执行(图8、S804),在执行的情况下,向代替搜索处理部616要求代替执行。代替搜索处理部616对在S1205所示的代替搜索消息进行一起广播发送(图9、S901)。关于代替搜索消息,定义为CEC消息的新的命令、或者定义为用CEC确认的供应商单独消息<Vendor Command with ID(带有ID的供应商指令)>。在S1205中,使用利用了新定义了的命令的消息。以下,使用图17,说明新定义的消息。
图17(a)是新定义了代替搜索消息的情况的例子。<DiscoverAgent(搜索代理)>是搜索提供代替功能的设备的命令的指令名,指定用[搜索功能]参数搜索的代替功能。图17(d)示出[搜索功能]参数的定义。"One Touch Record(一触式记录)"表示搜索“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代替部,"Timer Programming(定时器设计)"表示搜索“预约录像功能”的代替部。也可以在本消息的参数中追加从DTV110接收到的[Record Source(记录源)]。通过追加能够确定必要的功能作为代替部,所以具有能够省略浪费的应答的优点。
图17(b)是将代替搜索消息定义为供应商单独消息<VendorCommand with ID(带有ID的供应商指令)>的情况的例子。关于供应商单独消息,能够定义在参数中附加[Vendor ID(供应商ID)]的<Vendor Command with ID(带有ID的供应商指令)>、和不附加的<Vendor Command(供应商指令)>。可一起广播发送的是<VendorCommand with ID(带有ID的供应商指令)>,所以在通过供应商单独消息定义代替搜索消息的情况下,使用<Vendor Command with ID(带有ID的供应商指令)>。
[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参数是供应商定义命令的指令名。图17(c)示出[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参数的定义。"Discover Agent(搜索代理)"表示是搜索代替功能的代替搜索消息,"Request Substitute Feature(要求代替功能)"表示是要求代替处理的执行的代替搜索消息。"Report Substitute Feature Status(报告代替功能状态)"表示是报告代替处理的执行结果的代替结果报告消息。
[Vendor Parameter(供应商参数)]参数是[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要求的参数。根据[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的内含,[Vendor Parameter(供应商参数)]参数的形式不同。在[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的值是"Discover Agent(搜索代理)"的情况下,附加[搜索功能]参数。在[Vendor Opcode(供应商操作码)]的值是"Request Substitute Feature(要求代替功能)"的情况下,附加[录像源信息]参数。图17(f)是供应商单独消息<VendorCommand(供应商指令)>消息的定义例子。除了具有[Vendor ID(供应商ID)]参数的点以外,其他结构都与<Vendor Command with ID(带有ID的供应商指令)>相同。
在S1206、S1207中,接收到通过一起广播发送的代替搜索消息的设备在具有相应的代替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新定义的代替状态报告的CEC消息<Report Substitute Feature Status(报告代替功能状态)>,回送用[搜索功能]参数指定的代替功能的状态。在DTV110具备“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代替功能的情况下,返回可代替这样的CEC消息。在不具有相应的代替功能的情况下,不回送。
在本实施例中,在S1207中,STB150不具备“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代替功能,但在有调谐器接收功能且能够通过DLNA转送接收到的内容的情况下,返回为了表示其而附加了["Tuner(调谐器)"]参数的消息。另外,也可以如上所述,通过供应商单独消息定义代替状态报告消息。
在S1208中,接收到应答消息的代替搜索处理部616决定执行代替处理的代替设备,对所选择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对DTV110,发送代替要求消息(相当于图9、S906的处理)。将代替要求消息定义为CEC消息的新的命令。或者,也可以定义为用CEC确认的供应商单独消息。以下,使用图18,说明新定义了的消息。
图18(a)是新定义了的情况下的代替要求消息的例子。<RequestSubstitute Feature(要求代替功能)>是要求通过[代替功能]参数指定了的代替功能的执行的命令的指令名。另外,此处,在[代替功能]参数的定义中,使用与图17(d)所示的[搜索功能]参数相同的定义。[录像源信息]参数是通过“一触式记录功能”录像的源的信息。在[录像源信息]参数中,插入在S1204中从DTV110发送了的<Record On(记录执行)>[Record Source(记录源)]消息的[Record Source(记录源)]参数。
在S1210中,接收到代替要求消息的设备执行代替功能。关于代替功能的执行处理在后叙述。
在S1211中,在DTV110开始执行代替功能之后,将其执行结果通过代替状况报告消息发送到记录器120。通过["Success(成功)"]参数通知接受了消息。
图18(b)是新定义了的情况的代替结果报告消息的例子。<Report Substitute Feature Status(报告代替功能状态)>是报告要求了执行的代替功能的执行结果的命令的指令名。[代替功能]参数表示报告执行结果的代替功能。
在[代替功能]参数的定义中,使用与图17(d)所示的[搜索功能]参数相同的定义。[Result(结果)]参数是表示结果的参数。图18(c)示出[Result(结果)]参数的定义。"Success(成功)"表示代替功能的执行成功了,"Failure(失败)"表示虽然有代替功能但失败了。"Acceptable(可接受)"表示如在S1206中说明那样有功能,"Tuner(调谐器)"表示如在S1207中说明那样有Tuner(调谐器)接收功能。"No Feature(无功能)"表示无代替功能。
接下来,使用图13,关于S1210的代替功能执行中的消息的发送接收,以“一触式记录功能”的代替执行的动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利用代替处理的一触式录像中的消息的发送接收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S1301中,开始了代替处理的DTV110的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首先向第2网络通过限制多播发送网络设备搜索消息,取得对在第1网络中执行“一触式录像”的设备(记录器120)分配的第2网络中的标识符。其目的为,从第2网络对记录器120指示在第2网络中发现了的录像对象源的录像。
限制多播是指,仅通过具备第1网络(HDMI网络)提供的HEC功能的设备进行接收的消息。例如,关于DTV110发送了的限制多播消息,仅通过记录器120和STB150接收,不转送到集线器15。因此,向与由DTV110、记录器120、STB150构成的HDMI网络独立的、由DTV130、IPTV STB140构成的HDMI网络(以后称为HDMI网络2)侧,不发送网络设备搜索消息。
在存在多个HDMI网络的情况下,在各HDMI网络中,分别分配了逻辑地址,所以在HDMI网络和HDMI网络2中存在具有相同的逻辑地址的设备。但是,通过使用限制多播消息,网络设备搜索消息的分发目的地被限制,所以DTV110能够仅从期望的设备、记录器120接受应答。
图19(a)示出网络设备搜索消息的结构例。“M-SEARCH*HTTP/1.1”表示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的请求消息,表示该请求是搜索消息。
“HOST”字段是记述消息的送出目的地的字段,具有记述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的“hostname”字段和记述端口号的“portNumber”字段。在限制多播中,专用地定义“hostname”和“portNumber”。在本实施例中,在IPv4的情况下,将“hostname”定义为“239.255.255.251”,将“portNumber”定义为“50000”。
“MAN”字段表示HTTP的扩展。图19(a)的"ssdp:discover"表示在第1网络设备搜索的搜索协议中利用了SSDP(Simple ServeceDiscovery Protocol,简单服务发现协议)的搜索(discover)。
“MX”字段指定应答的最大等待时间(秒)。在等待应答3秒钟的情况下,记述为3。“ST”字段是指定搜索对象的“搜索对象”字段。在网络设备搜索消息中,记述所搜索的设备的逻辑地址。在搜索记录器120的情况下,记述表示搜索HDMI的逻辑地址分配了1的设备的“hdmi:logicalAddress:1”。
在从HEC以外的其他信道接收到具有与限制多播相当的hostname和portNumber的消息的情况下,HEC设备内的第二层交换机不将其送出到HEC。由于有未对应于限制多播的HEC设备从其他设备的HEC设备,将限制多播消息通过HDMI端子以外的LAN端子输出到所属的HDMI网络设备以外的可能性,所以其是用于防止将该错误的消息取入到HDMI网络设备内的对策之一。另外,也可以设为为了避免与限制多播有关的误动作,如果取得该设备的版本号等能力信息而检测到是限制多播未对应设备,则不传送限制多播消息这样的结构。
另外,在HDMI网络中,由于各HDMI设备设想了1输出,所以即使在2输出以上的HDMI端子具有双方共HEC功能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误动作,优选在2HDMI输出端子的HEC之间也不转送限制多播。也可以仅在能够进行CEC联合控制的设备之间,对限制多播进行发送接收。
在S1302中,接收到网络设备搜索消息的设备(记录器120、以及STB150)通过设备信息提供服务部635、735对消息进行解析并处理。设备信息提供服务部635、735参照第1消息解析/生成部611、711保持的HDMI设备信息,在与“搜索对象”字段的条件相应的情况下,作为针对网络设备搜索消息的应答,将网络设备搜索应答消息发送到DTV110。在HDMI设备信息中,保持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等。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记录器120的HDMI逻辑地址是1而与“搜索对象”字段的条件相应。网络设备搜索应答消息具有记述在第2网络上唯一地确定设备的标识符的“NW-ID”字段。在“NW-ID”字段中,例如记述IP地址。通过该信息,DTV110能够知晓在第2网络上确定在第1网络上HDMI逻辑地址为“1”的记录器120的标识符(IP地址)。
图19(b)示出网络设备搜索应答消息的一个例子。“HTTP/1.1200OK”表示HTTP的响应消息。“CACHE-CONTROL”是表示该HTTP响应的有效期限的头部,关于在“max-age”字段中设定的值,设定被视为该消息是最新状态的最大期间(秒)。在最大期间是3分的情况下,记述为180。“DATE”是记述制作了该应答消息的日期时间的字段。在“NW-ID”字段中,记述在第2网络上唯一地确定设备的标识符。在“ST”字段中,记述“搜索对象”。
在S1303中,在DTV110中,如果将记录器120的第1网络上的标识符(HDMI逻辑地址)与第2网络上的标识符(IP地址)对应起来,则搜索能够提供通过“一触式记录功能”进行了录像要求的源“Record Source(记录源)”的设备。因此,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对设备信息取得部535要求具有DMS功能的设备的搜索。设备信息取得部535将搜索DMS的设备搜索消息向第2网络进行多播发送。该消息被转送到构成第2网络的全部设备。
在S1304、S1305、S1306、S1307中,具备DMS功能的设备(在图1的系统中记录器120、STB150、IPTV STB140、内容服务器160具备DMS)分别将设备搜索应答消息发送到DTV110。通过设备信息提供服务,处理对DTV110发送的搜索DMS的设备搜索消息。
在S1308、S1309中,从DTV110向具备DMS功能的设备,发送要求设备信息的消息,从各设备取得设备信息。在S1304~S1307中接收了的设备搜索应答消息中,包括提供该设备对网络提供的功能的一览的功能信息、作为用于取得用于利用功能的控制信息(操作动作名、自变量等)的访问目的地的设备信息URL,所以设备信息取得部535访问接收到设备搜索应答消息的设备的设备信息URL,取得功能信息和控制信息。
在图13中,示出了与STB150的发送接收,但同样地访问STB150、IPTV STB140、内容服务器160的设备信息URL,取得功能信息和控制信息。此时,也可以不通过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的指示取得执行“一触式录像”的设备的功能信息和控制信息。其原因为,执行“一触式录像”的设备无法提供通过“一触式记录功能”进行了录像要求的源“Record Source(记录源)”。在本例子中,记录器120是执行“一触式录像”的设备。记录器120的第1网络上的标识符(HDMI逻辑地址)与第2网络上的标识符(IP地址)的对应关系如S1301、S1302中的说明那样。
在假设未对S1303的设备搜索消息,回送设备搜索应答消息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一触式录像”的代替执行,所以此处结束处理,发送表示在图12的S1211中代替功能的执行失败了的代替结果报告消息。
在S1310中,一触式记录代替部521参照在S1309中取得的功能信息和控制信息,对具备提供内容一览信息的内容信息服务功能的设备,发送在源信息参数中指定了“Record Source(记录源)”的记录源搜索要求消息,确认可否提供“Record Source(记录源)”。在图13中仅对STB150发送了记录源搜索要求消息,但如果还有其他的具备提供内容一览信息的内容信息服务功能的设备,则也可以对多个设备发送记录源搜索要求消息。
在S1311中,接收到记录源搜索要求消息的内容信息服务(在STB150的情况下734)参照节目信息生成部702,确认是否有与用源信息参数指定了的内容相应的内容信息。在有相应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向DTV110回送将用于取得该内容的访问目的地URL记述于记录源URL参数中的记录源搜索应答消息。在无与所指定的内容相应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将不具有记录源URL参数的记录源搜索应答消息回送给DTV110。另外,在图13中,示出了有与STB150相应的内容信息的情况的处理。
在假设未对S1310的记录源搜索要求消息,回送附加了记录源URL的记录源搜索应答消息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一触式录像”的代替执行,所以此处结束处理,发送表示在图12的S1211中代替功能的执行失败了的代替结果报告消息消息。
在S1312中,通过S1311的记录源搜索应答消息取得了记录源的访问目的地URL的DTV110对记录器120,发送将记录源的取得目的地URL记述于记录源URL参数中的下载要求消息。
在S1313中,接收到下载要求消息的记录器120将表示受理了要求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回送给DTV110。接收到接收确认消息的DTV110判断为“一触式录像”的代替执行成功,发送表示在图12的S1211中代替功能的执行成功了的代替结果报告消息消息。
在S1320中,接收到下载要求消息的记录器120使用HTTP的GET请求等对记录源URL发送内容拷贝要求,从作为记录源URL的访问目的地的STB经由第2网络传送内容(S1321)。另外,在内容拷贝要求和内容的传送时,在为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内容的情况下,实施设备认证等,并实施了适合的加密之后,传送内容。
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无法通过第1网络(HDMI网络)执行所要求的操作的情况下,利用与第2网络(DLNA网络)连接了的装置的功能,执行所述要求了的操作的影像装置和控制方法。
另外,在记录器120自身具有图13示出的代替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记录器不在HDMI网络中搜索代替功能,而代替DTV执行图13的步骤。另外,在DTV110能够对记录器120提供要求了录像的内容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不进行图13的处理,从DTV110经由第2网络将该内容发送到记录器120。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无法通过第2网络(DLNA网络)执行被要求的操作的情况下,并用与第1网络(HDMI网络)连接了的装置的功能,执行所述被要求的操作的影像装置和控制方法。
在用DTV110收看在图1的内容服务器160中记载了的内容的DLNA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系统中,如果用户选择了以DTV110未对应的方式编码了的内容,则在DTV110中无法对其进行译码来显示。因此,如果在HDMI网络中搜索具有与该编码方式对应的译码器的代替设备(例如记录器120),将该代替设备译码再生了的内容通过HDMI输出到DTV110,则DTV110能够显示该内容。这样,说明将DTV110的译码器用记录器120的译码器代替的例子。图20是示出代替内容再生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S2001是DTV110从内容服务器160获得内容信息,对内容一览进行菜单显示的状态。
在S2002中,从内容一览显示,用户用遥控器250等指示并选择希望收看的内容。
在S2003中,DTV110对服务器160询问所选择了的内容的编码形式、或者从已作为内容信息获得的信息中对编码形式进行抽出并检测。
在S2004中,判断所选择的内容的编码形式可否通过DTV110的译码部213进行译码。如果可译码,则进入到S2005,如果不可译码,则进入到S2006。
在S2005中,DTV110从内容服务器160下载相应内容并用译码部213译码,接下来进入到S2010。
在S2006中,DTV110从HDMI网络内,搜索能够对选择内容的编码方式进行译码的影像设备。另外,也可以预先调查HDMI网络内的设备对应于什么样的编码方式并存储其信息,搜索所存储的信息。由此,具有相比于重新在HDMI网络内搜索的情况,能够缩短搜索时间的优点。
另外,如果预先调查HDMI网络内的设备对应于什么样的编码方式并存储其信息,则还能够不将在HDMI网络内的设备中无法编码的编码方式的内容显示为选择候補、将无对应的译码器这样的信息追加到内容一览表中。这样,通过预先搜索并存储必要的信息,能够实现处理时间的缩短化,用户能够舒适地操作。
在S2007中,在发现了可译码的设备的情况下,进入到S2008,在未发现的情况下,进入到S2011。
在S2008中,DTV110对所发现的设备(例如记录器120),通知能够提供选择内容的内容服务器的信息等与选择内容有关的信息。所发现的设备从内容服务器下载内容或者对内容进行流接收而译码。
在S2009中,确保从发现了的设备至DTV110的HDMI影像信号传送路由,以使得能够将所发现的设备(例如记录器120)译码后的影像传送到DTV110。
在S2010中,DTV110将通过自身具有的译码器、或者所发现的设备具有的译码器对所选择了的内容进行译码而得到的影像信号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20中。
在S2011中,在HDMI网络内不存在能够对选择内容进行译码的单元,所以通过OSD显示等对用户引导“选择内容不可显示”,并劝告选择其他内容。
接下来,按照图21的处理时序图,说明通过在图20中说明的处理流程进行发送接收的消息。图21是示出代行内容再生的时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S2101中,DTV110向内容服务器160发送要求内容一览的DLNA消息。
在S2102中,在内容服务器160中,作为S2101消息的应答,将内容一览信息通过DLNA消息发送到DTV110。
在S2103中,DTV110的OSD部215制作影像选择用的内容一览显示影像,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20中。相当于图20的S2001。
在S2104中,用户用遥控器250等选择希望显示的内容。相当于图20的S2002。
在S2105中,关于被选择的内容,DTV110对内容服务器160通过DLNA消息询问包括编码形式的内容再生条件。
在S2106中,针对S2105的消息,内容服务器通过DLNA消息将包括编码形式的内容再生条件回送到DTV110。S2105和S2106的DLNA消息交换相当于图20的S2003。
在S2107中,在DTV110未对应于在S2106中得到了的编码形式的情况下,DTV110将搜索可译码的设备的DLNA的限制多播消息发送到DTV110所属的HDMI网络内的全部设备(STB150和记录器120)。相当于图20的S2206。
图19(c)示出本限制多播消息的结构。虽然是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19(a)同样的形式,但ST字段记述的搜索对象不同。图19(c)的例子是作为要求译码的编码形式,记述为H264的例子。接着H264的Hi422P意味着High4:2:2Profile的功能。接下来的Level4表示处理的负荷、使用存储器量。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使用DLNA的限制多播消息来搜索可译码的设备的例子,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搜索。例如,也可以利用HDMI网络的功能(例如利用CEC消息)来搜索可译码的设备。
在S2108中,在HDMI网络内的记录器120的译码部213对应于相应编码形式的情况下,记录器120将可译码这样的DLNA应答消息发送到DTV110。接受该消息,DTV110发现记录器120可译码。相当于图20的S2007。
记录器120关于可译码这样的消息,也可以利用例如HDMI网络的功能(例如利用CEC消息)来搜索可译码的设备。
在记录器120以其他目的使用译码器部的情况、通过DLNA向其他设备分发内容或者接收内容并记载了的情况下,有时无法进行代替译码。在这样无法进行代替译码的情况下,构成为不输出可译码消息、或者输出虽然可译码但当前无法使用这样的状态通知即可。在DTV接受当前无法使用这样的状态通知的情况下,DTV能够将使时间错开可译码这样的信息进行OSD显示来对用户提供。如果将具体的预约时间等信息追加到可译码消息,则对用户还能够提供等待时间信息,所以可用性提高。
记录器120也可以不仅按照先到顺序使其他设备使用译码部,而且还按照服务的不同来决定译码部使用的优先顺序。另外,也可以经由DTV对用户通知译码器部正在使用中,使用户决定使使用中的服务和接收到要求的影像的代替译码中的哪一个优先。在该情况下,对要求在接下来的S2109中叙述的代行再生的消息赋予表示使用译码器部的优先级的信息、或者新定义使正在使用译码器部的服务停止的DLNA消息、CEC消息来使用即可。如果采用这些方法,则用户能够自己选择希望优先的服务,所以能够提供用户満足度高的系统。
在S2109中,DTV110向记录器120发送要求内容的代行再生的DLNA消息(或者利用了HDMI网络的消息(CEC消息))。对该要求消息,赋予内容的URI和译码出的影像的输出目的地信息。
例如,可以发送设定内容的场所的消息AVT:SetAVTransportURI(内容的URI、内容的元数据)和要求内容的再生的消息AVT:Play(再生速度)。在作为附加信息的内容的元数据中包括内容的标题、尺寸、著作权信息等。另外,如果将再生速度的参数设为“1”,则成为标准再生的指示。也可以构成为在该2个消息中不包括输出目的地信息的附加信息的情况下,从记录器作为标准输出的HDMI端子输出译码了的影像信号等,进行规定的输出。
在从多个设备接收到可译码这样的消息的情况下,可考虑多个选择委托代行再生的设备的方法。例如,如果构成为向输出了最初的消息的设备要求代行再生,则选择处理容易。另外,如果将影像输出的分辨率、灰度数等与译码器的画质有关的信息追加到可译码应答消息,DTV110选择具有能够期待更高画质影像的译码器的设备,则能够显示高画质影像。另外,在可译码设备与DTV之间放入HDMI中继器的情况下,如果选择经由中继所致的分辨率、灰度等画质劣化少的中继器的设备、或者选择经由能够进行高画质化信号处理的中继器的设备等,根据中继器的性能选择设备,则能够以更佳的画质收看内容。另外,如果选择放入到可译码设备与DTV之间的HDMI中继器的数量成为最小的设备、或者中继器的电力合计值成为最小的设备,则能够降低代行再生中的功耗。
关于从内容服务器向可译码设备的影像内容,经由DLNA网络来传送,但根据内容服务器与可译码设备之间的LAN的状态,有时无法确保充分的传送频带,而导致动画影像的丢帧等,使译码影像画质降低。因此,也可以在可译码应答消息中,追加与在内容服务器与可译码设备之间能够确保或者预想为能够确保的传送频带有关的信息,将预想为通过该传送频带信息得到高画质影像的可译码设备选择为代行再生。另外,也可以组合上述多个判断基准,选择要求代行再生的可译码设备。
在S2110中,接收到代行再生的要求的记录器120对内容服务器160发送要求内容的DLNA消息。
在S2111中,内容服务器接收来自记录器120的内容要求的DLNA消息,通过DLNA消息应答能够提供内容。S2109和S2110、S2111相当于图20的S2008。
在S2112中,记录器120向自身所属的HDMI网络中的全部设备,发送影像输出开始的通知和要求确保向DTV110传送HDMI影像信号的线路的CEC广播·消息(例如<Active Source>)。接收该命令,DTV110将进行影像显示的影像输入切换为与记录器120连接的端子204(或者205),将记录器120的影像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20中。
在S2113中,从内容服务器160经由DLNA网络对记录器120提供内容,记录器120对该内容进行译码。S2112和S2113相当于图20的S2009。
在S2114中,将记录器120译码出的影像经由HDMI网络传送到DTV110而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20中。相当于图20的S2010。
在S2115中,内容服务器160向记录器120,通过DLNA消息或者内容的元数据等,通知在内容的结束时内容结束。
在S2116中,记录器120通过DLNA消息,向DTV110,传送内容结束了。
在S2117中,DTV110通过OSD部215形成对用户通知内容结束的消息或者接下来可选择的内容一览菜单,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20中。
在S2118中,不需要记录器120的影像输出的DTV110向所属的HDMI网络的全部设备,通过CEC广播·消息、例如<Active Source>消息,通知DTV120自身开始了影像再生。接收到该消息的HDMI网络内的记录器120转移到待机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于HDMI网络内的设备间消息,不论是CEC消息还是DLNA消息,都能够实现上述功能,但以能够有效利用已经标准化了的消息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分开使用DLNA消息和CEC消息。新定义的DLNA消息S2107和S2108、S2109也可以定义为CEC消息来使用。另外,也可以在HEC或者DLNA中再定义全部CEC消息来使用。在该情况下,仅能够对HDMI网络中的设备传送的消息相当于第1网络的消息,能够超过HDMI网络而传送的消息相当于第2网络的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译码代行设备,以记录器120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具有译码功能的影像设备,则在还包括再生专用装置、STB等的影像再生性装置中也能够同样地实施。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在无法通过第2网络(DLNA网络)执行所要求的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并用与第1网络(HDMI网络)连接了的装置的功能,来执行所要求的操作。
另外,上述各结构、功能、处理部、处理单元等也可以通过例如集成电路设计等而用硬件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外,上述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并执行而用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信息能够设置于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记载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载介质中。
另外,关于控制线、信息线,是为了说明上必要而示出的,在产品上未必示出全部控制线、信息线。可以认为实际上几乎所有结构相互连接。

Claims (9)

1.一种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是经由网络连接的第1设备、第2设备以及第3设备中的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设备和所述第2设备经由第1网络连接,
所述第1设备和所述第3设备经由所述第2网络连接,
所述第2设备和所述第3设备经由所述第2网络连接,
所述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具有:
在所述第1设备无法进行经由所述第2网络从所述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处理的情况下,
所述第2设备经由所述第2网络从所述第3设备接收所述影像信号的步骤;
所述第2设备对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2设备将进行处理后的影像信号经由所述第1网络发送到所述第1设备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设备是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
所述第2设备是对影像信号进行译码的影像再生装置,
所述第3设备是发送影像信号的服务器装置,
所述影像信号的处理是被编码了的影像信号的译码处理,
所述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具有:
所述第1设备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与所述影像信号的编码形式有关的信息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1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与编码形式有关的信息,判断能否进行从所述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译码处理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所述第1设备在无法进行经由所述第2网络从所述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译码处理的情况下,发送使用所述第1网络或者所述第2网络搜索能够进行从所述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译码处理的设备的消息的步骤;接收针对所发送了的消息的应答消息的步骤;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应答消息,决定代行从所述第3设备接收的影像信号的译码处理的设备的步骤。
4.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影像信号来显示影像,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发送接收部,经由第1网络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第2发送接收部,经由第2网络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译码部,对由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以及
显示部,根据由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接收到的影像信号或者由所述译码部译码了的影像信号,显示影像,
在由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接收的影像信号的编码形式是无法由所述译码部译码的形式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或者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发送搜索能够对该影像信号进行译码的设备的设备搜索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由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接收的影像信号的信号源接收与该影像信号的编码形式有关的信息,根据该接收到的信息,判断能否通过所述译码部对由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接收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或者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接收针对所述设备搜索消息的应答消息,根据该接收到的应答消息,决定代行所述影像信号的译码的设备,通过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接收该设备译码出的影像信号。
7.一种译码装置,对影像信号进行译码,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发送接收部,经由第1网络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第2发送接收部,经由第2网络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以及
译码部,对由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
通过所述第2接收部接收来自第1其他设备的影像信号,通过所述译码部对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将译码出的影像信号从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发送到与所述第1其他设备不同的第2其他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或者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从所述第2其他设备接收搜索能够对规定的编码形式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的设备的消息,在能够通过所述译码部对该规定的编码形式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的情况下,将表示能够对该规定的编码形式的影像信号进行译码的消息从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或者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发送到所述第2其他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或者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从所述第2其他设备接收要求影像信号的译码的代行的代行要求消息,根据该代行要求消息,从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向所述第1其他设备,发送要求影像信号的发送的消息。
CN201180074401.6A 2011-10-26 2011-10-26 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Active CN103931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5963 WO2013061366A1 (ja) 2011-10-26 2011-10-26 映像信号の送受信方法、表示装置、及びデコー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1201A true CN103931201A (zh) 2014-07-16
CN103931201B CN103931201B (zh) 2017-03-08

Family

ID=48167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4401.6A Active CN103931201B (zh) 2011-10-26 2011-10-26 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44658B2 (zh)
JP (1) JP5782524B2 (zh)
CN (1) CN103931201B (zh)
WO (1) WO20130613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530A (zh) * 2018-09-20 2020-09-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US11561908B2 (en) 2017-02-14 2023-01-24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processing proxy reques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84348A (ko) * 2010-12-26 2014-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서비스 전송 방법, 그 수신 방법 및 그 수신 장치
EP2933797B1 (en) 2012-12-17 2016-09-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2014192565A (ja) * 2013-03-26 2014-10-06 Sony Corp 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496810B2 (en) 2015-01-07 2022-11-08 Saturn Licensing Llc Receiver,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JP6940673B2 (ja) * 2019-09-26 2021-09-29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7154356B2 (ja) 2020-09-23 2022-10-17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7120A1 (en) * 2004-11-29 2006-06-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Controller to be connected to sender of stream data via IEEE 1394 serial bus
US20090052450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Mockett Gregory P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delivery using dual multicast streams with one being delayed
CN101536519A (zh) * 2006-11-07 2009-09-16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内容再现方法以及内容解码方法
JP2011199567A (ja) * 2010-03-19 2011-10-06 Panasonic Corp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8304B2 (ja) * 1999-09-16 2008-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装置、情報報知方法および情報信号供給経路選択方法
JP2004179877A (ja) * 2002-11-26 2004-06-2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670645B2 (en) 2006-11-07 2014-03-11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ent reproducing method, and content decoding method
US8775647B2 (en) * 2007-12-10 2014-07-08 Deluxe Medi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in coordinating multimedia devices
US20090276815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mocratic allocation of bandwidth
JP2009284403A (ja) 2008-05-26 2009-12-03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US9154942B2 (en) * 2008-11-26 2015-10-06 Free Stream Media Corp. Zero configur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browser and a networked media device
EP3310005B1 (en) * 2010-03-29 2020-05-20 Sony Europe B.V. Network device for a home entertainment network
US9955202B2 (en) * 2011-02-11 2018-04-24 Sony Network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Llc Removal of unavailable services and/or content items from a list of favorite and/or recently viewed services and/or content items associated with a user accou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7120A1 (en) * 2004-11-29 2006-06-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Controller to be connected to sender of stream data via IEEE 1394 serial bus
CN101536519A (zh) * 2006-11-07 2009-09-16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内容再现方法以及内容解码方法
US20090052450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Mockett Gregory P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delivery using dual multicast streams with one being delayed
JP2011199567A (ja) * 2010-03-19 2011-10-06 Panasonic Corp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1908B2 (en) 2017-02-14 2023-01-24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processing proxy reques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1699530A (zh) * 2018-09-20 2020-09-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11699530B (zh) * 2018-09-20 2022-09-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44658B2 (en) 2017-01-10
CN103931201B (zh) 2017-03-08
WO2013061366A1 (ja) 2013-05-02
JP5782524B2 (ja) 2015-09-24
JPWO2013061366A1 (ja) 2015-04-02
US20140304758A1 (en)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1201B (zh) 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译码装置
CN101213835B (zh) 向家用网络中的iptv提供关于数字广播节目的附加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47679B (zh) 记录和播放内容的设备、管理内容位置信息的服务器、信息记录介质、用于管理内容信息的方法
CN102498723B (zh) 用于分发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63824A (zh) 用于在远程装置中记录媒体节目的方法以及用于记录媒体节目以便回放的系统
CN104769952A (zh) 无线媒体流系统
CN103813208A (zh) 用于电视机的装置和方法
WO2001076223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ideo programming information to television receivers
JP2008022393A (ja) Ip放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ip放送受信端末装置
CN105704505A (zh) 一种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中支持全媒体播放的方法及智能电视终端
WO2013124902A1 (ja)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
US20030033612A1 (en) Software appliance method and system
CN105308979A (zh) 显示装置和内容视听系统
CN103348632A (zh) 用于访问家庭中的多媒体的方法
US2007028027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176056B2 (ja)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保護処理方法
JP7130828B2 (ja) コンテンツ保護処理方法
CN101257612B (zh) Iptv接收器和在iptv接收器中处理分级信息的方法
CN103283206A (zh) 使用dlna dms服务来远程调谐频道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247024A (ja) データ配信方法
JP7197661B2 (ja) 放送受信装置
JP7176057B2 (ja)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保護処理方法
JP7167278B2 (ja) コンテンツ保護処理方法
WO2013061364A1 (ja) 映像信号の送受信方法、表示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KR20070097870A (ko)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의 과금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5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0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